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发展论文

时间:2019-05-15 13:0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发展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发展论文》。

第一篇: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发展论文

一、教育心理学的本质特征

教育心理学是从人本主义出发的,通过对人的了解和分析,解读教学现象并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水平,以符合人对教学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目的就是将心理学的精髓融入到教育发展应用当中。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在大力组织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和应用,教育更加注重心理教育、德育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在不断提升,其作用正逐步凸显。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教育心理学的根本思想正是通过教育心理学方法的应用,以此发展并挖掘学生客观存在的潜能,促进教育成效最大化。二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为此学生的学习观也会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人大都遵从自己的内心,特别是仍在读书的学生,思想里的意识能够引导学生的行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就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参与认知等起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的作用。三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人的客体条件不同,对方法的接受和吸收程度也会不同,例如同样一种记忆方法可以帮助A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但是生搬硬套到B学生身上效果可能就不明显,教育心理学讲究的是学以致用,通过调整方案和验证其方法的适应性,从而找到最优方案。四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保持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心理。教育的本身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而同时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本源能量与驱动力,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保持求知欲,不满足于仅限于课本的知识,使其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注重思维拓展,从而达到不断提升知识水平的目的。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关于教育的人群中的每个人不同的心理进行研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的学者是瑞士学者裴斯泰洛奇,他倡导的是一种遵从自然的思想。德国学者赫尔巴特则认为教育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并为此进行了多次验证。1913年,有关著作中关于教育心理学内容的研究部分主要是学习心理学、人的本性与个体差异等。而西方当时提出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侧重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使得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教育心理学的本质认识存在着局限性。而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直到近代教育心理学才真正的开始。20世纪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的课题很多是围绕三大定律开展的。这个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起,教育心理学才慢慢走入正轨。40年代教育心理学引入了儿童性格及其他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探索。50年代,新兴科技的兴起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学科传播与影响角度来看,教育心理学在当时都是从发展阶段逐步向成熟阶段过渡。6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从纸上谈兵向应用科学转变的重要阶段,美国首先提出了要将理论转变为实践,而在随后的应用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0年代计算机的问世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学家有了更多新的尝试,教育心理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心理学逐步走向成熟阶段。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时代意义

在当今的21世纪,人才的培养被视作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国际化竞争使得人才教育与培养十分重要,一个国家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寡也是体现国家实力的表现,同时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根基,因此,在人才已然成为一种资本的时代,教育心理学就是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实践中,挖掘出人无限的潜能,目的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教育心理学目前随着人才需求的发展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这是教育的地位决定的,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只有提高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水平,才能在祖国人才培养方面找到更适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所想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授课效率,同时老师从中了解从别人角度看到的自己的心态,更容易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本质上实行教学,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不但代表着对人类发展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发展的基础课程,将对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牵扯着祖国的下一代,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意义十分重大。

四、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很多学派,特别是受到哲学思潮的影响颇深,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主张,侧重心理学方面的人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心理学传统模式的限制,其发展思维及路径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高度有关,更倾向于心理学发展高度决定着教育心理学发展高度的学术思路。另一方面,随着各派别思想的融合和碰撞,还有人认为,教育心理学的深刻内涵与积极作用,除了理论价值外,实践价值才是教育心理学存在的根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不会单纯依照某一派别的思路进行,而是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即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进而衍生出不同的实践方式,教育心理学将更加倾向于多元化的方法、多维度的取向、多样性的观点,从而展现学科实践的本土化、人性化、生态化等环境特质。强调以实践促进理论,以应用指导发展的思路,遵循这样的发展思路可以被视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的发展,这也是学科本质所决定的,笔者认为,教育本身就应当是不拘一格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派再多,最终还是要落到实践环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同样的方法在西方有效果,但是在我国不一定适用,为此,在时代不断推进与发展的今天,教育心理学应当朝着开放式学科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能够容纳更多的思想,不墨守成规,但是同时又能够逐步完善自身的体系,归纳并总结各流派的思想根基,找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成果,相信若干年后,教育心理学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有着更长足的发展。

第二篇:心理学发展论文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一起来看看心理学发展论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学阐述

