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论文(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2:3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论文》。

第一篇: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论文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特征只要表现在前期意象艺术与后期意象艺术,其中前期意象艺术主要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表现进行了一定的利用,并以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了视觉性的创作,体现了闻一多对“五四运动”后期诗歌发展的反思;而后期的意象艺术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对传统审美观念、传统文化的重点审视,体现了西方文化对现代诗歌的影响。下面主要从前期意象艺术与后期意象艺术对闻一多的诗歌特征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加深人们对闻一多诗歌的认识与了解。

一、前期意象艺术表现

闻一多的诗歌艺术表现兼多种诗风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从闻一多个人方面上来说,他本身一方面承接着“五四”时期诗歌的探索精神,在诗歌创作上力求寻找丰富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又对“五四”时期诗歌脱离传统文化、盲目西化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能够从西方文化中吸取新型的创作能源,促进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在“五四”时期,闻一多就接触过多种文艺新思潮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上非常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这不仅是因为意象艺术富有提示性、暗示性,且还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与表达性,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这对于诗歌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闻一多不仅在诗歌理念上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而且在诗歌创作中更具有鲜明的意象艺术体现。例如,在闻一多的《雨夜》一诗中则具有很好的说明。这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作者失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存的基本态度。在诗歌的创作上,作者从多方面角度展示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如诗中的“一阵狂风还喊来要捉那软弱的树枝,树枝拼命地扭来扭去,但是无法躲避风的爪子”,作者将狂风、树枝进行意象艺术的创作,从自然景物中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借助自然风霜表达现实人生的感怀,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闻一多通过诗歌创作在自然形象中寻找了自我生存的映照,从而赋予了诗歌丰富的寓意。再比如,闻一多的另一首较为早期的诗歌作品《孤雁》,诗歌中作者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孤雁”意象,将诗歌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完整地表现了作者当时孤独无助的人生境遇,诗歌的总体表现都从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意象艺术的象征性和含蓄性,与中国古代艺术诗歌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与联系。

二、后期意象艺术表现

“五四运动”后期,闻一多的诗歌表现效果在中国传统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转型。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引进,闻一多希望在保持本地诗歌色彩的前提下,尽量地吸收西方文化的优势,通过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更具意象艺术的诗歌。在此期间,闻一多又批评一些盲目仿照西方文化的诗歌创作,他偏重于人们应对西方文化采取“取之精华,弃其糟粕”的学习理念。同时,在学习新知识时,诗歌创作者应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信仰,重新审视传统的理性意识。在后期的诗歌意象艺术表现形式上,闻一多的理论思考不仅是其自身的诗歌创作观点的表现,也是诗歌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闻一多后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店、两个本体进行展开的,他企图通过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来表现诗歌整体的美感。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道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从传统的中国古典诗歌文化出发,并且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艺术创作道路的过程。从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闻一多的诗歌创作特征是从意象传统出发,再逐步突破意象传统的创作理念,用西方文化的意象艺术手法加强中国传统诗歌的表现效果,最终构建意象艺术的诗歌体系。闻一多的《死水》中的诗篇正好反映了作者创作思维、理念的变化,可以从该诗篇中明显地看出诗歌意象艺术以及色彩的变化,此外作者将诗集命名为《死水》也正是用这部诗集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资料上可以看出,闻一多是1925年7月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而收集在《死水》中的诗篇除了几首诗歌以外,其余的都是作者回国后创作的作品。留学回国后,作者的心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对外国文化的接触与认识,作者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外,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作者在异国他乡也时常会受到他人的压迫与歧视,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加强了作者的民族屈辱感,从而使作者对于西方文化有了双重的矛盾态度,这种复杂的心理造成作者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思想感受,从而孕育出不同的创作灵感,而《死水》正是作者在回国后的现实生活中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对意象的表现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联系,其中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是作者创作诗歌理念的一大转变。

