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庄子是一口井美文摘抄
人在得意的时候,是不会想到庄子的。一旦失意,这才把庄子想起来,感觉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样。其实对于那个溺水的人来说,这根稻草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但在心理上,起码有那样一点安慰,觉得自己抓住了一点什么,可能还是有救了。
人其实是很势利的。人对庄子的爱,其实就包含着这样势利的成分在。我是个爱庄子的人,我对庄子的爱,其实也是包含着势利的成分的。而且现在提笔遥望庄子,说明我的人生,可能又落回到某种低谷吧。
人其实不仅势利,有时是很容易灰心的。我觉得这是人性中难以抹掉的弱点。人一旦灰心了,就会想起《庄子》里那个“心如死灰,形若槁木”的经典形象来。其实庄子是非常诙谐风趣的一个人物,谈锋甚健,精力充沛,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半死不活”的形象。
所以,在我灰心的时候,我是提着一个水桶来到庄子身边的。庄子应该是一口井,虽然他说过,“甘井先竭”,他怕自己是一口井,特别是一口盛满甘甜井水的井。可是,对天下那么多失意的人来说,也许根本谈不上失意,只是对暂时灰心的人来说,庄子就是这样一口井,人们需要从这口井里,汲取一点甘甜的井水,来润润干枯得发苦的喉咙和灵魂。
庄子虽然说“甘井先竭”,仿佛一个小气鬼的口吻,但庄子从灵魂深处,是喜欢别人提着木桶来到他的身边的。庄子有着大海般磅礴的气势,他的文笔,就像大海一样的汪洋恣肆,他瞧不起坐井观天的青蛙,自然是不会顾忌人们到他的井中打水的。庄子这口井的井水,是像大海一样永不枯竭的,就像《秋水》里写的大海一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是那么大气磅礴的一个人,他怎么会计较几个精神萎靡的人到他的井中去汲几桶水呢?
人们需要庄子,就像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旅人需要一口井,哪怕是一口苦井咸井。而事实上,庄子这口井的井水,是多么清澈甘甜呀,每一个在精神上经过长途跋涉而显得疲惫不堪的旅人,都会贪恋这甘甜而清凉的井水,何况这井水在静夜中,还要倒映出那么美那么圆的一轮精神的月亮——庄子美丽的脸庞。
事实上,在精神的静夜中(是精神的静夜,也许在喧嚣的白昼,只要心静下来,就会进入那精神的静夜之中),每个人都能在这口井中看见庄子美丽的脸庞,带着葛巾的满月一样美丽的脸庞。一个在生活中受到点委屈的人,自然也有受尽委屈的人,一看到这张月亮般清明温润的脸庞,就会像受到委屈的孩子投入妈妈的怀抱一样,幸福的泪水像清泉一样奔涌。当所有的委屈都化为盈盈的泪水奔泻而出的时候,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升起一轮最盈满的月亮。
庄子,是一个能够掏出我们内心的委屈和灰心就像掏出我们眼底的泪水一样的人类精神的母亲。
所以我说,会有那么多精神上失意的浪子,围拢庄子像围拢一口井,像凄凉的冬夜围拢一堆篝火,像除夕夜所有的亲人围拢一桌热气腾腾的团圆饭。庄子是一口美丽的井,这口井掘得很深,一直联通到每个人灵魂的最深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精神上,还是一个哺乳期的婴儿,每个人都需要这口井甘甜的乳汁来哺育自己,特别是在自己精神上失意苦闷的时候。
汲取了庄子甘甜的井水之后,我们浑浊疲惫的眼睛一下子重新变得清亮,我们站在大地上,但我们的灵魂已经超拔于大地之上,我们变成《庄子》里那只“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我们把疲惫与灰心从羽毛上抖落,干净利落地全部卸落到大地之上,正如庄子这眼井呼啸着,从大地的深处直冲而上一样,我们这只大鹏,也从大地的表面直冲而上,大地迅速收缩,最终变成一颗泥丸,任你团弄。庄子的气魄与惊魂,就在这时附着在你的灵魂之上,真是“十日并出”,好不壮观的景象呀!
