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大学数学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
分析了目前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大学数学文化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立足工科院校实际,通过“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教学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讲授数学文化,通过举办周末数学讲坛传播数学文化,通过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化数学文化,通过创办刊物升华数学文化。
一、引言
数学是一种文化早已是人们的共识。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最著名的如柏拉图和达·芬奇。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罗素、冯·诺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无疑都是数学文化的杰作。“数学文化”一词,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数学文化”从文化层面来关注数学,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有助于人们了解数学的精髓,培养数学素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兴趣。
数学文化关注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探讨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是大学数学课程的拓展和有益补充。因此,如何构建完备的大学数学文化教育体系,使数学文化走进课堂,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当下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数学教学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注重数学的工具作用而忽视数学的文化内涵。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前人研究的成果,这些知识的产生一般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其中不乏艰难与曲折。只是为了简明起见,编写教材时所有数学知识不仅都以定论的形式出现,而且几乎全部略去了知识发生的过程、命题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探索过程。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停留在现成知识即数学结果的教学上,既不注意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又不注重揭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了“概念+例题”、“定理公式+例题”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对于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观点、数学方法等很少涉及。由于缺乏数学文化的滋养,学生对高等数学更多的是恐惧而不是热爱。受到教学时数的限制,课堂教学中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有关数学家、数学史等许多生动有趣的环节长期被忽略,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课堂气氛大多比较沉闷,学生被动听课,甚至有人当堂睡觉。长期进行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学习兴趣丧失,甚至有人无法通过正常考试。许多学生由于数学不合格而导致学习生活的失败,这种挫折给他们造成的精神创伤将伴随终生,由此给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数学的品格使人终生受益,但许多学生学习数学多年,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文化了解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数学素养欠缺。高等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文化氛围缺失。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使本该丰富多彩的数学仅剩骨架,而作为灵魂的数学精神、数学文化等内容大部分缺失。在许多理工类院校,数学仅满足于够用,数学文化类课程、活动匮乏。
三、构建数学文化教育体系的主要途径
自上个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学文化开始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与探索。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开始使用“数学文化”一词,强调中学数学要渗透数学文化。在高等教育领域,1999年黄力民教授在湘潭工学院开设“数学文化”课,开始探索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2003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召开“全国数学史、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数学文化成为全国性教学研究会议的一个主题。在我国高校中,南开大学作为教育部设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非常重视“数学文化”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国家首届教学名师顾沛教授开设“数学文化”课已持续了10多年,深受各专业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数学文化教育要真正成为大学数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得到系统的文化给养。2009年,我校以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大学数学文化的构建与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为依托,开始全面构建适合工科院校特点的数学文化教育体系。
途径一:借助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全面渗透数学文化。充分利用理工类专业普遍开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全面渗透数学文化。教师积极树立数学的文化教育观,深入开展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业务学习、跨学科探讨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数学文化修养。将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等内容适当穿插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例如,高等数学按照极限理论--微积分理论编排,适当介绍历史上先有微积分,再有极限理论,然后才有实数理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历史顺序的不同。渗透“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体验数学方法之美。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适当融进模型构建、数学抽象和数学美学等方法,渗透数学思想以及“变中有不变”的观点,等等。
途径二: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系统实施数学文化课程教育。面向全校开设“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与人类文明”等公选课,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数学文化教育。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使选课学生全面掌握数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体验数学的美。积极鼓励文史类专业的学生选修数学文化类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即使是纯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一旦借助数学的力量,就会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途径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传播数学文化。为了营造数学文化的浓厚氛围,我们每年举办一次“数学文化节”,开展趣味数学比赛、数学智力游戏、数学文化报告等。期间邀请校内外专家做数学文化有关的报告,如南开大学顾沛教授所作的“数学文化与精品课程建设”,北京工业大学孟大志教授所作的“数学建模及其竞赛”,通过举办“数学文化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接受文化的熏陶。开展周末数学讲坛,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组织团队自己解决问题,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周末讲坛进行辩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主动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发现和培养精英人才。根据教学进程,举办专题讨论会,专题讨论通常针对一定的知识模块进行,选择开放性题目进行讨论,同时兼具趣味性。题目通常没有固定的解决办法,需要独辟蹊径来解决,不一定有唯一确定的答案。但问题能够运用学生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通过对学生智力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学生可以组队进行研讨,问题解决后提交书面论文。教师筛选出部分优秀者在讨论会上进行报告,最后进行点评。例如,在函数部分学习结束后,我们组织学生研究人口模型等。
