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情景构建研究论文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可以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境
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10)02-0282-0
2传统教学的语法翻译法和结构主义的听说法主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于是,以交际为主的外语教学新时代应运而生。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大学英语教学情境设计原则
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并在强烈的求知欲下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解决困惑,获得知识。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诱发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灵活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应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照搬别人的做法,死板套用课本上的模式。适切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应该适度贴切,充分发挥情境的潜在功效,使情境的教学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二、大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手段
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创设生动形象化情景的手段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游戏
游戏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游戏是自觉自愿进行的,没有外在压力的强迫;游戏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课堂开展游戏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任务或目的性。对大学生来讲,游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大学课堂里,可以某种情景话剧,或者真实商业交往为平台,这样可以把游戏扩大化,在大学课堂中发挥它的功效。
(二)身体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介绍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代表的不同意思。如美国人有个使用频繁的手势,即用拇指与食指形成一个“O”,表示“OK”。在日本,这个手势表示你在谈钱;在法国,它指的是毫无价值的事;在希腊,这是一个猥亵的动作。你可以想象美国人在希腊使用此手势所产生的后果。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表明,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体态语或身势语,能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
(三)利用实物
具体实物能营造生动形象的情景,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在英语学习入门阶段,具体实物直观方便,应用更为广泛。心理学实验证明,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同一内容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彩色图、简笔画比言语描述的识别速度要快许多,而实物本身比图画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词汇。教师应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这些实物资源。
(四)利用声音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认知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努力把课教得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景教学法就是设法创设各种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j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寓乐于学,寓学于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流行歌曲是当代大学生喜欢的,课前用3~5分钟时间播放优美动听的经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对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笔者经常给学生播放很多言语清晰、发音准确、内容高尚的英文歌曲,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使得学生获得了知识,增强了语感。
三、重视多媒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多媒体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方便,这给我们的情景创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文字叙述为主、作图不规范、色彩单调、可视性差等缺陷,将课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活化为生动有趣、富有意境的图像或话语,让学生从无声世界走向有声世界,从单一感觉器官的运用到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变抽象为具体,把教材内容活化为生活实际,这样,知识的学习便融人了娱乐之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多媒体教学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便被调动起来,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自然学会了知识的运用。在情景教学中必须大力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
笔者所教某班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并且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思维也比较活跃,但是阅读还往往停留于表面,缺乏迅速找到关键句以及抓住文章重点信息的能力。他们厌倦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希望能有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以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专题电影欣赏切人教学。学生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这一话题并不陌生,因此教学重心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哪些动物正濒临灭绝,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保护濒危动物的措施和建议,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濒危动物,树立保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此同时,笔者还辅之以下列行为展开教学:利用抢答、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迅速掌握文章的表层信息;抓住文章深层重点信息,交流学习体会,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利用教学课件,清晰展示文章逻辑关系,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立体空间式印象;展示对比学生自行收集的一些可爱的动物和一部分濒危动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提炼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整个学习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英语教育动态原则与真实原则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2]段晓华.情景教学法与中学英语课堂[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3]冯觉华,崔惠朴.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实验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4).[4]陈龙安.创造思考教学的理论与实际[M].北京:心理出版社,1988.