摘要: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阈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在已有价值观念基础上,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并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从而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的心理倾向。其形成过程包括在意识层面进行的从认知到认同的外显认同阶段和在无意识层面进行的从认同到内化的内隐认同阶段。在前一阶段,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心理成分参与其中,并且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才能完成;后一阶段则是在反复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习惯化的反应模式,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要真正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同时兼顾,不能失之偏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双重态度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实施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2014年刘云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强调“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毋庸讳言,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围绕这一问题,近几年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截止到目前,在中国知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认同”为文章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到上千条记录。这些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认识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该问题更多的困惑和思考:什么是认同?认同如何形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尽管可以从多学科进行研究,但本质上属于个体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是一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问题。只有充分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科关于认同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才能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机理和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视角,通过对认同概念心理学内涵的界定和辨析,尝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结构及心理形成机制,以期对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及培育有所启示。

一、心理学视阈中的认同与价值认同

1.认同

目前研究者普遍使用的认同概念来源于英文identity。这一英文单词的主要含义有两个:一是身份、本身、本体;二是同一性、相同、一致。其对应的动词形式是identify,也有两重意义:一是鉴别、辨出;二是认为等同。在心理学领域,认同是个体建构自我、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最早使用认同概念的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弗洛伊德在解释人的焦虑状态时,将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自我防御机制,他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1]。随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H.Erikson)对认同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究。他认为,一个成熟的心理认同的渐进发展是以人所属的团体为条件的,当个人与一个团体认同时,他会接受此团体的价值与规范以影响自己的行为与态度[2]。心理学家米勒(WarrenE.Miller)也指出,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这是认同的核心[2]。英国心理学家塔吉菲尔(HenryTajfel)等进一步区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认为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认同理论。在该理论中,塔吉菲尔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3]”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在《张氏心理学辞典》中收录了心理学家扩大了认同的原意后作出的解释:认同是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历程。在社会情境中,个体向他人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团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4]。

梳理心理学中认同概念的来源及其使用,可以发现,早期的认同概念更多地指向个体自身,主要指个体认同,后来逐渐拓展到群体和社会层面,更多地指向社会认同。但无论何种层面的认同,其心理学内涵均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认同的基础是一致性或相似性,是以自我为基础,不断探索与外在客体的相似或一致之处。第二,认同更多地指一种心理过程,而非心理状态。因此,认同是在不断变动的,而非静止不变。这就为认同的提升提供了可能。第三,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外在客体主动进行选择和建构而形成的。个体在此过程中并非被动接受外在客体的影响。

2.价值认同

顾名思义,价值认同是对社会中存在的某种价值观念或体系的认同。从价值认同的形成过程来看,价值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以已有的价值观念为基础,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并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从而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的心理倾向。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价值认同实质是深层次的态度改变的过程,指的是价值主体基于对某种价值观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接纳、喜好、满足等情感体验,并愿意通过行为践行该价值观念的内部心理倾向。因此,价值认同属于心理学态度的研究领域。作为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态度一般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相应地,作为态度研究领域的价值认同也应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种成分。认知认同指的是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客体之前,首先必须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其然。有时候,这种了解和认识还不断反复和深化,知其所以然。

认知认同是形成价值认同的第一步,也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基础。情感认同指的是对某一价值客体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基础上,而产生的对该价值客体的满意、喜爱以及接受的情感体验。情感认同是对认知认同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对价值认同的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行为认同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愿意将某种价值客体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的过程。需要注意,这里的行为认同并非指个体一定会按照价值客体的要求行动,而是指行为之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行为意向,其本质还是一种心理倾向或心理意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形成的心理过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外部的价值规范,来引领和约束全体公民的行为。毋庸置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客体的认同,必然属于价值认同的范畴。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态度改变过程。从态度的形成过程分析,这一心理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由认知到认同、由认同到内化。具体分析如下。

1.从认知到认同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无所知,通过学习等方式,建立正确认知,并经由自身的主观评价,形成某种情感,并逐步建立某种行为意愿。在这一心理过程,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愿等心理成分参与其中,共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具体内涵、内在联系,了解其精神实质和意义价值,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识。在这个心理过程中,主要是认知成分在起作用。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了解之后,个体会进一步将其与自我概念(如自我价值体系、自我道德观念等)进行比较,根据自我需要,进行主观评价和选择,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我概念一致,就会对其产生喜爱、满意和接纳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愤怒和拒绝的情感。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如果个体产生的是喜爱、满意等积极情感体验,那么在此积极情感体验的驱动下,个体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会产生一种愿意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的行为倾向,这是行为意向成分在起作用。社会心理学认为,人天生具有追求积极自我同一性的需要。

