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妈祖故事

时间:2019-05-15 13:1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妈祖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妈祖故事》。

第一篇:福建妈祖故事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湄洲岛。岛上有一座巍峨雄伟、金碧辉煌的庙宇,供奉着世界闻名的“海神”妈祖。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福建妈祖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妈祖原名林默,出生于仕宦之家,是晋代福建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其父林愿,是当年宁海镇都巡检官。其母陈氏是当地的望族之后。二人多行善,广积德。

一天晚上,妈祖的母亲陈氏梦见观音大士慈祥地对她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于是陈氏便怀了孕。一天傍晚,陈氏将近分娩,见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入室中,光辉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又听得四周隆隆作响,好似春雷轰鸣,地变紫色。陈氏感到腹中震动,妈祖于是降生。因生得奇,甚为疼爱。她出生至满周,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

妈祖一共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其中她幼而颖异,不满周岁,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看见诸神的塑像,就合手作欲拜的样子。在五岁的时候能背诵观音经,八岁时到一所私塾读书,老师所教文章她能很快融会贯通;十岁余,她信佛诵经,早晚不懈。十三岁时,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经常往来她家,对她说:“你具仙性,应得度人正果。”于是传授给她“玄微秘法”,她依法修炼,均能领悟要旨。

妈祖十六岁时,与一群小女孩闲游嬉戏,照妆于井中;忽见一个神人捧铜符一双,拥井而上,后有仙班簇拥着,把铜符授给她。女伴们都吓得撒腿跑开,妈祖则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这个礼物,不一会便灵通变化;此后,她虽身在房子中,却能时常神游四方。谈吉凶祸福,没有一次不应验的。妈祖还能驾云飞渡大海,拯救海难,还经常为人治病消灾。远近的人都很感激她,并称她为“神姑”、“龙女”。

妈祖十六岁这年的秋天,有一天,她的父兄驾舟渡海北上。当时妈祖正在闺房中精心织布,忽然伏在织布机上闭起眼睛,脸色突变。一手抓梭,一手扶抒,两脚紧踏机轴,拼尽全力在挣扎扶持,惟恐失去什么。她的母亲发觉后,十分惊恐,急忙把她叫醒。妈祖于是失手将梭掉在地上。她睁开眼睛,跺着脚,嗉啕大哭,说:“我的父亲得救,哥哥却坠海死了!”

她的母亲陈氏听罢,十分惊慌,连忙差人打听消息。不一会儿有人来报,妈祖所言果然属实。当时她的父亲在怒涛中,仓皇失措。几次将翻船,好像暗中有人在帮助他们稳住船舵,与她哥哥的船靠近,无奈她哥哥已是舵摧舟覆了。当时妈祖闭着眼时,脚踏着的是父亲的船,而手抓的是哥哥的船舵。母亲把她叫醒,梭坠地,她哥哥的船舵倾覆了。父亲脱险返航,而她的哥哥则被汹涌的浪涛所吞没。

哥哥溺水后,妈祖陪着母亲、嫂嫂和几个村民一道驾船径往茫茫大海寻找哥哥的尸体去了。当时海水汹涌,他们突然发现一群水族聚集海面,大家不由得害怕起来。妈祖说,不要怕,并告诉水族不必迎接。突然水色变清,她哥哥的尸体己浮于海面。这时大家才知道是水神护送着她哥哥的尸体来了。终于把她哥哥的尸体运回,湄洲岛的居民无不称赞妈祖的孝顺和慈善的。此后凡是遇到妈祖诞辰的日子,半夜即有大鱼成群,环列于湄屿之前,好像拜舞迎接的样子,黎明才散去。

有一次,金国的将领仆散揆带兵侵犯中原,被宋军围困在八叠滩之中。仆散揆用重金收买了当地的一个地痞无赖作为向导,以金蝉脱壳之计,带领残兵败将,从八叠滩偷偷地逃出了重围。仆散揆死里逃生,但是又没有脸面回到金国,就聚集在山林里,占山为寇。他们奸妇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方圆数十里内,老百姓受尽了残害。

军人队伍的探马报到朝廷,宋宁宗当即派出大将军毕再遇,带兵前往剿灭。

大军来到金山脚下。毕再遇将军命令士兵安营扎寨,自己带领几名亲兵,来到山前视察地形。但见金山奇峰峥嵘,林木蓁蓁。山寨建在金山主峰顶上,四周悬崖绝壁,实在是易守难攻。毕将军心想:金山高险,山寨坚固。如果现在就去攻打,必然会造咸惨重的伤亡,但是皇帝的圣命在身,又怎能按兵不动呢?他只好下令向占据在山寨中的盗寇发起全面进攻。可是,宋军一连攻打了几天,不但无法靠近寨墙一步,反而伤亡了不少人马。毕将军十分难过地回到营帐中,想来想去,无计可施。

忽然,从营帐那边传来伤员的叫唤声:“妈祖……保佑……”将军心头突然一亮,立即走到帐外,跪在地上,向着苍天,默默祷告妈祖显灵,帮助自己击败金兵的侵犯。

第二天天刚亮,忽听营帐前面的兵士呼叫,人声鼎沸。将军大吃一惊,以为贼寇偷袭兵营,便披坚执锐,飞马来到帐前。只见一群兵士围观着一面巨镜,指点比划。将军上前观看,见那巨镜大如桌面,亮如日月。他大声喝退士兵,查问大镜的来龙去脉。

有个兵士向他禀报说,凌晨时分,忽听帐外有“嗡嗡”的叫声。大家出去一看,就发现这面巨镜已经平放在地上,不知从何而来。将军也感到惊奇,用手抚摸镜子,见是铜质所造。他命令兵士把巨镜抬起。刚一照脸,忽有一道火光迎面扑来,要不是将军躲闪得快,自己的眉毛和胡子早被烧得精光。他看了看巨镜,又望了望贼寨,计上心来……近午时,毕将军趁寨上贼寇稍有懈怠,即令士兵整装待发。他命大军压后,自己亲带数百强壮兵士,抬着巨镜向金山奔去。

宋军抬着大镜子来到山寨下面时,就被盗寇的喽罗们发现了。他们刚要放箭、点炮,忽然间,只见寨下火光一闪,一条火龙从巨镜中射出。只听得“轰隆”一声,寨门立时燃起了熊熊大火。贼兵见状,惊恐万分。这时,大队宋军乘机冲杀过去,攻上山寨。不到一个时辰,就擒获贼首和贼兵数百人,捕获战马百余匹。宋军大获全胜。

宋宁宗知道妈祖金山助战的神迹后,下旨加封“显卫”之号。

宋太宗雍熙四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在重阳节的前一天,妈祖对家中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这个凡尘世界,和凡夫俗子为伴。明天是重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大家都以力她要登高远眺,根本不知道她将要羽化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了香,念了经,对众多的兄弟姐妹说:“今天要登山远游,实现自己的心愿,但道路难走而且遥远,大家不得与我同行,”诸姐笑着安慰她说:“要游去游就是了,何须多虑呢!”妈祖于是告别诸姐,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只见湄峰顶上浓云四合,一道白气冲上天空,仿佛听见天空有丝竹管弦奏起的仙乐声,直彻云天,彩虹辉映。妈祖乘风驾云,翱翔于苍天白日之间,俯视人世,若隐若现。忽然彩云布合,不可复见。湄洲人远远望去,都引颈注目,无不欷嘘惊叹。

一天,妈祖陪着观音菩萨到神州东南沿海巡察。她们驾着祥云来到兴化上空。妈祖心里牵挂着家乡,屈指一算,知道家乡有事,正要禀告,观音菩萨却早已知情。她对妈祖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快快回去吧!”

原来,兴化府侍卫官吕德,奉命带兵出海,镇守边关,平定海乱。谁知在赴任途中,不幸得了重病。虽多方请医调治,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日益加重,最后竟是病人膏肓,危在旦夕了。

吕德虽然病得身子不能动,口不能说话,但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他仍然念念不忘海疆战事。他想:自己奉命剿寇,出师未捷,身染重病,三军群龙无首,怎么也不能兀啊……这时,他想到了妈祖,就在心里默默地向她祈求。祷告之后,心里觉得宽松了许多,身上的病痛也好象觉得减轻了不少。他闭上眼睛,慢慢地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梦……梦中,吕德好象见到一位生得很华贵的姑娘从门外轻飘飘地走进门来。她走到病床前,牵起他的手腕,轻轻地在上面按了按。过了一会儿,又叫侍女进屋。那侍女十分秀气,端着小盘从门外急急进来,说:“神妃娘娘,丸药在此。”神妃?这不是妈祖来啦?吕德此时正好醒来,又惊又喜,睁开眼睛,看见妈祖正静静地站立床前。她正在用双手搓捏着丸药。只见那丸子像水晶,像玛瑙,闪闪发光。神妃让侍女掰开吕德的嘴唇,把丸药轻轻地放人嘴中。不等吕德吞咽,那丸药就自己滑下喉咙。吕德觉得满口香气,久久不散。药吃进不一会儿,就感到胸闷腹胀,肚子里翻来翻去,剧痛难忍。突然,喉咙一热,“哇”地一声吐出两块血团。这一吐,吕德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舒畅。

第二天,吕德已能下床走动,饮食如常。几天后,病体就完全康复了。吕德顾不得休息,便传令官兵,起营开拔,向海疆进发。一战定局,迅速平息了海乱。回到兴化府后,吕德准备向朝廷荐报妈祖的功德。一天夜里,他在梦中见到了妈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妈祖听了,摇着头说:“将军切不可如此。赐药治病之举,乃是观音菩萨指示我做的,你应当敬奉观世音大士啊!”

