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准管理在设备管理的应用论文
摘要:设备精准化管理的含义,精准管理的前提条件,探讨精准管理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成本消耗。
关键词:精准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化
生产设备对于产品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设备可以生产出质量上等、工艺优良的产品,而质量合格的产品主要依赖于性能好的生产设备。在公司的设备管理中,有必要发挥精准管理的作用,不断研究设备精准管理的工作方式,包括具备设备精选思路、设置设备管理精细指标、针对设备进行准确监控、构建精美的设备场地,不断加强设备管理的精益化程度,保证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1设备精准化管理含义
设备精准化管理属于动态管理方法,具有全程性,包括设备运行情况管理、预防维护、定点检查。合理运用此,可以避免不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或过度维修的情况,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避免浪费资金,使设备始终处于稳定工作状态[1]。
(1)设备精准化管理的前提工作是定点检修。设备精准化管理的前提工作是定点检修,初步预设设备的维修方案。定点检查工作人员肩负设备定点检查和设备管理的工作。定点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点检工作人员是设备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点检有一定的检查程序、指标,设计设备检修计划方案、制定工程材料的方案等。设备精准化管理方式主要实现以最大成本完成设备的高效检修工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设备精准化管理涉及管理内容广泛。设备精准化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检修监管、定点检修管理、设备日常维护管理、设备零部件管理、设备所用原料管理等等。不同方面的设备管理都有对应的主要管理人员,主要完成制定和执行不同方面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长期和近期计划管理,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3)设备精准化管理具备较强的逻辑关系。设备精准化管理核心是设备的动态管理方式,生产人员、检修人员和管理人员三者共同依据设备的PDCA(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理念,不断改进设备的操作技术标准,设备使用率增加,将设备故障减至最少,时刻使设备处于监控状态[2]。
2精准管理的前提条件
2.1信息化的广泛应用
主要利用信息化管理来协助设备精准管理,推广应用工程设备管理APP(Application,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通常涉及到签订工程合同、预计工程进度、估计工程预算、工程资源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主要体现在工程资源统一分类、排序,建立工程资源数据库;依据工程进度来推算计划工程量;然后构建出所用资源计划;接下来进行物质采购工作,利用软件将这些因素联系起来,工程进度计划不是经验所得,是有依据的,主要依据工程量、工作量加上承包商的人、材、机等条件设计出便于实施的工程进度方案[3]。要大力运用企业信息化,对资源做到精准监管,资源采购途径达到公开、多种多样,资源库存管理、场地管理要做到动态、准确,实现资源供需平衡、成本低、资源节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使工程完成顺利。依据精准管理的企业流程,突破原始的职能部门限制,促进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信息共享,节省时间同时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提高精准监管的企业工作条件。
2.2加强设备精准管理思想的应用
公司要预计工程的进度,建立有价值的成本数据库,确定产品定义,划分工程阶段、策划、设计精准产品,通过资源的及时提供、全程监管产品、实时的信息反馈来顺利完成产品的交易行为,实现利用资源最小获益最大化的高效设备监管方法,实现产品高价值、优化整个工程的工作程序、减少物资浪费,最终实现工程获得最优结果的目标。精准管理主要是保证工程所用时间最短,所需成本最少,获得收益最大,最终客户认可度、满意度最高[4]。所以,精准监管对公司的发展必不可少,帮助公司高效生产产品,达到生产中资源的零浪费目标,涵盖资源零库存,也就是工程建造所用物资供应动态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库存堆积,避免搬运多余物资浪费时间,实现高效工作,实现精准管理。
3精准管理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1精准管理的最终效果
