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稻菽飘香优美散文
稻菽飘香的时候,是江南水乡最为迷人的季节。
长河落日,两岸一块块丰收的稻田,在霞光的辉映下,染上了一层喜悦的红晕,随着那持续而又温柔的晚风,田野里四处流淌着金色的波浪,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清香,此时的大地显得那样的丰满,那般的成熟和那么的富有!
稻子是江南一带的主要农作物,水乡人也都喜欢吃大米,每天白亮亮的喷香米饭,配上两个荤素小菜,可以说是劳作之后最好的享受。以大米为原料还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糕点,吃起来极具美味。尤其是那些用糯米粉做的元宵、麻团和年糕等食品更是人人爱吃,百吃不厌。还有一种用酒引子和大米发酵做的酒酿特别好吃,不少人家都能自己制作,逢年过节或者招待客人时拿出来吃,很受欢迎。
从插秧到收割,一粒粒的稻谷不但经历了夏的孕育,而且饱含了水乡人的辛勤和汗水。在水乡,人人都有一个好肩头。由于田间的道路比较狭窄,割下的稻子完全要靠人工挑到场院上去脱粒,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个子并不高的大妈、大嫂担着比她们自己还高的两捆稻子稳稳地走在细细的田埂上。最有趣的还是当两个人都挑着担子面对面走来,狭路相遇,颇似过独木桥,不过,他们都非常老练,自有高招,先是互相把对方的担子逐一置换过来,然后再相逢一笑,擦身而过。
割稻子的镰刀很有特色,弯弯的半月形刀片,刀口呈锯齿状,并不是那种锋利的刃面。这和稻杆的特性有关系,稻杆柔柔的,具有韧性,不像麦杆那样硬挺,所以割稻子的镰刀就需要做成这种锯齿形状。不过,稻子似乎要比麦子好割,稻穗也不容易脱落。每到收割季节,水乡就格外忙碌,男女老少齐上阵,田间、场院,到处都是紧张劳动的人们,虽然大家都比平时要增加许多疲劳,但不时还会传来欢声笑语。
这里有一段与割稻子有关的小故事,那是当年读初中时,第一次下乡支农,帮助老乡收割稻谷,尽管我们干活的速度和质量赶不上成年人和农村的孩子,但劳动中,大家还是干得热火朝天。由于都是青春少年,不到半晌就有人叫饿了,这时有老乡告诉大家,等一会休息时有点心吃,同学们一听都很兴奋,因为那个时候在平时一般是吃不上糕点一类的食品的。半晌休息时,果然有人招呼我们都过去吃点心,一大群孩子都围上去一看,地上只放着一桶白米饭,几个热水瓶,以及一盆小菜和一些碗筷。原来老乡所说的吃点心就是吃泡饭,根本就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什么精美糕点!不过,这时大家的肚子也确实有些饿了,不少同学也还是有滋有味地吃起了泡饭。
我已离开江南多年,但金色稻田在我的脑海中是一副永不褪色的风景画,时常让人触景生情。有一年的九月,随车去江南公干,大约半早晨的光景,路过一丘陵山坳,只见离公路不远处,遍地泛着金黄的稻谷,像无边的海洋一般簇拥着一个人家并不多的村庄,茂密的绿树掩映着几处传统的农舍,放眼寻找,看不见人的踪影,只在静寂中隐约传来零落的鸡鸣犬吠之声,在淡淡的雾气中,山野有些飘渺,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停车驻足久久不愿离去。
过去的日子是流金的岁月,金色的稻田是铭刻在我们心中的一个美好象征,它给我们带来了浪漫和享受,带来了寄托与梦想。我们的昨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在记忆中都是金色,我们在怀念中收获,我们也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第二篇:桂花飘香的优美散文
这是个满月的晚上,月亮落了一地的光华,我和女儿手牵手到操场散步。
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桂花香,我贪婪地吸了几口,香味沁入心间。
循着香气,我们来到了桂花丛。
“怎么看不到桂花呢?”女儿张望着寻花。桂花该是尘世间最小的花儿吧,你看她那么一丁点儿,似米粒大小,淡淡的黄,一簇数朵,怯怯地藏在叶腋下,怎会轻易看见。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桂花不仅小而且开在仲秋,是不是因为自己渺小,不与千娇百媚的花儿在春光潋滟中争宠,静静地飘香在这成熟的季节呢!
