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论文

时间:2019-05-15 16:3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1世纪初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1世纪初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论文》。

第一篇:21世纪初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论文

21世纪初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涉及国家战略需求、包括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我们不但要关注,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制定相应的对策。121世纪初重大科技领域发展趋势1.1信息网络技术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信息技术是当代科技发展最快的技术。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经济发展。高速度和微型化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第二代因特网为了加速开发适用于21世纪的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确保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正在加速建设比现在的因特网快1000倍的第二代因特网。

主要是开展先进网络技术研究,建立基于新型网络的试验基地,进而开发全新网络应用领域。计划完成后,将彻底更新遍布全美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声音、图像信号的实时传递。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21世纪电脑的普及,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网络购物和促销将成为生活“必需”。网络信息技术将深刻地改变21世纪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带来学习的革命。知识经济时代,终生学习、终生教育将成为时尚和谋生手段,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通信将使教育事业发生根本性变革。对此,“我们需要一个‘学习社会’来与‘信息社会’相匹配。”

1.2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发挥

21世纪带头作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或原子水平上揭开生物构造和遗传的秘密,对促进人口与健康、农业高新技术、生态环境、食品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生物技术研究中优先任务是:进一步加强旨在发现、阐明、改良和控制各种陆地和海洋生物的遗传、生化制品和过程的研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解决农业、环境等问题,以促进新产品的开发等。医药和健康、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处理方法、海洋生物技术将成为生物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生命科学研究重点将主要包括: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结构分析、生物医学和脑研究。基因组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受到全球普遍关注,美国投入巨资动员了数百名科学家从事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工程,参与国除美国外还有日本、欧洲、中国等,最终目标是:绘制出人体的10万个基因图谱,揭示30亿个碱基对的密码,弄清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并编目绘图。通过该项工程可以揭开有关人体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和遗传病变等秘密,最终将帮助人类攻克诸多疑难病症,对人类健康意义极大。由于大公司的介入,投资加大,并引入先进的排序解读装置,最新预计该计划将提前3年于20__年完成,20__年中期将完成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人类全部基因草图。目前已经识别出约10亿对人体基因。随着基因克隆技术趋向成熟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进展,后基因时代正在到来。新药创制是生物技术大有作为的一个重要领域。21世纪初,科学家不仅能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而且能够操纵生命,如利用DNA芯片,对于每一个人的成千上万个关键基因变异进行分类,创造出“遗传条码”。遗传条码将成为预知各人未来何时患病和患何种病的水晶球,利于及早防治。也有人对基因工程的前途表示忧虑,担心通过基因操作对人进行重新设计。基因组学、组合化学和高效筛选结合,可以针对具体疾病在分子水平上设计出药品。利用克隆技术和基因组学知识,未来可能出现诸如“药品农业”的全新产业。农业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在农业部门中的应用。继医药作为生物技术的第一次浪潮之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生物技术的第二次浪潮。特征是强调作物的产出品质,对消费者增加价值——如增加果实的营养。科学家将通过遗传工程改良植物,使它们转变成生产化工产品(如塑料)和药品的“生物工厂”。

1.3环境科学与绿色技术将大放异彩

当地球上的人们享受着由科学技术带来的现代工业“文明”时,也正经历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21世纪,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将更加密切。传统的经济指标并不完整,它不考虑环境的价值,往往用G来衡量,忽略了G增长过程中和之后的环境损耗。为此,西方经济理论已对此进行了修正,改用经济净福利(NEW)来衡量经济对社会进步的价值。表式为:经济净福利(NEW)=G+地下经济+闲暇-环境的破坏还有些经济学家提出用G扣除环境损失后的剩余——国内净收入(EDI)来代替G。可见,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正改变着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将成为21世纪初的主导生产方式。在重视末端治理技术的同时,将更加着眼于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同时要求污染物最大限度地资源化,考虑工业产品的生产工艺,对产品结构、原料和能源替代,生产运营和现场管理,技术操作,产品消费,直到产品报废后的资源循环等诸多环节。绿色技术将在21世纪受到世界范围广泛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其列为与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并列的高技术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发展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先污染后治理”必将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经过残酷的教训,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协调才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拯救地球,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等观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绿色”正成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主流,全球正在掀起绿色浪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1世纪同样将是“绿色世纪”。

1.4空间科学与技术将帮助人类实现远古梦想空间

高科技是当代也将是21世纪初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十九、二十世纪科技发展表明: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大陆;20世纪尾21世纪初则是:谁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整个地球。开发空间平台、探索宇宙起源、寻找地外生命将成为21世纪初科学家和公众的追求和期望。21世纪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开辟新的疆域,可望实现人类在地球外的星球上居住。它将极大地拓宽人类的视野,真正实现人类飞出地球的远古梦想,赋予人类生存观以新的哲学意义。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人类认识地球、征服太空的自信心,树立起人类的尊严,而且通过探索,将研究开发和验证一批先进的航空航天及其相关技术。美国NASA的使命称发展空间科学技术为“对美国未来的投资”。航空航天技术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将加快实用化和商品化步伐。预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计划发射的卫星将超过1000颗,这些卫星将更先进、更实用。其中通信卫星、全球定位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被认为最具商业发展前途。开发月球资源和扩大太空生产能力也将在21世纪初成为现实,星际远航也将踏上征程。如果进展顺利,人类可能在21世纪20年代实现月球采矿。外层空间微重力和超真空环境的利用将使人类在21世纪初生产许多产品,如超纯材料、新的药品和农产品。