工程项目属于过度产品,单独存在,和物料关联性很大,严格管理物料可以确保资源不被浪费。精准管理最终要实现监管供应商,转变不合理竞争思维,达到长期合作关系;使物资采购程序合理化,采购操作主要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实现大批量定购,减少资源采购消耗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采购成本,减少采购流程;及时监管物资出、入库、调配、损坏情况,实现库存最小化;实时掌握资源的入场、退场、损耗的动态情况,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多次搬运资源;确保物流信息动态、精确,最终实现精准管理的目的即零库存、零浪费,减少成本、提高质量、实现价值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
3.2精准管理主要内容
精准物料管理前提条件是要具备有价值的工程项目数据库,及时监管物资库存、物资场地,精准预测所用资源,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和物流公司,使物资及时供应。精准管理具有整体性、涉及多方面。精准管理有4项工作:①构思采购计划,负责人员是各项目技术员主要以物料用量为依据,来编制资源采购计划,及时跟踪物流情况;②采购原料进行归类,主要包括主要材料和协助材料、消耗性材料,小批量的物料主要采用分散性采购方式,核心思想是货比三家,主材及大宗性材料主要利用公开集中采购,避免浪费采购成本;③物料进、出库管理主要步骤是验收物料、储备、调配;④库存管理,主要内容是总量统计、资金核算和周期性盘点。
3.3管理的核心点
(1)工程资源现场保持相对平衡。工程资源现场保持相对平衡是资源合理调配和利用的方式,使企业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物料动态平衡是有计划地进行调配、监控投入,确保工程全程的平衡度、确保资源供应的动态情况、平衡情况和投入情况。所以,应该将物资投入数量、时间、范围的计划和工程进度计划联系在一起,平均的分配物资、人员,工程物资进行综合性监管,不断完成进度日标,逐步实施精准管理,避免资源浪费,减少使用成本。
(2)精准控制和估计现场物资及需求。精准控制和估计现场物资及需求的前提条件是工程项日数据库的获取,及时掌握工程资源实际情况、了解工程项日进度时间和具体计划,了解其对资源的需求。在工程管理软件中,准确的把总体进度计划列入工程项日数据库,公司仓库管理软件及时反馈资源库存情况,最终上传到工程项日数据库。资源管理软件记录资源进、出库、资源损耗、生产、不合格资源退回仓库等方面,高效分析出现场物资实际情况,同时上传到数据库;工程监管软件及时监管工程项日实施情况,及时反映未实施的工程、相关改变事项,同时根据相应条件,针对性制定短期进度计划;预算监管软件主要以不断更新的资源数据,准确预测工程资源需要,严格管理实施场地,以材料消耗为指标进行业绩考核,具有节约精神的小组进行奖励,无节制浪费材料的小组进行处罚,动员工程里面的每个人都主动、积极参与节约资源,倡导节约精神,避免场地资源的堆积、浪费。现场资源精准控制和资源供应、需求的精准预测在精准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最终可以实现建造日标。
(3)选择最佳供应途径。选择最佳供应途径属于精准管理的主要部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处于核心地位。选择供应途径的最终日标是资源从采购到资源入库所需的总成本实现最小化,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水平满足客户需要,特别是资源供应商、租赁企业。所以挑选供应商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原料的价格成本、原料的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能力、物流成本等,与此同时还包括要考虑的内容是:①对最佳供应商的评价指标要将供应商对工程所需资源的了解程度,这样可以确保所提供的资源符合工程的要求;②有些资源可以就近取材,尽管本地区的供应商规模小,但可以高效、高质提供原料,另外能够避免成本消耗,如果所需材料需要大批量购进,应该采取集中采购,因为其具有成本优势,广州市属于广东省非常核心的市区,应当建立数个规模大、有品牌效应的供货商,就可以降低成本消耗,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和确保材料高质量。
4结束语
施工企业最佳选择是物资精准管理,精准管理必备公司互联网联系系统、优化工作流程以及利用精准管理思维作为前提,在工作践中,不要盲目工作,应该做好工程施工的前期工作,配备好硬件设备,不断完成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明提.论现代工程设备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4):116-117.[2]张振华,孟振伟.关于建立设备五精管理模式的探索[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1):20+22.[3]纪伟.谈健全和细化建设工程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J].工程与建设,2009(6):887-889.[4]刘法奎.推行设备参数标定提升设备精准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8):4-5.
