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结果的人生哲理
一位美国旅行者到了非洲北部,他穿着泳装在撒哈拉大沙漠游玩,一群非洲土著好奇地盯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到了沙漠还穿着这身装束。
“不明白是吗。”这位旅行者笑道,“告诉你们,我打算去海坐游泳的。”
“天啊,海洋离这里远着呢,大约在800千米以外呢。”非洲土著人吃惊地提醒道。
“才800千米!”旅行者高兴地说,“好家伙,多大的海滩啊,太棒了!”
在悲观的人眼里,沙漠是葬身之地,800千米太遥远了,遥远得令人看不见尽头;而在乐观人眼里,沙漠只是海滩,是海洋的一部分,800千米海滩不是障碍,而是享受。
有一个经典的比喻,是说甘蔗的,乐观的人如果从蔗头吃起,他会想现在吃的是最甜的.如果从蔗尾吃起,他会想现在吃得越来越甜。悲观的人如果从蔗头吃起,他会想现在吃吃越不甜了;如果从蔗尾吃起,他会想现在吃的总是最不甜的。
可见,明明是一件事,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处理起来结果会有巨大差别。土著人和旅行者的态度不同,实际上就是两种不同心态:一种是悲观的、消极的,一种则是乐观的、积极的。
第二篇:不同阶段员工心态
不同阶段员工心里在想什么:
1个月:行业认知,如何描绘行业前景,如何帮其做职业规划
1~3个月:有激情,但业绩不高,最易流失,如何做思想引导
1到3年员工:业绩等各方面较平稳,工作激情减退,开始自大,听不进别人说的话 3年以上员工:如果没有更好的发展平台,要么混日子,要么跳槽寻找更好的发展平台!美容院新员工培训规划:
前期简单,后期麻烦;前期麻烦,后期简单!美容师前期的培训非常的重要!就像一棵小树苗,前期如果没有投入精力时刻去扶正,后期会越长越歪!同理,员工前期培训不到位,后期管理会麻烦不断!
10天留人体系,如何定思想,定心态(领导人工程)
10到30天育人体系,如何在员工心中种下专业的基因(一生工程)
40到100天百日筑基,新员工如何突破自信关,顾客关,业绩关?建立正确的心态观和职业观念!
第三篇: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 教学设计
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
一、内容标准
一2.5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有什么样的行为,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后果。
能力:培养判断和控制力,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
知识:知道人除了享受权利之外还应承担义务,明确不一样的行为会产生不一样的后果;理解行为不同结果不同的道理。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项目“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共分两个层次,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而不同的行为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为后面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奠定基础。
第一层次“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这一层次是按照“个别── 一般──个别”的顺序展开论述的,从让学生讨论个别行为会产生的结果入手,认识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结果的道理,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去分析个别行为会导致的结果。整个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的观点。
第二层次“不同行为有不同结果”。这是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不仅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而且由于行为不同,其结果也是不同的。
两个层次都是讲述行为与结果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为了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打下认知的基础。由于这一关系对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没必要也不可能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分析,只要让学生明白不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一道理即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通过上网等渠道搜集有关行为及其结果的事例。教师准备:搜集材料,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理论观点和事例材料;了解学生当前知识背景,对学生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对待行为的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操作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制作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课件;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
四、教学活动
环节一:感悟生活 引入话题
展示课件1:最美司机吴斌 教师:
首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老师下载的新闻视频,请大家观看视频后思考:巴士司机吴斌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采取了一系列举动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思考问题:
1、司机吴斌的这些举动,产生了什么结果?
2、如果司机吴斌没有这些行动,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教师: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不同的行为,会有不同的结果,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是:行为不同,结果不同。而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实际行为负起责任。
环节二:共同探讨 明辨是非 展示课件2::
1.初二学生小明经常和同学一起到社会福利院去看望孤寡老人。(可以从孤寡老人、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角度分析产生了什么结果)
2.刘刚对老师的批评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依旧经常迟到。(可以从老师、同学们的角度分析产生了什么结果)
3.赵新和父母商量,决定从自己的零花钱中省出一部分,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从被帮助学生和师生的评价上来分析产生了什么结果)
以上三个事例,同样作为学生,分别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做出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教师从心理体验的角度分析行为不同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 小结: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结果 展示课件2:合理设想(司马光砸缸)
看完现代最美司机吴斌的视频后,我们再来看看古代的一件经典故事。
请大家观看《司马光砸缸》的视频后设想一下,司马光不砸缸有什么样的后果?
