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拉手》的教学反思
简便运算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一块,尤其是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让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和相加,简单的定律,可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总是忘记另一个乘数也要和第三个数相乘。这个学期简便运算又再次出现在了小数的乘法中,于是我把上个学期已学过的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和小数乘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知识的迁移,认识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这样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主线,开放学生的自主空间,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猜想,在猜想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从而顺利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真正地把乘法运算定律拓展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第二篇:手拉手,交朋友教学反思
《手拉手,交朋友》教学反思
——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成长舞台
辽宁省葫芦岛市风华中学
董桂宏
《手拉手,交朋友》是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中的第一课时。同学们刚从小学进入中学,此时的他们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中学大门的,他们的心理既兴奋又胆怯。因为他们既对新环境、新面孔充满好奇,又担心能否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我课前经过精心准备,设计各种活动以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紧张、胆怯心理。如:首先让学生在《找朋友》的音乐声响中,在教室里自由下位开展“找找老朋友”的活动,——“网小鱼”,被捉到的小“鱼”要自我介绍,学生在《你的名字叫什么》音乐中,唱唱跳跳认识新朋友。再通过“聊一聊”活动了解新朋友,进而介绍新朋友,进一步拉近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距离。用名片交朋友也在教学中得以创造性的体现。他们仿佛在一个大家庭中共同唱歌,共同跳舞,共同游戏,共同生活,共同真诚地相互交往。同学们通过活动懂得班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见到老师和同学应该主动打招呼,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同时,我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同学,提醒违纪的同学,从而让同学们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在整个游戏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热烈融洽的气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愉快。
上完这节课,我总结出几条小经验:
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做,教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老师不再是背着手在课堂上踱步,远远地观望,而是作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像朋友一样,可亲可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活动时心情更放松,更有出色的表现。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
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老师应给与赞赏,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行为。当学生再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该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并采取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上完这节课以后,班级真的变了很多。从后来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有一定实效的。
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成长舞台!这是我上了这次课以后的最大的,最深的感受。通过这次课,我真的觉得,只要我们真正的了解学生,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只要我们敢于这样做,并能想出有效的调动他们的方法,学生们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甚至他们会让我们感动!在这节课中,学生们都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能很好地按照老师的预设进行,并能创造性的发挥,他们真的从这节课上收获了不少东西!我也通过这节课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让我们多为学生们准备一点活动吧!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与合作的活动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的成长!让我们多为他们提供一点舞台吧!因为,活动是孩子最好的成长舞台!
第三篇:手拉手教学反思
《手拉手》教学反思
城关学区 寇亚琴
《手拉手》——小数的混合运算,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了整
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准确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并且已经掌握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此基础上,运用迁移使学生懂得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完全相同,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兴奋,集中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我感觉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复习口算,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新内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新内容时,通过两种
算法对比的形式,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主线,开放学生的自主空间,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猜想,在猜想基础上进一步举例子验证,从而
顺利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真正地把乘法运算定律拓展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试一试的环节,我没
有急着让学生马上动笔就算,而是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数据和算式的特点,判断哪些算式可以简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不能简算的算式又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然后再让学生董笔计算。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及时强化,没有让学生亲自感受简
算的不合理性。因此在课后的练习中,还有学生犯类似的错误。篇二:《手拉手》教学反思
《手拉手》教学反思
明德小学 叶其志
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为了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部分内容,我做了如下尝试: 1.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打破了旧的模式,由以教师讲解为以学生为主体。在这节课中利用学生自己收集的信息与全班同学共享,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亲自参与,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指导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策略,让学生知道先求什么在求什么。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这节课教师力图体现这一点。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学会辩论,用自己的方法去说服别人,要让同学理解自己的想法,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有一定的理由让别人接受,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数学的表达与交流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4.这节课中,我从生活问题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将教学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师教学的切入点,使生活与数学联系更密切。这一做法打破了旧教材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篇三:手拉手,交朋友教学反思 《手拉手,交朋友》教学反思 ——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成长舞台 辽宁省葫芦岛市风华中学 董桂宏
《手拉手,交朋友》是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中的第一课时。同学们刚从小学进入
中学,此时的他们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中学大门的,他们的心理既兴奋又胆怯。因
为他们既对新环境、新面孔充满好奇,又担心能否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于是,我课前经过精心准备,设计各种活动以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紧张、胆怯心理。如:
首先让学生在《找朋友》的音乐声响中,在教室里自由下位开展“找找老朋友”的活动,—
—“网小鱼”,被捉到的小“鱼”要自我介绍,学生在《你的名字叫什么》音乐中,唱唱跳
跳认识新朋友。再通过“聊一聊”活动了解新朋友,进而介绍新朋友,进一步拉近同学与同
学之间的距离。用名片交朋友也在教学中得以创造性的体现。他们仿佛在一个大家庭中共同
唱歌,共同跳舞,共同游戏,共同生活,共同真诚地相互交往。同学们通过活动懂得班内每
个人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见到老师和同学应该主动打招呼,做一个
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同时,我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同学,提醒违纪的同学,从而让同学
们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在整个游戏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热烈融洽的气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愉快。上完这节课,我总结出几条小经验:
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做,教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老师不再是背着手在
课堂上踱步,远远地观望,而是作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像
朋友一样,可亲可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活动时心情更放松,更有出色的表现。
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
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老师应给与赞赏,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促
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行为。当学生再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
该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
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并采取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
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上完这节课以后,班级真的变了很多。从后来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有一定实效的。
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成长舞台!这是我上了这次课以后的最大的,最深的感受。通过这
次课,我真的觉得,只要我们真正的了解学生,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只要我们敢于这样
做,并能想出有效的调动他们的方法,学生们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甚至他们会让我们感动!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都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能很好地按照老师的预设进行,并能创造性的
发挥,他们真的从这节课上收获了不少东西!我也通过这节课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孩子们需要
什么样的课堂!
