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类的祖先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5:1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 向人类的祖先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 向人类的祖先教学设计》。

第一篇: 向人类的祖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2、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3、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开展评价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我们共同的祖先》是第一单元寻根问祖主题一《文明的曙光》的课题1,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要了解古老的历史,就要从了解《我们共同的祖先》开始,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知道我们是炎皇子孙。作为“文明的曙光”就从这里开始,因此教材编排是非常合适的,使学生简单了解文明发源地的四大文明古国,更重要的是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更能为祖国悠久的历史而自豪。

三、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难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等。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爸爸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你的爷爷奶奶呢?……”学生说一说,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

(二)活动探究。

1、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他们存入“问题银行”。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活动。

(1)学生分小组整理和评议所提出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两个既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指导:选择好主题后,要大胆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集体交流。

1、学生代表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

2、师生评议.(四)课外延伸:

在课下的时间里通过阅读图书或上网了解人类的进化史。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篇:《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搜集资料探究人类祖先的奥秘。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搜集关于人类祖先生活的相关资料,制成资料卡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面《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的学习中,自己的一些观点可能会与其他同学不一致,甚至与科学家的观点不同,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当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二)活动探究。

学生阅读《“连中三元”的奇迹》,了解贾兰坡与“北京人”的发现经过,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三)交流与表达。

1、小组选派代表将研究成果在全班交流,学生集体评议。

2、教师将自己制作的资料卡课件通过投影加以展示。(教师结合资料卡进行适当讲解:人类与猿的关系、女娲造人的传说、人类的进化……)

(四)延伸拓展。

1、学生把自己在前面提出的关于人类祖先的问题加以整理,将没有解决的问题整理后提出来,教师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引导。

(1)现在的黑猩猩也能进化成人吗?

(2)既然人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为什么人的皮肤有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呢?

(3)达尔文的进化论存在哪些缺陷呢?

2、学生小组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

3、学生代表将各组的讨论情况加以汇报。

(五)总结。

教师结合资料卡对学生的探究进行适当的讲解补充。

(六)课外活动。

学生搜集关于地球上不同人种的资料。

第三篇:《中华民族的祖先》教学设计1

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及华夏族、华夏文化等基础知识.通过读诗词及远古传说等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并懂得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的某些情况但又与史实有所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收集资料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活动,体验合作学习。2.利用自制的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古代中国的地域文化各具风采,最终构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由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远古先民们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难点:神话传说与史实的区别、部落与部落联盟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初祖”?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问题。

(二)新课探究: 合作探究一: 你认为传说和史实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概括总结:神话是远古居民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自然事物的虚构,是客观现实和生存实践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而传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素材,并非完全虚构。我们不能把传说当作真实的历史,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学的真实性、科学性。也不能用历史事实去衡量远古传说。

课件展示历史地图及图片若干幅:

使学生认识祖国的文化遗址,满天星斗。各地区的先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合作探究二: 为什么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

教师概括总结:

距今5000年以前,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是黄河流域最为强大的两个部落,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后来,黄帝部落和西方炎帝部落联盟,打败了蚩尤部落,大家就推举黄帝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经过长期发展壮大,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成分。因此,中华民族尊奉黄帝、炎帝为祖先,自称是炎黄子孙。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华夏族大约是在周朝形成,相传夏朝、周朝的统治者是黄帝的后裔,他们尊黄帝为祖先,也就是说黄帝部落逐渐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在传说中人们把许多东西的发明权都归于了炎帝和黄帝,因此,他们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第四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第五篇: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

军王小学 六年级 王校长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都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搜集和调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探究造纸术的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鼓励他们以后为继承和发展祖国悠久的文化做贡献。

学习准备

1.教师准备华佗像、五禽武功图和青铜器的图片如司母戊鼎、编钟等。2.教师准备张衡像和地动仪的复原模型、震动示意图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地动仪内部结构幻灯片。

3.教师准备医用针灸用品和一些中草药等。

4.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扁鹊、华佗、张仲景、张衡等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等科学家的资料。5.师生准备造纸的工具和原料。

教学过程

1.神医扁鹊和华佗再世(1)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或自己生病时吃过中药吗? “对中药你知道多少?”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医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2)展示资料,阅读课本

同学们知道“神医扁鹊”和“华佗再世”的说法吗?(课件出示扁鹊和华佗的图片)让学生了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和他们的医学成就。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资料,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可对“伤寒”和“杂病”概念简单做一解释。(3)纳总结,情感升华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归纳出我国医学上特别是中医学上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归纳整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民族自豪感。2.灿烂的青铜器文明(1)展示资料,激发情感

师用课件展示搜集到的青铜器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名称及来历,激发学

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在教学时让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学生说一说。(2)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资料初步了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工业制造和音乐方面的成就。然后通过“你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或“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问题的提出,由小组或教师再介绍一些有关青铜器的知识 3.领先的天文与数学成就(1)生活导入

以数学课程中用到的圆周率或生活中的作用。以“圆周率的创始人是谁”或“你知道算盘的来历或最原始的计算工具是怎样的”、“我国最早的数学书籍是什么”等问题导入下一个环节。

