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内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被提上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纵观各地区的运行状况,教育均衡强调更多的是宏观层面,而对学校内部的教育均衡,即微观领域:则很少触及。其实,教育均衡应该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属于国家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而微观层面,则事关每一届青少年的成长和学校的科学发展。灌云县伊山高级中学在实现学校内部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各年级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灌云县伊山高级中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十分注重各年级均衡发展,促进良性互动,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合理均衡分配到各年级,让各年级各学科都有把关者、领头人,坚持新老教师相互搭配、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相结合。通过加强“内引外联”,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在精神和物质上实行双重激励,把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与评优晋级、综合考核、骨干教师津贴等挂钩,每学期开学初要组织他们上示范课,树立引领标杆。学校通过每周教研活动和教师例会时间,安排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领大家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和理论,定期组织教学骨干开设专题讲座,在全体教师的头脑中牢固确立新的教学观念,强化课改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学校每年要开展一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比活动,使优秀教师充当火车头,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领跑者。
当然,均衡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坚持毕业班优先选择教师必须建立在各年级都能“吃饱吃好”的基础之上。同时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坚决打破年级之间的界限,建立各年级教师相互开放课堂、共同参与教学研究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循环教学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着眼,学校坚持高中教师三年循环制教学模式,让全体教师都能得到锻炼,以尽快适应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工作。能否搞好循环制,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年级骨干教师的作用。为此,伊山中学对每个年级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定任务、压担子,由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长,把握整个教学方向,带领其他教师共同进步。
近年来,伊山高级中学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实行“以老带新”结对子,促进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新老结对帮扶教师互相听课,对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则要求他们每上一节,必须先听一节老教师的课,上课结束后还要请老教师进行点评,以不断提高教学技巧和业务水平,这样,不仅促进了老教师抓课堂教学效益,也带动了新教师快速成长。学期结束后,学校还要开展评选活动,将“结对帮扶”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师业务档案。
通过“结对帮扶”,互帮互学,相互促进,学校有一大批青年教师走到了重要岗位,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年来,全校先后有32名青年教师在县教学设计、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有两位教师在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邀请南师大何永康教授、江苏教院程振响教授、南京金陵中学特级教师朱建廉等名师、专家来学校讲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从外地招聘了一批研究生等高学历毕业生,为教师队伍增添新鲜血液;组织了一百多名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和研究生班学习。
三、加快后备人才培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伊山中学在推进教育均衡化的过程中,把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建设优秀教师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十分重视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精心选择活动载体,让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为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首先,学校重视对教师公开课这一传统“戏台”的搭建,并进行大胆创新。学校把各种课型纳入了教师的综合考核和业务档案,课后实行由教师、学生参加的评课,并进行量化积分,量化结果与教师晋级、职称评聘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这样不仅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也保证了质量,促进了教师的成长。2010年,学校开展的“三课五评”(“三课”即市县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开设公开课、观摩课,“五评”即开展“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园丁”和“优秀教学骨干”评比)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和机制。
其次,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成长的平台打造。近年来,学校先后开展了教师“现场备课、随机说课、组内评课和网上交流”活动,举办了“合作探究”教学论坛,举办了体育节、艺术节,开展了“我的教育故事”征文和教师硬笔书法比赛等,让各科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聪明才智。特别是学校开展的“三案六环节”现场备课比赛,“教案、学案、巩固案”的交流和展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同课异构活动,使一批青年教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益走在了课改前列。在前不久全县举行的高中语文“三案六环节”新教学模式下优秀备课组评选活动中,伊中高级中学语文备课组被评为优秀备课组,有9位青年老师获奖,成为全县新课改的典型集体。正如一位老教师所说:“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虽然让我们老教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但我们更是欣慰,因为,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青年教师去实现。”
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建立大循环教学模式,着力打造优秀教师群体,这三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也是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二篇:周家学区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周家学区路亚宁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各方面较为突出,教育分配很不平衡,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就我乡目前小学教育的现状来说看,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学校多,学生锐减,办学规模很小。大多数学校在百人以下,教师为6至7人,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加之教师老龄化严重,128名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44人,英语教师非常短缺,学校工作难于开展;教师课头多,一个人承担许多项工作任务,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钻研教材,教学质量提升缓慢。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等方面。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政策向农村倾斜,对于新录用上岗的青年教师先分配基层学校,但是由于乡村人口少,生源少,人员很难搭配,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失衡。