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们时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于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妈祖常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护国佑民。于是乡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妈祖。后人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第二篇:福建妈祖文化

福建妈祖文化

起源:

妈祖,原名林默,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湄洲湾北岸贤良港。林默幼年时就聪明颖悟,过目成诵,她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平素精研医理,教人 防疫消灾,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被称为“神女”、“龙女”。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林默羽化升天,年仅28岁。从此以后,传说航海的人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世界各地有两亿多的妈祖信众,在台湾妈祖信众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妈祖文化流行于汉文化圈内上千年,是一种源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目前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妈祖与关羽、岳飞一样,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她姓林名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卒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是生活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一位民间女子。传说中,妈祖出生当天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满屋红光,晶莹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由于自出生至满月一声不哭,故取名林默。她熟悉水性,能驾云飞越大海,拯救海难,在湄洲湾海域遇风触礁蒙难的船只常得她的救助;善观天象,预知天气变化,能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 她还精研医理,能用草药为人治病,救人防疫减灾。她的志向是终生以慈悲为本,以济世救人、扬善除恶为己任,故而矢志不嫁,连父母也不得不顺从她的意愿。28岁时,于重阳节前一天,林默告别家人,直上湄峰峰顶,化作一道白气,冲上天空。此后乡亲们便时常看到她显灵,或盘坐于云彩雾霭间,或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拯救遇难的渔民,于是就在她升天之处建成祠庙,尊称她为“妈祖”,虔诚敬奉。民间也有“林默是在拯救海难时不幸遇难”的说法。

有关学者认为,妈祖信仰的产生和远播是北宋以来中国海事活动频繁及朝廷加以利用宣传的必然结果。北宋时期,中国航海业已日益发达,福建沿海已开始成为航海转运的一个要地,由于海上航行常常遇到狂风巨浪的袭击,航海人普遍产生了祈求神灵的迫切心理,妈祖信仰便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古代中国人认为水神应属女性,而妈祖恰巧又是女性中的人杰和航海者最敬仰的一位海神,因此,在当地士宦的提议和倡导下,朝廷也频频给予妈祖赐封,妈祖的地位越来越高。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妈祖被赐封“护国庇民妙济天母”,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又被赐封为“护国庇民妙应昭应普济天后”,“天上圣母”和“天后”从此便成了妈祖的圣称。随着妈祖从一个民间女子逐渐演变为“天后”、“天上圣母”,妈祖信仰也逐渐从湄洲岛走向全世界,建于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的湄洲祖庙也很快成为妈祖文化的圣地和海内外妈祖信众崇仰的中心。此后千年,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纷纷创建妈祖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近年来,专程到湄洲妈祖祖庙祭拜的信徒年均已达百万人次。台湾地区是妈祖信徒集中的地方,目前岛上有大小妈祖庙800多座,信众逾千万,每年专程到湄洲妈祖祖庙祭拜的台湾信徒均在10万人以上。有关学者认为,不同人群对妈祖这位历史人物的一致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及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赞美。妈祖文化的内核如热爱祖国、热爱和平、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等,凝聚了中华传统美德,值得大力弘扬。活动:

祭祀妈祖活动,有着其独特的方式与内容。但凡有奉祀妈祖的宫庙,其祭祀活动方式与内容也大致相同,其中以莆田湄洲祖庙最为典型。祭祀活动一般分为五大类:一是大醮,二是清醮,三是出游,四是“回娘家”,五是“分神”。

大醮

大醮是大庆典的纪念活动,如祖庙落成,开光,千年祭等。此时祖庙内要演奏五锣鼓,放铳炮,演木偶戏,奏八乐鼓吹,演莆仙戏。演戏时规定必须先跳加官、演八仙、状元游街,以后才能正式开演节目.祖庙内还要请经师、和尚各九人做道场法事,同时经师和尚要配备自己的吹鼓手演奏。整个庆典活动规模较大,形式隆重,1986年祖庙举行妈祖升天千年祭时,还特地出版画册纪念。

清醮

清醮是常年的纪念活动,在妈祖生日(农历三月廿三)和妈祖升天(农历九月初九)举行,这是俗定常规的春秋二祭活动。此外,还有妈祖元宵和农历八月十五庆贺中军生日,但因为中军是妈祖属下,所以庆贺只在中军殿内举行。

(1)妈祖元宵

妈祖元宵的正日在元月初十,主要是人们敬请妈祖庆元宵。由于湄洲除祖庙外,境内还有15座妈祖宫奉祀妈祖,所以庆赏元宵的活动,是从正月初八日始至十八日止。各宫妈祖神像将先后抬到祖庙上香,随从的仪仗队设有大旗、大灯、大吹鼓,还要放铳炮,由各宫福首主持进香。祖庙请道士做醮,供品由平时祈求、许愿的信徒提供。在奉祀时,还须演奏鼓吹八乐等。按惯例,敬请妈祖庆元宵活动首先由湄洲山尾宫抬妈祖神像到祖庙,然后妈祖出巡庆贺元宵。仪程有“摆棕轿”、“耍刀轿”等场面壮观和热闹非凡的文娱表演以及“妈祖出宫”、“回宫”活动。

(2)妈祖生日

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纪念日,人们俗呼为“妈祖生”。此时的庆典最为热闹,其隆重程度甚至超过春节。该日由各中正福首一人总筹其事,各宫头人各负执事之责。庆驾活动自从三月初五开始到廿三止。廿三日,祖庙正式举行庆贺,自廿二晚间开始,先鸣放铳炮,后做醮,照例奏鼓吹八乐、演戏。庙内供品有:五牲、五汤、十锦。五牲,即全猪、全羊、鸡、鹅、海味。五汤,是用桂元干、芡实、莲子、红枣、柿饼五种果实做面汤点。十锦,是用白豆着色,排出十种花样及文字,分别放在十个小碗内,是干品。此外,还有烧金、“表礼”。

(3)妈祖升天日

农历九月初九的妈祖升天纪念活动,因为是忌日,纪念活动的特点是戒荤,供品不备五牲,一律用素食,祖庙内行三斋六戒,从九月初六至初九止。据湄洲祖庙载,对于天上圣母三月廿三寿诞春祭及九月初九祖庙圣母秋祭,都有一套严格规定的供品底数。春祭开祚发赏也都有定规。

出游

出游是湄洲全境祈求妈祖平安的一种活动仪式。目的是请妈祖巡游全境,扫荡妖氛,庇护阖境黎民平安顺意。这种出游,不一定每年都举行,出游的日子也不是固定的。

每年二月初一日,即湄洲岛习俗的“头牙”(莆田境内其他地方“头牙”为二月初二),人们将在妈祖神像前问卜祈安,如“卜杯”同意,则在祖庙做祈安法事,演戏等;如“卜杯”不同意便决定出游。此时,全乡耆老集中祖庙决定出游主持人,再由“卜杯”确定出游的月份,然后择日师推算出游具体日期。出游的那一天,湄洲全境15宫的妈祖同祖庙的妈祖(称妈祖)全部抬出去巡游并规定到下山宫驻驾1天。诸宫妈祖东西两行排列,妈祖金身排在东边首席。出游后,再由“卜杯”决定妈祖回驾祖庙的时辰。妈祖圣驾回銮,先是五驾、中军,继为妈祖,后为各宫妈祖相随。下山宫的妈祖排在最后,因为它是妈祖驻驾时的宫庙主人。

“回娘家”与分神

分神是外地妈祖执事人员到湄洲祖庙的请香仪式,故称“分神”又称“分灵”。通常是外地妈祖庙有庆贺活动或节日时,虔城的信徒不论远近,专程回到湄洲祖庙,敬请妈祖驾临该地妈祖宫观赏,赐福。“分神”后,“香火”即留该处,不再送回。以后如有活动,仍然再行请香仪式。所以,分神一事,在湄洲祖庙多则一日数十起,尤其是每年三月廿三妈祖生日时为盛。据查,妈祖“回外家”的情况与“分神”是一样的。

妈祖文化的传播

妈祖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中国人向海洋进军的历史很早。秦汉时期,方土徐福三次东渡求仙,秦始皇亦多次巡幸山东半岛,汉武帝步求仙后尘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未能如愿,却无意间推进了造船、航海和港口业的发展。自汉代开始,由于开辟了历史上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绵延2000多年的中外贸易和东西方交流,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线,海外交往势盛而时久。以古代“四大港口”之一登州港为始发港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朝鲜、日本等西方诸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渤海和山东半岛航海业的发展。南路”之广州的远洋贸易可直达亚历山大港。泉州港的对外贸易可与世界名港亚历山大齐名。至元朝,因沿海遭倭寇侵扰,海上对外贸易相对减弱,但国内南北万余里海上航线和南北河漕贸易相对增强,后因定都北京800年时政的相对稳定,国内沿海港口亦日益兴盛起来,逐步进入黄金时期。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尚早半个世纪,更是无与伦比。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早期海洋的拥有者。

