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大学篮球教学的体制性改革论文
摘要:篮球运动是在我国普及度比较高的一种运动,在大学体育中也是一门比较受欢迎的课程,在当前大学教育体制不断深化的改革过程中,篮球教学也应当进行体制性的改革与创新,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篮球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篮球教学;体制性改革;创新;现状
1大学篮球教学的现状
1。1发展状况
篮球是当前我国发展比较快、普及程度比较高的一种大众性运动,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团队竞争的能力,因此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在广大高校中开设的篮球课程往往受到学生的欢迎。当前我国高校中篮球课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高校体育课程了解这项运动,并积极参与其中。
1。2当前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我国大学篮球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前我国大学篮球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偏向竞技体育方面,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方面,而对于学生的整体篮球素养却不够重视。其一,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动作技能,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鼓励,枯燥、乏味的动作重复和机械化的训练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兴趣降低。其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很多学生虽然爱好篮球,但是在经过篮球课程之后,对篮球运动还是所知甚少,尤其是一些理论知识,比如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等,每到篮球课时教师就让学生自行组织活动,但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运动员基本功的练习,上课的效率也比较低下,在帮助学生加强运球、传接球、掩护站位等方面都不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其次,很多大学中篮球教学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一方面,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还是以自己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在课堂上以自己的讲解和示范动作为主,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上课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体育教学变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一个是教师示范,另一个是学生练习,这两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互动,不利于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采取“一刀切”的传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的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不足没有很好地加以认识,只是在盲目地进行训练,这样只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最后,当前大学在篮球教学方面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这种不足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高校在安排课时时对篮球教学非常不重视,课时数量比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学生和学校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文化课和专业课方面,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更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实践和找工作方面,学校在课时上安排就比较少。其次,学校在设施方面的投入不够大,很多学校的篮球场比较老旧,而且数量也比较少,不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还有的学校缺乏相关的体能训练器材,有的甚至连篮球架等非常基本的器材都老旧不堪,只是勉强能用,不利于篮球教学的开展。此外,在很多高校中对篮球教师的投入力度也不够,当前很多高校的篮球教师都缺乏相关的专业素质,而且年龄结构偏大,教学能力也不强,这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对篮球教师的招聘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对篮球教师的再培训不够重视,导致当前篮球教师专业素养不够。
2当前大学篮球教学体制改革的建议
2。1健全相关体育教学的制度和规定
对大学篮球教学的体制进行改革,首先应当制定并进一步健全相关体育教学的制度和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给大学篮球教学提供一个制度保障。在健全这一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首先,这一制度需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能够盲目照搬国外的经验;最后,在制定相关制度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来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例如有些地区的体育教学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了,那么只需稍加完善即可,而有些地区,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体育制度还不够完善,就需要进行比较详细的规划;最后,在制定相关制度的时候,应当使其与教育改革的推进相结合,其宗旨要尽量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制定的相关制度更好地为体育教学、篮球教学服务。
