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慧的表达美文摘抄
与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在咖啡馆见面,各自点上喜欢的饮品,然后在温软的钢琴曲中,相互问候、寒暄。几分钟后,便相对无言。时隔多年,曾经长发飘飘引领潮流的画坛新锐,如今是一头寸发,黑边眼镜,挺括蓝色短袖棉质衬衫,没了昔日的潇洒不羁,眼神里多了一份沉敛。
想当年的画室生活,他的任何一笔色彩都能成为彼此交流的话题,如今曾经嬉笑怒骂的所有时光只能成为岁月的背景。时间如此迅疾,它们只偶尔在彼此的对视里,在脸上呈现的微妙的神情中闪烁一下,然后快速逝去。一整晚,记得只有一个对话,他说:“真的谢谢你。”我问:“谢我什么?”时间太长,细小情节已回忆不起。他继续:“那些日子,家遭变故,生活一时得不到接济,谢谢你的那些钱。”我说:“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他轻轻点头,接着喝了一口绿茶,继续静坐。
似是彼此已有距离,其实没有,这是很奇怪的感觉。仿佛彼此面对一本古书,书页已合,生动情节还有记忆力,如同流水在各自心里蔓延和润泽,彼此的属性刚好对接。
也曾在咖啡馆与另一位故人叙旧。坐定后,他从包里取出一本刊物,对我说:“刚才路过巷口书店,随手一翻,看到转摘你的作品。”然后他话锋一转:“旁边的那篇文章,写得很有见地。”他指给我看。然后说:“你知道吗,那个作者前些日子很惨,据说是踩着血肉横飞的尸体前进的,出版社、编辑、网友都在微博上大骂。”
发达的现代技术给人便捷的同时,确实也形成一种监督力量,类似此种现象大有所在,并不惊奇。他接着谈起这些年身边发生的事,没完没了。我示意他桌上的咖啡已凉,试图及时断开。他呷了口咖啡,继续,一连串的真诚惯用语:说白了、说心里话、我实话告诉你、我跟你老实说、我一点都不骗你……事业、人际、感情所及皆是令他愤愤的话题,让人难以喘息,无处逃遁。他尚未厌倦这种交流方式,也完全没有顾及我的感受。这样的表达,其实根本不必要,也毫无意义。有时人的表达太过剧烈,就会伤及彼此。因为太多掏心窝的话语会让人产生一种悬空情绪,永远在两人之间罩着。这种距离下不会产生美感,到头来只会落得个“不在乎”。
想起少年时住在大宅院隔壁的阿婶的一幕情景。阿婶是大家闺秀出身,因缘弄巧,从城市舒适的家庭嫁入偏僻的山村,至此与丈夫相濡以沫。多年之后创下家业,且在城里也有铺子。后来丈夫在生意路上被捉去当壮丁,此后生死不明。那时,每天看见她静坐在厅堂的藤椅上,头发梳得顺顺的,盘结在后,衣着清清爽爽。然后慢条斯理地在日光下做针线活。有一次,她的小女儿向邻居借一个簸箕回来,头发凌乱,哭丧着脸。她问完话后,不疾不徐地说:“别哭,把簸箕拿去还人家,把柜里那袋子贡糖也捎去送给他家孩子。”接着她为女儿揩去泪水,整理好头发,说:“日子过得再难,也不要在他人家面前露出苦色。”
记忆中,阿婶是我离开宅院生活多年后才离世的。其实她中年以后的日子很苦,当时全家人一日三餐都成问题。但她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从来没有看到她哭过,也从来没听过她向别人兜售苦水。家道渐落后,她一个人撑起家庭,育有三子一女。
一个人命运再难,也不可显在脸上,才是端然且笃定的处世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表达,要能形成一种水流无声的静谧,才能具备大心,形成智慧。
第二篇:简单的智慧美文摘抄
如果有一个公司出10万美金请你作出能使他们的牙膏销路激增的创意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你会怎么做?投入更多的广告?增加销售人员?开辟新的地方市场?都不是,最佳答案竟然仅仅是将牙膏管的开口开大些,是不是让你大跌眼镜呢。事实上,高露洁牙膏公司就是这么干的,而且真的成功了。牙膏的开口大了,人们使用牙膏的时间就会被缩短,随之而来的就是销量的增加,多么简单实用的策略。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散发数量众多的擦鞋巾,你会怎么做?挨家挨户送?捆绑其他产品散出?或者还有其他的办法?英国著名的推销员瑞博最后采用的是让擦皮鞋的童子军替他发送,而他呢?回家睡大觉去了。由于此方法简单且成本低,所以荣获了多项促销大奖。睡觉都能拿奖实在是牛。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佳的方法,当我们让事情简单时,生活就会轻松很多。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做数学题时,总是会发现正确的解题方法,往往是最简单的,事实上正是由于我们复杂的想法才使得最简单的那个被遮蔽了。实际上,我们总是喜欢把事情复杂化。有人在一张白纸中间涂一个极小的黑点,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一个黑点”,而很少有人提及看到一张白纸。为什么看不到白纸,因为我们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其实,人类所有活动领域的进步都来自于对问题的不断简化。爱因斯坦说:“每件事情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如果不能更简单的话。”挥起智慧的剃刀,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繁杂,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也许能剃出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光辉大道。
