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维数字城市管理平台系统实践论文
基础空间数据作为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关键性战略资源,为政府管理辅助决策等方面提供了资源保障,在政府部门信息系统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但是,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推进,随着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等对基础空间信息的保障能力提出新要求,目前共享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2],建设三维数字城市,不仅大幅提升城市基础数据的开发利用水平,而且对政府部门间、不同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3]。
1建设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而且有利于城市经济运作与国际市场协调,是推动改革的重要举措[4]。能实现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能彻底改善“信息孤岛”现象。能较好实现各类地理空间数据的整合,维护更新现势数据。将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农业、林业、防汛防灾、城市规划乃至日常生活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系统建设目标
系统的建设目标:“数字城市”是一个由多种高新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它不仅能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城市,更主要的是能促使城市不同部门、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功能重叠,进而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整体战略[5]。“数字城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城市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与法规的制定;信息人才的培养与信息知识的普及。
3系统体系架构
系统的整体体系结构遵循三层架构体系,包括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3个应用层次。采用B/S结构的组织模式,为政府提供对多种数据等的管理,系统采用ArcServer为GIS平台,Oracle为数据库服务器,利用多种软件技术,实现对国土规划数据、安全生产数据等的显示、查询、统计等功能,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支撑。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数据库层: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服务。逻辑层:包括GIS服务层和系统功能层2个层:GIS服务层提供底层GIS管理服务;系统功能层在开发接口之上封装一套统一开发接口,实现对底层数据的访问。应用层:此层是系统主要应用模块,用户通过桌面访问系统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
4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系统要为政府网络办公和对外服务提供应用,大部分用户通过浏览器来应用系统,政府管理员使用桌面系统维护系统数据。系统运行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根据系统的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三维数字城市平台由三大子系统组成:三维展示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和共享服务子系统。系统主要通过局域网及专网实现信息共享,满足市政府对三维数字城市平台的数据访问及编辑的要求。
4.1三维展示子系统
三维展示子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了系统登录、图层控制、专题应用、空间分析、路径浏览、视图工具、信息查询等功能模块。图层控制:能够对图层的分类、顺序、是否可见等内容进行管理。空间分析:包括量测、通视分析、填挖分析、淹没分析等分析功能。路径浏览:包括地面浏览、航空浏览等功能。视图工具:包括双屏联动(如图3所示)、地形编辑、影像影藏等功能。信息查询:包括关键字查询、、空间查询等功能。辅助工具:包括热点添加、数据导入、方向指北等功能。
4.2共享服务子系统
(1)数据服务接口。提供有关的地理空间数据服务接口,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DLG,DOM,DEM,电子地图、多媒体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兴趣点等基础空间数据、元数据等发布成符合XML,WMS,WFS等标准的数据服务接口,可同时为多个部门的应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达到数据统一更新、实时发布的目标。(2)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模式。由于委办局众多,各委办局对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需求、应用系统的开发模式均各不相同,平台提供4种共享模式。通过数据接口,直接在线访问的数据模式;基于服务的空间数据共享模式;基于图片的空间数据共享模式;通过介质拷贝,提供特殊需求的部门服务。
4.3数据管理子系统
提供海量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的合成工具,可生成三维平台中的应用场景。在三维平台后续实际应用中,使用合成工具可方便完成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的更新。
4.4系统实现主界面图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最终主界面如图4所示。5结语三维数字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为改善政府部门的办事方式和工作效率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该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体系架构、网络架构和系统的功能模型设计,并将最终的实现页面进行了展示,为类似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但功能方面还有些不足,将在以后的建设中逐步完善。
第二篇:三维数字售楼平台系统-高端楼盘新体验
高端楼盘新体验
三维数字化售楼,仁和春天国际花园引领高端售楼体验
仁和春天国际花园近日在城南正式亮相,一将公开来宾络绎不绝,十多个置业顾问应接不暇,赚尽了同行艳羡的眼光。
位于府城大道旁的仁和春天国际花园销售中心是一栋以“潜水艇”为理念精心设计、造型独特的玻璃房子。走进销售中心,宽敞的大厅中竟然只有寥寥几个客户在沙盘前观看模型。而靠近落地窗边的一排沙发区全部满座,客户安坐在沙发中认真的倾听置业顾问的解说。
在平常的销售中心我们通常会看到的这样的情况:一些客户围着沙盘,置业顾问对着沙盘正在背诵项目简介;一些客户看完沙盘后正在犹豫选择什么样的户型和位置,置业顾问紧跟着客户身后;而在洽谈区偶有准备购买的客户在填写资料。然而在仁和春天国际花园的销售中心,来访的客户竟然安静的坐在洽谈区看房。这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独特的销售场景?
