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德育(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16:2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德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德育》。

第一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德育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

毛主席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和德育似乎又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体育教学,不仅在于育体,而且也在于育心,更在于育情。现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对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态度、情感和完善人格等培养的全面教育观转化。同时,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我们知道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

1、体育教学的复杂性

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同时每个人又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征。因此不同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极为复杂,在体育活动中也有各自的特点,使体育教学比一般学科显得复杂。

2、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从其所拥有的项目看可以分为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民族体育(包括武术)、韵律活动等等;从运用的形式上看可以分为速度、力量、灵敏、技巧的等等。

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体育教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在形式上具有形象、直、易行等特点,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果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得当,那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具有显着的效果。

4、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和集体性

竞争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它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行为特征都充分地暴露出来,各种思想都随时表现出来。另外,体育运动还具有明显的集体性。这种竞争性和集体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集体的向往,这种向往所转化出的凝聚力对个性品质和活动本身所涉及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体育活动特有氛围中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5、体育教学效果的直观性

体育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教学效果的直观性。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坚持不懈的锻炼,体育教学的效果将会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如学生身体的逐渐强壮、抗病能力的增强等都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

二、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关系

学校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但是它们还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如果我们不能将两者是关系弄清楚,那么就不能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全面发展。德育为教育的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方向,而德育的提高是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1]实践证明,只有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综合教育,才会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2]如今,它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部分,其目的就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3]德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的能力,如:使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吃苦等。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方式就必然蕴涵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系列活动。它不但能促进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而且还是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热爱劳动和爱护公共物的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4]实践证明:体育教学既可以充分锻炼学生身体,使学生精力充沛、体格强健,为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形成不怕苦,不怕累,热爱集体、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总之,体育教育中蕴涵着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又渗透于体育教学当中,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让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份量,以改变教师光抓住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诸育共同发展。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最需要运动,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2、重在课堂教学

①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通过这一要求,不仅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做到动作整齐一致;同时既达到了体育课的要求,也使学生有一个严而有度的良好上课氛围。又如着装的要求,上课集队的要求,练习转换的信号、手势等等,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能够严明纪律,严格要求。培养吃苦耐劳的高尚情操,养成严谨治学的风气。

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渗透计划、任务。但由于各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③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圆满完成。

3、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4、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5、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又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四、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

1、榜样教育法

这是一种依据学生模仿性、可塑性强的特点提出的通过优秀个人或集体的模仿行为来影响学生的方法。在实际当中,教师应该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一位品德高尚的教师。并不断用集体中的先进个人和世界上的先进体育人物和集体等榜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

2、以理服人法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自尊心和进取心较强的特点,通过讲道理和摆事实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应讲明道理、疏通学生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并且还要以表扬激励,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实事求是,提高学生觉悟,不可以一看见学生动作不规范或嘻嘻哈哈等违反纪律的事情就大发脾气甚至辱骂学生,而应当耐心指出学生那样做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后果,通过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学生,提高学生意识。如有个别学生屡次犯错误或特别违反纪律则可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但是要注意方式,不可以挖苦、惩罚和讽刺学生,因为这样做会极大伤害到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批评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并不是使学生难看,而是对他们进行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总之,运用该方法可以使学生觉悟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开化,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增强,自我教育的本领也会得到提高等。

3、宣传教育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也日益变得现代化,学生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以及杂志等媒介来了解各类比赛、优秀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和为国争光的各种情景。这是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条件。因为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同时也成为了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和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进。

4、激励竞争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激励竞争法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般先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等手段来对学生进行鼓励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用此法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好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其正确地面对竞争与胜负,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使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与此同时,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必须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借此来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5、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启发诱惑,以促进其转化。[5]如:练习时有一同学摔倒后又立即爬起来继续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该学生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并要求全体学生向其学习;面对突发的不良事件时则要立即指出其危害,使学生提高是非辨别力以加强自身道德建设。

五、结束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角度的、多方位的,每位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素材,结合实际不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手段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做到将德育教育充分寓于体育教学中去,体现体育教学潜在的价值,实现两者的有机渗透,使学生的体育与德育相互促进,不断发展!