远在十世纪,中国航海者首先拥有指南针,以保证海上航路的定向行驶,也首先发明了隔舱航舟,万一海上遇难触礁,即使撞破一角,一舱,而船体的大部尚能上浮。但是,尽管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相当发达,由于没有气象预测,海上气候变化万千,一片小舟如沧海一粟,当狂风暴作时,在威力无比的海洋世界面前,人类的行为还是显得极其渺小,甚至微不足道,所以,祈求于神灵护佑,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唐中业,玄宗以钦定形式册封“四海龙王”,因传说其能施风布雨,兴涛作浪,故被航海人崇奉为降服自然的神物。但这种想象中的自然神形象丑恶,东海龙王敖广在人民印象中又被视为凶神,加上当时“五行五阴”之说盛行,认为“天属阳,地属阴,水在地上亦属阴;男属阳,女属阴,水神应为女性才适合‘五行阴阳之理’”,至宋初莆田湄洲湾出现了年轻貌美,勇于在海上冒险救人的林默,死后被人们祈奉为女海神,这是航海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妈祖的出现不负众望。明万历年间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录》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载,说:“船摇荡于暴风雨中,篷破、杆折、舵叶失、舟人号哭、蕲于天妃,妃云立即换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叶重二三千斤,由于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换舵须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南宋开禧元年的紫金山击金和合肥的解围,也是以妈祖的精神作用来鼓励士气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内载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采取丞相平章国耶律楚村和名相伯颜的“南粮北调”的主张,起初官方造舟把国家粮食直接由江南粮区海运到直沽,后来改雇用民间舟舶包运,有私商兼任海上运输,一时间自广州至天津天妃宫接踵而起,足窥航海者对妈祖的信仰程度。郑和七下西洋,亦祷于祖庙,明清大量汉人向南洋群岛进军,均舟载妈祖神像以行,这说明妈祖这位“女海神”是中国传统航海业的保护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妈祖的传播后,发展为“妈祖会”,以宗教形式规定朝拜制度。台湾同胞家家户户信仰妈祖,称为“开如妈”,海峡两岸共同信奉妈祖的俗例一样。故此,妈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沟通海峡两岸,密切同胞往来的和平女神。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作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蓬莱阁天后宫和登州港在妈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国与东方诸国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蓬莱阁天后宫建于1122年,比“世界三大妈祖庙”之台湾北港朝天宫和天津天后宫及台湾最早的澎湖天后宫早200多年;比中国第一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泉州天后宫(公元1196年)亦早数十年。史料记载:“宋徽宗时,赦立天后圣母庙,乃于阁之西营建焉。时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计建庙四十八间。”。作为妈祖庙之“鼻祖”的湄洲妈祖庙,建庙时仅“落落数椽”,直至清乾隆年间才逐步形成99间斋房,由此可见蓬莱阁天后宫建造时的规模。另外,与蓬莱阁天后宫齐名的、一度被称为“天下第一娘娘庙”的长岛显应宫(庙岛因此得名),在中国北方妈祖庙宇中也占有显要“席位”。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高丽恭愍王的贺正使李崇仁出使南京回国时在赞美登州海道的诗《留沙门岛(沙门岛即古时蓬莱以北的长岛庙岛),奉呈同行评理相君》中写到:“沙门翘首立多时,暮景撩人欲赋诗。神妃享祀应需报,海若潜形不敢窥„„”。由于蓬莱与长岛为中国南北和东西方水路交通枢纽,地理特殊,在“起航先拜妈祖,有船必有妈祖祈像”这种古代传统的、普遍的信仰下,蓬莱阁天后宫和庙岛显应宫所肩负的使命是可想而知的。

古代登州是广州至京津海漕运输和朝廷与东方诸国交流的中枢,是承担北方贸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港口,其地位远远高于后来的广州、泉州、明州、扬州“四大名港”。首先,妈祖是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沿广东、福建至京津及东北的海上漕运航线传到渤海湾沿岸,并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妈祖文化迅速得以传播,逐渐成为当地的民众信仰,以致“航海者祀之极为虔诚,一般人民亦渐信仰„„天后遂成为掌司各事之神”。2001年天津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举办的“妈祖文化与沿海城市的兴起”学术研讨会,有学者在考察妈祖文化落户天津并对这个城市进行孕育和催生的过程后,发现其沿革轨迹是“先人后庙,以庙聚人”;接着“以庙兴城,以庙兴市”,形成庙旺城兴的良性互动态势。如果说天津当初是“以庙聚人”,那么登州可以说是“以城兴庙”。登州是当时连接中国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枢纽,为北方第一大港,航海与妈祖又密不可分,故此,妈祖文化由南传入后迅速被当地文化和民众信仰所接受,继尔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优势得以消化、容纳,逐渐成为当时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导。同时,妈祖文化的传入也为登州聚集了人气,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庙与城良性互东,相得益彰的势态。蓬莱阁天后宫建于宋徽宗第一次(宋元明清四朝共36次)对妈祖褒封的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庙之早,即使在妈祖文化的滥觞福建沿海地区也是凤毛麟角,无疑为北方建造最早、当时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加之登州港无以替代的区位条件,如此说,登州及其蓬莱阁上的天后宫是中国古代北方妈祖文化的渊薮不足为过。

妈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北亚国家,最终北上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妈祖信仰与妈祖文化传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登州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载:“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是以登州港为起点,分为两条,一条是从登州港出发,渡渤海海峡到辽宁旅顺口,再沿辽东半岛到鸭绿江口,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另一条从登州港出发,经八角、芝罘,再渡黄海,到朝鲜仁川,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隋唐是我国古代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鼎盛时期,尤其唐中期以后,登州以其特殊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在唐廷与朝鲜半岛及周围诸国的外交与贸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宋时辽国屡屡北犯,但由于内地通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被阻隔,两国间的交流势必靠海上船队来完成,加之宋代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及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航海更加安全,航线距离明显缩短,两国的使臣和贸易来往频繁,锐势不减。北宋灭亡,南宋与金争战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南移,元朝主要发展陆上交通和海上漕运,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束缚。但是,由于从松都附近港口横穿黄海至朝鲜半岛的航线太长且十分危险,曾多次遭遇海难,定都南京的明廷接受高丽国王的请求,答应改道经辽南渡海至登州,并于1376年升登州为府。《明实录》中提到建立登州府原因时载曰:“时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故此,明初登州古港仍然是高丽使者上路和起航的主要海港„„那里有船,那里就有妈祖,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妈祖庙。信仰无国界,“海上女神”由蓬莱随船沿登州海道飘洋东渡,为远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

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古代有一种航海习俗,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许

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的古代建筑艺术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的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机械消防器材之一。

妈祖文化的形成其本身也给人类留下了相当的精神财富。目前,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自60年代起,经过20年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妈祖信仰研究》一书,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的专著。自80年代起,台湾、澳门、厦门等地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举办多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近百余篇学术专著。近年来,各地的“妈祖文化旅游节”亦似雨后春笋,如天津、澳门、福建等地大有“妈祖文化,独占鳌头”之势,可见妈祖文化的生命力。

千余年来,无论朝野和民间怎样对妈祖崇拜无限,爱戴有加,从今天唯物论角度讲,妈祖信仰是无法避忌“迷信”之嫌的。但是,抛去其“升天”、“显灵”等纯唯心思想,从妈祖人文层面看,其信仰的当代功能还是显而易见的。

价值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海峡两岸应该扩大交流交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化联系;民间信仰、民俗文化同

根同源。许多台湾的妈祖信众冲破重重障碍,辗转到福建莆田祖祠和祖庙来朝拜。今天,台湾妈祖信众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妈祖文化联系、滋养、影响着两岸同胞,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和精神纽带。深入研究妈祖文化,保护妈祖文化遗产,对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具有积极意义。

妈祖文化的人文价值

妈祖信仰肇始于宋朝的福建,经过宋元明清的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在中国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信众,不仅从福建传播到台湾,并且随着华人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联系世界华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妈祖信仰为核心,形成了以宫庙建筑、雕刻、文献等有形文化和神话、传说、故事、祭典、民俗、艺术等无形文化为基本内容的民间文化。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过程中形成、积累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妈祖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

首先,妈祖的形象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善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例如关于妈祖一言一行的口传故事和神话描述,都反映了人们对扶危济困、舍身助人等高尚品德的颂扬和追求,从而激励人们积极向善,涵养一种朴实而崇高的人性品质。关于妈祖优良品行的口传故事和神话描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属于舍身拯救海难,有的传说甚至认为妈祖的升天羽化也与此有关。这类传说中的妈祖多是以奋不顾身的形象出现,不顾自身安危,以救人性命为最高追求。第二类属于以治病救人为主体的行善之举,包括祈雨解旱、排涝救民等,并且以急人之所急、不取报酬、无偿奉献等为其突出的表现。第三类是以斩妖除怪为主题,通过为民除害而为民造福,显示了一种嫉恶如仇的侠义品质。第四类则是属于日常生活故事,却也显示了妈祖可敬的道德品质,如孝敬父母、和睦邻里等。不论哪类传说,都体现了妈祖的正义、勇敢、无私、孝悌、仁爱、乐善好施等美德,对于提升人们心性、净化社会道德,都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妈祖文化的价值在于它的普世性,反映了一种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譬如妈祖传说中的拯救海难,并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平民百姓。妈祖不仅拯救急风暴雨中的平民渔船,而且也积极襄助海上使节船等官方船只,甚至还救过前来中国的荷兰番船,所救治的病人也涉及福建、江浙、广东、台湾等地的平民和官员。不论是救苦救难、乐善好施,还是斩妖除怪,都以拯救生命为最高宗旨,以追求生活幸福、社会和谐安宁为目标。时至今日,妈祖的文化精神对于弘扬正气,促进精神文明,仍有社会文化价值。

