第一篇:佛教的宗教礼仪与禁忌
饮食方面:
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素食包括不吃“荤”和“腥”。“荤”是指有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动物的肉,甚至蛋。不过素食的范围也比较广,例如豆制品、牛奶和乳制品都可以食用。僧人不饮酒、不吸烟,也不吃零食。因此,不宜向僧人敬烟;同桌就餐时,不宜将素菜荤叫,不宜对僧人敬酒。
社交礼仪:
与僧尼见面问好,最好不要握手,而要双手“合十”;对出家人的称谓,一般僧尼,可称“法师”或是“师傅”。而“和尚”实际上则是很尊重的称呼,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丛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称为“和尚”。
旅游观光:
与僧人交往时不问是否已婚,不宜邀请僧人唱歌、跳舞或参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规戒律的娱乐活动。同比丘尼(尼姑)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进她们的寮房,不要主动与她们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参观、拜佛,应衣冠整齐,不能着背心、打赤膊和穿拖鞋,因为佛寺历来被佛教信徒视为清净的圣地。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或启建道场时,更不能高声喧哗以及有其他干扰宗教仪式或秩序的举动。女士们到男众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随意到僧人关闭的地方去。
第二篇:佛教礼仪
礼仪篇
《佛门礼仪》(视频,台湾海涛法师生命电视台制作)
三、修学标准:
1、合十的动作规范是怎样的?有何意义,一般用于什么场合?
合十即为合掌,是佛教徒日常生活当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合十是练心、修行的方法,也是威仪、礼仪的表现。当我们来到寺院参访或是在街上遇到出家法师,师兄师姐,只要自然地合起双掌,做出合十姿势,然后道声【阿弥陀佛】,即是一种最自然、也是最简便的问候方式,另外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说话的时候,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遇到一般人的时候,也可以用合十来问候及打招呼。
以下就让我们来了解合十的分解动作:
一、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及掌心并拢,手肘自然弯曲,贴于胸前。
二、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
三、尽量放松身体,让气息往下沉,以达到安定的作用
四、身体稍微向前倾,脸部肌肉、眼脸放松,身心合一、一心无二用。
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可以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或是心浮气躁的时候,合十可以让我们平和、安定、集中注意力,这个把双手合掌放在胸前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对平稳情绪是很有效的。
二、操手—操手即为放掌
二、操手作的规范是怎样的?有何意义?一般用于什么场合?
当我们在聆听长者大德说话的时候,除了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之外,如果谈话的时间比较长也可以把双手放在腹前,改为操手的姿势,操手能够让人摄心,不会散慢没精神。操手动作分解:
一、双脚成外八字,(比例前八后二)
二、双手结弥陀印,即双掌平放、掌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三、双手高度要适中,约为肚脐上方一时。
四、双手不要贴紧腹部。
五、不可弯腰驼背或歪头斜脑。
动作分解:两脚成八字,双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双手结弥陀印,双手高度要适中,而且双手不要紧贴腹部,更不可以弯腰驼背或是歪头斜脑操手的姿势—双手就像捧着一尊佛,眼观鼻、鼻观心,后颈贴靠衣领不可东张西望,这样心才不会胡思乱想,这样才可摄心,仪态端正,内心默念佛号,站立了心气下沉,就不会生气、身心放轻松,头脑清醒就不会有烦恼。
三、问讯
问讯代表怎样的涵义?具体该怎样做?面对怎样的场景需要问讯?