2、学校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如桌子头小学与燕家小学相邻,桌子头小学房屋破旧有些已成危房,仅有50多名学生,教师5人,学校经费少,经费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燕家小学有新建两层教学楼1幢,有些教室桌凳闲置。二年级教室里只坐9名学生,全校学生100名,教师6人,两校完全可以合并。惠塬小学二年级3个学生坐在40平方米的教室,仍然是每班每节都有一个教师上课,设备、师资浪费严重。较小的学校按班级数配备教师,教师数量少,教学工
作无法正常开展,有些学校英语课无人带,相当数量的学校音、体、美等课程没法开设。按班级数配备教师,师生比又非常低,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3学校管理不规范,管理水平低,由于学校规模小,教师工作任务多,校长、教导主任带两门以上基础课,学校管理落实得不到保障。
4.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大多数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实验设备、配套教具和文体器材几乎空白,远教设备无法使用。室外活动课仅有1个篮球,基本上是自由活动。有些学校虽然远程教育设备正常,但由于培训跟不上,多数教师不会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信息闭塞、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学生无效作业多,课业负担重,根本谈不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新课程教学要求相差甚远。尤其是一些偏远学校和川区学校,显得特别严重。年轻教师分配不进去,学校大多数是45以上长期在家门口任教的老教师。
5、后勤服务跟不上,教师不安心。由于学校生活设施简陋,后勤保障和服务功能差,有些村长时间没有水,师生用水成为困难,农村小学教师留不住,强留下来也不安心教学工作。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以农为重,要求我们真正解决失衡的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问题。和谐社会既是物质生态、制度结构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而和谐人群的形成依赖于和谐教育。我们应该追求教育投入的均衡与增长,以现代公平理念为指导,重视教育立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
段,实现社会公平及社会和谐发展。
2006 年9 月我国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写入国家法律。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必须依靠政府补偿性的倾斜政策对弱势地区、弱势人群予以特别关注。同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根源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新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直接导致他们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成为新经济穷人。只有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使农村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通过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资金,取得更大的办学效益。同时通过城乡学校互助,拓宽当地农民的视野, 转变落后观念,促使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 以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我们应该继续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快教育布局调整,进行教育布局调整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如果进行了教育布局调整,撤并村小学,建办乡镇中心小学,办学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教师达到100人以上,将十几所学校的资源合并一所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办学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也能有所发展,教学质量会得到很大提升。或者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
近入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4至5所学校就近合并。农村小学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矛盾,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步伐,优化师资队伍,解决教师冗员问题,加强教育管理,实施素质教育
其次,努力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大胆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变农村学校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现象。学校之间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和学习各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每年互派管理人员到双方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发挥特色名校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将其优质资源向城乡、区域学校进行辐射。转变办学观念,进行新课程改革,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
再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分层次培养青年教师,形成合理的师资队伍梯队。教师的素质是教育之本,但是目前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政策鼓励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推进教师交流制度,派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挂职,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传送给农村学校,开展课题示范,进行教学专题研讨,提升偏远地区农村教师滞后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利用教育网、远程教育等手段,达成教师备课、学生练习、音像资料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县城优秀教师与乡村学校青年教师结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应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吸收最新教育信息。而且应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放宽评聘职称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针对农村学校举办的优秀活动设立专项基金予以鼓励。