再次,妈祖文化不是一种考古的“文物”,而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其包含的文化纽带意义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俗话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福建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有一千多万,他们把妈祖信仰带到了世界各地。凡华人所到之处,都要设立会馆,会馆中必设妈祖神座;即使是在海洋中行驶的各国商船,只要有中国水手的,也必有妈祖的木雕神位。例如,新加坡的天福宫就是1839年新加坡船员从泉州运去建筑材料兴建的。又如,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属下有27个兴安会馆,每个兴安会馆都在最高一层供奉妈祖。在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华侨居留地,也都有妈祖庙。可见,妈祖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起着联系乡谊、敦睦亲情、寻根怀祖的重要作用。日本鹿耳岛大学民俗学教授下野敏见认为:“妈祖不仅是东南亚的,而且是世界性的信仰传播。”在今天的福建和台湾省,妈祖也是影响最大的神灵。妈祖信仰是维系海峡两岸关系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福建与台湾距离最近,语言相通,神缘相同,民俗相近,尤其福建是妈祖的诞生地,而妈祖信仰在台湾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因此,搞好妈祖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必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发展现状: 可喜: 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日趋活络,对促进两岸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陆和台湾,同根共祖,千余年文化传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意识。妈祖是中国的“神”,妈祖之爱国也决定了其信众的爱国。1989年5月6日,200余名台湾同胞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妈祖祖庙;1997年1月至5月,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103天,驻跸36个宫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0万人次的朝拜,在台湾岛内引进了巨大反响。2002年7月25日,妈祖金身直航澎湖,万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热泪盈眶。2004年10月21日早上8点,湄洲妈祖金身从莆田市湄洲岛妈祖祖庙起驾,在54位护驾团的陪同下,从长乐国际机场乘飞机飞往澳门,参加第二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2005年,连战和宋楚瑜先生分别为湄洲妈祖祖庙题词:“神昭海表”,和“圣德配天”。这就是妈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妈祖已成为海峡两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征,成为统一祖国,沟通两岸往来的和平女神。妈祖信仰中的这一功能还将继续发挥作用,直至祖国的完全统一。

忧:许多妈祖文化的有形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或在修复、重建中造成极大的损害。例如福建湄州的妈祖庙,是世界各地妈祖庙的祖庙,在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历史上的湄州妈祖庙建筑非常独特:宅基位于山岩之上,层层升高;正殿前有钟鼓楼一对;正殿之后有朝天阁、升天峰;正殿右旁有一座梳妆楼,梳妆楼下有一座小佛堂;在左方岩峰下有座观音堂及中军庙,右下方山脚有一育圣祠,而在码头入口附近立有旗杆,意味着一上岸即进入妈祖庙的领域。这是一个完全因地制宜、依山而建的体系完整的庙宇群。其做工之讲究、雕工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但这座祖庙在十年**中遭到人为的破坏,此后进行重修,总体布局虽一仍其旧,但殿宇大都改为石造,梁柱也多用石头,连斗拱也以石材雕琢,其制作之功力,可谓与前者有天壤之别。又如,福建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城南端,台湾有不少妈祖庙亦分灵于此。该庙史载始建于宋朝,初名顺济庙,只有简单的殿堂。明朝永乐初年,郑和出使西洋,奏令对其重修。至明嘉靖年间又在正殿后建造寝殿七间、凉亭四座及轩廊数十间。清初,施琅又大力重修该宫,从而完成了今日所见之规模,可谓弥足珍贵。就是这座妈祖庙,其前殿也已倒毁。近年虽由鹿港朝天宫赞助重建,但样式却不同于原貌了。再如闽西长汀县的天后宫初建于明嘉靖年间,历经明清两代,多有修缮,据说曾经藏有“三宝”,即雍正时的神像、道光年间的香炉和铜印。但整座天后宫被划拨给电厂使用,将天后宫正殿改造成车间,前殿变成职工宿舍,在钟鼓楼的前面建起了三层的办公楼,宫内的神像和一些珍贵的雕刻不知去向。该天后宫直到近年才得以修复,但已面目全非。

据不完全统计,上个世纪中期以前,福建全省共有大小妈祖庙一万多个,其中较大规模的也多达一千个,但后来一些有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妈祖庙及其他实物,均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地震、火灾、山洪、台风等)原因遭到破坏,更有大量的乡间妈祖庙年久失修,濒于倒塌,即将不复存在。同时,一些文献资料、碑刻、壁画、楹联、雕刻、器皿等物质遗产也因得不到有效保护而大量消失。例如,福建武平县桃溪镇的小澜村上天后宫,1996年8月调研者还在该处抄录了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澜溪天后宫序》、《谨将乐助花名列后》、《敬塑圣像各信妇捐助启列》等碑刻,发现有清乾隆年间潮州万聚炉商号制造的香炉,但当2000年调研者重返此处时,该碑刻已不见踪影,据说已被当地居民作为造房的石基和铺路石,香炉也不见踪影,殊为遗憾。又如,前述福建长乐文石天妃庙中刻有重要碑文的三块珍贵石碑现在也下落不明。再如,长汀县濯田镇桥头的妈祖庙,调查者曾见有精美的妈祖壁画和雕刻,但仅过了半年时间,此壁画竟被人为破坏,雕刻也荡然无存。

许多与妈祖有关的非有形的文化形式开始被人遗忘,谙熟妈祖文化的老人不断去世,妈祖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积极因素已逐渐淡化。例如,现在不少人曲解妈祖,认为只要烧烧香,磕磕头,妈祖就会佑护其升官、发财、避灾、送子等,从而将博大精深的妈祖文化庸俗化、世俗化。又如,一些别具文化内涵的民俗事项,由于谙熟妈祖文化的老人不断去世而知之者越来越少,诸如湄洲岛上的妇女梳蓬形髻的由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湄洲渔民不出海捕鱼的原因、莆田妈祖元宵节安排在农历正月廿九的原因、居住在海岛上的人名字中为什么有一个“妈”字、妈祖节日时妈祖庙前往往有儿童表演的舞蹈的起因、闽西客家妇女难产时为什么不呼“天上圣母”而呼叫“妈祖太太”等等,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都开始被人遗忘。还有许多民谣、山歌、民谚俗语、谜语、祭词等口头文化也已失传。类似这样的口传文化,知晓者如今至少年逾七旬,这批老人应当是我们进行访谈、录音、录像的主要对象,也只有他们才会给予我们最后保护和抢救妈祖文化遗产的机会。如果我们还不及时保护和抢救这类妈祖文化遗产,再过几年它们都将成为无可挽回的过去。

保护:

有关妈祖的祭祀活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各地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和习俗,如“朝山进香”、“打醮”、“游境”等,尤其在妈祖故乡更是发展成一套极为繁褥的仪式,如“起驾”、“坐殿”、“祝寿”、“刈火”、“插香”、“回銮绕境”、“添火”等,但这些程式中,有的仪式已逐渐被遗忘,或者以简化了的或其它形式的东西所替代,失去了原有的风味,从而也改变了其原有的重要内涵。尤其是在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妈祖祭祀有一套极为讲究的程式,内涵极为丰富。如台湾妈祖游绕境时,随行的有神桥班、轿前吹、开路灯、哨角队、卅六执士、庄仪团、乡旗队、神童团、弥勒团、福德团、太子团、三仙旗、头灯、头旗等。对于这些,我们也需要加以搜集整理,从而有利于两岸的沟通和今后的进一步交流。保护和研究妈祖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早在二十世纪初,著名学者顾颉刚、容肇祖、朱杰勤等就开始从各类地方志、游记、杂记、庙碑等史料入手,研究妈祖的事迹与传说。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学者更加关注妈祖文化的研究,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关于妈祖文化研究的状况仍然堪忧,未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高水平的成果少,创新的成果少,传世的成果少,综合性的成果少,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多。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妈祖文化的文献整理和研究这一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资料难以收集已成为提升妈祖文化研究的瓶颈,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研究文献的保护、系统化地集中整理等工作。实际情况是,妈祖文化的相关研究资料因妈祖信仰的广泛影响而浩如烟海,但却因为未曾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收集、整理,而散在于世界各地的相关庙宇、图书馆以及私人之手,许多文献还属于孤本、残本或抄本。由于这些原因,资料虽多却不便交流和查检,这样,学者所能见到的妈祖文化资料十分有限,直接影响了妈祖文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常常感叹:妈祖的相关资料有多少心中没底、妈祖研究到什么程度心中没数。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内有的学者底气不足,就是因资料把握不够。因此,妈祖研究者都盼望妈祖文化保护工程尽快实施,《妈祖文化资料汇编》能早日问世。可见,加大力度对妈祖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保护和整理,对于全面提升世界范围内的妈祖文化研究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中国是妈祖的诞生地,福建是妈祖文化的源头所在,历史悠久,相关遗产极为丰富,理应在妈祖文化的保护和整理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头,并成为妈祖遗产保护和妈祖文化的研究中心。作为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福建不仅有加强妈祖文化建设的义务,也有搞好这一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搜集和整理妈祖文化,不仅具有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提升福建省文化力的意义,而且对于加强闽台的文化联系、促进国家统一大业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应当成为福建省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篇:乾隆拜妈祖的故事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南下游江南,特意到了福建省莆田境内。因为他早就听人说湄洲岛的妈祖庙的神女有灵有信,神女对他成为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心里觉得非见见妈祖圣像不可,便决定和随行太监小张子,亲自去湄洲岛妈祖庙瞻仰。

这天下午,天气很热,也没有风。乾隆和太监来到莆田县文甲村渡口,江上一直没有任何船只,直到日落西下,还不见一只船影。两人本来已经走得脚酸腰痛,此时饥肠辘辘的,那小太监牢骚满腹,说:“万岁爷贵为天下之主,何必为一尊地方菩萨,受此劳苦呢?”

