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管》的教学反思
最近上课喜欢上和学生玩这样的游戏:给他们一幅图,让他们尽可能去寻找图上所包含的一切信息,并可做出自己的假设。然后在观察、总结和假设中完成教学。
“血管”这一节需要学生知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课本上各用一段文字并配合插图描述了三种血管的特点,短短三四行的文字简明扼要,怎么来讲却着实让我忐忑。
对于血管,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血管的结构及血流速度等知识,他们却并不了解,通过书上的图片和叙述也难以在脑海中形成直观、深刻的印象。思虑再三,最后我决定把这一节课的重点就放在“图”上,请学生通过看血管图,自己来总结图上所包含的一切信息。其次,准备一段关于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的录像片段。再则,查找了三种血管中 血流速度的数据及关于毛细血管分布及数量的数据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比较。
在看完图后,我再用数据说明毛细血管“分布多,数量广”的特点。并一起分析毛细血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最后,在比较总结中结束了新课。
第二篇:《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二年级执教了《叶子上的小血管》。
这节课我从再普通不过的叶子谈起,逐步从观察叶子的色彩形状到细致观察叶脉,从大量的图片中引导学生感受普通的叶子也有着别样的美。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对比叶脉和人体的血管,发现相似之处,同时告诉学生题目加上引号是比喻的修辞方法,这样同语文学科融合到一起,达到知识的迁移。在发展阶段,把有关叶脉的知识点逐层细化,让学生们看明白。再让孩子们亲自看看经特殊工艺腐蚀掉叶肉的叶片,摸一摸,感受令人震撼的美。然后欣赏中国画作品,了解中国画创作中特别注意用浓淡、虚实、粗细不同的墨线表现叶子,感受东方艺术独特的美。再欣赏学生的优秀作品,适时点拨,拓宽学生思路。
这这节课中直观演示环节必不可少,让孩子们明了创作步骤,知道从何入手。同时又强化了叶子的造型,叶脉线的变化,装饰性手法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事半功倍。在学生创作之前,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设计了为小树添叶子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创作过程中,我随时指导,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好的创意也及时展示给学生们看。欣赏评议阶段,请学生们围在小树周围,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结合在一起,不仅交流了创作心得,还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学习了评价技巧,让孩子们学会欣赏。
在本课的结束我又进行了有意的延伸,展示了叶子贴画,叶片彩绘,还有叶子造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看到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叶子也能有这么多闪光之处。告诉孩子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不平凡的美。把孩子们的眼界向深处和广处推进。
第三篇:心脏和血管 教学设计
心脏和血管
-------脉搏与什么有关
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让学生在做下蹲活动中,感受心脏跳动和血管的搏动,然后在逐一对心脏的血管进行初步认识基础上,对比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促进学生血液在全身循环的概念的建构.教学目标
1、知道心脏、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能够测量自己心跳和脉搏的次数;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与关系。
3.初步感知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重点难点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初步体验,找找心脏和血管跳动 1.放松活动:原地自由跳。
2.学生跳1分钟,汇报现在身体上什么地方跳动得最厉害。
二、探究过程
(一)心脏跳动
1.师:出示心脏模型。心脏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2.心脏通常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左胸腔第二肋骨至第五肋骨之间。请各位同学将右手掌平伸,放在胸部左侧第二肋骨至第五肋骨之间,紧贴心脏的部位,有什么感觉?
师:心脏的跳动主要是心脏上面的心肌不断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请同学们伸出左手,握成一个小拳头,用力握紧,这就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再张开这就相当于心脏的舒张,正是这一收缩和舒张,使心脏里面的血液流出去,又流进来.(二)脉搏
1.师: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血管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我们把血管有节奏的博动叫做脉搏,我们哪些地
?(腕部(中医把脉的部位)、颈部、太阳穴等)。2.猜一猜:为什么很多地方都能摸到脉搏呢? 3.学生猜。
4.师:出示人体挂图:“脉”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它遍布我们的全身。同学们看到的由红蓝色画出的这一个网络,就是我们身上的主要血管,他们遍布全身,形成了一个血管网,把血液传递到全身各处.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
3.师: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
学生自我尝试后,再摸一摸同桌手腕上的脉搏。4.猜一猜:脉搏与什么有关 5师:脉搏是否与心脏有关? 6.请同学们读P9研究计划,明晰研究计划的内容方法步骤 师:读了研究计划,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7.介绍测量方法:
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一人测量自己的心跳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并马上作好记录。
8.小组活动:分组测量。第二次测完之后进行自由跳,自由跳后再进行第三次测量。
(三)分析、整理数据 1.测量后完成:
(1)两人一组算平均数,完成研究记录的表格。
(2)两人一组阅读活动记录表,比较一下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4--6人为1大组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把脉搏与什么有关的研究结果写在书上。
3.交流研究结果。(板书:脉搏与心脏跳动有关)
4.总结: 一般情况下, 心脏的跳动次数和脉搏的跳动次数是一致的。而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
三、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心脏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所以心脏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第四篇:《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修改稿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
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心小学
李祥娥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器官的作用,明白血液循环
2、科学探究:正确测量脉搏,探究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明白一些生活常识,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二、教学重点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正确的测量脉搏,并探索脉搏与心脏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血管心脏图、血液循环图、秒表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已经进入春季,但是春暖乍寒。这个季节也是心脑血管病高发之季,如: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溢血、脑梗塞等。现在医院里住满了这样的病患,我的婆婆就是其中一个。今天我们就共同了解一下心脏和血管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学习提纲,师通读一遍
学习提纲:
1、什么是血管?它分为哪几类?
