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设计(共5篇)

时间:2019-05-15 12:0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设计》。

第一篇: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学习与生活都需要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作用及怎样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无阅读、写作文,还是进行口语交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处处需要我们收集有关的资料。那么,收集资料有什么作用?怎样收集资料?(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学习读写例话——《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二、自学例话,交流点拔

1、自由默读,思考勾画

(1)阅读文章,注意收集有关资料有什么好处。

(2)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2、全班交流,教师占拨。

(1)结合文中例子、所学课文或课外所阅读文章,谈谈收集有关资料的好处。

(2)交流收集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确定最适合本地人际的方法,一般来说最主要、最常用的是查阅书报杂志。

(3)如何查阅书报杂志?(先看目录、标题,再找到相关页码、版面快速浏览,然后从中找出需要的资料摘抄、剪贴或复印。)

三、互相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交流内容:平时收集的与本单元所学四篇课文有关的课外资料。

交流方式(出示小黑板,下列方式请任选一种):

展示、介绍图片

播放音像制品,一般不超过3~5分钟

朗读文字资料片断

交流过程:先独自或小组合作准备,再上台向全班展示介绍,教师随时激励学生收集资料的热情,充分肯定好的点子、办法

四、布置作业

注意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为口语交际、习作做好准备

第二篇:雾凇教学设计资料

雾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导入: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吉林雾凇的美景。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感受雾凇的特点:课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特点?

2、讨论交流: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板书)

3、齐读这两个词。

4、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5、指名朗读,齐读,初步感知雾凇的特点。

6、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课文还写了雾凇的哪些特点?

7、交流:玉树琼枝、千姿百态(板书)

8、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雾凇的“千姿百态”。出示收集的雾凇资料照片。

9、说话训练:吉林雾凇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10、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感受雾凇的美景:出示雾凇的全景和特写

2、谈感受: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美?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4、交流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 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② 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都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样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指导朗读。

四、精读第二自然段。

1、学到这儿,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2、质疑后归纳:①什么是雾凇?②雾凇形成需要什么条件?③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4、讨论交流:

①什么是雾凇?

指名读: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② 凇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交流: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ⅰ、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交流后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这时,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ⅱ、自由读,感受雾凇形成的过程。

ⅲ、再读,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理解雾凇凝结时的情形。

ⅳ、示范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雾凇形成的经过。(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师生是平等的,关系是和谐的,学生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ⅴ、观看雾凇录像,进一步感受雾凇的形成过程和奇特。(通过学生的全员参与,全面参与,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学到方法。)

五、课堂延伸:我是小导游

假如你是吉林人,此时来了一批游客,你准备如何向客人介绍家乡的雾凇?

a)分组讨论交流。

b)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介绍。

c)评议。

(让学生充当小导游,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让学生练习和实践,学生动脑、动口,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

六、总结课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还充当了小导游,向客人介绍了吉林雾凇,感受到了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七、作业。

观察早晨霜冻的景色,并留心太阳出来后,霜逐步化解的过程,仿照文章的写法,写个小练笔。

(作业设计的意图就是让学生整合所学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向深度延伸。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语文积累,动手、动脑由课内到课外,丰富了积累,提高了能力,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真正实现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板书设计: 雾 凇

洁 白 晶 莹

雾 凇 银 光 闪 烁 闻名全国的奇观 千 姿 百 态 琼 枝 玉 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词句来说明雾凇的。

3、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

2、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谁来说说吉林雾凇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交流)

让我们美美得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2、作者把吉林雾凇赞为怎样的景象?(板书:奇观)

3、看着这样奇特的雾凇奇观,你不由产生哪些疑问?

(梳理学生的质疑后)过渡:作者为什么称吉林雾淞为闻名全国的奇观,如此奇特大景观又是如何形成的?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二、自主探究悟形成。

1、过渡:雾淞,争奇斗艳,是北国风光中一绝,它们的形成有什么条件?为什么在吉林松花江畔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呢?雾淞的形成的过程大体经历哪几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面的练习题,呆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1)、雾淞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只有在每年的确12月至第二年的2月间,只有在松花江畔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才会形成“雾淞”?

