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散文:感受青铜时代
在八百里秦川西端,有一座形似馒头的小山包。大约在远古时代,发源于陇西渭源县的渭河,像一条不可一世的巨龙,出鸟鼠山,穿宝鸡峡,摧屋拔树,滚滚而东。没成想却在宝鸡市区的东南方,被这个坚硬如铁的小山包挡住了去路,久冲不过,不得不在这里绕了个大湾。从此,这个小山包就有了一个名字:石嘴头。唐朝初期,在这里又发现了十个雕有石鼓文的石鼓,因而又名曰石鼓山。2009年,宝鸡市政府在这座荒山上建起了两座巨型建筑:一座是中华石鼓阁,宣扬石鼓文化,让人们体味宝鸡深厚的文化渊源;一座是青铜博物院,宣扬宝鸡为青铜之乡,让人们追忆那个遥远的青铜时代。
每日上午9时,你站在石鼓山下往西张望,就会看到一座城堡式的巨型建筑,在旭日下舒展着雄姿,建筑顶端一面巨大的既似铜镜又似时钟的造型,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迁延,引起我们对逝去岁月的敬畏。这就是位于石鼓山东侧的青铜博物院。
青铜博物院是宝鸡人的骄傲,因为它记录着两千多年前,周秦王朝在宝鸡这块地方发祥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恰是同中国历史上与青铜时代相对应的奴隶社会的兴盛期,是人类社会经过野蛮的原始社会的漫漫长夜之后,迎来的一段新的文明。
走进青铜博物院,四个宽大的展厅和摆列成序的青铜器展品,依次映入眼帘。据介绍,青铜博物院总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 ,仅三楼开放的主展厅面积就达4000多平方米。展览主题为“青铜铸文明”,分为“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部分。展出包括何尊、折觥、墙盘、逨盘、爬龙在内的1500余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借助现代化的声光电的配合,以宝鸡历史发展为主线,向人们展示周秦文明的灿烂成就和青铜器之乡的独特韵味,及其对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我对这些文物及其部分复制品,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一一进行了观察考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奴隶主贵族享用的生活奢侈品,其造型之宏大,工艺之精致,就是在今天看来亦应为之惊叹。那一组大小不一的编钟,那高近一米,重200余公斤的大盂鼎,那铭文长达32行499字的毛公鼎,还有簋、爵、盉、鬲、盘等,这些酒器、食器、祭器、乐器,都向我们展示了当时贵族们花天酒地、“钟鸣鼎食”的生活情景,更加深了我们对《诗经。伐檀》中关于“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段描写的理解。加之看到布展人员制作的一组奴隶下跪举盘,供奴隶主盥洗的造像,令人竟为之愤怒。那真是一个黑暗的年代!
可是陪同参观的专业人员说:别!且别一般性的诅咒那个奴隶时代,它是青铜时代的必然产物。早前的原始社会也许更加残酷,那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生产的物品仅够自己活命,所以部落之间战争的胜利者,对所获的俘虏是全部杀掉,一个也不留的,因为他无法让这些人为自己服务啊!而青铜器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人们可以生产更多的东西,自给有余,才有了社会分工,可以腾出一部分人担任管理和从事文化工作,才有了这些奴隶主贵族啊!所以,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向文明前进了一大步。况且奴隶主也有好坏之分,商汤周武比之夏桀殷纣,就要好一点么!制礼作乐的周公姬旦,儒家的创始人孔丘,不是都产生于奴隶社会么!