当个体在认知和情感层面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态度,为了维护个体的自我同一性,个体自然而然会在社会实践中优先去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去违背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过程中,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是一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认知认同是基础。而且,这种认知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识,有时会带有偏见的性质。情感认同在从认知到行为意向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心理学有研究发现,态度的情感成分强度最大。而且,与单纯的情感反应不同,情感认同中的情感成分有着认知因素的直接支持。例如,“我喜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情感反应,其背后隐含着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让人们更好相处、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国家更加富强等各种认知层面的理由。行为意向的形成是这一认同阶段的最高层次和目标。认知和情感认同存在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个体积极建立行为意愿和习惯,并努力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

2.从认同到内化阶段

由认知、情感等成分共同参与的初步认同过程,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形成的第一步。这一过程是个体主动进行选择和建构的,因此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外在环境的约束等条件限制,个体常常会遵循“省力”原则,采取个体无法觉察的、习惯化的、自动的行为方式,这往往会导致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失范行为产生。这提醒我们,仅仅在可觉察的意识层面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还不够,要真正建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必须在无意识层面也要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即从认同到内化阶段。2000年,社会心理学家威尔逊(TimothyD.Wilson)等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当态度发生改变时,人们旧有的态度改变到了新的态度,但同时原有态度仍然在人们的记忆中保留有痕迹,并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使态度具有“双重态度”特性。双重态度理论指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是导致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重要原因,这得到了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5]。

根据双重态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除了意识层面需要意志努力的外显认同之外,还存在无意识层面的自动化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内隐认同阶段。意识层面的外显认同,是个体以认知认同为基础,在情感认同的驱动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而在无意识的内隐认同层面,则是一种习惯化的、自动化的反应模式。这一反应模式的形成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知,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强化,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联结。在这一阶段几乎没有认知心理成分的参与,并且不需要个体的意志努力。

3.双重认同态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

基于双重态度理论得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重认同过程,已经得到了较多实证研究的支持。王丽萍采用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隐认同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外显认同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存在较高的外显认同度,但与内隐认同度的相关较低,这证实了双重认同态度的存在[6]。白丽丽的研究也发现,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低与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微弱的低相关,进一步支持了双重认同态度相互分离现象的存在[7]。双重认同态度的存在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根据双重态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认同客体,个体同样会同时存在外显和内隐两种认同态度,并且这两种认同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果这两种认同态度不一致,那么个体就会面临矛盾抉择。由于内隐认同态度是在无意识层面自动激活的,不需要个体付出心理努力和动机,因此内隐认同态度往往才能准确预测和决定人们的真实行为反应[8]。

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证研究也发现,尽管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较高的认知认同态度,但在行为认同方面的认同度较低,存在一定的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现象[9-10]。出现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结果,仅反映了意识层面的外显认同态度,并没有揭示无意识层面的内隐认同态度,因此也就难以准确预测人们的行为倾向。其次,个体已经存在的内隐价值观念也会制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作为在社会中长期生活的个体,其思想意识并非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是一张“白纸”,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沉淀、固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更多地以内隐地方式在影响着人们的各种行为。如果已有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那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相对容易;反之,则会对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无形的阻碍。例如,“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但当前社会仍然诚信缺失、失信现象频发,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市场经济环境下所带来的金钱至上、利己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观念,已经内化成为部分人的内隐价值观念,这种内隐价值观念总是会对人们树立诚信价值观造成无形的阻碍。

三、有效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几点思考

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形成过程,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指导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实践。基于以上的分析,要想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必须从当前认同的薄弱心理成分和关键环节入手,遵循青少年的心理接受规律精准施策,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1)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增进情感和行为认同。当前已有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认知成分上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在情感和行为成分上认同度较低[11]。因此,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显认同的培育重点应放在增进青少年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如何增进情感和行为认同?心理学认为,情感并非凭空产生,它是个体在实际经历或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或行为后,经过个体的主观评价和选择,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12]。

