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女都是上帝的孩子纪实故事
他从小喜欢看闲书,上课不听讲,还捣乱。闲书看多了,见识大增。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发现并指出老师的错误。以致于老师只要看到他举手,心里就发毛,后来干脆装作没看见。
有一次,老师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校园的作文。第二天当老师看到他的作文,气得脸都绿了,别的同学都写“五星红旗飘扬在校园上空”,只有他写“五星红旗耷拉在校园上空”。老师当众批评,说他又在“哗众取宠”。他站起来反驳:“老师,这个成语你用错了!”老师说:“你给我坐下。”他说:“我说完就坐下,我的作文是交给您一个人看的,怎么能算哗众取宠?是谁把我的作文当众念给五十多个人听的,这才叫哗众取宠。”同学们听完这番话哄堂大笑,老师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结果这个孩子被老师拎进办公室“教育”了两个小时。他被迫承认错误,“老师,我改。”老师大喜,这孩子终于知道错了。“说来也怪,尽管校园里没有风,五星红旗依然飘扬在校园上空。”老师一听,简直要疯了,操起一把笤帚,揍了他一顿,然后使出杀手锏:通知家长!
父亲赶到学校接人,父子俩一起被老师教育了一番。回到家后,他忐忑不安,向父亲道歉:“都是我不好,把你也连累了。”没想到,父亲居然笑了:“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你想说几句实话,她不让你说嘛。”父亲的宽容让他喜出望外,原来自己没有做错。
不久之后,他上课偷看课外书,被老师发现,又通知家长。父亲赶来,当着老师的面,大声训斥儿子:“你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上课看什么闲书?”他战战兢兢,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父亲接过来一看,是《罗马帝国衰亡史》,忍不住赞道:“这真是一本好书啊!”老师觉得不对劲,立即提醒:“你怎么教育孩子的?”父亲立马改口:“那也不应该在课堂上看嘛。”他装作低头认错的样子,心里忍不住偷笑。
父亲始终是站在自己这边的,支持他多看书。当他几乎被学校定义成无可救药的学生时,父亲也觉得这没什么要紧的,孩子只不过好读书,并且兴趣不在学校的课堂上而已。
这个男孩名叫罗永浩,他没读过一天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毕业。这个老师眼中几乎无可救药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英语教师,并创办了牛博网,成为众多年轻人追捧的偶像。
“幸好,我有一个开明的父亲。”每次谈起父亲,他心里总是充满了感激,反复提到“宽容”两个字。如果没有父亲当年的“放任”,给他自由宽松的成长空间,也许世上又多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少了一个人才。他的自传《我的奋斗》被称为“三十年来最诚恳的励志书”,原是写给涉世之初的年轻人,其实做父母的,也能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圣经》里说:“儿女都是上帝的孩子,我们只是代为抚养。”孩子不应该是上辈的续集,更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今天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他们将来不必再依靠父母,可以勇敢地去独立面对这个世界。
第二篇:我们都是需要棒棒糖的孩子纪实故事
在美国剑桥市的哈佛广场附近,有一条很短的街道——林登街,这条街的5号,是一幢古色古香的三层小楼,它就是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所在。1990年到1992年,我曾在这里担任咨询员,为哈佛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提供心理咨询。
汤姆斯即是我的咨询者之一,他是哈佛大学文学系拉美文学专业的阿根廷留学生。直到现在,一看见“青年才俊”这个词,我立刻会想起他的样子——洁净的衬衫、英俊的脸庞、优雅的谈吐,举手投足间显示出良好的教养。
汤姆的自述:
岳先生,我遇到一个学习上的麻烦,很苦恼。您知道,我是读文学专业的,这个专业需要我阅读大量的书籍。一般来说,每堂课结束,教授都会向我们推荐两三本相关的书籍。我的问题就在于——我读书的速度非常慢。慢到什么程度呢?反正就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读到后面想不起前面说的是什么了,又回过头来读,还常常分心,总是想到别的事情。等回过神来,已经不知道自己读到哪儿了,又得从头再来。有时候为了避免分心,我就大声地念出来,可还是没用。这样反反复复断断续续,读一页书,要花上两个多小时。通常上课的时候,教授会让我们就他推荐的书籍谈一谈读后感,我根本就读不完那些书,所以就无从谈起,压力真是特别大。可是越是着急,看书时越是慢越是容易分心。这几乎成了我学习中最大的困扰……
我首先对汤姆斯的苦恼表示理解,同时我也觉得困惑:他既然阅读速度这么慢,为什么会选择读文学呢?谁都知道文学系的阅读量大,他这样不是自己和自己较劲吗?于是我问他:“你回忆一下,你的这种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学英文方面,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让你很难忘的事情?”汤姆斯托着下巴想了好一阵子。
我不知道我的这种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好像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可能以前就有吧。但是那个时候我的阅读量没有这么大,所以也就没有感觉。真正感觉到这种苦恼,是来哈佛以后。