途径四:搭建数学文化平台,让学生自主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建立数学文化专题网站,包括课程大纲、电子课件、数学漫谈、数学名家简介、交流论坛等资源,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传播数学文化,拓展教育空间,为广大师生服务。2011年以来,点击量突破3万人次,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主办了《数学建模及其应用》期刊,并于2012年2月正式发刊,这是我国有关数学建模及其应用的第一份专门学术刊物,为广大参与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数学文化与基础课程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实施了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新模式。将数学文化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视角入手,立足工科院校实际,构建了完备的数学文化教育新体系。通过“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教学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讲授数学文化,通过举办周末数学讲坛传播数学文化,通过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化数学文化,通过创办刊物升华数学文化。通过选修数学文化课、参加数学文化讲座等活动,许多人文社科类学生认识了数学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数学与人文及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全面构建数学文化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使数学文化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粘合剂和推进器,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发挥作用。
第二篇:大学新生论文:大学新生朋辈辅导体系的构建
大学新生论文:大学新生朋辈辅导体系的构建 [摘要]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而将朋辈辅导纳入此过程,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体系是非常必要且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朋辈辅导 体系构建
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都会面临适应危机,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心理失衡期”,它是伴随着新的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大学新生如不能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大学新环境,便会出现诸如焦虑情绪、人际关系敏感、失落、自卑等心理问题。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普遍要面临的问题,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一定的入学适应辅导活动。其中,朋辈辅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朋辈辅导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互相给予心理安慰、心理开导、鼓励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
一、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工作体系
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多级朋辈辅导网络,即学校一级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学院一级成立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朋辈辅导站;在每个学生班级增设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原则上在学生自愿、辅导员推荐的基础上
产生,归入学院一级朋辈互助队伍中,并给予必要的系统培训。这样一个多级心理教育阶梯,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不同层面,比较系统地开展朋辈辅导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中得以普及化和规模化。
二、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队伍体系
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系统,加强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性、系统性。一方面,应成立由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校长、中层领导、学校心理教育专业人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为更好地促进工作发展和队伍建设,该小组可以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制定朋辈心理互助队的目标、计划、制度以及各种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这样,朋辈心理机构的工作就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培训、有督导。另一方面,组建以校朋辈心理互助队为龙头,以院系心理互助组织为中坚,以班级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同辈教育骨干队伍。按照朋辈心理互助队的目标,借助心理学量表等工具招募和选拔心理互助队员,将思想素质好、心理健康、专业素养好、热心帮助同学的学生骨干纳入到心理互助队伍体系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督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三、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内容体系
大学新生处于逐渐成年的转变期,这一阶段自豪感与自卑感、交往愿望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在大部分大学新生的 思想和行为中体现得比较突出。另外,进入大学后,新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越感逐渐消失,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这势必影响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价。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建立如下有效的朋辈辅导体系,对于新生入学教育的顺利开展尤为重要。
1.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生动有趣、充满挑战的活动当中,让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和相互合作中获取正确的心理认识,从而达到广泛、深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目的。自新生报到注册起,每个班配备2个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始深入每一个新生班,配合班主任进行新生工作。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收集心理资料,在新生入学时大力宣传心理学知识,正确引导新生认识到大学“从心开始”,从心接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促使新生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自觉增强心理素质。
