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 针对乒乓球学习入门时的球感、步法、反应等基本功练习较为枯燥和乏味且频繁地捡球等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问题。提出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和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优势,最后给出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分组循环 乒乓球教学 应用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且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少皆宜,是适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一项体育教学项目。然而,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因入门时的球感、步法、反应等基本功练习较为枯燥和乏味,且频繁地捡球抹杀了乒乓球的趣味性,使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很难持久。因此,丰富多变且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乒乓球教学的初级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分组循环流动机制引入乒乓球教学中,效果良好,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一、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设计循环circulate;circle :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分组循环是指在乒乓球教学中,先对全班学生(42人为例)进行分组,每组6人,共七组。组别按一、二、三、四、五、六、七排序,一、七组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每组成员相对固定,且为一个学习、练习集体,要求练习伙伴只能是组内成员。教学一段时间后,小组内进行教学比赛,教学比赛分出小组成员名次,每组的成员根据比赛的名次,1、2名进入前一组,3、4名不动,5、6名后退一组。
二、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操作
(一)先对教学总学时划分为若干周期,如果总课时是64课时的话,一般8课时为一周期较为理想,每个周期安排一次小组比赛,根据比赛名次进行升降流动,部分学生在下一个周期进入新小组学习、练习。
(二)在乒乓球教学的初级阶段可以随机分组或学生自由组合,组成七组,教师给每组排序。向学生说明一、七组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
(三)在一个学习周期内,相对独立的学习小组的成员必须在组内找学习、练习伙伴,不可到其他小组去找,这样方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四)在乒乓球教学的初期,教师一定要讲解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简单的比赛规则,使学生能够看懂和欣赏乒乓球比赛。从而更加喜爱乒乓球运动并热衷于乒乓球比赛。
(五)多安排小组内部的学习交流和好差组员之间的互动,给机会让水平较高的学生指导较差的学生,形成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三、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优势
(一)分组可以便于教师的管理。
把42人的一个班级,划分为7个学习小组,组内讨论问题操作相对简单,效率高,更加节约时间。同组组员找练习伙伴也更容易,因人员相对固定,选择目标较少,较为快速。教师使用一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容易。使得教师在管理上更加省时、高效。
(二)更好的锻炼学生对各种球路的适应。
在一个学习周期8课时的合作时间里,每组学生内部的各同学之间进行练习配合,相互之间了解和适应彼此的球路。一个学习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时 锋1 时 朵2(1.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 江苏省 210046 2.南京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 210022)摘 要 针对乒乓球学习入门时的球感、步法、反应等基本功练习较为枯燥和乏味且频繁地捡球等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问题。提出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和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优势,最后给出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分组循环 乒乓球教学 应用周期结束后,人员的流动会重新建组,大部分学生又要找新的练习伙伴,再一次适应新伙伴的球路。不断变换学习小组,不断变换练习伙伴,使学生在循环机制环境中不断适应不同球路,有利于提高乒乓球技术水平。
(三)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对抗的乐趣,提高竞争的意识。
竞争意识是现代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的一个方面。分组循环流动机制中的流动方向依据是小组内比赛结果(1、2名进入前一组,3、4名不动,5、6名后退一组),所以,其形式含有一个虚拟的升降竞争机制,每位有上进心的学生自然想升而不愿降,比赛也是想赢而不想输。这样,可激励学生学习上的更大进步。乒乓球运动本身就是对抗性项目,它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竞赛之中。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就要使学生会欣赏乒乓球比赛,并亲身体验乒乓球比赛的乐趣,竞争的乐趣。这也是分组循环流动机制的一大优势。
(四)学生在练习配合中增进感情,体会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也可说是团队意识,也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另一种素质。小组内的学习讨论,好帮差练习等环节,可以使学生相互之间更加熟悉,增进感情,体会合作意识。流动到新的学习小组,又会对新的组员进行交流和了解,几次循环流动后,同一个乒乓球班的学生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就更加深刻了,整班的学习气氛就不会因为陌生而沉闷。
(五)发挥小组内高水平技术学生的带头作用。
42人一班的乒乓球教学,对一位体育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想使学生快速提高技术水平,最好是一对一指导和陪练。但一位体育教师没有时间做到一对一的陪练和指导每一位学生。好帮差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好帮差练习,一方面,对每组内较差的学生来说,水平好的学生对他们的指导和陪练,减少了学习的困惑和频繁捡球的厌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无疑对技术的快速掌握提供了保证。同时,技术好的学生无疑给技术差的学生树立了榜样,刺激技术差的学生产生学好技术的愿望和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为较高水平的学生提供指导和陪练机会,这种经历可以使其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和发挥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陪练本身也是一种技能,对学生控制球的力度、旋转、落点能力有较好的锻炼作用。
四、分组循环机制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分组循环机制的应用必须结合一些以小组为学习集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发挥其优势,否则,意义不大。