因此,实际经历或亲身体验,才是产生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根本途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要增强青少年的情感和行为认同,首先要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通过适当载体具体化,将其变成青少年能实实在在体验到的对象。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非常恰当的载体。通过参与支教、义工、社会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可以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魅力和强大力量,从而不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另外,心理学态度改变的研究发现,并非态度改变一定要发生在行为改变之前。当个体做出了与内心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如果没有其他附加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行为,那么个体就只能通过改变原有的态度来减少自己的不协调感[13]。因此,直接让青少年参加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其暂时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逐渐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2)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提升内隐认同。双重态度理论告诉我们,内隐认同的影响力量比外显认同更大。因此,仅有较高的外显认同,并不能保证青少年一定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的状态是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认同逐渐内化,进入到无意识层面,成为个体自动化和习惯化的内隐认同态度。由于内隐认同的形成主要受到反复强化和外部环境的长期影响,因此要形成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一方面,要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青少年接触、讨论和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通过宣传,还应该创设条件,让青少年去思考、去辩论,并不断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强化;另一方面,必须优化外部育人环境。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是环境影响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说,优化外部育人环境的重点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会无时无刻不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久而久之,会潜移默化地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和规律为研究突破口,用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不可谓不多,相关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但这些研究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视角出发,运用哲学思辨、逻辑推演等方法展开,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较大,但实践效果普遍不佳。

认同本质上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正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和规律,才能更有效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实践。下一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应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第一,借鉴心理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成果,深入认同心理过程内部,揭示认同的心理结构;第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机制的研究;第三,系统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聚焦个体内部(如价值观、自我概念等变量)、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来源,深入探讨个体内外部影响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效应,不断揭示其影响规律。

参考文献:

[1]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4):201-203.

[2]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5]WilsonTD,LindseyS,SchoolerTY.Amodelofdualattitudes[J].PsychologicalReview,2000,107(1):101-126.

[6]王丽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度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7]白丽丽.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8]DoviodioJF,KawakamiK,JohnsonC,etal.Onthenatureofprejudice:automaticandcontrolledprocess[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997,33(4):510-540.

[9]马丽娟,李洪壮,陈晓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22(2):66-69.

[10]朱志明,陈虹,朱百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4):75-78.

[11]张妍妍.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调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6):46-47.

[12]Strongma.情绪心理学[M].王力,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3]津巴多.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M].邓羽,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探析

[摘要]后发优势作为次序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主要对后动者面临的有利因素进行研究。对于不同高校专业发展,同样也存在着后来者优势,借鉴后发优势理论对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进行分析,它们的后发优势较为明显,但是后发优势能否发挥还得需要社会层面的保障和医学院校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后发优势;策略

全国第一批9所医学院校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突破了此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只在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设置的局面[1]。截止2009年7月底,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信息,全国开设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含专业方向)已达50余所(这里主要指未合并入综合大学的独立医学高校,且不涉及精神卫生专业)[2]。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是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相比较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起步晚、起点低,面临着专业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模式难以统一、课程设置左右为难、毕业生就业门路狭窄等问题。虽然医学院校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存在先天不足,但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医学院校若能把握好自身的后发优势,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越师范类或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是很有可能的。

1何谓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late-moveradvantage;Second-moveradvantage;又称为次动优势、后动优势、先动劣势)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Gerchenkron,1904-1978)于1962年提出的,他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3]。后发优势是指相对于行业内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表现为“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4]。例如:避免行业风险,减少研发成本等。在经济领域中,存在进入市场的次序优势。先进入的企业享有先动优势,后来者有后发优势。先动优势指的是先进入企业抢先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竞争较弱。“后发优势”,也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对次序优势的研究,早期集中于先动优势,后来才慢慢注意到先动劣势或者说后发优势的研究。

20世纪末对后发优势的研究逐渐深入,1990年两位学者Lieberman和Montgomery对后发优势进行了总结,指出后来者在三个方面存在后发优势[5]:1)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应:在市场开发、顾客消费习惯引导、人员培训、基础投资、产品研发等方面,相比先动者,后动者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2)先动者锁定了错误的技术或营销战略:早期进入的企业,由于市场未知,没有先例可循,对于产品的技术和顾客的需求不够了解,在决策过程中容易犯错;而后动者有了前人的经验,可以从先动者的失误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先动者犯过的错误,更容易走捷径获得成功。3)在位者惯性:先进入企业一旦占领了市场,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和组织惰性,不再愿意做新的变革;而后动者没有任何包袱,作为一个追赶者,会利用一切机会发展壮大,挑战先动者的地位,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后发优势现象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其它高校,也是后动者。作为后动者,同样也享有上述后发优势。

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较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而言,劣势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具有后发优势。它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学科发展已经成熟,人们对心理学专业的认同;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加大;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提供了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办学规模效应等。