第二篇: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所以,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与祖国的建设远大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长远的、持久的学习动机,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面,激励他们去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当前有些体育教学虽然在教学设计上对德育有所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把它当成硬任务来抓,而只是片面的注重了身体素质的发展。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及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就大量引入了体育锻炼,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那么作为体育教师更应该根据本学科特点,抓住德育在体育中的实效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积极探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主动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需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明显的体现。

一、理论应用

根据德育的社会性和影响性这一特点,做为体育教师首先要以身立教。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教师的敬业精神,在教学中一丝不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以及示范动作的完美性,都对学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2)德育具有计划性、整体性和递进性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根据每学年学生不同的特点,对德育教育进行全盘计划,例如在低年级,针对新生特点和校风、学风的要求着重进行组织纪律、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守纪、爱校爱班的品质;在中年级,加强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以及追求完美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高年级则针对学生将由儿童转化为少年面向社会,突出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困难、挑战自我,永不服输的精神,加强他们的耐挫力训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3)寻找教育素材,创设最佳教育时机。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真情的表露,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寻找突破口,对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组织学生观看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奖牌的场面时,学生群情激昂,为之感到光荣和自豪,难免也有个别学生想到队员的经济利益,虽然人数少,但却破坏了我们整个的教育氛围,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体育教师不能回避,要采取正面引导,给他们讲解金牌背后的血泪史,和队员们为国争光的信念。从而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计划的安排一些困境,让他们锻炼,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完成任务,从而体会到成功来之不易,成功需要拼搏和毅力。

二、实践应用

(1)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付思想教育于体育教学中。

在中长跑教学中,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障碍跑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把栏架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增强学生必胜的信心。

在球类教学中,多安排集体项目的活动,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集体目标。

另外,根椐教材内容可以开设一些对抗性游戏,如:拔河对抗赛,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2)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竞争意识

在教学中我按身体素质把学生从高到低分成四组,并打破男女界线。在每节课后都采取晋级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投入力度,同时也使同组间、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感。并对各小组及时进行评价以树立榜样。同时在每节课后在各小组抽调人员进行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如准备活动部分、讲解部分、放松部分等都由学生去做,然后老师进行补充,或点评,对学生提出鼓励。

(3)严格执教,积极诱导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更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更能懂得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更能体现出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体现出班级的精神面貌,同时要采用诱导方式,把学生向团结、进取、向上的方面转化。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在跳山羊教学中,第一个班我只教了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去练习,有很多学生不敢跳,结果完不成任务。在第二节课我采用鼓励和诱导的方法,给学生鼓信心,然后告诉他们其它班级完成的很好。相信他们一定能超过其它班级。一节课下来,学生全部完成任务。可见诱导和激励能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能力。

体育课是以行为为主的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来代替单纯的说教使体育活动成为德育的真实载体,这样,德育必将会收到更加明显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品质教育的重要性,更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挖掘教育素材,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去真正体现它的实效性。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成为当今和谐社会中的合格人才。

第三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德育

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无论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工作既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

一、为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建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坚持参加升国旗仪式,开展操行学生自主管理每日一评、期终总评活动。全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与学风。

2、本学期开展了“讲英雄人物故事”“演讲比赛”“成语接龙”“语文知识比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关爱学生,注重了解学生心理。

4.注重学生安全教育,积极开展家访,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5、认真做好了潜能生的转化工作,缩小了班级内学生的差距。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1、善于心灵交流,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有些学生厌倦了忙碌的学习,觉得学习不那么重要了;有的学生习惯了成功的喜悦,变得飘飘然了;有的学生没有了家长的监督,开始不再听话自觉了……这时,老师要发挥自身的光和能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冗长的大道理,学生是肯定不愿意接受的,于是我从班级实际出发,留心捕捉学生之中闪现的“光芒”加以肯定、鼓励,让学生都清楚地明白怎样的行为是值得学习的。面对学生中萌发的不良势头,我就个别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双管齐下,扭转学生消极的态度。因此,我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互相学习的氛围,大家为了自己的进步,集体的荣誉,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

2、重视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思想,有点自以为是,有时还居高临下。作为教师,我首先要求自己谦虚,尤其是面对学生时,遇到问题时首先征求学生意见,让他们懂得“满招损,谦受益”,还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这样的身教,不仅仅落实在与人相处方面,平时对学生的各项行规教育我都是身体力行的。

4、教育学生学好功课,加强思想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育学生学好功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努力做好备、讲、批、辅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5、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

在我班,潜能生在班中虽为数不多,但我绝不会让一个孩子掉队。因此,转化潜能生是教师的一项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他们,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自己对潜能生的一颗真诚的爱心,叩响他们心灵的门。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再次是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有利于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

6、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常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做到放学回家自觉排队;课间不做危险的游戏;不私自去游泳;不结伙外出;不携带凶器等一系列的规定,牢固树立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存在问题

1、个别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2、班上有不少学生由于父母忙或不够重视,对学生缺少关心爱护和教育,以至于养成教育不能形成有效配合。

教学中的德育工作虽然辛苦,但心里是充实的。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初探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初探