至于在学英文方面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一件事,但是我不认为这件事和我的阅读速度慢有关系。我大概是在小学四年级开始学英文的,刚接触英文时我非常喜欢,而且也很喜欢我们的英文老师。可惜那位老师只教了我们一个多月,就换成了另外一位。我们对新来的老师自然很排斥,我就游说了另外几个同学联名写了一封信给校长,列举了新老师的许多毛病,要求将以前的那位老师换回来。我们都不知道,其实新来的老师是校长的先生。结果是老师没换成,新来的老师还知道了我们联名写信的事情,他自然对我有一些成见——这一点我很快就感觉出来了。
记得那时候他总是让我站起来读课文,我读得好,他什么赞许的话也没有,脸还是冷冰冰的;我读得不好,即使只是一个单词的发音没读准,他就会对大家说:“你们听听!你们听听!”还怪腔怪调地模仿我的读音,大肆嘲讽一番,让我非常难堪和愤怒。渐渐地,我觉得上英文课就像是受刑,提前一天就开始紧张了,同时对英文也开始感到厌恶甚至是恐惧……
在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汤姆斯神情平静,说起那位老师的语气像说起一个不相干的人一样,平淡又带着些许的冷漠。我倒是有些好奇:学英文既然给他带来那么多不愉快的感受,他后来的英文怎么学得那么好?众所周知,能进入哈佛大学,对英文的要求是很高的啊。在汤姆斯第二次来找我时,我问了他这个问题。
那位老师只教了我一年,后来又来了一位老师,那个时候我的英文成绩已经很差了。当时我想:如果我的英文成绩继续这样差下去,所有的人,包括那位嘲讽我的老师都会说:看哪,这个孩子天生是学不好英文的!我需要证明自己,证明那位老师的说法是错误的。就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我开始在英文上投入比在其他科目上多出很多倍的精力,成绩慢慢上来了。学习就是这样,一旦尝到进步的喜悦,就会越学越有兴趣。那一学期结束时,我的英文水平已经在年级里遥遥领先了。当时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特别舒心,特别解气,好像已经报复了那位老师一样。
就这样,我对英文越来越着迷,读了许多原版的英文文学书籍。大学时我主修英文,所以后来我就申请来哈佛,并且选择了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你真够有毅力的!”我由衷地对汤姆斯表示赞赏。但是我心里还是有疑问:既然英文已经学得这么好了,为什么还会出现阅读障碍呢?这里面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在汤姆斯第三次来见我时,我从书架上随意抽出了一本心理学书籍,让他打开读给我听听。我当时的本意是想鼓励鼓励他,增强他对自己阅读能力的信心。他很合作地翻开一页读了起来,读得非常流畅,大概过了五六分钟,他突然停了下来,很兴奋地对我说:“我懂了!我知道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了!”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他的理解。我赞许地频频点头,对他说:“你看,你不是读得挺好嘛,而且理解力也很棒!继续!”他又开始读,读了大概有五六分钟,他又停了下来,兴奋地告诉我他读懂了,给我讲他的读后感……当他第三次停下来的时候,我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了,问他:“你读懂了点儿东西怎么这么兴奋啊?这样一会儿停一会儿停的,这短短的一页书这么长时间还没读完呢!”汤姆斯怔了一下,忽然眼睛一亮,脱口而出:“您说得太对了!我平时在家读书也是这样,读懂了一点内容就要休息一下,开始奖励自己——看会儿电视啊,吃点儿东西啊,听会儿音乐啊,或者干脆就在床上躺一会儿,然后再继续读。读一会儿就要休息一下,总之读完一本书我要奖励自己无数次。我一直认为这只是我的阅读习惯,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这里。”
我试着给汤姆斯做分析:“虽然你一直在说对当年那位对你存有成见的老师已经淡忘了,但我想,那位老师带给你的伤害依然是你内心深处一个解不开的心结,你对他从来没有表扬过你肯定过你一直无法释怀。对于阅读本身,你需要鼓励,这种鼓励你在老师那里得不到满足,你就自己满足自己。这种自我满足不断强化,就会形成一种期望、一种习惯,最终形成一种障碍。”
汤姆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良久,他轻叹了一口气,微笑着说:“也许吧。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每天晚上,母亲总要拿出一支棒棒糖作为奖品发给当天家中表现最好的孩子。那时候的我很顽皮,所以总也得不到那支棒棒糖,这让我很伤心。姐姐有时候会将她得到的棒棒糖送给我,我总是愤怒地骄傲地拒绝掉。长大了以后,我常常给自己买棒棒糖,看见了就想买,即使不吃,看着就挺高兴的。”
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的目标就是使人们找到无意识行为背后的有意识原因。有很多行为我们是下意识的,是习惯成自然的,是想也不想的,但这些行为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我们自己也不能参透的原因呢?人生中重大的愉悦和痛苦的经历,都会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留下积淀,这些积淀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动机——分析这些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真正了解自己和他人,这是一件多么有趣和有意义的事啊!