问讯一是表示把佛菩萨,师长以及受尊敬的人供奉到顶门,有谦虚、诚恳恭敬的意思,当我们来到寺院的大殿或是来到佛堂要向佛菩萨顶礼、问候,除了顶礼的方式之外,问讯就是一种比较自在方便的方法,佛教徒在平日遇见师父正在行走,吃饭、讲话、或是演讲的时候,也可以用问讯的方法来表达虔诚的心意。问讯分解动作:
一、首先虔诚地合起双掌,目光注视着中指指尖。
二、肩膀放松,双臂自然下垂。
三、身体慢慢弯下躬身。
四、当身体慢慢弯下的时候,双手由合十的姿势慢慢变为操手的姿势。
五、当要直起身子来的时候,双手同时变换姿势。
六、双手维持姿势,经过胸前,双手十指接触处举高到眉心。
七、随后再轻轻将手放下,双掌到胸前成合十姿势,然后放下双掌。合十和问讯显然是佛教徒常用的生活礼仪,但是透过肢体的动作最终可以达到端正仪容的身仪之外,也是为了让心沉稳、安定达到向内收心的效果,也能以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与寺院的步调融合在一起。
四、礼佛
礼佛的意义是什么?礼佛与忏悔有关系吗?礼佛有什么效果?怎样做才是如法的? 效果—礼佛是以恭敬心来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和感恩,以忏悔心忏悔业障,承认自己在过去所造的种种罪孽,礼佛的意义,是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礼佛也代表忏悔礼拜,因为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正确的礼拜佛菩萨、可以带动身子只意虔诚庄严,功德无量。而从拜佛的动作让人联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礼敬感恩与忏悔,就好像稻穗一样,因为成熟而下垂,而佛拜的动作,而佛拜的意义也就是如此。以下就让我们来了解礼佛的分解动作。
一、在行问讯礼后,双手成合掌姿势。
二、双脚慢慢蹲下。
三、右手先着地。
四、左手再着地置于右手左前方。
五、右手再向前,与左手对齐,双手舒展齐平。
六、额头点地
七、双掌在头的近则,双手握拳翻掌,手心向上代表上求佛道,同时观想佛整天在我们的双手莲花上,接受我们礼拜。
八、双手再握拳翻掌,即手心向下平贴于地,代表着度化度生,礼受佛法,以平等心普遍布施。
九、额头离地。
十、右手退至膝前中间。
十一、左手当胸,膝盖离地,双手合十当胸
只要是在佛堂,或是安有佛菩萨圣象的客厅等处,都可行之,借由礼佛来忏悔,感恩或是舒展身心,特别是当你感到心浮气躁的时候,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吧!另外如果我们到大殿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大殿正中间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我们只要虔诚的礼拜就可以了,所以礼拜的时候,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的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点,轻松一点,柔软一点,体验礼拜的每一个动作,在这种姿势和心态之中,自我的执着会减轻,心灵会更加澄明,问题会更加清楚,更快消失。
五、合十长跪
合十长跪的动作应怎样做?它表现了内心什么样的境界?
一、合掌后,先伸出左足,右膝微弯,右脚跟离地。
二、右脚顺势跪下,左脚弯曲。
三、左脚向后收回,与右膝平行一起跪下。
四、臂部不可置于脚跟,要伸直身体。
五、起身时,左脚先向薄团左方着地,左膝仍弯曲。
六、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于左腿上,双手放于左腿有助起身。
七、跪着的右脚渐渐站起来。
八、身体完全站立,收左足与右足平行,身体伸直后合掌。
可以净心聆听开示,或是诚心观想,观想佛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更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与感恩。(请净心的境界。)
六、请经
请经时应怎样做?参加法会或在家做功课时应该怎样持诵经本?
请经时,经书夹在食指与中指中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外三指置书下,持经者,持经书问讯,即将经书平等至眉心,此时请经者合掌即可,持经者持经书问讯后,将经书交给请经者,接过经书后,请经者持经书问讯,拿经书要持平在胸前,不可夹腋下,不可卷起来,不可折叠。
持课本虽然简单,但也需问讯,不可弯腰低头,当我们持课诵本,诵经的时候,除了姿势正确以外,更重要的应是收摄身心,洁身端正,再开始诚心诵经,借由诵经来了解佛法真理,回向法界一切有缘众生,长养恭敬与慈悲心。
七、上香
什么是供佛时最好的礼物?上香的涵义是什么?具体应怎样做?
供佛—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虔诚的供养心,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以香供佛,可以传达对佛菩萨的感恩,感恩为我们指出离苦得乐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净化心里的浮乱心念,希望能够学习到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
持香的手势为:左手在外则,右手在内则,双手的食指及中指夹住香杆平等,两手的拇指轻轻相接触,顶住香的尾部。
第一支香插中央,心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
第二支香插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及冤亲债主。第三支香插右边,心中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
八、念珠
念珠的用处是什么?应怎样持用?