走近细看你会发现,每一个洽谈桌前都有一个大屏幕显示器,显示器中清晰的画面展示仁和春天国际花园精美的三维虚拟景象。随着置业顾问点击手中的无线鼠标,画面时而在树荫下穿梭,时而在美轮美奂的瀑布水景前驻足;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投影到地面,随着树枝的摇动变化着光影的形状;如此逼真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在真实的小区内。原来这是一套用于展示项目的三维系统,从系统精美的图标得知叫做“三维营销洽谈系统”。其中不但集合了传统销售中心的区域图展示、沙盘模型、样板间模型等常见的销售道具的功能,还能在小
区内模拟漫游。更为精妙的是,系统能够把楼层水平剖开,让客户直接在楼层结构中选房、看门窗朝向,整个选房过程非常直观明了。
通过这套“三维营销洽谈系统”,客户只需要在舒适的沙发上品尝水果和糕点,置业顾问就能够对仁和春天国际花园进行全面的诠释和理解。怪不得来访的客户都愿意“坐着看房”。
在向置业顾问详细了解后我们才知道,仁和春天国际花园的销售中心采用了一套科技含量非常高的销售管理平台,叫做“三维数字售楼一体化平台”。该平台除了有“三维营销洽谈系统”外还包括置业顾问在接待客户时使用的“销售辅助终端”、由销售秘书或主管进行使用的“营销综合管理系统”以及售楼现场进行销控展示的“销控信息智能展示系统”。
“销售辅助终端”是一台非常轻薄的平板电脑,现场的置业顾问人手一个。通过终端,销售人员可以记录客户的来访信息、查阅老客户信息;同时能够查阅楼盘信息,包括户型、销控、竞品楼盘、政策及优惠信息,实时掌握销售情况,在向客户推荐房源时非常的方便。同时,该平台还能实时录入交易情况、交易数据等,以便于结合“营销综合管理系统”进行销售过程的控制管理以及销售数据的统计分析。
“销控信息智能展示系统”则是一个科技感十足的楼盘销控表。其采用了全息成像技术将实时的销控信息投影到玻璃幕墙上,系统随时从后台获取房源的销售状态并更新,取代了传统的板报式的销控表。同时,结合触摸屏的操作,带给客户全新的看房感受。
这一套销售现场的高科技销售工具与仁和春天国际花园高端楼盘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客户不仅在这里体验了楼盘,还体验到了高端的服务。
据了解,这套“三维数字一体化售楼平台”是由成都云立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云立方是一家专为政府、大型企业机构提供智能化IT解决方案的创新性服务公司。针对房地产行业,该公司不仅提供“三维数字售楼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基于三维技术、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提供“三维可视化物业管理平台”、“智慧商业综合体
管理解决方案”等创新性应用,为开发企业实现从修建到销售再到后期管理全过程的可视化、集成化管理。
第三篇:数字城市管理实施办法
城市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规范城市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均应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量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细化管理行为,形成发现、处置和监督城市管理问题的完整闭合系统的方法。
第四条 本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分工合作以及统一标准、统一监督、分级指挥、按责处置的原则。
第五条 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县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规划建设、组织实施、指挥协调和监督考核工作。
第六条 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负责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承担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工作;
(二)负责统一受理、确认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等信息,并分类移交;
(三)负责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的信息采集和处置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四)负责对责任主体问题的处置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五)负责城建城管问题的群众投诉、举报的受理、协调、跟踪和督办。
第七条 对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负有处置责任的市级有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施产权人或管理维护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做好处置工作。
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单位的信息系统应当与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业务等方面的对接。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 县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会同市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家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发展要求、全县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管理实际,编制本县数字化城市管理规划,并纳入本县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县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会同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范围、分类、立结案、处置期限等标准,向社会公布,并按统一的标准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应当体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发挥功能、提高效率的原则,并注重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城市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短信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地理编码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及地下管网数据库;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评价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工作网络系统; 数字化城市管理与相关信息系统的交互平台;城市管理热线投诉受理平台等。
第十二条 本县在东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等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施统一的信息采集、受理、派遣和核查工作。
第三章 信息采集