拥抱庄子,像拥抱一口井。拥抱一口井,像拥抱庄子。
第二篇:掉进一口老井里的人美文摘抄
隐约像老家的那口老井。死寂的水面上映着一张令他惊悚的脸。
这些天来,钱仕达老做同一个梦。
恍惚中,自己坐在飞机上,经过那口老井,透过舷窗向外望去,那口井清清楚楚,周围是四条光滑的小路,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井”字。
突然,飞机径直向下坠去。钱仕达一阵惊慌,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从飞机上掉了下去。这时,飞机却又恢复了正常,抛下自己飞走了。他感到自己就像一枚无助的树叶,飘呀,飘呀,最后竟飘进了古井中,井水冰凉刺骨,那张惊悚的脸没了,却从井底伸出一双巨手,死劲地往下拽他。
也就在这时,他被吓出一身冷汗,从睡梦中醒来。
不会是自己做的那些事露出了马脚?
不可能。他前思后想,一遍遍安慰自己。
自己在大大小小的职位上,做事一直谨慎小心,滴水不漏。几十年的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怎么会在即将安全着陆时翻船呢?
可是梦中接连出现的那口老井,是凶还是吉呢?
这些年,他在仕途上混得并非一帆风顺。多少次,他就像行走在钢丝绳上的舞者,战战兢兢地躲过了对手设下的一个个陷阱。同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挖空心思,使尽手段为对手布下一个个陷阱。每当看到一个个对手,纷纷败在自己脚下,他越加变得冷酷和贪婪。
他总将自己比作隐藏在陷阱深处的一条蛇,随时都会向侵犯的对手致命一击。
同僚都说他像个不倒翁。自己或多或少感到一丝得意。
多少次,他也曾被噩梦惊醒。可从来没像现在的梦这样,那口老井就像一条甩脱不掉的巨蟒,纠缠着他彻夜难安。他患上了失眠症。右眼皮也开始跳个不停,跳得他心烦意燥。
老婆有些惊惶,不住地嚷嚷着右眼跳灾。他虽然嘴上骂着乌鸦嘴,心里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妙。
最近,局里突然来了几个陌生人,背地里好像在调查什么事情。处事一向沉稳的他,绷紧心弦,就像一只井中之蛙,苦苦地做着摆脱和挣扎。哪怕一点蜘丝马迹都使他心惊肉跳,苦思着应对的办法。
钱仕达终于病倒了,住进医院。
那口老井依旧恶魔一样死死纠缠着。他彻底崩溃了,近乎精神失常,整日歇斯底里地喊着,快,快给我填了那口井。
守在身旁的人听到这话,都有些莫名其妙。
一天早晨,趁家人一时疏忽,钱仕达偷偷溜出了医院。
也许是鬼使神差,他竟搭上了去老家的车。
黄昏时分,当他的双脚一踏上老家的那片黄土,就发疯似的深一脚浅一脚,沿着那道道白菜沟走去。没多久就发现,有一处塌陷下去了,看上去好像一口废井。
就是这儿!那口井瞬间在他脑海中定位。
因为这口井对他来讲再熟悉不过。
突然,他感到心口一阵剧痛,那口井仿佛一下子变成了他的仇敌,他两眼充满了怒火,狠狠地向井的四周踩去,恨不得一脚就把它踩平。一脚,两脚,三脚……他什么也不顾了,泥水溅满了他的裤腿,汗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猛然,他感到脚下一沉,整个人便跟着坠落下去。
钱仕达像稀泥一样瘫倒在井底。惶恐中,双目无望地环视着湿滑阴凉的井壁。
时间似乎一下子回到了50多年前。那年,他好像只有七八岁的样子,他跟着父亲到坡里,就曾经看到过这口井。那时,雨水充盈,水位很浅,人们干活口渴了,就把玉米叶子卷成喇叭形状,到井里兜水喝。因为当时自己年龄还小,打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一气之下就站在井沿上往里面撒尿。刚巧被生产队的瘸子队长看到,挨了好几耳光。于是,他把怨气就都洒在了那口井上,趁人不注意,又往里面撒大便。还好,这次没有人看到。当他看到瘸队长的老婆从井里挑上水,晃晃悠悠往家走时,他跟在后面,一连得意了好几天。