2.1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前景广阔

心理学学科发展趋于成熟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前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学科体系已成熟,分支学科日渐增多。我国的心理学在引进西方心理学成果和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展开了本土化的研究,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心理学中国化的探索。目前,国内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几乎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培养了大批心理人才,并且创办了大量心理学刊物。应该说心理学探索、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已被众多学科所认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正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教育到医疗;从人员选拔到工程设计;从企业到社区;心理学已被人们所接受。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人的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心理学知识的社会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心理学人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熟的学科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编撰精良的教材,大量的研究成果,社会的认同,其他学科的认可,这些都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广阔的前景。医学院校可以免费搭乘其它高校已经建设好的应用心理学发展模式,享受后动者所特有的免费搭乘效应。

2.2心理学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按照国外的标准来计算,我国目前心理学人才的缺口巨大。在发达国家,专业心理医生与人口比例约为1∶1000;同比计算,我国至少需要2百万心理医生[6]。而国家卫计委日前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有27733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总计只有3万多人;而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广大民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度和重视度不断提高,再加之学习、就业、工作、住房等诸多压力的增加,心理疾患的人群不断增加[7]。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是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有的培养模式和速度赶不上需求,此时,医学院校加入到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行列中,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2.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心理学专业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效益有利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早在1917年,北京大学就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实验室,紧接着南京高师于1920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普及、壮大,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师范类院校都开设心理学专业,一些综合性大学也设置了心理学系。这些院校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对于心理学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得到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认可。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可谓精彩纷呈,人才辈出,对于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已经从本科逐渐延伸到博士,形成了相对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些都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后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照,让医学院校享受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益”。

2.4医学模式的改变,需要具备心理学知识的新型医务工作者

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医学模式悄然发生转变,现今的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生物医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的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全面满足病人身心健康的需求。可现行的医学教育中对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依然是按照生物医学的模式在进行。在医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大多数的内容还是生物医学的知识,极少涉及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医生,很难利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技能去服务病人,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也间接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而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心理学专业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了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和技能,却不能考医师资格,无法在医院工作。因此,医学院校应开应用设心理学专业,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和技能,又能利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治疗、干预工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3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后发优势发挥的保障

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虽然没有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的先动优势,但是作为后动者,可以“免费搭乘班车”,学习它们的办学经验,可以从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的经验教训中减少失误,从而更好、更快地发展。作为后来者的医学院校,要想把上述后发优势发挥出来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3.1社会层面的保障

作为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想在短时间内追赶上,除了发挥后动者的优势外,还需要社会层面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适度的宣称报道以及科研经费等的支持。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口要强强联手,营造公平、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让医学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因为医学院校是后来者,就对它们轻视、歧视、甚至无视。在招生、人才培养、办学经费、师资配备、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各个环节都要创设公平、公开的环境,让所有院校的心理学专业都能健康成长。其次,要扩大对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宣传报道。由于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时间短、影响小、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没有形成规模,大众和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心理学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相关宣传力度,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办学、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成果及时地予以报道,让社会和大众逐渐了解,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提高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办学社会效益。

再次,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科研立项和科研资助。要想办好现代大学,离不开科研软实力。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除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心理学人才,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方面也应有所建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可以联手合作,共同设立一些跨心理学和医学的科研课题,让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在课题申报过程、立项、实施过程中享受有一定政策倾斜,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后发”提供科研力量发动机。

3.2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自身的努力

作为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劣势和优势兼备。如何避开短板,发挥长处,需要医学院校自身不懈地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方面都要有所侧重,归结到一点,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一定要有自身特色,只有走特色化之路,才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要有特色化。首先,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从广义上来讲,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的都是心理学的应用人才,但是新世纪才设置的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模式更应该具有未来性和特殊性。通过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使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削减部分划分过细的临床专业课程,增加学生在心理咨询科室或者专业机构实习的时间,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较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兼具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具备未来在临床机构中从事心理工作的能力。

其次,课程进行模块化组合,将医学类课程模块和心理学类课程设计打包成不同的模块,在不同年级进行模块化组合教学,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加以梳理、整编,剔除一些生冷僻繁,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对医学类、心理学类课程进行打包处理,更好将两个学科的知识点关联起来,从而满足医学心理学或心理治疗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促进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实现后发超越。再次,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见习、实习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结合医学心理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能较好的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要加强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除了在医疗机构设立实践基地,还可以在心理咨询公司、心理教育培训机构、社区等企事业部门,广泛设立见、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有临床实践的机会。作为一个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例如,传统就业市场被瓜分、办学时间短、社会知名度差等,但是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果能抓住机会,利用好后发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学院校一定能赶超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医学心理类人才一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申俊龙,陶林.论高等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J].中医教育,2005,24(1):29~32.

