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骥》阅读答案及翻译
伯氏佐戎于朔陲,获良马以遗予。予不知其良也,秣之稊秕,饮之污池。厩枥也,上痹而下蒸;羁络也,缀索而续韦。其易之如此。予方病且窭,求沽于肆。肆之贾亦不知其良也,评其价六十缗。将剂①矣,有裴氏子赢其二以求之,谓善价也,卒与裴氏。裴氏所善李生,雅挟相术,于马也尤工。睹之周体,眙然视,听然笑,既而抃②随之。且曰:“久矣吾之不遇于是也。是何柔心劲骨,奇精妍态,宛如锵如,晔如翔如之备邪!今夫马之德也全然矣,顾其维驹藏锐于内,且秣之乖方,是用不说于常目。须其齿备而气振,则众美灼见,上可以献帝厩,次可以鬻千金。”裴也闻言竦焉。遂儆其仆,涓其皂,筐其恶,器其溲,饲以美荐,秣以芗③粒,起之居之,澡之拭之,无分阴之怠。斯以马养,养马之至分也。居无何,果以骥德闻。
客有唁予以丧其宝,且讥其贸也微,予洒然曰:“始予有是马也,予常马畜之。今予易是马也,彼宝马畜之。宝与常在所遇耳。且夫昔之翘陆④也,谓将蹄将啮,抵以挝策,不知其蹑云耳。昔之嘘吸也,谓为疵为疠,投以药石,不知其喷玉耳。夫如是,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由是而言,方之于士,则八十其缗⑥也,不犹逾于五羖皮⑤乎?”客谡而竦。予遂言曰:“马之德也,存乎形者也,可以目取,然犹为之若此。矧德蕴乎心者乎?斯从古之叹,予不敢叹。” ——(《说骥》刘禹锡)
【注】①剂:古买卖时用的契券。②抃bià n:鼓掌。③芗xiā nɡ :一种香草。④翘陆:举足跳跃。⑤五羖(gǔ)皮:春秋时,秦穆公知百里奚贤名,用五张黑色公羊皮将其从楚人手中赎回。⑥缗(mí n):古代计量单位, 一般每串一千文。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易之如此 易:简易
B.予方病且窭,求沽于肆 沽:卖
C.客有唁予以丧其宝 唁:慰问
D.抵以挝策 以:介词,用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属于“予常马畜之”和“彼(裴氏子)宝马畜之”的一组()
A.秣之稊秕,饮之污池 睹之周体,眙然视,听然笑
B.评其价六十缗 须其齿备而气振,则众美灼见
C.且夫昔之翘陆也,谓将蹄将啮 饲以美荐,秣以芗粒
D.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 起之居之,澡之拭之,无分阴之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我不知道朋友伯氏送给我的是一匹好马,而以常马待之,提供的居住环境很恶劣,喂养的方法也不对,后来也只能“以常马”卖之。
B.裴氏子看出这是一匹好马,就出高价买了它,用养马的最高境界饲养它,后来,这匹马果然以良马著称。
C.我虽然失去宝马,但仍能以洒脱的心态对待,是因为我清楚这一匹马即使在自己手中,最终也很难实现其宝马的价值。
D.文章名为《说骥》,实为借“骥”说人,阐明“宝与常所在遇也”的道理,同时也抒发了因伯乐难遇而常导致人才埋没的感叹。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裴氏所善李生,雅挟相术,于马也尤工。(3分)
(2)今予易是马也,彼宝马畜之。宝与常在所遇耳。(3分)
(3)夫如是,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4分)
参考答案:
10.A(易,轻视。)
11.C
12.B(并不是裴氏子看出这是一匹宝马,“八十缗”相对于宝马而言也不是高价。)
13.(1)与裴氏交好的李生,颇有看相的本领,对相马特别擅长。(“善”“工”各1分,翻译为“交好”“擅长,善于”;句意正确1分。)
(2)如今我卖了这马,他当宝马养它。宝贵还是普通,就在于它所遇到的人啊。(“宝马”1分,名词作状语;“常”1分,翻译为“普通”;句意翻译正确1分。)
(3)像这样,即使它能熬一段时间,也将会仆倒在地。我又哪曾拥有宝物呢?(“虽”1分,翻译为“即使”;“顿踣”1分,翻译为“仆倒”;“曾何宝之有焉”反问语气1分;句意翻译正确1分。)
参考翻译:
伯氏在北方边陲协助军务,得到一匹良马送给我。我不知道它是良马,用稗草秕谷喂它,在不洁净的水池让它喝水。马厩和马槽呢,是上面气闷下面郁热;马笼头和缰绳呢,是连接绳子和牛皮做成的。我就像这样轻视它。我正生病而又贫穷,正要在市场把它卖掉。市场上的马贩子也不知道它是良马,估的马价是六十串钱。就要签买卖合同了,有个姓裴的人加了二十串钱要求购买,(我)认为是个好价钱,最终卖给了裴氏。与裴氏交好的李生,颇有看相的本领,对相马特别擅长。(李生)察看了马的周身形体,瞪着眼睛瞧,张着嘴巴笑,然后跟在它后面鼓掌。并且说道:“我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马了。这马心性多么柔顺,骨骼多么强劲,精气奇拔,姿态美妙,关节屈曲,马步铿锵,毛色光亮,奔驰轻快齐备啊!现在马的优点它全都具备了,但它还只是匹马驹,锐气蕴藏在体内,何况喂养的方法不对,因此平庸的眼力不看好它。等到它的牙齿长全气势奋发,那么各种优点(都会)鲜明地显现,上可以进献给皇帝的马厩,次可以卖出千金之价。”裴生听了肃然起敬。于是督告他的仆人,除去马身上的黑色污渍,用筐装垃圾,用器物装运粪便,喂美味的草料,吃软香的小米,起也服侍,睡也服侍,又是洗,又是揩,一分一秒都不懈怠。这样来养马,是养马的最高境界了。过了不久,这匹马果然以良马著称。