钱仕达家里穷。他高中毕业回村后,受不了下地的苦累,就打起了村支书独生闺女秀的主意。每次秀来井上挑水浇菜,他就故意出现在秀跟前,帮她挑水,一来二去他就成了村支书家的乘龙快婿。自然他也被指派做了村里的会计,不用再下地干活。后来,高考恢复了,秀承当了一切家务,他挑灯苦读,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离开村子时,秀还特意从那口老井了舀了一瓢井水递给他,告诫他不要忘了老家的人。他强忍着喝下一口,转身就呕吐出来了。他想到了自己的污物。很快,在大学里,他又追上了一个女同学,因为他探听到那个女同学的父亲是省里的一个高官。他回家跟秀提出离婚时,秀已有了六个月的身孕,可他冷酷的心里只有自己的仕途前程。他不顾家人的苦求责骂,最终执意离了婚。随即,悲伤失望的秀,一时精神失常腆着肚子投进了那口老井。
秀死后,钱仕达便成了四邻八村唾骂的陈世美。他总怕被戳脊梁骨,连父亲去世都找借口没回家服丧。
黑暗笼罩在他的四周。渐渐的,钱仕达的意识变得模糊起来。一切开始离他远去。
第二天一早,一个上坡放羊的老汉发现了井里有人,惊呼附近的村人,捞上来一看,竟是钱仕达,人早就变得僵硬,没了气息。
没几日,反贪局的人在钱仕达一处别墅的窖井里搜查出一千万人民币。
消息传回钱仕达老家,有人说这事蹊跷,有人说这是报应。那口老井早就被填平了。今年一进雨季,徒然又塌陷下去,像是潜意识地张大巨口,等待着钱仕达的到来。
第三篇:夫妻井来了狐狸美文摘抄
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黄沙茫茫,一条黑色的沙漠公路在绿色植物的护卫下,迤逦绵延,一直伸向沙漠深处。在绿色与绿色之间,每隔几公里便有一座小平房,疲惫的双眼远远地望见赭红顶天蓝墙的小房子,顿感亲切、温暖。436公里的沙漠公路防护林共有108座这样的小房子。每座小房子里面有一口水源井,用于浇灌沙漠公路两边的绿色植物,因了这守井的多数是夫妻两人,人们习惯叫“夫妻井”。
“夫妻井”里的夫妻,主要是四川、陕西、甘肃和新疆人;有年老的,也有年轻人——我就曾采访过两个新疆和静县来的蒙古族小夫妇。自2008年防护林建起,看护的人来了又走了,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多人受不了沙漠的干燥、酷暑、风沙和如影随形的寂寞。只有少数人觉得守井房的活不累,还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坚持下来的多是年长者。他们从城里买来鸡子鸭仔,带袋土,平常节省一点淡水,种棵菜养盆草花,年轻的小媳妇们带来一卷十字绣,打发水流一样细缓漫长的时光。
沙漠里有了水和人,麻雀、鸽子、老鼠、野兔便尾随而至。老鼠尖利的牙齿,啃断了塑料水管,管理人员买来几十只狐狸,抑制老鼠的过度繁殖。有了小动物,闲来无事的农民工得空也去打野兔、抓老鼠、夹狐狸,改善改善伙食,打打牙祭,给散淡稀松的日子平添世俗的幸福。
守护夫妻井的全是农民工,他们中的许多人曾为了生计四处打工,糊纸盒、盖楼房、修公路,啥苦活都干过。他们说,给私人老板打工不容易,外面的社会风气不好,常常拿不上工钱还不敢出声,否则一分钱拿不上还被人打。看护水井房,工资每月一千多块,虽说不多,但从来不拖欠,宁愿过这种与世无争的日子。白天,他们浇水、换管子、做记录,没事时坐在屋门前看汽车来来往往。最难熬的是夜晚,南疆的夜晚漫长,夫妻俩脸对脸,时间长了,无话可说,一开口,心里莫名其妙地烦躁。沙漠里住久了,语言表达能力下降,也不擅与人交流。许多过路的游客出于好奇,拐进水井房找他们聊聊,他们便过节似的。前年,我集中采访过45座水井房的夫妻,本想写一部重头作品,可采访下来,有些许失望。他们的日子过得极单调平常,也没啥多吸引人的,但唯有一件事,仍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发生在35号水井房的故事。