2。2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大学篮球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多重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一点,进一步明确并实现教学目标。大学篮球教学的目标当然是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是,大学篮球教学的目标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篮球作为一种运动能够起到放松学生身心的作用。当前大学生身心压力巨大,因此而得抑郁症或是心理疾病的现象屡见不鲜,通过篮球教学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实现减压的目的。其次,因为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因此学生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些也是学生在今后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篮球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身体素质目标,还有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多种目标,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加强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
2。3优化资源配置
因为对篮球教学的投入力度不够阻碍了我国篮球教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进一步优化篮球教学的资源配置。一方面,学校要认识到篮球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加大对篮球教学的投资力度,从而改善篮球教学的现状,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在对资源进行配置时应当更有条理。其一,应当重视对篮球教师的选聘和再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篮球教学教师的水平,从而提高篮球教学的整体软实力;其二,学校应当重视对篮球基本设备和相关器材的投入,定时对其进行更新换代,以保证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正常使用,进一步促进篮球教学的开展。
2。4完善多元化的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是大学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个完善优良的考核标准能够促进课程更好地开展,所以我们在大学篮球教学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在以往的篮球教学考核中往往以学生的篮球技能为标准,或者是教师规定几个篮球动作根据学生的完成标准来进行考核并给予分数。这种方法更强调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并不能很好地激励学生参与到篮球教学活动中来,所以我们应当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这种方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充分反映每一个学生在篮球教学中的学习状况和水平。其次,在考核过程中应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尤其是平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后,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相关篮球知识的考核内容,例如比赛股则、篮球的历史等,使学生加强对篮球的人文理解。
3结语
当前我国大学篮球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相关篮球教学的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不够丰富,同时对篮球的投入力度也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健全相关体育教学的制度和规定、明确教学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还应当完善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从而促进大学篮球的体制性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泂,黄洁。浅析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0—111。
[2]陈群。新时期大学篮球教学模式的优化与调整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22):12—13。
第二篇:大学体育篮球论文
从NBA看篮球运动中的精神
内容摘要:为什么篮球从其产生开始就不断地发展壮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热爱,甚至狂热。篮球不是一种改革其他运动后形成的,而是一种独创性的运动,这首先就体现了他的创造精神。在比赛过程中双方的对抗使得人们的配合愈加密切,这也就能看出篮球运动中所蕴含的团队精神。在比赛中每位队员都会全力以赴,不到比赛的最后一秒谁也不能妄自推断比赛的结果,这就是篮球比赛中的坚持的体现。
关键词:篮球运动NBA精神
在篮球运动刚刚创建的时候他的篮筐并不是像今天我们看到的那样,而是一个不漏底的筐子,人们把球投进去后还要不断地取出来再投,后来为了简化这一过程,篮筐就慢慢演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篮球发展的道路也是如此,由不完善到完善,由小部分人知晓到风靡天下,世界上几乎人人都知道篮球,人人都知道篮球的一场盛世比赛NBA。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即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作为篮球运动传播的代表,NBA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运动诞生。
篮球运动是以投篮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之一,1892年1月(另一种说法是1891年12月),为美国马萨诸塞州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教师詹姆士·奈斯密斯博士所创。规则是一个由两队参与的球类运动,每队出场5名队员。目的是将球进入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获得球或得分。可将球向任何方向传、投、拍、滚或运,但要受规则的限制。篮球比赛的形式多种多样,讲究个人技术、团队配合、应变能力等。当今世界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是美国的国家篮球协会(NBA)。1896年,美国第一个篮球组织“全国篮球联盟(简称NBL)”成立,但当时篮球规则还不完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经常一名队员在一个赛季中可以代表几个队参赛,经过几个赛季后,该组织就名存实亡了。在其刚刚创建之初也遭遇了许多尴尬,最主要的恐怕就是规则的制定。由于篮球传播的地域之广,所以在规则上会有所不同,随着各种实力强悍的球员的出现,其规则也做着不断的修改。例如奥尼尔的出现使得NBA联盟接连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了联防战术的运用、禁区三秒违例。而且,针对奥尼尔糟糕的罚球,联盟还特别规定,比赛最后两分钟对无球球员犯规将判罚一罚一掷,以避免出现奥尼尔在最后时刻被对手追得满场飞奔的尴尬局面。另外,众所周知,詹姆斯在运球后会有一个停顿,然后双脚跳一步再上篮,这个动作被大家戏称为“螃蟹步”。按照现有的NBA规则,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走步违例。虽然裁判早已“视而不见”,为了让“小皇帝”有一个更大的发挥空间,NBA下赛季将修改现有规则,“螃蟹步”不再违例。就这样不断的完善自我,使得NBA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球员加入其中。例如达拉斯小牛队中的主力诺维茨基便是德国人,中国的姚明则是来自亚洲的代表。NBA以其独有的特色开创了篮球的新篇章。这种创新精神是NBA的魅力之一,激励着任何一个关注他的人,给予他人奋进的力量,为自己的生活开创新的篇章。
