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学利用插图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幼儿园教学中插图的使用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尽管插图教学应用了很多年,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更加合理地应用插图,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本文就幼儿教学中利用插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幼儿课堂教学;插图;教学;效率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达到讲授知识目的的一个过程。在幼儿教学中,这种交流就更加重要,需要教师与学生更多地沟通,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很难对教师讲述的知识点感兴趣,这是由幼儿的天性好玩的性格特点决定的。要想最大程度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运用插图教学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就目前情况而言,幼儿插图教学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应用方面很多幼儿教师还不晓得如何正确利用这一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分析,抛砖引玉,提出几点幼儿插图教学中的优化建议,希望借此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帮助,提升幼儿教学的效果。
一、幼儿教学中插图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
插图应用重数量,轻质量。幼儿教师很多只是形式上采用了插图教学这一模式,进行插图教学随意性很大,而不在意插图使用的教育性。插图应用缺乏层次性,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不同,需要教师对插图的使用进行层次化。插图应用没有一定的标准,不管什么课程都采用大量的插图,结果并没有产生教师期望的效果。
二、如何有效地应用插图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1.适量采用插图提高教学效率。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适量的插图来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注重插图的质量,以“精”为主。目前的幼儿园教师很多对于插图使用的教育意义毫不在乎,试想连教师都不知道运用插图的意义,幼儿就更加无法理解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要注意插图运用的针对性,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插图的应用设计。因为幼儿受家庭影响比较大,智力发育各有不同,所以同样一幅插图,有的幼儿理解得很好,有的幼儿却完全没有理解。教师这时就要针对幼儿的差异对插图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过程中,教师可以粗略地把幼儿进行1、2、3阶梯分组。对于1组是一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正确理解所有插图的含义,并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2组的学生理解能力稍弱,要求其正确认识插图含义即可;3组的学生可能无法正确理解插图的含义,教师要求其认真跟上就可以。这样分层次教学,就可以通过插图教学提高幼儿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2.给幼儿减负增效的插图。幼儿教学中运用插图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幼儿减负增效。减负增效,教师可以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插图的选择根据减负增效的原则设置。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充分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第二,在设置插图的时候多花心思。遵循由浅入深的顺序,逐步增强插图教学的效果。东西再好,也不能多吃。在应用插图的时候,教师应该把握适度的程度,将插图应用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数量范围内。不要每堂课都是用插图来教学,更不可以整堂课下来都是插图。这样幼儿的思维会达到一个饱和状态,容易对插图产生厌烦,不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展开。例如,在进行生活常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瓜果蔬菜的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达到增加教学效果的目的。但是在进行数学加法的教学中,过多的图片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在这样的情形下,插图就应该尽量少出现一些。第三,插图设置的趣味性。幼儿容易被外界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而往往吸引后很容易丧失兴趣,也就是说,幼儿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会很长。因此,教师要注重插图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插图教学的效果发挥出来。
3.采用合适的插图教学方法。教学活动除了注意幼儿个体的差异外,还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毕竟学习习惯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幼儿插图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必须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插图教学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策略性。虽然书本的内容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但是学习在于实践。书本中的知识要是离开实践,那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死板的教学。所以要是离开了生活,完全依赖于书本中的知识,那设计出来的插图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西方的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优化插图的方式有许多,很多课文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实践。
例如,钱的作用。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写出其心中的最佳答案。教师也不必急于公布答案,可以带领学生去市场体验花钱买东西的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理解钱的作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了一起,而插图教学就是最合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市场购物的课件,利用插图学生可以很快在模拟的情景中感受教学内容,很轻松地理解这一知识。总而言之,幼儿教学中利用插图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以后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应用插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掌握一定的策略,遵循适度的原则,科学地应用好这一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庄雪雯.对幼儿教学中利用插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6,44(25):237-238.[2]蔡玉娟.利用插图教学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7,23(15).[3]曾菲飞.浅谈插图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小作家选刊,2017,24(16).