小时候我没见过桂花树,所有关于桂花的记忆都是从月宫中砍不败的桂花树而来,从一包风干的桂花而来,从桂花糕、桂花糖而来。
皓月当空,遥望月宫,吴刚正卖力伐树,一刻不息。可几千万年过去了,你看,那神奇的桂树依旧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每至中秋,诱人的香气飘飘荡荡。我常常纳闷,月宫中有这么神奇的桂树,人间有没有呢?“山寺月中寻桂子”、“宿因月桂落”,白居易曾在一个朗月高照,轻风拂面的夜晚,徜徉天竺寺寻找桂子。我抬头凝望月中的桂树:在这静静的夜晚,她是否也会悄悄地撒下几粒种子呢。我流连桂丛,一边享受桂花独特的香味,一边低头寻找。我想,这里的桂树该不会就是月桂撒下的桂子长成的!
桂花糖桂花糕是小时候向往的美味。“香烟洋火桂花糖———”电影中常常有小男孩小女孩臂弯上挎着一只竹篮高声叫卖,心里想象着:那桂花糖定像花儿样的好看吧。
有年春节,父亲的朋友来访,送给我们家一包风干的桂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桂花。“怎么这么小啊!”我不屑地叹道。
父亲抚着我的头说,你可别看桂花个头小,用处可不小。这几天你嗓子不是不太好吗,我煎桂花茶给你喝喝看。真的神了,喝了三天的桂花茶,我哑哑的嗓子居然清亮了许多。父亲用桂花泡酒喝,他说桂花酒能舒筋活血、帮助消化、消除疲劳。父亲还用桂花做了桂花糖和桂花糕,那香甜的记忆一直萦绕在我心间。
长大后我又加深了对桂花的认识,知道桂花不但可以吃,可以当药用,还可提取清油,香气幽远绵长,很是名贵。我不再觉得桂花小了,每当闻到那芬芳的香味,我都会停下匆匆的脚步,怀着敬慕的心,寻找桂花的芳影。
不以娇艳迷人,而以香气悦人,以实用惠人,此乃桂花脱俗的品质。
第三篇:秋天的稻草垛优美散文
当勾了头的稻穗在秋风中发出了成熟的响声的时候,农人便开始整理稻草的场地了。平时,稻草所占的场地,大都种上蔬菜或水瓜之类,绿油油的一片,庄稼人是舍不得让土地闲着的。这会儿,女人带着竹篮和镰刀,不紧不慢地拔下围在场地的篱笆,砍断了瓜藤,把瓜儿和蔬菜一脑儿地装进篮子里;一家干了,接着便是三五家,没半天工夫,场地便被修整得干干净净。接着,男人便把浸在池塘里的木桩捞出,喊着号子扛到场上,再用铁锹挖掘一排排半米深的洞穴,埋下小桶似的木桩,架上大腿粗的木条,太阳还未落山,稻草垛的骨架就搭成了。
不需三五天,秋稻就登场了。收秋稻不如收夏稻那样火急火燎,农人还是不紧不慢,他们将稻谷把运到晒场堆了起来,像座小山,然后择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雇来打谷机打上两三天,稻谷打完后,一个个新的稻草垛也就诞生了。
稻草垛是耕牛冬天的“主粮”。收完秋稻后,冬天也就来了,天空刮着刺骨的北风,飘着冷冽的细雨,山头坡地,原先半青半黄的草眨眼之间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这时候,牛已无草可啃,也不劳役,它们整天窝在稻草垛下躲避风雨,啃嚼着头顶上的稻草,饱了,又被农人赶到河边饮水,日复一日,直至春天的到来。
看到蘑菇一样的稻草垛,我便想起儿时的时光来了。小时候,村里很穷,孩子们的玩乐只局限于捉迷藏、打陀螺等几个玩法,而秋天在稻草垛里捉迷藏是令人快乐的事情。我们一群孩子晚饭后常常爬到稻草垛上,叫喊着,蹦跳着,不停地翻着筋斗,接着又分队捉迷藏。有些顽皮的孩子为使对方找不到自己,就用手在稻草垛里扯出稻草,挖了一个深洞钻进去,任对方怎么找也找不到,而在洞里藏久了,竟然睡着了,直到天亮才揉着惺忪的眼睛回家……而这些,大人是不会骂孩子的,因为他们加班蹚谷到半夜,已是疲惫不堪,回到家里便呼呼大睡了,当然,他们也知道稻草垛里很温暖,是冻不着孩子的。
稍大的时候,我常常为村里的稻草垛感到骄傲。因为我村里的稻草垛比别村的稻草垛高大,这意味着我们村打出的粮食比别的村多。关于稻草垛,我们村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很浪漫的故事。有年,一个媒人介绍远村的一个姑娘与我们村的一个后生相亲,双方已经见面,姑娘对后生的长相很满意,只是男方家里的条件如何,女方的家就不知道了。媒人当然说这个后生为人怎么怎么好,房子怎么怎么好,每人每月能分50斤稻谷等等。而女方在我们村子里没有亲戚可查,他们是不可能相信的,怎么办呢?姑娘的父亲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看稻草垛!他瞒着家人,一路走一路问,偷偷地来到我们的村庄,瞭望几眼后,扯把稻草就回去了。回去后他对家人说,女儿可以嫁!家人问他怎么见得?他从兜里掏出一把稻草说,他们村的稻草垛如小山一样高大,稻草也很长,结的谷粒很多,媒人说他们吃50斤稻谷肯定不错!当时是“农业学大寨”的时候,粮食实行定量分配,每人每月能分得50斤稻谷的村屯简直是凤毛麟角了,不久那个姑娘就嫁到我们的村子来了,再后来,那个姑娘,不,那个媳妇经常挑着米回娘家……
