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造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论文(写写帮推荐)
【论文摘要】本文从重视情感交流、创设互动平台、渗透人文关怀三个方面阐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意识沟通、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沟通 尊重 人文 情感
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点,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补偿学生智力活动,并能产生持久性的学习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涌发之时,人的情绪特别兴奋,思维特别活跃,自然起悟的作用也就特别显著。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交流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要求教师能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的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意识的沟通,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1.重视师生交流,构建互动的教学平台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体,这种结合的实质就是交流。现代义务教育理念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协作发展、合作解惑的过程。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流是教与学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
当今新课程的教学论指出,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协作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交流,就课堂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它不仅是一种课堂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奔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交流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
2.创设平等讲台,呈现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中的交流互动,就是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流,离开了交流,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义务教育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意识,强调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强调教师努力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于教材、融入课堂,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允许学生答不完整的再补充,允许学生没想好的再想,允许学生不清楚的再问,允许教师自己犯错的接受批评。从而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使其以最佳主体精神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应该是让学生多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曾这样说过。确实,一个好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能“乐学”,有主动求知的精神;善“思维”,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交流”,善于合作、讨论、争辩和评价。我们坚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交流的基本意识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即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模式的渠道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正是课堂最显眼的标志;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3.渗透人文关怀,教师为明智的沟通者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和学习,因而教师的沟通交流能力往往会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和人格形成。没有哪个老师不知道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尊重学生,要与学生沟通,但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是有效的。
现在大多老师有两种心态:累死了和气死了。老师为什么要生气?因为现在的孩子特别“不听话”,还爱顶嘴。许多老师特别困惑:我们小时候,老师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很好哄,现在的孩子说什么他都不信。我们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很容易理会故事的含义,但是现在的孩子们不能理解,我们希望他们在意的他们一点都没有在意。其实这也正是现在孩子顶嘴的原因。毕竟在我们成长的年代,所有人的思维都是同一个角度,而今天的学生却是从多个角度。小时候学习“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都曾感动于愚公的坚定不移,愿意学习他那种精神;现在的孩子不这样想:愚公怎么那么傻?为什么不绕山走;为什么不凿一条隧道;为什么不搬家……多样思维及观念上的差异造成我们与学生之间越来越多的分歧,教育其实应该立足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现在有些老师“风向不明,但是干劲特别大”,师生间普遍存在着“沟而不通”的现象:
(1)苦口婆心的劝告没有多大的效果:
学生:学习真烦,一上课就犯困,一拿起书就打瞌睡。
老师:一个学生不认真读书会有前途吗?你父母为了你读书含辛茹苦地挣钱,你不为自己前途着想也要为父母想想呀。再说,你不读书你能做什么呢?你这种家庭的人只能靠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行为:
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发呆,讲悄悄话,看课外书)
老师一:我看你是什么都懂了,你可以不用来上课了。
师生之间不能用尖酸的语言,这种话语会激起怨恨心理或报复性的幻想。
老师二:现在是上课时间,希望每位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要讲话的请到外面去讲。
教师可以诚恳而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自己的要求,但措辞要讲究。
(3)“恨铁不成钢”而指责学生:
学生:(没按要求完成作业或不交作业)
老师:我说过多少次要按要求完成作业,不做作业能有好成绩?不做作业上什么学?当什么学生?