在NBA比赛的过程中,虽然每个队的实力不同,但是并不是任何队伍都是常胜的,因为在这种充满着变数的挑战中团队精神会起到极大的决定作用。团队合作的密切,队友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是一个思绪,都会让自己的队友心有灵犀,一次次的空中接力大力灌篮,一次次的虚晃无不透露着长时间的锻炼所练就的默契。不仅如此,在统计队员场均贡献的数据中“助攻”也是作为一项考察数据的,这说明团队合作不仅仅是接应,还包括贡献。如果只想着自己在比赛中夺得单场最高分的话,那么本场的最佳球员却未必会是你,因为一个人的自私就会导致整场比赛的失败。科比·布莱恩特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从最初的只想自己而转变到成为一个强队的领导者,这其中最大的转变就在于他对队友的态度上。科比在一次全明星赛中的表现不得不令人为其伟大的人格魅力而拍手,他将那一场比赛最后的一个进球机会让给别人,这就意味着如果球进了,当年MVP的荣耀就会易主,但是他毫不犹豫的将球传给了队友,将机会让给别人。马刺队的入场口号是“Team is Everything(团队就是一切)”这也说明了篮球运动中的团队精神是何等的重要与神圣。这就是篮球中的团队精神,在不断地引导人的同时也被优秀的人所诠释。
虽然,在比赛的最后会有赢家和输家,但在任何时候队员们都不会放弃,决不服输的比拼精神感染着球员,感染着观众;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泪水、血水谱写着感人肺腑的动人篇章。这就是篮球的另一个精神所在——坚持。在NBA的比赛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投进最后的压哨球,扭转乾坤、反败为胜。还是科比,他曾经创造了在半分钟之内连得5分的奇迹,带领着湖人队走向了胜利。08-09赛季NBA的宣传口号是“where amazing happens”即:奇迹发生的地方。在球场上有太多的奇迹在发生,也有太多的奇迹等待着伟大的人去创造。在迈克尔·乔丹称霸球场的时代,他早已作为一个神一般存在的人物,人们都说“乔丹就是穿着球衣的上帝”。坚持的精神不仅是毅力和实力的代表,他更是象征着希望的。只有不放弃才会有胜利的可能,只有拼搏才会有曙光的到来。对于在NBA本赛季刚刚被淘汰的一个夺冠热点湖人队来说,也许被淘汰出局会有莫大的遗憾,不过总结原因卷土重来再创辉煌也是未可知的。湖人本身确实是一个强悍的队伍,他拥有这优秀的领导者以及优秀的队员,可能是由于轻敌或是疏懒了,遭到了如此的挫折,总结失败的原因,坚定夺冠的信心,那么明年再次杀进总决赛不也会成为必然么。这就是NBA中的坚持,用汗水、血水、泪水搭建的成功之路。坚持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在开创人生道路之时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当然,篮球精神并不仅仅是这三方面,新泽西网队的入场口号就是“More Than a Game(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所以篮球运动中所包含的意义远比我所阐述的要多得多。我仅仅是再次表达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以及我对篮球的热爱。愿篮球运动凭借着自身的精神,不断发展,感染更多的人,感动更多的人,激励更多的人。
第三篇:大学篮球体育课论文感想
上了大学,体育课给我的感受和高中完全不同,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我对体育课有了新的看法。为此,我首先要感谢老师这一个学期来的辛勤教导和帮助,是你让我对大学体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白了体育真谛之所在。
在高中,体育课往往是作为副课看待,学校对体育往往不重视,能压缩课时就压缩,甚至经常占用体育课来学习文化知识;班主任和老师也往往把渴望上体育课的同学视为不思进取只会贪玩的问题学生;而我们,在这种重高考轻体育的教导下,对体育课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敷衍态度,平时上课就自由活动,甚至跑到图书馆看书。所以在高中,体育对于我们几乎等同于户外放松课。
但是自从上了蒋老师的课,我对体育有了新的看法。前几节课,蒋老师就进行点名,这让我明白了在大学,体育课和其他的专业课是同等地位的,提高了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教学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爱还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学习。教学内容也有很大变化。除了对所选项目的学习,老师还教会了我们许多训练身体柔韧性,增强身体综合素质的动作。这些动作简单易行,对场地要求小,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锻炼。锻炼也是体育课最直接的目的,通过体育课我们提高了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每次上过体育课,我都会感觉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过去那种牺牲体育课提高成绩的做法实际是得不偿失的,半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将会使整天事半功倍。所以,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也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同时还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我想说这个学期的体育课我个人收获很大。而且老师为人随和,富有亲和力,但在重要问题上绝不马虎,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我,我会好好向您学习。再次向蒋老师表示感谢,如果有机会,以后还选蒋老师的课。
第四篇:大学体育课篮球专项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体育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对篮球运动的认识 学院名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系 名 称:通信工程 学生学号:01012054 学生姓名:曹 凡
2012年 5月
对篮球运动的认识
摘要:篮球是一项锻炼性运动,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还能增强体质。它包含着很多技巧,主要是虚实结合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精神,它不仅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还可塑造人的品格。
关键字: 篮球
锻炼
娱乐
放松
技巧
首先,篮球是一项锻炼性运动。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还能增强体质。它不仅可以使人从紧张的状态得到放松,促使身心的健康发展,更能够从体能上得到锻炼。据专业人士讲,他可以改善人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项体质功能。
