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时间:2019-05-15 16:0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第一篇: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一)换一个视角看中国

吴庆

上周看完了亨利·基辛格的著作《论中国》,有一些感想记录在这里。必须说一句:这些感想未必和基辛格及其著作有啥关系。

中国为什么没有“明治维新”?

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中的最大不同,就是佩里将军带着美国“黑船”到日本才一次,日本就开始变法维新。仅仅几十年后,日本就加入了世界列强之列。

中国受到列强冲击比日本还早几年。虽然受到列强一次又一次凌辱,也有过变法图新的主张,但迟迟没有开始。为什么呢?

我现在提供一个解释。

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本土历史上几乎没有受到过外来势力的冲击。因此,日本民族缺乏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

中华民族就不同了。中国周边,蛮族林立,历史上不乏突然崛起的豪强,也不乏周边豪强导致中土本帮政权更迭的案例。

历数中国历史上有七个大的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其中单数的朝代,也就是秦、唐、元、清,是新近来到中原大地的外来民族夺得统治权。双数的朝代,汉、宋、明,是久居本土的民族从原本外来的民族手中夺回统治权。

中原大地的统治权在外来民族和本土民族之间交替,似乎成为一个规律。上一朝代,如果本土民族丢掉了统治权,下一朝代一定夺回统治权。然后呢,下一朝代再丢掉。这是巧合还是某种未知的规律在起作用,我到现在还不了解。

中华民族不只是在四次朝代更迭当中才受到外来民族的冲击。翻翻中国历史,可以说外来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冲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华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甚至经历了多次丢失统治权的考验,也挺了过来。过来人回头看,觉得不过如此。

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当英国人船坚炮利地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处之泰然。中国人没有丢失安全感,反而对洋人的种种雕虫小技心怀不屑。不屑不是装出来的。那时候音译“英吉利”三字,左边都有口字偏旁,意思是“不识王法者,与禽兽无异”.于是中国人没有强烈愿望改变自己。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这样难!

日本民族正好相反。正是因为日本民族缺少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他们在佩里的黑船面前立即自乱阵脚。西洋人不费一枪一弹,日本民族就争先恐后地变法图新,屁颠屁颠地脱亚入欧了。

所以,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成为走向未来成功的障碍。

中华民族注定会受西方列强冲击?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而记录这些屈辱的近代史教科书,我们这代人从小学到大学翻来覆去地学,学得我从小到大心情都是不那么爽朗。

历史上中华民族有过强大的时候,也有过落后的时候。中华民族强大的时间远比落后的时间长。可是中华民族的强大,没有赶上全球化的时代。如果赶上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屈辱。恰巧在中华民族落后的时候,西方民族开启了全球化的大幕。这仅仅是巧合吗?

现在看来,这不是巧合。其实,中西方交往注定会在中国落后、西方发达的时候开始,中国注定被整合。

为什么呢?

因为中华民族无论衰落还是强大,都不会持续地与外部世界保持交往,包括西方世界。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强大的时候,没有愿望和外部世界交往。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落后的时候,自己没有能力与外部世界交往,先进的民族会来到门前和我们交往。

一个看似例外的情况出现在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过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郑和比哥伦布早出生80年,郑和用过的宝船比哥伦布航海用的船大很多倍。不客气地说,中国比欧洲国家早大约一个世纪就可以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圣上没有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愿望。而圣上想成就的事业,国库又支撑不起。郑和总共出海8趟,之后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他人,再没有去过了。而哥伦布的航海事业的参与者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为什么郑和出海不可持续而哥伦布可持续呢?因为郑和出海是皇上的事业,只赔不赚,而且赔很多钱,直到赔得明朝国库无力支撑下一次出海。据说一位颇具正义感的小官,销毁了郑和用过的所有航海图,终止了这项浪费民脂民膏的事业。

支撑哥伦布航海的是商人的冒险,商人从航海当中赚很多钱,政府也可以收更多税,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航海,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支持航海。东印度公司就拿着政府的特许,受到政府和军队的保护。

于是,曾经先进的中华民族等待着外部世界先进起来之后远道而来整合自己。

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崩塌得这么快?