设想一:如果等其他小伙伴喊来大人,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设想二:如果司马光不害怕但不 讲究方法,而是鲁莽的冲上去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设想三:如果司马光不害怕但不管不问,又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设想四:„„
教师:我们由此可知,每一种行为都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结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展示课件3:实话实说 情景:
1.骑车上学,遇到红灯,此时路上没有人,也没有警察„„ 2.在校园里,有人乱扔垃圾„„ 3.一个朋友劝你尝尝毒品的滋味„„
4.校园里有一片草坪,绕过去就可能上课迟到„„ 5.看到有人破坏公用电话亭„„
6.游览岱庙时,发现有人在岱庙墙上刻字„„ 问题:
面对这些情景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并说说这样做的后果。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通过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行为体验,我们更加明白了“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展示课件3:魅力演讲
要求:话题自选。联系自己平时不同行为产生的不同后果进行演讲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精彩演讲,令我感触很深„„ 展示课件4:司马光砸缸之后„„(之二)
宋朝的时候有司马光砸缸,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现代版的“司马光砸缸”。看完现代版的“司马光砸缸”之后我们再看一个关于网瘾少年的视频。根据观看的视频讨论:人的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
请评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行为,讨论这些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提示:从对本人、警察、他人、社会等方面回答产生了什么结果? 学生回答:第一个视频中小男孩聪明的举动,挽救了一条生命,他的行为将受到赞扬;而第二个视频中网瘾少年的行为,既伤害了妈妈的爱心,又自暴自弃,必将将遭到人们的谴责。这也说明不同行为有不同结果。
老师归纳: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由于行为者的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行为的情景不同,因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你是否做过对他人、对社会影响不好的行为? 你是怎样改正自己的错误?
展示课件6 :行为剧场(剐蹭宝马汽车之后)
2012年11月2日下午,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徐砺寒骑着自行车上学,途中不小心剐蹭了停在路边的宝马汽车。
教师:徐砺寒,男,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学生、副班长(2012年),在2012年11月2日撞坏停在路边的宝马车之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处等待了近半小时后,并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的纸条。这股“正能量”被网友拍下来上传微博,很快就传遍了全国,网友们称徐砺寒为“最诚实的中学生”,并表示要向他学习
请同学们对歌曲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析。环节三:拓展探究 老人倒地该不该扶
2012年8月10日,上海新华路淮海西路口,一老人躺倒在地,满头是血,„„
思考:
(1)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2)扶起老人和不扶起老人的行为谁对谁错,这两者的行为各自会产生什么结果?
(学生分小组辩论,选代表回答。如果我们扶起老人,可能出现两种结果我们就可能被冤枉,但是却保全了老人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扶起老人,我们就违背
了道德原则,老人的性命有可能不保。面对如此情景,我们左右为难。为了道义,我们应该怎么?但是我们从实例中可以看出: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行为都能产生好的结果吗?
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必然产生不好的结果吗?
环节三四:达标测评
环节三四:课堂小结 展示课件7:归航点贝
通过大家的共同探讨,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新认识吗?
教师总结,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我们的每一个行为,积极承担起我们的行为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不要以为我们是普通的一个人,就忽略我们自身行为带给社会和他人的影响和结果,老师希望同学们把握好自己的行为,主宰自己的命运!老师把这句名言供给大家共勉吧
课外作业
第四篇:《行为不同,结果不同》教学设计
《行为不同,结果不同》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爱的奉献》歌曲
组织上课
新授:导入语:刚才同学们欣赏了《爱的奉献》这首歌,从歌曲中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爱的结果是美好的,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爱的使者。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咱班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希望我们的第一次合作会非常愉快,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听到同学们自信地回答,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讲第18课第一目题——行为不同,结果不同(板书)
首先进入本节课的第一板块:看行为,辨结果。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抢盐”的视频:
思考讨论问题:“抢盐”的行为对消费者自己、经营者、对社会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或结果? 学生讨论:
教师语:近两年来,我国社会上流行的“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等网络名词所揭示的与“抢盐”行为完全类似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对消费者自己、对生产者、消费者、对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结果,表现为有的人笑了(发财了),有的人哭了(花了冤枉钱),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由此看来,“抢盐”的行为已经直接或间接对自己或周围的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结果。是不是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或影响呢?
