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的应用论文(范文)
摘要:进入到医改的新时期,公立医院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可以使公立医院的现有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本文对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意义、问题和对策展开了探讨,希望推行医院管理会计,促进医院的各项重大决策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管理会计;公立医院管理;应用管理
会计是传统会计的一个分支,主要作用是通过财务会计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所以,管理会计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应用,并且成为了不少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医疗改革的大趋势下,公立医院也有必要在经营管理中对管理会计应用问题展开探讨,以便更好的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一、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意义
(一)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实现高效、低耗和优质的改革。而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财务部门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管理会计,可以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完成对各种内部会计信息的有效分析,从而为实现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途径。比如,应用管理会计可以对财务会计提供的历史成本和业务量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特定数学模型反映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联系,继而为公立医院预测经营成本和完成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二)改进医院的绩效考核管理
想要加强公立医院的管理,还要完成对医院经营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控制。应用管理会计,则可以完成对医院各科室的业务情况的汇总分析和考核,并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医疗安全质量和医德医风等为考核指标完成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有效分工管理,从而实现对医院整个经营过程的跟踪控制。此外,利用管理会计还能够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系统的建立,从而实现对医院经营活动的全面业绩考评[1]。而通过将医院经营的实际数据与经营目标相比较,则可以实现对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改进。
(三)促进医院综合效益提升
不同于财务会计系统,管理会计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医院内部管理的评价。所以,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能够在财务会计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完成对医院经济效益的有关经济指标衡量和核算。而通过分析医疗成本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等各项收益指标,则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准确判断医院的收益情况[2]。此外,公立医院还可以利用管理会计对医院的盈亏情况展开定量分析,从而在实现对医院经营成本严格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公立医院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没能得到重视
就目前来看,管理会计并没在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重视。从经营理念上来看,一些公立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的经营属于公益事业,不需要以盈利为经营目的,所以也没有给予医院的内部管理问题足够的重视。另外,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一样,财务部门在公立医院地位不高,财务工作不受重视,较少参与医院的战略决策。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的方法难以得到实施,同时管理会计的效果也无法得到发挥,从而导致医院的管理会计人员处于尴尬的境地。
(二)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想要使管理会计工作得到规范化的发展,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但就目前来看,公立医院还没能建立健全管理会计规章制度,以至于管理会计的工作基本上是由财务核算的人员兼任,继而导致管理会计的工作无法得到真正落实[3]。与此同时,医院的财务管理会计基本上只是对日常财务资料的处理进行事后记账,无法较好的完成对财务管理信息的有效分析,以至于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仍然处在“参与管理”的地位,无法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而在大多数医院停留在重视财务核算,会计只是账房先生角色的背景下,管理会计基本无法实现对医院运行成本的有效分析和评估,继而无法真正发挥管理会计的管理作用。
(三)管理会计人员素质水平低
所谓管理会计,即是业务融入会计,会计支持决策。所以,需要有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开展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工作,以便真正利用医院的会计信息实现对医院的运营管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医院大多数会计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财务核算方面,认为算账、报账和记账才是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对财务分析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受到内部控制和业务能力的影响,多数财务会计人员还在使用单一的核算系统或报表系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以至于无法对医院的财务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并且也无法得到精确的财务核算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常常会出现会计失真的问题,从而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损失[4]。因此,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将直接决定管理会计的工作开展效果,而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也将直接阻碍公立医院的发展。
三、完善公立医院管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对策
(一)转变财务管理思想