答案之一是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勾心斗角没有诚信可言。

新中国早期的外交明显受到意识形态影响,只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交朋友。朝鲜战争之后,中美之间相互敌视,中国失去了外交空间。中苏交恶之后,外交空间进一步被挤压,被迫开辟第三世界。

新中国的领导人早期对苏联老大哥抱了很高的期望。建国伊始毛主席就出访苏联,而且时间很长。但是苏联对中国从一开始就玩起信息不对称。在斯大林时代,斯大林同意金日成“越过三八线统一朝鲜半岛”的要求,让他找中国同志谈,其实是利用中国对世界的不够了解,让中国承担成本和风险。在赫鲁晓夫时代,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有关斯大林的报告不让中国知道。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国领导人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并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赫鲁晓夫前脚离开中国,中国军队后脚就炮打金门,美国人以为赫鲁晓夫支持中国这么干。这场报复过后,社会主义阵营里已经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名义上处在同一个“阵营”,相互之间的提防不减。直到中苏直接兵戎相见,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中苏关系破裂还有一个视角,就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际交流建立在“同志加兄弟”的“感情”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国家之间如果算计不成,那就直接索求。

金日成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支持他进攻南韩。赫鲁晓夫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让苏联海军使用中国基地、建长波电台。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要求中国向即将崩溃的苏联经济紧急输血。这种关系,哪能持久。

是什么让中美两国关系迅速改善?

关于中美建交的历程,中国人大多听说过一个传奇的版本:乒乓外交。那就是一个传奇而已。那么美方的说法呢?据说尼克松抵达中国,在机场见到周恩来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老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其实,当年推动中美建交的动力,不是共同的利益,而是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哪怕只是看起来)如此强大,以至于中美迅速地、不顾一切(例如台湾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地走到一起。这个敌人就是苏联。在东北亚,苏联是中国的敌人,它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造成严重的军事威胁。在全球范围内,苏联也是美国的敌人。

与共同的敌人相比,共同的利益能发挥的作用可以说微不足道。想想中美之间关于自由贸易(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很容易达成双赢,但是为了利益的分配久拖不决,耽误了不少时间。直到恐怖分子攻击美国本土,中美两国有了新的共同的敌人,中美自由贸易谈判的僵局才得以打破。虽然基辛格博士的这部著作没有细说中美在新世纪的外交细节,但这段故事刚刚过去,我们记忆犹新。

与美英、美欧关系相比,中美关系缺少宗教、人文、法治、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共识,因此基础不甚牢固。那么拿什么维系中美关系呢?利益是选项之一。最佳利益方案是双赢,偶尔利益输送也不是不可以。但更奏效的是对抗,找到对抗中的共同的敌人,最有利于中美两国迅速而且紧密地站在一起。

作为参与早期中美外交的主要参与者,基辛格博士有资格权威地讲述那段神秘的历史。作为中国数位领导人的老朋友,他对那段历史的讲述也会周到考虑到读者的感受。这本书体现了他的权威,也体现了他的周到。对读者来说,不仅要读白纸黑字的部分,也要读字里行间的部分。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二)读基辛格《论中国》,论民族自信

最近随手翻开基辛格的《论中国》,惊异于一个外国人却对中国理解之深,论断之精的同时,突然间有写一篇论述“民族自信”小文的冲动,作为一个中国文化初学入门者的以备后省之作吧。

很早的时候,我对“中国”的理解只是一个国家,她是我伟大的祖**亲。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阅历的丰富,慢慢地,我对“中国”这两个字的理解开始变得扩大化:她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她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带有“唯我独尊,舍我其谁”气势的文化,一种具有“整个宇宙中我为中央,其余皆受我教化,仰我鼻息”气魄的文化,一种含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霸气的文化……这种文化起始于远古,在自古即被称为宇宙中央之地(中国)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繁衍、拓展不息,虽经无数战乱和变革,但这种有气势、有气魄、霸气无比的文化却始终没有断绝。慢慢地,这种文化深入到生活在此地每一个人的骨髓中,成为支配他们行为的“思想意识形态”基础,他们每个人都相信,只有他们才是世界中心的优质者,他们在人种、物质、精神、文化……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从历史上看,这些自身优秀的人民并不藏私,他们愿意教化“蛮族”,只要“蛮族”一心向善,他们愿意帮助和改造他们,即使在历史上有些时候“蛮族”在统治上占据了主动,而中华优秀的人民从心理和文化上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最终还是以优秀者的身份教化了“蛮族”……无数次后,曾经的“蛮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这种长期正面的自我认同,最终造就了中华文明、最终成就了中华民族、最终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建立起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这种自信,并非无根之水,她是建立在强大的物质、精神、文化优势基础上的,几千年来,中华大地的富庶、稳定、文明,一直都是世界的最强点,从这个角度上讲,称中国为世界的“中央之地”也确是实至名归。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自信存在于胸,生活在“中央之地”的人民们,即使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乱世,也始终没有产生过“自我否定”的情绪,所有中华民族的人民都依靠着这种强大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自信,使这个优秀的文明世世代代地延续着,就这样,这种专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在这片大地上延续了五千年……

