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2:1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

第一篇: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越来越受国家和地方重视。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物流专业人才已经被列入12大紧缺人才,于是各大高校相继开办了物流管理专业,也愈加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物流专业教学计划中,理论课程比例超过70%,实践教学课时数不足30%,然而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与社会脱节,影响未来就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实践表明,实践教学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教学效果。为了与企业物流结合更紧密,走一条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之路十分必要。而如何建立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学校为基础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物流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1物流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1.1学生对物流发展充满信心

自2009年物流业被国务院确定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带来了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也给物流教育带来新的发展空间。通过对苏州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近几年招生报考情况进行调查,有60%以上的学生以第一志愿报考物流专业,30%左右的学生以第二志愿报考本专业,其他志愿或调剂到物流专业的学生不足10%,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报考热情和认可很高,对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期盼。

1.2学生对未来职业定位不明

尽管多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望和信心,但在校学生对未来职业定位不明的现象也不可小觑。以学校近期组织的“职场巅峰”求职模拟活动为例,很多低年级的同学在求职模拟中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些模糊或定位过高:1/2的同学应聘岗位为仓库主管,其他同学有的应聘物流经理,有的应聘采购管理,多数同学对自己的定位是管理者,但当评委问到关于物流管理者需具备的素质时,学生又略显迷茫。可见在校学生对社会物流人才的真正需求了解不多,多数局限在仓储领域,甚至认为自己一毕业就可胜任管理者职位,这种对未来过高的期许和局限的认识显然违背了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事实,这就需要老师提供更多的渠道让学生去真正体验物流工作,了解企业对物流工作者的具体需求,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3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崭露头角

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天津市推出的“校企一体,产学相容”的校企合作模式,苏州科技大学也启动了为期两周的暑期短学期社会实践,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即聘请物流企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做讲座和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相结合,以直观和新颖的形式,帮助同学认识物流,了解物流,掌握当前社会物流发展态势,了解虚拟海关,仓库堆垛,港口装卸货,运输配送等理论知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2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种类比较多,如引企入校讲座形式,以企业命名的订单培养模式,学生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模式等,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2.1校企合作缺乏统一规范的政策导向

目前的校企合作,多建立在学校与企业双方自愿结合的层面,其特点在于自发、短期、规范度不足,甚至部分仅靠私人关系维系合作,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行为,更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导向。合作企业不会因为参与校企合作而获得相关政策优惠,学校也不会因为参与校企合作而获得政府各项支持。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需要支付企业一定的报酬,还要支付学生的实习费用,在高校财力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高校的实习经费支出捉襟见肘。因缺乏统一规范的政策导向,使得目前出现了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一头热的现象,企业参与合作的吸引力不大,积极性也不高,进而限制了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

2.2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理想

目前在校企合作中,实践教学主要来源于学校内部的模拟实验室和学校外部的合作企业基地两部分。学校内部实验室多以物流系统软件作为模拟核心,如Logist软件模拟系统,内部包含了仓储、运输、配送、加工、拣选等多个第三方物流模块,学生通过对这些模块的上机或实验操作,可以对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梳理和熟悉;另一种校内实验室是以自动化设备为核心的物流实验室,如立体库设备,包括托盘、叉车、AGV、传送带、货架等,让学生通过观摩现代物流自动化技术掌握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然而因学校资金有限,物流设备昂贵,导致实验室建设的配置相对简单滞后,物流软件与企业实际应用软件差别较大;而校外的实训基地因时间、地点、学生规模等因素,导致组织工作相对麻烦,进而不能真正有效进行利用。

2.3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校企合作中对物流学生的培养方面,高校与企业的态度不同,高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企业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更注重经济利益,没有把培养物流人才纳入到企业基本经营理念中,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有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和避免麻烦,往往安排企业人员在实习基地进行简单的说明介绍,使学生对操作的理解流于表面;或者安排学生在低层次岗位上跟岗实习,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搬运或装卸货工作,进一步的调度信息和系统层面难以接触,使学生得不到真正有效的实践锻炼,这些都与企业对该模式的学生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有关。

