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只想静静杂文随笔
很多人都有被人邀请加入某某群的经历,我也有过多次。最初,我怀着凑热闹的心情加入了,可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退出来了。也有一次是被一个同学莫名其妙地拉进群了,弄得我一进群就一脸懵逼。瞅着群里一帮半生不熟的人,我感觉很不适应,决定退出,于是向同学解释一番后就退了。我也曾建过自己的群,最初也是豪气冲天,一心想当好人人信服的群主,可一个月后,随着群里人员减少,越来越冷清,修行不够深的我最终食言了,没有继续陪那几个文友同行,而是自个儿先掉头跑了。几天前,又有好友发消息给我,邀请我加入某文学群。我没有点击同意,反而是诚恳地给好友发消息,表示我不想加入,对他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不知好友会作何感想,但我确实没心思进任何群了。如今的我很想静静!
曾经的我随大流加入了几个文学群,也曾有过想在群里刷存在感的虚荣心,于是也曾积极发言过,但后来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变得不再轻易发声了,最后干脆退了。
如今,我的微信里只有我姐弟八人组成的亲人群和一个家族群。群消息少了,生活变得清净了许多,而我终于不必再频频看消息,回消息了,不必好奇别人说了啥,也不必因为自己没回复而不安了。更主要的是,一颗浮躁不安的心,像是被注射了镇定剂一样,终于可以静下来了。
退出了群,让我也有了更多时间好好思索一些问题。或许,我不得不承认一些事实,我是肤浅的,骨子里也是有趋闹的劣根性的。不然我怎么会随大流要进这个群那个群的?如果说,我能耐得住寂寞,就不会往人堆里挤,而是习惯孤独,在安静的角落一个人陪自己玩。至于怎么个玩法呢?我可以看看书,写写文,唱唱歌,这就是在和自己对话,也是愉悦自己。可我终究是爱慕虚荣的,也是沉不住气的,喜欢往人堆里挤的原因,无非是自己想看热闹,然后也想让别人看我显摆三脚猫的功夫,然后想听别人一声吆喝:好,再来一个!
往人堆里扎,或许是可以看到一点热闹,可以看到别人优秀的的作品,然后是一些或真心赞美,或假意奉承的话语。可我到底是肤浅的,肚里的墨水太少,对别人的大作不敢评头论足,我只能选择当做没看见,这是关于看到文友文章后的态度,我只能老实承认我不做声,与漠视无关,而是与自己浅薄有很大关系。如果要我用几个竖大拇指的表情敷衍一下,也只能偶尔为之,不可当成习惯,不然会让人家看出我的不实诚啊。可真有谁要说我不实诚,那打死我都不承认啊。自己不是有真才实学的文人,只是一个喜爱捣鼓文字的粗人,进人才济济的文学群,就我这般浅薄,还是免了吧。
至于聊天,我修行不够,不懂说话技巧。如果怕说错而选择潜水,那根本不需要进某个群当哑巴,如果为了刷存在感想说话,那我得说得出有水平,有独到见解的话。如果我嘴巴没把关乱说一通,说了对人大不敬的话,那我又会遭人扔砖,或者见了我退避三舍。如果我因为话失水准,也会让人生厌,生烦。进群有风险,就在于怕自己脑子进水后乱说话,然后让自己在别人心里原本美好的形象顷刻间碎成一地玻璃。
进群如果选择长期潜水,那没必要进去滥竽充数,进去后就得说话,说好听的话。可我目前修行不够,容易犯浑,怕自己乱说,然后害得自己收拾残局,故不进群为妙。
进群只要说话,就可能要交到朋友。交友是很严肃的事,不能视同儿戏,首先,交友需要自己投入百分之百的真诚,才能产生和人家心心相印的可能,但那样也会很累。而我也在经历一些事后,看淡一些事,不再认为朋友越多越好。就我目前拥有的朋友,我也可以知足了。人与人之间,想要友情不过期,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可对于容易过期的友情,我却不愿意再去追逐了。贪心的人只能交到泛泛之交,因为只图朋友多,而忽略了本该重视的人,结果弄得人家寒心,以致自己到头来依旧没个知心人陪自己同行。我不想有那样的结果。
感觉自己年纪老大不小,却还是庸俗依旧,我也想多花点时间给自己充充电,那就得看看书,多做思考,这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沉寂下来。基于这些原因,我不愿再加入任何群,只想静静。
第二篇:我想静静随笔
“别来烦我了,我只想静静地写作文,别围着我!”我对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墙”说道。
星期三下午,我把我的小说《香残九天》带到舞蹈队去写,没想到,我一开写,周围就围起了“人墙”。
“姜悦,小说给我看一下呗,别这么小气啦!”两个好朋友余姝含和周子绮一起叫到。[由整理]
“好吧。但是,我只给你们两个看,不许给别人啊!”我把我写了一千多字的小说给了她们。
没想到,她们看完小说,居然又给排练的老师看,而且,那个老师给我的评价居然是:写得有点像连续剧!