是啊!是奴隶们创造了历史,但他们创造的成果却由奴隶主来享用。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历史,历史唯物论的法则。但不管怎么说,奴隶们的智慧和才能,还是通过这些出土的器物流传了下来。
我首先注意到国宝级文物何尊。何尊造于西周时期,1963年出土于宝鸡市东北郊的贾村。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铭文,而其中“宅兹中国”,这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我还注意到1978年宝鸡市杨家沟乡太公庙村出土的一组编钟。这五件秦钟,形制、文饰沿袭了西周甬钟风格。甬钟结构酷似两块相扣起来的瓦片,因其顶端立有中空的圆柱状“甬柱”而得名。主要由甬、舞、钲、鼓四部分组成。钲部设有36枚突起的乳钉,每面各有18枚,分为左右两区,每区有三组,每组三枚,其间还有各种繁复的纹饰;鼓部下端收口多作月牙形。编钟按大小排列,据说演奏时,大钟的声音震荡时间长,因此,不设敲击点;而小钟在其鼓部设敲击点,可以敲击出音韵准确的正鼓音和侧鼓音。所以,甬钟多为双音,为的是用较少的钟,构成完整的音阶。这一切,使编钟具备了显示帝王权力的凝重、威严及神圣感。这都充分显示了古人的音乐才能。
我还参观了展馆人员制作的从制模到浇铸青铜器作坊,惊叹我们的祖先3000多年前,就掌握了如此技艺,不禁肃然起敬。
参观到这里,我才意识到,展馆人员把四个馆中的一个馆起名为“智慧之光”的高明之处。
此时,我忽然想到不知是谁说过的一句话:“文物是凝固了的历史。”真是这样。这些出土的青铜器,虽然不少已经锈迹斑斑,但却无言地向我们诉说着已经远去了的那个时代,那时的生活状态和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后来的人们,把重要的历史文物视为国宝,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走出展览馆,文物工作人员又向我们讲述了一些隐藏在国宝背后的故事,就是历代爱国群众为保护国宝做出过贡献的一件件动人事迹。
原台湾巡抚刘铭传一家四代,保护传世铜器虢季子白盘的事迹就颇为动人。铜器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这件国宝十九世纪在宝鸡出土后,几经周折为当时淮军将领刘铭传所得,让人鉴定为国宝,即运回自己的家乡--安徽肥西刘老圩,盖了一座盘亭,并作《盘亭小记》记叙此事。此后,达官贵人、文人名士得知后争相出重金购买,均被拒绝。刘铭传去世后,美、法、日等国商人更是闻风而来,纷纷开出高价,势在必得。刘的儿孙们不为所动,为避免强盗武力抢夺,只得又将国宝深埋地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铭传的曾孙刘肃曾才献给了国家,此时距刘铭传获宝时间已达89年。
经细询文物工作人员,现存馆藏的大多青铜重器,每件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护宝故事。如原国学馆馆长叶恭绰保护毛公鼎的故事,清代侍读学士的潘祖荫一家保护大盂鼎的故事,原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马衡保护散氏盘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2003年在眉县杨家村出土的一批国宝级青铜器,更是得益于五位农民的极力保护。当时王宁贤五位农民挖地时发现了这批窖藏文物,得知为国宝之后,就立即报告文物部门,经过清理共出土鼎、盘、盉、盂、壶、鬲、匜等27件大型青铜礼器,其形体之大、铭文之长、内容之重要、保存之完好,都极为罕见,被誉为本世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五位护宝农民受到党和的亲切接见,并受到了奖励。
这次参观,使我终身受益。我更加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更加感到作为宝鸡人的自信与自豪;同时,也深切感受到我国历代群众法天敬祖的宽阔胸襟和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一腔情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的祖国薪火相传,长盛不衰的根基。
第二篇:青铜时代的感受
青铜器给人的感受
早在6500年前,陕西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先民铸造出了第一块铜片;随后,从马家窑文化到龙山文化时代,先民们又遗留下来了陶寺遗址的铜铃,登封王城岗遗址的残铜片、坩锅残片等;到了甘肃青海的齐家文化时代,他们则开始冶铸或冷锻出铜刀、凿、锥、钻头、斧、匕、指环以及小饰件和镜子等铜器.这些显示了中国文化由“铜石并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缓慢过渡.而到了夏代,青铜器工艺在总结新石器时代器物制造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夏县东下冯遗址这一片独特面貌的早期青铜文化区域,同中国历史记载的夏王朝统治的范围大致吻合;考古发掘的大量青铜器,又与夏人的一些史实——如夏禹的 “贡金九牧,铸鼎物象”(《左传·宣公三年》)、“以铜为兵”(《越绝书·记宝剑》),夏后启的采矿冶铜等,也是可以相互印证的.