第二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有效地提升了高职教育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通过结合“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探索实施了校企合作机制对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在人才教育培养和技术开发、改造、创新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校企合作机制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本质要求。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中“两个主体”,共同担负高职教育的使命、质量。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是软件技术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相应技能专项实训后,综合运用本专业(岗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综合实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为进人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因此,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与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要积极参与进来,提出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进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之中;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的组织者,肩负着培养符合企业需求规格人才培养的任务。结合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开展了讲座、师资互补、教学方式、就业指导、工作室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讲座

讲座较之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的、宽泛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知识面。立体指讲座可以跳出书本、传授更加全面、丰富的知识;宽泛指讲座本身带来的知识面、知识的体系更加宽。通过校企合作,针对“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有针对地邀请到合作企业资深人员来学校举办“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设计及优化”、“PS页面设计”、“编码规范”等知识讲座。

“软件项目管理”讲座主要从软件开发团队组建、团队管理、成员之间如何进行相互协作,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及各个流程在资源(人力和时间)开销上占比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了解软件公司如何组织人员进行项目的开发,项目开发的真实流程,以及项目如何进行管理等知识。“数据库设计及优化”讲座主要介绍了数据库、表、视图等创建及在创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合项目的业务流程,介绍了项目业务流程中设计到的数据表及对表的查询SQL语句及SQL语句的优化。结合项目中常见的几大问题,介绍了事务的处理方法及程序中如何实现事务的处理,数据库异常的处理等知识,本讲座结合企业中一些实例项目介绍了数据库的常见操作。“PS页面设计”讲座主要结合常见的网页设计软件,利用PS软件进行页面的设计,并对所设计出来的图片进行切片,结合CSS样式,实现将各切片图片制作成完整转换成网页。“编码规范”讲座介绍了公司在软件开发中对编码的要求以及规范性的命名方法等知识。这几个讲座分不同知识面、不同项目开发阶段为学生在专业知识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二、师资

师资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企业工程师有着对企业文化、企业运作、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以及有着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等优势;学校教师有着组织教学知识的丰富经验。企业人员可以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在教学上的不足,为教学提供较真实“仿真”。学校将教师定期派遣到企业,以“访问工程师”,对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培训,同时也学习企业中软件开发相关技术,切身的体会企业文化。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先后从企业中引入了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设计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数位企业人员进入课堂进行现场指导,使得实训课程更加贴近企业软件真实开发过程。

三、教学方式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以开发“B/S结构的软件”为项目依托,在教学中,积极地采用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等多种方式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通过采取网络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项目软件进行源码、文档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拉近校企之间的距离,在学校可以访问企业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将教学中产生的资源上传到企业,方便企业人员对学生的指导。通过采取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同时可以提升教学的知识数量,使得在相同时间内传授的知识更多。教学软件的采取,可以及时将操作演示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播放软件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接受新的知识,而且能很快地进行知识的运用。在教学中,还采取了多元考核的评价方式,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来自企业的指导老师以及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一方面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一个人评价方式,这是种较为合理的多元评价方式。

四、就业指导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中“两个主体”,共同担负高职教育的使命、质量。高职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就业,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符合企业的需求,更容易就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在“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组织上,特意安排了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了就业方面的指导,包括企业对软件技术专业技能方面人才需求、企业员工常见的纪律、企业对员工软实力的需求等方面。通过企业员工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得学生对企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就业的务实性。

五、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室)

学校专业机房是为教学班级进行整体性开放学习的场所,针对学生领悟性不一致的情况,为了保障教学效果,企业在学校设置了工作室。工作室一方面可以为企业人员提供办公地场所,另一方面也为提高领悟性较差或者需要提高专业技能的学生一个场所和机会。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工作室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对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帮助。

总结

校企合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其对教学模式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有不到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高职教育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安雪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2] 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第3期.[3] 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4月.