乾隆听后很生气地说:“我们既然来了,当然得上岛走一趟。如果妈祖以虚名惑众,寡人定要拆除神庙,砸毁其金身!”乾隆刚刚说完,只见海面漂来一只小船,船头坐着一位老渔翁,船尾立着一个小姑娘,生得很俊俏,象仙姑一样,头顶发式如一道顺风帆,帆边别着数枚五彩贝壳,上身穿白纱裙,下配水火鞋,鞋头镶着一束浪花图。统治者本来就是一些好色之徒,皇帝犹为甚者,乾隆皇帝自然也不离外,看见这个渔姑后,如同喝了五斗酒,两颗眼珠一直盯着那女子的隐秘处,恨不能立即把那女子据为已有,他是皇帝,有什么办不到的?可是,他现在是微服私访,身边只有一个小太监,那种呼风唤雨的本事却施展不出来了,一个皇帝也如同一个地痞流氓一样望着月中的嫦娥想入菲菲罢了,除非有一只天鹅老死了,在那水池中腐烂,被癞蛤蟆碰上,当然能美美的饱餐一顿,也不枉癞蛤蟆做了一个美梦。

站在旁边的小太监,看见皇帝那个色迷心窍的样子,于是轻轻地拉了拉他的衣裳角,示意主子不要露出马脚。然后,小太监放开他那母鸡声,对那摆渡的老艄公大叫道:“请施个方便,渡我们上岛,以免误了时辰,事后自当厚谢!”老艄公听了后,摸了把胡子说:“我父女两人,专门在这里接引过往客官,只是今天天气炎热,过渡人客不多,所以晚出来了,两位客官一定久等了,快请上船吧!”

乾隆皇帝还在注视着那渔女,企图找出这渔女与他的成群嫔妃有何不同,可那女子并没有正面看他一眼,一双玉手握着木桨,注视着大海。小太监不得不把主子拉了一把,扯上船来。

渔翁摇橹,渔女掌舵,向湄洲岛划去,没有想到,船刚到海中,忽然哗啦一声,一阵风过后,那小小的渡船便在波涛上颠簸起来。这突然的变故,可把这皇帝老倌的幻想抛到了这大海之中了,不说占有这渔女,怕要与这渔女一起到鱼腹中去做夫妻梦了!想到此,那双脚一软,那对只在情人面前跪过的膝盖竟与那硬邦邦的船板接吻了。那小太监当然对美色早失去了功能,但这种功能却转发到了权力、金钱上了,当然给皇帝做狗,总比给那些官僚做狗要荣耀些吧。但如今怕做狗都不可能了,主仆两人倒在一起,只有在这时,才丧失了尊卑,等级!

渔翁与渔女却安然无恙,一边划船,一边谈笑风生。渔翁见这两位客官惊慌得那个样子,于是安慰道:“客官不必惊惶,这小船来往有妈祖保佑,逢凶能化吉,请两位客官放心,保你万无一失!”乾隆听了,觉得自己是九五之尊,天帝的儿子,在这女子面前,即使她是神女,也绝不能丧失了尊严,想到此,便壮着胆,站了起来,那双一直盯着渔女的眼睛才在船舱中发现了供奉的一尊神像,那神像面貌装束,与那掌舵的渔女差不多,不同的是渔女身着白纱裙,而神像却着的是红裙子。一个皇帝的心态自然与地痞流氓的心态是不同的,同时与那些坏官也不会一样的,在神圣面前,他虽然是九五之尊,也自觉得渺小了许多,那双膝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此时他当然不是向情人求欢,而是真心崇拜神圣。然而,不知怎么回事,他那双膝却对准了掌舵的渔女,可那渔女却把身子一侧,他那头正好对着渔女的屁股。

其实,这渔女虽然面貌装束与妈祖的面貌装束一模一样。但,她并不是妈祖,却是妈祖的侍女兰兰,她在普陀山修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终成正果,可人世间已经过了数百年了,生生死死竟是数十代了,改朝换代,那些自封为上帝的儿子的人们,清廉的也好,荒淫无耻的也好,残暴的也好,宽容的也好,都如同走马灯似的,在人间世匆匆而过。又一个狂妄的人世间皇帝--乾隆出现了,妈祖当然知道他的前世究竟是谁,正因为她知道这一“天机”,所以,妈祖才决定派兰兰与千里眼一起去超渡乾隆诚心向佛,以佛心治理国家,做一个好皇帝。于是,兰兰与金将军千里眼化装成父女来接乾隆皇帝,趁机超渡他。兰兰却没有想到,一个天下人崇拜的至圣至明的“天子”也是一个好色之徒,所以,她鄙视地转过了身--因为她没有妈祖那种神力,来推测弘历的前世,假如她知道的话,她一定会爱屋及乌,也许不会来鄙视他的。

乾隆皇帝就面对着渔女的屁股,双手合什,祈祷道:“神女在上,赐朕平安,若能如愿,自当厚报!”

乾隆的诚心祷告,终于打动了妈祖,转眼之间便风平浪静,小船平稳地渡过了海峡。船停靠湄洲码头。乾隆主动要请老渔翁陪他游妈祖庙。他虽只请老渔翁,自然渔女也会一同游览的,他也就趁机好仔细观察一下,这渔女究竟是不是神女?老渔翁见客官一再邀请,不好再推脱,只得陪同客官一游。

渔女在前带路,乾隆与老渔翁紧紧随着渔女,来到了妈祖庙。弘历抬头一望那妈祖神像竟是如此的威严,而从那威严中对他又透出了一种亲切感--他真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他不由自主地大跨两步,走到莆团前,从太监手中接过一锭银子,放在了那“功德箱”上,因为那“功德箱”的进入孔太小,那银子无论如何放不进去的,然后,那双腿便跪了下去。站在旁边的尼姑手拿起敲罄的木椎,当乾隆叩一次头,她就敲响一次,因为施主给的银两多,所以这尼姑也就特别卖力气,把那罄敲得特别响。罄声就在这小小的妈祖庙里回响,恰好此时是酉时,庙宇后面的钟也敲响了,钟声自然就压倒了罄声。

乾隆在妈祖像前三跪九拜毕,才依依不舍地走出庙宇,真是一步三回头,他在脑海中总想从他的那些嫔妃中找出一位与妈祖圣像相似的面孔。太监见主子的异样举动,真有点莫明其妙的,他不得不来把乾隆拉走。那渔女见这皇帝老倌竟如此的反常,她想到:为什么龙女自己不亲自来超渡他,却要派她来的原因,她不由得把那美丽的小嘴瘪了一下,然后,才对乾隆嫣然一笑。“老渔夫”虽然根基深厚,他一样不明白这个中的来龙去脉--龙女总不好得带着人间皇帝来朝拜自己嘛!太阳已经西下了,乾隆不得不再次请求渔翁父女划船送他们回去。在回去的船上,乾隆再把掌舵的渔女与那妈祖神像一比较,显然,这渔女虽然与妈祖长得很相似,但缺乏妈祖神像那种威严感,当然这渔女选进宫中,做一个才人,自然是别有韵味的。当他再把目光从渔女身上转向渔翁时,于是好奇地问道:“为何妈祖神女如此灵验呢?”渔翁回答道:“行船的人,心中有妈祖,精神也就集中,临危不慌,自然无难无灾,神女因此灵验!”

渔翁重新把客官送到文甲村渡口。乾隆主仆两人上岸后,再回头一看,那船与渔翁父女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留下的却是一派无边无际的大海,海中的湄洲岛--妈祖庙中的妈祖圣像占据了整个天空。

乾隆站在那里却产生了一股莫明其妙的惆怅,他这九五之尊也黯然丧神。然而,他一捏手,那手中却有一个贝壳,他便顺手拢进了他的长袖。回到旅馆,当小张子给他去准备茶水时,他重新从袖中拿出来,这贝壳并没有啥奇特处,他用手把它搬开,一股奇香扑鼻而来,一看里面是一粒药丸,他毫不犹豫地把它送进了口中。再看那手中的贝壳却不见了。他慢慢地咀爵着药丸,眼前又出现了妈祖那庄严肃穆的圣像……那头上点缀着五彩贝壳的渔女,对他一瘪嘴,最动他心魄的是那嫣然一笑。

“皇上,请饮茶!”