(二)分组循环机制可以在时间上灵活应用,如总学时是64,可以安排32学时应用,32学时不用。划分若干学习周期,也可长可短,8学时为一周期可以,10学时也可以,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掌握和安排。需要提醒的是,每一次循环流动要通过小组比赛的话,比赛是会占用教学时间的,所以,学习周期尽量不要安排的太短,否则,学习和练习基本技术的时间太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第二篇:论文分组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分组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朱玉峰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 271200 摘要:课堂中利用分组讨论可以提高有限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分组讨论教学;问题精选;形式丰富;环节设计
分组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课堂中利用分组讨论可以提高有限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应用,我也尝试运用分组讨论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学生分组
编学习小组,是分组教学质量的保证,小组的优化组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性别、品德等差异。我们的班额是50人左右,最好建立8-9人的学习小组,使组内各成员间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助互促。同时选出一个品学兼优,组织、协调、表达能力都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把他培养成小组的“小先生”,老师的“小助手”。
二、精选讨论问题
设计讨论的问题的前提是一定要紧紧扣住地理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入手。在此基础上设计围绕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问题。设计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问题的设计要步步深入,要有启发性、层次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
1、要作一定的引导。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2、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讨的时间。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或出现思考障碍,或出现答案不一,此时是开展分组讨论的最好时机。如果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丰富讨论形式
灵活运用分组讨论的不同方式是吸引学生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
1、协商法
讨论时,小组成员可以先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或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这既发挥了每一个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又汇集了同学们的共同智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互补法 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独立思考后,随机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以他的意见为参照,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最终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全班组与组之间的探讨,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
3、提问法
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可学生之间点名提问,也可男女生相互提问等等。这样的方法增强了趣味性,如加入一些竞争机制,则使学生产生较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本来一堂比较枯糙的课就这样变得容易理解,且锻炼了同学的思维能力。
4、主持人和“小先生”法
班长或课代表担任主持人,进行问题提问,主持学习过程。小组长担任小先生,全面阐释本组的学习观点,展现本组的研究学习成果。这样,更有利于学习知识的落实和掌握。
四、设计教学环节
1.精心准备
教师的准备: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彻底摒弃“填鸭式”教学。备课时要以备知识为主变为备学生为主,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准备分组学习的内容(包括讨论题、学习主题、绘、填图表、自测练习等)和方法时,一定要把握一重要原则,即不仅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还要能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有适当的坡度和跨度。
学生的准备:回来分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耐心指导 分完组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方法指导非常必要。先培训小组长如何带领小组预习、提问、讨论、记录、总结,如何协调组内成员间的关系和传递师生间的信息等。然后指导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可花上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讨论“面对问题如何查找资料”、“到什么地方去查询资料”“如何积极参与讨论并尊重他人的观点”、“组内成员如何分工”、“怎样参与竞争和正视成败”、“不善表达的同学作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和行为法则。
3.灵活实施
分组教学活动把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引进课堂,会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这也就要求教师这个导演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如准确灵活地调控时间、节奏,收放自如地调节课堂气氛,机制灵巧地应对突发情况,如我在讲《陆地上的自然带》一节时,让学生分组去查找某一种自然带的相关文字、图表、影像等资料,选出一人做导游,带领大家游览该自然带风光,老师担任主持人,进行最佳导游评选。热热闹闹的一节课,学生所学的知识远远超出课本的一小段话。
教师在灵活调控课堂时,还要会灵活处理各类课型,我的做法是:学习新课时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讨论,竞赛课堂测评;习题课先给各小组分配一些代表性的错题,给予适当辅导,课堂竞赛“小老师”如何应用知识及解题思路、技巧;复习课给各小组章节任务,经课前预习,课堂竞赛整理知识结构的准确性、归纳知识点的全面性、在地图上填写地理事物的准确性等。有一些课题如“环境人口容量”组织学生以乐观者和悲观者的立场进行辩论;“爱护地球-我们的家园”组织演讲比赛„„等,经常“花样”翻新,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效益。
4、适度评价 分组教学活动中,大量的时间和教学内容都留给了学生,因此更需要及时评价,其中教师更多的应给予激励性评价,如在讨论过程中随时指出哪组速度快、哪组思路好、那个同学点子高、那个同学资料新等等,结束课堂时评出当天方法最优组、效率最高组、协作最好组、进步最大组、效果最佳组„„等,让70%以上学生得到表扬和肯定,即使对不足之处或问题,亦给予善意的批评矫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老师的关爱和认同,对自己充满希望和自信,培育出全班蓬勃上进的朝气和活力。同时也应鼓励小组成员间通过自我评价来自我调节,通过互相评价来取长补短。
总之,分组讨论法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对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效率的提高有较显著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胡云富;高中数学“分组教学”的理论和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11期
(2)陈艳;论中小学体育教学单元构建与分组教学[J];体育教学;2008年01期(3)陈金霖;分组教学应注意“七要”[J];体育师友;1992年04期(4)杨文娣;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1期