事物都具有多面性,民族自信也不例外,所以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近代,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自信,变得有些过于膨胀,()因此转换成为了自负,在受到另一种文化和秩序冲击的情况下,我们的自信甚至转化成了自卑。175年前,英国为了争取与中国成为平等关系国家的权利,不惜利用坚船利炮,攻击了已经有些膨胀过度的中国,在这样一次攻击下,中国失去了不少国土,也赔偿了很多金钱。实事求是的地讲,这些土地丧失、金钱损失在我看来(我相信也在当时和后世许多人看来),其实都不算什么(因为,在中国人的眼中,文化、文明的边界才是国人眼中的边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损失的土地和金钱也都算是“同样的肉烂在一锅里”而已,反正土地还是咱们自己的地盘,金钱也是给了仰我中华文明鼻息的“蛮族”臣民们而已嘛)。在这次打击中,真正让我们最为受伤的,其实是它击碎了我们的民族自信!英国人也很明白,要想与中国竞争,首先需要从“思想意识形态”角度使英国与中国成为平等关系的国家,这个愿望,终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得以实现(其以具有在首都北京常设使馆资格为标志)。从此,中国再也不是那个唯我独尊的中央之国;从此,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开始急转直下,转化成为了“仰洋人鼻息”、“崇洋媚外”式的民族自卑。

通观近代历史,中国的精英阶层其实一直都在为了恢复我们自己的民族自信而不断努力着:无论是李鸿章那“推揉腾挪,左右制衡”式的外交策略,还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亦或是蒋中正“四维既张,国乃复兴”的新生活运动……一切的落脚点,其实都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在民族危难之际,用自己的方式寻一出路,以期复我国威,兴我们民族原有之自信也。只可惜,当时的“宇宙中央之地”确是贫弱至极,放诸世界之中,相较之下,支持我们民族自信的资本确实已然亏耗过甚!因此,虽然中国的精英阶层一直在为这堪称民族脊梁的自信努力奋斗,无奈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这样,我们在这样的自卑感中整整延续了一百多年,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能够在不少国人的身上看到这种民族自卑的痕迹。

今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曾经的“宇宙中央之地”又具备了足够的人力、物质、精神、文化等资本重新塑造和提升我们的“民族自信”了。论及此处,不得不提一个在万难之下,拨云见日,带领整个民族在满是荆棘中,踏步前行的伟人——毛泽东。暂且不论毛泽东主席整个生涯的功过是非,仅就中华民族“民族自信”的重新确立而论,他确实堪称伟人。毛主席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熟读中国历史典籍,我相信,他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信一定是支撑其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也正是因为这位伟人拥有如此强烈的民族自信,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他熟练地运用中国传统的精髓在军事上使中国取得了成功[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在朝鲜战场、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在乌苏里江冰天雪地里的军事行动很多可以成为孙子兵法的活教材]、在外交上使中国取得了地位[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候,事实上,当时的中国还面临者各种国内外的困境,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各种运用中国传统的“攻心为上”、“扶弱制强”、“空城计”等方法,硬是在国贫民弱的情况下,就成功促成了“美俄中犄角之势”的雏形,从现在的角度回头看,实属不易].更为成功的是,毛主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国内,创造性地建立起一种属于中国的、全新的“思想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几经磨合、改造、创新,现今,她以一种“愿景”的姿态,呈现在所有国人面前:这个愿景,有机地融合和运用了中华的传统文明,希冀整个中国可以以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和气度,在促使“宇宙中央之地”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能带领整个世界不断向更好的未来发展。

我想,当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都拥有这个愿景、都真心愿意为这个愿景而努力,到那时,才是我中华民族自信真正恢复之时吧!我真心坚信并期待着……

第二篇:读基辛格《论中国》随感

读基辛格《论中国》随感

说起基辛格,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毛主席与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张经典照片在当时震撼了整个世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中就包括亨利·基辛格。由此,中美两个大国经过长达20多年的相互对峙后,终于走向了和解。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论中国》这本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每个曾经或正在关注中国命运的人,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一读。