水井房的男主人叫刘国辉,女的叫高风莲,是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22团场的农工。家里有五亩地,年纯收入千把块钱,加上在团场做活的钱,一年也就挣六七千块钱。年纪大了,团场的活太累,干不动了,经朋友介绍从2009年起来这里看水井。刘国辉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医生让他缓解紧张情绪。为此,他皈依佛教,每天晚上睡觉前听一个小时的《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4月5日那天晚上,他记得相当清楚,他去树丛中小解,突然发现离水井房不到百米的地方闪烁着两点绿光。他吓了一跳,以为遇上了狼。定眼一看,却是一只灰棕色的狐狸。狐狸前腿支撑,屁股坐在沙地上,面朝水井房方向。刘国辉好奇,心想我又没养鸡,这只狐狸想干啥。小解完,刘国辉回到房间,房门开着,他坐在屋里斜眼观察,发现那只狐狸入定一般,伏地而坐,等到佛乐奏完,它旋即跑了。第二天晚上,刘国辉留了心眼,门半敞开着,正好对着狐狸坐过的方向,他把音量开的很大,不一会儿,那只灰棕色的狐狸又出现了,更令人惊奇的是,狐狸又和头一天一样坐在防护林树下,面朝着水井房的灯光。夜空深邃,四野寂寥,只有水井房门里射出一束窄长的光,温暖而明亮。在这样一个夜晚,刘国辉与这只狐狸目光相交,脸对着脸,一个在屋里打坐,一个在屋外沙地安静地听着悠悠的佛乐。这事说出来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第三天,佛音一起,这只可爱的狐狸又出现在原地,刘国辉的老伴高风莲说,起初,她根本不信,还骂丈夫发神经,而后来,她也看见这只狐狸天天来,整整一个多月,每天晚上,这只狐狸脑子里装了闹钟似的,准时出现在同一地点,定定坐在那儿,佛乐一停狐狸就跑了。高风莲咂吧着嘴说,这只狐狸成精了,如果不是我俩亲眼所见,讲出来谁信呀!后来,播放器坏了,狐狸走了,再没有回来。刘国辉嘿嘿地笑:“有狐狸做伴挺有乐子,它一走,我心里空落落的怪不是滋味,你说,这只狐狸能听懂佛乐吗?”刘国辉低头说这句话,问我又像是在问自己。
《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佛法从哪里入?从清净心入。念经就是把你的妄想业障念掉,恢复到自性清净。我们所求的“无量寿”,我们所期望的“庄严”,就是生活的美好、圆满,事事如意。从哪里去求呢?从清净心、从对待万事万物的平等心去求,理既未明,信何能深。这只狐狸缘何而来谁又能说得清,也许只有狐狸自己知道。佛法讲的是个缘,缘生既来,缘灭既去。我只需知道沙漠里曾经有过这么一只喜欢听音乐的狐狸,给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进而得到启示,要以平等之心、慈悲之心对待万事万物,当然也包括这只喜欢佛乐的小狐狸啦。
这是我在那一年春天沙尘弥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听到的一件最富诗意的故事。
第四篇:猪八戒是人才美文摘抄
一提猪八戒,大多数人脑子里会出现一个好吃懒做、整日色迷迷且丑陋不堪的形象,要把他和人才联系在一起,不少人会大摇其头,但是,观音菩萨愣是在上八洞、下八洞数以万计的神仙中选中八戒,让他担任西天取经的要员,的确是慧眼识珠。
像孙悟空这样的人才一般埋没不了——不管你还是不,人家的本领在那明摆着:上天入地,降妖除魔,几乎无人能敌,任何人也无法否认或视而不见,但像八戒这样的,本领不是特别出众,浑身的毛病却不少,现实生活中很难被发现并重用。
但是,据说一家网站搞了个调查,在唐僧的取经小组里,最受女网民青睐的,既不是坐怀不乱的唐三藏,也不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更不是老实忠厚的沙和尚,而正是这个好吃懒做色迷迷的猪八戒!像孙悟空和唐僧这样缺少七情六欲的非常罕见,沙僧又过于木讷、憨厚,八戒就显得颇有人情味——从某种意义上说,八戒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中的一员,比较有亲和力。
在对待八戒的问题上,观音菩萨确实高人一筹。按说,像这样有过严重问题、还爱打小报告、动不动就嚷着要散伙的有前科的人,就是应聘一般的工作人员,也不会被录取。何况是西天取经这样上天和凡界都非常重视的大事?