乾隆才从想入菲菲中回过神,接过小张子递到他手边的茶杯,呷了一小口和着仙药咽了下去。弘历凭着神女送他的这粒仙药,在位六十年,活了八十岁。撇开他荒淫的一面,他确实还是一位好皇帝,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到了晚年,主动地把皇位让给了他的儿子嘉庆。

乾隆回到北京,心念妈祖的恩德,岂敢失言,立即挥毫,写下四字--“海不扬波”,命人做成金匾,派太监送往湄洲妈祖庙供奉,弘扬妈祖功德。同时,命一宫中画师与太监一起去湄洲妈祖庙把妈祖的圣像描摹回来,供奉在宫中,使他每天都能看上一眼妈祖。

乾隆的子孙,给妈祖的封赠达到了极点,咸丰皇帝封妈祖为“天后”,封字长达64字:“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潭覃海宇恬波宜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普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从此,妈祖由一个地域性的民间偶像,到达了与上帝平起平坐的地位。直到清末,近一千年间,各个朝代对妈祖的封号多达四十余次。自此,人们心中早已遗忘了那些各种各样的男海神,只知道女海神--妈祖。

第四篇:[妈祖演讲稿

篇一:妈祖导游词 莆田湄洲妈祖庙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莆田湄州祖庙参观朝拜妈祖。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我姓杨,大家可以叫我小杨。今天的行程就将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得到大家的满意,在此也预祝大家今天能玩得开心、愉快。

在参观祖庙之前,让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妈祖的一些生平传说。据史书记载:妈祖是湄洲人,父亲林愿,母亲王氏。在她出身之前,家里已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但是她的父母一直盼望着再生一个儿子,便天天向观音菩萨祷告,到了北宋建隆元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邻居们看见有一道红色的光芒直射林家,那红光照得周围的岩石都发了红,就在此时,怀胎十月的母亲产下了一个女婴,因为这孩子出身都不哭,父母便给她取名林默。林默在小的时候就比其他的孩子聪明伶俐,读书不但过目能够背诵,而且能够理解文字的意思。由于父亲是当时海上的巡检司,所以她博览群书,特别是有关海洋气象方面知识的书,并且一有机会就随父亲出海,渐渐地学会、掌握了水性,观测天气。每当她预测出海上气候的变化,就告诫出海的乡亲避凶就吉,还经常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难的渔船和商船。

因为林默一生的行善济世,所以历史上流传了许多她的神话传说。在她 16岁时,因为法力神通,能预知未来,还能乘着席子渡海,因而被人们称为“神女”。一天,林默的父亲和哥哥驶船出海,遇到了狂风恶浪,在家织布的林默突然闭上眼睛,一手拿着棱,一手扶着杼,脚踏着机轴,拼命挣扎扶持,惟恐有失,这时她母亲正好看见,误认为女儿睡着了,便把她叫醒。林默被惊醒失手,棱子掉在了地上,然后她睁开眼睛失声痛哭,说父亲已被我救起,哥哥却坠入海里了。不久后,她的父亲回到家,将海上遇难的情形告诉给家人,结果和林默所说的如出一致,为了安慰父母,林默又孤身一人架船出海寻找哥哥的遗体。因为这海上救亲的事件,林默又被人们称为 “孝女”。林默在28岁的时候为抢救海难而英勇献身,林默逝世后,航海的人纷纷传说常常看见一位红衣女子在海上救人脱险。

据说在宋宣和五年,朝廷派使者出使朝鲜,谁知船在东海时遇到了风险,在这临危之际,忽然看见船桅顶上发出了一道道红光,而后风浪平息,转危为安。使者感到非常的奇怪,便问部下到底是什么神灵显圣搭救,恰好船上有一位莆田人,他说明了这是湄洲神女显灵相救。后来这为使者回到朝廷复命时就奏明皇帝,下诏颁赐 “顺济”的庙额,这时妈祖的神迹才第一次由民间传到了朝廷。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朝廷褒封林默为 “灵惠夫人”,后陆续加封了12次,由“夫人”至“圣妃”,元朝和明朝又晋封为“天妃”,清康熙统一台湾后,再加封为“天后”,到清末时封号累加了64次,并被尊称为“天上圣母”。随着封号的加爵,信仰妈祖的人越来越多,妈祖宫庙也不断的重修、扩大,由原来民间奉祀的小庙到后来的大规模重修、扩建,并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我们湄洲妈祖庙也由此奠定了成为世界三千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受到各地信徒的膜拜。好了,各位团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妈祖庙宇建筑群是上世纪 70至80年代重建的,现在大家就请跟我到里面参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祖庙的大牌坊,在这里可以仰望整个祖庙建筑群的全貌,非皇家城阙形制,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是至高无上的女神。山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殿是 “太子殿”,是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他原本想用此殿作为正殿,使正殿按一般寺庙建筑风格位于中轴线,但民间习惯上仍愿意遵循古制,只认定旁边这座才是最原始的正殿。现在大家就随我进去参观。这里就是妈祖亿万信徒心中的圣地了。大家看这满屋的烟雾和信徒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虔诚。现在先随我看看这门柱上的这幅对联,说得是信徒们朝拜妈祖要洗澡斋戒的虔诚,像湄洲潮水一样常流不息的朝拜盛况。传说这幅对联是明朝的莆田才子戴大宾所作的。现在我们就进入殿内参观。这座殿堂分为上下殿,中间用天井相连。正梁悬挂的“神昭海表”匾额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御笔颁赐的,我们看这尊端座的妈祖神像,它神态安详,雍容华贵,一般称它为“出巡妈祖”,是木雕软身,也就是说她的四肢是可以活动的。1997年赴台巡游的妈祖就是这尊神像。在她的身后还有一尊妈祖像,是木雕硬身的镇殿妈祖。当软身妈祖出巡时,镇殿妈祖就留在寺庙中接受信徒的朝拜。大家看两边的神龛,里面全是妈祖的陪神,称为十八水阙仙班。其中,有的是古代其他地方奉祀的海神,有的是被妈祖收伏的海妖水怪。好了,我们现在去参观传说中妈祖升天的地方 —升天古迹,这里也是最早立庙奉祀妈祖的地方。大家在这里可以烧烧香、拜拜妈祖。10分钟后我们继续参观。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朝天阁。这里是中轴线的最高点,大家仔细观察,里面供奉的妈祖与其他殿里的有什么不同。对了,细心的有特会发现这里的妈祖面像是黑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台湾信徒把妈祖分灵回去的途中,在海上航行了数月,日夜焚香膜拜,虔诚的烟火熏黑了妈祖的脸,于是台湾妈祖宫庙里供奉的妈祖全是“黑面妈祖”,因为这座朝天阁是台湾鹿港朝天宫捐建的,所以里面妈祖也只能是黑面妈祖了。

各位团友,前面就是 “妈祖公园”了。现在我们就进去里面参观。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栩栩如生的石雕群,讲的都是妈祖的一些生平传说。大家看妈祖的石雕像:它是厦门大学艺术系李维杞教授于1990年设计的,像高14.35米,是用365块花岗石雕砌而成的,象征妈祖一年365天,天天保佑着14.35平方公里湄洲大地上的居民平安幸福。我们可以看到,妈祖面部慈祥,遥望着大海。

大家知道吗?妈祖娘娘眼望的地方是台湾,而且在台湾鹿港朝天宫也有一尊一模一样的妈祖石像与之隔海相望,共同维护着两岸的和平安宁。妈祖石雕像位于妈祖山的最高点,在这里可以看到湄洲岛上的全景,大家在这里可以参观留影。

好,现在请大家随我漫步下山吧。大家可以看到前方有一个宏伟的建族群,依山就势,外形酷似西藏布达拉宫,古朴庄重,气势非凡,建筑色彩依稀可见北宋痕迹,这就是新建的妈祖祖庙南轴线工程,从牌楼到妈祖石雕像的轴线总长323米,以纪念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天后殿总建筑面积达999平方米,意为妈祖于九月初九升天。祖庙新宫建筑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为妈祖增添了无限光彩。

好了今天的妈祖庙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不周之处请大家谅解,谢谢!篇二:演讲稿

“创造劳动美、构筑中国梦、共建沙湾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沙湾县第四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吴晓娟。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创造劳动美,构筑中国梦,共建沙湾好。

今天,大千世界上树立起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她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她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她书写了浩瀚的人类文明。她,就是我们可爱的祖国,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中国。而这一切的一切源于她世世代代儿女们的辛勤劳动。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拥有着一种梦想,虽然看似平凡无奇,但汇聚在一起却闪耀着灵动的光芒,其名曰中国梦;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手中,都拥有着一种追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紧握在一起却辉煌着绚丽的篇章,其名曰劳动美。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悲哀的,可幸我们有中国梦;没有劳动的民族是失败的,可喜的是我们信劳动美。

劳动创造了奇迹,让异想天开成为现实。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十万八千里,而今天,当代的英雄——中国航天人,乘坐中国制造的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坐地日行八万里”。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传说中的嫦娥能飞奔上月,今天,中国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姐妹俩先后畅游了月宫,圆了中国人的探月梦。传唱至今的妈祖治河妖让河水乖乖听话。今天,三峡水电、南水北调,一个个宏伟的治水之山工程,圆了中国人的兴利除患、驾驭江河梦!那么,中华民族这许许多多美好的梦,神奇的梦,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梦,为什么个个都能美梦成真呢?那是因为,中华民族经历了千百年血与火的劳动与磨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劳动创造的奇迹,使我们整个人类睁大了眼睛,人们辛勤的劳动让我们找到了一条条通往幸福的道路。我相信在中国人的辛勤劳动下,中国将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定能让更多的美梦成真,一定会圆中华民族复兴这个大梦。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中国梦就是一个小家到大家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筑梦者。在中国梦的筑梦大军中,我们沙湾第四小学只是其中的一只蚁族,然而,为了实现“更好的小学教育”这个梦想,我们始终以蚂蚁团结一致、不畏艰难的精神,成为筑梦大军中一支顽强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的踏上逐梦征途。

作为战斗在每一个战斗岗位的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于劳动,热爱劳动,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每个人都有梦想和追求,作为人民教师,同样有着与自己职业相联系的中国梦,那就是教育强国梦。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个人或国家的真正强大,是灵魂谦恭而傲然屹立,进退自如且无需设防。教育,被称为“最廉价的国防”,是一个国家最独特最重要的财富,是一个民族最稳定最持续的力量。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然是同时令世界美好、国家富强、民族强大、个人幸福的教育。