三、对近代诗歌发展的影响

闻一多意象艺术特征的转变,对于中国现代诗歌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与意义。首先,闻一多在很早的时期就将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引进我国诗歌的创作发展历程中,扩大了我国诗歌的创作领域,对我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我国诗歌发展的初期阶段,诗歌创作主要以写实为主,呈现出了一种直白、浅显的诗歌效果,使诗歌失去了足够的诗寓,抑制了我国诗歌的发展,而那时期的闻一多则凭借自己的诗歌艺术直觉较早地将意象艺术引进诗歌创作领域,突破了初期诗歌写实的困惑,增强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品位。

其次,闻一多在诗歌的创作历程中,汲取多方面的文化艺术理念,并且借鉴优秀的文化思想,融合西方文化艺术,为我国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例如,闻一多摒弃西方诗歌文化的感伤、颓废的艺术内涵,而从艺术的表现效果上对西方文化的意象艺术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了对现代诗歌的契合,创造了具有特色的诗歌道路。

此外,充分认识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特征,也有利于现代诗歌创作者突破传统的闻一多诗歌创作理念。通过对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评价,人们可以发现具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艺术作品,有利于现代人更好地把握闻一多诗歌艺术的丰富内涵,加深对艺术诗歌的认识与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在不同的时期经历着不同的转变,也具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通过对闻一多诗歌的意象艺术的嬗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认识,人们可以了解到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历程,以及其在创作过程中经历的变化,有利于加强人们对诗歌的艺术掌握及心得体会。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作者寄托思想感受的一种方式,加强对意象艺术手法的运用,可以提高现代人们对于诗歌创作的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现代诗歌的发展。

第二篇:试论李白诗歌意象特征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试论李白诗歌意象特征

-“月”意象中的真性情流露

摘要:对月的喜爱,可以说李白倾注了他所有的情感,时而释放心中的不平,时而寄托无限的哀思,时而慨叹人生的苦短,因此,月在他的笔下成了无限情感的交汇点。本文主要是从月的象征意义出发,比较李白笔下的月与作家张爱玲笔下的月,从而得出李白诗歌中大量运用月意象的原因。

关键词:李白,月亮,象征,内涵

一、翻开历史的画卷,李白的不朽之作让无数的学者痴迷,也许是他的高傲与洒脱成就了他那种豪放与霸气。他的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特别是对月的喜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了李白诗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可以说李白的魅力是整个诗界的魅力,是时代的骄子。

“意象”是诗学评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意象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张清祥先生认为“在我国文学理论中意象理论的源头为《周易》和《庄子》,《周易》中“立象以尽意”最早论证了“意”与“象”的关系。《庄子》中“得意忘言”,舍“象”重“意”,给后世的美学思想和意象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最早把“意”与“象”组合在一起的是汉代的王充,他在《论衡》中说“礼贵意象,示意取名”已经接触到了仪式表象中的文化内涵”。①对此杨义也认为“意象作为审美单体,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② 因此可以说意象的完美性直接奠定了文章的完美性,而李白诗歌中所用的月意象可以说真正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二、月的象征意义

月在常人眼里只是作为思念的载体,正如李白所说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勾起人们无限的思念,而在翻阅李白的众多诗歌后我们不难发现月不仅是思念的代名词,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内涵。具体分析如下:

(一)明月是高洁人格的象征。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有一丝瑕疵的纯洁的象征,是他所要追求的独立而又高洁的人格魅力,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所以他必须上天采月,一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真正道出了诗人对残酷现实的不满以及想要超越世俗的观念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此时的月已不再是悬挂于苍穹的玉盘,而是另一片净土,希望借这片净土能够真正实现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一个“揽”字真真切切地揽出了诗人想要实现人生理想的雄心壮志,是那么地想迫切得到又怕失去良机,怕像握在手中的沙粒一点点溜走。