第三篇:分组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英语教学班规模加大,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减少,大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难以提高,使得很多学生过早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该文通过研究分组教学的优势,总结了分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班;语言交际能力;分组教学法;教学
1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组教学的原因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在三级目标体系中,基础目标是针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需求确定的,提高目标是针对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特殊需要以及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
1.1教学环境的驱使
我国自1999年开始进行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高校扩招直接导致高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在学生数量激增,师资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对公共课实行5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包括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增加了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教育指导的对象,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然而,大学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只有小班教学才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训练,才是大学英语教学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之时(Rogers,1969),尤其是以交际使用为目的的语言学习更是如此。
1.2教学内容的驱使
现在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为每册书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除了括PrereadingActivities,TextA,TextB和AdditionalTheme-relatedActivities四个部分外,还附有大量的课后习题。每节课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得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安排在课文讲解和分析上,导致教学形式单一。教师要完成正常的教学计划,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互动。而语言教学的实质不是向学生机械地传授语言知识,而是要创造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为学生主动地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便利(Benson,1997)。
1.3教学目标的驱使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要想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就要加大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而人数激增的大班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各自的座位上,课堂实践活动仅仅局限在少量的师生互动,教师因为时间关系,很难与每个学生进行互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锻炼机会大大减少,最终导致语言交际能力差,难以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2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分组教学出现在19世纪末。由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和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需要,不仅要求教育培养大批人才,而且要求教育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于是出现了分组的教学形式。5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分组教学在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再次受到重视。分组教学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以实现既定的学习任务为目标,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考核标准的学习过程,被认为是现代教学中最重要、最成功的教育改革。在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今天,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Richards,Rodgers,1986)。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及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由学生自己决定(Rogers,1969)。但大班授课的形式严重的束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仍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占用了课堂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大大减弱,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减弱,英语应用能力下降。离开教师和课本,学生便失去了方向,茫然不知所措。很多学生课后不知道学什么,怎样去学。本来是检验在校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四、六级等级考试,也成为大学生的负担。背单词,做题海,完全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很多大学生在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后,不再主动进行英语方面的学习,语言知识的迅速退化,使得十几年学习英语的努力付诸东流。
3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组教学的可行性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学习特点具有复杂的学习心理特征,这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学习目的性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使得他们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上。有些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继续报名,期待取得更好的成绩。每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托福、雅思、GRE等语言考试,帮助自己将来毕业后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获得一席之地。语言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是具有独特兴趣、目的和需求的不同个体(Richards,Rodgers,1986)。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环境要求很高,他们愿意汲取更多更广更丰富的知识,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希望在课堂教学中被教师重视,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在英语学习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组教学可以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得到大学生的欢迎与支持。