[2]王挺,杜文东.医学院校设立心理学专业的思考和建议[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42~44.

[3]单晓娅.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9.

[4]胡成.新时期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视角[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

[5]刘笃池.自主创新企业与后进模仿企业竞争策略模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6]林大勇,王凌志,王路,等.中医院校医学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及主要问题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219~220.

[7]慕萌,田玲.国内外医学心理学人才状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0(2):106~109.

第三篇:创新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创新论文

摘要:走教育创新之路,实施创新教育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前准备、铺设轨道的战略举措,也是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时代课题和任务。我们应立足于本质岗位,立足于课堂教学与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创新

走教育创新之路,实施创新教育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前准备、铺设轨道的战略举措,也是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时代课题和任务。而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据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但我们知道,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要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需要课堂教学的创新

学校是学生直接的受教育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紧紧依靠学校这块主阵地,学校教育应以最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于学生,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化的开发和挖掘。下面我主要从教育学法与手段、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创新、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和对教员素质要求的创新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教员启发式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应该说,启发性只是创新教育教学中所要求的思想原则,任何一种旨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方法都可以使用,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尝试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以及暗示教学法等。

老师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外,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幻灯、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当中,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其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创新。

传统教育纯知识记忆的考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在原有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方面大力改革,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新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也会在平时的学习中,着重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在考评形式上,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形式单一化的特点,变终结考评为形成性考评,同时采取多种考评形式,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在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员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可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形成。

第三,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创新。

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而这里指的一定的思想就是创新思想,我们教员就是在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黎世法教授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教学模式、上海育才中学的“谈仪讲练”教学模式以及目标教学暨尝试教学模式等。创新出自己能体现“教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的”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第四,教员素质和要求的创新。

创新教育在教员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递、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员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的师生关系上,要求教员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传统教育很强调“师道尊严”、“教员权威”,这些观念和思想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德国戈特福里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提倡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在创新教育中,教员在课堂教学中应主要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等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托兰斯曾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教员的几项要求,即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给学生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等民主性建议。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也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面临第三次人类文明—知识经济的到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和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又深深地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现。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才能为创新教育、创新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推动力,而创新教育的实施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我坚信,在教育创新的推动之下,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一定能承担起知识和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伟大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陈锡祥,罗小兵.军人心理素质百题[M].解放军出版社,2002.

[2]路加模,衡晓春.官兵心理疏导100例[M].解放军出版社,2003.

[3]杨宗义..学校应用心理学[M].贵阳教育出版社,1995.

[4]卢锦华.军人人生理论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1996.

第四篇: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课怎么上

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课怎么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在改变我们观念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它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为学生的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它可以扩大学生获取信息量,改善语文教学环境;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随着更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涌入课堂,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越来越困惑了。例如,时下流利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运用、“10+35”模式等等以及智慧课堂的运用。让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感叹到:“语文课,我越来越不会上了!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了?”

近日,有幸听了一节《七律长征》的智慧课堂的教学,感触颇多。整堂课,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白板课件的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运用、电子抢答器纷纷进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上,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贴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更不在话下。先是介绍长征的资料,然后是思维导图的运用,利用思维导图对字词的理解。此刻,我在思考:学生连文本都没有走进,单纯把诗中的字词单个罗列出来解释,这种脱离文本的解释,学生能理解吗?能感悟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吗?什么是思维导图?它的运用在语文课堂中实质作用在哪里?我疑惑重重?带着自己的疑惑,我在网上查阅了关于思维导图相关资料。

(注:引用《百度百科》)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内地。最初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但后来主要被工商界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及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科教学方面,历经52年的发展,也没在学校广泛应用,后经华东师大刘濯源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十五年的研究及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学科教学,因为“思维导图”过于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但却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另外“自由发散联想”具有天马行空,对思维不加控制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而不适合用于学科知识教学,因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的,由不得胡思乱想。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性,学科教学必须强调“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随着学段的升高,知识越来越抽象和复杂,就更加要强调“理解的深度”而非“记住的速度”。