在我们沙湾四小处处都能看到把教育作为个人幸福的画面。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刻,他们都在用爱心、责任和奉献演绎着教书人生而乐此不疲。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默默的在心里问自己,我的梦想是什么?答案很多,想要提高自己的收入,想要我们居住的环境再干净些,想要我们的社会稳定和谐,还想要??忽然想起大街上的标语“中国梦,我的梦“时常看到这句话,却从未想过它的深刻含义,不禁沉思,中国梦这个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梦想的词,究竟是怎样伟大而美妙的一个梦想呢? 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 13 亿中华儿女经历过非凡的抗争奋斗一起创造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中华民族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实现我们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劳动是平等的。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的手掌上,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劳动,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是啊,无论你是做什么的,无论你是生活在低层的普通百姓,也无论你是工作在政府机关的高级领导,劳动,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劳动是神圣的。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劳动都是神圣的。我们沙湾县第四小学建校只有15年,领导年轻,老师也年轻。年轻的领导班子带着年轻的教师们白手起家、努力发展,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这一办学宗旨,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让祖国的明天充满希望,我们在不大的校园中奋斗着。我们沙湾县第四小学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梦,就是让所有从四小走出的孩子。为了这个梦想,让劳动托起中国梦!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梦想成真要靠劳动。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如果我们不在春天时鞠躬耕耘,秋日注定不会得到丰盈的果实。一个人只有在自身的岗位上,各尽职守,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活的有滋有味,风生水起,才会拥有自己的一道彩虹。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呈现中国梦!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兑现中国梦!只有创新劳动,才能实现中国梦!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根本力量”,只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篇三:演讲稿

祖国在我心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0907班的韩江雪,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当你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你听到高亢激昂的国歌时,是否为祖国的强盛而热血澎湃?是啊,此时,我们心中会燃烧起自豪的火焰:我是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我爱我的祖国。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经磨难,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日本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但是,任何苦难都压不垮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数万万同胞英勇奋战,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迎来了曙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屈辱已成为历史,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你看我们的城市: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平坦的马路四通八达;你看我们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师、平整漂亮的操场。今年,我们又有了新校区.....作为一名实中的学生,我怎能不为这些变化自豪呢?

香港、澳门回归,我们激动,我们流泪,因为祖国在我心中;“神五”、“神六”、“神七”飞天,我们燃烧,我们沸腾,因为祖国在我心中;成功举办奥运会,我们欢呼、我们雀跃,因为祖国在我心中!多少年来,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哪一个不是用“祖国在我心中”来鞭策自己努力奋斗的?周恩来不是从小就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鞭策自己的吗?现代科学家童第周从一个后进生变成了一个轰动西方科学界的中国留学生,不就是来自他的坚定信念----“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能办到”的吗?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远渡重洋,回国时感人肺腑之言:“祖国啊,我回来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啊!我们将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将用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刻苦学习,奋力拼搏,是我们中学生不变的主题。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祖国是东方的明珠,是亚洲腾飞的巨龙,是东方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同学们,祖国在我心中,祖国在你心中,祖国在我们中华儿女心中!谢谢大家!

祖国在我心中

滔滔黄河,滚滚长江,巍巍泰山,莽莽昆仑,这是我的祖国。奥运场上,红旗飘扬,天安门前,军歌嘹亮,这是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我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成长。长城岭上,我认识了她的雄伟和磅礴;丝绸道上,我认识了她的悠久和渊博.我用我的心描绘着祖国妈妈,她飘散的长发是千百条悠然流贯的河川,她峭拔的脊梁是连绵不断的山峰,她明亮的眼睛就是那洞庭的水,西湖的波!透过历史的眼眸,站在岁月的肩膀上回望。我看到盘古开天辟地,迸发出生命的光芒;四大发明,使古老的中国异彩纷呈。我看到老子孔子,举起圣火照亮几千年的文明;丝绸瓷器远涉重洋,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故乡。那狼烟里冲杀出,兵马俑威武的阵容;那雄伟中耸立着,万里长城的刚强!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灿烂辉煌!用什么词语可以表达我对祖国的热爱?有位诗人说得好: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也曾有那圆明园屈辱的烈火,也曾有那东亚病夫耻辱的悲愤,内忧外患,岁月蹉跎,人们在黑夜里苦苦等待。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东升的太阳,一个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苦难的祖**亲,擦去满眼的泪花,露出内心的喜悦,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在妈祖庙袅袅的香火里,我们听到了《七子之歌》在吟唱,在淡水湾湛蓝的海水中,我们闻到了紫荆花的芬芳;香港澳门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改革的春风温暖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的复兴!

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时代的宠儿.风华正茂的一代啊,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祖国在我心中,我以热爱祖国为荣,让我们努力学习,去创造祖国明天的辉煌!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爷爷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把他对祖国的无限崇敬与热爱,在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同样,我也是中国人,也是龙的传人,是祖国赐予了我生命,让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所以,我有许多话,要对祖国说。

不光有史册上千年不老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着青藏高原脉动的您;看着黄土高坡起伏的您;看着烟花苍茫,百帆争流的您;看着群峰腾跃,长河扬鞭的您。黄土高原是您挺起的胸膛,滔滔长江是您沸腾的热血;万里长城是您扬起的手臂,巍峨泰山是您站立的脚跟。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记住: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祖国,我爱您!是您,用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滋养着我们,用您锦绣壮丽的河山呵护着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

祖国,谢谢您。您为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曾经蒙受了多少耻辱,为我们阻挡了多少灾难。鸦片战争的滚滚硝烟,仿佛还弥漫在我们眼前;圆明园被掠夺一空,大火焚烧后的残渣,至今不能从中国人的脑海里清除;清政府腐败无能,签下的一条又一条不平等条约已经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髓里;而南京大屠杀,这场血腥的战争,是永远也无法从史册里抹去的,那深埋在土地里的累累白骨是中国人的;那一把把锋利的钢刀上沾的是中国人的鲜血。这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只有国强才能民安,输者必然会受到欺压。所以,我们要让祖国强大起来,不要再让祖**亲再蒙受这样的灾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整个国家都沸腾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在邓小平爷爷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这58年里,中国人潜入深海,飞上蓝天;香港回归,申奥成功;神五,神六号飞船载着中国人的梦想遨游太空。在科技、农业、文化、体育等各方面都突飞猛进。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怎能不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爱她的草青木秀,爱她的鸟鸣蛙唱,爱她的山山水水,爱她的城城乡乡,爱她的风花雪月,爱她的丽日艳阳。是她给了我生命,是她给了我力量,是她给我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我要用我的智慧回报祖国,使她更加繁荣富强!结束语: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矫健的苍鹰扇动着双翅,无畏的目光点亮前行的道路。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让久储的梦想复活,闭上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一起来飞翔!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最真挚的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你——中国》。

在我人生道路上走过的13个春秋里,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幸福,我的生活时时充满着欢乐,处处铺满着鲜花。谈起这些,妈妈对我说:“你这么幸福,是你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活在幸福的年代。”老师对我说:“只有祖国的富强,才会使我们幸福的生活之花永放光华”。翻

第五篇:妈祖圣诞

妈祖圣诞

一、妈祖的传说

农历三月十三日,是妈祖圣诞,妈祖是福建、浙江、广东、台湾等沿海地区共问信奉的海神。后来,由于华侨漂洋过海,又将这种信仰习俗带到东南亚各国以至世界各地。最早记载妈祖事迹的古籍,现知是南宋洪迈的《夷坚志》,其卷九“林夫人庙”条载:“兴化军(治所在今福建莆田县)境内地名海口,旧有蛛林夫人庙,莫知何年所立,气宇不甚广大,而灵异素著。凡贾客入海,必致祷祠下,求杯(王交),祈阴护,乃敢行。盖尝有大洋遇恶风而遥望百拜乞怜,见神出现于樯竿者。”那么,妈祖的身世又如何呢?元《铸鼎余闻》引《临安志》云:“神为五代时闽王统军兵马使林愿第六女,能乘席渡海,人呼龙女。宋太宗雍熙四年,升化湄洲,常衣朱良,飞翻海上,土人祀之。”妈祖的生地莆田县的县志记载:“天后姓林,世居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时都巡检林愿之第六女也。母王氏。宋太平兴国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妃始生„„雍熙四年二十九日升化,一云景德九年十月初十日也。”在这些记载之中,不难看出妈祖原是一个凡人,姓林名默。据说妈祖在生之时,精研医理,为人治病,又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同时,由于生活在海边,熟悉水性,拯救海难,有能预测天气,指导航海。当时,人们称她为“神女”、“龙女”。在她逝世之后,由于民间多次传说她显圣拯救遭遇海难、海盗的商船、渔舟,故被人尊称为妈祖。

在有关记载中,《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叙述神话成分最浓,其卷四载:“妃林姓,旧在兴化路宁海镇,即莆田县治八十里滨海湄洲地也。母陈氏,尝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吞之,己而孕,十四月始娩身得妃,以唐天宝元年三月二十三日诞。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兄弟四人业商,往来海岛间。,„„年及笄,誓不适人,即父母也不能强其醮。居无何,俨然端坐而逝,芳香闻数里,亦就诞之日焉。”民间传说,有一天,林默在家中痴痴呆呆地坐着,她的父母以为得了病,大声叫醒了她。林默醒过来后追悔不迭:为什么下让我保全兄弟无恙呢?父母不明白她说什么。不久,兄弟有三个人经商回家,哭着说三天前在海上遭到飓风,巨浪滔天,船沉没水中。而他们在风浪大作时见一女子牵着他们的船篷桅索而行,渡波涛如同平地。这时,父母才知道,前些日子林默形若痴呆的时候,原来是出元神而救兄弟。她的长兄没有得救,是因为父母叫醒了她。这时,父母才懊悔不已。