1.5能源技术将取得突破能源问题

围绕人类生存由来已久,不但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世纪之交,各国都把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关键科技领域给予重视:一方面注重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对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另一方面则着力开发洁净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21世纪,燃煤高效联合循环技术将广泛采用,煤的液化、气化将达到工业化规模。为解决核能安全问题,西方国家正在加紧研制新一代核电站。这种核电站比现有核电站体积小、成本低、运行简单、可靠性高。核聚变能已显露出希望的曙光,一些发达国家投入巨资竞相研究核聚变,并已在受控热核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认为,一旦受控核聚变取得突破并获得实用化,人类就将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从而开辟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效安全洁净核能系统,是由外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增殖堆,具有提高铀资源利用率、放射性废料少、安全性较高等特点,预计21世纪初可望取得突破。燃料电池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发电技术。在未来30年内,燃料电池将作为分散电站,主要用于家庭、办公大楼、医院、商业区、社区等供电,规模在千瓦至几十兆瓦范围;并向大规模电站发展,作为集中发电取代目前的火力发电,以及向燃料电池与蒸气轮机技术集成方向发展,形成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1.6新材料继续成为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

新材料研究开发的中心问题仍然是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材料。21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特征,最活跃的将是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陶瓷、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高压、耐腐耐蚀等极端条件的结构材料、智能材料等也将进一步受到重视而获得新的发展。

材料设计包括在数据库和知识库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进行性能预报;利用计算机模拟揭示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关系;提出新概念并采用新技术研制新材料;深入研究各种条件下材料的生长过程,探索合成材料新途径。纳米技术碳纳米管将成为21世纪的超级材料,作为纤维,其强度比钢大100倍,而重量仅为同体积钢的1/6;作为导线,其电导率远远超过铜。NASA希望,用纳料材料,到2020年航天器发射费用可以从目前的每磅1万美元降低到200美元;可制造只有6美元的航天器;一架波音747飞机的重量将为目前同型号飞机的1/150。另据预测,20__~2020年期间,纳米电子学将取代微电子学;只要有充足的研究经费,纳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可能在15年内实现。智能材料因具有奇特的功能,将成为21世纪初的新宠。如美国已研制出一种用导电复合材料制成的新型飞机蒙皮,把微处理器、微型传感器和微型天线等植入蒙皮里,实现电子设备和飞机蒙皮一体化。一旦飞机受到损伤,微型传感器立即从受损部位的形状、应力变化情况得到“感觉”,通过电路传给微处理器,中央计算机作出决策,指挥受损部位重建电路,保证电子系统继续工作,使其避免酿成灾难,平安返航。

超导材料将成为21世纪材料领域的新贵。超导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预计到2020年前后,美国和日本以及欧洲大部分地区将利用超导电缆输送电力,从而大量减少能耗。超导材料还将使21世纪的航运、铁路以及其它基础设施面貌一新。

隐身材料。隐身技术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尖端军事技术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军方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隐身材料的研究已从初期的涂覆性涂层向复合结构,掺混等材料发展。细微粉、超微粒子、纳米复合材料、纳米量级的低维材料,特别是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是隐身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2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面对世界科技的突飞猛进和21世纪初知识经济发展的机遇,我国必须迎接挑战,制定相应的科技政策。

2.1制定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提高创新能力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辉煌的时代。

21世纪初,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和交叉性,科技知识空前快速的生产、传播和转化应用,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甚至是其在地球上的生存能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是那些科技投入最多的国家。科技投入是确保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力度。为在21世纪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并争取主动权,中国应更加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制定和实施恰当的科技发展战略,增加科研经费,提高产业化水平。具体包括:制定鼓励增加企业科技开发投入的一系列法规政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激励国家科研机构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

2.2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促进应用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紧密结合目前应用研究与市场严重脱节,科研成果对经济贡献度较小,原因主要在于:产学研分割严重,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不足;国家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与国家目标联系松散。为此,要强化涉及经济竞争力、国家安全等国家目标。国家研究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主要从事国际科技前沿的创新工作。要与大学基础研究、企业R&amD形成广泛的分工与协作,共同构成新型的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国家要重点支持那些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又属于国际科技前沿的重大项目。(图1所示)附图{图}图1科技发展前沿

2.3提倡原始创新,促进基础研究功能模式转变

诚然,基础研究有两种主要功能:一是出成果,包括自由探索和作为未来技术源头的成果,我们可把作为未来技术源头的功能称为“产业化功能”;二是出人才。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存在跟踪的多,创新性不够,优秀人才培养数量不足,急功近利,违背科研规律,投入产出率低下等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基础研究的功能模式认识不清:一是讲“瞄准国际科学前沿”;二是强调基础研究的产业化功能,认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产业化”是一条线(单线模式)。根据对从海外归来的学者们的调查,我们往往讲“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就是指尚未找到“前沿”。“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变成了一种误导,直接导致跟踪的课题过多。对于“前沿”的研究完全依赖于科学家本人的能力,许多“前沿”的出现不是瞄准得来的,而是一个或一群科学家长期探索、研究和积累的结果,尤其是科学家本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换句话说,如果等我们已经知道某一研究是“前沿”而加以“瞄准”的时候,可能它早已不是“前沿”了。对基础研究“单线模式”的理解,很容易导致对基础研究急功近利、欲速不达,进而产生怀疑,不能给予稳定支持。因为“单线模式”只强调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产业化功能,强调以成果为中心,而忽略了基础研究同样重要的其它功能:如以人为中心的宽松学术环境、培养人才功能,公众科学精神与科学理念的健全等。为此,对基础研究要倡导“原始创新”而不是“瞄准国际科学前沿”;“以人为本”而非“以成果为中心”的功能模式。(图2所示)附图{图}图2基础研究的功能模式