第二篇:岗位操作在设备管理的应用论文
1、岗位操作运行点检一表化。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峨口铁矿为体现现场操作工人如何完成“清洁、点检、润滑、保养”的过程,检查其完成情况,以及操作和维修工人的互相制约机制、保持机制和激励机制,摸索出岗位操作运行点检一表化管理方法,具体有13项内容。
(1)选人。选出具体人员,包括操作工、点检员、维修工或辅助工,进行点检维护责任分工。
(2)选点。在设备上确定需要关注的点,即需要进行清洁、点检、润滑、保养的点。
(3)选项。根据所选的“点”,选择出必须进行清洁、点检、润滑、保养的项目。
(4)选法。每一项操作应有确定的工具、方法及辅助材料,如点检诊断仪器等。
(5)选标。对每一点和每一项操作内容制定相应的量化目标状态或达到标准,例如,破碎机回油温度点检标准<50℃,球磨机中空轴厚度磨损标准<65mm,破碎机润滑油压力>0.12MPa等。
(6)选时。按照一定的周期、时间操作,可以根据设备劣化倾向生成不同周期点检表格,如普通项目单日进行,关键重要项目每班进行。
(7)选班。3班运行的生产现场,把操作、点检、加油、维护按3个班次实施不均匀分配,即白班分配得多,中班次之,夜班最少。
(8)选路。根据设备及生产线的结构,以操作人员的位置为参照,对所选的点检、加油、维护按照由低到高、由外到内、由近到远的策略,画出点到点的连线,优化一条较短、较易、较省力的安全操作路径——点检线路图。做到不乱、不漏、不重复、最省力。
(9)记录。检查时要详细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填写清楚。包括检查数据,与规定标准的差值、判定印象、处理意见,检查者要签名,并注明检查时间。
(10)处理。检查中间能处理和调整的异常隐患,要及时处理和调整,并将处理结果记入异常隐患处理记录。没有能力或无条件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安排有计划处理。任何人、任何时间处理都要填写处理记录,对异常隐患要进行销号闭环管理。
(11)分析。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都要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系统薄弱“维护点”,即故障率高的点或损失大的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交技术人员进行改进性设计。
(12)改进。对检查及记录分析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加以改进,以彻底消除薄弱环节。
(13)评价。任何一项改进都要评价其经济效果如何,然后再不断完善,如此循环往复地进行设备管理的基础就会牢固。
2、需做好的事情。
(1)制定与上述现场设备工作开展相适应的保持机制、制约机制、激励机制的3套体系,可以用来自检、互检,也可以由上一级来检查。应保证对于不同设备、不同生产线区段的可比性。
(2)设计一套适应现场标准化操作的闭环管理体系和检查评估体系。当现场操作人员在点检遇到不能自主处理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有效途径把情况传递上来,将设备隐患按照5W1H的方法去处理。要落实到“什么人?”、“何时到现场?”、“做什么事?”、“如何做?”、“何时完成?”、“处理不了又怎么办?”形成PDCA闭环,直到把异常状况处理完毕为止。各作业区拿出部分岗薪(20%),建立一套零缺陷、自主整改、完善的结算机制,应用经济杠杆作用,激励员工进行自主整改的积极性。
第三篇:设备管理论文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来西安高架项目部从事设备管理工作已经半年多了。站在零五与零六交界的门槛上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有刚来时的青涩懵懂、有年轻的轻狂多梦、更有面对实际问题时的手足无措。在大家的无私帮助下、在领导的宽容与指导、淳淳教诲下,自己渐渐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工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真心的感谢大家。下面我谈谈这半年多的工作心得。
在项目的施工生产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项目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进行安全文明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在项目部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地现场实际,决定了施工方案后,就应该考虑施工设备的选取,进行成本分析,决定施工设备的选用方案。然后着手编制设备购置计划、调拨申请和租赁计划。进行设备的购置、验收、分配等,近早使设备投入使用,避免停工窝工的出现。在设备投入后,考虑怎样加强设备管理,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传统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设备的正常生产能力,延长设备的寿命,其工作内容绝大部分是设备的技术管理。现代设备管理强调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率和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把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结合起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了求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最优化,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管理就是把设备管理范围扩展到包括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一直到报废为止的全过程,从整体上保证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1 把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时刻牢记“防患于未然”
设备作业安全是衡量设备管理单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必须确保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只有安全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将安全事项列为员工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施工期间,操作员必须要确保设备的安全调运、运行和停放,坚决避免机械事故和零部件被盗现象发生;还应注意随机辅助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如拌和站、龙门吊,无论是在拆迁还是在正常生产中,都需要诸多人员的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制定严格的安全工作守则,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如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穿着醒目的工作服。保证人员和机械有着安全的工作、运行环境,是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度的重要前提条件。对机械从业人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大对操作员的管理力度。与机长和操作员签订《岗位工作及安全责