(3)、雾淞的形成的过程大体经历哪几步?

2、交流:根据生回答。(课件出示:“雾淞,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雾淞形成的原因,必须有有两个条件,是哪两个条件?多媒体出示:(一是饱和的水汽,二是遇冷凝结)板书:(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3、师:为什么只有在每年的确12月至第二年的2月间,只有在松花江畔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才会形成“雾淞”?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多媒体)

4、具备了这些条件,松花江畔就一下子形成这么美的景观了吗?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雾淞的形成的过程大体经历哪几步?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句子:

A、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C、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对比朗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4、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淞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凝结而成,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

(学生交流:最初,逐渐,最后。)齐读这句话。

5、晶莹夺目的雾淞就这样在松花江畔形成了,它是多么神奇啊,难怪吉林的雾凇能闻名全国。让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雾凇独特的形成过程。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漫步江畔赞雾凇

1、过渡:雾凇之美,美在它的悄无声息,美在它的壮观奇绝。要欣赏吉林雾凇奇观还大有讲究呢!当地有句俗语叫:“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也就是说,观赏雾凇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下面让我们随着人们的脚步一起漫步于清晨的松花江边吧。

2、同学们,想不想观赏一下这美丽的雾凇呢?(课件出示雾凇奇观的图片。)

3、这么多的银松雪柳,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你能用上几句话美美地介绍一下吗?

4、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松花江边的人们又会怎样赞叹呢?(板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拓展

1、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赏雾凇、悟形成、赞雾凇,欣赏了雾凇的美,此时,你想说点什么? 2、1990年,江泽民爷爷观赏吉林雾凇后,不由赞叹道:“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雾凇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松花江畔留下了如此绚丽奇妙的奇观——雾凇。

3、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奇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祖国的四大奇观吧!(图片欣赏: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师作适当讲解。)

4、希望你们课后能主动搜集这些自然奇观的资料,探索它们的形成原因,成为一名业余小导游,给家人或同伴介绍介绍这些自然奇观。

五、作业布置

1、搜集吉林雾凇或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的资料,设计一份导游词,开展一次争当小导游的活动,把具有地大物博、景象奇美的祖国风光介绍给大家。

2、以“雾凇景观千姿百态“为中心句写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23雾凇

奇观忽如一夜春风来 凝结遇冷千树万树梨花开 饱和的水汽

《雾 凇》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观赏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雾凇,(师板书,并强调“凇”的写法。(我们要注意,淞是两点水旁,不要写错了。)大家想看吗?

2.整体感知

看了之后觉得雾凇怎么样? 师:“这么美的雾凇让同学们赞叹不已,此时,你们一定有很多的词要送给雾凇,谁来?

3.学习生字词

课文也有很多好词呢!让我们一块来读读这些词吧。(屏示生词)二.精读感悟

1.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大家对雾凇都很喜爱,你知道这个奇观是什么地方的吗?(出示课件)谁能告诉我“奇观”是什么意思?

那么我们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雾凇的呢?

请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吉林雾凇有什么特点?

(大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多美

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刚才同学们说到雾凇多而美的特点,那你能够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多而美的特点吗?

⑴指名读

⑵齐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雾凇的特点了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他抓之了重点词语,并读得很有感情)

2.你们说的这些老师也感受到了。多么美丽的雾凇啊!这种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

指名读要求:①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两个条件? ②为什么在吉林能形成怎么壮观的雾凇呢? ③吉林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然后同桌交流答案,看你们的答案是一致的吗?谁的答案更好?

3.提问: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你们找到了吗?谁来说说?(出示)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条件吗?(什么是饱和的水汽? 凝结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在吉林能形成这么壮观的雾凇呢?