第三篇: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一、企业简介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历程

企业的规划(短期、中期规划)

二、校企合作意向书

1)引进校方学生为企业人力资源储备

引进学历层次(中专、大专等)、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阶段(中专学生学习完在校课程进入实习阶段的、大专学生3年级进入实习阶段的、学校推荐就业的)等

2)推荐企业市场研究行业高工(专业人员)担任校方协教,阶段性地与校方一同指导在校学生的素质教学、实践等,对于全面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同时对于企业创建学习型技术骨干队伍、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沟通技巧、普通话水平、营销策略、声音魅力等素质,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4)学生实习结束后,可获得XX市场研究协会有关市场研究《XX证书》。

三、校企合作协议书

明确甲方(企业)和乙方(学校)双方权利和义务。

甲方:必须按照预定数量接收符合其条件的学生实习;

提供有安全保障的工作环境;

合理支付学生劳动付出;

给学生办理人事意外保险;

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必须符合其年龄阶段并且合法;

随时和校方沟通学生实习的情况;

有条件的接收校方推荐的学生就业等。

乙方:提供给甲方的学生必须是无犯罪行为的,并且符合甲方用人要求的;必须派遣一名老师跟踪学生实习(每天的签到、签退,配合公司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相关问题解答等),直到实习结束;

配合企业管理学生,并及时与企业沟通实习的其他相关问题等。

四、校企合作模式

模式一:学校派遣学生入企实习

校方每年安排预订数量的(与企业协商,具体根据企业相关业务进展协商)、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学生入企实习。

模式二: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

每年5—7月份,校方可推荐部分优秀毕业生入企就业。

模式三:举办校内“市场研究”实验班

“市场研究”实验班是企业在学校举办的校企合作项目,企业分阶段的选派专业

技术人员授课,指导实践教学,并配合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入企就业。模式四: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学校以本公司作为学生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同管理和完善基地的建立,并在对外发布信息时共同使用“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名称,提升双方的公众效应度和美誉度。

五、校企共筹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协议

1、合作目的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

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新模式,构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输送渠道;

实现资源共享。

2、合作方式

实习基地名称的使用;

企业接收学生的要求及用工要求;

实习期限(长期实习:1—3月;短期实习:1—3周),实习一般不提供工作报酬,也可由实习单位酌情进行实习补贴;

社会保险实习期间不予办理,实习期间达3个月的可提供人身意外保险;实习期间不具有劳动合同关系,学生必须遵守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 实习结束后,企业应向学校提交学生实习的证明和评价。

3、合作期限

4、甲方(企业)、乙方(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5、基地的组织机构

6、保密协定

学校应对企业相关技术和商业等机密进行保密,如泄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实习学生应遵守企业的保密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企业的保密信息; 实习学生只能将校企双方书面同意的属于企业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信息及资料(保密信息除外)用于毕业设计与论文方面,不能将其用于其他任何用途。

六、院校推荐学生入企就业方案

1)推荐原则

择优推荐: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推荐中享受优先。机会均等:每一名学生在推荐中享有同等机会。

专业优先:用工岗位确定后,优先推荐相近专业的学生应聘。

双向选择:在专业优先的前提下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跨专业选择应聘。

2)推荐条件

学历、专业、学校推荐表、个人相关资料等,参加“市场研究实验班”的学生应附带企业相关人员的建议。

3)推荐时间、人数及岗位

由企业和校方协商决定。

4)推荐学生的合同约定

被推荐的学生,公司保证入企工作时间达1年以上(学生个人能力及素质确实证实未达到企业要求的、违反公司制度被辞退的等除外)

七、企业接收院(校)方学生的福利体制

1、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不构成合同关系,所以企业一般不为实习学生提供各种福利、社会保险、医疗及其他待遇,仅酌情支付学生劳动所得(不参与企业绩效奖励)。

2、推荐学生就业,符合企业各项用人标准,试用期满后,企业为其提供各种福利、社会保险、医疗及其他待遇(与企业其他员工同等待遇,具体参见企业相关规定)。

另战略合作伙伴协定(建立健全合作机制——长效性)