任书》,与设备维修人员签订《设备保修质量责任书》,使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把机械效益与员工利益挂钩,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安全责任心,若机械发生人为故障或事故,则按责任书规定给予处罚。
在日常工作中,监督操作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程所需的施工工艺操作设备,坚决避免违规操作;并要做好设备运转记录、机械保养维修记录的填制工作:如实反映出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如实反映出机械消耗的各种油料的数量;如实反映出机械保养、维修 的日期、具体操作人、维修部位、更换零部件的名称等,并在三天的时间内及时上报设备部门。规范机械的保养、维修工作
(1)重视保养,减少维修
机械在施工期间,督促操作员严格按照机械保养规程,做好机械的保养工作,保养内容包括例行保养、定期保养 和特殊保养,真正做到及时发现并彻底排除故障隐患,这是确保机械有着较高的完好率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工期紧,施工任务重的情况下,有时还存在“重使用、轻保养”的现象,这是机械使用的一种弊端行为,极有可能因保养不及时而导致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2)对机械的维修应做到忙时抢修、闲时精修
为预防机械在突发故障,在工作中建立维修人员联系卡。同时安排操作员配合维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抢修好设备,以确保机械设备有着较高的利用率,监督维修工作,确保维修质量,并做好维修记录。
机械处于闲置状态时,要求司机要仔细、全面地对其进行检查,尽量及时把机械的综合性能恢复到最佳状态,保证做到闲时精修,以备随时动用,坚决不允许抱有“机械不动不投资”这种错误思想。为了保证落实,制定了机械使用管理制度,如果司机因为检修不到位而影响了施工生产,根据影响的大小、设备停用时间的长短,对司机采取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觉性。建立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进行成本分析
设备的各种运行情况和经济指标,主要是通过统计数据反映 出来的。因此,作为一名设备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机务统计的作用,这是机械管理的数据库,是机械管理的基础工作,不但可以为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开展单机核算,准确真实的反映机械费,为控制机械成本及时调整使用计划。
对于成本分析。根据操作员填报的《设备运转记录》、《设备保养维修记录表》和《设备油料消耗表》等报表,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统计分析,由此便可清楚的反映出各种设备运行中的费用,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对于耗能大、维修费用过高的机械进行调查,及时的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便对机械运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较高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避免造成过多的资金浪费。
对于机械费的控制。要充分发挥自有施工机械、产量的作用,首先在任务安排时要考虑这一因素,防止靠外包队伍完成任务而自有机械闲置的情况发生,在施工中如发生闲置,可采用对协作队伍出租等方式提高利用率,防止机械车辆因固定费用高而利用率低而发生亏损。要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严格控制油料消耗,严格控制机械修理费用,严格控制机械租赁费。加强设备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益
人是生产力中最为主动的因素,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劳动成果的大小。同样,作为机械的直接使用者——机长和操作手,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本能和较高的思想素质,就不可能确保机械发挥出较高的机械效益。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的应用到工程机械领域,使工程机械的种类更加繁多、功能更加齐全、技术含量更高,这就对机械管理人员和操作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机械的综合性能,掌握操作技巧,更要懂得相对应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要想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就必须通过加强学习这一途径,不但要充分利用冬闲时间,更应重视日常工作中的闲时,学习内容包括业务知识、安全知识、思想道德知识和节能知识,真正达到学为所用,使每一位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觉悟,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益。
二、对租赁设备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1.设备出现故障延误工期因出租单位往往离施工工地较远,机械出现故障修理迟缓。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签订合同时规定了 在租用期机械完好率必须达到90%以上,否则只付50%的租金。修理中我们积极协作,提供 各种方便以使故障机械尽快恢复,或重新租用机械。
2.机械人员不负责任达不到工程质量要求。租用机械的随机司机,多是私人老板雇佣的操作者,老板不在工地现场,租金又是按天或台班计算,造成不讲质量混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按月租赁设备时,实际月结算租金=(合同月租金÷25台班)×(累计作业台时÷8)-应扣费用,月施工台班累计超过25个台班时按月租金额支付租金。由于天气等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造成连续停机10天(含)时,按照停机台班支付租金,每天标准为公司同型号设备的日
折旧额加司机日生活费(15元/人天)。停机台班每日历天数按1个台班计。
3.在急用时租用机械停工延误工期。往往因吃住条件不满意,或对实物工程量计费单价不满意,司机有意延误,造成延误工期。针对这种情况,应及时对市场进行调查,提前联系好出租方,或以现金当天支付赢得市场信任。
4.紧缺设备设备租金较高。在某种机械市场紧缺时,租金偏高使工程费用增加。解决办法是广泛收集市场信息,联系几个出租方进行比较,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选择租金较低的单位。
三、一点总结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既“管”又“理”。是对设备维修、保养、使用、调配等。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买配件、安排司机和修理工、电工;而是应该在设备使用的经济性、安全性、长期性上多下工夫,在设备的融与租上多下工夫,在提高司机的积极性上多下工夫。
在苏州参加设备管理会议的时候,苗总对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学工程、学计划、学项目管理,造就自己成为综合性人才,以适应企业、市场的变化。想一想很有道理,受益非浅。自己才刚刚参加工作,有太多的肤浅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有超前意识的去准备工作。