主要是用于称名念佛,或是持诵咒语的时候,方便计数,以及帮助调心。只要开始转动念珠,烦躁的心就会逐渐的沉静下来。从外在纷扰的世界中,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一百零八颗佛珠,代表断除一百零八个烦恼。
持用
一、大多数先让右手拇指与食指指尖,一上一下的轻轻扣合着念珠,念珠主要是方便计数,以及帮助调心,因此选择最能让自己安心的方法就可以了。
九、海青
海青一般在什么场合下穿着了,有何涵义?应该怎样穿?脱海青?
海青是佛教徒共同的正式礼服,可以在参加法会、念珠、共修、助念或者参加佛教活动的时候穿着。海青是宽袍大袖的唐装,海青有一说法,是取意于海的浩瀚能容万物,而带有一层鼓励的意义。
第三篇:佛教礼仪
导语: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信佛,而烧香拜佛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了。随着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信佛,而烧香拜佛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了。随着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佛教的礼仪显得至关重要,很多人还不知道进入佛堂或是在礼佛时有什么讲究。
佛家礼仪是佛教弟子信仰生活的重要体现,是它们表达宗教情感的重要手段。佛家礼仪可以分为修持礼节和仪式两大方面:礼节是佛教信众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各种规矩,包括行、住、坐、卧、食、睡等各个方面,有着与一般人生活方式不同的特点;仪式通常则指寺院中举行的各种法事、法会、典礼。佛教仪式通常也叫“做佛事”,广义地说,一个人凡是做与佛教有关的事如求佛、拜佛、诵经等等都叫“做佛事”。狭义的佛事则指佛教寺院中举行的各种法会、仪式。
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从佛教文化的角度去看看藏传佛教的基本礼仪
1、进入檀城(佛堂),或拜谒仁波切时,应先向上师及诸佛菩萨行三礼拜,要离开时则不宜跪拜,合掌(如扎西底类;吉祥如意)或问讯(如仁波切森加南;仁波切晚安)即可。
2、参加法会或拜谒仁波切,不宜迟到应提前到达。
3、不论何时,弟子的座位不宜高过仁波切,若仁波切席地而坐,为接受加持,或献哈达(放在哈达上的物品如红包等是供养仁波切的,哈达下的物品如念珠天珠等物品是请仁波切加持的),或敬送礼物,应一鞠躬以跪姿趋前,请示时,应保持一定礼仪距离,不宜贴身近前,退后时应面向上师后退,不宜马上转身。
4、仁波切之法像、佛像或法本不可直接置于地面,不可由其上跨越,应置于桌面或高处。
5、在佛堂听法、拜谒仁波切或在圣迹圣物前,不宜伸腿将脚掌朝向之。
6、会或闻法结束时,弟子可将供养金或小礼物奉上,代表感谢。当仁波切下座时,弟子应起立合掌表示欢喜尊敬。
7、供养仁波切喇嘛,或护持道场,是为自已种下福田,功德迥向法界众生,我们自己亦受加被,所获福报不因金钱多少,而是依清净的菩提心而定,然“所谓福德,即非福德,是名福德”,若以三轮体空的发心供养更为殊胜。
8、仁波切经过身边时应起身致意,避免路过仁波切的影子,法衣,座位等用具。
9、为上师做事或长期亲近仁波切,不可自恃骄宠,视之为一般朋友应时时检点身口意。
10、法会与修法大体上来讲都会有主法者(如仁波切、堪布或喇嘛)、带头喇嘛、喇嘛及参与者或共修信众。参与者或共修信众切记于共修时修法之音量不可大过仁波切与带头喇嘛的音量。带头喇嘛为声音低沉带头修法之喇嘛。
第四篇:加拿大日常礼仪与禁忌
加拿大礼仪与禁忌
一、国名渊源
“加拿大”一词,是葡萄牙语中“荒凉”的意思。还有人说是印第安语中的“棚屋”的意思。传说法国探险家卡蒂埃到此地,在询问当地易洛魁部落酋长“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时,这位酋长答道:“加拿大”。卡蒂埃误以为他的这一回答是指整个的国土。其实,酋长告诉他的是指附近的一个由棚屋组成的村落。但这事却弄假成真,“加拿大”从此便被讹传成了国家的名称。
二、地理位置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的北半部。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西北与阿拉斯加接壤,南界美国、东临大西洋,北滨北冰洋。