第二篇: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议网络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深刻地受到来自网络化时代的冲击。如今你可以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事。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也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今,无论何种语言作为信息的一种载体,都已经在网络化的信息通路上实现了高速传播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一方面在内容上逐渐地认识到要充分地以英语的实践性要求为指导思路,另一方面更要在技术手段上充分地发挥网络优势,最终达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满足高素质人才对外语应用的急迫需求。那么,什么是外语水平(foreignlanguageproficiency)呢?拉多认为外语水平由知识和技能两部分组成:知识包括语法、词汇和语音;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巴克曼认为拉多的解释一没有说明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二没有提及语境、语篇和情景的作用。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在外语教学领域引起震动。他指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
1.1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是在形式上可能;
1.2可行性,即某些语言是否能够付诸实施以及可实施的程度;
1.3确当性,即话语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否得体,以及得体的程度;
1.4有效性,即话语是否已经付诸实施以及已经实施的程度。
后来,卡内尔又把交际能力扩展为四部分: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ˉguistic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随后,巴克曼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交际能力模式,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三大部分: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ˉ生理语言机制。实际上,语言因为有着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造成了外语交际的双方往往存在着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下的不同交际规则,因此,把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似乎更有针对性。文秋芳先生在其著作testing&amteachingokenenglish中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在以上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以实践性为主要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改革的主体内容。大学英语教学事业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四份大纲。第一份是198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学大纲》。这份大纲的突出之处在于只规定了语法教学内容,而没有词汇表,更勿论其他。而85《大纲》和86《大纲》,强调了语言是交际工具这一语言观,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会用英语进行交际。99《大纲》对教学目标作了明确的阐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从这几个大纲的变迁来看,教育界逐渐认识到语言作为一种基本的应用工具所应该具备的实践性要求,并且99《大纲》明确地提出了适应这种要求的具体目标。在网络化时代到来之际,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并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应当提供“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应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因为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涉及知识面已经远远超越了在英语讲授课堂上所能提供的范围。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一方面要把外语应用的基本知识传输给学生,即提高学生应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真正地把外语当作一种工具以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在这个认识基础上,网络化的技术手段应用在英语教学的改革上将产生变革性的作用。
2.网络英语教学模式
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英语教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良好的网络硬件环境;柔性化、人本化的软件环境;具备良好英语专业素质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教师队伍。从目前中高等院校的现状来看,第一个条件基本具备,并且仍在加大投入,大学生拥有计算机的普及率也逐年提高;而软件环境还相对落后,一是丰富的网络资源还没有开发出来,二是英语教学的专业课件制作水平还很差;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还很薄弱,一方面具备丰富英语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水平略显不足,另一方面年轻教师虽然在计算机操作上稍强,但是又不具备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并且这方面的人才总体上还是稀缺的。
在改革实践中,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教学有以下几种模式:首先是以课堂为主,计算机教学(comˉputeraideditruction)为辅。这种英语教学形式仍然是课堂式的老师讲授,不同于传统的是,多了计算机网络的辅助工具。随着大学英语教材的开发,老师不但要靠声音、板书等形式传授知识,还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把这些信息更直观地用多媒体形式表
现出来,比如说由原来的听力磁带到现在随时可以在网络上上载或下载听力教材,由原先的板书到直接视频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扩大了信息量,并且内容也由老师单纯地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到引导性地帮助学生进行辅助学习(computeraistedlearning),使得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增强,同时又能保证知识要点的及时传达。其次是计算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这种教学模式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课堂辅导,对知识要点或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或讲解。这种教学模式面向的是具备一定英语基础水平的高素质学生,以大学高年级、研究生为主,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基本的英语教学课件中广泛涵盖。