分享0
顶
阅读(9617)┊ 评论(0)┊收藏(0)┊转载┊顶▼┊ 打印┊举报
前一篇:重庆森林
后一篇:七月--大学---离别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暂无评论。
第四篇:知识管理在制造业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华星光电、宝时得机械这个两个标杆研发制造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了完整的研发制造业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关键词】知识管理;研发制造;解决方案
0引言
作为世界制造巨头,传统中国制造业依靠价格低廉、市场份额、配套的生产制造能力等竞争优势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传统制造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亟须一场革命性的转型升级。如今,制造业创造价值的驱动力则更多聚焦于知识,企业正从强调“行业/市场”定位的外生的竞争优势转向关注内生的竞争优势,更加注重企业知识积累、应用、学习和创新能力。从竞争优势的根源上讲,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客观上是相同的,但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从内在去改善企业的组织记忆和认知能力,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尤其是对研发制造类企业,知识管理能助力研发创新与规范化制造,加快新品上市;利于最佳实践在不同业务单元或工厂复制;助力团队专业能力提升和工作方法完善,缩短员工新业务学习曲线;降低研发和制造阶段重复犯错风险以及知识流失的风险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华星光电、宝时得机械这个两个标杆研发制造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了完整的研发制造业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1华星光电项目背景
华星光电作为深圳建市以来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辉煌的成绩让人们刷新了对“深圳速度”与“深圳质量”的认知。这不可思议的中国制造背后,究竟是何神秘力量在推动呢?制造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技术、研发和管理是制造企业取得诸多优异成绩的关键,如果项目设计能节省一点时间,员工工作能提高一点效率,产品生产能够减少一些成本,那么企业就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动力!为此,华星光电制定了“知识管理为基础,知识平台为保障,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战略目标,力争通过企业知识资产沉淀、关键岗位和业务知识地图建设等,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1.1知识资产沉淀给力人才复制
华星光电设计了专业知识库、制度流程库、培训资料库和外部资料库,不仅将研发成果和设计资料沉淀下来,便于对优秀成果统一规范化管理;也将项目各阶段操作流程固化,提高了员工工作专业度和办事效率,对年轻的华星光电可以达到“人才复制”的效果。通过与业务强相关的知识沉淀和固化,无论非常专业的技术研发资料,还是成功项目管理经验,都得到了系统的管理,极大方便了后续员工学习使用,很好地实现了节省一点时间、提高一点效率、减少一些成本的目标。
1.2岗位知识地图强力支撑业务
产品研发设计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扛起来的,而是由不同岗位员工协同完成。作为一家成立时间短,业务发展快,科技含量高的自主研发生产制造企业,岗位地图非常重要:对于经验丰富的专家,岗位地图能指出该岗位全面详实的工作,方便其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创新研究;对于新入职菜鸟,岗位知识地图可让其快速了解岗位价值与技能,通过学习快速胜任工作。通过知识地图的运用,华星光电将关键岗位与业务中知识点连接起来,不仅增强了企业学习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挖掘了无形知识资产。
2宝时得机械项目背景
宝时得集团始创于1994年,是一家集电动工具研发、制造、营销于一体,拥有国际知名电动工具品牌的跨国公司。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电动工具制造商,为了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宝时得非常注重提升企业的知识竞争能力。知识管理帮助宝时得实现了企业知识资产系统化管理,提高知识资产共享使用程度,加强企业内的知识资产的有效管理、整合和应用,提升企业知识的沉淀和转化,促进团队间的互动和学习。
2.1宝时得机械KMS系统:知识化团队管理平台
通过KMS系统建设将分散于企业内各个角落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梳理,形成企业级的知识资产管理平台。知识化团队管理平台以人为中心,个人是知识的使用者,团队(公司级/项目/部门/专业领域)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团队成员通过公司管理或项目管理等活动沉淀了知识,这些知识反过来又被分享给个人,为个人所应用,最终用来服务于业务活动。知识化团队管理平台是以团队为单位,能把团队智力(人)和团队智慧(知识)有效管理起来,并且将其快速应用到业务过程中的知识服务型IT平台。
2.1.1个人门户:企业用户的一站式协作交流空间
在个人门户中展示了个人头像、姓名、职位与部门、个人知识管理的等级、积分、头衔及财富等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用来衡量个人知识积累成果的指标。在个人导航窗口中,包括首页、消息、简历、博文、收藏等信息。
2.1.2消息
个人可以通过便捷发布窗口发布表情、文件、视频、图片、长微博等消息,他人对该信息可以进行点赞、评论、收藏或分享,从而进行互动。
2.1.3简历
自动生成企业内部用户头像照片墙;按姓名、手机号、邮箱多种方式进行人员信息搜索,或是通过个人标签组合进行搜索,查看人员信息时,自动关联系统中与其相关的知识贡献、项目信息、日程安排等内容,找到相关人员即可找到相关知识,在搜索相关人员信息的同时,系统会将与该人员具有相同兴趣、类似技能的人员的信息进行智能推送;建立企业内部用户通讯录,方便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既可以通过邮箱、手机号码进行沟通,也可以直接在Web端发起在线沟通,实现点对点的交流;对感兴趣的人员加以关注;员工黄页同时也是展现个人风采的窗口。
2.2团队门户:企业内部用户间互动圈
通过团队门户,任何员工都可以实时地与工作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取得联系、找到能够提供帮助的专家或者快速连接到相关的门户组成一个虚拟团队共同完成一个工作事项,让每一个参与人都能及时准确的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并进行相关交流,很好地实现以“系统功能为导向”到“以人为导向”的转变。在团队门户中,还可以通过发布话题的方式将具有共同兴趣的人员聚到一起交流沟通,此外,还可以通过团队门户举办投票活动或者开展其他活动。宝时得机械KMS项目中,团队门户建设主要有两个特色:团长后台管理及知识资产的转化功能。
2.2.1团长后台
在团队成员中选出一名团长,由团长对团队进行管理,包括成员管理(选择管理员、资产专家、主题专家并对成员进行分组),流程管理(提供强大的流程自定义功能,支持知识审批流程节点的自定义设置,规范知识管理的流程,保障沉淀的知识的质量),权限管理(涵盖可编辑者、可阅读者、可下载者等权限的管理),知识资产、文档、知识目录、广告、报表等的管理。