2.建立朋辈心理互助组织。通过电话、e-mail、面谈、信函等各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有效进行心理调适。设立朋辈辅导室,实行值班制度,谁有什么问题或困惑,需要排解、帮助、倾诉,就可打电话或找朋辈辅导员。另外,还可以开辟网上心理答疑、网上论坛、情感交流等栏目,增强大学生
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正确处理心理问题的“暗示性”氛围。
3.成立朋辈辅导社团,实施团体拓展培训。根据学生实际,在高年级的学生中精心挑选和培养一批朋辈辅导骨干,带领新生成立“心理交流协会”,实施团体拓展培训。团体拓展培训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培养其相应的心理素质,提升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大学生自我统合发展及其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内容为团体辅导的直接对象,突出对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和“适应与发展”的内涵,在实际操作中,将心理素质教育的步骤环节渗透到一般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并在评价反馈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4.建立心理档案,形成动态检测机制。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就给每位新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动态档案,并通过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与他们的日常接触和进一步的了解,不断充实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档案的建立与充实,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有利于学院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四、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运行体系
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一般操作过程主要包括准备策划、组织构建、活动运作、效果评估四个环节。
1.准备策划。明确活动目标、参与辅导活动的对象、活动的规模、内容与形式和活动的指导者,根据需要挑选活动助手。
2.组织构建。首先,是招募团体成员,可以针对活动内容进行公开宣传,吸引同学自愿参加,可以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建议相关同学参加,也可以通过老师、同学介绍等其他途径发动同学参加。其次,要对团体成员进行筛选,方法主要包括面谈法、心理测验法、书面报告法等。最后,是确定团体成员。
3.活动运作。设置活动主题情景,营造活动氛围;选择较简单、轻松并容易促进相互认识的活动让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逐渐形成团体合作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团体成员之间开始融合之后,要适时地引向深入,促进良性互动,并在活动当中发展潜能而有所成长;精心选择符合活动成员特点的、有吸引力、有新鲜感的活动形式;巩固深化咨询的成果,为以后的活动和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效果评估。包括过程性评估、总结性评估和追踪性评估。过程性评估旨在判断活动过程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活动的目的和参与者的心理特点;总结性评估旨在了解团体成员对团体活动的看法和满意度,以便朋辈辅导员客观评价活动成果,改进今后的工作;追踪性评估是在团体辅导活动结束
后的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评估,旨在了解团体辅导的效果能否持续,是否对团体成员本人或其所处的社会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也观察团体成员是否有满意的改变。
参考文献:
[1]程玮.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7.[2]孙炳海.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教育评论,2003,18(6):13-15.
[3]梁真真.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74-76.
[4]鲍金勇.朋辈心理辅导在高等农业院校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133-134.
[5]谭春芳.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3):45-46.
第三篇:大学财政经费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摘 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渐增长,在提高生均拨款的同时,中央和地方也加大了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比重,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部门逐渐加强绩效管理,对财政经费的投入和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和考核,合理选择绩效评价指标,客观评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及时纠正偏差,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教育经费的高效使用。
关键词:高校;财政经费;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和高校财政经费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绩效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主要包括绩效的预算、拨款以及对绩效成果的评价等。绩效评价是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经费使用做出客观评价,对其投入经费与产出效益做比较,考核评价产出是否大于投入或等值,监督保障财政资金合理使用和应有效益。
对逐年增长的高校财政经费进行绩效管理,对经费的投入与效益实行绩效评价,了解高校财政经费使用情况和产生的效益,及时发现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找到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财政经费绩效绩效管理的现状
(一)经费管理注重投入,对使用成效不够重视
对高校来说,一般只重视应收财政拨款到账与否,按期执行完毕,很少会对资金的使用进度、执行情况、使用效果进行跟踪监督,这样做不能客观反映经费的使用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二)绩效评价的认识不足
对上级主管部门来说,教育部门负责对拨款项目进行管理,财政部门负责预算的编制和发放,二者的信息不对称,削弱了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视和主动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涉及的科研、教学、行政管理等在业务上有着差异性,而高校的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更强调会计核算和资金收支平衡等工作,对上述的专业的差异认识不足使得财务部门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上力不从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评价过程流于形式
高校财政经费绩效管理评价是近年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提出的财政资金使用的后续工作任务,研究财政资金预期目标的完成质量,以体现财政资金在学校事业发展中产生的客观效益。
但因各高校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不均衡等,评价指标缺乏可量化性,绩效评价标准难以统一等原因,很难客观制定可操作的细则和科学的指标参照。目前的绩效评价方式更多地流于走程序,着于面上,如:更多地监督审查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预算执行力,对项目过程的综合性指标评价较少,这样会制约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水平和公正性。
(四)绩效评价缺少应有的制度保障
目前,高校财政支出的绩效考核缺乏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如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反馈、评价监督、评价整改等均无统一规定,使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具有不确定和不可比性,无法实现有效监督。
(五)尚未健全监督机制