尤其是二里头遗址中发掘的炼渣、炼铜坩埚残片、陶范碎片,表明青铜器的冶炼作坊已初具规模.因此,“青铜器的大量铸造和使用是二里头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二里头文化„„已进入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时期”[1].夏代青铜器已经开始走出新石器时代青铜器制造的原始阶段,其大量的礼器和兵器形成了中国青铜器造型的基本格局,神秘的兽面纹开启了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图案,庄严厚重的审美感受更是代表了中国青铜器的整体艺术风格,这些均为商周青铜器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作了必要的铺垫.一 造型形式
以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夏代文明,其出土的青铜器主要有礼器中的酒器爵、斝、角、盉,饪食器鼎,兵器中的戈、钺、镞,乐器中的铃,以及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和残存的圈足器等,从而奠定了中国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要形制的造型格局.在众多的器形之中,仅就青铜爵而言,“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爵大体上有两种造型,一类是原始型的,即爵的样式基本上是模仿陶爵的,它的外形和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手制陶爵有着相似的特征,细腰、平底、短足,呈荷叶状的边口部和流从口部的延伸不甚规整,外观颇像用手捏成的陶器.另一类造型是比较精致型的,器壁匀薄流狭长而线条优美精细,虽然同是细腰平底,显然是在陶范上事先作过细致修整的,三足细长而微呈曲线形”.这种原始型和精致型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从早期到晚期夏代青铜器造型由简单向复杂多样,由粗放向精致演变的审美历程.早期的青铜器形制主要受同时期的各类陶器的影响.如夏代早期作为食器的青铜三足云纹鼎,矮小、无柱、口沿平直,其祖型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陶鼎;作为酒器的青铜束腰爵,素面无柱,形体单薄古拙,充满着浓厚的原始初创气息,其流的长短、俯仰以及爵身趋扁宽的形式也同龙山文化的豫西三里桥类型和豫北后岗类型陶器如出一辙,并没有摆脱陶爵的三条矮尖足附于器底的外侧、形体圆润以及没有棱角变化等浓重特征,更“没有形成青铜器所特有的准确造型和挺劲的轮廓线,也未经精工磨砺”,这无疑是二里头青铜爵的最早形式.铜鬲的口沿也与陶鬲口沿的折沿式和侈沿式相对应,其足仍沿用规整圆锥体的陶鬲足.因而,这一时期的青铜容器“从其形制特征来讲,它们几乎全与同时的陶器相同,它们的发展演变也与相应的陶器同步”.夏代早期的青铜器尚处于祖型于陶器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立的审美特征.到了夏代后期,青铜器则相对精巧,造型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此时,青铜爵造型的陶器特征显着减退,在注重实用的同时,还十分讲究形式感,增设了距离很近且具有装饰性的两乳钉状柱,三足分布规矩,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口沿呈凹弧流线型.另外,爵的侧面设一折弧形大鋬,鋬面上又加铸两个狭长的镂孔,既有效控制了鋬的厚度,又增饰了具有装饰效果的镂孔纹;1959年上海博物馆自废铜中抢救出来的乳钉纹管流爵,其一侧设斜置的流管,流上铸两个方折形饰物,造型别具一格,其鋬下有一圈较宽的假腹,其上铸用多个空心圆孔,形成镂空的装饰效果;尤其是二里头出土的乳钉纹长流爵,流特别细长,作狭槽状,尾与其对应,既平衡了重心,又显得修长而纤细,三足尖端呈弯弧线状而外撇,这些与扁平直立式样规整的橄榄形爵身搭配和谐,刚柔相济,已经脱离了夏代陶爵的体制,并成为中国酒具的形象代表.这时的青铜鼎,其腹部较为高深,配三只四棱锥形空心足,两耳立于口沿上,其中一耳与一足呈垂直线对应,另一耳则位于另外两足中间,整体造型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双重要求,给人一种规整中有生气,对比中显和谐的审美感受.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创新型的高颈扁腹直壁斝(二里头遗址六区M9:1),口沿上设两个三菱锥状矮柱,腹部鼓起,下承三个大空锥足,器壁很薄,其先进的设计直接是二里岗文化铜斝的原始祖型.夏代晚期处理器壁匀薄的技巧,也为商代青铜器物新颖造型的设计开创了先河.二 纹饰意蕴