其次,它包含着很多技巧。我并不是专业的篮球选手,所以对这些技巧知道得也不多。但通常来说,我们常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方法。实的包括运球、传球(胸前传球和击地传球)、三步上篮,这些是个人所需的必备技能,硬性条件。虚的就主要包括晃人、虚上、转向等,这些是要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慢慢体会的。
另外,它还是一种精神。它不仅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还可塑造人的品格。说到此,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大家一直所津津乐道的NBA和我国的大牌球星姚明,另外,就是乔丹和科比。了解他们的人必定都知道,打球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往往一场下来,大汗淋漓不说,整个人都累得想躺倒地上不想动了。但是,对于一个喜欢篮球、热爱篮球的人来说,它更是一种乐趣。就像一位大牌球星说的:“几天不打球,手就痒痒了。”的确是这样的,我尤其喜欢拿到球后的那种责任感和投中那一刻的激动和成就感。说到篮球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拼搏精神,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它不仅需要从个人的自身技能方面来提高,还要有对团队很强的责任感,良好的默契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个人认为:如果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球员,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能提供很好的借鉴。
经过一学期的篮球课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技术和技巧,篮球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经过学习,我在篮球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篮球技术分为进攻和攻守两大部分。进攻技术包括传、接球,投篮,持续攻破;防守技术包括抢、打、断球;移动和抢篮板球既属于进攻技术又属于防守技术。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想要打好篮球,首先得练好篮球技术。篮球技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部分,各个部分都由许多技术所组成。除了进攻与防守技术中均有移动和抢篮板球外,其进攻技术有传球、接球、投篮、运球、突破等,防守技术有防守对手、抢球、打球、断球等。
篮球运动是技术与战术的完美结合。单纯的技术,由于没有战术的配合,其只能是五个人各自为战,再好的技术,在对方的战术配合攻击下也无法发挥作用,只能以失败告终。同样,单纯的战术,没有技术的支撑,再完美的战术配合也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最后也只能遗憾出局。只有技术、战术均衡发展,完美配合,方能将篮球运动发挥的相当的高度。任何正确的战术意图和先进的战术配合的实现,都要求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和质量的技术动作做保证,没有技术也就谈不上战术。只有技术掌握得扎实、熟练、先进,才能保证战术的多边形和高质量。
投篮: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投篮得分的多少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运用各种攻防技术和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使己方多得分和限制对方得分。投篮技术动作已发展近30多种,就投篮手法说,课分为双手和单手两种:从移动方式说,可分为原地投篮、行进投篮和挑起空中投篮。投球是得分的最后一步,是关键的一步,因此重要性也比较明显。投球的要素包括:(1)手法准确、协调、柔和以及合理运用身体力量是投准的关键。(2)准确的瞄准点。(3)适中的弧形路线。(4)掌握球的旋转规律。掌握了基本要素之后,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投篮方法。为了防止封盖,可采用原地双手头上投篮,此适合于身材高大的队员。当运动速度较快时,可采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行进间双手低手投篮等。现代篮球比赛中普遍采用的投篮方法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变换其他动作和不易被封截的优点,而且在不同的位置和距离都能应用。
传、接球:在攻、守激烈对抗中,要传好和接好球,首先在于观察、扩大视野。在后场由防守转入进攻时,应该先看前场,再看后场,争取长传快攻的机会。在阵地进攻时应先看内线,再看外线,先争取篮下的有利进攻机会。篮球传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组织进攻时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传球的质量关系到战术的效果,比赛的胜负。因此传球要求做到准确、迅速及时、隐蔽、多变。在比赛中具体选用何种传球方式要视处于何种状态而定。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球方法。它的特点是准确、迅速,适合于不同方向和距离,也可以跑动中和起跳在空中时使用,并且便于投篮和突破。所以在运动中一般可选用此法。当距离较近时可采用双手低手传球法。当队员身材比较高大时可采用双手头上传球。当需快攻偷袭时可采用单手肩上投篮。它准确性高,速度快,较多适用于快攻偷袭,是一种中远距离的传球方法。除此外,还有勾手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单手低手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反弹传球等传球技术,它们都适合于其他一些情况。总之需要根据不同形势,合理选用传球方法,可以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上篮得分:上篮时最主要的得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1)三步上篮。三步上篮主要用于离篮筐很近的时候,不用运球可以直接上篮,这样可以加快速度,可以很快的得分,这也是一种简单的得分方式,也是初学者很容易学会的,但是对于一开始没有受过老师指点的人,那也是容易犯错误的。不管我们是迈左脚还是右脚只要是三步就行,让而我们往往不是这样,只要自己觉得安逸步都迈,那样就很容易走步了。(2)急停跳投。急停跳投分为两种,一是、接球急停跳投,接球急停跳投是在快速移动中,用跨步或跳步急停接球,并及时起跳投篮。二是、运球急停跳投是突破结合跳投的重要方式.当进攻队员背向或侧向篮筐持球站立时,可以一脚做中枢脚转身跳起投篮。要想练好投篮必须有正确的投篮方法、恰当的瞄准点、合适的飞行路线和球的旋转,并且全身要协调用力。
对于体育学习中篮球运动来讲,它就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类游戏项目。它的特点是集体性、对抗性、趣味性。除了具有一般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外,篮球运动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不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赛中的集体偶诶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篮球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加人的运动经验积累,能为今后学习其他运动项目提供一定的帮助。
最后感谢包老师一年来的悉心辅导,祝您工作顺利!