第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信息采集,是指按划定的网格区域,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 准,通过日常巡查或其他方法发现城市管理中的部件、事件问题,并将信息传输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第十四条 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可委托专门人员(以下简称信息采集员)实时发现问题、采集信息。
第十五条 信息采集单位采集信息,应当严格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及信息采集规范要求,及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减少漏报,不得虚报、瞒报、假报。
对轻微的事件,可由信息采集员现场处理。
信息采集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信息采集工作。
第十六条 信息采集员采集信息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支持,不得采取威胁、恐吓等方式阻扰信息采集,不得侮辱信息采集员。发生上述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处理,制止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 信息采集单位采集的信息,对照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经受理、核查后,可作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依据之一。
第十八条 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应当设立并公布公众投诉电话、网上投诉地址等,及时受理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举报、投诉,并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有关单位、个人的举报、投诉经查实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给予奖励。
第四章 受理派遣和处置核查
第十九条 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依据本办法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确认,符合条件的应当移交协同平台派遣。
第二十条 协同平台对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移交的信息,应当根据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直接向对应的责任单位派遣。
第二十一条 责任单位在接到协同平台处置派遣信息后,应当组织相应人员按规定时限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反馈至协同平台。
第二十二条 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应当根据协同平台督办反馈情况,指令信息采集单位组织人员及时核查。经核查通过的,予以结案;经核查未通过的,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应当再次交协同平台派遣。
第二十三条 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责任不清的,由所在区人民政府进行协调,明确相应的处置责任主体。对跨区域、属于市级相关部门责任以及经所在区人民政府协调后确实无法处理的问题,可由市协同平台牵头组织协调。
对经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十五条 经协调仍无法确定处置责任主体的,可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单位实施代整改;专业性强的处置问题,可由城市管理主 管部门指定专业单位实施代整改。
第二十六条
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和xx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在履行辖区范围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受理派遣、处置核查及协同指挥职能时,应当按照本章规定 的程序进行。
第五章 监督和考核
第二十七条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市民举报、投诉的相关问题,应当及时将处置结果告知举 报人、投诉人。
第二十八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应当按照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分类及处置期限的规定,对责任单位问题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向社会 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各责任单位问题处置情况的分析、评价结果应当纳入各类责任考核范围,包括:
(一)市人民政府对各区人民政 府、市级各部门(单位)的考核;
(二)区人民政府对乡镇、街道以及区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考核;
(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单位)对所属单位的考核。
第二十九条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相关责任人对交办的问题推诿、扯皮、拖延处置或因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应当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涉及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移交有关 行政执法机关调查处理。
第三十一条
信息采集单位未按合同约定采集信息的,由委托单位按合同约定处理。对违反规定的信息采集员,信息采集单位应当停止其信息采集活动。
第三十二条 威胁、恐吓、侮辱信息采集员,或抢夺、盗 窃、毁损采集员的信息采集器,或采取暴力手段致使信息采集员的人身受到伤害、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 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含地下管 网),是指城市中具有明确产权人或管理维护单位的市政公用、道路交通、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相关设施。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含公用事业服务事项),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管理部件发生改变或者破坏而引起的城市管理现象。
第三十四条 市区实行城市化管理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数字 化城市管理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各县(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第四篇: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论证报告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采购论证报告 尊敬的院领导: 就我院日前的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采购项目,放射科对于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进行了考察和了解,如下为相关内容,请领导审核评估。