夏代青铜器的纹饰,一方面对同时期的灰陶和礼玉的纹饰有所继承,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社会形成阶段的特征对其纹饰作了一定的扬弃,所以无论是纹饰的结构特征,还是其表现方法,均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夏代青铜器纹饰多以乳钉或圆饼状的实心的连珠纹,以及弦纹、云雷纹等几何纹为主,虽然还没有发现像商代青铜器上直接铸刻的饕餮动物纹为主题的装饰,但在二里头遗址发掘的用绿松石镶嵌而成的动物头部图案的铜牌饰上,却已经形成了这一动物纹的基本模式,从而开启了中国青铜器动物纹的先河.(一)几何纹
几何纹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早已出现,而到了夏代,青铜器则开始模仿陶器的各种几何纹饰类型,出现了一些简单的连珠纹、弦纹和云雷纹,从而开启了中国青铜器纹饰的先河.这些几何纹虽然相对单纯和平面化,却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体现了丰富的审美风尚和极具时代性的文化内涵.最早出现的连珠纹图案呈小圆珠状,有单排和双排两种横式排列,圆圈也有实心和空心之分,多饰在器物的肩上或器盖的边缘等部位,其形成也经历了一定的演变过程.如青铜器上的乳钉等,首先可能是防碰撞的实用功能和相对规则的装饰功能的统一,后来其实用功能退化,渐渐演化为专门的装饰性图案.二里头乳钉纹斝颈部突出的圆饼状乳钉纹(即连珠纹),作为青铜器上简单而原始的纹饰,就是在防滑的实用基础上而形成的.据考证,连珠纹是用一个管状器在陶范上印制的,圈与圈间距的疏密,横行排列的整齐,虽不很严格,却显得自然.如二里头铜爵上也饰有很不规矩的圆点纹,作单向或双向排列,类似的还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铜角,其杯体下部也铸有圆圈状的连珠纹.弦纹也是青铜器上简单的纹饰,为一根凸起的直或横的线条,简洁朴素.它一般与乳钉状连珠纹配合使用,并且多作为连珠纹的边框.如夏代晚期的乳钉纹管流爵的颈上也饰弦纹三道,其间夹杂疏密有致的双排乳钉纹,显得规整而又有变化;二里头出土的铜斝,与鋬相背的腰腹正面装饰有两道凸弦纹,中间则夹有一排五颗乳钉纹,从而在腹部形成了一周由凸弦纹与圈纹组成的宽带纹,显得简洁而利落,形成了夏代青铜器纹饰的特有形式,与青铜时代的其它阶段的纹饰风格迥异.云雷纹是夏代青铜器上最为典型的几何形图案,是用利器在陶范上刻划而成,圆柔形的云纹和方折形的雷纹连续出现,构成了回旋式线条,显得自然流畅.夏代青铜鼎的腹部一般多饰以云雷纹,较特殊的是二里头六区(KM3:2)青铜戈,其曲内后部也铸有凸起的云纹,纹间的凹槽内还镶嵌有绿松石,将相对神秘庄重的云雷纹打扮得楚楚动人,寓庄严与审美于一体.这种云雷纹的阳纹线条在纹饰中间均形成一个圆圈,颇似神秘而狞厉的斜角目纹,周围再搭配饰以抽象而富于变化的阳纹线条,整个构图简洁而生动,寓狞厉与生气为一体,很可能就是商周青铜鼎上兽面纹的胎形.除此之外,二里头文化中出现的几何纹还有近似水涡的涡纹;阳纹线条纵横交错而成的网格纹,如二里头遗址五区M1:1青铜鼎腹部饰有粗疏的带状网格纹;以及绿松石镶嵌十字纹,如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圆形青铜器上就饰有两头粗中间细的十字纹,另外一件夏代晚期的镶嵌十字纹方钺在其中心圆孔周围的正反两面也用形状规整的小绿松石片镶嵌成两周十字图案,并在其内外用绿松石片组成两个圆周将其围住,整个图案排列整齐有序,又富于变化.十字纹、圆圈纹与中心镂孔形成方圆,体现了虚实融合的和谐形式感.(二)动物纹
到了夏代晚期,铜牌饰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青铜器中以夸张形式或以幻想中的动物头部为主体的抽象兽面图案,这也是迄今发现的青铜器上最早的动物纹.该纹饰的动物头部,除两眼之外的其他部分,均为抽象的,而不是具体表现实样的.这可以追溯到龙山文化遗址中石锛上怪异的动物纹饰,身上横条沟曲形的刻线与青铜兽面纹就极为相似,新寨二里头一期文化遗存中发现的陶器盖上也有类似的怪兽纹饰.夏代兽面铜牌上的兽面纹,图案设计简单质朴,特别突出兽目,后来逐渐发展成二里头玉柄形器上的饕餮图案,并成为早商及其以后青铜容器上兽面纹和饕餮纹的祖型.李学勤分析山东日照两镇的玉锛饕餮纹、河南偃师二里头铅的嵌绿松石青铜牌饰饕餮纹时,也指出了其审美过渡性:“山东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饕餮纹确实可以看成良渚文化和商代这种花纹的中介”.夏代也有部分铜酒器在器盖的边缘饰以变形的动物纹图案,并且特别突出骇人的双目,营造了一种威严的氛围,既与使用者的礼仪和等级地位相呼应,也与夏代关于龙的神话传说相印证.夏代青铜器上的动物纹装饰,当为商周同类青铜器纹样的滥觞,而且经过变形的动物纹图案也形成了后来青铜纹饰的主体.总之,夏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一方面赋予了青铜器外在形式的华美与瑰丽,如青铜质料的器物表面,刻以单层平雕纹饰,且纹饰多作条带状,往往给人以既有力度和锐度的触觉感受,又有流畅和圆润的视觉感受,“灵活的线形纹饰弥补了青铜器体块特质的不足,赋予了凝重的青铜器以生命的气息”,形成了刚柔相济的艺术审美韵味;另一方面又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味和精神特质,夏代先民把现实以及臆想的物象铸刻在象征权力、威仪和用以祭祀的青铜礼器上,如夏代九鼎的纹饰既满足了其宗教性的龙崇拜,也通过把天下各地的自然资源和财富绘制成图象,刻铸于鼎上,以此作为帝王享有灵物和征收贡赋的象征,突出其现实的攫取权力和树立威信的政治意义.