最后,加强学生相互交流,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运用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等多种手段扶困帮贫,每年帮扶一定数量的农村贫困学生。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内部制定结对互助计划,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通过学校间的互动机制,共同参与信息互递、教研观摩、师生活动。互助团体内部以科研为龙头,提升教育理念,成立师生结对互助,规范学校结对互助行为,确保互助行为的可持续性。建立专项基金奖励生活困难、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构建城乡一体化德育网络,让城乡学生都受到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其文化个性和特色。最后,全面推进农村学校布局的结构调整。通过相对集中的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农村学校的建设标准,又可集中农村可贵的优秀教师,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步撤销规模过小、布点分散的学校,推动学校布局合理化,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办学水平,改善以往教育投资分散等诸多弊端。总之,在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像我们广大的乡村小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应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促进速度慢、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加快发展。也要坚持教育均衡的内涵发展方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提高办学水
平,高质量、抓特色、扬优势,进一步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推行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推行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太来小学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心情迎来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评估工作组的领导和专家。这次检查是对我校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我校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提升。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太来小学基本情况:
太来小学创办于1933年3月(民国23年2月),位于太来乡上街组,距乡政府驻地0.5公里,服务太来村、榨房村、新坝村、芭蕉村、箐口村、方田村、五锁村等7个行政村,服务半径6km,服务区人口12000多人;
原校名为“两铭小学”、“开明小学”。1934年初,值“店子场”建乡,故随“泰来乡”更名“泰来小学”,后因“泰”字过繁,便简化其为“太来小学”沿用至今。
自2005年起,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太来小学建设的投入,社会各界踊跃捐助资金(人民出版社捐助15万元,机械工业出版社捐助8万元,省政策研究室捐助1万元,省体育局捐助6万元,毕节地委行署捐助1万元,贵阳万卷书城捐助3万元,贵州省委宣传部捐赠十台电脑),使学校在短短时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太来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2750平方米,建筑面积4665平方米,有教学楼两栋,综合楼一栋,教师公租房一栋,学生宿舍一栋(在建),并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多功能教室,教学设备齐全。全校共有13个班,650名学生。有教师36人,大专学历
以上36人,占教职工人数的100%,其中,本科学历10人。学校占地面积12750㎡,生均占地面积19.62㎡;远动场地面积3250㎡,生均5.00㎡,校舍建筑面积4665㎡,生均校舍面积7.18㎡,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2153㎡、办公用房面积300㎡、生活用房面积1312㎡、教师宿舍32 套面积 1200㎡;现有设施设备:课桌椅650套、教学仪器设备21.3万元、其中实验设备9.9万元、计算机42台、图书13250册、厨房设备3万元。
我校在教育局和教管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争创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教学质量优质校园”为工作方向,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学校管理日趋成熟科学,校园环境逐年改善,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学校面貌大改观,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现将我校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报告如下:
二、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学校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有效。
1、我校把提高“普九”成果做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我校实行落实责任制,重点抓好留守学生、贫困学生、问题学生、学习困生以及随迁子女在学校的学习,使学生“留得住,学得好,不外跑”。同时我校进一步规范了学籍档案管理,做到档案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装订规范,保管完备。此外,我校还建立了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并层层签订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建立了网络学籍档案体系,及时记载学生变动情况,加强对学生流动的监控。
2、学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校委会成员为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并抽出责任心强的教师利用双休日、暑期加班加点,完善“档案建设”工作。
3、抓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树立善处、广纳、勤政、高效的政风形象。学校领导班子在工作上统一认识,作风民主,处处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好的,领导率先垂范,勇挑重担。通过组织学习,加强理想、信念、师德等正面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关心教师思想的提高。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加强德育教育,构建均衡发展的学生素质:
近年来,太来小学始终围绕“育人为根本、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发展为主题”的办学原则,坚持“三特”(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三园”(花园、家园、乐园)、“五化”(规划、净化、硬化、绿化、文化)的办学目标,立足实际,努力探索,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1年10月份,太来小学向县文明办申报了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彩票公益基金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并荣获批准,此项建设,上级有关部门先后投资20多万元,其中一万元由太来乡党委政府捐助。2012年4月19日,太来乡“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太来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其
中设有舞蹈室、器乐室、书法室、美术室、科技活动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棋类活动室、经典诵读室等十一间专用或兼用活动教室,由省委宣传部捐赠的十台电脑也快速投入使用。我校少年宫的建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2012年6月,在全县六心教育活动中我校选送的舞蹈《我爱国学》获得三等奖,2012年9月,我校学生黄瑶获书法比赛小学组一等奖。一年多来,我校少年宫多次被贵州电视台、黔西电视台报道。《我爱国学》在全县庆祝“六一”2012年儿童节文艺节目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意识,太来小学还成立了教工之家,购进了象棋、围棋、音响等娱乐器材和跑步机等健身设备,为教师提供健身、娱乐的休息场所,使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教工之家的成立,让全体教师体会到学校的温暖,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他们爱校如家,把教育作为毕生事业。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太来小学行政班子锐意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带领全校师生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深处,无论是平时的教学常规工作,还是其他教研工作,无论是每年一次的“六一”、“一二九”活动,还是特殊活动,如“学雷锋,见行动”,太来小学师生都能够有效完成,创新完成,每一次的工作,都能激起老师们对教育更深层次的思考。2011年9月在全县“六一”汇演活动中选送的舞蹈《举手发言》荣获黔西县一等奖。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太来小学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被太来乡的老百姓称为家长放心的好学校。在2012年9月10日,太来小学获得了2011——2012学黔西县先进单位殊荣。2011至今均获乡先进单位。