书的前半段,基辛格试着剖析了中国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清以前的中国,国运昌盛,四夷咸付,是以中国人酿成了一种独特的自我意识。至于愿与中国通商的周边国家,天朝皆视其为“蛮夷”,称通商为“朝贡”,以示承认中国的至尊地位。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其对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国。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列强环伺。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实力争夺的目标。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者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地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敬服不已。基辛格甚至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例如书中所述,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坚决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的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在炮击金门的3周前,赫鲁晓夫刚刚访问北京,致使美国认为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而在台湾问题上,毛泽东又利用赫鲁晓夫的左右为难诱使他发出核威胁,这个赫鲁晓夫自己都承认无意付诸实施的核威胁使苏联和美国关系限于紧张。赫鲁晓夫被当成了棋子,当成了剧本里的一个演员,使中国“底气十足”地重回大使级会谈。

1978年越南侵略柬埔寨,妄图永久占领老挝与柬埔寨,将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之前,邓小平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并在2月4日“在围棋棋盘上布下了最后一颗棋子——路径东京停留”,达到了将中国融入世界、孤立越南的目的,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基辛格用《孙子兵法》和围棋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妙政策,别具一格,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化繁为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国博弈的神奇。中国两代领导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巧妙地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外交和战争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政治不是儿戏。许多国际事件中其实都包含着激烈的政治博弈,政治家们必须为国家的长远考虑,思索如何才能为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唯有多读历史,汲取百家评论,才能体会其中的博大精深。

中国和美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一个发展迅猛,领先世界。遥远的地区性差异与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使得发展两国关系对任何领导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

在政策方面,中国领导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拥护者,基辛格声称:“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适性,也就是干涉别国的内政。”在外交上,中国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往往包含多层含义,往往令喜欢直来直去的美国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煞费苦心,激烈讨论,方能解出个中曲直。

新中国与美国是如何从长期敌对转变为盟友的?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共同反对苏修的霸权主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恢复,这是冷战时期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胆举动,而在这之前,时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为尼克松访华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为亲历者,他的描述无疑具有准确性,他所披露的细节也是其它历史书上少见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他多次访华,有幸与中国的三代领导人交流切磋,对他们的理解是不同寻常的:他称毛泽东为“哲学王”,周恩来儒雅、随和,他还特别欣赏邓小平的实用、江泽民的灵活,认为这两人都在审时度势,为把中国带出孤立的国际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奥巴马2008年竞选团队亚裔事务顾问薛海培认为:“美国进入全民思考中国带来冲击的时刻。想跟中国干仗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这对美国民众影响很大。”世世代代生活在优越感之中的美国人感到了威胁。

然而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国无法忽视这个大国的存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未来的格局和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来共同维持世界的和平。

在2012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的崛起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独立辩题。相比之下,奥巴马对华态度比较温和,而罗姆尼十分激进。事实上,美国选举中的某些候选人为了拉拢对华强硬的选民,通常会在竞选中表现出对中国的强硬姿态,但是却不乏上任之后马上变脸,缓和对华关系的现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国选举时,克林顿激烈谴责老布什的对华政策,他攻击老布什“纵容”中国,扬言要把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中国人权挂钩。可后来,克林顿对华的亲切有目共睹。只有过来人才懂得,与中国搞好外交关系才是硬道理,纵使美国总统为了国内的呼声而采取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政策,也不会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的正常关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的愿景。作为普通老百姓,和谐发展的中美关系是两国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论中国》这本书对中美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美国人应该多读,因为它能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也应该多读,因为基辛格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领导人的决策不吝大加赞扬,展现了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读此书,既能了解历史,又能看清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对促进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大有裨益。

第三篇: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孙立标

在阅读中与智者对话,在思考中和高手过招。

——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新年伊始,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表了温暖而且充满力量的元旦献词,细心的观众发现,总书记的书架上有本名为《世界秩序》的书。其实,去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欢迎晚宴并发表演讲时,就引用过这本书的内容。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值得总书记研读、引用并且收藏呢?恰好最近读了这本书,总的感觉是很有收获、深受启发、值得一读。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在他的推动下,尼克松总统踏上了前往中国的“破冰之旅”,实现了中美建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进而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和世界格局。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高手,在自己90高龄的时候,将自己的毕生智慧和深刻思考,凝结成这本书,它很有可能是基辛格先生的收官之作和告别演说。

这本书围绕“世界秩序”这个历史久远、空间广阔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通过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世界那么大,问题这么多,但还是有脉络可循,未来是可以把握的。