天啊!你每晚1点睡难道一直在看电视剧?这只不过是一本小小小小小小说,你居然把它看成了连续剧!
现在,只要排练老师一给我们休息,我身后就多了两只“跟屁虫”——余姝含和周子绮,她们一直催我“姜悦,你快点写呀!写好了给我们看哦!”
天啊!你们两个是想烦死我吗?你们越吵越写不快好吗?你们等写好再来,行不?
唉,我只想静静地写小说,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想看呢!
第三篇:你只想试试而已杂文随笔
-1-
我的一个同事A,跟我不是一个部门。A很佩服我做各种事情的坚持,平时很喜欢找我聊天,主要是为了让我监督他做一些很励志的事情。
有一天,他告诉我:哥,我昨天晚上下了一个决定,今天开始我要彻底戒烟,请你监督我!
很好!小伙子有追求!赞一个!整整两天时间,果然没有见他抽过一支烟。后来工作各种忙,我把监督的事给忘了。
第三天晚上下班的时候,我在楼下正好碰到A,见他从楼下超市出来,手里拿着一包烟准备打开。
看到我的时候,A很不好意思,讪讪的对我说:哥,不好意思,实在忍不住,这是最后一包,抽完这包烟请你继续监督我戒烟!
小伙啊,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已经是你第N次请我监督你戒烟了,你的戒烟梦想恐怕不好实现了吧。。
两年前,另一个女同事B,知道我每天坚持跑步和健身,并亲眼目睹了我刷脂三个月的神奇效果后,隆重的表示要向我学习。
B的目标是:争取两个月时间,体重减掉10斤,减去小肚子。第三个月,争取练出马甲线,靓照雄霸朋友圈!牛!姑娘请加油!
第一周,B几乎每天都在健身房跑步,并将一日三餐拍照发给我监督。一周下来,体重减了5斤,B高兴死了。
第二周开始,由于B身体的水分在第一周已经几乎减完,减重的效果开始变得不明显,B的健身房之路也开始打鱼晒网了。
第三周开始,B不再每天都去健身房,不再把每日饮食拍照发给我监督了,很少再主动找我聊天请教健身问题了。。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B的马甲线梦想,也基本告吹了。
我的一位朋友C,经常看我写的文章,尤其对我的那些旅行类文章感兴趣。
有一次,C跟我说:XX,你那篇描写老家小城的文章太棒了,马上到5.1假期了,我也要去爬爬金刚台,然后在茗阳汤泉泡泡澡。
还有一次,她问我:XX,云南真的有那么好玩么?大理、丽江、洱海、滇池,我也想去。。
当然好玩了,我把自己背包游云南时的各种细节,全部都告诉了她,各种精彩瞬间听得她两眼放光,仿佛身临其境。
去年12月,我从厦门旅行归来,C再次联系了我,向我详细的了解厦门旅行的路线、美食、各种攻略。
看看!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美好追求的姑娘啊!春节期间,我给她发祝福短信时聊了下,问了问她最近外出旅行的情况。
实际情况是,,一次旅行都木有!一次都木有!
朋友C每次兴趣来了,就开始研究旅行攻略,一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查路线、订机票、翻攻略等问题就会觉得太麻烦,然后就放弃了。
有一个敢想敢干的人:D,曾经有十年的抽烟史。后来的某一天,D读到一本书《这本书能让你戒烟》,大受启发,然后便下定决心要彻底戒烟。
这本书还没有读完,D已经开始了戒烟之路。之前的D也有过几次戒烟史,但大多都不了了之,这一次的戒烟却很顺利。
没有过渡期,没有替代品,也没有用强大的意志力对抗戒烟过程。整个过程十分轻松自然。到今天为止,D已经彻底戒烟5个月了。
D是一个很注重身体健康的人,有一次体检查出身体得了轻度脂肪肝后,D便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百日减脂练腹肌计划”。
D每日在减脂打卡群里进行一日三餐和运动打卡,并贴了有一张百日训练图上墙,将每日的训练情况标注在日计划栏中。
100天里,D成功减重14斤,其中脂肪刷掉8斤,体脂率从18%刷到了14%,小肚子没了,腹肌也出来了,关键是顺利减掉了脂肪肝。
D的故事很不错、很励志吧?没错,D就是我。哈哈
结束语:
1、做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想通想透再去做,大方向才不会错。否则,越努力只会越偏离正途。
2、做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和好习惯,终其一生也会一事无成。只要找到并认准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坚忍不拔的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
3、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梦想,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你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或者只是浅尝辄止,结果也就不会太理想了。
4、你可以有梦想,但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勇敢逐梦!