(四)明月是亲情、友情的象征。

以月写离愁别绪的诗有很多,并且月所表达出的情感犹如千尺深的桃花潭水,一切尽在不言中。李白常年客居他乡,因此他的那种思乡、思亲之愁我们是无法感受到的,一首《静夜思》为千千万万个读者所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短的几句就描绘出了一幅游子思乡月夜图,此时窗外的月是一种给人以凄婉、冷清的感觉,在抬头与低头间冷月的凄清穿透了内心,不禁潸然泪下。不仅如此,明月还寄托了对友人无限的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前龙标遥有此寄》),借月将对友人无限的思念带给友人,希望遥在远方的他能够得到一丝慰藉。月作为情感的载体承载着千千万万个离愁、孤寂与哀怨,因此她的魅力就在于寄托无限的思念。

(五)明月是宇宙永恒的象征。

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以说人生就像是一茬又一茬的庄稼,有无数的人在耕耘在为之付出,最终的裁判者却是岁月,最后只能是无尽的沧桑与巨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中会有死亡与离别,而月圆月缺之后月还是会回到当初的那轮圆月,依旧高高挂在天空,照完古人照今人,人生万事如流水,走走停停间变幻无常,到最后以生命的终结告终。这便是月的永恒,也是宇宙的永恒。“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诗人游览昔日圣地,当年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荒凉的景象中唯有江水依旧。明月目睹了世人的潮起潮落,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沧桑巨变,她才是世事变迁的见证者,她才是宇宙万物永恒的象征。

三、月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可以说是一个经得起折腾、经得起考验的意象,不仅让古人为她痴迷与她共舞,而且让现代都市人也为之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视为宇宙永恒的象征,而张爱玲看作是人性被摧残、被扭曲的象征。

《金锁记》开篇写道“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模糊。老年人的回忆中月亮是欢愉的,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不免带点凄凉。”其中“凄凉”一词为全文买下了伏笔,纵览文章也会发现结局真是凄凉的,讲述的是一个被现实摧残的女性曹七巧变得疯疯癫癫以后,可以说眼中容不下别人好过,就连她的一对儿女的生活依然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女大十八变,女儿在学校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渐渐变得红润了许多,作为母亲的七巧硬是找借口将长安带回了家中,无所事事的长安便谈起了恋爱,这时七巧眼中女儿的幸福就像沙粒般简直要磨破她的双眼,就亲手拆散并葬送了女儿的幸福。而对于刚结婚的儿子长白也更是如此,但此时已经不是沙粒了而是两把刺刀简直要刺瞎她的双眼,她在投靠丈夫无望、投靠姜季泽不成,因为姜季泽在识破了女人的心思怕以后会缠着他不放所以早早得远离了她,最终她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此时作品中恰巧塑造出了出了一个犹如曹七巧性格般的蚀月,“七巧与长白躺在烟榻上烧大烟时,窗外挂着的月比起屋内的乌烟瘴气还要凶残还要狰狞”,由此又出现了一种月“隔着玻璃窗望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从这句话中出现的月是一个阴森恐怖的月,七巧与儿子就像那脸谱邪恶又阴森。所以作者借变形了的月亮更深层次地解释了七巧变形了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被摧残被扭曲了的性格命运。

《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将月与情欲结合在一起,认为月随情生,情随月长,文中第一次写到月时“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茫”,为什么说美得渺茫呢?因为此时的白流苏虽然很美,但她毕竟是离婚了并且是快三十了的女人,所以他们之间的爱情是遥不可及的,只能是隔海相望的爱情。第二次写月时,花花公子范柳原并没有结婚的打算,“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棱”这句话的描写足说明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犹如朦胧的月色,好比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为终究有一层雾霭笼罩。第三次写月“柳原既能抗拒浅水湾的月色,就能抗拒甲板上的月色”此时白流苏的美就如月色,他们此时既爱又不敢爱,又不得不爱,因为情之切爱之深,可是朦胧中还有一丝的防范。第四次写月“十一月尾的纤月,仅仅是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原因,就是李白的漫游心态,也就是说他的那种放逐心灵、崇尚心灵自由的精神与庄子《逍遥游》《齐物论》中所体现的那种虚静、物我合一、逍遥自适是相通的。