4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组教学的优势
4.1提高出勤率和听课率
大学的大班教学,课堂纪律松弛,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面对人数过多的大班,教师无法一一顾及,有些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做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看小说,玩手机,甚至是公然在课堂上睡觉。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也经常存在,而教师不可能每次上课都点名,检查人数。尽管有相应的考勤机制,也会有学生点过名就溜走,或点名的时候替没来的学生答到,给教学秩序带来很大的不便。分组教学,出勤已经不再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不仅受到教师的制约,也受到同组同学的监督和牵制。个人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整体成绩。分组教学,能够让出勤率一目了然。以小组为单位,发言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也会更好的避免学生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听课率。
4.2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分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分组教学把教学对象从个体变成了小组。分组学习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把教学任务分配给各小组,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展开充分讨论和交流的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监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小组个体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组教学还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解为重点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互动的机会,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帮助他们形成自学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分组教学还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输入的效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比较,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有利于个体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后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5结语
作者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验证,分组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王坦,2002)。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分组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大学英语教育的大班教学通过分组教学创造和谐、民主、愉快、互动性强的课堂气氛,真正的提高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第四篇:分组教学在中职美术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分组教学法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钦州商贸学校 龚琪琪
摘要:分组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其中选择
一、两名综合素质较高并积极的组员作为组长,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同步共进法和异步共进法来把实际操作的内容进行层层分析,从易到难,从而达到培养“小老师”,减轻老师在同一操作问题上重复辅导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水平的一种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精神。
关键词:分组教学法 美术设计 互动 提高兴趣 提升自信 鼓励 良性竞争 激发潜能 合作精神
由于中职学生本身整体素质和能力较弱,接受能力有限,并且班级人数较多,然而美术设计专业又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操作性太强导致学生进度较慢,致使有大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进度。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操作较难的“任务”,对于学生频繁的提问,就会导致老师难以及时一一解答,这必然造成许多学生处于“失助”的状况,长久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动力和信心,最后差的学生会越差,从而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水平。目前,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已经成为所有美术设计教师的共同课题,这个时候分组教学在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什么是分组教学呢?分组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其中选择
一、两名综合素质较高并积极的组员作为组长,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方法来把实际操作的内容进行有机分割,化整为零,从而达到培养“小老师”,减轻老师在同一操作问题上不能及时解决重复辅导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水平的一种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精神。
由于学生之间的信息意识、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接受能力的参差不齐,不能平均分配,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分组教学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教师在分组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比如:分组要明确,为什么要分组?怎么分?分几组?分好后组与组之间、组内之间怎么开展教学和活动等等。教师还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
一、在准备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培养预备小组长,物色可以担当小组长的人选,并灌输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和提高其专业技能,并提升预备小组长的声望,以日后在带动组长时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教师还要提前让学生清楚明白个人只是小组的一部分,在学习和活动中小组又是班级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独立出来,要荣辱共进,确定好每个学生的责任和目标。在实施时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助。