通信工程
曹凡
第五篇:司法改革:期待体制性突破
回眸篇司法改革渐入佳境
体制: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我国司法制度与现代法制一步步靠近
回顾中国司法改革的历程,就不能不追溯新中国司法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根据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公安部和司法部,分别行使国家的审判、检察、侦查
和司法行政职权。这个阶段实行的是审判、检察从属于行政的体制。当时有这样的规定:不足五年的徒刑以及宣告无罪的判决,由县人民政府批准;
——随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颁布,各级法院、检察院被赋予与同级政府平行的地位,各自对本级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同时确立了国家审判权、检察权只能由法院、检察院分别依法独立行使的原则。这一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人民陪审制度、公开审判制度、辩护制度、两审终审制等,都留下了我国司法制度设计的笔墨;好范文版权所有
——1966年到1976年,历经十年浩劫,公检法被砸烂,审判权一度由公安机关行使,检察机关被撤销。
——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改《宪法》,决定重建检察机关,确定其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这是我国司法制度恢复的一个重要标志。自此以后,我国司法制度开始向现代法制一步步靠近。
改革:正在酝酿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给了司法改革一次强劲的助力
在改革开放的20年进程中,我国司法制度也在与时俱进。但是,如果我们从改革的层面去审视就会发现:至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司法体制是一种计划经济背景及其观念下的“一贯制”——改革,只有细微的迹象显现。
——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启迪了人们的现代法治新观念,萌动了对建立现代司法体制的期盼。此后,司法改革的呼声呈渐强之势;
——司法改革实践的全面启动是在十五大以后。司法改革走上前台,引人瞩目。初始阶段的改革推进了关于诉讼程序和管理方式的探索;
——进入新世纪,十六大用300余字的篇幅,勾勒出中国司法改革大势,其目标和方向是: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司法改革整体推进、纵深发展的机遇来临;
——无疑,正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给了司法改革一次强劲的助力。可以预期:这个“改革开放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机构改革”,将为司法改革赢得更具操作性的平台和空间。
关注:司法改革改什么?
对现行司法体制的局限性怎样看?
对中外司法体制演变和改革颇有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贺卫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对我国司法改革内在的动因给予了判断: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司法体制,其观念和管理模式肯定适应不了市场经济规律的需求和发展;其自身局限也肯定会制约市场经济下社会新格局的生成和构建。
此外,贺卫方还指出,司法改革的外部环境也呈现“紧迫”之势。政治体制改革的步履在稳健中加快;“入世”后,我国经济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在多种经济成分、多重利益格局的形成中,公众对司法公正和效率的期望值在攀升;社会变革带来的多种利益和社会矛盾亟须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司法改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司法改革改什么?换言之,我们对现行司法体制的局限性怎样看呢?综合诸多观点,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粗线条梳理:
一是司法活动基本上套用了行政管理模式,蒙上一层浓厚的行政色彩。比如,司法机关的设置与行政机关相对应,对司法人员确定行政级别,按行政决策模式裁决司法案件,司法经费调拨由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划定,等等;
二是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根深蒂固,司法程序被忽略。我们必须知道:在现代法治理念中,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重实体、轻程序或重程序、轻实体都可能导致司法不公;
三是司法独立的客观性还没有受到真正意义的重视。我国宪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原则,然而,实现得并不尽如人意;
四是司法人员的非专业化,这一点可以看做是司法活动行政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在一段时间里,法官和检察官的构成里包容了大比例的非法律专业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尽管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大有改观,但先前留下的诸多问题至今还令人大伤脑筋。
结论:只有纳入政治体制改革中统盘考虑,司法改革才能从技术层面走向实质性层面
很有意思的是,当司法改革已经启动并在大步前行时,人们对谁是司法改革的主体提出了质疑。有学者认为,只有检察院和法院属于司法体制之列,而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等是行政机关、社会团体。而另有学者则指出,司法改革涉及到社会调整、社会意识和人们思想方式的深刻变化,公、检、法、司等作为我国目前的一个现实的司法格局,无疑都应在司法改革之列。
法学家对司法
改革理论的不同论见,在加深我们对司法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司法改革实践的大步前行,是在1997年十五大之后。对这五年司法改革实践的评价,人们十分看重这样三件事情:
一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布了《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和《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这是在已有实践基础上,对改革的理性思考和规划;