白塔寺乡初级中学

王晔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培养。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无一例外地重视德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德育的内容反映了我们的学校社会主义性质。德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政治教育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要具有公民意识、社会公德、集体主义思想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是一项具有鲜明的集体性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以中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实现的,它要求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竞争性,更要有思想性、教育性。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德育因素的挖掘、整理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实施。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只针对要考试的项目(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其他项目的训练和思想道德的教育,致使许多学生思想意识差、心理素质低、身体素质提高缓慢,阻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体育正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体育的育人性正日渐发挥出巨大作用。我们体育老师如能在注重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再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样不但将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竞技水平的快速提高,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尝试,应该从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体育教学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有机进行。只有遵循学科思想渗透的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寓思想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才能够达到既“传道”又“授业”的目的。本人就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认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尝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进行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教育,要做到期初周密计划,实施的过程要详细安排,并且要注重信息的反馈,期末及时总结。教师要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可教因素,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育。

中学体育教材中德育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与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主题。体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最为直接:一是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而锻炼身体,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看作是自己对祖国的义务与责任;二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为国家做贡献争荣誉,或者用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和对祖国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体育与集体主义教育。学校体育不论是班级授课制形式的体育教学,还是课外体育锻炼或者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锻炼小组,大多数都是以集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学生的各种体育比赛,尽管比赛人员的组合和构成不同,也都是经集体的形式来进行的。而且体育活动又都是动态活动,因此就要要求有组织、有纪律,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某一种活动。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个人行为表现都涉及到个人与集体和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向学生进行关心集体,为集体的荣誉去拼搏,对不利于集体的行为表现进行抑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学校的体育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的方法,例如在学校开运动会,班级的单项比赛,早操、课间操评比,这些方法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竞赛能激励青少年平等竞争,奋发向上;评比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而集体荣誉又会给每个成员带来影响,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赏,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愉快,激发他们主动去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愿望。

3.体育与优良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地表现个性,抒发情感,个人的行为和道德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我们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积极诱导,发扬优良品德,批评和纠正缺点与错误。比如同学之间的合作与帮助,正确地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既遵守组织纪律,又生动活泼,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方法。体育活动大多数都是在室外来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适应寒暑的能力,完成规定的任务和争取比赛的胜利,并且还要要求学生要有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精神。这些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坚强意志的培养,体育对此是具有特殊的作用的。

4.体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当今的世界上,随着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体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各族人民的热爱。因此体育往往被看作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成为展示民族精神文明的橱窗。

体育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属于人类总文化的范畴,它本身就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体育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文化,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同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发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教育学生在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时,除自身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体质增强和取得较好成绩外,还必然会引起一种心理活动,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改造和升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曾经说:“体育运动既是一种物质力量,又是一种精神力量。”这表明体育与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体育以人为对象,以运动为手段。教师只要教育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就能强身、健体、益智、促美,使身心得到发展。体育作用于社会,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又能影响社会风气的改变,建设社会的精神文明。体育的价值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所以体育能源远流长,兴旺发达,从古到今长盛不衰。

体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共产主义品德 ○坚持体育锻炼需要毅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参加比赛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同伴、与对手以及与裁判员、观众的关系,这就要求参与者团结合作,互相尊重,遵守纪律执行规则,光明正大;讲文明,有礼貌;胜不骄,败不馁。教育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比赛或观赏体育比赛,能够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及国际主义的教育。

2丰富生活,移风易俗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成为他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人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正确审美观念的建立,美好情操的陶冶,社会风气的好转都有很大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体育这种高尚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着亿万群众,起到了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作用。

3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体育运动的重要特点是竞争性强。通过比赛来争胜负,较优劣。同时,体育活动又有国际性,在当今和平时期,国际体育比赛中,人们往往把比赛的优胜同祖国的荣誉与民族的尊严联系在一起。

我国体育健儿在世界体坛顽强拼搏,不断夺得世界冠军,创造世界新纪录,为国争光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就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有屹立世界的能力。这种勇攀高峰,振兴中华,创新向上的运动员精神,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祖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震撼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灵,激起一阵强似一阵的爱国热潮,成为鼓舞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人们赞誉那些体育明星是“祖国之光,民族之灵”,夸那些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优秀运动员是“英雄志,民族魂”。

4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国际友谊

○体育运动的竞争性,按规则竞赛的平等性和交往的国际性与广泛的社会性,使体育成了国际间和人际间正常交流与加强友谊的重要手段。竞赛中胜负是客观的、暂时的,而友谊却是长存的。因此,通过体育竞赛和运动员互访,能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与合作,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教材中都是以显性和隐性的两种方式程现出来。