目前评价工作主要由单位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尚未有绩效评价专业管理部门来负责此项工作,使评价过程形式化,评价结果单一化,削弱了绩效评价的约束力;绩效评价与整改脱节,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没有相关的部门监督问题的整改。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绩效评价体系设立的原则
1.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包括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方面,高校财政资金包含中央和地方两级的财政投入,投入的不同项目因评价侧重点不同使得绩效评价的复杂性,而这些影响因素无法进行全部量化考核。因此,应将分析重点放在产生效益和对内涵提升的影响上。
2.考评指标差异化原则。高校财政经费的使用,涉及到诸多的部门和人员,不同的项目,其经费使用方向和成效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不应只使用固定的指标;考评指标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符合不同项目评价需求。例如,某高校在专项经费绩效评价过程中,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四类设置评价指标,即教育教学改革类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实验室实训室建设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及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等,不同的项目和类别,其所设置的评价指标也应有所不同。指标的差异性能体现经费绩效评价的针对性,提高绩效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实用性原则。为了使评价过程顺利开展,在设计评价程序时,应遵循实用性原则,让高校财政经费绩效的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从多视角、多元化指标和科学评价方法入手,对高校财政经费的投入和效益进行客观评价,使评价程序中的每一步骤在实践中都可以有效操作,预防因评价程序设计不妥或操作不当而影响评价工作。
因此,在设计评价程序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使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操作程序,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经费绩效考评系统,充分运提高评价工作的整体成效,4.可比性原则。财政经费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保证公共支出的使用效率,同时需要将评价指标与本地历史指标和其它地区的指标进行比较,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需统一,以便对不同时期和区域的同类财政经费进行绩效评价分析时,指标体系使用一致,确保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二)内外部评价相结合原则
在构建高校财政经费绩效评价体系时,应考虑到将内部外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以全面、系统地对高校财政经费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提高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内部评价对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具备较强的针对性,高校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或对象;外部评价是通过主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通过实地考察或以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考核。内外评价相结合,使得评价结果全面客观。
(三)财政经费绩效评价指标
1.教学科研方面:对教学成果、学科建设、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等进行质和量评定;对科研成果,如专利申请、论文发表、课题开发、成果获奖方面所获得的成绩进行效益评价;校企合作、转让技术、服务咨询、合作办学等方面所获收益评价教学科研的技术推广成效。
2.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增长率、毕业生就业率、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获奖情况等指标,来评价财政资金在学生方面的受益面和使用效率;教师队伍的职称水平、海内外人才引进情况、高学位教师增长数、教师人均培训费用等指标,来考核教师队伍中应用型人才的增长和素质提升情况。
3.教学设施方面:通过考核学校各项教学资源,如生均面积、生均图书数量、生均固定资产、生均教学仪器等增长情况,结合资产的使用率,来考核资金的使用效果。
4.财务方面:主要考核资金的保障情况和使用完成率,指标有“财政经费到位率”和“财政经费使用完成率”“财政经费预算差异率”等,考核单位财政经费的落实能力和使用的控制能力及效率。
(四)财政经费绩效评价方法
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评价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完善绩效评价指标有利于公正客观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因高校不同于企业,其产出效益虽一贯具有正外部性,但效益不是朝夕能实现。因此,进行绩效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还要结合高校中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使用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现阶段,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有“成本一效益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综合评分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平衡计分卡”等,考虑到高校的特殊性,目前使用较多的为后两项。
1.“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可以围绕财政资金使用目标,将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有机结合。把财政资金的绩效目标分为“财务管理情况”、“项目管理水平”、“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项目成果评价”,几个维度,为每一个维度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的侧重点赋予相应的权重,该方法能很好地处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之问的平衡,此方法可应用于横向项目比较,也可应用于不同性质项目间的对比。见下表:
2.数据包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一个线形规划模型,表示为产出对投入的比率。即通过对一个特定单位的效率和一组提供相同服务的类似单位的绩效做比较,通过输入和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对同一类型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做出评价与排序,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管理决策信息。
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以“相对效率”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首先,高校特有的公益性,涉及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特点,数据包络分析法适合多投入和产出的指标分析,不用预先设定指标权重,避免人为的主观性;其次,高校的产出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一般情况下很难进行定量分析,评估指标无法统一量纲,数据包络分析法可以忽略这一问题;再次,效率性是高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重点之一,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综合性的指标,反映不同决策单元的效率性,了解被评价单位的资源使用情况,及时提醒高校投入大于产出、或资金使用效率低的情况,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解决高校财政经费绩效评价中的问题和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是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过程管理:严肃预算编制、制度建设,妥善安排工作进度,进行期中的考核和评估,确保工作进程有条不紊;二是对大项或重要的财政资金要开展跟踪审计,确保支出合理、专款专用。三是由于目前经费绩效评价工作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的财务人员负责,未单独设置绩效评价管理部门,因财务人员对教学、科研等事项了解较为局限,导致无法客观和准确地进行评价,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设置专门负责绩效评价和监管的机构,在专业知识和信息对称的情况下考核并帮助学校做出合理客观公允的绩效评价,督促改进不足之处,实现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