指责性的“爱心”会产生隔阂和消极的情绪。
(4)无意的讽刺、挖苦和嘲笑:
学生:她经常骂我,像我妈,还有向老师告我状,我才打她。
老师:原来你也有自尊啊!你还很能干嘛,还会打女生。
当我们无法与学生交流沟通时,就好像手中的百元钞票,难以乘坐上一辆公共汽车。这时候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时调整心态,调整沟通的方法;其实老师应该有不易生气的品质,学生肯定是有缺点的,肯定会犯错误的,我们要接受的是原生态的学生。有些缺点是一辈子都改不掉的,而我们的教育希望把孩子所有的缺点都改掉,成为完美的人,所以我们就会以一个完美的模子来要求我们自己的学生,结果就矛盾越来越多。
泰戈尔说过一句话:“童年是一个文明人一生中唯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间作出选择的时期……”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而面对越来越早熟的面孔,我们可能也会像荷兰首相夫人一样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些孩子都像受过军事化训练的士兵,一点都不像孩子。”难道这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的最高境界吗?老师为什么生气?因为标志高。为什么累?因为很多付出是不必要的。教育需要教师随身携带心理硬币,这些心理硬币:是关怀而非冷漠,是理解而非说教,是尊重而非霸道!简言之,教育需要一种乐观的精神,这会带来良好的心态。教育呼唤能俯下身子、蹲下身体用三只耳朵倾听学生、与学生沟通的老师,孩子表达的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教与学的交流沟通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合理把握和主动创设,教师是教与学过程的创设者和维护者。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志文《合理把握数学课课堂教学氛围》中华教育论文萃选(4)
[2]黄宗耀《台湾教师教学叙事三则》厦门教育2008第一期
第二篇: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 师生互动 互动教学 网络通讯
信息技术论文: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研究与实践
【中文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走在了前端,紧随而至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发展迅速。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密切整合,使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制高点。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运用于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剖析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变化特征,以此来指导我国课堂教学,进一步来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本质和要求,结合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所面临的现状,指出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应用网络中的有利工具,尤其是互动工具来带动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由此以师生互动来带动课堂教学。本章节还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意义。第二部分,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其次根据其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三部分,根据网络通讯工具的发展和变化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互动所带来的变化,从理论上探讨了网络通讯环境下师生互动变化的特点,构建了网络通讯环境下师生...【英文摘要】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norm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curriculum closely
followed by the network education and remote education, also developing rapidly.New ideas, new methods and new technology in the education field is closely integrated applications, which make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breakthrough and commanding heights of China’s education reform.Will the multimedia techno...【关键词】信息技术 师生互动 互动教学 网络通讯 【英文关键词】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teractive teach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研究与实践5-6出10-11Abstract6-7绪论10-20
摘要1.1 问题的提
1.1.2 网1.1.1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10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变化的要求10-1111-1611-1
21.2 文献研究综述1.2.1 国内外网络教学研究现状分析1.2.2 国内外师生互动研究现状分析12-16
1.3.1 学习行为16
1.3 相关概念界定16-17为16-1717-2018
1.3.2 教师行1.3.3 师生互动171.4.1 研究内容17-18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4.2 研究方法网络1.4.3 教学互动效果评价数据的收集18-20
20-25环境下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变化分析2.1 网络环境
下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分析准备工作量增多,难度增大20-21课堂管理变难2121-2222-2522-2323-2525-3425-2726-27
20-222.1.1 教师课前
2.1.2 教师课堂讲授变易,2.1.3 课后辅导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2.2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分析2.2.1 网络环境下学生行为变化理论探讨2.2.2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具体分析3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变化分析3.1 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变化理论探讨3.1.1 师生互动形式26
3.1.2 师生互动方式
3.1.4 师生互3.1.3 师生互动强度变化规律27
27动受益面变化规律27-34主导27-2828-2929-3030-3
43.2 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变化具体分析3.2.1 师生互动的主体由以教师为主转化为师、生互为
3.2.2 师生互动内容由单一到丰富,由知识到情感3.2.3 互动途径成为影响师生互动方式的关键因素3.2.4 师生互动强度和其受益面相互制约4 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变化规律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的4.1 网络环境下单一媒介互动教学实践案4.1.1 网络视频教学系统促进城乡互动教学案4.1.2 即时通讯软件作为辅助课堂讲授平台促进互
4.2 网络环境下多种媒介组合互动教学实4.2.1 即时通讯软件和通讯工具结合传统36-39
4.2.2 非及时性互动途径带动师生研究及实践34-41例分析34-36例34-35动教学案例35-36践案例分析36-41课堂互动教学案例
课后互动教学案例研究结论41-4241
39-415 研究结论与展望41-435.1
5.1.1 从理论上分析互动教学的可行性5.1.2 实践验证不同媒介促进互动教学的可操作性极其效5.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42-43参考文献果41-4243-4659-60附录46-59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第三篇: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交流互动 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 有效性