有客人因为我失去了宝物慰问我,还批评卖得那么便宜。我洒脱地说:“当初我拥有这匹马,我当普通马养它。如今我卖了这马,他当宝马养它。宝贵还是普通,就在于它所遇到的人啊。况且过去它要跳跃,我以为是要踢要咬,就用鞭子抽打来对付它,不知道它能上蹑浮云。原来它的嘶鸣,认为是瑕疵是犯病,给它吃药扎针,不知道那嘶鸣是美好的声音。这样的情况,那么经过长年累月,必将使它疲顿趴倒,那又那来的什么宝啊?这么来说,卖给一般的人,就算八十串铜钱,不就是超过五只黑公羊的皮吗?”客人(马上)起立肃然起敬。我于是说:“马的优点,存在于它的形体之中,可以凭眼睛看见,但是还会是这个样子。何况德行蕴藏在心中的人呢?这是自古以来令人感叹的啊,我不敢说什么的啊。”
第二篇:刘禹锡《说骥》阅读后的选题与答案(附译文翻译)
刘禹锡《说骥》阅读答案(附译文翻译)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伯氏佐戎于朔陲,获良马以遗予。予不知其良也,秣之稊秕,饮之污池。厩枥也,上痹而下蒸;羁络也,缀索而续韦。其易之如此。予方病且窭,求沽于肆。肆之贾亦不知其良也,评其价六十缗。将剂①矣,有裴氏子赢其二以求之,谓善价也,卒与裴氏。裴氏所善李生,雅挟相术,于马也尤工。睹之周体,眙然视,听然笑,既而抃②随之。且曰:“久矣吾之不遇于是也。是何柔心劲骨,奇精妍态,宛如锵如,晔如翔如之备邪!今夫马之德也全然矣,顾其维驹藏锐于内,且秣之乖方,是用不说于常目。须其齿备而气振,则众美灼见,上可以献帝厩,次可以鬻千金。”裴也闻言竦焉。遂儆其仆,涓其皂,筐其恶,器其溲,饲以美荐,秣以芗③粒,起之居之,澡之拭之,无分阴之怠。斯以马养,养马之至分也。居无何,果以骥德闻。
客有唁予以丧其宝,且讥其贸也微,予洒然曰:“始予有是马也,予常马畜之。今予易是马也,彼宝马畜之。宝与常在所遇耳。且夫昔之翘陆④也,谓将蹄将啮,抵以挝策,不知其蹑云耳。昔之嘘吸也,谓为疵为疠,投以药石,不知其喷玉耳。夫如是,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由是而言,方之于士,则八十其缗⑥也,不犹逾于五羖皮⑤乎?”客谡而竦。予遂言曰:“马之德也,存乎形者也,可以目取,然犹为之若此。矧德蕴乎心者乎?斯从古之叹,予不敢叹。” ——(《说骥》刘禹锡)
【注】①剂:古买卖时用的契券。②抃bià n:鼓掌。③芗xiā nɡ :一种香草。④翘陆:举足跳跃。⑤五羖(gǔ)皮:春秋时,秦穆公知百里奚贤名,用五张黑色公羊皮将其从楚人手中赎回。⑥缗(mí n):古代计量单位, 一般每串一千文。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易之如此 易:简易
B.予方病且窭,求沽于肆 沽:卖
C.客有唁予以丧其宝 唁:慰问
D.抵以挝策 以:介词,用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属于“予常马畜之”和“彼(裴氏子)宝马畜之”的一组()
A.秣之稊秕,饮之污池 睹之周体,眙然视,听然笑
B.评其价六十缗 须其齿备而气振,则众美灼见
C.且夫昔之翘陆也,谓将蹄将啮 饲以美荐,秣以芗粒
D.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 起之居之,澡之拭之,无分阴之怠
刘禹锡《说骥》阅读答案(附译文翻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我不知道朋友伯氏送给我的是一匹好马,而以常马待之,提供的居住环境很恶劣,喂养的方法也不对,后来也只能“以常马”卖之。
B.裴氏子看出这是一匹好马,就出高价买了它,用养马的最高境界饲养它,后来,这匹马果然以良马著称。
C.我虽然失去宝马,但仍能以洒脱的心http://www.态对待,是因为我清楚这一匹马即使在自己手中,最终也很难实现其宝马的价值。
D.文章名为《说骥》,实为借“骥”说人,阐明“宝与常所在遇也”的道理,同时也抒发了因伯乐难遇而常导致人才埋没的感叹。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裴氏所善李生,雅挟相术,于马也尤工。(3分)
(2)今予易是马也,彼宝马畜之。宝与常在所遇耳。(3分)
(3)夫如是,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4分)
参考答案:
10.A(易,轻视。)
11.C
12.B(并不是裴氏子看出这是一匹宝马,“八十缗”相对于宝马而言也不是高价。)
13.(1)与裴氏交好的李生,颇有看相的本领,对相马特别擅长。(“善”“工”各1分,翻译为“交好”“擅长,善于”;句意正确1分。)