2.4依靠科技创新,寻求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制高点

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谁失去创新、趋于保守,谁就将遭淘汰。以英特尔、微软等世界著名公司为例。多年来,正因为创新精神一直主导着英特尔、微软公司,并经过了艰苦的创业,才有英特尔、微软的今天。相反,DEC的创建人肯奥尔森,在他因创新而辉煌了20年之后,由于趋于保守,看不出小型桌面计算机即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前途,结果被挤出了DEC。再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王安,70年代他果断抛弃60年代曾称霸一时的电子计算器,另起炉灶,把公司变成首屈一指的文字处理机供应商。但到了80年代,王安没有及早意识到兼容性软件的重要性,而过份受制于他的文字处理机,结果在个人计算机问世之日起便惨遭淘汰。用比尔·盖茨的话来讲:“如果王安早些意识到兼容性软件的重要性,今天可能就没有什么微软公司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似乎就是这样“残酷”,谁失去了创新,谁就将被淘汰。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寻求并不断创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制高点,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高技术跨越式发展。依靠科技开发寻求新的产业起飞点、开创新产业替代落伍产业,是振兴我国民族产业的当务之急。

2.5开发军民两用技术,降低技术开发成本

技术的两用性是当今经济和军事大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过去国内外许多军事技术开发都是高成本的。科技发展至今,许多技术都有军用和商用的双重性质。如因特网最初是美国国防尖端研究计划局资助的一个项目,本意是开发战地通信设施。该项“目的性基础研究”的成果现在已使全球信息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我国科技资源十分紧张,在选取重大科研项目时,要优先选择那些既能满足国家安全又能为国家经济创造巨大市场的项目。可以通过政府采用采购改革等措施,推动军、民用工业的结合,使门能够利用民用工业的快速创新和高效的市场推动,来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国防需要;反之,起源于国防的创新成果也将迅速地转移到商业部门。

2.6加大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国际科技合作力度

由于基础研究正朝着规模大、成本高、回报也高的方向发展,因而必须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在世界科研总量中只占到很小一部分,需要了解如何接触和利用世界其他95%或更多的资源。如果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关起门来做,只能是越做越落后,同国际科学发展的主流相分离,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从技术开发角度来讲,当前国际上往往把技术开发分为二个阶段,一是工艺技术阶段,另一是产品开发阶段。在第一阶段,或称为“竞争前阶段”,各国共同开发通用技术,共同受益(相应称这一阶段的合作为“竞争性合作”);到了产品开发阶段,即进入竞争阶段,合作宣告终止。

即使是世界最具竞争实力、资金雄厚的公司,也必须依靠与竞争对手的合作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如德国西门子、美国的IBM和日本的东芝等联合开发1000兆位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美国福特、德国奔驰和加拿大动力系统公司联合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因此,我国要制定政策和策略,通过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融入国际科技发展主流等途径来加大国际科学与技术合作力度,提升国际合作的层次

第二篇:Gartner公布2018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

Gartner公布2018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

近日,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公布了将在2018年对大部分企业机构产生显著影响的首要战略科技发展趋势。

Gartner将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定义为具有巨大颠覆性潜力、脱离初期阶段且影响范围和用途正不断扩大的战略科技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在未来五年内迅速增长、高度波动、预计达到临界点。

Gartner副总裁兼院士级分析师David Cearley表示:“Gartner的2018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与智能数字格网(Intelligent Digital Mesh)息息相关。智能数字格网是未来数字化业务与生态系统的基础。在制定创新战略时,IT领导者必须考虑这些技术趋势,否则将面临节节败退的风险。”

前三个战略科技发展趋势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将如何渗透至几乎任意领域,并代表着未来五年内技术提供商的一个主战场。随后的四个趋势集中于混合数字与物理世界,以打造一个沉浸式、数字增强型环境。最后三个趋势则指的是利用不断扩大的人员与商业规模以及设备、内容、服务之间的连接,实现数字化业务成果。2018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人工智能基础(AI Foundation)

至少到2020年之前,创建能够自我学习、调整并有望自主行动的系统都是技术提供商的一个重要战场。直到2025年,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决策、重塑商业模式与生态系统、重建客户体验的能力都将是数字化计划取得成功的关键推动力。Cearley先生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演化,各企业机构必须对技能、流程与工具投入巨资,以便成功利用这些技术构建人工智能增强型系统。投资领域可能包括数据准备、集成、算法、选择训练方法和建模。数据科学家、开发人员与业务流程所有者等多方支持者将需要一起工作。”

智能应用与分析(Intelligent Apps and Analytics)

在今后几年里,几乎任一应用与服务都将采用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其中某些应用将成为真正的智能应用,若无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这些应用程序将无法存在。其他一些则将潜在利用人工智能,从幕后提供智能。智能应用在人类与系统之间搭起了一个全新智能中间层,有望改变工作的本质以及工作场所的结构。Cearley先生表示:“在探索智能应用时应将其作为增强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而非简单地替代人类。增强分析是一个格外具有战略意义的、逐渐发展的领域。它面向广泛的商业用户、运营工作者和民间数据科学家(Citizen Data Scientist),利用机器学习自动完成数据准备、洞察发现与洞察分享。”

在广大软件与服务市场内,人工智能已成为下一个关键领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各个方面。套装软件与服务提供商应表明将如何通过高级分析、智能流程和先进的用户体验等形式通过人工智能为新版本增加商业价值。

智能物件(Intelligent Things)

智能物件是指摒弃严密的编程模型,转而利用人工智能实现高级行为并更加自然地与周围环境及人类进行互动的实物。人工智能正在大力推动全新智能物件(如:自动驾驶车辆、机器人与无人机)的进步并为许多既有物件(例如与消费者及工业系统相连接的物联网)带来更强功能。