教师通过互联网和校园局域网进行引导性授教,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学习计划内容,并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学习计划建立数据库,并对学习情况进行定期反馈,对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考核,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式的课堂授教;最后结合传统考试和自动化的网上考试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严格评估和反馈。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很多大学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师生的一致肯定。它便于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战略,便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便于节省教学成本、提高效率,有助于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水平的极大提高,充分实现了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之间的立体式互动。不过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监督不力,不能保证学习计划的按时完成,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反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确保目标的及时实现。
最后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息载体的远程英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原先的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基础上实现的。这种纯粹的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模式最大极限地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彻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国目前还是流于形式,一方面教学内容只是把原本书本上、黑板上的东西变成了平面文字通过网络进行搬家式的传输,另一方面由于英语远程教育面向的对象基本上是社会人员,根本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和及时反馈,无法实现英语作为语言应该有的应用性,再加上师资力量的薄弱,因此,远程英语网络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加以改革和发展。
3.小结
以上通过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总体思路的发展变迁以及网络化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和影响,描述了目前存在的几种网络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从而为下一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内容到手段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文秋芳.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2.《坚持符合客观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路子》[j]外语界,1999.(4).31—37.3.《应用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陆效用.外语界,1999.(4).38—43.4.《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特点》[j]邵永真.外语界,1999.(4).19—20.5.《远程教育理论的评价》[j]张伟远.开放教育研究,1998.(5).《大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议网络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
第三篇: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论cet考试新题型与大学英语教学
--论cet考试新题型与大学英语教学
1.cet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后者受前者的影响越来越大。自1987年推行四、六级考试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更加重视公共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实和改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特别提到了教学和测试的关系问题:“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量化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测试中,更看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①可以看出,在教学和测试两者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性的,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cet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两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与四、六级考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cet中新题型增设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错误的考教理念,造成了cet测试和大学英语教学关系的异化。
2.1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倒置考试和测试的关系,使教学围着考试转。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目标,而成为达到四、六级考试目的的手段,成为一种“应试教学”。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有的学校不惜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将本该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推迟到三四年级开设,有的根据四、六级考试要求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有的大办四、六级考试辅导班,有的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中“攻关”,有的发动教师研究四、六级考试“规律”,放任教师抛开原定教材,以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有关辅导材料为依据组织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是全面“服从”考试需要,他们对正常的英语课程提不起兴趣,一门心思做参考题、复习题、模拟题、仿真题。
2.2大学英语教师和管理人员把四、六级考试作为评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价值尺度,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政府主管部门在大学教学工作评价中把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重要指标,有的大学以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津贴挂钩,有的把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或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硬杠杠”。如此一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只有唯四、六级考试是从,一切从考试出发,一切为了通过考试。后果就是,四、六级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掌握了,英语考试技巧提高了,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翻译能力、交际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提高①。