看完资料后,我在思考这种方法真的适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吗?我们的语文课堂能上成这样吗?电子抢答器的运用更是让课堂变成了像是综艺节目,学生虽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可是我在想有几个学生真的用心思考过了?整整30分钟过去了,孩子们并没有走进文本,只是在交流资料、阐述自己画的思维导图。这样的课堂,还有语文味吗?曾几何时,我们教研员教导我们,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仔细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把握住语文的学段特点。语文课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学会运用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才是我们语文课堂真正需要关注的东西,而不应该是这种流利表面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课堂。任何一种新技术的运用都应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但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我们的语文课堂。试想,那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分支图,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为什么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里,如果把画这些图片的时间,用在让学生在本子上认认真真、规范地书写上,我觉得更有实效性。课堂上,学生不读课文,怎么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些新方法的运用,还能让老师静下心来去讲课吗? 信息技术的运用确实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视频的播放、名人的朗读、生字的教学等都是我们传统课堂上没有办法达到的,它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视觉、听觉等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震憾。但我认为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做为语文老师只有取其精华,将它的精髓发挥到极致,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性,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五篇: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探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但发展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这美好生活的建设中养老问题就是民生领域的重要短板之一。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攀升。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城镇化发展的背后是农村的日渐虚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甚至耕地,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加速了农村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的进程,全面弱化了农村土地养老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农村老人独居和空巢化问题,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留下了隐患。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年人口自身的问题,二是老年人口与外部环境问题。

(一)老年人口生理健康状况差异明显

假设我国人口平均寿命达到80岁(实际不到),那么一个人的老年生命长度就达到20年,占据整个人生生命历程的1/4。在这生命历程之中,每个老年人都向往健康幸福的美好生活,但迫于健康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人的幸福获得感也就大为不同了。马克思说过,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不同的生活质量就决定了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生命质量,也就造成了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不同。健康指数高的老人就幸福生活获得感明显,而健康指数低的老人幸福生活获得感自然较少,二者关系呈负相关关系。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约有83.15%的老年人身体状况为健康和基本健康,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依赖他人照顾,并且能够分享到社会发展成果;另有约16.85%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欠佳,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会照料,在这之中大约有524万老年人处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现状,占老年人口的2.95%。这部分老年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随之降低,甚至存在想要结束生命的念想,在痛苦中煎熬着度日。

(二)老年人口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不仅仅生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也是相当重要的。长期以来,社会人士及其家庭成员只观注到老年人口的物质生活养老,认为当代的老年人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住的好便解决了养老问题,而忽略了当今的现实社会状况,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老年人养老问题不再只是停留在物质养老的层面,他们更加需要的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新时代背景下,当代老年人的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显现出来。2013年9月5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北京市老年人口心理健康及需求狀况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的样本量为3000人,存在心理问题的老年人占比13.5%,有中度或重度心理问题的占0.87%,渴望精神关怀的老年人口达到90%,对老年人缺乏精神慰藉带有普遍性。由此可见,物质养老的时代已经变了,新时代是物质与精神养老并存的时代。

(三)老年人口社会分层明显

老年人口的社会分层是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以及个人经历的延续,也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表现。由于体制和分配政策上的问题,导致退休人员在收入上的差距大,从退休金上看,国企退休职工不到3000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般在5000元左右,处级干部和高级技术人员可达到8000元以上,高者甚至超过万元。除了退休金差距较大以外,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条件,也表明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同为老年人但所分享到的社会发展成果却大不一样。

二、罗山县农村目前养老方式

(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

从古至今尊老敬老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社会普遍遵从的基本道德规范。早在奴隶时期,夏商周甚至更早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有了尊老敬老的相关政治制度和社会风俗习惯,并在此之后的儒家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甚至将“孝”列入同时期中央政府选拔官吏的重要指标之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庭养老模式一直在传统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直到今天,人们的传统养老观念也不曾有所改变。追根溯源,这主要是乡土社会的非流动性所致,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观念。在传统的农耕社会,赡养老人是子女必须承担的义务,对于子女较多的家庭而言,家庭养老成本通过相互分担而有所降低。一方面,子女通过赡养老人能够实现对家庭财产及农业生产经验的继承,另一方面,很好的赡养老人还能获得地方社会的认可。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具有一定的互惠性质。然而,伴随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进一步加剧,受此影响许多农村家庭依靠半工半耕的代际分工来实现家庭收益最大化,家庭空巢老人数量增多,子女的持续外出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养老支持力造成负面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趋向弱化。