三、主要概况
加拿大全国面积997.061%万平方公里。人口2596.3万(1987年)。英裔居民占43%,法裔居民占26%,意大利、德国、乌克兰等后裔占28%,土著人占3%。
加拿大全国划分为10个省,2个地区。首都渥太华。货币为“加元”。官方语言是英语,通用法语。
四、社交习俗
加拿大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能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加拿大人很友好,性格坦诚心灵巧;
平易近人喜幽默,谈吐风趣爱说笑;
枫叶极为受崇敬,视为友谊与国宝;
白雪物别受偏爱,生活为伴离不了;
白色百合为丧花,“十三”、“周五”惹烦恼。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加拿大人生活习性包含着英、法、美三国人的综合特点。他们既有英国人那种含蓄,又有法国人那种明朗,还有美国人那种无拘无束的特点。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诚恳。他们喜欢现代艺术、酷爱体育运动,尤其是冬季冰雪运动。加拿大是世界上驰名的“枫叶之国”。枫叶点缀了加拿大的国土,加拿大人民对枫叶产生了极其深厚的感情。他们视枫叶为国宝和祖国的骄傲;还把枫叶喻为友谊的象征。他们还偏爱白雪。他们视白雪为吉祥的象证。常用筑雪墙、堆雪人等方式来助兴。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防止邪魔的侵入。他们特别喜欢客人赞扬他们美好的国家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加拿大因纽特人(爱期基摩人),性格乐观、慷慨大方、友善和气、喜欢说笑。他们异常好客,被喻为是世界上“永不发怒的人”。
五、礼节礼仪
加拿大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惯行握手礼。亲吻和拥抱礼虽然也是加拿大人的礼节方式,但它仅适合于熟人、亲友和情人之间。
加拿大与大不列颠、欧洲其他国家以及它南面的邻国——美国,保持紧密牧怠F渚用裰写蟛糠纸卜ㄓ铩S辛郊饰酥氖率担杭幽么笫鞘澜绲诙蠊凰敲拦畲蟮拿骋谆锇椤?
一般礼仪
要记住加拿大是由许多不同族群组成的;尽管其习俗在全国大致相同,但仍有某些差别。按照常情,最好的办法是客随主便。
与美国公民相比,加拿大较为保守。
称谓与问候
见面与分别时握手是合宜的。
约会与准时
在加拿大大多地方都要求遵守时刻。
款待与馈赠
招待会在多在饭店或夜总会举行。
如果你在私人家里受到款待。礼貌的做法是给女主人带去鲜花或送去鲜花。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它们是与葬礼联系在一起的。
交谈
在谈话中不要偏袒分裂主义——把加拿大分成讲法语和讲英语的两个国家。
加拿大人以自己的国家为自豪,反对与美国作言过其实的比较。
谈到肯定成绩的事例并对加拿大人民及其国家给予好评是最受欢迎的。
六、信仰忌讳
加拿大人大多数信奉新教和罗马天主教,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东正教。他们忌讳“13”、“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的数字,“星期五”是灾难的象征。他们忌讳白色的百合花。因为它会给人带来死亡的气氛,人们习惯用它来掉念死人。他们不喜欢外来人把他们的国家和美国进行比较,尤其是拿美国的优越方面与他们相比,更是令人不能接受。加拿大妇女有美容化妆的习惯,因此他们不欢迎服务员送擦脸香巾。他们在饮食上,忌吃虾酱、鱼露、腐乳和臭豆腐等有怪味、腥味的食物;忌食动物内脏和脚瓜;也不爱吃辣味菜肴。
七、饮食习惯
加大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种的构成因素,生活习俗
及饮食习惯与英、法、美、相仿。其独特之处是他们养成了特别爱吃烤制食品的习惯。这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天寒地冻的影响。他们在餐具使用上,一般都习惯用刀叉。他们极喜欢吃家乡风味烤牛排,尤以半生不熟的嫩牛排为佳。他们习惯饭后喝咖啡和吃水果。