在医疗改革不断推进的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及时转变财务管理思想,将管理会计当做是实现医院高效运营管理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医院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从而督促医院的财务人员参与到医院的运营管理活动中。另一方面,医院需要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更适合的工具,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完成财务核算的大部分工作,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从事财务分析工作。再者,医院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而管理会计的负责人不仅要制定实际的管理会计方法,还要对财务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供客观的指导[5]。此外,对于财务人员来讲,也需要及时进行自我思想的转变,以便通过实现对医院财务的全面预算管理为管理人员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从根本上来讲,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同时也是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信息来源,需要服从管理会计提出的战略决策。所以,公立医院需要建立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便利用新的会计管理理念实现对财务工作的改革。而利用该种模式,可以加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成本会计完成对医院整个经营的过程的监督和反映,并完成对会计主体的所有会计要素信息的汇总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从多个层次开展管理会计工作,以便通过分析多方面的会计信息来完成对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的预测和规划[6]。而通过在医院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实施战略决策,则可以使医院的组织执行效率得到提高。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水平
为了更好的开展医院的管理会计工作,公立医院要加强对单位会计人员的培养,以便使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得到提高。一方面,在人员招聘阶段,医院需要严格审查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以确保应聘的会计人员具有足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医院需要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讲授专业经验和技能,以便使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而在日常生活中,医院也要督促会计人员加强学习,以便使会计人员不仅熟练掌握日常的财务核算工作[7]。再者,公立医院需要加强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培训,并使会计人员明确管理会计的职能和掌握管理会计的内容,从而使会计人员为医院的管理作出更多的贡献。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有效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以便达成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目的。而出于这种考虑,公立医院需要转变目前的财务管理思想,并加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以便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公立医院也需要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而通过提高自身管理会计水平使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欣.公立医院应用管理会计的探索与实践——来自广东省某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的案例[J].会计之友,2015,14:28-32.[2]方霞波.在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5,06:92-94.[3]苏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推行管理会计的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5,06:49-50.[4]张丽明.关于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8:186-187.[5]曹根水.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0:299.[6]窦念娟.管理会计在现代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时代金融,2015,21:254.
第二篇: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的应用论文
摘要:和以往的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基本作用为帮助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平时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状况进行控制,以财务会计信息为依据,经由整理、计算、对比以及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保障。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的运行当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然而其发挥的作用仍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作笔者针对管理会计在我国工业企业当中的应用及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同时在结合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从影响管理会计应用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分析过程中得出了结论,同时提供了相关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管理会计工业企业应用研究问题与建议
管理会计,又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其是从传统财务会计当中抽离出来和财务会计并列的、注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它主要涵盖了成本会计及管理控制系统两方面,其对于工业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管理会计及其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现状剖析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在企业管理现代化当中的新发展与新应用,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和传统财务会计进行比较,其主要是给企业管理人员的各项决策及管控工作提供基本信息与依据;其次,管理会计和传统财务会计相比,其不仅反映过去,而且能动地利用历史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属于经营型会计。而传统财务会计则主要是根据之前发生的事实进行记录和陈述,这一点也是管理会计被叫做企业内部报告会计的根本原因。以致于“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似乎成了“金科玉律”。