(三)关爱“留守儿童”、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太来小学地处比较边远,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特殊的生源,40% 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贫困生占20 %的学生是贫困学生。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校提出让太来小学成为留守儿童“温馨家园”的工作目标。设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每学期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制定了“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每年都如实整理留守儿童相关资料,进行记录存档,利用班队活动、家访及家长会和爱心电话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和教育。
我校成立了由刘平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付江、梅吉仁任副组长,校委会任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确保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了使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受到均衡教育,不留盲点,太来小学发动每一位班主任和教职工,结对帮扶一个或多个留守儿童,以保证辖区内所有学龄儿童不因家庭或贫困原因而辍学。
三、目前存在的困难
太来小学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校办公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2、专职老师紧缺。
四、今后打算
1、不断增设现代化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辖区内学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继续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
4、立足学校实际,办出特色学校。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太来小学全体教职工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借这次督导评估,我们将及时找出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学校。
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4年11月18日
第四篇: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槐埝小学发展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这次检查是对我校办学水平的大检阅,也是我校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提升,借此机会我代表槐埝小学全体师生再次对各位领导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多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构建教育均衡为着力点,以“让每个孩子都自信,让每个孩子都成功”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取得显著成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我校基本情况
我们槐埝小学是一所半寄宿制学校,建于1970年,坐落在槐埝乡槐埝村,为方圆3公里内的乡亲服务,服务区管辖7个村委会,共5000余口人。学校占地面积8093.12平方米,建筑面积3265.06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73人,寄宿生42名,其中留守儿童11名,教职工21人。其中专
此外,我校今年暑期还安装了路灯、监控,确保校园安全,并投资约20万元粉刷了室内室外,修不了破损路面,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了了优美的环境。
三、加强安全管理,为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校长期以来把安全稳定当作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为此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组织管理机构,成立槐埝小学安全工作领导组。由校长任组长,形成了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实行一岗双责,把教师惩罚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安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班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精神传达到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法制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图片等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水、防潮、防病、防食物
2、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几年来,我校针对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①重视外出学习。几年来多次派老师到太原、太谷、长子、翼城、曲沃等地的名校参加学习,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快了我校的课改步伐。
②与县城学校结对子。我校与县城城关小学结对子,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每学期我校教师都到城关小学听课、做课、教研。城关小学的骨干教师到我校做课、研讨。通过结对子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拉近了与县城学校教师水平的差距。
③联片教研。每学期我南片区三个中心校都开展联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巡回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在这项活动中各校教师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
④开展名师打造活动。根据县教育局《名师打造活动方案》,我校制定出明确的活动方案,严格落实活动的相关过程要求。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校已有两名县级名师,整体提升了我们农村学校教师的水平。
⑤积极争取特岗名额。两年来,我校补充了五名特岗教师。他们年纪轻,水平高,为我校开足开全课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我校教师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均衡发展提供了保障。
检查工作。每周开展一次检查活动,可以自查、也可以是同学、师生互查。学校还把《弟子规》变成相应的舞蹈,利用大课间时间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且非常直观的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校还对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宣传,利用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晨会等载体,对师生进行动员,利用板报、校园广播、家长会、制作版面等形式广泛宣传,广集宣传标语,组织评选出优秀标语、口号,并于活动期间在校内张贴悬挂,营造浓厚的氛围。丰富的活动使《弟子规》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尤其在留守儿童中效果显著。
(4)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天一练。为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我校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以花样跳绳为主,制定详细方案,制定全套措施保证了活动的开展。在下午活动时间,同学们随着音乐节奏跳着轻盈的步子,在热情奔放的乐曲中健身,张扬自己的个性,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学生整齐划一,每个学生虽然留下了汗水,可是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在温馨的音乐中,孩子们有序的退场,以良好的状态突入课堂学习。