欧洲国家,通过建立均势避免一个国家占据主导。欧洲各个国家在长期的斗争、妥协和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按照均势建立了一个不太稳固的国际秩序,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权力基础和势力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任何试图打破这种均势、把自己想法强加到他国头上的努力均告失败,包括拿破仑等多位强人,即使一时得逞,也难逃失败下场。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另一端,自古以来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强大的中国,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还体现在文化的教化功能。从位于世界中心的中国首都向外辐射开来,所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是这一体系的一部分,根据各个地方对中国典籍和文化制度的熟悉程度不同,被划分成为开化程度不同的蛮夷。中国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吸引周边国家融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伊斯兰世界,憧憬建立一统天下、消除战乱的政教合一国家,弘扬宗教与扩展版图一直相伴而行。7世纪以来,阿拉伯帝国等伊斯兰势力在欧洲和中国之间的广大地区,不断征伐与扩张。正当欧洲建立一个基于多国均势的秩序时,奥斯曼帝国一统中东,并将势力扩张到中东欧,意图用自身的优势统一欧洲。

美国,是一群清教徒在进行“荒野之旅”的过程中,建立的“山巅之城”.基辛格先生用充满自豪的美式语言,诠释“要用正义的原则和榜样的力量激励整个世界”这个美国价值。美国的世界秩序观认为自治是前提,和平与均势是结果,以及自己是欧洲秩序的天然捍卫者。但它又不愿意接受欧洲与自己势均力敌,希望通过传播民主原则,在欧洲均势的基础实现和平。

上述几种国际秩序概念中,基辛格先生认为唯有源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即忠于主权、均势平等以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等内容,为各个国家广泛接受,涵盖了所有文化和地区,构成了现在所谓的“国际社会”.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并不稳固,并且正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有的挑战甚至还是打着维护世界秩序的旗号,欧洲、中东、亚洲、美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全球性的世界秩序。在历史上素不相干、没有共同价值观、只认自己实力的实体,往往带来冲突,而不是秩序。未来的国际秩序,要在合法性与权力之间做好平衡,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文化观念越一致,达成共识越容易。基辛格先生认为,在未来的国际社会新秩序中,不同社会异彩纷呈的特点要得到尊重,人类与生俱来对自由渴望的做法要得到体现。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探寻世界新秩序时,告诉我们中国人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首先,我们大致知道美国意图建立一种全球性、结构性和法理性的文化,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超越地区和国家视角的理想秩序观,也就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实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化。其次,需要我们了解那些未知的社会,克服对未知世界的神秘感,认真思考如何将迥异的历史和价值观,塑造成一个共同遵守的新秩序。最后,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光大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简介:孙立标,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研究室)

第四篇:读《论中国》有感

读《论中国》有感

《论中国》作者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任美国国务卿,是美国乃至世界着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作为过去40多年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基辛格先生从美国政治家的角度诠释了对中国历史、政治、文化、思维的认识,为我们能够更清醒认识中国提供另一个视角,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本人有幸能够拜读基辛格先生的力作,特别对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细细品味。

从辉煌中跌落

书前半部分,介绍了中华民族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中国古人认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即:“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清以前中国在人口、疆土面积、生产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官方记载中,外国到中国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教化,使者奉上贡品表明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中国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来自天朝的御史,所以中国古代对待外国的政策通常选择防御,这种政策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修建长城和以夷制夷。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由于长期缺少挑战与突破,对天下即世界情况的知之不多。200年前,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时带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于是,西方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借助蒸汽机、铁路、新的工业制造和科学方法,几百年来第一次超越了中国,英国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势力争夺的目标,由此爆发的冲突挑战了中国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我们更陷入了文化焦虑与文化危机,即使在一个世纪后中国振兴后的时代,昔日的创伤仍未愈合。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时,应该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时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中美苏大国博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书中半部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为一个外交家,他不仅陈述了朝鲜战争、三次台海危机、中印战争等等重大外交事件,而是通过中美苏大国博弈这一主线,着重分析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和外交习惯。