二是,2001年6月修改的《检察官法》和《法官法》,强调以明显的司法属性特征来管理司法人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是,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对此,有专家评价,以往进行的改革多属于技术层面,而统一司法考试的改革是制度层面的。它不仅确立了法律职业准入制度,而且有利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并将带动司法人员选任、升降、惩戒和退出等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
对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贺卫方教授这样强调:作为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司法体制改革只有被纳入到政治体制改革中统盘考虑,才能从技术层面走向实质性层面,才能获得我们期盼的成效和突破。
贺教授还提到了一件很细微的事情——法官袍。他说,包括检察官制服“准军警式制服”的退役,这是真正的观念变革;因为从社会学来看,服饰是人的观念的体现。而任何一项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观念的更新是前提。
图为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检察院干警用多媒体系统出庭示证。
实践篇
基层改革“亮点”频现
周口:设立指导侦查室。
办案质量提高了,监督关口前移了
2001年4月,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和公安局开始了“检察引导侦查取证”探索,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设立指导侦查室的决定》。当地检察机关负责人向记者这样表述“引导侦查取证”:引导公安机关以公诉为标准,依法收集、固定和完善证据,并对侦查活动进行监督,保证办案质量,赢得公正和效率。建立指导侦查工作制度,将监督关口前移,变事后性、被动式的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主动监督,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既监督又配合,使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充分发挥。
他们规定指导侦查的范围是:1.重特大、疑难复杂案件;2.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的案件;3.上级机关交办、督办案件;4.检察机关立案监督案件;5.公安机关要求或检察机关认为有必要指导的案件。
周口市检察机关两年来共适时介入重特大案件734案1319人,追捕追诉被遗漏的罪犯200余人,使20多个重大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该市项城市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及时引导侦查活动,围绕依法收集和固定证据,先后提出检察建议90余条,提出纠正违法意见30条,追捕36名遗漏罪犯,促使侦破悬案20起,纠正错案3起。
监督关口前移,强化了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纠正和防止了案件流失现象,及时预防和纠正了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周口检察机关在办理以孔刚为首的特大犯罪团伙案件中,通过依法介入侦查活动,进行立案监督先后追捕漏网疑犯24人。商水县检察院在依法介入一起敲诈勒索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时,对滥用职权、包庇纵容犯罪的4名公安人员依法查办。
“引导侦查取证”新机制带来的另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办案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周口市实行新机制以来,审查批捕时间由原来的平均5天缩短到现在的2天,实现了“小案不过一天、大案不过三天”;审查起诉时间也平均缩短了7天,所办理的案件无一超期。
浦东:确定检察人员五大职位系列。
凸现司法属性,跳出行政管理模式
现行的以行政职级管理为主、法律职级管理为辅的模式,其弊端是显见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经过调研和论证,进行了对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改革。
根据法律监督职能、辅助执法书记员职能、行政管理职能、司法专业技术职能和执法警卫职能,他们将检察人员分为五大职位系列:1.检察官;2.检察书记员;3.检察行政人员;4.检察专业技术人员;5.司法警察。
力度更大的举措是,浦东新区检察院对检察官、书记员取消行政职级,实行法律职级管理制。他们按照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主任书记员和书记员不同职位,赋予相应的法律等级。在检察机关尚未建立独立的工资体系之前,按法律职位、等级暂时参照执行相当于公务员行政级别的工资标准。
相应地,浦东新区检察院还建立新的晋升机制。他们将各系列的职位划分为高职位和普通职位两类。检察员职位、主任书记员职位等为高职位;助理检察员等职位为普通职位。高职位实行职位任期职级(等级)制,经选聘程序上岗,每届任期三年。普通职位以“年功”和考核结果相结合,实行考核晋升制,设定2至10年不等的考核晋升年限。同时,设定提前和延迟晋升的条件及高职位与普通职位间的流转等规则。
对目前的改革实践,浦东新区检察院认为很有成效。
首先,实行法律等级管理制,有效解决了原有的由于法律等级和行政级别交织在一起、法律职务受到行政职级制约的问题,凸现了司法属性。
其次,试行职位分类,使检察人员专业清晰、权责分明,从体制上有效解决了“千军万马挤检察官独木桥”的老大难问题。
还有,就是优化了队伍的结构,建立了以执法业务为重心、较为合理的职系比例。目前,浦东新区检察院五个职位系列的比例是:检察官135人,占56%;检察书记员45人,占18.7%;检察行政人员40人,占16.6%;检察技术人员11人,占4.6%;法警10人,占4.1%。
海淀:尝试“一四二”审判模式。
追求公正和效率
对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进行了“一四二”审判模式的探索。
所谓“一四二”审判模式,是刑事独任审判庭的“一审多助多书”组织运行模式在海淀区法院的具体化。在“一审多助多书”模式中,独任法官是固定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数量根据案件工作量随时调整。目前,在海淀区法院的刑事独任审判庭中,由一名独任法官、四名法官助理和两名书记员组成,这被称为“一四二”架构。在审理过程中,独任法官协调全部诉讼活动;四名法官助理中的两人为庭前助理,两人为庭后助理。四名助理和两名书记员被分成两个办案组,每组各一名庭前助理、庭后助理和书记员。两个组相互独立,分别负责不同日期开庭的案件。