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疑这种应试型的大学英语教育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外语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并着手对其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推出及采用就是这一势在必行的改革的初步尝试。
自1996年1月起,大学英语考试已正式启用新题型,增加主观题目的比例。语言测试的试题根据评分是否需要阅卷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一般来说主观题如作文等效度高,对教学的后效好,因此大学英语考试无论四级或六级都坚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题。自1996年1月起,已延续了十余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偏重客观试题转向主、客观题型合理搭配,重视考生主观应用能力的试题类型。目前已经过研究和实验并可逐步采用的新题型有翻译、听写、简答题。考试委员会还在积极开展其他新题型的研究。采用新题型的目的是更好地使考试为教学服务,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使全国高校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采用新题型时尽量保持所考核的语言能力构成基本不变、答题时间不变、各部分得分比例分配不变,以保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例如1996年6月的四级考试,采用翻译题型后,全国重点大学翻译部分的均值为6.75分。这一部分用来取代原来的完形填空部分,而1995年6月全国重点大学完形填空部分的均值为6.72分。这说明采用新题型可以保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
第四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研究论文(最终版)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实践
新时期新形势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这一要求之下,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加紧迫,它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推动力,因此必须加大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分量。创新要求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则是创新人才培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勇于质疑,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这正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笔者任教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它从建校初期就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有效教学见长”的教学理念,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本文拟就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做一些探讨。
一、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源起西方,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一位哲学家约翰杜威(1910)提出来的。他在《我们怎样思考》这本书中用了“反思性思维”这样的提法,他认为“反思性思维”的重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独立的思考,搜寻有效的证据,最后做出延迟的判断。说到底,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大胆质疑,谨慎断言,是一种对外部事物和问题的判断力,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杜威之后,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开始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风行起来,甚至于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受西方研究批判性思维的热潮的影响,我国的学者们也意识到了培养批判性思维重要性,在二十一世纪初开始了相关的研究。文秋芳(2008)和黄朝阳(2010)等学者都相继发表论文著作对批判性思维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批判性思维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都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在中国也有小部分大学实验性地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强调尊师重长,强调顺从和接受,追求个性脱离主流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而被社会所不容。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笔者的女儿最近刚上一年级,她的语文卷子上的一道填空题吸引了我的关注。“圆圆的荷叶像什么?”女儿的答案是“像把伞”,这道题被打叉,正确答案是“像盘子”。我说圆圆的荷叶像把伞,没有错呀,很有想象力呢。女儿立刻反驳我,老师说的就是像盘子。看到这样的试题和女儿这样的反应,我感到莫名的惊恐,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将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是教育这条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吗?孩子们只知道死记硬背,没有想象力;孩子们只会惟师命是从,没有自己的判断。从小所受的教育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思维习惯。到了大学这种思维定式的弊端更是逐渐显现出来,学生们缺乏创新精神,对所学不求甚解,60分万岁,毕业论文更是靠剪切和粘贴来完成。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对适合我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框架还没有完全搭建好,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评判的机制,就很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批判性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中确实会发展得相对慢一些。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现有的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是可以培养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习得的。笔者在高校担任大学英语教师17年有余,与英语的亲密接触让我的思想也受到英语思维的很大影响,下面我想谈谈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些具体实践。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加强批判性意识。批判性思维不是单纯的挑毛病和简单的否定,而是能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深思熟虑后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教师应在课堂上作出表率,明确向学生表明态度,欢迎质疑。教师不要再把自己架得高高的,而应该重新给自己定位,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助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他们的参与程度,他们的学“习”热情,才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其次,教师要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批判性思维并不是需要全盘否定,也不需要剑拔弩张。它需要的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让大家各抒己见,让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碰撞,闪现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要善于发现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融入批判性思维的氛围。嘉庚学院的校级选修课中有一门课就是批判性思维课,任教的是一位资历颇深的外教。