(三)借月表达仕途的坎坷与艰险。

有学者研究李白笔下的“蜀道”就是仕途之道,《蜀道难》开篇就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即便是这样李白还说“欲上青天揽明月”再大的困难好像在他看来都无所谓,他依旧说“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古风》),可是仕途对他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只能说“相期邈云汉”了。他有雄才大略,可从结果看来他似乎成了时代的弃婴,只能一路走走停停,以醉态的心境去谱写醉态的人生。“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句道出了李白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可是岁月不饶人只能“穷则独善其生”了。

(四)个人情感的尽情宣泄。

李白是一位集盛唐知识分子优秀品质与不良习惯于一身的典型文人形象,他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的思想就是一种旷达、自由、洒脱的思想体系。他忧伤时会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兴致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受挫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失意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抑郁时“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所以他坚信终有一天他会为他的国君付出毕生的才华。在无数的失望之后李白不得不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可出”可以说李白的这种极度悲痛的境遇下也包含了许多自负,在这样的情况下月才是他的唯一,伴他度过那无数个漆黑苍凉的夜晚。

(五)强烈的个性意识袒露。在李白笔下,明月是有灵性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将酒与月巧妙地结合与诗人共度良宵,再看《月下独酌》与《把酒问月》中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此时的明月已不再是明月,而是被人性化了的好友,而且是最为亲切的朋友。酒、月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她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现实苦难的人格化身,在被现实否定了他的人生追求后,酒推波助澜,月平息风浪,把他带入了一种自由逍遥的理想境界。

(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先民就把月当作了崇拜的对象。据说我国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对月的崇拜,民间也有了一些风俗如:中秋节。“嫦娥奔月、吴

第三篇:浅谈杜甫诗歌意象的特征

浅谈杜甫诗歌意象的特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时期,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以其最为

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穷毕生精力和天才创作诗歌,存世一千三百多首。其诗把个体

人格融入广阔人生,襟怀博大,至情至性,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诗史”之称,其人

享有“诗圣”之誉。为何杜诗在唐代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本文试从诗歌意

象方面作简要分析。

.诗歌中的意象及其重要审美作用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思融合的产物。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客观景物感情化了, 主观

情感融合在景物刻画之中。

既然呈现在诗中的景物都经过诗人主观情思的熔铸,并且被诗人情

感的链条连接起来,意象中的“意”(主体情感、感受)

和“象”(客体形象、性质)

之间的结合

状态就会呈现种种差别。

古今中外的诗人、学者对意象的创造及其审美作用都很看重。

大体

说来 ,六朝盛唐诗歌意象中的“意”和“象”大体是均衡的,景物的形貌、色泽和时空状态是

真实的、客观的,没有被主体的情感意志所改变。魏晋六朝诗在描写客观景物时强调形似, 强

调准确地表现客观景物的形态和特点。

这一点既体现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中,也反映在当时的文

论和诗论所提倡的“形似论”中。刘勰论述“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

其艺术世界;司空图提出“离形得似”的主张,鼓励诗人“略形貌而取神骨”,追求艺术的

神似。

盛唐诗歌不再像六朝诗歌那样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但仍然是真实地摹写物象,意象中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还是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因此诗人往往善于塑造特定意象来

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创造出带有自己民族文化情感 的特定意象,比如“鸿雁”“杨柳”“菊花”“月亮”“杜鹃”“梅花”等。

二、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固然与其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题广泛等因素密不可分,还与杜诗在

艺术技巧上的变革创新紧密相联。在杜诗中,描写景物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即强调和凸现审

美主体对客观景物的独特的感觉,包括瞬间的错觉、幻觉, 从而营造了一种超越客观真实的、别具意趣的审美意象。可以说杜诗独开生面,“一变前人而前人皆在其中”,创造性地营造