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当中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二战前,管理会计主要研究的是成本确认,使用者只需依据自身的期望来调整成本信息即可;二,二战后,企业管理层逐渐意识到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使用者,因此,为规划并控制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不断壮大起来,其技术方法也变得更加丰富;三,现阶段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迅速演进,同时和时代管理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对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一点在西方工业企业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历经几十年的沉淀,管理会计在中国工业企业当中的运用获得了迅速普及,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抽样调查的一千多家工业企业中,大约90%的企业对管理会计有一定了解,同时已经开始推行管理会计的有关项目,大部分企业表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有力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二、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
尽管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中的运用获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因为我国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较晚,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了中国的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收效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如下几方面:1.客观环境。我国工业企业面临的整体经济环境和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方针等均制约了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发展。客观环境条件对管理会计的运用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在净现值的应用环节中,企业最重视的为贴现率的选取问题,贴现率不仅可以是投资资本的资金成本率,还可以是投资项目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若需要考虑风险,则为风险投资报酬率。国内的有关财政金融方针对此并未作出清晰的区分。2.主观因素。工业企业自身对管理会计的实行及认知能力不足,加上管理者对推行管理会计的重视度缺乏、内部财务工作者的素质偏低等均束缚了管理会计的有效推行。根据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从事管理会计这一工作的人员中大多数来源于其他职位,专业素养缺失;此外,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度不够,如此一来,便导致管理层缺乏重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整体偏低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为管理会计在企业当中的实施增加了难度。3.管理会计自身具有的某些与实际应用不适应的因素。过高的数据获取成本以及具体操作性较差的特点,令我国的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无法获得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普及。一份研究调查资料显示,国内工业企业在推行管理会计过程中为获取必要资料所付出的成本约为欧美企业的五倍,是印度的二分之一,这种信息搜集与加工费用过高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工业企业当中推广的难度,然而若减少信息收集方面的成本费用,必然会造成信息质量和真实度的降低,进一步给管理人员的决策造成一定的麻烦,甚至有可能付出更高的代价。与此同时,因为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基本上依靠翻译与解释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模型,便容易造成理论研究和实践相互脱节。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当中管理会计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无法胜任这一要求,进而造成对理论和数学模型的解读容易带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和主观色彩。
三、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应用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在研究工业企业中管理会计应用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就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中的运用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努力解决政策障碍,创造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的良好环境。和发达国家相比,它们的政策法规、资本市场的建设水平均优于国内环境,而其管理会计的实践程度和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度等方面也远远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据专家分析,这一状况和立法等宏观因素的相关系数为0.75,表明其对于保障管理会计水平提升的作用,应当不断强化对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认识,并且勇于发现新问题和新情况,目的是从政策上消除困扰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中应用的主要障碍。2.提升管理会计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相关工作者的业务素养。按照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观点,人力资源是确保工业企业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展开的前提基础,所以说,针对阻碍国内工业企业管理会计推行和普及的人为因素应当做出及时的调整,我们可以从业务素养及思想认识两个方面着手,对管理人员则要注重提高其对于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视程度,管理会计工作者则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有力保障管理会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使得管理会计工作在各工业企业中能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稳步提升。3.针对缺陷与不足,增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从程序上对其操作性进行规范。发达国家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成功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管理会计在实践过程中并不存在某种固有的模式,而是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作出具体分析,接着按照执行情况及时地进行反馈与总结。