展示:我们身边的事:
1、初一学生小明经常和同学一起到社会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
2、刘刚对老师的批评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依旧经常迟到。
3、赵新和父母商量,决定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出一部分,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
请讨论分析:上述三种行为分别会对自己或他人带来什么结果? 学生交流并得出结论:
每一种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自己或他人。当编剧,编故事:张磊的故事 2010年12月30日,青海总队第五支队战士张磊收到河南省汤阴县某个“中心”寄来的关于该中心举办首届“2010年幸运读者”有奖活动的说明和一张无偿赠送的彩票,刮开兑奖区,张磊中了“二等奖”,对照说明竟是一台多功能家庭电脑。面对如此丰厚的奖品„„张磊会采取什么行为?他所采取的行为会有什么结果?请根据故事的发展,续写剧情。学生发表看法
展示生活悟语:(课本P90页第一段)学生齐读并做标记。过渡语:为什么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第二板块:看结果,找原因。点击观看药家鑫杀人案的视频
思考:药家鑫一案给我们什么启示?设想一下,假如再给他一次机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会怎样选择?结果又会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
教师语:我们认识到,面对同样的问题,如果采取的行为不同,结果会是完全不一样的。药家鑫的行为给被害人一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当看到被害人一家面临困境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做出了这样的举动。点击观看上海法学硕士微博认捐的视频 思考:他的行为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学生交流
教师语:为什么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点击案例:
1、为了锻炼新人,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做准备,中国羽联没有给参赛的队员制定具体的目标,队员们轻装上阵,奋力拼搏,包揽了2011年羽毛球亚锦赛全部冠军。
好的目的动机→恰当的行为手段→好的结果
2、建设湖南株洲“职业教育城”,湖南横石村汪家正家的两栋连体两层楼住房在被拆迁之内。4月22日凌晨5时许,“一两百人的拆迁队伍破门进入,把他们强行拉出去,把才8个月大的侄儿扔在地上不管。” 无奈的汪家正爬上房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汽油瓶,但拆迁并末因此而停止,直至自焚事件发生,目前汪家正仍在株洲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好的目的动机→不恰当的行为手段→坏的结果 3、17岁少年小新(化名)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为了筹钱上网,小新还把帮家里看台球桌挣的钱拿走。今年6月上旬,小新还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招来了父亲的一顿打骂。为了偷钱上网,他想到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晚上,看到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用菜刀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想到奶奶从小最疼爱自己,他在看守所里痛哭流涕。
不当的目的动机→不良的行为手段→坏的结果
知识点击:由于行为者的动机不同,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行为的程度不同,因而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学生齐读并做标记)第三板块:看自身,展未来 点击透视镜
1、看看本校或本班同学身上有哪些好的或不好的行为,试分析一下可能产生的影响或结果。
2、反省一下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好的行为,谈一谈今后的打算。学生交流
教师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到同学们能正确的反省认识自己,老师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国家对我们寄予厚望
点击展示: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给全国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
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思考交流:展望未来,我们现在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教师语:三个板块的内容讲完了,我们本节课能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呢? 点击展示:收获平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
你准备着——————
布置作业:搜集有关中学生因不明是非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材料,小组合作制成课件交流分享。
第五篇:两种企业文化带来的不同结果
两种企业文化带来的不同结果!
在其创办初期,苹果电脑公司曾在楼顶悬挂海盗旗,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然而正是这种价值观造就了苹果的成功,也预埋了它今日的失败。
惠普的创建人比尔·休利特说:“惠普的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来自于一种信念,就是相信惠普员工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得更好”。
案例一:苹果(APPLE)电脑之失利
一、“苹果”就是“海盗”
八十年代曾领导过电脑工业新潮流的苹果电脑现已处于崩溃的边缘。1996年10月到1997年3月,它共亏损12400万美元。1997年初,苹果宣布将裁减1300名员工。1月下旬传出苹果在寻找买主。由于买方出价太低,谈判破裂。苹果公司于2月份召开紧急会议,对领导层进行了改组,力求度过难关,继续生存。苹果电脑为何失利,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有人说是由于苹果公司的销售策略不对,也有人说是苹果电脑太过于精致化未能注意服务质量。而我们认为:苹果失利,源在文化失调。