(2)教师展示课本或搜集到的资料,进一步介绍祖冲之在我国以及世界数学史上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伟大创造。通过介绍算筹等计算工具,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通过《〈九章算术〉》的介绍,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特色及在数学史上的成就。(3)讨论交流

生在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之后,让学生谈一谈感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在教学时通过情境的设置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4.张衡与地动仪(1)问题引入

教师可以直接用“地动仪是干什么用的?世界上第一个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又是谁发明创造的”引入本课。(2)讲一讲

利用学生搜集的在关张衡的资料,通过学生交流,了解张衡刻苦钻研和勇于创造的精神以及他对世界天文学所做的贡献。(3)读一读,看一看

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和它报告地震发生的原理。然后教师出示地动仪课件,让学生根据图形进一步直观地体验地动仪的构造原理地。可以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说一说它的构造原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4)议一议

通过提问“听了张衡地动仪的故事,你从中能够学到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家张衡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地动仪在世界天文学中所处的地位。(5)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们对世界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让学生讲一讲所知道的其他著名的古代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成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祖先很多领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有很多是世界之最,处于领先地位。5.在造纸中感受中华文明(1)生活引入

今天,纸张和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仅我们学习用到纸,其他许多地方都离不开纸。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纸?知道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展示资料

从“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纸,那么没有纸的时代人们是如何进行记录和书写的”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了解纸使用前一些国家、地区的书写材料,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同时体会这项发明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接着介绍中国造纸术向世界传播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一些资料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对世界的伟大贡献。(3)活动体验

学生根据课本中介绍的纸的制作过程,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造纸。活动之前师和小组要做好准备工作;分组;各小组成员分工。教师在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时间和空间上要开放。教师在活动中发挥组织、指导和参与的作用。

(4)感受成功通过小组交流或展示所制作的纸张,在自己所制造的纸上写上造纸经历的过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良好学习态度。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要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应放在制作过程的评价上。

2014.3

祖国建设突飞猛进 军王小学 王校长

教学目标:

态度 学生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在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国防建设、水利事业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产生对新中国建设者的敬仰之情。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能力 培养搜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通过今昔对比,培养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调查,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知识 了解我国石油和汽车工业、国防建设、水利事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新中国建设者的典型代表人物,认识和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知新中国建设的辉光成就,产生民族自豪感,加深对党、对祖国的热爱。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图片、资料;了解研制核武器的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搜集三峡工程的资料和新闻报道。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大庆油田传捷报 中国人能制造汽车了

一、大庆油田传捷报

1.投影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石油的图片、资料。2.师简要介绍建国初期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状况。3.播放有关大庆油田建设的影片片断。

4.提问:大庆油田的建成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大庆油田对国家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

5.学生阅读课文和“小资料”

6.学生分组观察“石油分布图”,说说我国石油分布的情况。7. 师:补充介绍大庆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

8. 讨论:从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奋发图强为国争光、排除万难艰苦创业的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的风格、认真负责埋头苦干的作风)

二、中国人能制造汽车了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汽车吗?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汽车品牌。2.提问:汽车有哪些主要用途? 3.师 旧中国我们没有汽车工业,50年代,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我国汽车公认的刻苦攻关,生产出了第一批国产汽车。

学生阅读P29课文。

讨论: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全国人民为什么备受鼓舞?(解放牌汽车诞生标志着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从此我国汽车工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4.国产汽车博览会

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国产汽车的图片、资料,讲一讲有关国产汽车的故事。

班内选代表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中国人民的“争气弹”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一、情景导入,合理铺垫

1.播放有关原子弹博扎的录像片。

提问;原子弹破坏力如此巨大,为什么我国还要研制它? 教师向学生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形势,认识研制核武器的必要性。理解“争气弹”的含义。投影出示

2.生阅读课文P3132,思考: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是怎样历经艰难,最后取得成功的?

3.投影出示 P33教材内容。指名读读。

讨论:为什么中国在拥有原子弹之后却向全世界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

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全面认识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4.介绍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两大基地

我国最早的核电站是浙江秦山核电站,它于1991年12月正式投产发电,结束了我国无核电的历史。1994年建成投产的广东 大亚湾核电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核电站。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谈话导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修建了刘家峡、葛洲坝的大型水利工程,为祖国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知道目前我国正在修建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吗? 2.揭示课题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3.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三峡工程创造了那些世界之最?三峡工程的兴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4.小结: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产生重要影响。

5.说一说,在我们唐山有什么水利工程?你能为保护这些水利工程做些什么?

三、总结本课

2013.9

下载 向人类的祖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 向人类的祖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祖先的摇篮》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卢向华

    课题: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于寺学校卢向华 课型:新授 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营养物质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 2、了解蛋......

    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

    健康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追求。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需要不断地与各种疾病作斗争。人类疾病的发生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有些是由于人类自身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并且会遗传......

    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②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③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 ①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习题2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习题 填空题: 1、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 )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 )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2、1831年12月,年轻的达尔文登上了要做......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xiexiebang推荐)

    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朱江霞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

    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精选]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一单元:科学技术与人类 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学习目标 态度:通过向学生介绍医学、工业制造、音乐、数学、天文学、造纸术等中国古代......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推荐5篇)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