Cearley先生认为:“目前,用于受控环境(例如耕作与采矿)下的自动驾驶汽车(Automobile Vehicles)是智能物件快速成长的一个领域。到2022年,我们可能将亲眼目睹自动驾驶汽车在有限、可控且明确定义的道路上行驶的实例。不过,驾驶员可能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的一个必要条件,以防发生意外技术故障。至少在未来五年内,我们预测需要驾驶员的半自动汽车将占主导地位。在此期间,制造商将更加严格地测试技术,同时法律法规问题以及文化接受度等非技术性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数字孪生是指以数字化方式再现真实的实体或系统。在今后三至五年内,物联网项目背景下的数字孪生尤其前途光明,并于当前引领着人们对于数字孪生的兴趣。精心设计的资产数字孪生有望极大地改进企业决策。这些数字孪生与其真实的对应物相关联,并用于了解物件或系统的状态、响应变化、改进运营并提升价值。首先,各企业机构将只是实施数字孪生,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进它们,提高其收集数据、反映正确数据、应用正确分析与规则并有效响应商业目标的能力。

Cearley先生表示:“久而久之,我们世界中几乎每一方面的数字化再现都将与其真实对应物动态地联系在一起,此外还将彼此联系并纳入基于人工智能的功能,以实现高级模拟、运行与分析。城市规划者、数字营销人员、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以及工业规划者均将受益于这一向综合数字化孪生世界的长期转变。”

从云到边缘(Cloud to the Edge)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描述了一种计算拓扑,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信息处理、内容收集与交付均在邻近此类信息的源头完成。连接与延迟挑战、带宽限制以及嵌入边缘的更强大功能均支持分布式模式。各企业应着手将边缘设计模式用于基础设施架构之中——对于拥有大量物联网元素的企业尤其如此。虽然许多人将云与边缘视作竞争方法,但云实际上是一种计算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可弹性扩展的技术功能以服务形式交付,且天生就无需集中模式。Cearley先生指出:“从互补概念考虑时,云可作为创建服务导向型模式以及集中控制和协作结构的一种技术方式,而边缘则用作交付方式,从而以离散或分布式流程执行云服务的各个环节。”

会话式平台(Conversational Platforms)

在人类与数字化世界互动方面,会话式平台将推动下一个重大模式转变。诠释意图的负担从用户交给了计算机。该平台接收用户的问题或命令,然后通过执行某些功能、展现某些内容或询问更多输入信息来响应。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会话界面将成为用户互动的一个首要设计目标,并通过专用硬件、核心操作系统特性、平台及应用来实现。

Cearley先生认为:“在理解语言以及用户基本意图方面,会话式平台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但仍有所不足。会话式平台面临的挑战在于用户必须以非常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沟通,而这通常都是令人失望的体验。会话模型的稳健性以及用于访问、调用与协调第三方服务以交付复杂结果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及事件模型是各类会话式平台之间的主要区别要素。”

沉浸式体验(Immersive Experience)

会话式界面正在改变人们控制数字世界的方式,而虚拟、增强和混合现实(Virtual,Augmented and Mixed Reality)则在改变人们观察和与数字世界互动的方式。目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市场尚不成熟,还处于碎片化阶段。不过,人们对该领域的兴趣非常浓厚,因而催生了视频游戏和360度球幕视频等诸多新奇的虚拟现实应用,然而这些高级娱乐应用目前能产生的商业价值微乎其微。为了推动实现真正有形的商业效益,各企业必须审视特定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的真实场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优化设计、培训和可视化过程。

作为一种融合并拓展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功能的沉浸式体验类型,混合现实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特别的沉浸式体验,这种技术十分引人注意,因为它优化了界面以更好匹配人们观察并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混合现实跨度极大,包括用于增强或虚拟现实的头盔式显示器以及智能手机、基于平板的增强现实和环境传感器的应用等。混合现实代表了人们观察并与数字世界互动的范围。

区块链(Blockchain)

区块链正在从数字货币基础架构向数字化平台转变。区块链技术与现有的集中式交易和记录机制截然不同,可作为已有企业和初创公司发展颠覆式数字化业务的基础。虽然有关区块链的宣传都集中于金融服务行业,但区块链在其它一些领域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比如政府部门、医疗保健、制造业、媒体发布、身份识别、所有权登记服务和供应链等。虽然区块链前景可观且无疑会带来颠覆式影响,但是对区块链的展望胜过区块链的现实,而且许多相关技术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难以成熟。

事件驱动(Event Driven)

数字化业务的核心围绕以下理念,即:企业总是保持高度敏感,随时准备探索利用全新的数字化业务时刻。业务事件可以是数字表达的任何事物,反映出明显的新状态或状态变化,比如完成订单或飞机着陆等。借助事件代理(Event Brokers)、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内存数据管理(In-memory Data Management)和人工智能,人们可以更迅速地发现业务事件并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不过,如果缺乏文化和领导力变革,技术本身也难以实现事件驱动模式的全部价值。数字化业务促使IT领导者、规划者和架构者从本身需求出发去积极地采用事件思维(Event Thinking)。

持续自适应风险和信任(Continuous Adaptive Risk and Trust)

为了确保数字化业务计划面对高级定向攻击时仍能有效实施,安全和风险管理领导者必须采用一种持续自适应风险和信任评估(CARTA)方法,以实现基于风险和信任且带有适应性反应的实时决策。安全基础架构必须在任何地方都具有自适应性,以便更好地利用机会并管理风险,从而确保安全性能够跟上数字化业务的速度。