第三篇:息事宁人的智慧美文摘抄
遇人遇事,我们通常要分个对错、明个是非、讲个正邪,否则就没了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很多时候,也不能一根筋走到底,一条道走到黑。有的事情,如果不违反公平,不颠倒黑白,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能够息事宁人,没什么不好。
卢克斯曾负责一位长期昏迷的年轻患者的病房卫生。一次,他在清扫时,患者的父亲正好去外面买午餐了。卢克斯打扫完在大厅遇到他回来,他情绪失控了,说卢克斯没有打扫房间。起初,卢克斯想反驳。但他改变了主意,说:“对不起,我这就打扫。”于是,他重新扫了一遍病房。有同事问卢克斯:“你为什么不抗议呢?”卢克斯说:“我多少了解他儿子的情况,他儿子入院很久了,据说是因为车祸,一直昏迷着,都6个月了,看得出,他心里不好受,他也很爱他的儿子……”就这样,一场**在瞬间平息了。
哲学家罗素说:“一个具有道德想象力的人,能够看到不同选择产生的不同后果,以及对这种后果进行评估。”有的冤屈,如果硬要争辩,将会加重对方的逆反心理,自己也会惹上不尽的烦恼。所以,有时让自己继续蒙冤倒是明智的选择。
企业家曹德旺年轻时做过一段时间的包工头。一次,他请一个油漆工替人刷墙,结果,房子被粉刷得很不均匀。房主很是不满,要曹德旺负全责。原以为曹德旺会向油漆工大发脾气,可他与房主协商好后,拉住油漆工的手,表情平静地和他走进房子,指出了各处问题。言谈中,曹德旺得知油漆工夸大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他之前只是做过小活,这是第一次粉刷大房子。油漆工没什么文化,也没特别的技能,家里又有老小,只好靠帮人刷油漆谋生。曹德旺很是同情,于是手把手地教他。他们一边擦洗污渍,一边有说有笑,最终让房子焕然一新。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油漆工跟着曹德旺学艺,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油漆工。油漆工对曹德旺的恩情没齿不忘,后来还成了曹德旺创业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是让对方更好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太在意自己的一时得失,执著于他人的过错,既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相反,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利害,更能在交往中占据主动,天地更为宽广。
金石考古学家童书业原是一个没学历的人,曾在浙江图书馆做校对员,因为喜欢研究,被著名史学家顾颉刚赏识,做了助手,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1949年后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中,他将顾颉刚的学术地位贬得一无是处:“顾颉刚的治学不仅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造成古史的混乱。”顾颉刚的亲友、弟子知道后,纷纷指责童书业“出卖”恩师。他们还请顾颉刚自己反击,有的甚至劝他与童书业脱离师徒关系。可顾颉刚对童书业的言论没有一丝责怪之意,认为弟子也是形势所逼。童书业不幸辞世,顾颉刚还订正、作序并推荐出版了他的遗稿《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说:“不管别人嘴里迸出如何不堪入耳的言辞,你都不必与之争辩。你得像只有价值的精美瓷器,有风度地静立在架子上。”对于所有贬损的言论,假如应付的时间大大超过研究的时间,你恐怕要一事无成了。你竭尽所能,做你认为最好的,且持续到终了,时间会证明你是对的!
息事宁人,不是不辨真相,不是不分是非,而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如果不辩一事之冤、不计一时之失、不争一言之贬能让“害”最轻,能让“利”最重,就应毫不犹豫地息事宁人!