二、结合年龄特点,生动地进行

青少年学生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容易接受外界的信息,娱乐兴趣大,不喜欢总是呆板地从事某个单一的活动项目。他们往往“精力过剩”,而“剩余精力”又具有多面的指向性。作为体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工作的形式上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引导,使其能量释放的指向正确。

1.寓德育于兴趣之中。

兴趣,是对某一种事物的强烈追求和热爱,它是求知的前提,向上的指导,成功的前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要有兴趣,否则活动的效率则难以提高,活动的开展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中学生兴趣广泛,好胜心强,教师要注意正确地引导,多表扬,少批评,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并且教师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尽量不搞反面教育,以减少其负面影响。教师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多增添趣味性的内容,就能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热情和欲望。寓德育于兴趣之中,要注意调节学生的兴趣,并且经常加以指导。比如有的学生因迷恋某个单一项目而影响了全面发展,教师就要帮助他们把特殊的爱好与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有些学生对每一个项目的兴趣都很浓厚,我们就要诱导他们以某一个或几个项目为中心发展其他项目的兴趣。

2.寓德育于师生情感交流之中

优良的心理气氛是形成学生自我意识正确取向的关键。由于师生的职能各不相同,知识经验和生活作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自己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无可指责的,是符合教育要求的,而在学生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往往出现“你讲我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做”,到后来就出现极不协调的现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距离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设身处地来一个“心理位移”,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从学生的角度去感知、体验和思索,逐步与学生建立起民主、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关系,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形成有利于教育工作的融洽、活泼、最富于情感的气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放下主观臆断,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产生“亲近感”和仰慕心理,有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老师的爱,从而受到“感染”、“感动”和“感化”,使他们内心世界发生积极的感情。

3.寓德育于无形之中。

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有无形和有形之分,二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无形,就是除课堂上正规的集中教育之外,用使人感觉不出是在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谈、议、摆、讲等形式,与学生一起于谈笑风生之中,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将生动的哲理,丰富的知识用耳闻目睹的趣事,在学生心理上淡淡地引起,慢慢地渗入,渐渐地深化,使其产生良好的共鸣。这种形式,没有特定的教育对象,学生没有戒备心理和抵触心理,话题不受限制,寓理于事,生动活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这种教育的效果,往往在“有形”教育中是达不到的。

三、结合课堂表现,及时地进行

体育课中,学生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情况多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也随着变化。教师要体察学生的种种表现,抓住苗头,抓住倾向,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进行教育。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特别是有影响的事件,教师应该旗帜鲜明,及时地进行批评或表扬,鼓励先进,制止不良表现。如,体育课上,有位同学在跑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班上有些同学看见后,不但不去扶他,反而还不时用言语取笑他。而另外有个别同学却迅速上前把他扶起来,帮他拍去身上的尘土,并关切地询问他伤着哪里没有。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典型事例中的不同表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出同学中哪种做法很好,提出表扬,对做法欠妥的学生提出批评。并对今后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乐于助人,关心爱护他人的优良品质,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友爱。

四.结合课堂类型,配合进行

当前,体育课已拓展到学科课和活动课两大类型,无论何种类型,对学生都有着广泛的教育作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结合各个教学部分及教法措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也是在体育课中实施德育尝试的有效措施。体育课中的思想教学,应配合学校德育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发挥巨大的育人效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传统美德等教育,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行为养成教育。

1.通过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等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明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的意义。

2.通过球类运动、接力赛等集体项目的练习,使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从而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3.通过体育项目的竞技要求和竞技强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通过体育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

5.适逢阴雨大风天气,在教室内上理论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和卫生保健等内容的教育,使之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学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教师还可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可教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教师还应认真组织好体育活动课,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中,感受集体主义、团结互助的快乐,体会勇于拼搏,顽强奋进的竞技作风,从而受到教育感染。

五、结合教师自身,言传身教

中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最可信赖的人,中学教师的思想品德对中学生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言正、行正,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上体育课学生不准穿皮鞋和拖鞋,尽可能穿运动鞋,衣物的穿着必须是便于运动的,我们教师也不能穿皮鞋或拖鞋上课,尽量穿运动服。教师不但注意言行、衣着,还应注意思想面貌、工作态度等对学生的深刻的影响和潜移默化。教师应认真做到:

1.注重仪表。教师的衣着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应穿戴朴素,整洁大方。2.注重言行。教师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言行,要尽量规范。

3.注重精神面貌,情绪饱满。教师的精神面貌状况如何是一堂课质量优劣的前提,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防止简单粗暴,禁止损害学生身心的行为。