(1)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一部分符合哪个条件呢?哪个词具体体现出了水汽的饱和?(弥漫)

(2)出示课件

这几句话又符合了哪个条件呢?

师补充:从丰满水库排出的水,水温大约在4摄氏度左右,江水乘载着巨大的热能缓缓流经市区,大约在夜里十点钟左右,松花江上开始有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上滚滚而起,不停的涌向两岸。

(3)这时雾凇开始形成了。那么雾凇的形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出示:雾凇的形成是个_______的过程。)5.你从哪里体会出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的呢?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说明雾凇形成的速度慢。雾凇大约要经过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形)

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语速要慢)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说明雾凇形成时轻柔无声。雾凇形成时人们正在熟睡,是察觉不到的,等到早上推开门一看,才发现一夜之间世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语气要轻)

一层又一层:第一层的时候,好象在黑黑的树枝上撒了一层盐,继而盐一层层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树木完全变得洁白通透了。

谁能读好这一部分?看谁能读出感觉(要抓住重点词语来读)这些词和句子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的,慢慢地凝结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那句话更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引读:最初------,逐渐-------,最后------------。

④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一夜之间松针柳枝有了变化,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这种渐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美的过程。

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逐渐————,最后————。)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体会到雾凇的美了吗?你们都体会带了,那你们能让我也体会到吗?

生齐读

5读得多好啊!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已经置身于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看到雾凇在我的面前形成,欣赏着这雾凇奇观,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6.大家说的都太棒了,引得老师也想赞叹一番了,你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赞叹的吗?

雾凇,你让我感受到“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

老师为什么说“冬天里的春天”呢?你从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吗?

(课件出示)

什么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这一句话写出了雾凇的什么特点?

在课文的第五小节里还有一些词也写出了雾凇的这些特点,你能找到这些词吗?

理解“寒风吹拂”:天气这么冷,人们不呆在家里,躲在被窝里,却一大早就在松花江边漫步,也间接说明了雾凇的美。

正因为雾凇是如此的美,才引得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引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令人神往的地方啊!我们不能亲眼见到它,就让我们借助语言文字来感受它,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

我越来越觉得听大家读书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了。

这么美丽的雾凇,却还有人不了解它,现在老师想聘请大家做一回广告策划,为吉林雾凇设计一条广告语,看谁设计的最好。

第三篇:《灯光》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当代着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学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在围歼战开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中的插图,看得那样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和情景,想到了未来,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想什么呢?(革命胜利以后,劳动人民将有可能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郝副营长高尚丰富的内心世界。)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这一层再朗读一遍。

2、指导理解第二、三层。

(1)指名朗读。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后续部队、千钧一发、整编师。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层的内容。(突击连冲进守敌围墙后,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这样,突击队孤军深入,得不到增援,围歼战有可能失败,情况非常危急。人们望着黑的围,万分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了。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遗体。)

(4)课文中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表现了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战斗打响后和战斗胜利后这两层再朗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第二段。

2、预习课文的其它部分。

板书设计

5 灯光

勾起回忆

| 战斗开始前

|

回忆往事 | 战斗打响

照应开头

| 战斗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上一堂课学的课文。

2、作者是怎样想起这段往事的?我们来学习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漫步、清明节、(漫步是没有目的的悠闲地走。清明节是节气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这个时候很容易想起革命先烈。)

3、引起我回忆往事的原因是什么?(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这三个字是连接现实和往事的一根链条,因为英勇牺牲的郝副营长也说过:多好啊!)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再朗读课文的这一部分。

三、学习结尾部分

1、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璀璨华灯的意思。

2、我怎么会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一是见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憧憬过这美丽的灯光;二是听见游人发出的多好啊的赞叹,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

3、教师小结:这个结尾部分和开头都写的是现在,相互照应。我在天安门广场璀璨的华灯下回忆往事,包含着不忘不过去,应该把先烈的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准备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准备缩写第二段。