对于中国管理会计理论基础较差、实践过程中缺乏经验的现象,首先应加大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翻译和阐述西方关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及经验的前提下,有效地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建立更适宜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尽可能令其数学模型的构建满足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其次,根据我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之前的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正,从而令其职能、目标、假设、原则以及任务等满足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状况,并且尽快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及效益水平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传统财务会计更有效、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在新经济状况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决策能力的一种崭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本文主要对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相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国内企业中管理会计的运用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郑雪莹,王辉,刘培峰.我国管理会计应用阻力及提高措施[J].北方经贸.[2]迟雪莲.我国管理会计实际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3]马春平.管理会计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分析[J].财会研究.
第三篇:管理会计在农业银行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金融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竞争的自由化,如何使用管理会计的方法、银行的资本、成本会计,做好业绩评价等内部管理的分析,转换经营机制,提高银行的价值和商业银行在我国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缺乏相对完整的体系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还有很多。
关键词:管理会计;商业银行;成本预算;绩效考核
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不同,其职能由财务会计中单纯的核算和监督延伸至与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解析过去是将传统财务会计记录的数据加以整合,总结经验规律;控制现在是严格按照管理会计预算目标执行,监测企业运行;筹划未来是利用收集记录的数据信息,筹划预测企业未来的运行。管理会计是先进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融现代管理思想与基本会计核算方法于一体,在日常企业经营决策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国内商业银行早就认识到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也在其运用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性研究。然而,由于管理会计理论与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及机构设置上并不能完美契合,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并不能发挥最大效用。自2003年起,中国农业银行就开始研究管理会计体系在该行的运行问题。经历几年的探索,在2007年初,该行开始以业绩价值管理系统为载体,初步建立并完善了管理会计体系,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总体来说,该行管理会计体系并不完善,其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也并未得到充分应用。
1中国农业银行管理会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成败的基础及进行决策的关键是精确、完整、真实的业务数据,如果输入系统的数据信息质量低、虚假不准确,那么,无论该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完备,其得出的结果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错误结论,不仅不能支持正确决策,反而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定。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农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怎样将这些数据按照管理会计方法归集加工,并同时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可靠,并不是一件易事。农行信息系统方面的具体问题有以下两点。
1.1.1人工录入数据误差
在管理会计系统设计中,农行已经尽量避免人工录入,只有产品研发个数、法律服务笔数、采购合同及软件系统应用数四项需人工录入。但是,农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收集中大部分数据源都来自信贷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而这些系统有相当部分数据都需人工录入,经手人员数十万计、涉及网点数万计,如此庞大的人工程序,实在难以控制信息数据的质量,数据校验工作也难以开展。
1.1.2系统漏洞误差
在农行管理信息系统中,有许多不直接相关的外围系统,从这些系统中采集的数据的准确度及真实度无法得到有效验证,因而,数据加工过程中的系统漏洞也很难被发现,这就会进一步导致数据的失真。另外,农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数据加工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高,并且到手的数据本身已经失真,同时已被多次重加工,另有个别部门过于服从上游系统,所以对这一低级错误难以察觉。
1.2成本核算方面
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准确的核算都是后续程序的基础。在管理会计中,核算也至关重要,没有核算就无法进行绩效评价、责任落实、预算控制等。在前期管理会计工作中,农行主要着力于管理会计核算,作业成本法也相对广泛地被应用于成本的核算及分摊中,然而,农行成本的核算与监督仍存在一些问题。
1.2.1会计科目核算并未达到管理会计的要求
虽然农行电算化程序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会计科目设置及使用中,本质上仍然与人工记账相同,差别仅在于账簿的电子化。设置会计科目时,主要目标仍是符合财务会计需求,并未太多考虑管理会计相关科目的需求。随着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农行近年来也适当增加了相关二级或三级科目,但是,主流科目以及整体框架仍围绕财务会计核算目标,管理会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提高管理会计体系的效率,在科目设置方面,农行开发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此系统中,按照管理会计成本核算要求,对相关成本科目做了细致区分,但这些科目仅包括费用类,而涉及收入、成本等的科目并未被加入,因此无法实现实质性科目性质的改变。
1.2.2内部资金转移成本计价机制不恰当