三、在如何确定同一组人员也要花费心思,一定要组建起效果最好的组,每组人数应控制在5到7个,并在其中挑选出一到两个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当任小组长,由于美术设计是一门审美和功能、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能够担任组长的学生一定是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并且美术功底要比较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每个组里面还应有高、中、低三类学生,高带中,中带低,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每个阶段的学生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同学过程中增强了语言组织能力,锻炼了其思维能力,成绩较差的学生每天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在逐步提高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共同进步,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只有组长处于主导地位,也不是一个组长长期当任,每组的组长都是有期限的,一个阶段后,如有更合适的人选可通过选票选出新的组长,并让每届的组长上台发言感受,既能鼓励同学又能锻炼口才和胆量,形成组内良性竞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最后,既然有分组,我们就要设置奖励制度来表扬、鼓励做得好的组,通过比赛完成项目来评出高低,比如共同完成一套房子的装修设计,从项目的现场量房、初步方案、平面布局、施工图、效果图、打预算等工作,要求组长组织、分配到每个组员身上,并定期在全班做项目进度报告,组长还必须带领组员到市场上去了解本专业的实际需求和到工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样一来既可以发挥各个学生的独立性又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在进行过程中一有发现其好的行为和见解,立马提出表扬并一起讨论,让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参与进来学习研究,同时可以促进组与组间的交流,增强感情,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从而又可以让班级更有凝聚力。树立互帮互助的学习理念,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互助的精神,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逐步树立自信心,以后更加积极的参加身体练习,敢于去展示自己,敢于去参加同学之间的竞争。
分组教学在美术设计专业已经进行较为广泛的实行,并取得不错的效果,突破了以往教师说学生做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每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每节课的内容和项目都更加深刻,并在参与过程中相互研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在团队完成项目过程中深刻明白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并做到和企业接轨,深入了解本专业要如何学习才可以得到企业的肯定,一个阶段下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突破,从以往的要我学转换成我要学,最终交出满意的作品。
分组教学在美术设计中应做全面的推广,打破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技能。
参考文献:
[1]罗能建.论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培养 [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6)[2]李艺峰.论美术教育中的新理念 [J].辽宁教育行政学报学院, 2009,(04):51 [3]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设计的精神 [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王剑、张炎.住宅室内设计的形式美——浅谈提高家庭装修中的形式美,成功(教育版)SUCCESS,2007年,第02期
[5]贾倍思.从“学”到“教”.建筑师,第119期
第五篇:PDCA循环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摘要: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是企业进行各方面工作改进的有效工具。PDCA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说明质量管理工作应按照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执行。然而,PDCA循环理论却不仅限于单纯的质量改进工作,这种循环提升的思路同样可以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的营销决策。
关键词: PDCA循环;营销策划
一、PDCA循环的概念及其步骤和方法
PDCA循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也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PDCA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的应用以QC七种工具和工业工程中工作研究的方法作为进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回答“5W1H”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要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什么时间完成(When)?以及如何完成(How)?所采用的步骤有,(1)分析现状,找出原因;(2)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或原因;(3)找出主要影响因素;(4)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图、控制图、关联图。
?D(Do)――执行:实施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方法主要有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等。
?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进行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有人称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所以称其为PDCA循环,是因为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要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其它问题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则需要进行下一次循环。然而每一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运转,而是像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每经过一次循环,都能够解决一批问题,质量水平也会有新的提高。
二、将PDCA循环应用于营销策划
PDCA循环不仅在提升质量水平方面非常有效,而且这种管理理念同样可用于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下文将举例说明PDCA循环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所谓策划,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目标,借助科学思维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对策划对象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以及围绕这些活动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创意设计并制定行动方案的行为。其实营销策划活动也包含“质量”的概念。笔者认为这里的“质量”可以理解为营销活动效果的好坏程度。高质量的营销活动自然可以达到大量销售产品和提升企业知名度的理想效果,这也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但营销策划绝不是盲目的,不能人云亦云,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为自己的产品制定最恰当的销售方案。让我们以曾经风靡一时的“野马”轿车为例,看怎样套用PDCA循环理论来制作一个成功的营销策划方案。
1964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一种名为“野马”的轿车。产品一经推出,购买人数就创出美国记录。各地纷纷成立“野马”车协会,甚至很多商店出售的墨镜、帽子、玩具等都贴上了“野马”的商标。是谁成功地驾驭了这匹“野马”?是谁塑造了野马轿车的成功营销?