第四篇:校企合作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刘纯武

2014.5

【摘 要】:汽车运用与维修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专业,在提倡校企合作的大环境下,我们探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一方面,改革过去的陈旧模式带来的教学问题,另一方面,建立新的具有新鲜活力的教学模式,达到改革能使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成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 教学改革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当前职业学校中最近两年开设较为广泛的专业并是很多职业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也是社会需求最旺的专业,但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等方面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不够造成职业学校培养的汽修学生不能适合企业用人要求。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来进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下面笔者就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一些探讨。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多年来形成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和平台,以及必要的岗位指导,学校与社会分离,与企业脱节。学生在就业后一般不能适应企业的用人需要,很多学生要么改行,要么就是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和再学习期,“学无以致用”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可通过校企合作来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双师型”的复合型教师缺乏

社会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也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又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要达到上述要求,教师是关键。但如今很多学校的教师要么从普教转移过来,要么从大专院校直接分配而来,他们很少有实际操作经验和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经历。很多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强调教师文凭而忽视教师生产第一线的经验;强调教师职称而忽视技能等级,导致学校 “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失去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鲜明特色。

(三)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很多教师观念落后,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同时,由于教师参与企业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基本上是闭门造车,无法给学生传递来自于企业的岗位需求和信息。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留下的恐怕只有理论知识,实践基本为零,即使到了企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基于以上的论述分析,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结合我校与石柱县的联合办学,谈谈我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改革。

(一)汽车维修专业动态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是一个“动”字,尤其是汽车维修专业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凸现出一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修炼身心、磨炼意志、锻炼体能”,这些动态的教学必须依靠实践教学来获得,我们依托企业赞助的实训设备和车辆按照企业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实施教学,确保我们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直接上岗或通过短暂的培训后很快胜任工作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

(二)改革课堂教学

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以课程为主体,以技能训练为重点,辅之以第二课堂等方式的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注重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课堂讨论与典型案例分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物等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增大教学的信息量,保证教学效果。

1.实施校企合作教学。加强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联系,一方面让企业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来上课1-2天,另一方面,将我们的老师派到企业顶岗锻炼,既培养了双师型教师,又让我们的课上的生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讨论,教师给出相同的命题或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教师根据小组表现进行考核。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方法在汽车维修专业运用效果很好,例如: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情景模拟

◆ 活动形式:

学生6人一组,其中3人为客户,对应3人为维修技师,分5组同时进行,教师现场监督指导;或一组实施其余同学观摩,最后参加总结评定。

◆活动准备:

(1)先进入“多媒体虚拟实训中心”学习汽车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汽车虚拟拆装、汽车虚拟故障检测与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2)通过教师的考核评定合格后,再进入“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进行现场直观的实训教学。

(3)教师进行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情景的讲解和示范。

◆ 活动内容:

(1)接待客户,并对汽车的故障检测与维修。

(2)客户想了解造成汽车故障发生的原因,维修的方案,修后的承诺等方面的信息,并希望能获得价格上优惠。

(3)维修技师要准备应答客户会提出的各类问题,要多设置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来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局面,并引导客户选择更好的维修方案。

(4)最后运用专业能力,以客户选择的维修方案进行汽车维修。

(5)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互换”法,使双方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 教师任务

(1)确定目标

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2)构思方案

构建一个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事先对学生作此解释和说明。

(3)过程监控

一般是观察,不多发言,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些指导性的插话。

(4)总结评价

可以是发动学生自评和互评,然后教师逐一点评,总评过程可师生互动,最终使学生的能力上都有所提升。

4.企业与学校可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使教学过程与内容与企业同步,增加相应的案例分析、企业经常维修经常做的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置身其中,能够充分了解目前汽车行业需要的人才,亲身体会作为汽车维修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5.集中让企业给上定向班课的老师培训,培训完后举行等级考试,考试合格者再上定向班的课程进行职业指导与拓展训练,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胡伟光:《对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职业教育,2006年5期.2[2]时晓莹:《论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才智、2012年09期

第五篇: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 大学生实习校企合作

摘要:由于受到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影响,高校大学生踏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实习工作也开始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首先分析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实习的两种模式的不足,然后提出针对高等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的新的大学生实习的模式,通过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来更好地为社会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