第三篇:青铜时代
美术欣赏课教案
【课题】青铜时代
【教 科 书】广东教育出版社美术鉴赏
【年级班次】高一(2)班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各个时期的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学习美术作品的基本欣赏方法,学会欣赏古代青铜艺术品
3、情感目标:通过青铜器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探索兴趣,提高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学会欣赏青铜器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司母戊大方鼎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图片,告诉老师对于这件文物你的了解有多少呢? 生:司母戊鼎,商代青铜器,体积比较庞大„„
师:对,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也很全面。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祭祀的青铜方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另外,考古界也将其称为“后母戊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青铜时代》,深入的了解一下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辉煌成就。
2、板书课题:青铜时代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青铜时代?
师:同学们,根据你们所学的知识,说一下什么是青铜时代呢? 生:„„
师: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与黄河流域,到了夏、商、西周时代青铜铸造成为最重要的手工生产部门,后世将这一时期称为“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以其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奇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样,显示出独特的美感。每个朝代的青铜工艺又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下面我们就来分别欣赏不同朝代的青铜器的艺术特色。
2、夏代的青铜工艺
(1)乳钉纹爵是一种酒具,1974 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通高22.5厘 米,长流尾尖,束腰,平底,三棱 足,腹部一侧有五枚横排乳钉,是我 国目前发现最早,最精美的一件青 铜酒具。
(2)管流爵
此文物为夏代晚期的青铜酒器,敞口弧沿,双翼上展,狭长的器身下设有假腹,上有数圆穿,假腹下接三棱形的足。器身一侧带有管形流,流上有2曲尺状装饰。腹饰简单的乳钉纹、弦纹。爵和角都是用于饮酒的容器,但爵有流而角的造型则无流而具有若尾的双翼。此器形似角而带有管状的流,属于特殊形式的爵,非常少见。现藏于
上海博物馆。
(3)小结
夏代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期,也是青铜器时代的初期。总体上看,夏代的青铜器种类不多,器型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这一时期青铜艺术风格:寓意象征性、庄严厚重性、整体适应性。
3、商代的青铜工艺
(1)饕餮乳钉纹方鼎
鼎,在三代之际是传国重宝,是国家 政权的象征。饕餮乳钉纹方鼎是目前 所发现的鼎的最早的实物,造型规整 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介疏朗,为 商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2)四羊方尊
极致的青铜典范”。
商晚期偏早的青铜器,属于礼器,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
合起来,恰到好处,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此尊造型简洁、优
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
(3)小结
商代是奴隶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青铜器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除铸造工具,武器外,还制造大量青铜礼乐器。造型普遍规整庄重,具有一种狞厉之美。
3、西周的青铜工艺(1)武王征商簋(利簋)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带大家欣赏了一些青铜艺术品,现在大家看这张图片,那位同学可以说一下你对它的了解?