1.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的原理和较之前的二维数字乳腺摄影技术的进步和优势。乳腺X线摄影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在乳腺癌筛查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1980年后,美国和欧洲各国陆续使用乳腺X线摄影技术进行乳腺癌筛查后,通过有效的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了30%左右。随着技术发展,在2000年,乳腺X线摄影技术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数字乳腺X线摄影技术凭借优质的影像、更低的辐射剂量和高效的工作流程逐渐取代了屏片技术,成为乳腺影像的发展趋势。但是,二维影像仍有所局限,在传统乳腺摄影中,立体的乳房组织投照在二维平面内,病变的显示将受到组织重叠的影响: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会使得病变显示不清,表现隐匿,导致假阴性而降低检查的敏感性;相反地,重叠的正常组织投影到二维影像也可能会接近于病变组织,导致假阳性,降低特异性。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DBT)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在短暂的扫描过程中,在不同角度获得乳房的影像。然后将这些独立的影像重建成一系列高分辨率的断层影像,单独显示或以连续播放的形式动态显示。相对于传统的二维乳腺摄影技术,重建后的三维断层影像减少或消除了组织重叠和结构噪声的影响。今年2月美国FDA正式批准了HOLOGIC制造的Selenia Dimensions系统,将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应用于乳腺癌筛查和疾病诊断。通过数字乳腺三维断层影像,可更好的发现一些隐匿的微小病变。通过断层影像非常容易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区分出之前在二维影像中不易发现的病变,减少假阴性。同时正常组织重叠造成的假阳性对于三维影像来讲也不再是问题。此外,对于肿块边界的显示也更为理想,典型的毛刺征可以更好的显示。更多地细节信息将帮助对疾病性质进行判断,减少不必要的活检。这些结论已经在临床研究和初步的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因此,这一技术将成为数字乳腺影像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2. 目前能够进行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检查的设备。目前能够进行这种检查的设备有如下2款: Siemens公司制造,型号为Inspiration。产地为德国。Hologic公司制造,型号为Selenia Dimensions。产地为美国。
3.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临床应用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于这项技术的学习和考察,我们发现,尽管这一技术在其原理层面具有明确的临床优势,但是必须能够满足临床的要求才能够真正的应用于乳腺癌筛查和疾病诊断。因此,我们希望设备不仅仅是能够进行三维断层扫描,而是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发挥它应当具有的性能和价值。乳腺摄影检查,不管是之前普遍使用的二维技术,还是在这里讨论的三维断层摄影技术,最为核心的目标都是要实现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疾病诊断。因此,必须拥有优质的图像质量和符合要求的辐射剂量。同时,考虑到在检查中,需要对乳腺进行压迫进行摄影,对于图像的扫描时间也需要严格要求。此外,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图像处理及阅览时间,也是重要的因素,这才能够保证医院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诊疗技术和能力的初衷。同样重要的是权威的认证,这项技术在目前看来是最为领先的,因此,国际上权威机构的认证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和有效性。对于医院相关工作的开展是重要的支持。因此,我们总结出如下几点对上述的2款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进行考核和评估: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成像模式-工作流程时间表 4.2款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的对比 1)FDA认证 Hologic的Selenia Dimensions是首台也是唯一通过FDA认证的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因为是第一台提交给FDA申请认证的系统,因此FDA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和审核,尤其是要求提供详尽的临床研究数据,来证明其临床的优势。在去年9月份邀请权威和知名的专家进行论证,认为其能安全和有效的进行乳腺癌筛查和疾病诊断,并与今年2月正式批准。Siemens Inspiration三维断层功能尚未向FDA提交认证申请。
2)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一些核心的技术同这两者相关,其中原厂和性能更优的探测器对于成像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原厂探测器对于技术升级和服务也很重要。
对于辐射剂量,FDA认证中有严格要求,Selenia Dimensions完全符合相关要求。Siemens Inspiration尚无相关的临床数据来说明其三维断层成像的剂量。
Selenia Dimensions Siemens Inspiration 探测器 原厂研发生产 外购自Anrad 像素 70微米 85微米(像素越小,对细小病变的探查能力越强)空间分辨率 7lp/mm 6lp/mm(分辨率越高,成像质量越好)成像矩阵 3328×4096 2816 x 3584(成像矩阵越大,提供的影像信息越细致和充分)3)扫描时间 三维断层摄影扫描过程中需要对压迫的乳房进行连续的不同的角度的低剂量成像。因为需要对乳房进行压迫,扫描时间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程度。时间过长一方面患者无法承受,另一方面患者发生移动的风险就会增加,任何轻微的移动都回导致图像的模糊和伪影。因此扫描时间必须是合理的,也就是尽可能的短。Hologic Selenia Diemnsions三维断层扫描在4秒内即可完成。Siemens Inspiraiton则需要25-30S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受检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4)成像模式和工作流程 尽管三维断层影像具有很多优势,但是根据目前的国际上的研究和应用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需要结合二维图像进行诊断。在过渡的阶段内,将通过两种图像的结合来不断总结和积累三维图像的诊断经验。
但是两种图像结合结合进行诊断的重要前提是在同一压迫下获取到的。只有这样的成像模式获取的二维和三维图像才具有关联性和对比性。Hologic Selenia Dimensions具有的Combo模式能够实现在同一压迫下同时获取二维和三维图像,扫描时间不超过10秒。这个采集模式也是通过FDA认证的方法。Siemens Inspiraiton不具有这项功能,这意味着不仅不能得到具有关联和对比意义的二维和三维图像。也对于工作流程带来极大的不便。这在下面的工作流程图表中清晰可见。常规的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检查流程图:双侧乳房(分别拍摄CC位和MLO位)Hologic Selenia Dimensions