六、寓德育于群体活动中

学校群体活动有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活跃生活、陶冶情操、树立良好校风、学风的有力手段。如何根据学校团委、政教处制定教育目标和学校的德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师就应定期开发运动会,举办队列、广播操、拔河比赛等。对课间操进行检查、考核,并作为评定三好学生和文明班级的条件之一,真正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去,形成制度化、系列化。比如我们学校,每年的冬季都要开展运动会,“五·四”青年节都要开展队列、体操比赛。并且把早操、课间操的出操情况作为颁发流动红旗的主要依据之一。

七、结合体育锻炼,有效地进行

体育锻炼,不仅在于育体,而且也在于育心,古今中外,一概如此。我国西周的礼射,在于“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通过射而进行道德教育。古希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鲜明地体现出了为培养效忠奴隶主国王的忠君思想和行为的培养与教育。现代社会中也是如此。美国认为体育是一种教育力量,对促进青少年感情的成熟,形成道德观念,培养性格和合作精神,潜力是巨大的„„。芬兰主张通过体育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与社会接触的能力,为他人着想,为人正派的品质,并且通过体育进行美学教育,使学生获得身体运动时的自我表现的能力。苏联、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是将体育作为形成青少年的道德和精神面貌的积极手段,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就是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各种教育途径都应该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指导,反过来,体育锻炼又能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体育活动当中,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寓德育于体育锻炼之中。

(一)体育锻炼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主要有:

1.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与意识。2.培养勇敢、顽强、坚毅、果断、灵活、机智、自制、诚实、正派、刻苦等优良品质。

3.培养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作风,以及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等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和作风。

4.培养社会主义的体育价值观念、人际关系、拼搏进取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体育锻炼之中进行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执行;通过活动的具体内容(如:队列、球类、田径、体操、技巧、游戏等);通过突发事件的处理;通过发挥集体互相感染的作用;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等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的实施。齐齐哈尔铁路局教育处多年在全局所属的中小学校中开展队列的训练,已大见成效。不仅仅是学生们的组织性、纪律性,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而且学生们的体质也得到了增强,智力得到了促进,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肯定。北京清河二十中学,通过抓体育,促校风的改变,由校风的改变促进升学率的提高,已见效果。

实际上,中学生的个体发展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包括体力、智力、情感、意志、行为等,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体育对其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不仅在理论课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在体育运动课中也要时时地对学生进思想品德教育,让德育贯穿体育课堂的始终。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的课一样,同样具有知识性和教育性两大特点。体育课的思想教育应该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进行,不能离开体育是锻炼身体主的实际,而空泛地进行说教;同时要善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的全过程,根据情况,抓住时机,去深入、挖掘、提炼出各种德育因素,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采取不同形式去组织实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一切活动均通过教师作用于学生。如何把德育、体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切实的德育放在首位,结合体育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把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第五篇: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德育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自觉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经过几年的不断学习,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做法:

一、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平时的备课中

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在人生中比较危险年龄,因此,在这个阶段十分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怀和指导。寓德于教显得更迫切、更必要。为了有计划,有目的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自己的备课中,备好自己每堂课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学习目标与学习兴趣教育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胜、好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是物理科德育工作的重点。初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和整理好物理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

三、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

一个意志坚定的学生,他能顽强地战胜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对待一切,学生道德素质与心理品质的好坏,对其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握好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充分利用物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

四、爱国主义的教育的渗透。

通过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史料,给学生讲历史上我国在物理领域对世界科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展示我国物理的发展成就,这样通过对中国这些物理学成就的客观介绍,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开展专题讲座,运用史料鼓励学生。

为了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举办一些专题讲座,系统介绍我国物理家对祖国,对人民的学术贡献,以及他们追求真理,造福人民而不断求索的治学态度和奉献精神。例如可通过讲座,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如《两弹元星——邓稼先的故事》,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的故事,介绍我国中学生历届在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所取得的优异成就等,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六、利用物理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世界观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如:在“欧姆定律”的教学时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的观点,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

总之充分利用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会使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不但获得理论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思维品质,使学生不但会读书,更要会做人。

下载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德育(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德育(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德育

    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提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可见,体育教学在锻炼身......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德育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在当前学校体育德育教育的热潮中,必须重视对加强德育教育问题的研究,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体育教学在培......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那就是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为基本目标,更新教育理......

    让德育教育体现在体育教学中

    让德育教育体现在体育教学中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新体育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大力推行“学科德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陈仓区贾村镇陵厚小学吴会星***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在......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韦祥军 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诸方面相结合,形成全面教育体系......

    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五篇模版)

    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因此,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