著名的营销专家亚柯卡担任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兼福特部总经理后,便计划生产一种受顾客欢迎的新型汽车,这一想法是对消费市场进行了充分调查分析后产生的。
首先,亚柯卡在欧洲了解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红雀”牌汽车销售情况时,发现 “红雀”汽车太小了,又没有行李箱,尽管省油,但外形不漂亮,不实用。如不尽快推出一种新型畅销车,公司将有被竞争对手击败的危险。
其次,20世纪60年代,20岁左右的年轻人增长了50%,根据这一统计,公司预计今后10年,整个汽车销售量将大幅度增加。目标市场主要是年轻人。
再次,随着时代的变化,年纪较大的买主,已从满足于经济实惠的车,转向追求样式新颖的豪华车。
我们看亚柯卡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PDCA循环的步骤来解决问题了呢?
1.分析现状,找出原因
现状是“红雀”牌汽车销售状况不佳,如不尽快推出一种新型畅销车,公司将有被竞争对手击败的危险。
2.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或原因
除去上文所述,造成“红雀”牌汽车销售业绩不佳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案例中没有详细列举,需要调查人员在具体的环境下具体分析。
3.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依据本案例,主要影响因素有三条。(1)“红雀”汽车太小,又没有行李箱,既不漂亮也不实用。(2)20岁的年轻人大幅度增长,他们追求新型时髦轿车。(3)人们已从满足于经济实惠的车,转向追求样式新颖的豪华车。
4.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
综合以上信息,公司初步形成了一个新产品轮廓,福特公司要推出一部适合“饥饿市场”的新产品,其特点是式样新,性能好,可载4人,不太重,价格便宜(不超过2500美元)。
5.执行、实施计划
(1)产品。车型独树一帜,车身容易辨认,更容易操作。具备行李箱,外形像跑车。它比一般经济型车多了圆背座椅、装饰、车轮罩及地毡。外表也非常有特色:车身白色,车轮红色,后保险杠向后弯曲形成一个活泼的尾部,简直就是一匹野马。
(2)品牌。取什么名字来吸引顾客?广告策划人认为美国人对二战中 “野马战斗机”的名字如雷贯耳,用“野马”做新型车的名字,将极有吸引力,不仅能显示车的性能和速度,而且适合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那种放荡不羁的个性。随后,策划人又为新车设计了一个标志,一个奔驰中的野马模型。
(3)定价。为了确保车的价值和认可程度,在新车推出之前,公司邀请了52对夫妇,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带进样品陈列室参观,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感想。一部分收入较高的人对新车的样式感兴趣,另一部分则认为车过于豪华而不敢问津。亚柯卡请他们估计一下车价,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要1万美金,并表示不会购买。当亚柯卡宣布车价在2500美元上下时,大家惊呆了,纷纷欢呼道,“我们要买这部车。”摸透消费者心理后,亚柯卡把车价定位于2368美元,同时拟定了一系列促销方案。
6.检查计划执行结果
经过一系列铺天盖地的营销活动,“野马”风靡全美。新车上市的第一天,就有4万人涌到福特代理店购买,一年之内销出118118辆,创下福特最高销售记录。
7.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
野马汽车成功的经验显而易见,那就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准确的市场定位,极具诱惑力的产品和价格,以及卓有成效的促销方案。这些经验将为今后福特汽车公司推出新款汽车起到积极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8.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汽车还会产生不断变化的期望,福特公司将再接再厉满足这些新需求;也许今后福特公司还可能着手生产汽车系列的各种产品;甚至将进入与汽车市场完全不同的市场……总之,问题会层出不穷,PDCA循环也会滚动不息,企业的质量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循环中不断进步,逐渐提升。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在运用PDCA循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只凭借主管臆测,而需要用上文提供的一些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使我们对问题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把握,对症下药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总结
PDCA循环是为质量管理而生,但它的发展和应用却能够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文仅就一个案例讲解了PDCA循环的实际应用,管理者可以灵活地应用这一思路解决企业日常管理的许多问题。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在一次次的PDCA循环中不断提升自己,最终造福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黄 怡:质量―生存与价值的起点[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2]李本辉 邓德生:营销策划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