第四篇:无中生有的智慧美文摘抄
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老板发现,每到星期二,店里总是特别冷清。
又是一个星期二,餐厅照样是门可罗雀,老板急了,就翻电话簿寻找可能就餐的客人,突然,他发现竟有一个叫约翰,韦恩的人,与当时的大明星同名。
他灵机一动,当即打电话给这位约翰,韦恩,说他可以免费获得该餐厅的双份晚餐,时间是下星期二晚上8点,欢迎他偕夫人一起来。对方欣然答应赴约,第二天,这家餐厅门口贴出了一张巨幅海报,上面写着:“热烈欢迎约翰·韦恩下星期二光临本餐厅”。
这张海报立刻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兴趣。对于这么一个偏僻的小镇,有巨星造访,不啻于头等大事。
等到了星期二,来客果然大增。6点还不到,就有人在门口排队了,到了8点,店内已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争相一睹约翰·韦恩的风采。
这时,餐厅开始广播:“约翰·韦恩即将光临本店,让我们一起欢迎他和他的夫人!”
一时间,餐厅内鸦雀无声。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大门,谁知那儿站着的,竟是一位典型的老农民,他身旁站着同他一样不起眼的夫人。
沉寂了片刻之后,店内突然爆发出掌声和欢笑声,客人们簇拥着约翰夫妇入座,并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
从此,老板如法炮制,他不停地从电话簿上寻找与名人同名的人,请他们星期二前来用餐,同时,张贴出海报,广而告之。
于是,“猜猜谁来吃晚餐”、“今天将是什么人来吃晚餐”的话题,为生意清淡的星期二带来了滚滚财源。
提示:当你发现打动不了你的顾客时,不妨试试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读者文摘)
第五篇:人生暂停的智慧美文摘抄
一位商场上的朋友,经过多年打拼,拥有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因为住一个小区,经常看到他来去匆匆、忙忙碌碌的身影。可最近发现他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外出旅游、和家人一起休闲等照片,感到很惊讶。
偶然的机会,遇到他就约了一起喝茶。聊着聊着,我说:“难得和你这个大忙人一起喝个茶啊。近来你的朋友圈里的内容可丰富了啊,拍摄水平也真不错。”他笑着说:“以后照片的质量还要高。”看我狐疑的样子,他接着说:“我年初加入了摄影协会,现在正在努力学习呢。”“咦,你那么忙,还能有时间搞摄影?”他认真地说:“以后不会那么不要命的忙了。年前,公司接了不少单子,为了正常交货,夜以继日加班,我每天也都陪着鼓舞士气,有一天终于撑不住,晕倒在了办公室,后来在医院挂了一周的点滴。医生和我说,身体才是最要紧的,身体是1,其他都是0。没有了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那时候年轻精力旺盛,出来打拼不感到累,现在都中年人了,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啊。人啊,不能总是开足马力,全速向前,适时地按下暂停键,也是必要的。我在医院的那段时间里,深入思考了公司管理和公司发展等问题,才发现事必躬亲,不仅自己累,而且也不利于公司成长,后来我完善了各个部门的职责,适当下放权力,也放缓了公司发展的步伐,现在轻松多了。我也有时间陪陪家人,出去搞搞摄影,陶冶性情,把生活调节到比较舒适的状态……”
我听了,点头表示赞同:“是啊,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弛有度,才是生活之道,每个人都不是‘永动机’,过分透支健康和青春,将来后悔都来不及啊。”
毕淑敏曾形象地描述现代人的状态:“像受惊的羚羊一样奔跑不止,被金钱如财狼般撵着,是现代文明强加给我们的节奏。”人们都被现代生活的激流裹挟着向前,或为学业、或为事业、或为家庭奔忙,匆匆脚步难以停歇,人生仿佛成了天涯苦旅,何从谈起幸福和欢乐?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一书中写道:“闲暇和休息是神圣的,只有劳作,没有闲暇,人会丧失性灵,忘掉人生之根本。”因此,放慢前行脚步,按下人生的暂停键,让心灵小憩,让灵魂净化,这不是偷懒,而是重新调整状态,为了更有力量的远行。累的时候,可以用心去享受惬意的下午茶,在美好的的清晨去公园散步听鸟鸣,静下心来读上几本好书,陪家人一起过愉快的周末,背上行囊去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偷得浮生半日闲”。适时地停下疾行的脚步,松弛紧绷的神经,日子才会过得健康鲜活,才能充分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其实,这也是人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