丰富的意象,精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意绪,蕴涵着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 的震撼。

(一)、意象个性化与杜诗的艺术风格

杜甫在多年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推陈出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意象群。这些意象群,都

浸透着诗人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感,带有浓厚的悲壮色彩。杜甫素怀大志,自许甚高。

他“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立志

“窃比稷与契”,要“再使风俗淳”,对自己充满信心,自觉地赋予自己以时代的使命感,流露出自致隆高、凌跨世俗的强烈愿望。

正是这种雄豪的性格、伟大的抱负、高尚的人格、阔大的胸怀,使杜甫在创作倾向上推崇笔

力雄强、气象阔大之作,在创作实践上追求阳刚之美。体现在对意象的独特选择上,就决定

了杜诗的物象选择必然会倾向于具有阳刚之美的阔大物象,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

值追求。

于是体现在杜甫笔下的自然景象,则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星垂平野阔,月涌

大江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极为雄壮阔

远的高山巨泽、长空大川等意象选择,表现了诗人广博的襟怀、强大的精神力量及人格魅力。

而体现在杜甫的咏物诗中,则以对凤凰、马、鹰、雕一类雄强刚猛的动物的歌咏为主。“凤

凰” 是杜诗中独具个性的意象。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凤凰出现则天下太平。自从七岁咏凤凰以来,杜甫就越来越有意识地以凤凰自况。这能带来太平祥瑞的凤凰,不就

是他伟大抱负的象征,不就是他的图腾吗?《朱凤行》里那只处境艰险,穷愁潦倒,孤无俦

侣,却心系百鸟,犹“愿分竹实及蝼蚁”的仁爱善良的朱凤形象,正是诗人自身仁民爱物的

象征。诗人在诗中热切地呼唤它的降临,“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又观打

鱼》);甚至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

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凤凰台》)再看诗人笔下的马:“胡马大宛名,锋棱

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房兵曹胡马》)这首诗借马之神清骨峻、昂藏不凡意象,言己之壮志雄心,充分表现了

作者一往无前、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主义气概。在《画鹰》里,诗人以鹰自比,不仅“竦身

思狡兔,侧目似愁胡”,更期待着“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诗人这种抱负和情怀,精

神和气魄,至老而弥盛,更增一种不妥协之心。如《瘦马行》《病马》等诗无不表现出杜甫

虽至暮年而壮心不减,鞠躬尽瘁,忠心耿耿的形象。这些诗都将主体感情注入客体之中,诗

人之情志与客观之事物有机契合,使其意象更加鲜明,内蕴更加深广。诗人的致远雄心和疾

恶刚肠所体现出的忠君爱国,必然升华为对人民命运深切关注的仁民爱物。前者所体现的英

雄情结与后者所体现的人道情怀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由此杜诗还表现出对微小柔弱的或被摧残遗忘的物象的歌咏与关注。如《孤雁》:“孤雁

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亦纷纷。”战乱频仍,人民漂泊流离,诗人同情悲切之心流露无遗。全篇皆以审美主体

对客体的观照立言,客观物象鲜明地打上诗人主观感情之烙印,构成特色独具的意象,诗歌

意蕴内藏,思想容量极大。在对小生命的观照中,形象地展现着作者的精神世界。爱憎分明,至情至性,真是“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此外,病树、病桔、枯棕、古塞、秋云、残炬„„甚至高江、急峡、危城、孤舟、啼猿、翔鸟、落花、落日、寒月等等;以及那辛苦的织女,堂前扑枣的老妇,重负下呻吟的老农,新婚成别的夫妻;那巧取豪夺的官吏,骄横跋扈的将军,粗暴无理的恶少,长安水边的丽人

等,都成为颇能代表杜诗风格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

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

施济众的赞美。

总之,杜甫一生不管穷与达、安与危,都始终充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抱着以自己的生命去殉所热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