第二篇:对幼儿教学中利用插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探究(模版)
对幼儿教学中利用插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探究
摘要:插图是实现幼儿高效课堂的有力措施,并在幼儿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幼儿插图教学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灵活性。因此,插图的数量要科学合理,质量要科学规范,适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就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的学习水平,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优化设计;插图;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2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155
教育教学本身是教师和幼儿互动的过程,幼儿要听从教师的指挥,而教师则要根据幼儿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法策略,如果说两者盲目地教和学,那势必是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要走向死胡同的。就插图的优化设计策略方面,我做如下的探索。
一、优化插图设计来提高幼儿课堂效率
教师上课出示的插图,基本的原则是少而精,力避多而滥。有的教师使用插图的时候随意性特别的大,有时候连教师都不知道怎么理解,那幼儿更就无所适从了。另外,插图还要减负增效,针对不同的幼儿优化设计插图,这是最科学的方法。有的教师嫌麻烦,设计的插图一模一样,思维反应快的幼儿三下五除二理解了,学习不好的幼儿费了半天的劲还是理解不透。这是针对幼儿层面来说。从插图的层面讲,新授课的插图要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练习课的插图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样的知识变个花样或者变个说法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这是多幼儿困惑的地方。复习课侧重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幼儿的主观判断能力要好,遇见问题要果断。在这个整个过程中,插图始终要围绕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基础知识不太好的幼儿,就让他做点简单的,没必要强迫他做难度大的题。课外延伸题,能做则做不能做则不做,没有必要强求都做。真正优化了的插图,就是对幼儿的减负,当然效果肯定是好的。
我在教学中把插图常常分三个层次,相应的幼儿也分三个层次,有的时候分四个。A组的幼儿,占全班人数的一半左右,对他们的要求是基本题不但要会做而且不能出错要全对,拓展性阅读题如果是学习过的,则不能出错,如果是以前没有遇见的题,错了则情有可原。就是说,这组的幼儿出错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内。B组的幼儿,要求和A组一样,错误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内,人数占剩下幼儿数的大部分。C组或者D组的幼儿,则要求他们把基本的题能做对就行了,难度大的题能做则做,不强求,考试基本及格就可以了。假如把所有的幼儿放在一个起跑线上,势必让有的幼儿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且对他们的信心也是一种变相的打击,起不到减负增效的作用。要达到如此的目的,教师就要充分优化插图的设计,让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使幼儿在插图的引导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插图的使用就是最好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二、优化插图设计来给幼儿减负增效
插图的优化设计,首先要做到减负增效。减负增效,一是从幼儿的角度讲,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插图,在教学的内容是和作业的布置上要减负增效,以此来满足幼儿的学习要求。二是从插图本身的角度讲,要强调插图的减负增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能说所有的内容,都要用插图来展示。就我们常用的幻灯片来说,不能每堂课都用它,也不能全靠它来支撑课堂教学,这种极端的方法坚决要唾弃。其次,插图要有针对性。这里讲的是要针对教学内容去设计插图,前面讲的是针对幼儿的。有些知识简单,课堂上就能记住,有的就记不住,就需要课外加强练习。针对幼儿容易犯错的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演示情景,在反反复复的训练中强化记忆。三是,幼儿的注意力不是那么耐久的,插图如果没有趣味性,时间长了幼儿也就失去兴趣,插图肯定就开始应付差事了。如果教师变换花样,同样的题,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择题,还可以是判断题,总之,插图要有多样性,方能引起幼儿长时间的兴趣,能够好好地完成。现在的幼儿园为了满足某些家长的需求,增大了对幼儿教学内容的知识量,虽说是一片好心,可就是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在幼儿日常教学中,务必要注意这方面的教学设计,利用插图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幼儿的减负。
三、优化插图设计来增强教学的策略性
学习的第二课堂在生活中。书本知识是死知识,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的知识,是实实在在的。仔细分析,我们所学的知识,书本知识很少,大多数是生活中的知识。就是测试卷里,很多知识跟实际生活联系特别的紧密。如果离开生活完全依靠书本,无法想象设计出来的插图将会是什么样的。优化插图要让孩子能够自由的飞翔。西方的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减负增效优化插图多种多样,我在这里谈几点我自己的想法,也是经常做的几点,供大家学习。
有些课文内容可以去到生活中实践,在实践当中体会学习内容的妙处。如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时,有的学习内容可以研究它。如“一元钱可以买到什么”,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写出各自的答案,我们要提倡幼儿开放思维,把一元钱发挥到极点。幼儿的智力不同,研究出来的内容也就层次不同了。这里幼儿的层次和内容的层次是一致的。有些内容学过以后,需要进一步观察生活验证它。比如了解了度、量等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亲自去观察一下,生活中的知识和书本说的是不是一样。书上写的知识,人们在生活中是怎么运用的,这样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我认为就是最好的插图,让幼儿走进情景当中,真正体会语文知识的奥妙。上面说的这些方法,幼儿可以自由完成的,这种实践性的情景作业,就是最好的、优化的插图,幼儿做起来没有负担,效果还挺好。这种方法是根据幼儿的情况分层的,即教师在把内容适当的分层一下,不同层次的幼儿完成不同层次的情景作业,那么我们的最终减负增效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优化插图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设计的时候,根据幼儿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优化去设置。另一方面要求幼儿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减负增效的插图来完成,以此提高学业水平,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晋华.儿童插图对幼儿审美教育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48):11-12.[2] 程晋华.儿童插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美术大观,2012(12):172.