在和他的交流中,他告诉我中国的学生们缺乏批判性的精神,他用一个学生们作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句子作为例子——“一个硬币有两面”,他问学生们,一个硬币真的只有两面吗?你们有认真观察过吗?从直观上看一个硬币应该有三面,而从抽象的角度看,一个硬币的面就数不胜数了。学生们都超爱上他的课,简单生动又有趣的范例,引导他们走入了教育薄弱的一个领域。受他的启发,我在每一单元的导入课之前都要认真思考,尽力设计出学生乐意回答、有话可说的问题。其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单一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教育发展至今,大家应该都充分意识到这种教学的弊端。
一个有效教学的课堂里,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起来,加强互动,要在上课之初就让学生明白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要讲解一篇英文文章之前,预习工作很重要,我在所教授的每一个班级都会建立QQ群,通过这一平台我能及时地把预习的任务下达。进入每一单元之前我都让学生把生词、难句在课前先查阅完毕,并让他们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文章至少三遍。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对于这一问题你的看法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进行认真的阅读和思考。
这样学生们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找出问题所在并发现其中的难点,然后通过图书馆或是互联网的平台去收集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比对,确定各种信息的关联性,得到对文章所涉及问题的初步推断。带着这样的分析到了课堂上,学生们就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我在课堂上的一般做法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用一环扣一环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用辩论等方式对英语文章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小组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化整为零,在大班的环境里也能实现小班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对所要学习的文章设置合理的问题,循序渐进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在小组里同学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有之前充分的课前准备,讨论起来也是有章可循的。
教师这时要在旁倾听,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帮忙分析原因。最后由每一小组派代表上台做总结发言,阐述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时教师的作用特别重要,要对每一组的发言进行及时的点评和反馈,并提出建议,这样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嘉庚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使用的是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我用第四册中的三个单元为例来展示课堂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实践操作,抛砖引玉,以期与大家讨论。先来谈谈辩论的实践操作。第四册的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关于两性对美的追求的不同看法。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们讨论什么是美以及影响审美标准的因素有哪些。同学的回答各种各样——“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的性别……”接着同学们的回答,我把话题引入男性和女性对于美的不同认知。
最后我抛出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里,一个女性为了让自己更美需要化妆吗?”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加入正反两个阵营进行辩论,课堂气氛立刻被点燃,持需要化妆的一方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内在美需要外在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化妆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社交礼仪,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持不需要化妆的一方认为化妆是肤浅的表现,女性追求美不需要化妆,应多看书开阔眼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辩论一般都没有输赢,我会在总结时针对每一方的精彩表达给予鼓励。辩论只是给大家一个机会抒发不同观点,发现看问题的各种不同角度,重要的不是输赢。再来看看如何让小组进行项目介绍。第四册的第三单元是围绕企业家精神为主题展开的。嘉庚的学生不少都来自父母经商的家庭,孩子们身上多少都有父母爱闯敢拼的基因。因此,我想到,这个单元就让他们自学,参透文章传递的意思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策划一个毕业后想创业的项目,包括项目的现状、前景,运营方式,盈利方式,等等,放手让学生们去想去做,他们会给我们很大的惊喜。
学生们创业的项目就像“头脑风暴”,五花八门,争奇斗艳,有的还用上他们财务专业课上学的知识,为自己的项目加分不少。有的小组想在校区附近开设一个综合的乐活商圈,有的想办一种私人订制的摄影工作室,还有的关注现在快递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绿色包裹的概念。一个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项目规划,我听得热血沸腾,感觉看到他们自由飞翔的灵魂。这样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独立思考,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第四册最后一单元的主题设置得非常好,在两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和学生们谈谈人生的意义。我给每个小组设置的话题是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答案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认为要赚很多很多的钱,有人认为有家人朋友的陪伴,有人认为是拥有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自由,不要惧怕别人的眼光,有人认为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生活的更好。基于这样的讨论热度,我引导他们谈谈文中男主人公的一生是否有意义,文中作者也是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并没有下定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四、结束语