光说不练然并卵,矢志不移梦成真!
朋友,有梦想是好事,还请加油啊!
第四篇:纷乱的世界,我只想抓住一点真心杂文随笔
2018.3.7,这是离开家的第二天,早上醒来浑身肌肉酸疼,9点多才起。起床后没有妈妈煮的粥和鸡蛋,自己烧热水,冲了一杯麦片配着面包吃完,算是早饭。上厕所时发现迟到一周的例假终于来了,既开心又无奈。出国的舍友又让我帮忙下载论文,不知道是第几次提出这样的类似要求,本不想理她但也勉强答应了。帮她下载完论文已经快十一点,想家的情绪又弥漫心头,想着中午要吃什么,看到窗台上从家里带来的熏肉,决定吃熏肉配馒头。外面在下雪,武装好后在水果店买了西红柿和胡萝卜,去食堂买了馒头和花卷,去超市买了一包挂面。回到宿舍十二点,另一个舍友发来一条微信问我在干嘛,本来有点烦躁,但她说过段时间应该回学校,算是好消息吧。
切好西红柿和熏肉,丢在锅里加一点盐,蒸屉上放馒头加热。然后和男朋友视频,和他说想家,和他说在学校没有人会无条件地爱我关心我。他借着我的话一顿“教育”,说我在家怎么就不明白呢?是啊,在家时怎么就不明白呢?为什么要和家人争长短呢?人啊,总是在失去后才珍惜。可是这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做的错事总会伤害爱你的人的心。
在家总觉得爸妈更爱我哥,更包容我哥,每次都因此而吃醋发脾气。他们的思想确实有些传统,但这实在不是他们不爱我的理由,也不是我发脾气的借口,因为家务事小题大做的我,实在是太幼稚太可笑了。刚才和妈妈视频,说想她,她说那你在家不珍惜还闹脾气,我羞得无话可说。我知道妈妈会无条件包容原谅我,但我还是好内疚好后悔,心好疼。
在家爸妈经常说,只要你在家我们就一直把你当孩子,但出了家门在社会上,以后出嫁在别人家,你就不会被当作小孩了。是的,何止社会,在学校这个小社会别人都会利用算计你,没有东西是无偿的,他们早就暗中标记了价格。回学校两天,吃顿不爱吃的饭要花钱,热水要自己用锅烧,来姨妈腹痛不止还要撑起来去买饭。如果仅仅是生活上的不便倒也可以忍受,但是无效社交带来的不适感更令我心累。可能我是比较自私的人吧,但是我真的不喜欢那种平时不当朋友却总是利用我的人,甚至连伪装都不做的好一点,所以我决定远离这种人远离无效社交,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而在家时,我永远不考虑那么多,永远不用担心爸妈的哪句话是真心,哪句话是虚情假意地利用。即使没有付钱没有帮忙做饭也有营养可口的饭菜端上桌,即使我闹脾气爸妈也会很快原谅我,甚至我不想做家务时可以不做。我不用付出任何金钱或者物质的代价,如果真的要衡量一下,大概就是父母无价的爱与期望吧。可是我却辜负了这无偿的爱与期望。想抽自己两嘴巴。
妈妈是我见过的最温柔善良的人。她无条件地宠溺包容家人,丈夫、孩子、父母。她也很少拒绝他人的请求,有时我心疼她,劝她拒绝,她总说没关系,虽然有时会累会抱怨。即使人心难测,妈妈也一直努力抓住一点一滴的美好,使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她这种豁达的心态,让我想起《妖猫传》中的杨贵妃,在真真假假的纷乱世界,别人对她的好,一点一滴都想报答,所以贵妃是最早参透无上密的人。妈妈也是那个参透生活中“无上密”的人吧,所以她愿意以最大的善意面对家人面对世界,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活出精彩。
爸爸是个传统而且有些大男子主义的人,因为工作原因他对家人内敛对外人热情(我哥也是,估计是爸爸影响的)。可能因为这样,我总是觉得他对妈妈关心太少,忍不住管“闲事”,结果引来爸爸的不满。其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们夫妻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自然不需要我再多管闲事,何况我那套恋爱理论他们也不屑理会。
但无论父母如何,他们都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爱他们,爱家人间的真情实感。这才是最不想离家的原因吧。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除了家人,谁还会舍得无偿付出真心呢?即使现在参不透无上密,也假装生猛地一路走下去吧,真情和真心,一定会遇到的!