疮”,其气至大至刚,其情至悲至痛;而其独具个性的诗歌意象,融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寄慨遥深,使真实壮阔的时代生活画面罩上了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

气氛,感情豪壮悲怆,笔触苍老遒劲,鲜明地形成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其意象生成 的或“喷薄而出”“壮丽高朗”的阳刚之美,或“透彻温醇”“情韵缠绵”的阴柔之美,只

不过是其诗歌风格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杜诗在其独特的诗歌意象中把家愁国恨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

意义,这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二)、意象的密集组合及其对近体诗自身格律限制的克服

诗歌意象的组合或跳跃,是一种最凝练精粹的意象表达方式。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这就犹如电影里 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

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这种高度浓缩的诗句,最大限

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句的力度;不仅使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而且为读者提供

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同李白诗歌意象的“疏宕”不同,杜诗善于把若干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密度大,容量也

大,显得凝重老成深厚。比如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 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

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整首诗的意象组织得十分紧密,特别是首联和颈联,意

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用字遣词极为精当,无一虚设。“万里”一联关合多层意思,且

不觉堆砌,历来为人所激赏。另有人则云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

悲,况当秋风萧瑟四可悲,登台易生悲秋五可悲,亲朋凋零独去登台六可悲,扶病而登七可

悲,此病常来八可悲,人生不过百年却在病愁中过却九可悲。这里万里、悲秋、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诸多意象交错组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序而无时序,交织共时,一目

尽收眼底。诗中秋景已非夔州实录,而是“离形得似”的艺术幻境;诗中悲秋之情也不仅是

杜甫个人独有的情绪,而是从个人生活经验中提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经验,真正做到了

“写现实而超越现实”。再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象之密集,组合之紧凑,非如此不足以道出此诗的丰富、复杂、曲折、隐微、沉痛之处。首联“国破”的残壁与“城

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

深沉感慨。司马光赞赏道:“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惟杜子美最

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

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杜诗在以天然景物构成意象时,还开创了意象叠加的方法,即全用实体性的名词意象拼接

浓缩,省去诸名词意象之间的关联词语,“语不接而意接”,以高度的诗化语言,扩大了近

体诗的容量,达到了言约义丰、以少总多的艺术境界,增添了审美价值。如“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三年

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苹”(《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赵广州》)等都是意象密度极大的句子,其意象间形成一个个断裂的空白,造成意象间的脱节;实际上这是诗人有意为欣赏者留下的

空白,它延长了欣赏者的审美感知过程,增加了审美趣味。此种意象叠加法,杜甫以后仿效

者渐多,且不乏佳构,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柳

永、马致远等人也有精妙的借鉴与创新。杜甫对意象组合方式的开拓与创新,克服了近体诗

自身的局限,扩大了这一体裁的容量,丰富了近体诗的表现技巧,使诗人情感的表现更为自

由灵活多变,从而使近体诗具有一种异于古诗的新的审美特征。

(三)、意象的新奇构造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审美效果

当诗人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不能在客观事物中找到合适的表现形式时,诗人就会凭借自身的

想象力,对客观事物加以变形重铸,让心灵孕育的意象,以新奇的构造方式妥帖地传达诗人 的情意。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总是自觉地造语作新,尤

在诗歌语言上“独开生面”。为此,后人曾指责杜甫:“在于好奇,作意好奇则天然之致远

矣„„细观之,觉几回不自在。”其实,“作意好奇”正是杜甫自觉的追求,“不自在”正

是杜甫诗歌陌生化的效果。诗人往往用紧缩省略、颠倒错综、反接实描、动词变义等种种变

形方式,使语序多“以意为之”,铸成新奇别致的意象形态,显示出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与审