记者采访了海淀区法院惟一的一名独任法官王冬香。她介绍说,案件进入简易程序后,先由她将案件分给法官助理。开庭审理前,庭前助理阅卷了解案情,掌握案件的证据情况,并就案件的事实、证人证言及是否有法定、酌定情节等,制作《案件审查、量刑情节表》,在开庭前3日之内送给王冬香审核。开庭时,庭前助理负责出示证据,并协助法官完成庭审工作。
当庭宣判后3天之内,庭后助理负责起草法律文书,交给独任法官签发。书记员则进行后面的收尾工作,包括印刷、送达判决书,装订归档,以及判决生效后,及时将赃款赃物送达执行庭执行等工作。
海淀区法院有关人士解释说,“一四二”审判模式的一个特点是,能够让法官做到居中裁判,保障案件审理过程的内部监督。在这一模式下,判决结果是由独任法官在法庭审理后作出决定,但具体案卷是由法官助理来审查的,一般文书工作就由书记员承担了;而法官在庭审之前基本上接触不到当事人、辩护人以及诉讼代理人。好范文版权所有
2002年,海淀区法院刑事独任审判庭审理1614件案件,当庭宣判率99.9%,其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近500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7%。20件被提出上诉,二审终审的14起案件,全都维持原判,无一被改判或发回重审。
“如果按照一审判员一书记员搭配的传统工作模式,一年1614件简易程序刑事案件,至少需要3名独任审判员和3名书记员,而且月结案量要达到50件以上。而‘一四二’模式运行后,我们刑事独任审判庭的5名成员每人都有时间看书学习了……”
思考:司法改革的尝试要凸现其
司法属性的本来意义。不然,就会发生偏离
周口、浦东、海淀三个地方的改革实践曾引起法学理论界的关注。对周口的实践,专家强调,“引导侦查取证”要强化的是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绝不是帮忙,更不能搞成了“合二为一”。对浦东的改革实践,许多专家提出,司法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是孤立的,这方面要有大的突破,必须有其他部门配套的改革、有立法的支持。而海淀对审判模式的改革,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种模式在多大程度上能适用于其他案件?“一四二”模式的一般意义在哪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新曾担任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对司法改革的实践和理论,他有着独特的感受。
从周口、浦东、海淀三个地方的改革实践说开去,谈及整个司法改革的现状,杨立新教授认为,几年来的司法改革主要集中在管理方式和诉讼制度上面,如扩大司法人员的职权和责任,法官职业化、主诉检察官责任制、律师事务所改革和庭前程序的设置等。这些尝试凸现出一点:改革是朝着民主、公正、实效的明确目标和方向发展的。
杨教授又进一步分析指出两点:第一,改革在各地、各层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第二,深入到体制层面的改革将成为今后的难点和热点。他还特别提醒:“在进行司法改革的某一方面尝试时,一定要凸现其司法属性的本来意义,不然,就会发生偏离,就会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展望篇
从技术性向体制性突破
正在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一个亮点。在被称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司法体制改革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更深层的关注。其中的许多思考显示出他们对司法体制改革的长期思考和期盼。
整体推进:
“三步走”和“集团进军”
十六大报告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总的方向有了,那么,司法改革应不应该有阶段性目标?司法改革分几步走?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和委员,他们作了如下描述——
——十五大拉开了司法改革帷幕,这是第一步。这个阶段的改革偏重于一些操作性、技术性的管理方式方面,比如法院的审判方式改革,检察机关的主诉主办检察官责任制等;
——第二步,以十六大召开为标志,司法改革进入体制性阶段,将触及很多深层次的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更趋成熟和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司法模式将淡出;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司法制度,将在正在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得到确立。这就是第三步,时间要到2010年。
在“三步走”的进程下,许多代表委员都提出司法改革必须变“各自为战”为“集团进军”,整体推进司法改革。
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机关这几年推行了主办、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法院推行了选任独任审判员、审判长等改革。实行很久了,但相应的待遇却落实不了,相关补贴在财政部门没有列出,无法做到“责权利”统一。
举此例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郭永运代表归结道:“司法体制的改革不是一家能够办到的,必须统筹安排。”年轻的福建省华侨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仲川代表说,不管对我国司法体制的认识如何,但公检法各家的业务相互衔接,是一个大系统、大格局,在各部门的改革分头推进的情况下,就有一个整体协调、统筹安排、互相关联的问题。他透露,已有代表建议设立司法改革委员会,负责指导、统筹这项工作。
设立指导司法改革的专门机构来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协调部门改革,整体推进司法改革——记者采访了六七个来自法院和检察院的代表,他们都表达了这样的相近意见。他们说:在新的一届人大开始工作的时候,应当更加注重人大对司法改革的决策和协调,更多的司法改革措施应当由人大作出决定,或者通过立法确定,使司法机关的改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司法改革。那样,我国的司法改革就会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取得更好的成绩。
改革着力点:
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和确保公正司法