作为持续自适应风险和信任评估的一部分,各企业机构必须克服安全团队和应用团队之间的障碍,就像DevOps工具和流程弥合开发和运营之间的差别一样。信息安全架构师应尝试从多点协同将安全测试融入DevOps工作流程之中,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以十分透明的方式与开发人员合作,并且保持DevOps的团队合作、敏捷性和速度以及开发环境的灵活性,从而实现“DevSecOps”。运行时,持续自适应风险和信任评估也可与诱捕技术(Deception Technology)等联合应用。虚拟化和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进步已使“自适应蜜罐技术”(Adaptive Honeypot)的部署、管理和监控变得更加容易,而后者是网络诱捕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三篇:员工关系的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员工关系的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2014年03月24日 10:58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作者:刘昕 张兰兰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doi:10.3782/j.issn.1006-0863.2013.11.11

[摘要]最近几十年来,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员工关系的概念正在取代传统的劳资关系概念,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冲突型劳资关系逐渐转变为以合作和共赢为基础的组织内部关系,员工关系正在朝着灵活性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国际员工关系的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在于,一方面应加强政府和法律在员工关系调节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努力建立和谐且灵活的员工关系。

[关键词]劳资关系;员工关系;劳动关系;工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2 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1-0056-06

自工业革命以来,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这种关系首先被称为雇佣关系,雇佣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关系。后来,随着政府通过法律等形式对雇佣关系不断介入以及工会作为员工集体代表的出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一种法律关系、政治关系以及重要的社会关系。再后来,随着人们对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认识的加深,人们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契约关系,还是一种心理契约关系。因此,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日益复杂化。由于这种关系的处理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利益,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的研究和妥善处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在对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描述方面,存在三个相似概念,分别是劳资关系、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其中,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在国际上是较常见的概念,而劳动关系则主要是中国采用的一种特定概念,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本文在对企业和员工间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之前,首先对这三个概念加以辨析。

一、劳资关系与员工关系:国际通行定义及相关讨论

劳资关系也称产业关系,在英文中通常有三种表述,即labor relation,industrial relation,或labor & industrial relation,这里的labor relation尽管可以直译为劳动关系,但是其内涵与我国常用的劳动关系概念是不同的,所以通常都被翻译成劳资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劳资关系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资关系是指代表全体工会会员的工会与雇主或雇主联盟(即资方)之间的集体关系,内容主要涉及工会组建、集体谈判以及集体争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而广义的劳资关系则涵盖与雇佣关系相关的所有各个方面的内容,它不仅包括狭义劳资关系中的所有内容,而且包括单个企业与作为非工会会员的本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企业制订和实施的可能会影响自己与员工之间关系的所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或人事管理政策和实践。如马丁等人认为,微观的劳资关系是指企业或企业联合会与工会或工会联合会之间在工作场所内的关系。[1]艾默罗认为[2],在劳资关系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的过程中,劳资关系的发展趋势是赋予单个企业更多的“企业文化”自主权,即劳资关系会逐渐体现为单个企业与企业工会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比较通用的劳资关系的概念基本上都是指狭义上的界定,即劳资关系就是工会化的那部分雇佣关系。至于没有加入工会的那部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则不在劳资关系的覆盖范围内。

员工关系(employee relation)的概念也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员工关系不包括企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它是企业与本企业所雇用的员工之间的一种组织内部关系,既不涉及工会,也不涉及政府,是企业和员工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形成的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总合。而广义的员工关系概念与广义的劳资关系概念是一致的,它同样涉及到与雇佣关系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涵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组织内部关系,而且涵盖企业与代表部分或全部员工的工会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它涵盖了与工会会员以及非工会会员都有关的全部雇佣关系。总的来说,通用的员工关系大多是指广义上的概念。

由上述分析可知,员工关系是个大概念,劳资关系是个小概念。此外,很多学者都指出,总体上存在着用现代的员工关系概念替代传统的劳资关系概念的发展趋势。比如,利特指出,员工关系的概念是近些年来才被广泛采用的,在此之前,人们普遍采用劳资关系或产业关系的概念,员工关系和劳资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员工关系中包含了在雇佣关系中涉及到的集体谈判及集体谈判制度,既涵盖了工会会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涵盖了非工会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关系。[3]而布莱顿和特恩布尔更进一步指出,劳资关系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劳资关系与工会、集体谈判、工业生产活动等紧密相连;二是劳资关系是以制造业中的强体力劳动,尤其是受雇于此类部门中的男性工人的劳动为核心的,而这种以从事全日制工作的制造业工人为代表的劳资关系,在每一个的成熟经济体中都正在逐渐受到削弱。他们认为,与劳资关系相比,员工关系概念有两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员工关系具有更宽泛的内涵和外延,它能够覆盖在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中存在的典型雇佣关系——这种雇佣关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女性员工以及兼职工作和临时性工作逐渐增多;其次,员工关系可以同时涵盖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而劳资关系则只能涵盖工会会员。[4]

马琴顿和威尔金森则指出,员工关系概念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以个人的名义而非集体的名义与企业之间形成雇佣关系,传统的劳资关系所反映的情况则恰恰相反。此外,员工关系概念着重于劳动者个人以及个人与企业间形成的雇佣关系,但它也包含了通过集体谈判形成的劳动者群体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他们还认为,员工关系是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劳资关系则是以政党组织、利益集团代表的视角出发来对雇佣关系进行研究的。[5]贝肯和斯托瑞也同样指出,随着工会会员人数的减少,传统的产业关系或劳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员工已不再完全需要通过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同时欧盟颁布的一系列保护劳工利益的政策,也使工会组织为员工争取权益的行动不再被广泛需要。因此,他们认为,英国的新型员工关系战略应该朝着个性化与伙伴合作化的方向发展。[6]