(5)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种植实践”。同学们通过种蔬菜、浇水、除虫,看着植物开花、结果,获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
我校为每位三残儿童建有档案、结对帮扶卡,采用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学生与学生结对子,家庭与家庭结对子的多种帮扶形式,组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帮助排解各种困惑,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得到关爱与帮助。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七、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整改措施
我们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家均衡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色不很鲜明,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认真听取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继续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篇:学校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克 城 中 学
缩短差距,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各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根据《8.23指标体系》等文件通知精神和评估相关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克城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农村中学,2012年搬入新校址,位于克城镇的东北方向。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344人,教职工58人,专职教师49人,本科学历43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14人,学校服务范围为克城镇。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校舍建设
我校为新建校,投资四千余万,学校有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教师公寓、学生宿舍等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精巧,能满足广大师生工作生活需要。
一、用地面积:校园总面积:36000m2,生均面积:91.25 m2。
二、建筑面积:学校建筑总面积:12430 m2,生均面积:28.24 m2。
三、运动场地:有300米环形跑道学校运动场地总面积5000㎡,生均面积13.4 m2。
四:专用教室:分别有图书室、阅览室各一;音乐、美术教室各一,且能满足教学需要。理化生实验室各一,符合建设标准。
(二)装备配置 我校装备配置先进,图书馆藏书量大,教学仪器配置全面,各实验室账目清晰,管理科学有效。
五、课桌椅(凳):学校课桌凳400套,符合标准。
六、图书:学校藏书16579册,生均44册。
七、理科教学仪器:物理仪器133种,921件;化学仪器173种,13290件;生物仪器115种,2658件。
八:音体美器材:音乐器材8种,23件;美术器材24种,627件;体育器材42种,333件。
(三)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学校全面提升教学品味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教室,20M光纤接入校园,网络班班通,每个教室配有多媒体设施。
九、计算机网络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教师专用机2台,学生用机50台。
十、校校通、班班通:学校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互联网为20M移动光纤接入,全校共16套多媒体。
(四)办学规模
学校办学规模适中,班容量符合国家规定。
十一、规模、班额:轨制4轨,12个教学班,最大班额44人。
(五)队伍建设
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组开全课程,教师学科结构合理,教师学历全部达标,优师比例高。
十二、学科配备:教师学科结构基本合理,能满足开全开足国家规定课程需要。
十三、教师学历:高于规定学历43人,占比率86%。
十四、优师分布:中级以上职称11人,市级优师2人,省级优师2人。
(六)生活设施
学校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学校餐厅环境优美,饮用水安全卫生,学生住宿条件好,卫生整洁。
十五、安全保障:学校配有门卫1人,校警3人;安装监控系统,69个摄像头,有消防栓38个,沙箱1个。
十六、饮食条件:学校有食堂、餐厅、锅炉房,能满足师生就餐需要,能向学生提供安全卫生饮食和饮用水。
十七、寄宿条件:男生宿舍58间,女生宿舍60间,每间8个床位,能满足学生住宿需求。
十八、厕所:男厕蹲位20个,女生蹲位20个,小便槽7米,达到规定标准。
(七)管理质量
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实行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教学管理规范有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效果显著。
十九、办学行为:
1、学校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落实到位。
2、阳光招生,均衡编班。
3、无跨区域招生。
二十、国家课程设置:能开全开足国家课程,安全教育课、安全演练按规定要求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到位。
二十一、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规范,评价科学合理,考试成绩不公布,不排队。
二十二、教育质量:有发展性素质教育自评方案、自评报告,教学成绩显著,2014年学生毕业合格率为97.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100%。
(八)校园文化
学校校园环境整洁,文化教育氛围浓厚,班级文化、宿舍文化有特色。
二十三、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整洁,各种文化教育氛围浓厚,德育活动有序开展。
通过我校自查,综合评价为合格。
三、学校工作亮点及特色
(一)、创建书香校园
在教师层面实施“读书伴我成长”的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案。使教师“在读书中丰富自己,在读书中成长自己,在读书中悦纳自己”,关注更多的教育类专著,不断地用专家的思想引领自己的业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教师群体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中形成广泛阅读的氛围,创建“读书-实践、反思-提高”的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学生层面实施“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扎实推进课改
我校以“快乐教育”为背景,深化课改工作,经过逐步摸索和总结归纳,已初步形成克城中学课堂改革模式:“三环节”快乐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学案导学、自主预习--酝酿快乐,育快乐之树;第二环节: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体验快乐,开快乐之花;第三环节:点拨释疑、达标测评---收获快乐,摘快乐之果,经过几年的摸索,该模式的效果已经显现,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三)梯队培养计划
在成功教师的打造中,我们更关注的是教师的内在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结合,学校在结合教师自订的三年发展目标基础上,为每位教师量身定进行培养,让每位教师知道我该往哪里走,怎么走。青年教师目标明晰,以赛促培。为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每年都进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这种以赛代培,以赛促培的方式,为他们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实践的平台、研讨的平台、展示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舞台让青年教师能够成长得更好,成长得更快。经验教师分类推荐,经验共享。为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在教学一线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