第三篇:利用插图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教学设计中应充分重视课文插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使教学设计最优化。
一、利用插图,巧妙导入课文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利用课文插图导入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加快课文阅读理解的进程。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的《螳螂捕蝉》(以下所引课文教材版本与此相同)有两幅插图,第一课时导入环节,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尽情欣赏,用心体悟,然后组织交流:你看到了什么?蝉、螳螂、黄雀分别想得到什么?它们身后隐伏着什么?吴王为什么会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通过观察交流,帮助学生初步感悟故事内容,了解前因后果。
不同类型的课文都可采用这种方法导人。介绍游览景点的课文,可利用插图作导游。二年级下册《月亮湾》一课写的是小山村的优美景色,导入时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的景象,注意月亮一样的小河,试着为这个村子起个好听的名字,由此巧妙地揭示课题。写人物的课文往往会有人物肖像插图,导入时可利用插图,从了解人物人手切入本课教学。
二、利用插图,促进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促进心灵沟通,课文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
例如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骑牛比赛》有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一头公牛上下蹦跳,骑手还牢牢骑在牛背上。为了让学生理解“疯狂”一词,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谈谈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一位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
生:文中说:“只有一位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师:那么,怎样才是“疯狂”呢?
生:牛像发了疯一样。
师:没错,你能说说图上的公牛是怎么发疯的吗?
生:从图画上可以看出,公牛的眼睛红红的,鼻子喘着粗气,这就是“疯狂”。
对一年级孩子来说,理解“疯狂”一词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的直观、形象,就能顺利地扫除理解障碍,加快课文阅读理解的进程。
再如,《北风和小鱼》是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配套教参对课文作了深入解读:《北风和小鱼》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北风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课文讽刺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的行为。
许多教师都上过这一课,往往根据教参提示,抓住文中“哈哈,大家都”这句话,把北风和小鱼对立起来,引导学生痛恨北风、喜欢小鱼,极力讨伐北风、赞美小鱼。然而仔细翻翻教材,会发现此课共有三幅插图。其中第一幅插图,主要表现北风吹来,大自然景观发生了变化;第二幅是北风和小鱼对话。第三幅图往往被忽略。这幅图画的是:白茫茫的雪覆盖在大地上,屋顶白了,树白了,麦苗在厚厚的雪下美美地睡了„„多么恬静、温馨的画面啊!我与学生就此展开交流——
我:你们喜欢这幅图吗?
生:喜欢。
我:为什么喜欢呀?
生:下雪了,我们就可以去堆雪人、打雪仗。
生:我也喜欢。妈妈告诉我,雪像一条被子盖在麦苗身上,明年就可以丰收了。
我:那你们知道雪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吗?
生:我知道,是北风给我们带来的。我:那你们喜欢北风吗?
生:喜欢。
一幅插图,扭转了教学的情感基调,也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深化了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利用插图,延伸拓展训练
看图说话是小学低年级行之有效的训练形式。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拓展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中,插图色彩鲜亮,形象逼真。第二幅插图画的是在美丽的草地上,有一大一小两只蜗牛正面对着面,它们在说些什么,课文里没有写到,可以利用这幅图来拓展延伸,让学生放飞想象,练习口语表达。可以这样引导:
日子一天天过去,蜗牛老了。一天,它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散步,抬头发现空中飞来一群活泼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可爱的蜻蜓,它们在你追我赶、翩翩起舞。(出示蜗牛爬行,蜜蜂、蜻蜒、蝴蝶飞行图)老蜗牛看着看着,不由得对小蜗牛叹了口气:“唉!”——接下来,老蜗牛会说什么,小蜗牛又会说些什么?