生:商代早期的青铜器„„ 师:这是武王征商簋。是一种食器。它的主人是利,所以也被称为利簋。它是目前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造型端庄稳重。该簋最为重要,也最有价值的是该器腹内底部所铸4行32字铭文,虽很简略,却记录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战”,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武王征商簋”。
(2)伯矩鬲
西周早期青铜器,1974年北京琉璃 河251号墓出土,一种食器。此器全身以牛首为主要装饰,造型华丽。整个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大方,不加地纹,而由立体的牛首和翘起的牛角、耳等细部所强化的轮廓线则是富于装饰性的。
(3)小结
西周时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工艺沿袭商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早期有一种狞厉之美,晚期具有敦厚,温文尔雅的风格。
三、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青铜时代各时期的青铜工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古代其他时期的青铜器,大家讨论一下这些作品与青铜时代的作品有何共同之处和差异?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堂课所学的内容。首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青铜时代,然后我们深入了解了青铜时代各个时期的青铜工艺的特色。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欣赏一件青铜器作品,要从它的时代背景,铸造工艺,造型特点以及装饰纹样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五、课后作业
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去看一些有关青铜时代的视频或书籍,提高文化素养激发自己的创作能力。下节上课前每位同学交一份500字以上的观后感!
六、板书设计
第四篇:现代散文
(一)文道统一,以情育人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形式,“道”除了思想内容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语言,而是以学校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在有关母语、民族通用语的教学中,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不仅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而且是在教学中同样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散文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工具去认识和反映现实,正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四个原则即文道统一原则、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初中现代散文教学首先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把握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特点: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熏陶感染,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灵;二是具体形象,要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三是以情育人,运用课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既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又培育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四是激思励志,要抓住文章或所教内容的精要之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激发他们生疑、质疑,探索生活和人生的真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一切积极因素,深入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启迪他们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校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特别是在散文教学中,语文训练和思想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是文章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所以我们学习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后应该深入教材,发掘教材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其健全人格。
(二)优化导入,体验情感
薛晓嫘在《现行组织者与语文新课导入设计》这一篇文章中提到:先行组织者即“新课导入语”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先行组织者的运用,就在于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尚未具备能够同化新课学习的认知框架时,从外部影响学生,帮助其重新建立与新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认知框架,从而有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2]
散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尤为重要,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导入的设计,教师应该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感情基调一致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景之中,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需求,让学生渐入佳境,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学习的桥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营造意境
散文,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散文,往往都会营造一种意境,散文内涵的赏析,要借助于意境的体会。营造意境导入就是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把作者笔下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散文以意境取胜,生动传神、浓郁深邃的意境,是一篇优秀散文的生命要素,所以教师的导入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境”,感知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神与形的和谐统一,在欣赏过程中渐渐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感情铺垫
散文教学渗透着审美情感和体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散文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学习散文不走近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的理解作者,也不会理解作者的情感。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应该作一定的感情铺垫,用与作品一致的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情感准备状态,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感情,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作是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情感的碰撞,进行生命的对话。初中现代散文情感强烈,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厚意,只要用心去领会,是不难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思的。
3.介绍写作背景