美特征。这种变形看似“反常”“无理”,然而它却更深刻更有力地显示着所描写事物的本

性、神髓、风采,因而具有着“反常合道”“无理而妙”的特点,形成了审美意象的灵趣与

奇趣。它看似破坏了先前意象的自然亲切感,却具有一种新奇性与陌生感,给读者留下了艺

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如“碧瓦初寒外”(《冬日洛城北谒玄元

皇帝庙》),“初寒”之气充塞宇宙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碧瓦何能独居于外?但只要

我们充分调动审美经验和想象力,领悟到诗人因瓦之碧色联想到草木之青翠,再由“悲哉秋

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一生活经验,则眼中之碧瓦的的确确独居于寒气之外;而且

仰视巍巍玄元寺,感觉碧瓦之高已超然乎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寒气,则非“外”字不可了。诗

句借碧瓦之实体,将诗人对高耸壮丽的玄元寺的独特感受和拜谒时的崇敬心理传达给读者。

再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月或有“言圆缺,言明暗。言升沉,言高下,未有言多少者”,“今曰‘多’,不知月本来多乎?抑傍九霄而始多乎?不知月多

乎?月所照之镜多乎?”叶燮指出这一“多”字有“不可名言”之妙:“试想当时之情景,非言明、言高、言升可得,而惟此多字可以尽括此宫殿当前之景象。他人共见之,而不能知、不能言;惟甫见而知之,而能言之。”其实“多”只是感受,是诗人任拾遗值班时因忧国事

不成寐而看月的独特感受,其中不乏诗人夜宿左省的甜蜜幸福感。故只有“多”字才足以表

达他复杂的心绪。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想象力的竞赛,创构新意象,让意味与诗的形式得到最完美的化合,乃是诗人神圣的使命。杜甫创构的新奇意象乍看悖于常情常理,实则是利用所谓“阻拒性原 理”与“陌生化”原则,使那些已变得惯常的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而那些从个人生活经

验中蒸馏出来的细节,经由诗人主观感情的点化,并用自己独特的用词遣句、意象结构,形

成个性化的情感意象,创造出全新的感觉世界。

《放船》

中的“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由第一眼的印象到引起感受的情绪,再到理性判断,秩序井然,不正是“意识流”所追求的

效果吗?试看“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春日江村五首》)这样的语序,不是惟妙惟

肖地绘制出了诗人因感受的强烈才引起对事物的关注的思维轨迹吗?杜甫还善于利用汉字的视觉性,将一些客观上无序的共时画面组合成有序的诗的语法,看似不经心实则精确地表达

了自己的感受,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如“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

对酒》),在自然界,桃花、扬花本是错杂纷下,而黄鸟、白鸟也无所谓谁伴谁飞;一经杜

甫组织入诗,“逐”“兼”二字顿然化无序为有序,而人情便宛然在其中。这种新奇的意象

构造,开创了由具有现实特征的意象向超现实的意象迈进的物化抒情方式,突破了旧的审美

心理规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形态发展过程中,无疑是一个里程

碑。

主要参考文献:

①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② 邓魁英、聂石樵选注《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江裕斌《试论杜甫对诗歌意象结构与音律的开拓与创新》(见《文艺理论研究》

1991 年

第 期)

郎保东《审美意象的趣味》(见《文艺理论研究》

1991 年第 期)

林继中《杜诗情感意象的一种构图方式》

;姜耕玉《论诗歌中的联觉意象》

(均见

《文艺理论研究》

1992 年第 期)

第四篇:《月下独酌》艺术意象审美特征分析

李白《月下独酌》艺术意象审美特征分析

《月下独酌》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孤寂苦闷。然面对黑暗现实,李白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全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虚拟性。“花间一壶酒,独酌相无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的开篇,以花酒为背景,却一人独酌,孤独寂寞之感油然而生。于是作者突发奇想把天边的月亮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来虚拟了一个热闹的场景。形成了与现实截然相反的一个场面。而虚拟性即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的层次。意象可以任意的编造和虚构,有时甚至可以违背现实的常情常理。