此外,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员工关系还涉及到政府在员工关系调整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比如,法恩汉姆指出,员工关系是产生于劳动提供者(员工)和劳动报酬支付者(雇主)之间的双向关系,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管理者和企业与工会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同时,政府或者政府联盟(如欧盟)在调整员工关系过程中扮演着第三方角色。[7]克里斯·布莱华特也持基本类似的观点,他指出,员工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员工与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企业与负责雇佣关系管理的相关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虽然在员工关系概念中也包含企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但员工关系概念更侧重于组织内部的人事管理方面。[8]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学者在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这两个概念上已经基本达成这样几点共识:第一,劳资关系通常是指工会会员与企业间的雇佣关系,它强调的是工会以及集体谈判机制对于雇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调节作用;而员工关系的概念同时包括了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与企业间的雇佣关系,即同时包括了员工通过集体谈判方式和以个人为单位与企业间形成的雇佣关系;第二,员工关系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强调了企业与员工间的组织内部关系已经变得比牵扯到工会(往往是跨企业的)的由组织外部力量介入的劳资关系更为重要。第三,劳资关系研究主要基于政治视角,而员工关系研究主要基于管理视角,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第四,由于服务业所占的比例逐步扩大、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政府和类似欧盟这样的机构在干预和规范雇佣关系方面所做的努力,通过工会集体谈判这种方式对劳动者与企业间的雇佣关系实施干预的做法已经变得不那么必要和普遍。

二、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及员工关系:中国情境下的含义

我国在讨论与雇佣关系有关的问题时通常会用到三个概念,即劳资关系、员工关系、劳动关系。同时,即使是在使用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的概念时,中国的定义往往也与国际通行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来看我国常用的劳资关系概念。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在政治经济学中一直将由于雇佣关系带来的劳资矛盾视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之一,而这种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不存在的。换言之,劳资关系反映的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由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不存在这种关系,因此,在讨论国内的劳动问题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我们通常不用劳资关系的概念,而是采用另外一个相似的概念,即劳动关系,其目的是为了表明中国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同类问题上是存在根本差异的。更为准确地说,我国使用的劳资关系概念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种是抽象或宏观层面的劳资关系含义,它所代表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劳方与资方之间的矛盾,是对西方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对立和斗争关系的一种笼统指代;第二种是具体或微观层面的劳资关系含义,即西方国家的雇主或雇主联盟与作为劳方代表的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以及集体争议处理过程及其相关机制,这种定义基本上等于西方常用的劳资关系定义。

在我国,劳动关系通常被定义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一条明确指出,我国劳动法的基本调整对象就是劳动关系,而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时,企业职工可以就劳动报酬等事项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后,由工会代表职工(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中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都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通过上述法律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劳动关系概念实际上导致等同于西方的广义员工关系概念,其中不仅包括企业与企业所雇用的劳动者个人之间缔结的经济契约关系,而且涉及到企业与代表本企业员工的工会之间的集体关系,还涉及到政府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事实上,我国的劳动关系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标准以及三方协商机制等等。

但是,劳动关系概念的一个不足在于,它实际上强调的是企业在处理与员工个人以及员工群体之间的关系时应当遵守法律,基本不涉及企业在法律框架内对员工实施的具体管理政策和管理实践,更不涉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所以,当讨论的重点不是劳动法律关系(尽管也涉及到),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组织内部关系时,劳动关系就不是一个很贴切的概念。因此,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使用“员工关系”这一概念来更为全面而具体地描述一家企业和其所雇用的员工之间形成的更为具体的一种关系。比如,刘昕指出,“员工关系就是指在雇佣关系这一基本关系基础之上,企业本着改善经营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目的,在调节自己与其员工之间关系时所依据的基本理念以及所有的制度、政策以及管理实践的总称”。[9]程延园指出,广义的员工关系管理是指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职能人员通过制订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沟通等管理行为,来对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的过程。狭义的员工关系管理就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沟通管理,这种沟通更多地采用柔性的、激励性的、非强制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支持组织其他管理目标的实现。[10]

因此,我国学者常用的员工关系概念与西方的广义员工关系概念基本上是相吻合的,因为其中涉及到一部分集体谈判、集体争议处理以及三方协商机制等内容,但这些仅是其中并不重要的一少部分内容。在看待和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时,员工关系主要是从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法律、政治或社会的角度出发的。员工关系是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之上的(因为遵守法律是员工关系管理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员工关系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与员工达成双赢性质的组织内部关系,其核心是双方之间的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总和。

通过对劳资关系、员工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在国际以及国内的内涵界定,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劳资关系强调的是工会与雇主或雇主联盟之间的集体关系,其学科基础主要是法学和政治学。西方的员工关系是一个涵盖劳资关系的大概念,但是它强调的重点并非劳资关系,而是单个企业与其所雇用的全体员工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学科基础是管理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我国通常使用的劳动关系概念中同时涉及到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两类合同,涉及的主题与国外常用的即广义的员工关系概念很接近,但是其学科基础却是法学尤其是劳动法学,不涉及组织内部的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用广义的员工关系概念有利于将我国企业和员工间关系的研究及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也方便讨论问题,因此,我们在下面用这种广义的员工关系概念来描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及其调节机制。

三、员工关系实践的国际发展演变及其趋势总结

从国际上来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种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员工关系阶段、员工关系转型阶段以及现代员工关系阶段。

1.国际员工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第一个阶段是以劳资关系为中心的传统员工关系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阶段的主要社会背景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世界普遍确立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社会财富集中在若干大资本财团手中;工人阶级形成,工人运动高涨,工人以加入工会组织的方式参与到政治斗争之中;政府倾向于保护资本,从而压制工人运动,因此,对于工人提供的劳动保护立法及福利政策极其有限。这一阶段的社会结构表现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二元结构,工会组织倾向于通过罢工等激烈手段来为工人争取合法权益,因此,劳资对抗与劳资冲突的特征非常明显。员工关系主要表现为行业或产业层次上的工会组织与代表行业或产业的雇主联合会之间的谈判和斗争,当时的工会力量空前强大,集体性质的劳资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员工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具体雇佣关系,集体合同的影响力非常大。