但观音菩萨却慧眼独具,没有把八戒一棍子打死:在犯问题之前,八戒是天蓬元帅,功夫自然不同凡响,水里的功夫甚至比大师兄孙悟空还要高明。尽管爱占小便宜,但其真正工作起来也不含糊。像井下背死人等粗活、累活、脏活这些孙悟空这样的精英不愿干、不屑干的,都是人家八戒的;再说,八戒心胸比较宽广,虽然屡遭孙悟空戏弄,但仍然和悟空保持着良好的同志加的和。在到西天取经紧张艰辛、充满危险的遥远路途中,既需要艺高胆大的孙悟空,也需要八戒这样乐天达观、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的帮手。
这就涉及到一个人才标准问题,古人云:“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得人者得天下。”这首要的一条,就是人才标准的确定。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或者唯文凭论,甭管什么单位,也不论什么岗位,恨不得所有人都要求本科以上文凭,即便你有通天本领,如果没有那个小本本,你也休想进去;或者一叶障目,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个子矮了不行,长得丑了免谈,弄得人才无所适从,只好牺牲个性,把主要精力用来讨和同事的。然而,没有了个性,也就丧失了创造力。
观音菩萨深谙“红花还得绿叶配”的道理。一个单位里,既要有运筹帷幄的决策精英,也要有踏实肯干的维修技工。所以,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就没有一味要求本领都像悟空那么大的,人品都像三藏那样无可挑剔的。要是那样,一是这个小组很难组成,二是即使勉强组成,还不够这些人内耗的——本领不相上下,凭啥你是大师兄俺排在你后面?凭啥我挑着担你牵着马而不是你挑着担你也牵着马?
这说明,发现和使用人才,需要慧眼。应该说八戒最后能修得正果,是观音菩萨不计前嫌的大胆使用和同志们的批评监督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否则,八戒说不定还在高老庄当他的妖怪,扰乱社会治安呢。
第五篇:没有是一张白纸美文摘抄
每年夏秋两季,牧民们都要将羊群迁移几次。在迁移中,羊群要经过的地方,不是危险的山口,就是狭窄的盆地。这地方总会有狼群出没,每次不损失几只羊,是无法通过的。
狼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十分清楚什么时候山口或盆地的要道上,会有羊群经过。而狼又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打又打不得,牧民们相当犯愁。为了不让羊群损失太多,牧民们想出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多养狗来保护羊群,然而养狗的代价比失去几只羊的代价更高,有些得不偿失。
最后,牧民们终于想出了办法,每次迁移,他们都会准备一堆带肉的羊骨头,将这些骨头煮熟,用小绳紧紧地捆住,使狼啃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然后将这些骨头扔在羊群路过的山口或是盆地。
狼本来是在等待羊的,他们是奔着羊而来的,却在途中意外地发现了香喷喷的骨头,于是便纷纷啃起了骨头。每当这时,一定是羊群通过的时候。
狼会眼睁睁地看着大群的羊从他们的前方通过,却顾不得太多。因为此时此刻,他们的嘴里啃着骨头。就这样,牧民们用极小的代价,避免了极大的损失。狼们不会知道,他们为了眼前拥有的,而失去了更多。
深秋,一群天鹅从西伯利亚飞往南方去寻觅食物,途中,他们要经过西斯亚利湖歇脚,那里的游人很喜欢喂养天鹅。于是,天鹅有了吃的。因为有了吃的,便不再飞往南方,结果却被冻死。
几个河南木匠坐火车,准备到北京打工。中途,车下有人喊,是打工的吗?我们需要人……于是,大家便像是得到了便宜,纷纷下了火车,在开封市打起工来。一个木匠在开封的工钱是一个月八百块钱左右,管吃管住。而同样一个木匠在北京的价格,是一个月一千五到二千五的工钱,也管吃管住。几个木匠为了眼前挣钱的机会,轻易失去了挣更多钱的机会。
有一年,清华大学管理系的学生还没有毕业,98%的学生就被各家招聘公司定了下来。等到真正毕业时,一个系里,只剩下两名学生还没有着落,这时美国等几家外国大公司来清华大学挑选在华业务的代理人,年薪在三十万元人民币以上。于是,剩下的这两名学生,都得到了最好的工作。
他们当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最优秀的都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机会。
一个人正是因为已经“有了”,反而失去了很多很多。
由此看来,“有了”,并不一定就是件好事。“没有”倒是一张白纸,因此,我们“没有”什么的时候,不但不应该遗憾,反而应该庆幸,因为这也许正是一种福音、一种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