论文摘要: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沟通与合作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特别对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交流互动式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运用交流互动。
加强对师生互动的研究,特别对枯燥无味的小学数学以及小学生认知特点来说,无疑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的基础工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尽管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互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建立起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使教与学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那么小学数学课教学效果将得以大幅度提高。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时空
探究离不开问题,课堂探究活动主要围绕“问题”进行,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探究型问题,有时甚至要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来设计,这样做的意义不在于寻求完全正确的解答与现成的结论,而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见解,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1.让学生面对问题。揭示课题后首先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提出了诸多令人产生疑问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生形成的关于该问题的多种原始想法中,教师引导学生筛选并板书关键的问题:(1)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2)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3)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能不变?(4)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途?2.建立假说。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作为后继探讨的导向:“先来看第(2)个问题:请大家猜想一下,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即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3.收集证据,验证猜想。要求学生以“48÷8=6”为例,小组合作学习,举例验证多种猜想(被除数48和除数8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看看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商是不变的?4.解释说明。学生解释验证结果。5.交流评价。通过归纳总结,对验证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组织和整理,并与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从提出问题到指导探索,都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这样的教学就改变了传统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了新型平等、合作交流关系,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理念。
二、倡导主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生生互动主要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进而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如学习“百分数”以后,我们可设计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实验黄豆的发芽率,规定每个小组实验的粒数和质量,并要求每个成员互相配合,认真地观察与记录。一周后的课上,让各位学生查验黄豆的发芽粒数和未发芽的粒数,各组分别计算发芽率。当汇报求得的发芽率不同时,可随时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进行讨论:为什么发芽率不一样呢?要使自己组内实验的发芽率高,必须怎样做?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在讨论与交流时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想法,灵活地修正他人的观点;虚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认真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组内交往协作,有效地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深化了对发芽率的理解,又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三、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
尽管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但互动的过程必须服从教师课前预设的价值追求(不排除追求过程中的自觉调整与完善),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多元发展,但是有高质量的互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可能会丧失方向,成为信马由缰式的活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以内的口算减法(44—25)”时,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了七八种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真行!”“还有不同意见吗?”加以引导,整个交流过程学生非常投入,教师也很满意。最后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种方法之间还有相对合理、简洁的区别,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类,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和自我调整,使学生的构建活动富有意义而不是杂乱无章。形式化的开放和放开只能带来表面的热闹而缺乏实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即适时介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总之,有效的互动离不开教师的价值引领,教师的引领和点拨,既能保证互动的方向又能催生课堂的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朝有效的方向发展。
总之,交流互动是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必需条件。教师要善于创造富有情感的氛围,而富有情感的氛围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着共生关系。如果教师教学能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那么数学课堂将会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们将因此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也将因此而生动。
参考文献:
[1]吕含贞,谈“交往互动”在课堂中的构建[J],课改纵横,2007,(4)
[2]何振中,洪涛,新课程理念下的“交往互动”摭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12)
[3]李素芹,交往互动创建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
[4]王海涛,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的尝试[J],现代阅读,2010,(12)
第四篇:语言互动:师生课堂交流的窗口-教学教案
生自由读课文。
师板书:辛苦艰难
师:哪位同学说说看?
生(1):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都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师出示句子。
生集体读句。
师:哪个词写出了燕子很累?
生(1):疲倦。
生(2):太疲倦。
师:疲倦和太疲倦有什么不一样?
生:太疲倦比疲倦还要疲倦。
师:从哪几个词看出燕子太疲倦了?