在接下来的几次心理咨询中,我训练汤姆斯在阅读中尽量将兴奋的感觉延后,不断减少自己“自我奖励”的次数。比如他以前读书时五六分钟就要停下来奖励自己一次,那么现在试着控制住自己兴奋的感觉,延长到15分钟,再延长到20分钟。通过这样一次次练习,最后达到不需要自我奖励就可以专心读书的目标。同时我还建议他去参加哈佛大学的“阅读训练班”,在那里学习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当然这么些年来形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但只要汤姆斯持之以恒地去做,他的阅读障碍是可以消除的。
在对汤姆斯的心理咨询结束后的咨询手记里,我记下了他讲的那个“棒棒糖”的故事,并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感悟:是啊,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需要奖品的孩子,都需要鼓励和肯定。当我们从他人那里得不到这些时,有些人会陷入自卑和迷失自我的困境,有些人会自己鼓励、肯定自己。这是好的,但是当这种自我鼓励与肯定已经超越了原有的情境时,它的价值和意义有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这样想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应该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给身边的人多一些鼓励与赞赏呢?我想是应该的——人生如此漫长,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孤单的,你、我、他,我们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是彼此的需要彼此的依靠,我们是彼此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第三篇:生命都是过客纪实故事
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生有死,有兴有衰,有起有落,有始有终。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世界里,每个生命都是一个过客。
生命独特奇妙而又蔚为壮观,每个生命都独特不同。然而不管是谁,即使伟大非凡的生命,在浩瀚的生命海洋里,其实也是沧海一粟。生命须臾,生命短暂。即使是长生万年的生灵,在无穷无尽的时空隧道里,最终也会化为虚无,生命其实就是时空里的过客。
万物生长,众生生存,每个生命都在努力中寻找美好的真谛,创造美好的神奇。不管是谁,创造者、求索者、努力者、奋斗者……生命最终都会匆匆而去,匆匆而过,每个生命是自己生存空间里的一个过客。
生命首先是一个自然因缘的过客。万物众生,一切都始于因缘,终于因缘,缘生缘始,缘灭缘终。世间上的森罗万象,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众生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都是缘起而有、缘落而无,缘终而灭。每个生命其实都是自然因缘起始聚散的过客。
相生是缘,分开是缘;相逢是缘,分离是缘;生是缘,死是缘;合是缘,离是缘;生生死死、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切始于因缘,终于因缘;一切都是过往的因缘,每个生命都是因缘的过客。
生命是一个新旧兴衰交替的过客。生命都有生有死,有兴有衰,新的生命会替代旧的生命,新兴的生命会替代衰老的生命,新陈代谢是生命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美丽的花朵,也会凋谢;茂盛的树木,也会枯死;明亮的星辰,也会陨落;所有的一切都会更替,一切都会改变,一切都将旧貌换新颜,一切都会悄悄地变得越来越新,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每个生命都是新旧兴衰交替的过客。
生命是一个努力创造的过客。生命总是在不断地繁殖孕育新的生命,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世界,生命努力创造的价值,也是生命存在的价值。
生命是一个美妙神奇的过客。生命存在的过程,就是一个美妙神奇的过程;生命走过的历程,都会留下美妙神奇的足迹;生命都有其美妙神奇的历史。
每个生命都富有其美妙,富有其神奇,富有潜能;谁能让自己生命的美妙、神奇、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生命就耀眼辉煌;谁埋藏毁灭了自己生命的美妙、神奇、潜能,生命就暗淡无光。
谁明知生命,珍惜因缘、珍惜生命、珍惜创造、珍惜美好,谁就能创造神奇辉煌的一生!