学生由此展开想象,模拟角色老蜗牛、小蜗牛展开对话。这样,就充分利用了课文插图提供的广阔空间,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图,都经过编者精心编选,形象生动,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如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课后有幅梅花的插图,那不单单是为了美化版面,还在暗示我们:梅兰芳的成功,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实写照。同一单元的《要好好学字》一课,插图中毛泽东身后有幅狂草《清平乐,六盘山》,左下方是延安的宝塔山,都是指导学生课外拓展的良好素材。
总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设计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听说能力,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四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四情四趣”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更积极的学习乐趣。“四情四趣”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我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并努力向优秀老师学习,看着他们有声有色的课堂实践和比较成型的学生展示,深感羡慕。
一、教学回顾
(一)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二)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说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预设好,甚至将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三)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有效的预设应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整个课堂不能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过去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现在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我们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必须要创设有效的预设。
二、取得的成绩
(一)“四情四趣”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
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很快,学习目标性强;学生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合作能力有提升;小组长的组织领导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四情四趣”课堂的构建,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1.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显著提高,渴望回答问题。2.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展示自己。3.整个课堂气氛空前活跃。4.学生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
三、教学中的困惑
(一)怎样编制导学案,才能在课堂中激起学生的情感和乐趣
编制导学案怎么样做才能达到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学生现状的有机融合?怎样才能过程完整的做到堂堂清?每个环节时间的掌控应该怎样做?真正去做时每个环节预先设计留给的时间都不够用,怎么办?
(二)怎样进行科学的小组评价
怎样进行科学的小组评价?随着课堂实施的逐步进行,我们发现小组评价轮廓比较粗犷,不知该如何进行科学的小组评价?怎么样细化我们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行为导航?
小组长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可是仍旧有程度差些的孩子无动于衷,很少发言,采取措施也是不动不摇,不肯参与怎么办?
从哪些方面量化学生的行为?才能合理的评价调控学生的言行?
(三)管理课堂秩序的问题
1.合作交流随便乱说话现象难以避免。
2.老师的示范作用减弱,如语文课上范读少了,而这也是有弊端的。
3.导学环节需要每篇课文都要做,费时费力又费脑,不做又无法掌控课堂,还是只做精读重点的课文。
四、整改措施
(一)增强课堂导学能力
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写。
(二)准确地把握教材
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
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提高课堂管理能力,把情趣融入到课堂中
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第五篇: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的内容更直观。高中的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现代教育的技术和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相关电教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使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多媒体 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体育作为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将多媒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之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升华,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的直观性有利于体育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借助多媒体教学,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以各种形式,从各个角度,从不同侧面,多信息、多视角、全方位、动态的表达,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关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例如,排球教材中的正面双手垫球,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抬臂、跟重心”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整个击球动作的重点和上、下肢协调用力,学生很难体会,教师的分析讲解与学生的认识理解总是隔着一层,即使学生能够将教师的讲解一字不差地复述,也未必能真正体会到动作的关键。而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师的讲解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从而加深理解。再如人体结构、人体生理、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图片和动画可以生动如实地展示人体的构造和功能。田径、体操、球类等,通过视角形象展示规范动作,通过动画揭示动作的力学原理。这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识别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通过屏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动作,用暂停、重放、慢放等功能特点,让学生看清动作过程及技术关键,边放边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理解“抬臂”不是手臂垂直向上抬,而是手臂跟着上体一起,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达到协调的目的。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协调配合的概念。体育教学中,利用多种媒体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二、多媒体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多媒体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青少年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由于其身心发育的原因,往往容易产生兴趣的转移。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在不同的刺激下,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克服传统教学容易出现的厌学情绪,这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大的价值,它提供的许多可能性往往是我们普通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
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带学生进入愉快的教学中,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如体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吸引学生?我找了一盘录像带录下了几位获得世界冠军的跳高运动员整个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完整过程,用在课前给学生放映展示,同学们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绪高涨,禁不住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堂课45 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不可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这与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为了再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堂课的尾声,放一曲优美的慢节奏音乐,把体育的动律感和音乐的节奏感融合起来,使学生耳闻其声,心如其境,这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又达到了全身心放松的目的。
三、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
动作技能教学在联系形成阶段一般由教师指点,学生作分解性训练,这样的训练常常缺乏个性色彩,有时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影响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丰富的可控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交流与自我探究,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使之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1.辨明正误――创设对比化情境
通过创设对比化情境,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或个别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可以给出几组背越式跳高的模拟镜头(其中包括跳的好的、较好的、一般的、差的等几种情况),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首先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甚至争论,最后得出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过杆等技术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分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出背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和技能,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2.因材施教――创设个性化情境
学生自身的条件千差万别,性格、脾气、爱好等也各不相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设个性化情境,从而对学生因材施教。如乒乓球的教学,有进攻型、防守型、防守反击型等,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不同打法的动作技能指导,学生则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打法的针对性练习,教师也轻松地实施了个性化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深受学生欢迎。
多媒体应用于体育教学的一些尝试,使我感觉到多媒体的特点是常规教法所没有的,也是无法达到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特长去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或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