书中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的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如1958年8月,为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解放军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又如,1978年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全面发动侵略柬埔寨战争并占领柬全境,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前,邓小平效仿当时的毛泽东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到了苏联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等国,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基辛格用《孙子兵法》和围棋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妙政策,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化繁为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国博弈的精绝。而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运筹帷幄,巧妙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外交和战争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书中第三部分讲解了苏联解体,中美没有了共同的敌人。随着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这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深入推进经济改革开放,中国得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出现了与美国新千年的对抗,在经济、战略空间等方面争夺,形成了人权、价值观等问题。他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美国笃信自己的理想具有普世价值,认为有义务向全世界传播其价值观,这一信念常常成为美国行动的驱动力。而中国行为的依据是其文化独特性,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外推行现行体制。中国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即文化上的普世观,通过文化渗透而非传教狂热来扩大影响。

文中在结尾部分提出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对于两个代表不同版本例外主义的社会来说,中美关系的合作之路必定复杂,要“求同存异”,建立共同协商、相互尊重的传统,共同建设世界秩序。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先生提出的愿景。

《论中国》这本书对中国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纲领性的概括了中国的历史构架,回首中华民族近3000年的伟大奋斗历史,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不间断传承的文明古国,使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坚信在改革开放近40年后的今天,具有3000多年文明史、100多年救亡史与革命史、30多年改革开放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本文作者:临沂市中心支行 武洋)

第五篇: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篇一: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活了十八年,对中国还是比较了解的。当读了《论中国》之后,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又发现了另外一个中国,与我以往的认知大相径庭。

基辛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对于中国的了解和接触不必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少。1972 年尼克松访华以及 1979 年的中美建交都有基辛格的功劳。多亏基辛格,让中美双方搭建了友谊交流之桥。

多亏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在十多年间,我对中国的认识都是通过生活得来,却并没有深入探究自己的祖国。曾经,我也好奇中国为什么是共产党执政,弄不清中国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不明白孔子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屹立千年不倒,想知道中国终将向何方发展。但是,这些突发奇想只是奇想,我并没有更进一步思考千奇百怪的表象背后潜藏着怎样的缘由。许多问题在历史课本上,在人们饭后闲谈中,在电视节目的讲授里略有解说,只是不够具体完备,且带有很多主观色彩。

基辛格的《论中国》则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站在一个更加客观和宏观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中国的历史和价值内核。

在史实方面,基辛格是很负责的,冷静客观陈述了中国的历史,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还包括鲜为人知或者少有人提的历史真相。比如,看完这本书,我不再简单地把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看成盟友,而是更加清楚的理解了两国关系复杂多变相生相杀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再比如,对于美国出兵朝鲜,我也不再天真认为那是所谓的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实质上就是二战后全球两大正营的较量和角逐。

《论中国》的重点,自然在一个“论”字。通过漫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基辛格深入浅出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了中国的社会模型,呈现给读者一个全面清晰的中国面貌。在整本书的论证中,最触动我的就是对于中国建国后六十年建设进程的解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无疑让人难以看清,基辛格透过独到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由浅及深探讨了中国的转型过程,客观评价了中国的建设和改革,论证了中国在今后的世界中将成为一支独立的强大的力量。

当然,基辛格是令人佩服的。能够以宽阔的视野和严谨的方法研读一个人类历史中最复杂独特的国家,并能用宽广的胸怀辩证看待中国的当前与未来,实在难能可贵。

感谢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读完整本书,对中国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虽然很多内容我都只能囫囵吞枣,但这番阅读确实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我再一次走进了我的祖国。

读罢《论中国》,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情怀和眼界。

篇二: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基辛格的《论中国》是写给美国人看的。早几个月前,我就有读一读的意愿,北京培训一回来就在网上买了此书。两个月前一次和老板的交谈,老板提到他准备最近读《论中国》,我也就顺势拿起来读了一遍。

粗看这本书的名字,标题很大,再加上它的大块头,使习惯快餐文化的现代读者容易望而却步。其实基辛格重点还是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美关系,虽点到了一些秘辛,但总体上说,还是站在战略和文化的高度,来审视中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然,基于美国的视角是这本书天然的出发点。作为老牌的政治参谋和外交高手,基辛格在这本书里更多的是告诉美国的下一代,曾经的历史,以及为什么要与中国共存,如何共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终日被包围在中国人自己的评论里,无论赞美还是谩骂,终究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跳出三界,从别人的文化视角看看自身,也是大有裨益的。

1.中国的对外策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入骨髓。

1.1柔弱与强力

看来,基辛格已经非常了解中国文化,他用了“势”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间的差异比喻成中国围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中国人讲究谋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西方文化,更多是靠实力和数字说话,吃一个子就是一个子,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国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国人喜欢把几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看,运用一种类似于太极拳法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做是大周期。如果能从这样的高度看问题,有许多令西方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1.2借力打力,无中生有