对这一阶段的员工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论以及科学管理运动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思认为,劳资关系反映的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因此劳资双方必然是对立和对抗的关系。而弗雷德里克·泰勒则看到了对抗性的劳资关系对于企业不利,并明确提出雇主与员工应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他当时提出的这种观点却并不占主流地位,不仅劳资双方都感觉难以接受,甚至连政府都对此持怀疑态度。

第二个阶段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员工关系转型阶段。这一阶段大体处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这时,员工关系重心开始从劳资关系转向组织内部的管理,尤其是员工管理方面。这个时期的主要社会背景是:工业化革命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加快,行为心理学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世界发展格局,日本和德国经济在战后的快速经济复苏引起举世关注。当时,各国政府的工作重心纷纷转向经济建设,多国政府都开始意识到适当调控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不断建立和完善,欧洲福利国家也开始出现。在企业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开始得到普及,人力资源的价值受到重视,管理理论的丛林出现。这一阶段的员工关系的主要特点是,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会与资本家的对抗和冲突逐渐缓和,双方转而开始探讨和寻求合作。传统的劳资关系不再占据主导地位,集体谈判在确立和调整雇佣关系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逐渐被政府的福利政策及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所取代,非工会会员与工会会员两种雇佣关系形式同时存在。

对这一阶段员工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理论包括行为科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心理契约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行为科学强调新型的组织领导者应当能够理解员工的行为,正确处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人力资本理论则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与物力资本对等的概念提出来,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理念,将原本不平等且主要以资方为中心的雇佣关系开始逐渐向劳动者方面倾斜。心理契约理论则认为,在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一种隐性契约,它强调了在员工的激励和保留方面,心理契约与经济契约一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交换论则强调,员工关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一种交换关系,它在企业中通常表现为组织和成员之间以及领导和成员之间的交换关系。

第三个阶段是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现代员工关系阶段。这一阶段大致处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最近30年中,在各发达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即主导产业逐渐从生产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快速应用于各个领域,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经济来临,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与此相对应,劳动力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型员工的数量不断增多,而这导致员工个人与企业的谈判力量发生了明显改变。此外,除了传统的全日制工作方式之外,非全日制工作、灵活工时制、远程工作等新型的工作方式也不断涌现。这些都对传统的员工关系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不仅如此,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性的商品市场及要素市场逐渐形成,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面对因工会化和集体谈判造成的高人工成本,普遍将一些生产性岗位甚至其他一些行政事务性乃至专业性岗位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员工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迅速做出调整。这个阶段的员工关系的重要特点是,企业通过产业或行业工会来与自己雇用的员工建立和协调雇佣关系的情况越来越少,员工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员工关系更加强调雇佣关系应满足企业和员工双方的需要,因此,应当尽可能具有个性化和灵活性的特征。

在这一阶段,企业文化理论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企业文化理论强调员工与企业之间应形成统一的价值观,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它从价值观的层面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对传统的对立型劳资关系的一种彻底扭转,指出员工关系可以成为一种和谐的人文关系。此外,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与组织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相适应,与组织战略相一致,同时要保持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匹配性,它以一种权变的观点来审视员工关系,要求企业确保员工关系的灵活性,以便能够帮助组织赢得竞争优势。

2.员工关系的国际发展趋势。

通过对员工关系发展的以上三个阶段进行剖析,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强化,“强资本”和“弱劳动”的非均衡状况日益得到了改善,再加上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和风险增大等因素,在工业革命中形成的以劳资对立为基础的对立型员工关系正在逐渐失去影响力,员工关系正在经历从对立和斗争向合作和共赢的转变,从主要依靠工会力量的外部干预到主要依靠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调转变。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毕竟并不完全一致。当市场环境允许双方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雇佣关系,并且有条件遵守对对方的明确或隐含承诺的时候,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能够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比如,当全球经济以及各国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期或高速成长期时,企业和员工都能够分享到增长的收益,矛盾相对更少,员工关系更加和谐和牢固,良好的心理契约能够逐步形成并稳定下来。但经济增长和高速发展并不能总是一直持续下去,一旦国际经济或各国经济转入增长缓慢期尤其是衰退期,良好的员工关系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恶化,员工关系就必须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泡沫消退曾经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一轮调整,而开始于2007年并延续至今的新一轮国际经济危机同样对企业和员工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企业由于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是生存难题,不得不采取降薪、裁员甚至破产的对策,这导致已经形成的以长期雇佣和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员工关系受到极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以及组织战略很可能会不得不做出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种经济风险,这时,心理契约以及员工关系很可能需要打破重建。

总之,鉴于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等各种因素中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可能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员工关系处理模式,每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战略不同,在员工关系的处理方面也会存在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新的员工关系必须能够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有助于更加灵活地满足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利益需求,因而多元化和灵活性会是未来的员工关系的重要特征。