2.2.2知识资产
按照知识的属性将知识进行多级分类,宝时得KMS系统支持对知识进行触碰式三级查阅,直到找到最终的具体知识。知识资产是对知识管理成果的收割,是知识管理成果的集中展现。文档、WIKI、博客以及求助与讨论模块中也包含非常丰富的知识,可以转移到知识资产库中。知识资产库中的具体知识按照百度的文库是模式进行存储,文档的作者及其他有权限的人可以对具体知识文档进行编辑和权限设置,阅读者可以对具体的知识文档进行点评、收藏,对于高质量的知识还可以推荐给他人。宝时得团队管理平台是一个“个人+团队”的知识管理平台,打造一个集众智的团队圈子、实践社区,有利于助力宝时得运营。
3结束语
随着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各行业也深刻的意识到了知识管理的价值所在,本文通过对两家研发制造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希望给更多需要了解这方面应用的企业做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蔚.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情报学报,2000,19(2):45-46,50
[2]安小米.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3]林东清.知识管理与实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五篇: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的应用论文
摘要:和以往的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基本作用为帮助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平时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状况进行控制,以财务会计信息为依据,经由整理、计算、对比以及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保障。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的运行当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然而其发挥的作用仍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作笔者针对管理会计在我国工业企业当中的应用及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同时在结合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从影响管理会计应用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分析过程中得出了结论,同时提供了相关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管理会计工业企业应用研究问题与建议
管理会计,又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其是从传统财务会计当中抽离出来和财务会计并列的、注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它主要涵盖了成本会计及管理控制系统两方面,其对于工业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管理会计及其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现状剖析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在企业管理现代化当中的新发展与新应用,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和传统财务会计进行比较,其主要是给企业管理人员的各项决策及管控工作提供基本信息与依据;其次,管理会计和传统财务会计相比,其不仅反映过去,而且能动地利用历史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属于经营型会计。而传统财务会计则主要是根据之前发生的事实进行记录和陈述,这一点也是管理会计被叫做企业内部报告会计的根本原因。以致于“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似乎成了“金科玉律”。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当中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二战前,管理会计主要研究的是成本确认,使用者只需依据自身的期望来调整成本信息即可;二,二战后,企业管理层逐渐意识到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使用者,因此,为规划并控制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不断壮大起来,其技术方法也变得更加丰富;三,现阶段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迅速演进,同时和时代管理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对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一点在西方工业企业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历经几十年的沉淀,管理会计在中国工业企业当中的运用获得了迅速普及,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抽样调查的一千多家工业企业中,大约90%的企业对管理会计有一定了解,同时已经开始推行管理会计的有关项目,大部分企业表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有力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二、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
尽管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中的运用获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因为我国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较晚,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了中国的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收效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如下几方面:1.客观环境。我国工业企业面临的整体经济环境和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方针等均制约了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发展。客观环境条件对管理会计的运用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在净现值的应用环节中,企业最重视的为贴现率的选取问题,贴现率不仅可以是投资资本的资金成本率,还可以是投资项目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若需要考虑风险,则为风险投资报酬率。国内的有关财政金融方针对此并未作出清晰的区分。2.主观因素。工业企业自身对管理会计的实行及认知能力不足,加上管理者对推行管理会计的重视度缺乏、内部财务工作者的素质偏低等均束缚了管理会计的有效推行。