加拿大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讲究菜肴的营养和质量,注重菜肴的鲜和嫩。
②口味
一般不喜在太咸,偏爱甜味。
③主食
一般以米饭为主。
④副食
喜欢吃牛肉、鸡、鸡蛋、沙丁鱼、野味类等;以及西红柿、洋葱、青菜、土豆、黄瓜等新蔬菜;调料爱用蕃茄酱、盐、黄油等。
⑤制法
对煎、烤、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苏菜、沪菜、鲁菜。
⑦菜谱
很欣赏咕噜肉、拔丝苹果、炸土豆条、糖醋鱼、香酥鸡、洋葱土豆片、炒山鸡片、软炸鸡、银芽鸡丝、鸡火煮干丝等。
第五篇:日本的礼仪与禁忌
极其重礼仪的—日本
国名:日本国(Japan)
国花:樱花
语言:通用日语
宗教:神道和佛教较盛行
商务礼仪
着装:日本人普遍很讲究礼节,尤其外出参加各种活动,男士一般是西服革履,女士必须穿和服,在商务活动和上班时,男士大都着西装,打领带,女士基本穿西服套裙或连衣裙,化淡妆。
会面:日本人平时见面要互相问候,行鞠躬礼,15度是一般礼节,30度为普通礼节,45度是最尊敬礼节。
如果是熟人或老朋友,可以主动握手或拥抱。
初次见面要行90度鞠躬礼,男士双手垂下贴腿鞠躬,女士将左手压在右手放在小腹前鞠躬,并口念“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有互换名片的习惯。一般年轻的或身份低的先递上名片。递交名片时,要将正面正对着对方。如果没有名片,要自我介绍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日本人习惯在约会和拜访前约定,并按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他们时间观念很强,比较忌讳迟到和突然到访。
礼仪:
在日本很盛行送礼之风,同事的荣升、结婚、生孩子、生日、过节都会赠送礼物,在商务交往中这种情况更多。给日本客人送一件礼物,及时是小小的纪念品,他都会铭记心中,因为它不但表明你的诚意,而且也表明彼此之间的交往已超出了商务界限,说明你对他的友情,重视了他的面子,他就没法忘记你的“恩情’。
日本人不喜欢在礼品包装上系蝴蝶结。礼品包装纸也很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详,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好用花色包装纸包装礼品。另外,不要给日本人送有动物形象的礼品。
商务会谈:日本人经商带有典型的东方风格,一般比较慎重、耐心而有韧性,自信心、事业心和进取心都比较突出,日本人在商务谈判中,往往不明确表态,常使对方产生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印象。他们在签订合同前一般都很谨慎,且历时也很长,但一般很重视合同的履行,同时对对方履行合同也很苛求。如果让他们觉得在信誉方面有问题,那就很难长期合作下去了。日本人属内向型很强的民族,他们尊敬的是强者。同他们打交道、做生意,必须花时间去了解他们的理念和想法,如能建立互信关系,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尤其要十分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会有效地促进合作的长期发展。
到日本进行商务活动,以春季和秋季为宜,日本气候虽四季分明,但属海洋性气候,因此长年不干不燥。
宴请:日本不流行家宴,商业宴会也难得让妇女参加。商业界人士没有携带夫人出席宴会的习惯。商界的宴会大都在宾馆举行鸡尾酒会。日本人没有敬烟的习惯,在宴会上一般也不宜劝酒。
禁忌:
颜色:不喜欢紫色,最忌讳绿色。
鲜花:忌讳荷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也不能把玫瑰和盆栽植物送病人。一般不接受有菊花和有菊图案的东西或礼品。
语言与数字:忌讳“苦”和“死”,甚至连谐音的一些词也忌讳,如与死相近音的“4”、“苦”相近音的“9”等数字。此外还有13、14、19、24、42等。另外,忌讳三人一起合影,认为其中被左右夹着,是不幸的预兆。
其他:忌讳赠送有狐狸和獾图案的礼品,喜欢鸭子、乌龟、松、竹等图案。
忌讳别人打听他的工资收入。年轻女性忌讳别人询问她的姓名、年龄和婚否。
作成:李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