曾有人对福建莆田地区的妈祖民俗作了一次全面调查,现摘录如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域民俗活动形式的异同,从而看出地区民俗文化的交流与变异。

(一)诞辰禁捕。湄岛渔民,每逢三月二十三日前后数日内,不敢下海捕鱼或垂钓。这个习俗系因妈祖诞辰、,《妈祖显圣录》载:东海多神怪,渔舟常溺。天后曰:“此必是鬼怪为殃。”便命操舟鼓桨驰至海的中流。那时风日霁静,望见水族辏集,锦鳞彩甲,跳跃吐水沫。看见远处涛头,拥着一尊类似王子仪容的神,在天后面前鞠躬高呼,顿时水潮汹涌,舟中人怕得发抖不已。后说:“不必怕。”即传示免迎,突然水色澄清,海不扬波,才知道是龙王来朝。以后凡天诞辰,海中水族都集洲前庆贺。据此湄岛渔民在这几天内,不敢下海捕鱼垂钓,以示对妈祖的纪念。

(二)半截红裤。湄岛妇女,主要是中老年妇女,常穿一条特殊的外裤,上半截为红色,下半截为黑色或蓝色。据说,妈祖生前最喜欢穿红色衣服,故湄岛妇女视为神圣而仿效。但妈祖是神明可穿全红,世人为俗人,所以只取一段红色。以此表示对妈祖的敬奉,也借此保平安。

(三)船帆发髻。湄岛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发型都是船帆形的,即在头的中后部,梳成一个高约十多厘米、半弧型竖起的形似船帆的发髻。梳法是:先把头发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再把中间部分头发梳成发髻,再梳左右鬓边,然后统一固定起来梳成船帆一样的髻。有时还在帆髻上插一根缝衣针,针上附一条红线,使发型更好看。

(四)杯问卜。莆田民间常用一对木制或竹制的、一面平坦、一面隆起的半月型法器——杯,向菩萨问卜。这种杯,相传也来自妈祖,莆人传说,有一位铸鼎工人来到湄岛铸鼎,连续三次难成。后来才发现是有个女孩站在旁边观看,工人以为不祥,要赶她走。女孩说:“走是可以的,但我要那烧红的铁砂。”工人答应了她的要求。女孩即用双手捧起烧红的铁砂回家,安然无恙。据说这位女孩便是小时妈祖。后来妈祖即用这对冷却的铁砂——杯,与天界通话。后人仿效,成为民俗。

(五)悬挂菖蒲。端午节时,莆田人必于大门上悬挂菖蒲,认为可以避邪,此民俗也与妈祖有关。《妈祖显圣录》载:有一次瘟疫盛行,莆田县官全家病危。吏告县官以湄屿神姑法力广大„„官斋戒亲往请敬„„天后念其素称仁慈,代为忏悔,取菖蒲九节„„令贴病者门首,煎蒲饮之,病者立痊。县官喜再生之赐,举家造门拜谢。自此神姑名闻全国,此后,民间认为菖蒲乃妈祖所赐,可以避邪消灾,相继仿效悬挂,渐成民俗。

(六)香袋避邪。莆田民间,父母常为儿女到宫庙索取香袋,俗称“香火”,供子女佩挂,以保人身平安,不怕妖邪。这种香袋为布制,二寸方形,正面红色,中绣太极八卦,四角空隙处绣有“湄洲祖庙”四字,四角边缘尖端,扎杂色绒线,背面为草绿色,正中绣红花一朵,并在1/3处加一块红色盖帷,上绣“天上圣母”四字,袋内能藏符咒或香灰,于正面边缘边扎一扣眼,以便穿线佩挂。

(七)“九重米果”。莆入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必蒸制“九重米果”,即用米浆和料蒸制,先蒸第一层,然后再蒸第二层。连蒸九次,即成了“九重米果”。民间传说,蒸“九重米果”,因妈祖殁于九月初九日。

(八)泛槎挂席。莆地渔船要出海,常在桅杆上挂一帆式草席以保顺风。后因草席笨重不便,改成上插“天上圣母”布制三角旗代替,这是从古代挂席演变而来的习俗。

(九)“尾晚元宵”。莆田元宵最早是初七晚,可是妈祖元宵节则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晚或三十晚。为什么呢?据说元宵时民间多扎龙灯游戏,按莆俗元宵过后,龙灯必须火化让它升天以保平安。如不火化,便成“孽龙”,危害生灵。但龙乃海中之王,谁能主持这一仪式呢?民间认为妈祖是海神,统领四海龙王,所以妈祖元宵节定为本月最后一天,以便让全县的龙灯集中起来烧掉,以免留下作乱,这就是妈租元宵节在月底习俗的由来。

(十)装点“烛山”。莆人在妈祖无宵节那晚,不论大宫小庙,都要装点“烛山”。所谓“烛山”,即在天后宫的宫庙广场前,用铁或木头制成高低个等的排架,在排架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装上竹尖,以便插烛之用,这晚,信徒各献一对龙烛火烛,点燃之后,远看似一座烛山,象征妈祖海上显神光。事后,信徒自己记住燃烛的位置,待烧到一二寸时,吹灭后带回家中继续点完,以求一年内神护平安。

(十一)龙舟挂彩。莆人在端午节常举行龙舟竞渡,它不同于全国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划龙船比赛,即莆田龙舟必附“天上圣母”旗,船上必附妈祖像。这是因为:龙为水中之王,而妈祖为海神,载着妈祖划龙舟,一为驱邪,二保平安,三镇龙舟,免生意外。

(十二)奇特祭品。妈祖祭品较奇特,一般除了常用的食物外,还备有面粉制作的“水族朝圣”三十盘,其中有鱼、虾、蟹、蚌等三十六种。

二、船工祭妈祖

妈祖的祭祀形式从莆田流传到潮汕,发生了不少变化。在过去,潮汕的船家每当新船下水时,总要到汕头港妈屿上的“妈祖庙”请香回来,在船中肚供置“天后圣妈祖”的香案。除初一、十五上香烧元宝外,每逢妈祖圣诞,更要隆重祭祀。平素最俚吝的船主,这一天也要以“五牲”或“三牲”祭祀妈祖,然后盛宴招待全船员工。上游来的船只临近潮州城时,要烧香祭拜妈祖,保佑平安过湘子桥。每当船只顺利通过桥孔时,则对江鸣放鞭炮,答谢妈祖。

三、游妈祖

每逢三月二十二日的“妈祖生”,各地的“营妈祖”活动均十分隆重(营,即游的意思)。这一天,各乡村挑选数批青年作为抬妈祖轿的“轿夫”。“轿夫”都是些健壮有力者,而且挑选多是结婚多年而未有子嗣者或刚刚结婚的男青年。“营妈祖”时,先到妈祖庙请了神像,安放在轿里之后,由马头锣鸣锣开道,接着是一抬大香炉,随后才是妈祖大轿,然后是诸路神仙,再后是扮成各种故事的人物和锦标、锦旗等。沿街沿巷的群众围观如潮,家庭中主妇必设香案于路边祭拜,而且各家各户点燃长长的鞭炮以示欢迎,等妈祖銮驾经过时,祭拜者便取三根燃着的香,插在队伍前面的炉里。围观的人,假如是结婚多年而未有子嗣、而又轮不到抬轿的,必争挤到前边去摸一摸神像或轿顶,摸得着的话,则象征今年必生贵子。游完妈祖后将神像送回庙时,要看哪一台轿的神跑得快,快者新年更吉祥如意。故此,当快接近神庙时,抬轿者总是发足狂奔。这时老弱者就是把木展脱掉,提在手中也难以赶得上他们,故潮汕俗语云:“掼屐缀不着走庵”(用来比喻能力差,跟不上别人)。

下载福建妈祖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妈祖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的平面设计 据福建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保存的由清代林清标编著的《敕封天后志》记载,妈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生前兰心慧质,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为邻里和过往的......

    妈祖教案

    《妈祖》教案(2课时) 一、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中国是否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这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虽然中华民族没有像其他民族一样有自己统一的宗教信仰,但是在中国民间,依旧......

    《妈祖》教案

    课外阅读指导课 ——推荐阅读题目《妈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妈祖的传说。 (2)了解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民间传说和信仰的学习能够加深......

    从澳门妈祖信仰看福建与澳门的关系[推荐]

    从澳门妈祖信仰看闽澳关系一 妈祖信仰与中国海洋文化 1.妈祖信仰 妈祖又称湄洲圣母、海神娘娘、天妃、天后等。妈祖是福建方言,意为奶奶或娘娘,本名林默或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

    福建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策划方案专题

    福建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名称:福建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 二、活动地点: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 三、活动时间:4月28日至4月30日(大庙会延续到5月......

    妈祖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妈祖简介 天后天妃天上圣母妈祖,真名林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妈祖为福建莆田九牧林六房之后。 林默幼年时就......

    妈祖文化介绍

    介绍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俗姓林,相传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兴化莆田县湄洲屿。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成年后,不思婚嫁,乐......

    湄州妈祖文化

    (欢迎辞)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湄州妈祖祖庙。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正因有缘,使我们相遇在这闻名海内外的妈祖祖庙,我是这里的地陪导游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