1高校实践教学树立校企合作共建思路的重要意义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加之未来几年内,我国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除了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需求的原因外,究其自身原因,还在于他们在校期间统一整体的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尚不够,普遍存在就业能力危机。

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每年都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其在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能否突出重围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样大学生实习不仅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学生步入职场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

因此,着手加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教学,大力推进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体制成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针对专业需求建立稳定、优良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成为了下一步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

2影响大学生实习质量的原因

根据调查,笔者发现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实习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学校不具体安排实习时间,一般给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由学生自己联系,自由选择实习单位,自主确定实习时间,最后直接上交一份盖有实习单位公章以及签有实习单位鉴定意见的表格。另一种形式则是由学校在教学计划中集中留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供学生在这一段时间突击实习。这两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譬如第一种模式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发展前途的岗位,呈现出实习岗位与就业目标一致性的特点。第二种模式则便于学校集中安排实习时间,把实习作为各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实现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完成的,这样较好地保证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内容相吻合。但是这两种模式目前也受到普遍的诟病,笔者认为具体原因如下:

2.1从教育系统内部看,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教学观念上许多高校还是把课堂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把实习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因此,一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实践教学为代价。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工作经验,而实习单位往往比较看重实践经验,所以对于像那些第一次找实习单位的大学生大多数单位都不太欢迎。最后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学校的实习任务而随便找一个与他们本身专业并不适合的单位实习,或者利用其他手段仅是取得了工作单位的实习鉴定,而没有深度参加具体的实习工作。

第二,管理不严格,使教学实习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第一种模式下,仅仅凭借一张并不能说明问题的表格,而缺少相应的严格的管理和质量监控,这也使得一些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变成参观游览。

第三,管理模式陈旧,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于第二种模式,许多高等学校的实习方式都是延续过去多年的做法,即成批量进行,每次实习的时间比较短,并且各个学校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安排实习。这与企业的工作安排产生了矛盾,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大批量的学生参加实际工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企业需要人时,学校却按兵不动,这自然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2.2从教育系统外部看,影响大学生实习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转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工艺技术保密等因素,使许多企业对大学生的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已不如以前热情,有的甚至拒绝接受学生实习。其次,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对学生的教学实习是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企业对教学实习是作为一项业务工作来经营。学生去企业实习,学校需要向企业付一定的实习费用,再加上学生的交通、住宿补贴等,费用较高,这对高等学校来讲,负担是比较重的。所以高校在对待学生实习这方面的问题上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够,不是根据情况的需要,而让学生去自找门路实习。

3深化校企合作制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3.1制度引导,完善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建设

为了弥补以上两种模式的缺陷,笔者认为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拓宽思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建立大学生实习新模式,走学校和企业合作,产学合作的实习模式。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实习工作是学校一方受益;而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要双方均受益,这样才能长久。因此,寻找与企业共赢的契合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此,学校应采取适当的形式,建立起与企业间紧密的、稳定的联系,并想方设法发挥出“准人力资源”的作用,拓展产学合作的内容,让企业介入教学实践环节。

首先,要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通过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及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使全社会都关心并支持大学生教学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国家应从财政、税收、交通等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一些有利于社会支持产学合作教育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形成社会各界自觉支持教育的运行机制。

3.2建立新模式,加强企业与高校互动合作

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指导下,高等学校要注重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大力推动各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教育,鼓励高校发挥自身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3.2.1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服务中心,这是侧重于提供信息服务的合作形式。

她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务处与相关院系共管、计划性强而灵活性不足的实习组织方式。产学合作教育中心的工作,主要负责整个学校的学生实习的全面服务型工作。一方面是通过与产方的紧密联系,分析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生,按专业需要和就业意向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实习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是积极地向企事业单位推荐学校的学生,为他们寻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同时,跟踪合作教育的全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服务中心下根据不同的院系可在具体设立若干个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站,不同的学院对应不同的行业领域,这些工作站负责收集企业提供的技改课题,学校负责安排合适的学生进站工作,以解决企业的课题。同时,工作站又是具体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工作场所,在工作站中,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学校的教师共同组成了学生课题指导小组,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提供帮助,同时对学生的生活、待遇等做出安排。