生(1):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生(2):伏在甲板上休息。
师板书:太疲倦了落伏
生集体读此句。
师出示比较句:(1)、燕子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2)、燕子飞下来,停在甲板上休息。
师:这两句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一起读。
生集体读句。
生:第二句没有说出燕子很累,第一句写出了燕子很累。
师在关键字上加点,谁来做一做“伏”的动作?
生做,集体做。
师:燕子的累谁来读读看?
生(1)读。(误读为第一句)
生(2)读。(不太完整)
生(3)读。
师:谁来说说读得怎么样?
生:漏了一个字。
师:谁再来读读?
生(4、5、6)读。(其中生(6)较好)
师:谁来跟着她读?
生(7)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
生自由练习读。
第二小组读,第三小组读。
生集体读。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
生(1)读。(误读为课文最后一句)
生(2):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生(3)读。(完整句)
生(4)读。(完整句)
师出示句子: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有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生集体读句子。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生(1):有的燕子却停止了呼吸。
师板书:停止了呼吸
生(2):知道了燕子飞过大海是多么辛苦艰难。
是:有的燕子怎么样了?
生:又展翅起飞了。
师出示:“一会儿”表示时间(),燕子在非常()的情况下,只休息了“一会儿”又起飞了。
生:“一会儿”表示时间短,燕子非常疲倦。
师:燕子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又展翅起飞了?
生(1):因为没飞到南方的时候,已经很暖和。
生(2):因为他们还没有飞到南方,要抓紧时间。
[评析]
师生课堂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主题。
课堂提问和回答是教师对学生一种动态的评估方法。通过师生问答的双边活动,启发、促进学生的思维,及时进行反馈。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好比在教学活动的湖面投进一块石头看看这“一石”能激起多大的浪,及时了解学生的认识范围、理解程度、学习态度、思考方法等,对学生的反应作出评估。
下面本堂课的师生课堂语言交流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就整堂课的教师提问而言,提问的层次较为明显。整堂课的教师提问由“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出燕子的辛苦艰难--------当你看见燕子飞来的时候,你怎么做--------当你看见有人伤害燕子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这几个大框架的构成。大问题的层次分明,应该说抓住了“牛耳”,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但是大问题中的小问题设计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层次感。
(二)、朗读指导有量的保证。朗读的很大,往往一个句子请了多位学生读。如两句重点句分别请了5---7位学生单独读。朗诵的形式也较多,自由读、单独读、小组读、集体等等。应该说,读得是比较充分的。但是,学生读了以后怎么办,评价这个环节应该说还不够完美。学生单独读后,应对其的朗读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争取一遍比一遍有进步,这就提高了朗读的效益。否则,虽读的人很多,但收效甚微。
(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有相应的评价。正确的要肯定,有创意的表扬,错误的给予鼓励,尽量减少模糊的现象。在这节课中,一些应该热情表扬和鼓励的时机已经错过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四)、学生有回答不完整的地方或不通顺的地方,教师应及时指出并纠正,并让学生再回答一遍。本堂课学生回答不完整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教师并未引起重视。◆
第五篇:读书笔记,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载体
读书笔记—师生互动成长的有效载体
心有千千结,总得要有一个发泄的窗口。
“初次与你相见/是新学期的第一天/你给我带来了书香满卷/赐与我灵魂的甘霖/伴我一起成长/
曾是我心中的夙愿/把他孕育成心语串串/用流淌的笔触倾诉情感/心从此与你结伴/用鼓励编织梦幻的摇篮/
终有一天/我丰满的羽翼/你满园的春色/那最娇艳的一朵/是我对你最深切的眷恋......”