按“三步走”的司法改革进程,许多代表委员指出:目前的司法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河南省高级法院院长李道民代表分析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改革已经开始触及到核心和关键问题。”
云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李春林代表说,司法改革一个很关键的任务是要解决法律规定权限的可操作性问题。“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但目前的司法程序还难以保障诉讼监督权落到实处”。
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维忠代表告诉记者:“法律虽然规定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可以抗诉,但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使民行检察面临诸如调卷难等具体困难和问题。”王维忠代表将就此提出建议。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湖南省检察院检察长何素斌代表强调,这就是我们进行司法改革的着力点。
曾经提出过400余件议案和建议、连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山东省曲阜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姜健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独立司法的前提是依法。现在应该抓紧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理顺法院、检察院上下级之间以及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他说:“对司法机关的‘垂直管理’模式应该进行论证,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从体制上保证司法独立的现实途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伟程代表也提出了司法机关实行垂直管理、人财物与地方脱钩的改革意见。
司法改革的第二个着力点是:确保司法公正。
司法改革要有助于遏制司法腐败。近几年来,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工作中一系列新工作机制的运用,对惩治司法腐败发挥的职能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如郭永运代表所言:“十六大提出要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转的司法体制’,随着司法改革越来越接近这个目标,司法腐败就越会得到有效遏制,司法公正就越会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谁来监督司法机关?一些代表提出,在司法改革的制度创新中,必须把司法机关外部的监督制度设计进去。杨伟程代表认为:“还应包括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监督等等,只有这样,才形成了实现司法公正的完备的制度性保障。”他说,尤其是要强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各级人大代表对司法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基于此,去年已经提请审议的《监督法》应及早出台。《监督法》对司法改革的体制设计具有的独特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经费保障体制:
有望成为体制上率先改革的突破口
在检察机关工作近40年的贵州省检察院原检察长王安新代表,对西部贫困地区检察机关经费短缺深有感触:“1998年至2003年这5年间,贵州县级检察院每月人均办公办案经费只有600元左右。电话被停、水电被拉闸的事在很多县级检察院经常发生……”
经费保障关乎执法形象、关乎司法公正。同时担任着山东省、青岛市两级政府法律顾问的杨伟程代表说:“有的地方,办案时吃当事人的、用当事人的、花当事人的,群众能相信你公正吗?”
多年来,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司法机关经费短缺而奔走呼吁。连任多届的全国政协委员黄景钧多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对检察机关增加经费和物质保障的提案,引起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重视。
接受记者采访时,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王尚宇代表提出了他对改革司法机关经费保障的思路:“我有两点建议:一是,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法院、检察院经费预算制度,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根据本级法院、检察院申请的经费预算项目、数额,审编独立的经费预算,由人代会分别审议通过政府、法院、检察院的预决算。二是,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贫困地区司法机关经费的制度。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同一省内也有贫困县市,但国家法律必须以一个标准统一实施。因此,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贫困地区司法机关的制度就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曾经对记者说过这样的话:“我很多时间都在为钱发愁,人要吃饭,车要喝油……我多么希望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不再这么过日子呀。”他说话时那种特有的神情深深地印在记者的心里。目前,很多地方司法经费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机关的跑和要。努力实现以制度保障取代“跑”经费“要”“皇粮”,这是司法机关尤其是基层司法机关的强烈呼声,也是他们对改革寄予的莫大期望。
如果说司法改革必将深入体制的深层,经费保障体制的率先突破应该是最现实的。一些代表委员如是说。对此,人们注意到了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逐步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努力为政法系统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司法改革:期待体制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