内部资金转移成本计价(FTP),ABC成本分摊、经济资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的三大基础是在前期成本控制中,农行管理会计重点在成本分摊上,对内部资金转移计价和经济资本成本管理方面的关注较少。实际上,银行由于其经营业务的特殊性,成本和收益的大部分均来源于资金价差,在农行中,这部分比重更是占到70%。就这个比重而言,资金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应该引起重视。农行在费用成本分摊方面耗费了过多的精力,虽然精细度和准确度得到了保证,但财务费用只是成本的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的准确分摊并不能对管理会计业绩报告产生显著影响。
1.2.3绩效考核方面
对于绩效考核方面,该行在设计、实行、考核综合业务计划时,并没有完全遵从管理会计理念,不仅没有突出经济增加值在考核中的核心地位,平衡计分卡也未得到应用。
2中国农业银行管理会计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笔者结合农行经营环境及其实际情况,针对管理会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并与西方先进银行管理会计特点进行对比,试探性地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2.1内部管理体制方面
管理会计源自西方,西方商业银行扁平化的结构自然最适合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但是,这种结构在目前并不适合农行。扁平化结构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达、工作高效率等诸多前提条件的基础之上。但就目前来看,作为中国传统的商业银行,农行规模大、网点多、覆盖区域广,信息技术不够发达,业务完成效率也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短期内更适合“总—分—支”模式。但是,这并不代表管理会计建设停滞不前。针对农行实际状况,应自上而下地逐步推广管理会计,机构级别越高,越应增加管理会计人力,大体上构建管理会计框架。因此,总领导机构应该在该行总行设立,指引全行管理会计工作,制定全行综合经营目标,确立考核方案,根据管理会计报告配置资源,监控预算执行、分析执行结果等;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中也应设置独立的管理会计岗位,监测该行管理会计预算执行情况,初步分析系统数据,并定期提供管理会计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
2.2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2.2.1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平台
面对农行信息系统数据来源依赖性大、各系统却独立运行的情况,建立一个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十分必要。该综合平台不仅能使业务、核算与评价得以分离,而且,数据生成、归集、使用三个层面的信息更能促使数据的高效使用。
2.2.2优化数据信息质量
信息质量优化方面,首先应该尽量减少信息人工录入数量。在人工录入不可避免的环节,应加强录入信息之间及与系统所需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该行正在运行的几个系统中,A交易平台系统与信贷管理系统C是规模最大、最根本的两个业务系统,其数据来源于一线,多数需客户直接提供,因此,为保障数据的真实完整,必须对柜员和客户经理做出要求。其次,应设置严格的数据信息录入制度,当缺少关键信息时,应停止下一步流程,促使柜员和客户经理完整录入信息。最后,应加强各系统间的相互关联,通过设定具体参数,达到各系统间的信息校验比对,增强信息可靠性。
2.3成本核算控制方面
要完善成本核算控制,首先要改进内部计价模式。在费用类成本核算上,农行耗费了许多精力,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发了专门的系统,整体相对成熟。同时,费用类成本的分摊也耗费了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很大精力,实际上,总成本中这部分成本所占比例还不及3%,而资金价格作为农行各产品、部门、机构等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却并没有得到如此多的精力。因此,要改善成本核算控制,革新完善内部资金价格形成机制是最迫切的一环。
2.4绩效考核方面
由于农行综合业务经营计划考核指标数量多、内容杂、机构考核中经济增加值核心地位不突出、部门考核流于形式等情况,应该将综合业务经营计划分为两部分——机构与部门,分别制定侧重点不同的指标。
2.4.1机构绩效考核优化
在机构方面,首先应该简化分类,在减少产品类、结构类指标的同时,增加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回报率所占比重,突出其核心地位,逐步建立以EVA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体系。其次,还应加强管理经济资本,加强其硬性约束,并逐步淡化信贷计划数量指标,以突显经济资本管理重要性。最后,农行应引入平衡记分卡,将客户满意度、员工潜力度、企业文化等非财务指标引入绩效考核系统,以避免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体系引发的经营短视行为,全方位保证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合理。
2.4.2部门绩效考核优化
结合农行的现状,在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建立各责任中心各有侧重的成本控制指标之后,还要将成本管理目标和绩效目标分解至相关责任中心,使每个责任中心、每个员工都明确自身应承担的管理会计责任,将管理会计目标具体化。还应将部门预算与资源配置机制联系起来,围绕责任预算进行核算、控制、考核和奖罚,逐步搭建起责任会计体系,培养各分支机构、部门、员工的责任主体意识及成本效益观念。适当拉开部门绩效差距,使资源向价值创造能力强的部门倾斜。2.5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管理会计其基本就是要多维度、多角度地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手段对公司内部财务的信息加以分析、深入、延展。所以,我们不仅要结合并应用现代化的手段,而且,知识是更重要的环节,财务会计知识、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的应用缺一不可。
3结语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如果想发挥商业银行的应有作用,这几点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建设和运行三分理论。对产品、部门、客户加以分开的成本核算方法。二是必须推行责任制,对其销售绩效考核加以多层次分析,分以权责,从而提高经营效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深入现代商业银行的趋势已毋庸置疑,所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内部管理要求的提高也刻不容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和分析的不断深入,我国管理会计的层次和理论将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战略管理会计的阶段,研究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到更深层次的领域中。
参考文献:
[1]于增彪,等.管理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赵国旭.西方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发展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4).[3]汪晓林.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2010(20).[4]陶能虹.管理会计工具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J].金融会计,2011(01).[5]李云.商业银行产品业绩核算及评价研究[J].金融会计,2008(02).[6]王思睿.管理会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力[J].财会通讯,2014(01).