板书设计

5 灯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幸福生活

| |

|

|

| |

| 多好啊 |

| |

|

|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生命换取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照耀 漫步 挺进 微弱 双膝 漆黑 憧憬 千钧一发 豫皖苏

二、指导作缩写练习

1、指导读思考 练习第六题,明确练习要求。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缩写这一段,哪几点必须写清楚。

3、讨论交流。(缩写这一段,必须写清楚五点:一是时间是非曲直947年初秋;二是那一次战斗的任务;三是战斗前郝副营长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战斗中郝副营长的表现;五是郝副营长的牺牲。)

三、学生做缩写练习,教师检查了解缩写情况。

四、请两三个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师生酌情评议。

五、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月光曲》。

第四篇:《尊严》教学设计资料

《尊严》教学设计

一、【概述】

1、四年级语文教材第二组第三篇

2、小学语文教材《尊严》,2课时

3、学习内容:生字词、抓住描写哈默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4、学习本节课,主要学习人物描写,及学会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

二、【教材分析】

《尊严》是义教课标实验教材第二组的第三篇文章。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本文所在组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课文中讲述的故事对做人处事有什么启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生字词的预习可以放在课前。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需要教师的指导。本文主旨“尊严”的涵义也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辅助教学与学生品味相结合,通过学生研读、分组探讨、意境表演等方式使学生体会出人物描写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设计场景,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人物。

六、【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正确读写并理解尊严、逃难、款待、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含义深刻的语句。

3、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哈默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七、【教学过程】

一、由“尊”入题,初识“尊严”

1、板书“尊”,边写边指导易错的地方。读,组词。

2、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研究“尊严”。(把题目补充完整)预习的时候同学们都查字典了,字典上是怎么解释这个词语的?学生交流。(多媒体出示)

(1)尊贵庄严

(2)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

二、深读课文,品味“尊严”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得出尊严这个结论呢?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一个大概。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回忆一下。(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2、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都清楚了一个问题:文章中说谁有尊严?这话是谁说的?

(多媒体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3、指名读。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把你的理解说出来和大家分享。这个句子中有一个中心词——尊严,刚才同学们解释“尊严”的意思是:(1)尊贵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你认为在这个句子中我们该选择哪一个解释?

4、什么样的人在大家的心中才有尊贵的身份和地位(才尊贵庄严)呢?(交流)而哈默呢?读读文章的一二段。这时的哈默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多媒体出示)

(逃难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5、选择上面一个或两个,静静地想想,你看到什么了镜头。(学生想象交流)

6、、读读杰克逊这句话,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杰克逊大叔么?(学生提问)是杰克逊的话有问题?还是尊严另有含义?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个故事来看一看。同学们读读2——4段,用笔划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看看哈默哪些言行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有话想说。

(二)细读文本,品味哈默、杰克逊对话 引导学生交流体会哈默的话: 对话一:

语言:“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么?” 行动:当镇长杰克逊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学生交流看法。体会哈默说这句话的语气和心情(渴望,急切,无力)。指导朗读。

对话二:

语言:“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神态、动作: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学生交流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揣测哈默此时的心理活动,感受哈默的渴望和毅力。指导朗读。(语气也许不高,但很坚定。)

对话三:

语言:“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我再吃这些东西。”

学生交流看法。体会哈默的喜悦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语气欣喜而坚定地)

设疑启思1: 杰克逊大叔和我们一样看到了哈默强烈的自尊心,所以,他想把女儿嫁给哈默,但是,我们不能不想想,仅仅是这份自尊就能让杰克逊把女儿嫁给这个一无所有的人么?继续往下读课文,相信你们还会有所发现!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就成为杰克逊大树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句话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了解“庄园”,体会“好手”。)

2、联系实际体会:我们班里有哪些好手?或者说能手?(交流)不妨推测一下,年轻人在什么时候证明了自己是一把好手?