根据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从事管理会计这一工作的人员中大多数来源于其他职位,专业素养缺失;此外,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度不够,如此一来,便导致管理层缺乏重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整体偏低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为管理会计在企业当中的实施增加了难度。3.管理会计自身具有的某些与实际应用不适应的因素。过高的数据获取成本以及具体操作性较差的特点,令我国的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无法获得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普及。一份研究调查资料显示,国内工业企业在推行管理会计过程中为获取必要资料所付出的成本约为欧美企业的五倍,是印度的二分之一,这种信息搜集与加工费用过高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工业企业当中推广的难度,然而若减少信息收集方面的成本费用,必然会造成信息质量和真实度的降低,进一步给管理人员的决策造成一定的麻烦,甚至有可能付出更高的代价。与此同时,因为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基本上依靠翻译与解释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模型,便容易造成理论研究和实践相互脱节。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当中管理会计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无法胜任这一要求,进而造成对理论和数学模型的解读容易带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和主观色彩。
三、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应用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在研究工业企业中管理会计应用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就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中的运用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努力解决政策障碍,创造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的良好环境。和发达国家相比,它们的政策法规、资本市场的建设水平均优于国内环境,而其管理会计的实践程度和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度等方面也远远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据专家分析,这一状况和立法等宏观因素的相关系数为0.75,表明其对于保障管理会计水平提升的作用,应当不断强化对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认识,并且勇于发现新问题和新情况,目的是从政策上消除困扰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中应用的主要障碍。2.提升管理会计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相关工作者的业务素养。按照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观点,人力资源是确保工业企业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展开的前提基础,所以说,针对阻碍国内工业企业管理会计推行和普及的人为因素应当做出及时的调整,我们可以从业务素养及思想认识两个方面着手,对管理人员则要注重提高其对于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视程度,管理会计工作者则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有力保障管理会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使得管理会计工作在各工业企业中能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稳步提升。3.针对缺陷与不足,增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从程序上对其操作性进行规范。发达国家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成功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管理会计在实践过程中并不存在某种固有的模式,而是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作出具体分析,接着按照执行情况及时地进行反馈与总结。对于中国管理会计理论基础较差、实践过程中缺乏经验的现象,首先应加大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翻译和阐述西方关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及经验的前提下,有效地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建立更适宜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尽可能令其数学模型的构建满足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其次,根据我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之前的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正,从而令其职能、目标、假设、原则以及任务等满足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状况,并且尽快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及效益水平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传统财务会计更有效、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在新经济状况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决策能力的一种崭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本文主要对管理会计在国内工业企业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相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国内企业中管理会计的运用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郑雪莹,王辉,刘培峰.我国管理会计应用阻力及提高措施[J].北方经贸.[2]迟雪莲.我国管理会计实际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3]马春平.管理会计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分析[J].财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