(2)如今我卖了这马,他当宝马养它。宝贵还是普通,就在于它所遇到的人啊。(“宝马”1分,名词作状语;“常”1分,翻译为“普通”;句意翻译正确1分。)
(3)像这样,即使它能熬一段时间,也将会仆倒在地。我又哪曾拥有宝物呢?(“虽”1分,翻译为“即使”;“顿踣”1分,翻译为“仆倒”;“曾何宝之有焉”反问语气1分;句意翻译正确1分。)
刘禹锡《说骥》阅读答案(附译文翻译)
参考翻译:译文:
伯氏在北方边陲协助军务,得到一匹良马送给我。我不知道它是良马,用稗草秕谷喂它,在不洁净的水池让它喝水。马厩和马槽呢,是上面气闷下面郁热;马笼头和缰绳呢,是连接绳子和牛皮做成的。我就像这样轻视它。我正生病而又贫穷,正要在市场把它卖掉。市场上的马贩子也不知道它是良马,估的马价是六十串钱。就要签买卖合同了,有个姓裴的人加了二十串钱要求购买,(我)认为是个好价钱,最终卖给了裴氏。与裴氏交好的李生,颇有看相的本领,对相马特别擅长。(李生)察看了马的周身形体,瞪着眼睛瞧,张着嘴巴笑,然后跟在它后面鼓掌。并且说道:“我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马了。这马心性多么柔顺,骨骼多么强劲,精气奇拔,姿态美妙,关节屈曲,马步铿锵,毛色光亮,奔驰轻快齐备啊!现在马的优点它全都具备了,但它还只是匹马驹,锐气蕴藏在体内,何况喂养的方法不对,因此平庸的眼力不看好它。等到它的牙齿长全气势奋发,那么各种优点(都会)鲜明地显现,上可以进献给皇帝的马厩,次可以卖出千金之价。”裴生听了肃然起敬。于是督告他的仆人,除去马身上的黑色污渍,用筐装垃圾,用器物装运粪便,喂美味的草料,吃软香的小米,起也服侍,睡也服侍,又是洗,又是揩,一分一秒都不懈怠。这样来养马,是养马的最高境界了。过了不久,这匹马果然以良马著称。
有客人因为我失去了宝物慰问我,还批评卖得那么便宜。我洒脱地说:“当初我拥有这匹马,我当普通马养它。如今我卖了这马,他当宝马养它。宝贵还是普通,就在于它所遇到的人啊。况且过去它要跳跃,我以为是要踢要咬,就用鞭子抽打来对付它,不知道它能上蹑浮云。原来它的嘶鸣,认为是瑕疵是犯病,给它吃药扎针,不知道那嘶鸣是美好的声音。这样的情况,那么经过长年累月,必将使它疲顿趴倒,那又那来的什么宝啊?这么来说,卖给一般的人,就算八十串铜钱,不就是超过五只黑公羊的皮吗?”客人(马上)起立肃然起敬。我于是说:“马的优点,存在于它的形体之中,可以凭眼睛看见,但是还会是这个样子。何况德行蕴藏在心中的人呢?这是自古以来令人感叹的啊,我不敢说什么的啊。”刘禹锡《说骥》阅读答案(附译文翻译)
第三篇:袁枚《牡丹说》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牡丹说
【清】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 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韡:繁盛,音wěi。
13.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蕊丛丛以 百数 数:计算
B.宜黜汝旧 黜:除掉
C.性果而识暗也 暗:隐蔽
D.请具砚削牍 具:准备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怒而移之山 不自怒而怒花
B.牡丹之来也 均之二策
C.记之以自警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D.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吾其还也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主人重金买来牡丹,对其倍加珍视,引以为傲,可花开后却大失所望,于是怒而迁之。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文中的主人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仅凭一己喜怒决定花的命运,这是新花旧花枯死的根本原因。
D.善相花者明白,花各有其适合的生长环境,如果移植要选择适宜的季节,这样它才能更好地生长。
1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揭示的哲理。(限20字以内)(2分)
17.翻译文言文中划线句子。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3分)
(2)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3分)
参考答案:
13.C(暗,缺乏,短浅)
14.C(A表修饰;表转折,却。B助词,主谓之间;这。C来。D表猜测,大概;表商量语气,还是)