3、这一句中还有一个词不能舍弃,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抓住“很快”体会聪明,上进。)

小结:因为年轻人不仅自尊自爱,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自强”。所以,杰克逊大叔才这样对女儿说: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4、哈默的发展真的如杰克逊大叔的预测么?我们来认识认识哈默。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哈默的资料,选择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一条,用三五句话告诉大家,注意取舍。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多媒体出示)

阿曼德〃哈默:

大学时代就成为百万富翁的美国商人。

曾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建立了友谊;

与利比亚国王是莫逆之交;

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都有密切联系;

邓小平曾亲自邀请他到中国访问,曾向中国儿童基金会捐款2万美元……

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和平使者”,精通百业的“万能商人”,具有魔力的“商业精灵”。曾被称为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经营之神”“幸运之神”。

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杰克逊的话:

1、哈默功成名就以后还经常把一个人牢牢记在心里,用他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行动,这个人就是杰克逊,杰克逊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我们不妨再走进课文,去认识认识杰克逊。读课文2—— 4段,看看,听了哈默的三次话以后,杰克逊大叔有什么表现?(心想、想了想、思量片刻)

2、任选一处,把那次对话连起来读读,想想,杰克逊在心里对自己说什么?把你想到的,在你的书上写下来,一会我们交流。(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按照三次对话的顺序交流。在交流中呈现杰克逊大叔的心理活动,感受他对哈默的敬重,体会到他呵护哈默自尊的良苦用心,并结合哈默的语言,读好杰克逊大叔的话。

4、如果哈默要对杰克逊大叔说一句感谢的话,他会说什么?

5、多么智慧的老人、多么可爱的老人啊,想起了一句话:(多媒体出示)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尊严,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 席勒

6、所以,我们说杰克逊大叔也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两个有尊严人的对话我们应该再好好读读。(学生分角色读)

小结:就是在他的保护下,在他的庄园里,哈默才有机会作为一个尊严的人站在我们的面前。

三、对比思考,拓展提升

1、同学们,哈默和杰克逊都是有尊严的人,其他的难民呢?他们有尊严么?再读读文章第一段思考。(引导学生从“逃难”、“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等词语中再一次感受难民的处境,体会到“连谢谢也不顾得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都是有情可原的,不能因此而断定他们没有尊严。)

2、既然如此,杰克逊为什么单单看上了哈默?他和其他难民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难民们的尊严被掩盖在极度的饥饿中,而哈默的尊严在饥饿的时候以对“以劳取酬”原则的坚守得到了 彰显。)

3、我相信哈默的做法会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启发,把你的启发写下来吧。

八、【帮助与总结】

教师配乐总结:尊严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年轻人宁可挨饿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尊重,也给自己赢得了工作的机会,赢得了最终的幸福。同学们,让尊严会激励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向前!老师希望我们在做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自尊、自立、自强的人。

九、【板书设计】

尊 严

逃难的年轻人(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X努力=成功 石油大王

第五篇:《白杨》教学设计资料

《白杨》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感知白杨的形象美和精神美。

2、体会爸爸说的话的含义,领悟白杨与建设者精神美的实质,从而使学生受到“在需要自己的地方顽强生长,做出贡献”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过爸爸的话了解白杨的特点。

2、体会爸爸介绍白杨树是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白杨的资料,画一幅白杨的画。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感知白杨的形象美

1、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大家想不想听啊?好,看哪位同学听明白了歌中唱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

播放歌曲阎维文的《小白杨》

2、“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知道白杨的有关知识,你能介绍一下吗?