双侧乳房分别拍摄CC位和MLO位,共4次检查:如CC位,摆位后(即按照要求对乳房进行压迫),按动曝光控制按钮在10秒内即可获取二维和三维预览影像。技师浏览影像确认合格后则进入下个位置的摆位和拍摄。整个工作流程同之前的二维数字摄影无明显差别。基本熟练的技师可在10分钟内完成1个患者的检查。Siemens Inspiraiton 双侧乳房分别拍摄CC位和MLO位,共8次检查:如CC位,摆位后(即按照要求对乳房进行压迫),曝光获取二维影像,再次进行摆位,完成CC位三维图像扫描(25-30秒),因图像处理需要大概数分钟,技师需等待,之后获得预览影像后,再进入下个位置的拍摄。同样熟练的技师大概需要20-30分钟完成一个患者的拍摄。这基本达不到乳腺癌筛查对于工作流程的要求。同时还有其他的一些技术对比,详见后附的表格。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对于乳腺癌筛查和疾病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优势,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院若能配置该项技术,将有效的提高对于乳腺疾病诊疗的技术和水平。同时,充分考虑到临床应用的要求和目的,需要对采购设备进行严格的甄选,方能真正的得到新技术的优势。通过对相关市场和产品的考察,我们认为Hologic的Selenia Dimensions系统能够真正的实现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如上内容,请领导参考和查阅。
第五篇:数字城市管理进展情况
数字城市管理进展情况
数字城管最早起源于北京市东城区的网格化城市管理,即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1万平方米左右的单元网格,通过对单元网格内部件和事件的编码、巡查,依托数字化信息平台,形成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城市管理模式。国家住建部充分肯定北京市东城区这种管理探索,并决定在全国推广,于2005年7月、2006年3月、2007年4月,分三批确定了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城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已经以“数字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城市管理”等名义在全国广泛推广。
目前数字城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规范和指导着全国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但其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数字城管现存标准规范、建设范畴、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数字城市管理标准规范
目前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标准规范主要包括: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14-2007)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CJ/T315-2009)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CJ/T292-2008)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技术规范》(CJJ/T106-2010)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T293-2008)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 213-2005)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CJ/T 215-2005)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建城[2009]119号)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城[2005]121号《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 2 数字城市管理建设范畴
2.1 用户
数字城市管理业务涉及3大类用户: 系统用户
即数字城市管理总指挥部所属角色,是系统的直接用户,包括:总指挥员、综合值班员、专业联络员、运行保障服务员4小类。系统直接用户一般为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城管执法部门人员。
外接系统用户
指与本系统发生信息、业务联系的外围系统用户,包括:相关委办局业务系统、市属责任单位业务系统、区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等小类系统用户。
公众角色
上报城市管理涉及的问题及接受城市管理信息服务的社会公众。
本图以北京市为例
2.2 数字城管涉及对象
住建部网格化标准动作:7大类85种部件,6大类54小类事件。
部件的大类分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以及扩展部件类。
其中:
公用设施类主要包括水、电、气、热等各种检查井盖,以及相关公用设施等; 道路交通类主要包括停车设施、交通标志设施、公交站亭、立交桥等; 市容环境类主要包括公共厕所、垃圾箱、广告牌匾等; 园林绿化类主要包括古树名木、绿地、城市雕塑、街头坐椅等; 房屋土地类主要包括宣传栏、人防工事、地下室等; 其它设施类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工地、水域附属设施等;
扩展部件类专门用于对未包括在上述大类中而又确需分类管理的部件的扩充。
事件的大类包括:市容环境类、宣传广告类、施工管理类、突发事件类、街面秩序类以及扩展事件类。其中:
市容环境类主要包括私搭乱建、暴露垃圾、积存垃圾渣土、道路不洁、水域不洁、绿地脏乱等;
宣传广告类主要包括非法小广告、违章张贴悬挂广告牌匾、占道广告牌、街头散发广告等;
施工管理类主要包括施工扰民、工地扬尘、道路遗撒、施工废弃料等; 突发事件类主要包括路面塌陷、自来水管破裂、燃气管道破裂、下水道堵塞或破损等;
街面秩序类主要包括无照经营游商、流浪乞讨、占道废品收购、店外经营、机动车乱停放等;
扩展事件类专门用于对未包括在上述大类中而又确需分类管理的事件的扩充。
数字市政公用事业信息管理:包括燃气管理、户外广告管理、园林管理、环卫管理、供热管理及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等。
城市运行态势监测:通过各相关单位(如电力、热力、交通、、通讯、大气、金融、旅游、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上报监测指标数据,如由电力公司按一定频率上报电力行业的今日最大负荷、明日预测最大负荷、历史最大负荷、最大负荷发生时间、运行状态、整点最大负荷等运行指标,经过城市运行态势分析模型后,形成城市运行总体态势分析。
城管执法:主要包括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市容、市政、绿化、工商、公安、环保、水务、建设、房地、规划等方面的执法处置。
2.3 建设内容 2.3.1 组织体系建设
按照监督考核相对独立的原则,数字城管建设应明确隶属于政府的相对独立的综合协调部门,完成城市管理监督考核职责。将分散的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考核职能,集中到与处置职能脱钩的监督考核部门中,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和监督考核的职责分离,为建立独立的监督考核机制奠定必要的组织基础。
按照城市管理问题处置资源下放的原则,将分散在城市各职能部门和设区城 市区级政府的处置资源(包括人、财、物、事)尽量直接配置到市和区以下的基层执行单位,为发挥处置资源的最大时效和提高基层处置能力,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2.3.2 制度体系建设