(二)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
财政经费绩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按照“管办评”分离的精神,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引进有资质、条件成熟的第三方实施绩效考核,避免走过场情况。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和不同层面对项目进行论证,评估机构与人员的专业性与中立性可以进一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绩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原则
科学系统的评价结果对财政经费的分配和管理发挥引导作用,对高校的内涵和外延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将激励措施引入绩效考核,作为提倡先进、引导落后的推动机制,能加强高校对绩效评价的重视,激发学校挖掘管理潜力,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四)开展问责和整改工作
开展激励机制的同时,也要展开问责工作,政府部门要对财政经费投人不到位、经费使用管理不合规、任务进度滞后、经济或社会效益低下等问题进行质询和追踪问责,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及时提出整改建议,监督高校及时纠错。
(五)打造绩效评价的氛围和环境
为保证高校财政经费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政府部门、高校、相关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强化财政经费使用的绩效意识传导,建立绩效评价工作的配套机制,使其成为一项日常工作;建立绩效评价信息数据库,以反映高校财政经费使用情况和评价结果,保证政府上述三方之间的信息畅通,进一步合理分配和运用财政资源,保证办学效益。.综上述,对高校财政经费使用进行绩效管理,使用合理的指标体系客观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改进办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导高校更为规范地使用和分配资金,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帮助政府部门分析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并对高校的后续工作进行科学决策,有力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真.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绩效研究[J].会计之友,2014(22).[2]张春云 宋俊菊.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3):50-51.[3]昝新改.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月刊,2005(06):152-155.[4]李超 宋金杰.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J].会计之友,2013(2):120-122.[5]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管理基本概念研究[J].会计之友,2012(3):110-112.[6]朱霞.我国高等教育经费预算绩效评价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4(22):37~79.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多管齐下构建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体系
公务员考试申论:多管齐下构建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一些地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提高。多管齐下构建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体系,是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明确内涵,科学规划。一些地方的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形式僵化、途径单一,导致受众少、针对性 不强、持续时间短,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农民精神文化教育的内涵,即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渠道、以家庭为支撑、以社会为依托,对农民进行精神文化教育,塑造其理想信念、升华其道德品性、规范其价值取向、优化其思维方式、树立其职业操守。应突破传统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形式的局限,完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规划设计,制定扎实长远的工作计划和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确保农民精神文化教育顺利开展。制定政策,建立制度。政策和制度是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保障和基础。构建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体系所需的政策和制度,可分为纵向、横向两个层面:纵向上包括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横向上涉及资源投入、管理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应依托相关法律,尽快完善农民精神文化教育政策和制度,可将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上升为法律法规。理顺各种农民精神文化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协调、相互配套,并加大执行力度。完善保障机制,将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作为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方面,加强各方面保障,使相关政策和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落实举措,创新路径。构建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体系,应以当前农村的实际为基础,不断探索新举措、新路径。应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尊重农民意愿,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参与农民精神文化教育,探索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体系运行的长效机制。抓住国家扶持、地方支持的良好契机,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教育活动,并引入市场运作方式丰富其形式。抓好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开展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等活动。开展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文化需求调研活动,切实了解、掌握农民的文化需求,制定符合不同群体实际情况的教育方案,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协同力量,整合资源。农民精神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维度入手,整合不同层次资源。在吸纳社会资源方面,应通过政策规范市场准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吸纳各种教育资源,调动社会积极性,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提供、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的格局。在整合教育资源方面,应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开放有序的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体系,形成农业院校、文化机构、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参与主体。在配置公共资源方面,应通过扶持与调控,确保教育公平,扩大农民精神文化教育的受惠面,提升教育资源的分配效率。