让我们多为学生们准备一点活动吧!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与合作的活动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的成长!让我们多为他们提供一点舞台吧!因为,活动是孩子最好的成长舞台!篇四:《手拉手》教学反思
《手拉手》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伊始从现实生活出发,以贫困山区艰苦的学习环境导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结合教材创设的“为贫困山区捐文具”这一情境导入新课教学。此环节打破了旧教材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自主探索的欲望得到很好的激发。除此之外,还注意“类比思想”的渗透。小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延伸,通过两种算式对比的形式,体会到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最后,再设情境导入到练习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练习的形式,体验数学规律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从“做中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也得到了体验。
当然,在教学中,难免有所失误和遗漏,教研组的老师们给我提供了不少建议,我也会悉心听取,积极改进,以求在展示课上更好地展示自己。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三日篇五:《手拉手》教学反思 《手拉手》教学反思 复兴学校 王平川
我感觉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复习口算,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新内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的使用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教学新内容时,我大胆放手,以问题“会做吗?看谁的思路广、方法多?”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两种算法对比的形式,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主线,开放学生的自主空间,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猜想,在猜想基础上进一步举例子验证,从而顺利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真正地把乘法运算定律拓展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试一试的环节,我没有急着让学生马上动笔就算,而是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数据和算式的特点,判断哪些算式可以简 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不能简算的算式又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然后再让学生董笔计算。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问题,口头禅“对不对”太多,体现新课改的“对话”落实不具体,算式间的递进关系没有凸现出来,而知识间的负迁移却体现了出来。如学生在计算2.6+1.4×3,学生为了简算而去一味地简算,没有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而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及时强化,没有让学生亲自感受简算的不合理性。因此在课后的练习中,还有学生犯类似的错误。
第四篇:手拉手,交朋友教学反思
《手拉手,交朋友》教学反思
——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成长舞台
辽宁省葫芦岛市风华中学董桂宏
《手拉手,交朋友》是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中的第一课时。同学们刚从小学进入
中学,此时的他们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中学大门的,他们的心理既兴奋又胆怯。因
为他们既对新环境、新面孔充满好奇,又担心能否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于是,我课前经过精心准备,设计各种活动以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紧张、胆怯心理。如:
首先让学生在《找朋友》的音乐声响中,在教室里自由下位开展“找找老朋友”的活动,—
—“网小鱼”,被捉到的小“鱼”要自我介绍,学生在《你的名字叫什么》音乐中,唱唱跳
跳认识新朋友。再通过“聊一聊”活动了解新朋友,进而介绍新朋友,进一步拉近同学与同
学之间的距离。用名片交朋友也在教学中得以创造性的体现。他们仿佛在一个大家庭中共同
唱歌,共同跳舞,共同游戏,共同生活,共同真诚地相互交往。同学们通过活动懂得班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见到老师和同学应该主动打招呼,做一个
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同时,我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同学,提醒违纪的同学,从而让同学
们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在整个游戏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热烈融洽的气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愉快。上完这节课,我总结出几条小经验:
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做,教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老师不再是背着手在课堂上踱步,远远地观望,而是作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像
朋友一样,可亲可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活动时心情更放松,更有出色的表现。
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
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老师应给与赞赏,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促
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行为。当学生再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
该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
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并采取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
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上完这节课以后,班级真的变了很多。从后来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有一定实效的。
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成长舞台!这是我上了这次课以后的最大的,最深的感受。通过这
次课,我真的觉得,只要我们真正的了解学生,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只要我们敢于这样
做,并能想出有效的调动他们的方法,学生们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甚至他们会让我们感动!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都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能很好地按照老师的预设进行,并能创造性的发挥,他们真的从这节课上收获了不少东西!我也通过这节课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孩子们需要
什么样的课堂!
让我们多为学生们准备一点活动吧!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与合作的活动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的成长!让我们多为他们提供一点舞台吧!因为,活动是孩子最好的成长舞台!
第五篇:大班美术《手拉手》教学反思
这是开学以来,第一次上美术课,孩子们似乎也都很兴奋。原来我们小班上来的孩子,印象中在绘画和手工方面进步是很明显的,对于新插进来的11位新生,绘画的能力水平就没什么底了。一开始,我先跟他们说明了画画的要求,不可以涂到桌子上,油画棒的取放方法,接下来我又讲了涂色的要求等等。在这一活动中,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两位小朋友在能力上与其他的孩子存在差距。顾凯涛是新来的小朋友,他的能力水平处于小班刚入园孩子的水平,没有涂色的概念,一味的在本子上画着线,有点画线团的感觉。还有一位也是新来的小朋友,只会机械地画线。当然我们注重的不仅是结果,虽然结果很重要,但是过程更精彩。从整个画画的过程来看,发现幼儿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能力强的孩子,半节课就画完了,能里弱的孩子一节课还画不完。针对孩子们存在的这种客观差距,我对能力强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画添画背景,让这幅画显得更加的完整,表现一定的内涵。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我更强调让他们学会完整涂色,降低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幼儿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说:“老师,我不要画了。”有的小朋友很热情,就给他帮忙,说“我帮你画吧!”我当时很快阻止了,并鼓励到:“你看,你前面画的不是很好看吗,现在不画了多可惜啊!”并给了他一些小建议,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通过这个活动,让我意识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是存在差距的,尤其是新插进来的孩子,他们有的只在托儿所呆过,没有接受过幼儿园的正规教学。所以对于这些新来的孩子,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让他们适应并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