第四篇:试论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的应用论文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改革不断深入,给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竞争平台,同时也可以保证每个企业都具备成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良好地位的机会,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要秉持着科学、合理的运营原则,落实运营工作。众所周知,企业内部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今后发展,而外部因素也只是约制企业短期发展,企业管理会计将会决定着企业内部整体管理策略,之后给企业管理工作提供精准的依据,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起到了现实性的意义。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一)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假设企业要想取得一定经济效益,不但要提升产品质量,同时还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例如,针对工程技术企业来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加强成本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时,应该将管理重心放置在内部管理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内部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企业整体运营,而企业在落实运营活动中,应该采用管理会计模式,这样可以实现对企业运营成本的高效监管,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率进而给提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获取更多精准的信息
任何经济市场都具备多样性特点,而企业的发展纵然离不开市场,但是怎样才能精准的掌握市场发展趋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水平是当前所有企业首要处理的问题[1]。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真实、准确的财务管理信息。落实管理会计工作,可以给企业提供精准的财务管理数据。企业管理会计能够给企业提供精准的财务管理数据,因为企业管理会计不会受到统一标准的约束,可以给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确保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变化,适当制定发展决策。
(三)提升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
落实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可以给企业开展绩效考核提供便利条件。企业开展任何工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得到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企业的今后发展与企业的每个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只有每个部门都落实自身的职责,提升本部分的整体绩效,才能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落实,可以在企业内部中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结合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及时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加大企业内部绩效管理功罪哦,给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凭证。各个部门可以运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充分激发企业职工工作热情,给企业职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条件。
二、当前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是当前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会计主要运用在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中,如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就会造成管理意识淡薄的现象出现。长时间以来,我国会计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就是财务管理,导致目前企业在落实运营管理工作时,也只是将管理会计运用在运营工作中,管理会计工作意识以及了解方面存在已经偏差,有很多员工认为会计工作主要就是记账和算账,针对管理工作来说,往往交由企业领导人员负责[2]。这种片面的想法,不能将管理会计的自身作用进行全面发挥,同时也不能对企业数据以及方案进行科学运用,由此可以得知,企业管理意识偏低将会给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直接影响。
(二)缺少充分的社会环境
由于缺少充分的社会环境,导致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中运用时面对诸多阻碍。企业在开展运营管理工作时,管理会计包含了两项内容,一个是成本会计,另一个是管理把控。但是因为管理会计不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给管理会计自身作用的全面发挥带来了影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我国当前还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机制,使得在落实运营管理工作时,管理比较混乱。针对企业来说,在落实运营管理工作时,因为缺少专业的会计人才,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无法得到全面落实。部分企业在开展运营管理工作时,没有将管理会计进行高效应用,从而无法将企业运营管理实际状况进行改革和创新。
(三)理论探究和实际需求相背离
理论探究和实际需求相背离,给企业落实管理会计工作带来了制约,进而让企业运营管理中管理会计的运用陷入窘迫局面。目前,管理会计理论探究和实施需求相背离,主要体现在管理会计理论探究偏重于理论性。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管理会计理论探究应该紧跟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对其进行改革的创新,但是由于理论探究存在滞后性,给管理会计团队的壮大带来了约制,不能将管理会计的自身功能在企业运用管理工作的得到全面发挥[3]。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优化措施
(一)提升企业管理意识
提升企业管理意识,可以保证管理会计的自身作用在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中得到全面发挥。在企业落实运营管理工作时,对管理会计决策建议通常秉持想听就听的态度,这种管理方式将会给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带来约制。企业管理阶层在落实管理会计工作时,首先从提升管理意识入手,注重管理会计自身作用的全面发挥。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市场经济改变情况,全面发挥运营管理自身功能,制定良好的企业发展决策,将管理会计自身具备的预测、决策以及管理作用进行高效激发。尤其是针对重大决策来说,管理会计可以给企业提供精准的财务数据,从而给企业领导人员制定合理的发展决策提供便利条件。
(二)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
要想保证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全面落实,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企业来说,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在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之前,应该实现企业运营体系的全面改革,实现现代化企业机制的构建。另一方面,管理会计运用情况应该和企业运营管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而我国企业要想全面提升自身运营管理和质量,就要加大企业管理力度,给管理会计工作的落实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4]。并且,管理工作不但要和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关系,同时还要加大内外部之间的关联,及时掌握市场发展数据,提升决策的合理性,落实企业终极标准。
(三)促进理论探究和实际的有机融合要想实现理论探究和实际的有机融合,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结合企业真实状况,同时参照我国企业落实管理会计工作的经典案例以及经验,探究出迎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会计理论;第二,从实践角度入手,明确管理会计对象。在管理会计获取一定理论成果的条件下,还要对管理会计发展客观规律进行探究,结合企业运营管理要求,保证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提升企业适应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中运用时,具备一定的长期性以及繁琐性特点。为了将管理会计自身作用在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中全面发挥,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提升企业管理意识、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促进理论探究和实际的有机融合等方式,探索出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优化措施,从而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质量,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商业经济,2013,22:99-100+116.[2]李山秋.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4:231-232.[3]谭凤.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4,09:146.[4]田国珠.试论管理会计应用企业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224+226.