监督制度建设。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标准规定,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监督手册》,构建以问题发现、核查结案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监督制度体系,以确保城市管理问题高位独立监督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处置制度建设。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立案、处置和结案》(CJ/T315)标准规定,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指挥)手册》,构建以处置职责重新确认、处置结果规范、处置时限精准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处置执行的制度体系,以保证城市管理问题各处置责任部门的职责清晰、结果规范。
考核制度建设。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CJ/T292)标准规定,制定《城市管理综合绩效考核办法》,以标准化的处置结果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对各执行部门和监督机构的考核制度体系,形成一个监督轴驱动多部门组成的处置轴,全面提升处置效率的核心动力机制。
长效机制建设。在城市现行管理体制下,积极推进将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纳入到城市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督察或干部考核等制度体系,以保证监督、处置、考核机制长期发挥效能。
2.3.3 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标准规定,建设数字城管中心机房、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体系、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平台。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标准规定,建设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及数据交换子系统。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T293)标准规定,进行城管通硬件的选型和采购,建设城管通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
以下为北京市数字城市管理与运行平台的主要内容: 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
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是以“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为基础,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勾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
主要包括:
(1).城市管理资源台帐
建立各类城市管理资源目录,摸清家底,并翔实记录动态运行情况,分析人、财、物、信息等各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益,为城市管理资源优化配置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2).城市管理指挥协调
通过值班管理、大屏幕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无线通讯对讲系统等功能,可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立案,根据权属设置分派给相关责任主体,以及进行任务监控、督办、催办、结案等的指挥协调。
(3).城市管理公共服务
通过统一表单、数据交换,实现政府与公共服务企业之间的系统对接,加强行业监管,规范企业服务水平;同时,通过短信网关、门户网站、城市管理广播等渠道,可将各类城市管理信息及时发布给公众,并加强政民互动。
(4).城市管理监督评价
可从时间、质量、效益等方面,通过对比、排名、报送领导、信息公开等手段,对各类城市管理责任主体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评价。
(5).便民电话呼叫中心
基于GIS的位置服务、固定电话定位、话网互通以及PCRM(公共客户关管理系统)技术,实现了面向公众采集信息的高效人工服务和人性化的自动语音信息服务。
(6).智能终端应用
基于智能终端开发的集拍照、摄像、录音、表单填报、地图导航、任务处置、即时消息、统计分析、无线数据传输功能为一体的移动掌上业务信息终端。既有适合一线业务人员使用的“处置通”版本,也有适合领导移动办公的“决策通”版本。
(7).数字视频监控服务集成
可将公安、交通、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视频信号,通过大屏幕集成系统“遥视、遥控”,或者通过视频服务器提供监控、存储、转发等服务功能,可嵌入到各类应用程序框架中集成应用。
数字市政公用事业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数字市政公用事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由多种通信手段相融合的集监控、应急、指挥、管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市政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基本满足和实现日常市政业务的可视化管理,对重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能进行初步的实时监控、指挥、评估和应急处理,为城市市政、市容管理及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手段,从而最终实现市政管理手段现代化。
数字市政公用事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1).市政基础设施资源系统(2).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3).井盖管理信息系统(4).供热管理信息系统(5).加油加气站管理信息系统(6).燃气管理信息系统(7).户外广告管理信息系统(8).环卫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
城市运行监测系统
城市运行监测挥系统是通过采集有关能源和水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防震减灾等城市整体运行指标数据,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城市运行监测指挥平台,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运行监测指挥体制,达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监控和全方位覆盖的城市运行状态监测指挥的目的,实现管理关口前置,防患于未然。同时,采用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建立城市运行监测指挥的长效机制。 城管执法系统
“数字城管执法”建设围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指挥、执法、督察、应急、公众服务等方面进行。结合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提高城管执法效率,增强城管执法科学决策能力,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应用。