15.B(B“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与文章不符。原文是“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新牡丹一开花,主人就感觉还是原有的好,不是它死后才知道的)
16.事物各有其本性,我们应顺其自然。
17.(1)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株牡丹。(一句一分)
(2)来访的客人埋怨主人道:“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过”“尤”“相”)
【参考译文】
冬天,山中有位老翁挑了一株牡丹,(牡丹)有一人多高,枝条繁茂,花苞蔟簇数以百计。主人对它另眼相看,出高价买了下来。怕栽在别处与这株牡丹不相称,庭院中原有几株牡丹,特地移到别处,把地方让出来。上面用锦帐遮盖,晚上点上烛火,客人来了,(主人)常指着它感到自豪。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株牡丹。于是主人愤愤地将它移到山上,再移到墙边,牡丹很快枯死了。主人感到对不起原有的那几株牡丹,并且嫌庭院太空,便将原来的牡丹移回原处,没过几天,也枯死了。
来访的客人埋怨主人道:“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适宜在山上长的就种在山上,适宜在庭院中长的就栽在庭院,如果迁移它,应该在冬天而不是春天。所以人和花常能两全其美。您既然根据外貌认为那些牡丹是良种,一见不如原来想的那样,立即粗暴地摧残损害他们,移栽不按时节,牡丹花含冤而死理所当然。天底下荆棘、藜刺之类的东西比牡丹低下百倍,您没有办法因为生气而统统把它们迁走。牡丹来时,并不曾自己说:‘应该看重我的身价,应该把我栽在庭院中,应铲除你原有的旧花,(把地方)让给我这新来的。’一个月中,忽而珍视它,忽而贬抑它,都是您一个人所为。不怪自己却怪花,这就错了!庭中旧有的牡丹花,未必一定名贵,你仍然把它们移回原处,以为它们比新买的好。(如果当初)新的牡丹虽然买来,旧的牡丹先不移走,比较它们开的花哪个更好,然后再移栽,就都不会死掉了。您急急忙忙,既不懂生物的习性,又不知道土壤是否适宜,高兴了就抬举它,生气了就摧残它,主人如此喜怒无常,花的命也就送掉了。那么,您的毛病在于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性情专断而缺乏见识,自以为是而不和人商量。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会有花木了。”
简析
文中的主人重金买来牡丹,对其倍加珍视,引以为傲,可花开后却大失所望,于是怒而迁之。文中反思,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仅凭一己喜怒决定花的命运,这是新花旧花枯死的根本原因。最后指出善相花者知晓,花各有其适合的生长环境,如果移植要选择适宜的季节,这样它才能更好地生长。全文揭示了“”事物各有其本性,我们应顺其自然"的哲理。
第四篇:《马说》原文及翻译
读了马说原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您知道吗?本内容由小编跟大家分享《马说》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学习与借鉴!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样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一样对待它。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饭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来饲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特长显现不出来,和普通的马尚且都不能够等同,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走到千里马跟前,说道:“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而:表转折。可是,但是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 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祇(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著称。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第五篇:《问说》原文及翻译
问说,即为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