第五篇: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逐渐出现市场化的趋势,整个社会对高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而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和管理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要不断的改善财务管理的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本文在阐述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管理会计应用必要性,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校;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是上世纪初产生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从发展来说,成本会计是其前身;从内容来说,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及成本会计等为其内容组成部分。作为一门融现代化管理与会计于一体的学科,管理会计是一种综合的管理方法,广泛的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当中,能够从系统上管控企业经济活动。将管理会计应用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校财务风险,促进高校更快更好的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来说具有必要性。
一、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管理会计应用必要性
纵观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难看出,其仍旧包含较多缺陷问题,首先制度层面存在不足,即所有者缺位。高校经费所有者始终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之下,国有资产由高校实施调控管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无论从资源、规模、师资上均持续壮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持续完善,使高校更加快速的融入到市场之中。由于高校从事的经济活动不断丰富多样,因此面临了更高的财务风险,这样一来使得财务工作体制需要应对更大的挑战与考验。为此,高校对管理会计以及财务分析更加重视,制定了统一标准,然而该类指标却没能囊括具体的高校发展规模、取得效益以及更新速度等内容。另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机制存在一定的不健全性,校长负责制体制之下,财政分配权利由少数人掌握,没能构成对应性的经济责任,无法发挥其核心作用,令审批支出权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的后果以及收入全面考量,与具体经济活动相违背。在不同的条件和对象下,管理会计能够帮助高校投资发展决策的决定提供更准确依据,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效率的提升,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可谓势在必行。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
(一)不断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基础,而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再加工。因此,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这两种会计方式,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另外,高校在应用管理会计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并进行总结、归纳和反思,从而提高管理会计应用的水平,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而不能生搬硬套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会计应用的质量和效果。
(二)高校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
高校财务预算包含收入以及支出预算两类,前者涵盖从事教学、科研与他类活动获取的非偿还资金,例如财政补贴、教育事业经费与经营收入等。而支出预算则包含经营性支出、基建支出、事业性以及附属性支出。为此,高校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管控,进行科学筹集、有效分配应用资金,提升总体应用效率。管理会计应做好全面预算的合理编制,以工作计划以及整体规划为核心,遵循相关原则,通过零基预算以及绩效预算等方式,细化研究,从具体的数据资料之中提炼重要内容,总结经验、找到真正的差距所在,进而为后续的财务预算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预算过程中应全面将收入以及支出等事项囊括到预算内,针对学校具体发展状况、各个部门、院系资金资源做好配置,明确规定重点项目、成本经费的使用标准。应通过科学方式进行追加论证,确保公平合理的使用资金,预防不良浪费现象。另外,管理会计执行预算阶段中,应对遇到的各类变化因素进行重点考量,预留一定的使用经费,预防出现资金周转不良的问题。
(三)高校战略管理会计应用
顾名思义,战略管理会计即是使管理会计以及战略管理工作有效融合,这样一来使得管理会计核算应用范畴持续拓宽,更加重视市场竞争,需要以战略眼光审视市场、判定产品信息以及行业状况,并为企业战略发展进行服务。高校经营发展中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将为财务管理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突破单一会计工作的限定,并高度重视外部发展环境以及竞争对象。战略管理会计需要以全面的视角分析高校外界环境,并为其提供突破自身财会工作内容的重要信息。该类信息更加广泛,因此对于高校明确财务管理方针、做好资金配置体现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更多的非财务信息针对高校的持久发展发挥了关键影响,比如就业率、人才聘用单位满意率、用人要求等对高校生源形成重要影响,关系到高校未来的发展。为此战略管理会计应积极为高校提供有用的非财务信息,令管理会计有效的由以往财务会计工作中脱离出来。同时,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真正的留住人才,激发管理会计核心潜能价值,推动高校财务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用管理会计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降低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的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高校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因此,高校应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管理会计,根据自己校内实际的情况确定应用的具体方案,克服财务工作中以及管理会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不断的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会计应用的水平,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高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优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1,12(12)
[2]王明丽.浅议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财政监督,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