2、血管里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血管里的血从哪里来?
3、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结构及工作原理
4、什么是心跳一次?每个人的心跳会发生变化吗?少年儿童的心跳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60-100次。
5、如何保护心脏和血管?(1)生自读课文,初步解决问题(2)生同位交流,共同解决问题(3)全班交流,师板书:
2、认识血管
师出示血管的图片。生汇报,师板书。
血管
管状构造
遍布全身
分为三类: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师进行指点。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动脉血管是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我们几乎用肉眼看不见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是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我们身体上看到的蓝色血管就是静脉血管。在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连接着许多比头发还细的血管,这就是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
过渡:血管里有什么?血液对人体有什么用呢? 生汇报。
师指导,同时复习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相关知识。过渡:血管与谁相连?
3、认识心脏 生猜测。
师出示心脏外形、结构及人体血液循环图。(1)认识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结构。生汇报。
师指导学生寻找心脏的位置,用手展示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借助房子结构了解心脏的结构(师出示心脏结构图)
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个倒置的梨,大小如自已的拳头。(出示心脏图)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2)认识心脏的工作原理,明确血的流向。
师出示教具,演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生叙述:肌肉收缩,血液从心脏进入动脉血管;肌肉舒张,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生上台演示,边演示边叙述。(3)明确心跳一次
师:心脏这样收缩和舒张,那么怎么样才算心跳一次呢? 生汇报。师演示。生再演示。
4、测脉搏,认识心跳的变化。
心脏就是通过不停得收缩和舒张,从而把血液输送到我们身体的每一处,如果有一天心跳停止,也就意味着死亡的到来。
(同学们可以把手放到自己的胸腔中部偏左心脏这个位置,感受一下自己生命的跳动)
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简而言之就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请同学们把手放到自己的手腕上,感受一下自己的脉搏,测一次脉搏!)活动:师生共同测脉搏。
师看时间(1分钟),生数脉搏的次数。生汇报:78次,86次,100次的、、、、、师:每个人的心跳是不一样的。那么同一个人心跳是否也发生变化? 生汇报:紧张的时候,运动的时候(课间操跑步)、、、、、讲解: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血液不停的在血管中流动,血管就是我们血液循环系统的管道,心脏和血管互相作用,一起完成我们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主要是为我们的肌体组织器官提供养分。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它把肠吸收食物的养料、肺吸进的氧气带给人体各部分,又把我们人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部分就得不到氧气和养料,它们产生的废物也不会被运走,所以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5、保护心脏和血管
师讲述:通过以上学习可以知道,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要想身体健康,必须注意心脏和血管的保健。生汇报: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不要过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b)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能使心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少年儿童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饮酒。
c)要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去活动,不宜在雾中及寒冷的早晨锻炼。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锻炼。若在进行体育锻炼中,出现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原地休息,同时含服随身所带的硝酸甘油、心痛定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
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暂停体育锻炼,由医生帮助找出原因,及时进行调治,待症状明显减轻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2~3个月后再渐渐增加运动量。
祝在座的每位及我们的家人身体健康!
第五篇:血管和心脏-教学教案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通过对心脏的观察,使学生掌握心脏的位置和结构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知道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本知识。
4.使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以及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分组对猪心脏(或羊心脏)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对三种血管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心率及心输出量,使学生会测自己的心率及心输出量,从而会分析自己心脏的工作状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毛细血管及心脏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并养成不酗酒的好习惯。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血管是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关于血管和心脏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心脏观察的分组实验的指导与组织,心脏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心脏的瓣膜的开放方向与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做好三个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观察哺乳动物猪或羊心脏的结构,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依次向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内注水,观察水从何处流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挂图和模型的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教法建议
关于血管部分:
结合课上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分组实验及三种血管的挂图,加深对三种血管的管壁的结构和血管内血流速度的识记效果。在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时,最好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使观察有的放矢,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设计如下: 观察内容:
1.观察红细胞通过血管的情况及血流速度
2.注意向前方流的血管流速快,还是向后方流的血管流速快?