以上是我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实践操作。对于批判性思维我们教师还需要在理论学习上加强深度和广度,以及继续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摸索如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应该有开放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土壤,这样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具备批判思维的优秀品质,能够独立思考,有着开放的心胸,能成为合格的人才。
第五篇: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构建研究论文
关键词:大学 网络化 教学管理系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开始在各个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使教学管理过程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迈进,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步骤、工作流程、体系结构与功能,并对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可拓展性进行了分析。
教学管理网络化是当今国际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主要趋势,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也将会大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也必将引起教学管理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学管理的体制、教学管理内容、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思想和教学管理观念等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教学管理网络化所具备的“教学管理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等功能,打破了传统教学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它能使分布在大学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都能得到丰富的教学管理信息,能使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受益。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开发步骤
1、系统的设计思路
网络化是指用Internet(包含了数字化、多媒体)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属性标注必须清晰合理;同时,为了减少资源的重复开发,必须尽量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为了系统易于普及,在成本上必须讲究经济实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定位在基于软件实现的“应用层”上,在大学现有教学网络化资源和教学管理网络化平台上作二次开发。
2、系统开发的步骤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进行。首先是系统分析。要明确系统的功能与任务﹑拟建设系统的基础与条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主要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并严格按评审程序进行评审。
第二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系统布局结构﹑系统硬件结构﹑系统软件结构等),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设计各相关子功能与实现途径。因为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作为主控设备来构建的,所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主要指标: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系统的响应和处理速度,系统的可扩展性等。
第三是系统实施。将第二阶段所形成的系统物理模型转换为实际系统的过程即系统实施。主要工作有:硬件的安装,软件开发,系统的局部调试与整体调试(联调),系统的试运行与运行。在系统实施阶段,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可能是分析阶段未考虑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设计阶段考虑不周的问题,都需要及时修正。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应对项目进行验收,对系统进行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工作流程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由制作端、管理端、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其中制作端用于将实况或存储的音频和视频编码为流、流文件或两者兼有,为系统用户提供点播或广播的流,其输入可以是摄像机,摄像头等采集设备或卫星电视,也可以是存储的可转化的网络化文件;采编工作站为加工单元,用于网络化数据的编码,形成特定的实况流广播流点播流或智能流。制作端生成的流格式文件存储于流文件仓库中,供用户点播或作为广播源进行广播。
管理端由视频管理器和中心管理器两大部分组成。视频管理器既要存储网络化节目(课件)也要完成网络化节目(课件)的发送;每一个视频管理器端上都运行有由一系列的组件管理组成的视频管理平台,这组管理用来将音频和视频内容通过单播和多播等形式发送到客户端和其他管理端。
中心W eb管理器也属于管理端,其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分发并提供W W W管理,对网络化节目(课件)的组织逻辑和大学教学管理的业务逻辑进行控制和管理,使之适合大学教学管理的特点。客户端是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W eb管理和管理页面,播放器可以使用独立的播放器,也可以嵌入到浏览器或其他应用程序中。客户端为用户访问和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节目(课件)提供了便捷的接口。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组织结构
根据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的不同,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按照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监控中心、管理中心、社区等部分进行组织。
2、系统的功能模块
教学管理系统在具体实现上,需要开发一系列的功能模块,独立或协同地为上述组织模块提供支持和管理。系统通用模块有节目(课件)录制﹑节目(课件)入库﹑节目(课件)搜索﹑节目(课件)评价﹑收视率分析﹑网络化点播﹑负载均衡调度﹑数字权限管理等,它们为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电视台,广播台等部分提供支持。一些主要的功能模块简要介绍如下:
(1)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该模块用于动态调整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量,和系统状态监测模块相互配合,使用户的请求总是在负载量最轻的视频管理器上得到最快的响应,从而使整个集群的管理效率和用户的响应速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通过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能够实时获取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参数,包括总连接数,可用内存,可用CPU,网络连接状况等信息,同时根据一定的负载均衡算法,进行实时的负载统计和排名,根据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总量,实现视频流的动态重新定向。