在古代,这叫“以夷制夷”.战后,中国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生存是第一要务。中苏关系不好,可老毛还是邀请赫鲁晓夫回国途中顺访北京,其实双方没有说任何实质性的事情,可就在赫鲁晓夫离开后不久,老毛便开始了炮打金门。让美国人以为是得到苏联支持的,不得不掂量直接干预的后果,结果中国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3以弱胜强

按照美国人国际象棋的思维,他们是难以事前预判到,中国会出兵朝鲜;也难以预判到,中国人胆敢在乌苏里江,与老大哥苏联干一仗;还难以预判到,中国人敢于用大的牺牲,去狠狠教训刚刚击败美国的越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往往收到奇效。不按常理出牌,是因为中国人的世界观里,有更大的更宏观的“理”.2.美国代表了值得尊敬的文明

基辛格在书中有一段话,我印象深刻。摘录如下:美国社会永远不应放弃对人的尊严的承诺。美国对事物的判断永远不可能与美国对民主制度的看法分开。有些事件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反应,即便会损害总体关系也在所不惜。

远的不说,看看美国最近这些年的一些行为,你可以说它是侵略,但细究起来,会发现,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利益,它还是很看中意识形态的,否则无法解释它的行为。()当然,你也可以说,传播意识形态也是它的利益。

就像看一个人一样,如果仅仅是唯利是图,你当然会鄙夷。但如果这个人在唯利是图的同时,像传道士一样在坚守什么,在相信什么,在传播什么,尽管他的很多观点你无法认同,但在你的心里,是不是也会生出一些对这个人的好感呢?

3.两种文明共存共生

就像今年夏天我在北京听到近似戏谑的观点,地球上的不同文明来自不同星球,所以差异巨大,水火不容。中美两个文明确实有太多太多的不同点,可它们都大到谁到吃不掉谁。

中美,好像代表着人类成熟文明的两个方向,在根子上具有不同的理念,在一定的时空里,保持并行。让我们看看,最终会怎么样?

殊途同归还是走向毁灭?是一场非常有趣的非常有看点的大戏。嗯,是的,如果站在更高的高度,比如说上帝、真主、释迦摩尼的高度,望茫茫人世间,倒真的只是出戏。

要补充说明的是,貌似在中国这个文明里,普通人要承受的东西,大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这一点,在最近的一篇《从1942说起》就有提到。

篇三: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论中国》这本书是我在综合部看到的,听人说起过,正好看到顺便借来一读。关于基辛格应该说每个中国人都多少了解些,他是中国与美国建交的铺路石,而且和几代中国国家领导人都结下了深深友谊,为中美关系做出了突出的个人贡献,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一定程度上说他推动了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使中美两个大国结束了20多年相互对峙,终于走向和平。

基辛格在2011年自己88岁生日,其大作《论中国》正式推出面市,引起各界反响,他的基本想法是写给美国人看的,使对中国了解不多的美国人能够对中国有一个基本的印象,本书主要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美关系站在战略和文化的高度,来视审中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多是告知美国的下一代,曾经的历史,以及为什么要与中国共存,如何共存,其影响是深远的。

作者为了美国人能够真实的、深刻的了解中国,了解东方的思维,开篇就“中国的独特性”作为首篇,纵论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并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是“虽欲穷共渊源而不可得”.接着介绍儒家学说,这个是中国数干年的价值观的核心,把儒家学说放在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义的高度上,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比作是西方《圣经》和《宪法》的结合体。如此高度评价恐怕中国人也未必全部能体会,可见作者深意,要让美国的下一代熟悉中国,不可不从根源上介绍并了解之。

如果说后面篇章都回忆作者与中国交往的经历与片段,那么首篇绝对是中心,是了解中国的钥匙。基辛格并没有仅仅止于儒家学说,而是进一步探析,探析在儒家学说影响下形成的东方思绪和东方文化。最后浅谈《孙子兵法》以及通过中国围棋和国际象棋对比来谈,来讲东西方的不同。这也是我个人写这篇读后感的关键所在。希望身边的人要充分重视中国最本源的东西,而不是舍弃之。如果舍弃,那么中国将是无本之末。正是因为儒家学说所延续的东方思维影响了一代代国人,甚至东亚、南亚各国。