感性。“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然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作者从虚拟世界回归于现实,点出了“及时行乐”的题意。感性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意象的存在,这就是意象的感性特征。

想象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作者通过对月光和身影的生动想象再次使场面热闹了起来。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是想象的产物,不同于普遍的直观表象和传统的人工表象或单纯的回忆表象,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特征。

情感性。“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分清醒与醉,作者再次回归于现实。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银河仙境重见。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家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郑板桥创作艺术意象的孕育与创作过程

艺术创造的核心即意象的生成,郑板桥这一段话则描述了这一过程。艺术意象的生成可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意象的孕育——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激发了主体创作的冲动。“江馆清秋,晨起看竹”主体与客体感性相遇,“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此为“眼中之竹”在此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了自己的自然形态,其客观的形象作用与画家的感官产生印象。于是激发了主体的创作冲动,“胸中勃勃遂有画意”此为“胸中之竹”也。“胸中之竹”则为朦胧地游动于画家脑中的竹的审美意象,它是和画家思想情感相结合的产物,已不同于生活中的原型。

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将朦胧的“胸中之竹”凝定,成为可供观照的有意味的形式。故“手中之竹”则是经过画家的笔墨技巧和创造性劳动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把头脑中的意象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形成具体的作品,创造出艺术美。

作者通过“眼中之竹”的景、“胸中之竹”的情、“手中之竹”的意,谈的是画理和美学,引出的却是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不管是作画还是其他,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要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

第五篇:诗歌意象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一)草木类:

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先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A、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如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B、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放花木深。”

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A、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陆游“菊花枯尽香犹在,又付东篱一醉眠。” B、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草——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

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直失意者

白居易《长恨歌》的“秋雨梧桐叶落时”就渲染了唐明皇“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孤寂哀愁。

孤蓬一名飞蓬,枯后根断,蓬草遇风吹散,飞转不定。诗人常用来比喻游子或比喻漂泊无依。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

桑梓旧风俗习惯在家门口种上桑树、梓树。后就用来代指家乡,表达思乡之情

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宋〉陆游。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诗人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北宋晏殊《清平乐》“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鸿雁传书。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或者用秋蝉的叫声营造秋天的凄凉。

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鸣蝉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燕子

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鸦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鹧鸪鸟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

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捣衣(捣练)——寒夜捣衣,寄予征人---战争停止,离妇思人——忧国忧民、征人离妇

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建筑类:

关山月、楼兰指边塞。多表达思乡或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长亭送别之意。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外,骤雨初歇。”

小楼思念之楼,勾起人无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孤寂、凄凉、愁苦之情。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有时小楼也可变形为“朱楼、红楼、高楼、危楼、画楼、青楼(古指富贵人家的住处。)、歌楼、楼台”等。闲适之楼,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辛弃疾《临江仙》“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气象地理类: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谊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雨——喜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安静详和,企望幸福

——苦雨:历时弥久,造成阻隔;急遽迅猛,造成破坏——孤独愁苦,漂泊沦落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万物细无声。”

陆游《书怀》:“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徐再思《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秋日的意象来诉说离情。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借秋天描写开阔壮观之景。

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接古今,连接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黄昏、夕照

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下载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论文(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论文(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调整,加大主观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试题选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

    诗歌意象

    (第一课时) 一、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

    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 风霜雨雪 1、烟雾:忧愁、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2、细雨:细雨蒙蒙,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3、风雨:人生的挫折。 4、小雨:春......

    意象艺术教案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延川中学---白忠庆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系列之《美术鉴赏》模块的第4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具体了......

    走进意象艺术

    《走进意象艺术》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白忠庆 2014-12-19 本课是高中新课程美术教科书(人美版)《美术鉴赏》系列中的第4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郑柳娜 【摘要】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具体载体,在《黄潮龙诗选》中,诗人借象以寓意,对错觉与幻觉化意象的运用十分丰富......

    诗歌意象含义

    诗歌意象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

    诗歌意象1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 这类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 例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