第五篇: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摘要:根据大学高职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由职业能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三个维度为主体构建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此增加高职办学途径,拓展和充实高职教育。在此背景下,我国出现了大学高职院这一高职教育新模式。不同的教学体系适用于不同教育模式,那么,何种教学体系才能真正体现大学高职院的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呢?在对大学高职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教学体系,并着重探讨其构建策略。
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的构成教学体系是由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教学体系也将不断变革与完善。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在构建反映大学高职院特色的教学体系时,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这是构建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大学高职院既不同于其所依托的普通高校,也不同于一般的高职院校,具有其独特性。一方面,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更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体现高职特色。普通高校的主要任务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但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处于同一屋檐下的两者既可以在一定层次上进行分流,又可以进行交叉。与大学共享雄厚的师资、设备、经费和各种无形资产的优势,能够使高职院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有利于部分高职专业向高层次延伸,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另一方面,大学高职院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当前,对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已基本形成共识,即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与这一目标相适应,其办学层次以专科为主。大学高职院的重要特点是办学层次多样性,不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上,还可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延伸。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大学高职院的重点是发展本科层次的教育,其目标定位应围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能够使用现代高科技设备的技术操作人员。
不同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体系。大学高职院办学定位的多层次性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提高,使得建立一个独具大学高职院特色的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充分反映大学高职院本质特征的教学体系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根据大学高职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单纯强调理论、实践或能力的教学体系都是不适合的,应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涵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三维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是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理论教学体系的基本性、实践教学体系的针对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知识厚、技术全、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由职业能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三个维度为主体构建而成的教学体系。其中,职业能力是三维教学体系的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围绕它进行运作,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大学高职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三维教学体系并非是一个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简单组合而成的静态体系,而是一个既有系统性又有灵活性的动态体系。各个专业要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围绕培养职业能力这个核心,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且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加以实施。
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三维教学体系的协调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使用到今天,已不再局限于环境学和生态学领域,其和谐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已成为众多社会领域的行动指南。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也同样对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的不断协调与完善具有指导意义。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它应该为人的一生不断接受教育、接受培训提供各种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尤其在知识、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职业教育恰好能为人们适应新形势、不断换岗、转岗提供知识、技术及能力上的支持。我们应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反应并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不断完善、发展三维教学体系。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三维教学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各要素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教学体系的自我完善和良性循环的形成。
(二)准确定位职业能力,为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在三维教学体系中,无论是理论教学体系还是实践教学体系,都是建立在对某一具体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分解的基础上。因此,对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体系的分解是否准确,将会影响和制约三维教学体系的建构。一般来说,职业能力包括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心智技能。但这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具体到不同专业,由于其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不同,职业能力将具有不同的内涵。那么,又该如何准确定位职业能力呢?有研究认为,在分析、解剖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各专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邀请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专家和行家分析、解剖被确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二是邀请部分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协助学院分析、解剖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三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完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解。①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定位职业能力,将为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三)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生硬到熟练再到自如的训练过程。大学高职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这个基本规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适当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将会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首先,要增加实践性教学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例。除基础课外,理论课与技能课比例应达到1∶1,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其次,要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课教学的传统模式。设立单独的实践课程,并进行单独考核。再次,要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为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质量保证。最后,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通过参加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服务。