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3、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4、出示幻灯片,请同学齐读题目,课文中的白杨又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填空:

在去新疆的火车上,我们看到了()的白杨。

3、组织交流。

4、请学生展示课前画的白杨树。

5、组织评议:看了这画,你有什么意见?为什么要这样画?请用朗读的形式体现你的观点。

6、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戈壁滩的荒凉,白杨的高大挺拔。

7、小结:多么高大挺拔的树!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唯有一排排白杨从眼前闪过,这给旅客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难怪兄妹俩会展开争辩。

8、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的对话。(省去提示语,请用你的朗读体现它的意思。)

三、品味语言感悟白杨的品格美

1、创设情境: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目之所及,浑黄一片,这儿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而白杨却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3、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在沙漠上,白杨会长得这么直,这么高大呢?

4、是啊,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树?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想:

多么()的白杨啊!

5、组织交流:

△多么(有生命力)的白杨啊!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干。

(1)指导朗读体会:读这句话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地方?能换上它读读吗?(在不同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同,朗读时的语气、语调也就不同。)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地方填上去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个别读→评读→品读→齐读)

(3)小结:城市需要它,它就默默无闻地舒展风姿,供人们欣赏;边疆需要它,这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儿生根了。

△多么(坚强不屈)的白杨啊!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1)指导朗读体会:你能选用其中的一种天气情况来说吗?想象当时的情景,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分小组读、齐读。

△多么(挺拔)的白杨啊!它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1)引导体会“从来”的意思。

①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白杨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它也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它还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②组织交流。(引导从时间、地域、气候三方面体会。)

(2)指导朗读。

……

6、小结:不管何时,不论何地,无论遇到多么恶劣的气候,哪里需要,白杨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它上擎青天,下踩大地,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就是白杨的品格。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多么坚强的白杨树,傲然耸立在大戈壁上,给茫茫的大戈壁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三、引导探究领悟建设者的精神美

1、(引读):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生接读):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2、引导读孩子们知道的内容,根据他们所知道的内容来推想一下,孩子们所不知道的是什么?

3、组织交流:

(1)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

(2)爸爸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上学?

(3)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

4、引导体会:孩子们不知道的,你们知道吗?

5、你们已经理解爸爸的心了,再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有没有觉得话中有话?请重点挑一句话研究包含着的意思。

6、交流研究成果: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哪儿需要,就到哪儿去工作、生活,不畏艰难,坚强不屈。

7、爸爸的这番话含蓄深沉,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

8、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用朗读来回答。

9、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板画:小白杨板书:爸爸孩子)

10、小结:爸爸看到了这,高兴地笑了。这是一个边疆建设者看到祖国的边疆建设事业后继有人时的一种欣慰的笑。让我们衷心祝愿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长越高、越来越美!

11、让我们带着欣慰的笑,再一次来读读那三句话。

四、拓展延伸畅述心中的感受

1、播放课件。(建设者们在工作的情景。)

2、此时此刻,你想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祖国建设者说些什么?

3、自选角度,以“我心中的白杨”为题,把心中的所思所感写下来。

下载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设计(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设计(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熊猫》教学设计资料

    《大熊猫》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认识14个生字,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并会用部分词语造句。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情感目标:......

    《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学会说话大方、听话认真,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2、激发、鼓励学生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自主......

    《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教学设计

    《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夏天生活的快乐! 2、 能表示对夏天常见疾病与伤痛的关注,能在家长或教师指导下进行初步探究。 3、初步......

    《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教学设计 乌市76小学 李彬 一.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小学 2. 学科:小学综合实践 3. 学生课前准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注意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注意问题 根据初中学生特点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趣味性。数学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我们要在引入新课环节下工夫,创设有......

    《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教学设计

    《交通规则要遵守》教学设计 泰山区财源小学 房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交通规则的作用,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生命安全的保证。 能力目标......

    《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设计

    《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与人交流时,能使用恰当的语气,表达得当有礼貌,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 2、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3、通过情境演练,进行口......

    注意营养促健康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知道什么是营养缺乏及预防方法。怎样才是均衡膳食。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人体每天需要的七大养分,怎样摄入营养均衡。一、导入课题1、问话导入:同学们知道人体需要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