第五篇:只想安静地跟你说会话杂文随笔
01
你问我在干什么,我很迷迷糊糊地含糊过去了。我只是在很安静地等,或者说很安静地逃,很被动地等着把这又长又短的一天度过。
这种情绪又来了,在每段走向结尾的日子。一本书的最后几页、假期的结束、看到一段关系的终结……
米,前段时间我在便签里写下这句话:好像接近尾声的事情更让人心有戚戚,而开端总是被我们遗忘。但我好像不怎么喜欢开端,因为开端抵达结尾太漫长了,也不怎么喜欢结尾,结尾好像被记忆偏爱,总是更深地呆在一个人的脑海里。
每件事情走到结尾的时候,我都觉得心情沉重,事实上,它并没有让我感到那么浓厚的压抑或者说痛苦,只是,确实能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有很多不一样的情感在滋生,然后以一种野草般疯狂蔓延的速度将我紧紧缠绕,而我总是会输,在它到来前,我永远也没做好准备去和它周旋。
一次又一次的无力,到最后我才发现,我能做的就是安安静静地度过,不去刻意排遣,也不去隐藏,好像能做的仅此而已。
0
2米,我昨天告诉你我看完了《水浒传》。在看最后几回时,确实有种大而坚硬的石块垒起来堵住胸口的感觉,但这种感受是不是悲伤我不确定。
假期要结束的时候,这种感受也会如期而至。说不上难过,只是什么都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
对了米,我今天听到了一些让我想眼眶发红、热泪纵横的声音。早晨起来给外婆说昨晚妈妈凌晨去看二姨了。外婆说她昨晚上一直都没睡着,妈妈4点多回来她也知道。早上外婆打电话给二姨时,我在旁边静静听着。
“喂?”
“妈。”
“没事了哈?”
然后她们都沉默了好一会,才从电话那边传来“嗯……”
听到二姨说“嗯”的时候,我的眼睛好像有些发热,这个字像一颗针在真切地刺痛着自己一般。我知道她分明在哽咽,在竭尽全力不让自己哭出来。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只想出现在她面前然后抱抱她,什么也不说。
二姨离过婚,她敏感、脆弱,她经历的每一段感情都把她伤得很深。昨天,二姨和最近和她一起的那个男人闹翻了。二姨喝醉了,妈妈过去照顾她。
米,我现在回想起二姨说的“嗯”时,仍然觉得有些难过。我不知道这声音背后的心碎,我知道她昨天一定哭过了,一定很伤心。后来从她和外婆的对话中得知,她和那个男人的这段关系也应该走到了尽头。
0
3米,书的最后几页、假期的末尾、一段关系的尽头……都让我在今天不想说太多话。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看刘瑜的书时,她提到过一个词叫“薄荷时刻”,她在文中写道:
我想起我生活中也有很多“薄荷时刻”。开会的时候突然想尖叫。走在街上突然想裸奔。深夜突然想给某人打电话说不如你借我一个精子生个孩子吧。突然想伪造自己的死亡然后跑到某个新小镇去隐名埋姓做一个售货员。切菜的时候突然想切掉自己的一个手指头。还有此刻,突然想抢劫一个老太太的猫。
米,我突然觉得我应该自创一个词叫“结尾时刻”,很多事情的结尾都让我耿耿于怀,在面对结局时,那些郁悒依然茂盛,它野蛮生长,像命运般躲不掉,我总是束手无策,只能安安静静地去度过这段时间。
米,你说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很多事情走向结尾时,都会让我觉得这一天那么不一样呢,尽管它还是和往常一样稀松平常、平淡无奇。而那种心情却总是按时登场,在我的心里像一股暗流般涌动着……
04
对了,米,你问我在干嘛的时候,我在看郑钧唱歌的视频。我是刻意去找来看的,因为我记得上次听的时候我哭了,今天再听时,我还是泪流满面,好像这样就能理直气壮地找到一个出口,这样就能更好地把今天度过。
对了,米,忘了告诉你,其实我没有太难过。我只是不太想说话,只想投身于一些事情,让我能够完全沉浸其中。
米,突然想起之前在脑袋里冒出来的一个句子:
找一个像你的地方,静静地发一整天的呆。
此刻,我还在暗自庆幸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真好。而安静地跟你说这会话的时间,我能感觉到自己在踏实地度过“结尾时刻”,然后那种莫名低落的情绪都在一点一点被我清除,这也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