适当调整理论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的重点是解决好知识的无限性和学时的有限性的矛盾,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课。基础理论课不应盲目追求基础理论的全面、系统和深度,应针对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及时对各门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其次,要加强专业课的应用特色,根据专业服务方向,设置职业性课程,特别是与专业主干学科有关的应用理论课。再次,适当拓展选修课的广度。扩大学生选修课的范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迅速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程,发挥选修课灵活性强的优势,为实践教学改革服务。最后,在理论教学中,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所学知识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前瞻性。这是因为,许多知识的新生长点,往往存在于那些学科相交叉、结合和融会的领域,如果仅局限于某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会使得在对知识的把握上囿于“见木不见林”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②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三维教学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要建构三维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先行一步。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加强自身队伍的培养,使教师在理论、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其中,后者是重点,也是根本。目前高职院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学校、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第一,应要求所有教师具有明确的“双师型”意识,把成为“双师型”教师作为不断提升自己素质的目标,逐步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第二,鼓励教师参加服务社会的项目开发和科研课题,从多方面提高实践能力。第三,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随着科技进步,知识更新频率越来越快,教师的“科技生命”消耗速度也随之加快,应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的相关学校、企业进修、培训,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情况。第四,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为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物质保证
实践基地可划分为校内与校外两种类型,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现场实习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业生产规律、工艺、设备和技术等,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于三维教学体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深化三维教学体系改革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第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实训中心建设。实训中心是一种多功能的实践基地,是校内实践基地的发展方向。它下设不同的模拟车间,可以承担不同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统筹性和真实性等特点,它可以使学生在受到严格的工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受到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领导、管理的能力。它既是职业能力的训练中心,也是职业素质的训导中心。由于建设实训中心投入巨大,对于许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讲,目前,仍然只能把各种实验车间、模拟实验室作为实践基地的主体,实训中心只能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模拟实验室是教学实习的重要场所,不同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建立不同类型的、适应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的模拟实验室。可以将其设立在实训中心,也可以单独设置。
第三,加大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建设校内实践基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此,可以从校内、校外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可利用各种合作办学引进资金、设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除发挥校内教学与鉴定功能外,还应具备开放性和服务性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推进实践性教学改革,学校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面向社会实施开放式、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从思想上拆除中国式高校的“围墙”,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并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学校发展资源的多元结构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局面。要在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和校办企业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在与企业合作中实现“双赢”发展。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科研部门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力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强化实践性教学提供物质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应注意稳定性、长期性、对口性,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能够承担学生实习任务,具备符合学生培养目标的环境条件的实习基地。
注释:
①王成方.对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6).②陈泽龙.试论强化高校德育有效性的辅助性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2005,(9).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郭化林,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2,(20).[2]君德·瓦格纳.全球化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