3.2.2成立股份制办学实体

这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校企合作教育形式,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办法主要是在高校内部建立这种办学实体,成立类似于股份制办学的学院,该学院以集资入股形式创建,高校作为办学主体,以无形资产占30%的恒定股份,再在社会上寻找相应企业以资金或实物入股,共同组成董事会,共同管理该学院,利益共享、任务互担,使得企业与学校建立了以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学生校外实习主要在股东企业中进行。股东企业各异的生产品种和管理模式、不同的工艺流程和控制措施,不同年代、不同国别的设备以及不同的生产技术等,都将会极大地丰富实习的内容。或许由于一些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有些高校还具备建立这种股份制办学实体的条件,但是可以尝试着与国内比较知名的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共建。共建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现场教学的办法,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设备的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使动脑和动手在第一时间同时完成。

3.2.3与企业所属学校合作办学

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办有自己的技术学校或职工大学,与这些企业所属的学校合作办学,对方可以方便安排实习学生的后勤管理和协助指导,同时也为这些学校教师进修、优秀学生深造开辟了一条通道。

3.2.4发挥大学科技园中企业的教育功能

大学科技园正在我国蓬勃兴起,由于大学科技园与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产关系、技术渊源、合作关系、原来的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校友关系,更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先进的技术样本,正是极好的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签订了高新科技产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在本科生中举办高科技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强化班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企业见习和创业设计两个重要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大学科技园的特殊园区环境和氛围中迅速提高能力和素质。

以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实习为例,由学校在管理学院的实习生中组建这种强化班,再采取了咨询项目式的管理方式,班内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实习的每个小组相当于一个项目组,由学校联系科技园中的相关企业,让实习的同学先进行为期一周的企业内部调研,然后是为期一周的企业外部调研,接着是为期两周的报告写作与修改时间,最后是赴企业汇报。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这种项目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在实习活动要求每个小组在实习之前就制定好详细的实习计划和调研提纲,在实习结束后提交不少于10000字的调研报告,每位同学还要提交不少于6000字的支撑性报告,此外每个小组还要制作不少于60张的PPT到企业汇报并接受企业方面的质询。这样在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工作比如联系访谈、分发问卷等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去做,这无疑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而且这也是对集体协作能力的一种考验。通过对企业的不同方面的调研,学生必须发现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给出合理的决策化建议。实习过程中,每个小组需对自己的工作进展作中期报告,以保持调研工作的正确方向。实习结束后,企业会对报告做出相关评价,相当于项目验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咨询项目的一般流程,而且对咨询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把学生以往被动参观式实习变为学生主动调研式实习,学生必须学会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或分析诊断报告。

4结语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组建优良的教学实习基地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更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举措。校企合作的未来是一个“共赢”的局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深入发展,大胆创新,结合各地高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必能探索出一条带有各地高校鲜明发展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2]@陈小虎.多元化、多样式产学融合的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J].2008,(1/2).[3]@王晓听.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J].培养贴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2008,(2).

下载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定稿

    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职业技术教育中校企合作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负责人: 段青 胡修玉 于全福 段青 唐俊涛 张利 主要参加人员: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2011......

    校企合作论文

    南溪职校开展与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 合作的探索 米运波张平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从分析当前我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以政府主导,由宜宾市罗龙工业集......

    校企合作论文

    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新探索 摘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加强专业建设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新模式下,对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的教育管理的探索显得尤......

    浅析校企合作模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浅析校企合作模式 浅析校企合作模式 [摘要]近几年,职业学校对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越来越重视,从初期的输送毕业生到现在的合作开发课程迈......

    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从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浅谈我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摘要: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

    校企合作模式1

    烹饪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多年来文登职教中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实现新时......

    校企合作七大模式

    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 南京信息技术学院张旭翔、王钧铭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一期撰文《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中指出: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实现与经济融合的必由......

    校企合作下的职高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下的职高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东宝职教中心栗溪职业高中王兴内容摘要: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