第四篇:上帝什么也没说纪实故事
上学的时候,凯蒂疯狂地爱上了画画,他课余的时间画,上课的时间也画,在课本上画,在课桌上也画。他的头脑里到处都是山川河流、花鸟虫鱼,他的成绩却一落千丈。有一回,当他把练习本上那些信手涂鸦的草稿误当成作业上交到老师那儿的时候,老师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朝着他吼:“凯蒂,你简直是疯了,我让你做习题的,你怎么交给我画儿?上帝让我告诉你,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好好地学习,而不是画你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不!”听到老师的怒吼后,凯蒂也大声地回敬她:“我只听见上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我最好的老师不是学习,是画画。”
终于到了大学毕业,凯蒂对画画的兴趣丝毫未减。领回毕业证书的那夜,凯蒂告诉父母,他不想上班,而想继续深造——学画。听到“学画”两个字后,父亲的眉头立刻就皱成了一团。凯蒂的家境并不宽裕,三个弟妹都还在上学。毕业之后,父母其实很想他找一份工作,不说让他养家糊口,起码他也得独立营生。无奈凯蒂对画画实在太有兴趣,正当他准备再行争取的时候,母亲先开口了:“凯蒂,上帝让我告诉你,你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画画,而是找一份工作,好好养活你自己。你知道的,你还有三个弟弟妹妹都指望着你父亲呢!”
于是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学画的念头,选择了工作。为了那个家,为了养活自己,后来他在单位一干就是十年,薪水一涨再涨,职位也是一升再升。可是在工作上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突然向上司提交了辞呈。当得知他辞职的原因是想改行学画后,上司一直摇头:“凯蒂,别说我没告诉你,上帝知道,你现在有着一份多么令人艳羡的工作。你今天放弃了,将来必定会后悔!”
凯蒂没有接受上司的挽留,他说:“不,上帝告诉我,如果再不为理想付诸行动,这辈子我恐怕就真的来不及了!”他毅然地离开了工作岗位,并且义无返顾地走上了画画的道路。
三年后,他在当地画坛崭露头角。
五年后,他成了国内知名画家。
十年后,他已经在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作过巡回画展。
后来有人问他:“你当初为什么没有听从老师、父母还有上司的劝阻,放弃画画呢?”凯蒂笑了笑,说:“因为我知道,其实上帝什么也没跟他们说。”
第五篇:小论文: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的苹果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的苹果”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彼得的孩子从小双目失明,当他渐渐长大的时候,就为自己将永远看不到世界而十分沮丧,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直到有一天,莱恩神父告诉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从此他把失明看作是上帝对自己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若干年后,他成了著名的盲人推拿师。
这个故事让我能异常坦然地面对孩子的错误和缺陷,而不会在孩子犯错误时歇斯底里,以至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伤害了孩子却没有起到任何教育效果。
班上有个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差,上课明显的多动症,下课后还经常惹是生非,多次批评都没有用。有一天我突然想,兴许他是上帝曾经特别喜欢的一颗苹果呢,这样想着,对这个孩子就宽容起来,没有像往常一样一看到他就来气。那天,我发现他在画画,画的奥运福娃还特别生动,就亲切地对他说:“哇,你画的福娃太像了,就跟书上的一样,能送给我吗?”可以想象长期接受批评教育的他听到今天这样的欣赏时表现出来的欣喜和激动。他马上说好,并给上了颜色,要知道,美术老师说他画画从来不肯上颜色的。我知道是我的肯定给了他自信。后来的一节课他特别专心,我当然又表扬了他。下课了,全班同学都羡慕他得到了这么多的表扬。后来,我总是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他变得自信多了,学习态度也来了180度的转变。我发现他原来那么聪明,思维活跃,还爱帮助人,看来真是上帝特别喜欢的一颗苹果!
当我们大声训斥孩子时,想想那个故事吧,每一位孩子都是上帝喜爱的苹果,他们是完全天然的,是值得尊重的。好像小苗一棵,你不知道他会生长成一棵树,一朵花,一颗草或一个苹果。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目光看待学生,尤其对待“差生”善于发现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