在导入的时候介绍写作背景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散文是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的情感受到时代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事,同一物,同一景由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个性不同等,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和感触。散文中的情体现着作者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带有时代社会的印记。所以在教一些时间跨度大、写作背景较复杂的散文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在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散文时,不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是不行的。课文虽然很短但是涉及了历史事实和社会知识,除参照注解外,读懂这篇文章还需要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三)创设情境,欣赏课文
语文课程改革要有现代意识,也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化的今天,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不少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散文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这样可以使内容更直观、更生动,给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意境。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散文的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同学可能没见过,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从感观上对安塞的腰鼓形成一个初步认识。
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散文的线索。散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有所侧重,所以需要学生先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中的“题眼”,再以“题眼”为支撑点架起整体结构的轮廓。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后,教师可以选取最能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地方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味语言,积累语感
散文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优秀的散文有诗一般的语言。在学习鉴赏散文的过程中只有细细品味文中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才能体会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感受其中的魅力。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特色,偏重议论的散文,语言比较严谨、平实、准确;偏重记叙的散文,语言形象、优美、生动;偏重抒情的散文,语言细腻、富有感染力;偏重写景状物的散文,语言传神、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除此之外,同一个作家用的语言在不同作品中也不用。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又洗练自然《绿》的语言则是精雕细刻,浓墨重彩、栩栩传神,把景色之美写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对散文语言运用的学习,可以丰富积累,增强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在阅读这些散文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概念辨析》一文中介绍了几种阅读方法:浏览;略读;精读;阅读欣赏。对于不作要求的课文,学生可以采取浏览和略读两种方式,简单了解即可;对于教材的重点文章,就要去精读和阅读欣赏,尽可能达到背诵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提高语言的过程中加强积累。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感积累,教学中也要注意运用听说读写相互促进这一原则,“听、说、读、写是四种不同的语文能力,听是口头语言的理解,说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读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写是书面语言的表达。”[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中的语言文字就是听读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说写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是语文能力最简明、最科学的概括。坚持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是因为这四种能力存在本质的联系。虽然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先学会听说,然后才会读写,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而且一种能力常常可以迁移为另一种能力。在听说训练的时候要有意识的为说写训练提供营养,在说写训练的时候要尽量利用、借鉴听读训练所提供的范例。在训练过程中做到从听中学说,从读中学写,通过听读训练提供的范例,进行各种说写练习,给学生的语感积累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平时还可以让学生多摘录名言名句,或者好的文章;也可以诵读一些经典的作品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匆匆》等,隔段时间就办一个经典美文朗诵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朗诵、演讲、辩论比赛,通过这些比赛达到锻炼能力达到积累语感目的。
第五篇:现代散文现状
现代散文文体类型复杂,纯与杂的矛盾一直存在于现代散文的研究中,因为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批评话语,也造成了批评标准的淆乱,散文史的编撰在史料整理、框架结构方面也举步唯艰,缺少突破与创新,这既是散文研究的现状,也给今后的研究带来困难。
我们步人了全新的21世纪—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创新共生的时代。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深情回望2O世纪中国散文的发展道路,自“五四”以来,现代散文对古代散文进行了激烈的反叛,并自觉借鉴了西方的文学观念,把散文提升到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独立的地位,一直到今天已经8O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历经了转型的喜悦、坚守的执着、痛苦的灾难,终至八九十年代的巨大进步:对历史的整合与超越。面对散文发展的潮起潮落、兴衰沉浮,我把目光锁定在9o年代这一临近世纪末的时间段,着重谈谈个人对散文发展现状的浅见及由此引发的思考。90年代社会进人了重要的“转型期”。市场经济替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并主导了社会生活。随着苏联、东欧的解体,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导致了经济全球化,以及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浸淫与渗透。文学从过去的意识形态的中心,迅速地走向“边缘化”。在这种客观情势下,各种思想、观念、思潮的活跃是十分自然的。继8o年代末期散文创作“门庭冷落”之后,9o年代中国大地上又掀起了“散文热”。一时间杂文、随笔、言论以及“学者散文”、“文化散文”、“智慧散文”、“通俗散文等大量出现。
中国的散文研究曾经饱受责难,甚至被一些人看作混乱、保守、无所作为、缺乏现代意识的同义词。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散文研究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其标志是继“大散文”的讨论后,散文的一些重要范畴如散文的定义、类型以及“真情实感”、“真实与虚构”等概念得到了清理和较为明确的界说; 散文的文体问题也开始引起了注意,并在古典文体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散文理论一直比较懒惰,既安于现状又疏于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现在已经有一些散文研究者尝试着为散文建构理论体系,而且提出了一套新的散文理论话语。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散文理论已经改变了过去的“边缘化”状态,正在一步步向“中心”位移。尽管这种位移是如此地缓慢艰难,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中国散文理论的希望和明天。正是怀着这样的文学梦想和想象,本文拟在过去散文文体研究、散文理论话语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诗性散文”这一散文核心范畴,并探讨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在我看来,对这一命题的讨论不但有益于当前散文创作,而且是散文理论体系建构的深化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