主要应用系统包括:(1).行政管理系统
包括OA系统、人力资源、资产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等系统。(2).执法勤务系统 1)执法处置管理子系统 2)城管执法督察管理子系统
3)人员、车辆定位系统+GIS子系统、4)数字集群通讯子系统(数字集群通讯电话应用)5)城管执法电子监控子系统(3).公众服务系统 1)城管执法信访系统 2)城管执法咨询服务系统 3)城管执法政府网站
2.3.4 基础数据建设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标准中规定的关于城市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数据需求,建设以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正射影像图等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标准规定,编制本地区单元网格划分与分类编码工作方案,并建设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单元网格数据库。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标准规定,编制本地区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和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基于单元网格数据库的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库。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CJ/T215)标准规定,编制本地区地理编码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城市地理编 码数据库。目前存在的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认为在数字城管探索和发展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三重三轻”问题,即重平台建设,轻管理跟进,重硬件建设,轻实用效果,重新建扩建、轻资源整合。此外,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推行过程中,有的行业主管部门认识不统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强有力的推动指导措施。在数字城管推进过程中,体制机制、推进主体、参与主体、信息资源整理利用等问题比较突出。
3.1 体制机制问题
从数字城管系统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案件结案率有待提高。一些常规案件不能及时处置到位,一些督办案件更是久拖不决,如违章建筑、流动商贩等,其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不顺。从管理体制上来看,受制于地方机构编制控制,数字城管的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设在城管局或市政管理部门,管理权威有限,跨部门协调能力不够强。从运行机制上看,目前数字城管主要还是在城管系统内部运转,有些问题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有些问题属主或属地界限并不明确,有些问题是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因区划调整、征地拆迁、产权变更等出现的新矛盾,则因无牵头主管部门和主要责任人的督办而长期得不到解决。
3.2 参与主体问题
数字城管模式,基本上是从市、区到街道,建立自上而下比较完整的运作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主体无疑是各级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其次是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垄断型企业,如供电、电信、移动、联通、自来水,燃气等公司。从问题发现、问题处置到处置结果的确认,处置绩效的考评,基本上是在政府系统内部循环,而作为城市主人的广大市民却被游离于数字城管之外。的确,市民可以通过12319热线和电子邮件向政府或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但这种过程并不透明,不为广大市民知晓或运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未能有效发挥。3.3 公众服务问题
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工作流程包括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和核实结案六个阶段,从该流程中可以看出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重在对城市管理案件的监督及管理功能,缺乏对公众的信息服务功能。
图 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工作流程
3.4 信息资源整合利用问题
大多数数字城管平台缺乏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挖掘及有效利用,数字城市管理平台拥有多个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丰富,但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资源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部分领域和部门应用效果不够明显。
信息资源利用方面较为滞后,信息采集环节薄弱,缺乏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业务处室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足,尤其是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有限。
3.5 基础地理数据更新问题
数字城管系统基础地理数据更新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比例尺基础地形数据的更新,二是城市部件数据的更新。大比例尺地形数据的更新一般取决于当地的规划和测绘部门数据更新的速度,当前只有少部分城市建立了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动态更新机制,而更多的城市都是2-3年更新一次或很多年才更新一次。城市部件数据一般都是各地在建立数字城管系统之初,通过一两次大规模的普查获取的,但在系统建成运行之后,城市新增和变更的城市部件数据获取则无法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普查获取,否则会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由于城市管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新增和变更的城市部件数量约占总量的 5%-10%左右,这些数据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更新,将会对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北京市城市管理平台数据上报更新流程为:
部件、网格、街道社区、兴趣点、交通部件等数据由城六区上报至市级信息化城市管理平台,各区上报的数据很难保证完全符合数据入库标准,因此在数据入库之前需对数据进行检查校验,对于不符合入库标准的数据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由各区进行处理重新上报,从而保证入库数据的质量。然后由数据运维工程师对各区上报的数据需进行整合、处理,通过数据处理工具导入到数据库。
图 数据更新流程
数据检查