(2)数字权限管理(DR M)模块。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只有经过允许的用户才能够使用,因此必须对网络化资源进行权限管理,该模块采用的是一种以安全方式进行媒体内容加密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允许内容提供商在其发布的媒体或节目(课件)中指定的时间段、观看次数及其内容进行加密和保护。通过该模块,管理器鉴别和保护需要保护的内容,支持媒体灵活的访问权限控制,同时支持对这些权限的动态修改。
(3)网络化点播模块。网络化点播是最目前最常见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该模块主要为系统提供媒体网络化的点播功能。除提供一般的点播功能外,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提供智能流视频管理,﹑动态节目(课件)列表,﹑故障自动转换等功能。视频源采用多速率智能流节目(课件)源,能根据网络情况,实现自适应速率传输;能够采用多种协议提供视频管理,并能实现协议间的自动翻转,保证视频流顺利到达客户端;对节目(课件)由多集或多部分组成的情况,动态生成整个节目(课件)的播放列表。用户可点播整个节目(课件)列表中的所有或部分段落,点播次序无限定。当视频管理器集群中的某一系统或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将工作从故障节点分散到其余节点上,实现故障的自动转移和恢复。
(4)作业模块和测试模块。是语音室和教学管理厅特有的功能模块,用于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和测试;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个或一组视听材料的内容布置作业,或组卷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分,给出反馈;允许对题量和分值进行自定义,同时支持对试题的再编辑。
(5)媒体课件制作和媒体课件编辑模块是教学管理厅的核心功能模块,媒体课件制作模块用于为教师制作媒体课件提供便捷的向导和工具。支持用户对媒体课件进行在线编辑,通过插入视频时间线的方式,可以进行标记(M arker)和脚本的插入,﹑移动,﹑删除等功能,教师可以在标记处进行插入教鞭﹑播放动画﹑切换页面等操作;支持教鞭的插入和编辑,系统提供四种教鞭工具支持,移动教鞭、下划线、方框、闪烁字体,教师可选任意一种进行标记,系统能自动录制标记代码,并与录制的视频同步,播放时能放出同样的标记效果。
(6)网络化广播模块。为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台提供节目(课件)源;配合视频捕捉卡,实时广播的视频源可以来自任何影音设备的信号,如摄录放影机、影碟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也可以是存档的任何流式文件;在同一个频道中可以有多个节目(课件)源,循环播放;采用多线程机制,在广播多路节目(课件)时能实时存取视频数据;基于流式(Stream)的广播技术;采用U DP及网络无冲突技术,保证数据通畅无阻地在网上传输;采用多址广播技术,大大减轻网络负载,消除“广播风暴”;每路节目(课件)允许“无限多”使用者(网上所有用户)欣赏。
(7)实时监控模块。主要是为系统授权用户(如校长、实验室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等)提供远程监控相关公共场所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设置密码,确定使用监控模块的许可、优先级和使用权限;通过对摄像头的底座进行编程,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的焦距,摄像角度等参数;摄像头传递的图像送到采集/转换设备,或者是采用专业的直播机,供用户远程访问;也可以实时存储备份,将监控画面录制到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供日后查看,存储的文件也可以通过网络调用。
(8)系统状态监测模块。是管理器状态监测器的核心功能模块,用于收集各视频管理器的状态信息,如可用CPU,可用内存,﹑可用硬盘,﹑当前网络状况等,并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出当前的负载总量,发送到中心管理器上,这些数据作为负载均衡模块进行负载均衡调度的依据。同时,通过该模块可以动态添加视频管理器,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并记录该视频管理器的系统运行日志。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可拓展性
以上构建的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在只有一个视频管理器集群的局域网应用上有着很好的适应性,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对于跨校区,甚至跨地区办学的大规模应用,由于用户规模比较大,覆盖范围比较广,单管理器集群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系统必须考虑向广域网过渡,对原有方案进行扩展。一个可行的方案如图3所示。
整个管理系统由中心管理器集群﹑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组成;在各区域管理器集群又包含至少一台W eb管理器,一台视频管理器。中心管理器集群作为用户访问整个视频管理器系统的门户,维护W eb页面内容和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记录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总负载量(负载总量,可继续提供视频管理的视频管理器数量等)。区域管理器集群为本区域提供视频管理,维护本区域数据库(包括本地视频管理器数量,各管理器的负载量,是否处于活跃状态等)。各管理器集群是一组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管理器,每一台管理器都存储相同的信息用于客户访问,所有的管理器都有单独的IP地址,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视频管理;但管理内容需要通过中心W eb管理器的解析和指向。
在管理器端,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W eb定期向中心W eb管理器发送集群信息(该信息已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在区域内部,各视频管理器都运行客户端程序,定期向区域W eb管理器发送该视频管理器当前的信息。
在客户端,当用户在W eb管理器上请求一个视频管理时,W eb管理器根据用户本地DN S解析确定用户IP地址所属区域,优先访问本地区域数据库,W eb管理器根据本地数据库中管理器信息表中的负载排名,选择一个负载最轻的视频管理器,将管理指向该管理器。当本区域中所有视频管理器都处于过载状态时,本地W eb管理器将自动搜索中心管理器中的记录,选定一个负载最轻的群集,再在此群集中找出一台负载量最轻的视频管理器,将该管理指向到该视频管理器。
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者对学习资源多样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教学管理资源的表现形式也将更注重动态化和交互性,注重构造一个多媒体的交互性教学管理环境。教学网络化资源无疑在这其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然而教学管理作为大学一个特殊的管理领域,在其中引入教学管理网络化,既要考虑到要有较好的功能特性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更要考虑到其教学管理特性,为教学管理构建一个适合网络化学习的多媒体集成资源环境,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萧琛著.全球网络经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2]美 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陈学飞主编.美国、德国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李长洲,周曼丽.基于W E B的流式视频直播技术[M].微型机与应用.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