这是临近期末一个学生写在语文“读书笔记”作业中的一段充满诗意的文字,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在畅谈着 自己对“读书笔记”诗意般的感悟。品读着它,思绪回到了从前。
那是临近期末的时候,我因为要出公差,不得不与我的学生们要分别几天,临行时,我突发奇想,准备给同学们布置一道特殊的反思作业——叫同学们写“读书笔记”的心得体会或自我反思。
几天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我出差回来一到班上就准备来个突然袭击——检查出差前布置的作业。
同学们不慌不忙的把作业交到我面前,在检查同学们作业的过程中,我被一阵又一阵的感动启迪着我自己对语文作业更深层次的理解。同学们的反思,让我学会了坚持,使我认识到了语文作业特殊的育人功能。在此,摘录几个片段,以期抛砖引玉。
“通过本学期的读书笔记改革和积累,我的字有所改进,对文学多了几分兴趣和好奇,也在’‘互动平台’栏目中得以陶冶,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我终于领悟了什么叫‘集思广益’,相信我自己能坚持下去,一定会受益更多!”
“读书笔记让我受益非浅。快乐有人分享,悲伤有人开脱,心中一片净土,全力以赴赶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记录着我的喜与悲,酸与甜,苦与辣。当我再次翻开它时,发现了自己进步的地方。特别是您意味深长的评语永远值得我永远珍藏。虽然我语文并不拔尖,但我很喜欢它,它是精神的培养。有人说学语文的人是不爱动脑筋的人,我并不这么认为,它比数学丰富!”
“通过‘今日感受’我们学会了很多,其实有时说话比写下来更差,说的就不很中听,而写下来觉得这人是很有礼貌的。这不仅只是这些好处,同时让我们跟老师成为朋友,把心铺开,用心交流,也让老师了解我们,我认为这对于我们这种现代中学生是非常好的交流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老师帮我们出主意,解决问题,让我们更相信老师。”
“暂时没感觉到它的价值,不过呢,生活中少了它好象不行,当有心里话不便对人说时,就把它全写在这一页纸上,想发脾气时也写在这一页纸上。每天与老师‘纸上谈兵’,也学到了不少‘大师兵法’。现在养成了习惯,以后想改也改不掉,我想等毕业后,我还是继续坚持写日记吧,看以后我再来回忆时会不会有特大收获、很多惊喜。”
“‘读书笔记’让我认识到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全都美丽,也不是全都丑恶。” “这个学期在随笔方面作得比较好,以日记的形式记下了每天的感想,现在再回头看眼一看,得到的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摘抄的语段,几乎都是精华,我觉得以这种方式很快就会提高写作水平,总之,自我感觉比较好。”
“说不清楚这做得是好是坏,心里只有两个字‘感谢’。您说得对,教书重在教心、交心,做读书笔记,真的让人受益匪浅。回首遥望,昨天虽已悄然离去,今天已正在脚下蔓延,但与您相交的日子,会成为我脑中永不褪色的记忆。在这最后几天里,我们将全力以赴,来迎接这次期末考试,但我想问您:为什么最后4天就不做了呢?是因为期末考试吧,还是因为我们?其实,做读书笔记真的乃读书一大快事,它让我喜欢上了作文,在这之前,我很讨厌写作文,因为每次写的大多都是口水话,无根无底。正是这个读书笔记,让我喜欢上了作文,还让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谢谢您,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能了解更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明天,一定必成不败!高瀑下必有深潭,逆境之中必有强人,今天,我虽然是一块朽木,但我自始至终都相信:‘朽木也可雕也’!”
“在整个学期下来,读书笔记总是枯燥中带有甘甜,单调中带有生趣。” “从整体上看,实施“读书笔记”这一方针是有益无害的,可以通过大量的事实去证明它:
1、每天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是否坚强,意志不坚强的则半途而废坚持不下去,意志坚强的则使自己的身心得以锻炼。而我的意志,则得到锻炼。
2、‘互动平台’使一个人无拘无束、想说就说,有什么心里话就说出来,这一栏目也是我最喜欢的。
3、读书笔记,使我的字得以提升。”
读着这些心语,犹如在与一个个语文教育大师在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我在这些对话中思考着、进步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