数据检查主要是对各区上报的部件、网格、街道社区等100多个图层进行检查,主要从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检查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各区,如不符合要求,需各区重新整理之后再提交。 数据处理
通过数据处理工具对城六区符合标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 数据入库
将原有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出备份,删除原数据库中数据,通过数据入库工具导入整合后的数据。 市区联调
数据库更新后,需进行市区平台联调,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以上流程可以看出,数据更新需要人工辅助进行,程序复杂,技术较为落后。解决思路
4.1 加强绩效考核,全面提高问题处置率
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发现容易处理难。数字城管极大地提高了问题发现率,处置能力也应该有相应地提高,否则割裂了效率与能力的关系。因此,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数字城管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是数字城管模式健康运行的根本保证。一是扩大考核的范围,提高问题处置效率。建议将公安、交通、水务、环保、绿化、房屋土地、城建监察等有关职能部门,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垄断型企业,如供电、电信、移动、联通、自来水,燃气等公司纳入考核范围。二是科学制定综合绩效考评办法,建立和完善工作绩效、运行效能和社会诚信评估评价体系,用量化的绩效指标衡量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效率效能。既要考核问题发现和处理的数量,也要考核处理的质量;既要考核处理过程的反应时间,也要考核同一问题的反复发生率,还要考核部门公开承诺的兑现程度。三是定期分析考评结果,找差距、明目标、促改进。每月召开会议,研究考评结果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和苗头性倾向,对于管理权限不清的,要明确责任部门和管理职责;对于跨部门,跨区域的问题,要明确牵头部门,必要时在人力财力上给予专项支持:对于职责清晰、未按时完成任务的,要提出警告,明确改进方向,承诺完成时限。四是有效利用考评结果,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通过工作简报、政府网站、新闻媒体,每月公布各部门工作绩效和考评结果,接受领导和市民的监督。考评结果要与行风建设、行政效能建设机关作风建设评比相结合,与主要负责人的考核、晋职晋薪相结合,促使各部门切实采取措施,将管理关口前移改变被动处理问题的局面。对于长期不能完成任务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追究领导责任,以保证监督、处置、考核机制长期发挥效能。4.2 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市治理
城市管理需要全民参与。在数字城管运行提升阶段,应该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其措施有三:一是继续完善竞争机制,采取服务外包方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信誉好的公司或第三方机构负责问题发现、报告和监督工作。二是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适时打破万米单元网格法,实行以街道和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治理模式,明确街道对一些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权。由社区居民兼任数字城管的信息员、调解员,疏导员。这样既可以保证问题发现率,又有利于提高处置率。三是充分利用12319服务热线扩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他们有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要引导好,利用好,形成市民与政府良性互动、共同管好城市的格局。
4.3 基于移动互联网,及时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利用移动App应用或微信平台,及时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例如城市管理平台收集到案件信息后(如某小区附近某井盖被盗),除了需要对该案件进行立案处置,还需要将该信息发布给途径附近的公众,以免公众发生意外,可以建立城市管理移动App应用或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当公众应用该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服务信息。4.4 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统一的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中心,提供统一信息服务出口
城市管理数据整合、利用思路如下所示:
梳理分散在城市运行监测平台、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数字市政等多个系统中的城市管理信息资源,按基础地理数据库、空间专题数据库、业务专题数据库、政务专题数据库等类型进行资源编目;
将资源编目成果注册至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中心,同时将分散在各个业务成熟的系统中的空间专题数据、业务专题数据汇集、存储至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中心;
由目录服务中心的专人对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中心的资源目录进行更新;
维护构建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框架;
整合现有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初步构建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中心数据库框架;
根据业务成熟度,建设部分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 基于现有信息资源,构建城市管理决策分析系统,实现基于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中心的信息展现和服务;
基于现有信息资源体系,试点信息资源对外共享应用服务。4.5 理顺城市建设管理和地理数据生产部门的关系,建立动态数据更新机制
城市道路、管线建设及门牌设立等工作,应通过竣工测量和数据采集进行及时更新维护。
加大使用和推广地理信息采集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开发,例如地理信息采集器(集地图加载、地理数据定位、拍照、属性录入为一体的设备)。
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众多的区县二级指挥平台和建设单位积极性和作用,理顺城市道路、市政部件变化情况及时上报指挥中心和更新维护单位的渠道。
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监督员现场巡视作用,上报部件变化情况,定期更新维护。
加强和制定城市管理部件的责任、权属单位管理力度及办法,为城市管理部门高效、准确核准部件权属和责任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将“数字城管”空间数据库更新维护工作纳入到城市管理的常态化、制度化管理工作中,确保更新维护工作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