如今,山村里的稻草垛不比生产队的时候高大了,但个数却比以前多,这是因为田地已经分到了农户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些年来,村里许多农户都种植了甘蔗,种稻田的相应少了,因为种蔗比种稻收入更高。但不管是种稻还是种蔗,大多数农户还养着耕牛,因而星星点点的稻草垛在山村里便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到了来年春天,稻草垛的草已所剩无几了,而这时候,山坡上的草已经生长,牛们挣脱缰绳,奔向那绿色的山坡,啃嚼那满是露水的嫩草,渐渐地,稻草垛便失去了它的作用。不久,男人们便拿着禾钗,把剩下的稻草钗翻在地,扛走柱子和木条,然后划根火柴,瞬间,稻草便化成了一堆灰烬。
一场春雨过后,稻草的场地又被翻松了,不及半月,场地上又是一汪碧绿的菜苗……
第四篇:粽叶飘香时优美散文
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三十年来,我们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端午节粽叶的清香中,我记住了那份浓浓的亲情和爱意。
端午节这个印象,最早是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留下的。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就读的南村坝小学,小学生在大片的麦田里拾麦穗。妈妈悄悄地对我说:“快走,明天是端午节了,你爸一清早到顾山街上买回了粽叶,回家我们包粽子”。
第二天一清早,妈妈叫醒我,让我送几个粽子到宅基上邻居家,讲他们平时经常送蔬菜给我们,这几天正好农忙,他们可能也没空裹粽子,今天我们送几个粽子给他们稍为谢意一下,并拿个小瓶子捎上一些蜂蜜给他们蘸粽子吃。我拿着粽子到同学小三和建珍家,她们的父母都出早工还没有回家,她的姐姐一边烧早饭,一边对我说根本不知道今天是端午节。后来小三告诉我,因为她家人多,平日里粮食就不够吃,没有糯米裹粽子。当时,我就想,如果每年端午节大家都能裹白米粽蘸着蜂蜜吃,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月,农村里人每天能吃到掺着杂粮的饭,就已不错了。顿顿麦片饭就是高档次的了。
过了几年,端午节上还多出了咸鸡蛋。母亲讲本来过端午节应该是吃咸鸭蛋的,因为养鸭的人少,就用鸡蛋代替了。那时一个咸鸡蛋要全家三个人分着吃。又过了几年,端午节能买到正宗的咸鸭蛋了,家里吃饭时,每人有了一个咸蛋。父亲跟我讲,他小时最眼热人家过端午节,胸前挂了咸鸭蛋,手里提一串粽子在街上招摇过市。再后来,我家的粽子也从单纯的白水粽变成了赤豆粽、咸肉粽。
今年的端午节,在我的记忆中是终身难忘的。有着传统文化历史的端午节,第一次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小孩穿虎头鞋,成为一道节日风光。而我们常熟五月端午“尚湖里厢看龙船”更是妇幼皆知。今年尚湖镇也举办汪桥龙舟赛,吸引了周围百姓近万人驻足观看。
今年端午节前,因婆婆已年迈,我工作忙,丈夫提前两天从常熟欧尚超市买回了几盒真空包装大小不一的各色粽子和高邮双黄鸭蛋,他说,端午假日里,他还要带些王庄西瓜,驾车到苏州去看望父母,并接他们到沙家浜去看赛龙舟,丰富一下他们的退休生活。
第五篇:丹桂飘香了的优美散文
在那丹桂飘香的季节里,他终于理解了兄弟与弟兄的另一种诠释。
——题记
一
那个年代正是生育抓得非常严厉的时代,而他却是村里唯一的“老二”。
家庭并不富裕,但他却能光明正大的出生,功劳全在他那个痴痴傻傻的哥哥。
母亲将老大的情况打份文件递交给上面的领导,文件很快批了下来:经研究,准生二胎,就这样,收到消息的母亲不久便生了他。
二
他是在全家欣喜的目光中诞生的,其实傻老大也有过受宠的时候。
听乡邻说傻老大生下来的时候,母亲高兴地哭了。对这种话他是不肯信的,因为傻老大在家的待遇,都比不上以前在地主家做事的长工。一个七旬老人叹了口气:“傻老大长到时五岁的时候,家里都着了慌,说话结结巴巴,只是傻笑,不会看书,不会认人。”后来到了城里的医馆一看,不得了,说他傻了,痴了,没救了!”