(鱼头朝向正前方)
3.看中间的横血管:流速快还是慢?细胞是单排走还是好几排一块走?
4.观察血流有没有方向性?是从流速快的血管→横血管→流速慢的血管,还是从流速慢的血管→ 横血管→流速快的血管? 思考:
1.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什么血管?
2.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如何?
3.血液流动的方向性如何? 讲述三种血管时:
首先讲清楚三种血管的基本概念,指出血管的名称是根据它输送血液的方向来确定的;其次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和搏动,看一看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等,使学生对动、静脉有感性认识;在讲述毛细血管时,要抓住它的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特点相互适应的关系进行教学,如围绕毛细血管是管内血液和管外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这一点,讲授毛细血管的特点(量多、分布广、管细、壁薄、血流速度慢),并指出这些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这样,使学生对毛细血管的特点容易明白,不致死记硬背,而且有助于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关于心脏部分:
结合课上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结构的演示实验及心脏的挂图、模型,由感性认识入手加强对心脏四个腔、各腔的结构特点及各腔相连的血管名称的识记效果。有条件的学校最好把此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采用边讲边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时,按先观察外形,再观察内部结构的顺序进行观察,并且列出观察提纲:1.如何分清心脏的前后左右?如何分清心房和心室的位置?2.捏一捏室间沟两侧的软硬,比较左右心壁的厚薄。3.掀开心壁,验证心壁的厚薄,观察心脏的四个腔是如何相通的?4.观察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的名称。使观察明确具体,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时布置讨论的问题:如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及动脉管基部的动脉瓣,数一数有几个,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好要求画图记录观察结果,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观察完后,安排学生上讲台前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对瓣膜的作用可用一个演示实验——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依次向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内注水,观察水从何处流出来突破。在心脏结构的解剖观察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边总结边用表格的方式归纳如下,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名称
位置或连接关系
功能
心 包 膜
心脏外面 保护心脏
内 腔 心 房 左心房
肺静脉
推动血液循环流动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心室 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室
肺动脉 瓣 膜
房室瓣
心房和心室间 防止血液倒流 动脉瓣
心室和动脉间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来学习心率、心输出量、心脏的锻炼和保健等知识。
如可让每个学生用听诊器测出自己的心率,然后计算全班同学的平均心率。比较运动员和普通人的心脏工作情况来讲述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三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血管 新课的引入: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血液来完成的。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流动的动力是什么?
生: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的搏动。板书:第二节 血管和心脏
师: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回忆初一学过的知识,血管分为哪几种? 生: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颈部、腕部有跳动感的部位,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学生摸后回答。
师:再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 生:观察后回答。
师:你摸到跳动的部位是动脉,手背上的“青筋”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毛细血管。出示三种血管的挂图: 让学生观察挂图并结合书本讨论以下问题:
1、动脉和静脉是如何定义的?
2、动脉、静脉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何?
3、从挂图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
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发言后,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予以补充和修正。
老师进一步依据挂图,为学生具体讲述动脉管壁和静脉管壁的特点:
(1)动脉管壁一般可分为外、中、内三层,其中层主要是弹性纤维和平滑肌,使血管具有弹性和收缩性。大的动脉中层厚,弹性纤维多,故弹性大。
(2)静脉的管壁相对较薄,弹性较小。
提问:动脉、静脉管壁弹性大小不同与血流方向有什么关系?
动脉、静脉的分布有何不同?举一至两个你知道的血管的例子。设疑:一般说:“水往低处流”,那么,下肢静脉的血液如何往上走流回心脏呢?
教书出示挂图(或让学生看书第29页图vi-26),使学生了解在四肢的静脉的内表面有一些瓣膜,叫静脉瓣。
让学生讨论:四肢的静脉瓣有什么作用? 教师讲解:
肌肉收缩,压挤静脉,(静脉壁很薄,易被压挤,)这时,两个静脉瓣之间的血液被分成两部分,上部的血液冲开静脉瓣继续往上流,下部的血液由于重力下降时,静脉瓣关闭,而停留在血管内;肌肉舒张,压力降低,下段的血压高,冲开静脉瓣,血液向前流动,这保证血液送回心脏方向,而不会倒流。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