《孙子兵法》共介乎于诗歌体与散文体之间,虽问世已两千余年,然而这部含有对战略、外交和战争深刻认识的书到今天依然是一部军事的思想经典。多可叹的、可欣的中国传统著作,至今仍能被一个西方人奉作经典,我们怎可“冷落”.毛泽东出神入化的适用之,建国强国;胡志明和武元甲运用之,使越南战胜了入侵的法国、美国。作者这么评价《孙子兵法》:“在今天读起来,依然没有丝毫过时之感,颇感孙子思想之深邃,为此孙子跻身世界最杰出的战略思想家行列。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失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的孙子的告诫。”

再说围棋,中国流传最久的棋,“围”者“包”也。棋盘上横竖各19条线,开始时棋盘上空无一子,双方各持180枚子,子与子之间没有区别,棋手轮流在棋盘任何一点上落子,占据有利地形,设法包围对方棋并吃掉。围棋强调的是“战略包围”艺术,引用“包围”“迂回”的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结束时,棋盘上双方犬牙交错,一方常常占据微弱优势,对于一个外行人,甚至不能看出哪一方是赢家。

国际象棋,棋盘上双方实力一目了然,所有棋子均已摆在棋盘上,寻求通过一系列的正面交锋吃掉对手的棋子,目的是把对手将死,即把对方的王或后逼入绝境,令其走投无路,终极目标是全胜。下国际象棋,开局双方而在中盘展开争夺,而下围棋则是“战略包围”,通过在棋盘上占空,逐渐消磨对方的战略潜力;下国际象棋体现目标专一,下围棋则培养战略灵活性。所以西方传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

这么看来,作者基辛格已经非常了解中国文化,并且他用了“势”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间的差异通过中国围棋与国际象棋的比较说明之。中国人讲谋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方文化更多是靠数字和实力说话,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国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国人喜欢把几件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看,运用一种类似太极拳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把世界看成一个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作大周期。如果能从这样高度看问题,有许多令西方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些正是美国人需要知道的,不明白这些,美国和西方就不会懂的,也不会尊重一种文明。也正因为此,《论中国》这本书在作者生日之时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之初,便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

基辛格写《论中国》的愿景是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东西方两种文明,两种思绪应该相互尊重,共生共存、中美只是代表了人类成熟文明两个方向,让在“根”上不同的理念,在一定时空里,保持并行。美国人应该读、多读,才能更加从容了解中国,同时消除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也应该读,作者对中国的了解之深刻,应该给我们启示;对中国发展和中国领导人决策不吝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

我写本篇读后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推荐这本书,更深刻用意是希望作为中国人应该多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学习、传承中国的根本。特别是年轻一代一味追求西方,那是不对的,没有自己的根本,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只能是“邯郸学步”,被人嘲笑。更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香蕉”, 黄色表皮是包裹的“白人”.希望有时间多看看中国传承千年的书籍,从里面汲取营养。

最后,我以曾在曲阜孔子坟家前看到的一段文字送给大家,作为本文结尾:“这里,长睡着,一位老人,他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构筑者,他是东方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引路人……”

下载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论友谊”有感

    读“论友谊”有感 时代在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有人说如今的社会已是人情冷暖,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大家就是朋友,一旦利益冲突就会形同陌路甚至转变为仇敌;......

    读《肇论》有感

    《肇论》,顾名思义,是僧肇所著之论,是他的代表著作之一。僧肇,京兆人。他起先是研究老庄思想,后来转为研究佛教,成为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由于鸠摩罗什系统全面地译出了大乘佛教......

    读《论人言可畏》有感

    读《论》有感 我曾经庆幸自己能够学新闻专业,但偶尔的机会读了《论》之后颇有感受,深切感受了“人言”的威力。也许这篇文章能够提醒我以后的职业之路,至少可以说能够引领我......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1949年6月30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二十八年之际,毛主席在全面分析、总结全国形势的情况下,写下了《论人民民主......

    读《课堂教学论》有感

    读《课堂教学论》有感 甘泉小学姚正云 世界上许多教育理论家对课堂上教学内容处理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对教学内容必须做最优处理。做优化处理的基本......

    读君主论有感

    读君主论有感 《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维持。 第一部分,作者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

    读《城市论》有感

    读《城市论》有感在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领导干部“三力提升”活动的大背景下,研读王国平书记的专著——《城市论》有着一层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城市是是科学发......

    读两论有感

    追求心灵明悟的幸福 ——读“两论”有感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研读过毛主席的著作——《矛盾论》。之所以对这篇文章感兴趣,一者是因为当时政治课上老师对此有所介绍,于是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