“是个可怜的娃呦!”
三
他刚三个月时,满屋子地爬来爬去。看到蹲在屋角的傻老大,“唔唔”地伸出双手。傻老大兴奋地冲上去,紧紧地搂住他,沾了他一身的口水与灰尘。
母亲听到声响,冲过去往靠在墙边的木棍,就挥向傻老大。傻老大侧过身子护住他,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棍子,疼得闷哼一声,轻轻地放他赶紧跑了。
后来傻老大再也没进他的房间,因为母亲自那天起便时刻把他带在身边,防止傻老大的靠近。可是却能常常见他坐在柴房的门前,大声而模糊地喊着:“哥——哥,哥哥。”
那时的他已有周岁,在父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中会叫爸妈了,家中总算松了一口气。
那个季节,院里的桂花开出一簇簇的花,他最爱在浓郁的花香中堆泥沙。那天玩得不亦乐乎的他,抬头便看见了傻老大傻气的稚脸。他张了张嘴清晰地叫了声:“哥哥”。
傻老大僵直了身体,大笑着咧开嘴高高地蹦了起来,嘴里“弟,弟……“地念叨个不停,那是他记忆里笑得最灿烂的人。
四
上中学后的他再也没有正眼瞧过这个傻子,同村的人都嘲笑他:“傻子他弟”。
有一次他因感冒去了医院,从医院出来他径直和同学去学校。半路上一个同学冲他说:“你哥好像在后面。”旁边的人大声嚷了起来:“你哥?你那个傻子哥么?哈哈,哈哈……“
他感到脸火一样地烧了起来,气急败坏地扭头一看,傻老大踉踉跄跄地向他跑来,到了他面前伸开握拳的手,里面赫然是两片药,白色的药片上沾了灰色的泥点。
傻老大又把手向他伸了伸,“吃吃吃”不停地嘟嚷着。
他突然哽咽了。
五
一年又一年。
院里的桂花又开了。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他收到了来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收拾行李离家的那个晚上,他正躺在床上惬意地捧着一本书读。
门“咚咚”响了起来,他打开门看见门前的傻老大,提着一个大袋子向他憨厚地笑笑,袋子鼓鼓的,他接过手,发现并没有什么重量。
他扯开袋子,里面是两件冬衣和一小把糖。
冬衣尺寸小小的,并且有些熟悉。
他突然想起,他也有过两件与这一模一样的冬衣。那是城里的姑妈回家探亲带来的一匹布,刚好做了四件冬衣,母亲挑了两件做工精细的给他。
只是,没想到,十年过去了,傻老大这两件冬衣却依然如新。
他猛地抬头,发现傻老大的身上是不合体的衣裤,裤角荡在他的小脚处。
他感到自己的某根心弦颤了颤,感觉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弟弟,从小到大,他甚至都没去注意过,询问过他是否穿得暖,吃得饱。
傻老大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只是拿着那本放在床边的书稀奇地观察着。
他轻轻地对贴近的傻老大,揣在他的臂间,:“哥,我教你写字吧!”
他握着傻老大的手,一笔一划地教他:“这是兄,这是弟。”
傻老大却执意写着“弟兄”。
他终于忍不住,大声地哭了出来。
他懂:这是傻老大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他“有弟,才有兄!”
他会永远记得,这份带着淡淡丹桂香的眷恋与深情,给过他怎样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