(二)土地养老方式

时间追溯到传统农村社会时期,养老方式除了传统的家庭养老,还有一种养老方式就是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土地养老模式,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土地作为家族世世代代为之谋生的物质资产,是上一代传承给下一代的财产,下一代自然有责任和义务去为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因此,土地养老长期与家庭养老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在农村现代化变迁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有劳动力的人口都前往城市务工,迫使农村出现空心化,空巢老人的现象凸显严峻,对与留在农村的老人家而言,土地收入来源成了他们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土地对于农村老人来言,不仅解决了他们基本的生存问题,而且还可以降低了家庭生活成本,解决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问题,是老年人能够有所事做,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老年人的尊严,确保其在家庭中的地位。

(三)自给自足式的自我养老方式

费孝通曾在1980年初期对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中曾指出,西方国家是“接力模式”养老,即甲代抚育乙代、乙代抚育丙代的方式,法律并没有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在中国则等价式的养老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的方式,我们赡养自己的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今赡养老人对于今天的的年轻人而言却面临着许多的现实困难,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规模及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子女家庭规模形式逐渐消失,小型化和核心化逐渐成了当今家庭的主要结构模式,这种现状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父母空巢的可能性,而且使得代际赡养的家庭养老功能渐趋弱化,从而导致农村养老逐渐进入到家庭保障与自给自足养老时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而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部分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养活自己度过晚年生活,对此,农村老人对子女多表现出体谅的态度,怜惜自己子女现在生活不容易,主张在有能力的范围内进行自我养老。

三、我国农村养老的未来发展

(一)重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是最理想的一种养老模式,也是今天社会的一种主要养老模式。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安度晚年,并且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子女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务,为子女们减轻了家庭困扰所带来的生活压力,也是老人家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慰藉。无论对于老人身心健康还是家庭和谐都有莫大好处,父母有子女在家庭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农村变迁加速,人口的流动率变大,但是家庭养老与其他养老模式相比较仍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完善政府的帮扶养老政策

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提升中,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家庭规模缩小、老年人口的增多,農民的养老保障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占主导地位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农村政府帮扶养老保障体系,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代替传统的家庭保障制度,重构养老保障机制,实现中国农民从养儿防老走向社会养老的跨越。政府除了在财政上有所作为,在制度上也应该有所体现。例如,可以在农村医疗保险上有所表示,加大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在农村,医疗保险成了老年人养老的重要保障。

(三)发展社区养老新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养老形式不再拘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基础的政府帮扶,而要去推施新的养老模式,即社区养老。一方面,社区养老老年人在自己熟悉了解的社区安度晚年,充分利用自己原有的住房及生活必需品等物质资源,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安排饮食起居,既有利于降低养老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生活支出。同时社区养老可以通过整合社区中已具备的资源,修建和完善老年人需要的公共养老设施和活动场所,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强社区养老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有较强的针对性,他既能体现公共性集体性又可以体现个性和灵活性。最后,社区养老让老年人有归宿感。老人们不仅需要物质的养老,精神上的安慰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载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发展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发展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新时代背景下的医院政治思想工作

    试论新时代背景下的医院政治思想工作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及创新策略进行论述。关键词:新时代;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体育本质诠释

    身体·感性·自由 ———体育本质新诠释 【摘要】综合分析近年来体育本质研究成果,在新时代背景、新文化环境下,以反本质主义为理论支柱,遵循解释学原理的基本方法,构建体育......

    新时代下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 信息学院 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二班 姓名:曾嘉伟 学号:10251101250 实践单位:瑶上村 实践时间:2011年02月14日至 2011 年2月20日 共 7天 新时代下......

    “法治中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

    “法治中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 摘 要: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为构建......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力学教学实践论文

    一、合理选择、调整理论力学知识结构体系目前理论力学教材关于静力学的内容有两种体系:第一种是先讲平面力系,再讲空间力系,符合由简到易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顺序有利于学生产生......

    论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探析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亿9298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可以说,如果没有城镇......

    小议信息化背景下林业发展的建议论文

    1林业信息化是林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以现代林业的建设为视角审视信息技术,其是林业发展的动力所在。目前,林业发展有赖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两者的综合作用,而这两者的发展都离不......

    教育心理学论文(5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人性化设计 课程名称 教育心理学 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