苹果公司原有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值观。自白手起家,小小的苹果电脑便在技术领域内引发两次变革,迫使包括IBM和微软在内的每一家电脑公司都加入它开启的新潮流。不仅是勇于创新,事实上,公司一直是我行我素,冒高风险,甚至反主潮流。公司的信条是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正是这种大无畏精神使公司能够推出令广大用户喜爱的Macintosh电脑,开鼠标定位器和图像表示法的风气之先。公司也一直以这种独创精神为傲。在其创办初期,公司曾在楼顶悬挂海盗旗,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然而正是这种价值观造就了苹果的成功,也预埋了它今日的失败。
二、分析与启示
1.企业经营指导思想的不适应性导致战略错误。我行我素的文化必然导致公司的经营指导思想是一种“产品导向”或称“技术导向”,使公司方向与市场需求难以协调。苹果机性能优越,使用方便,是世界上最易联网的个人计算机。在技术上可谓无可挑剔;而它却是世界上唯一不与IBM-PC兼容的机型。计算机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计算机联网,要求微机兼容。而IBM在计算机市场上占有最大的份额,因此苹果机独树一帜的不兼容实际上限制了市场对它的需求,推走了许多潜在顾客。苹果拒绝授权其它电脑生产商生产深受欢迎的Macintosh软件,从而失去了一个拓展市场的绝好机会。与此相反,IBM却公开了PC机全部设计细节,鼓励软件人员为它编写程序,鼓励其它厂家生产兼容产品,从而大大刺激了对IBM产品的需求。
2.经营战术不适应需求和竞争。产品导向和傲慢使苹果公司看不到环境改变,低估竞争对手的实力,经营战术不适应竞争。
3.组织内部的不协调、不一致。公司人员崇尚一种个人英雄主义,桀骛不驯,难以控制,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冲突频频。独创精神未成为技术发展的动力,反而加大了合作难度。公司对事物的看法总是不能取得一致,无法作出决定,坐失了许多良机。
4.员工士气不振,人员流动率大大增加。许多极有才华的人,如销售业务主管、财务主管、苹果电脑日本市场经理,都因与总部意见不合而离职。这种人员流动频繁现象是文化不适的一个明显信号。
从苹果公司的失利中我们能得到些什么启示呢?首先,强烈而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企业应有鲜明价值观,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强烈的经营信念。和谐,一指达到内部的和谐。二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其次,成功的公司也注重激励员工,将人视为最宝贵的资源,力图将人才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经营在于人,还要求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第三,企业文化应随着环境变化而相应作出调整。企业领导人应树立权变的观点,密切注视环境的变化,预见性地推进文化演变。
案例二:惠普(HEWLETT PACKARD)之道
一、惠普之道由来
美国惠普公司创建于1939年,1997年销售额为429亿美元,利润额为31亿美元,雇员近12万人,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47位。惠普公司不但以其卓越的业绩跨入全球百家大公司行列,更以其对人的重视、尊重与信任的企业精神闻名于世。
作为大公司,惠普对员工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到惠普的任何机构,你都能感觉到惠普人对他们的工作是如何满足。这是一种友善、随和而很少压力的气氛。在挤满各阶层员工的自助餐厅中,用不了三美元,你就可以享受丰盛的午餐,笑声洋溢仿佛置身在大学校园的餐厅中。惠普公司的成功,靠的正是“重视人”的宗旨,惠普重视人的宗旨源远流长,目前还在不断自我更新。公司的目标总是一再重新修订,又重新印发给每位职工。每次都重申公司的宗旨:“组织之成就乃系每位同仁共同努力之结果。”然后,就要强调惠普对有创新精神的人所承担的责任,这一直是驱使公司获得成功的动力。正如公司目标的引言部分说:“惠普不应采用严密之军事组织方式,而应赋以全体员工以充分的自由,使每个人按其本人认为最有利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方式,使之为公司的目标做出各自的贡献。”
因此,惠普的创建人比尔·休利特说:“惠普的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来自于一种信念,就是相信惠普员工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得更好”。这就是惠普之道。惠普之道就是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每个人的成就,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惠普之道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分析与启示
惠普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它恒久的企业精神。
1.惠普公司对职工的信任表现得最为清楚,实验室备品库就是存放电气和机械零件的地方。开放政策就是说工程师们不但在工作中可以随意取用,而且实际上还鼓励他们拿回自己家里去供个人使用!这是因为惠普公司认为,不管工程师用这些设备所做的事是不是跟他们手头从事的工作项目有关,反正他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家摆弄这些玩意儿能学到一些东西。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员工感到自己是整个集体中的一部分,而这个集体就是惠普。
2.公司采用的雇用制是日本大企业的典型做法,在欧美企业中形成鲜明的对照:重视个人,关心职工利益,与员工们同甘共苦。
3.惠普公司的用人政策是:给你提供永久的工作,只要员工表现良好,公司就永远雇用你。早在40年代,公司的总裁就决定,该公司不能办成“要用人时就雇,不用时就辞”的企业。在那个时候,这可是一项要颇具胆识的决策,因为当时电子业几乎是全靠政府订货的。后来,惠普集团的勇气又在1970年的经济衰退中经受到了一次严峻考验。他们一个人没裁,而是全体人员,包括公司领导在内,一律都减薪20%,每人的工作时数也减少了20%。结果,惠普保持了全员就业,顺利地熬过了衰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