四、国际员工关系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政策借鉴意义

员工关系的国际发展趋势对我国员工关系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

1.加强政府在员工关系调节方面扮演的角色,不过多依赖工会。

通过对员工关系实践的回顾,我们知道,尽管员工关系的主体是企业及其所雇用的员工,但工会和政府两种力量在员工关系的调整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不过,从员工关系的国际发展大趋势来看,在最近几十年中,政府在调整员工关系方面的力量在不断增强,而工会在调整员工关系方面的影响力却在不断下降。其中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由于经济结构和员工队伍构成发生变化,服务业员工和知识型员工增多,员工个人的谈判能力增强,可以用来保护个人利益的途径增多,因而对工会这种集体力量的依赖有所下降。二是随着法制的不断加强以及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逐渐完善,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很难一直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因此,即使劳动者通过工会组织的罢工等方式对企业施加压力,企业也难以做出过多的让步,如果不能有足够的灵活性,企业或许只能以破产来应对。比如,强大的工会推高人工成本被认为是导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的原因之一。三是当前的各国政府对员工关系的干预不仅范围更广,而且干预程度也更深,很多过去需要劳动者通过工会才能争取到的利益现在直接由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比如工作条件、工作时间、最低工资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了保障,因而工会能发挥作用的空间被压缩,潜在价值下降。四是传统的以工会为中心的员工关系管理方式是建立在冲突和斗争哲学基础之上的,是以集体行动为后盾的,而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者更愿意接受的哲学则是合作和共赢,同时更倾向于采取个体行动,更希望能够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这样,工会在员工关系调节中能够起到的作用自然就会进一步受到削弱。

最近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政府一直在通过法律等方式对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积极的干预,并且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有一些人主张让强势工会来介入员工关系的调整过程,即依靠传统的集体谈判甚至罢工等方式来谋求为劳动者争取更大的利益。通过前面的分析很容易看到,在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以工会为中心的传统员工关系调整方式不仅效果会更差,而且给劳动者和企业双方带来的更高的成本,这不仅与国际员工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不一致,而且也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思想背道而驰。有鉴于此,本文作者认为,通过不断强化政府在员工关系调节中扮演的角色,由政府作为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来构建我国员工关系调整的新机制,避免劳动者和企业之间产生大规模的冲突,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最有利的。当然,在政府应当如何介入员工关系、着力调整哪些方面的内容、调整到什么程度以及利用何种手段来进行调整等等方面,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化研究。

2.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努力建立和谐共赢的员工关系。

在员工关系的调节方面,作为雇主的企业总的来说都处在更为主动的地位上,因此,能否与员工缔结一种符合双方利益的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关键之一是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事实上,工会的地位之所以在最近几十年中在全世界受到严重削弱,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原因之外,还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很多企业注重遵守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公平对待员工,通过更为规范、公正、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消除在员工中可能出现的不满,强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共赢关系,从而使员工感到没有必要通过参加工会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的利益。

这种情况对我国企业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关系塑造方面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公平性以及市场化,尤其是在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员工关系,既满足员工个人的独特需要,同时又能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此外,企业重视员工关系管理问题,还需要建立一支能够熟练掌握员工关系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具备相关问题处理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在欧洲国家,员工关系管理专业人员在企业、政府及非盈利组织机构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被视为企业管理层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一名普通员工,很多组织都为此类岗位建立了专门的胜任素质模型。[11]此外,英国人力资源认证机构(CIPD)也推出了针对员工关系管理人员的包括十项胜任素质在内的资格认证考试标准。而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往往还没有专门的员工关系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仍然放在各种事务性工作方面,缺乏能够站在市场和企业的高度来思考问题的员工关系管理专家,这种情况对我国企业的员工关系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 References ]

[1]Ron Martin, Peter Sunley, Jane Wills.The Decentraliza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New Institutional Spaces and the Role of Local Context in British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New Series, Vol.19, No.4(1994).pp.457-481.[2]Amoroso B.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urope in the 1990s: New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the Challenge to Organised Labou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992.32.[3]Mike Leat.Exploring Employee Relations.London: Butterworth Heinemann:Limelight Publishing Company LTD.2001.p7.[4]Blyton,Turnbull.The Dynamics of Employee Relations.(2nd Edition)Macmillan, Basingstoke, 1998.p6.[5]Marchington,Wilkinson.Core Personal and Development.London: IPD,1996.p15.[6]Nicholas Bacon, John Storey.New Employee Relations Strategies in Britain, towards Individualism and Parternership.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September 1, 2000:407-427.[7]Farnham D.,Pimlott J.Understanding Industrial Relations(5th Edition).London:1995.p18.[8]Chris Brewster.Employee Relations.Pan Books Ltd,1984.pp6-9.[9]刘昕.现代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制度分析:一种全面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4.Liu Xin.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Modern Employee Relation Management Systems: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HRM Perspectives.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4.p4.[10]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1.Cheng Yanyuan.Employee Relations Management ment.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2008.p11.[11]John Gennard, Graham Judge.Employee Relations.(4th Edition).London: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p8.(作者单位:刘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兰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Employee Relations and the Policy Choice in China

——And the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s of Industrial Relation, Employee Relations and China Labor Relation

Liu Xin

Zhang Lanlan

[Abstract]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has changed in recent decade.The concept of modern employee relations has taken the place of traditional labor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The conflict-natured labor relations have been abandoned and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employee relations with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established.The employee relations will become more flexible and individualized in future.This trend of international employee relations tells us that China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legal system in adjustment of employee relations in China, and the enterprises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employe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try to establish harmonized and flexible employee relationship.[Key words]Industrial relation, employee relations, China labor relation, un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uthors]Liu Xin is Professor at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Zhang Lan-lan is Doctoral Candidate at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第四篇:俄罗斯科技体制改革与战略

俄罗斯科技体制改革与战略

迟岚

【内容提要】普京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积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拨款办法和科研组织机构;实施优先发展重点领域、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鼓励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希冀俄罗斯重居“科技大国”地位。同时,对科研机构采取优惠政策,对科技人才实施激励机制,以抑止本国科研水平的进一步下滑,为经济复兴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俄罗斯;管理体制;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作者简介】迟岚,1971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博士生。(北京100102)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对科技投入的锐减,导致其科技潜力遭到严重损害,总体科研水平迅速下滑。普京执政后,力图通过科技领域的改革使俄罗斯重居“科技大国”地位。目前,俄罗斯基本上制止了科技领域的危机过程,使总体科技水平不再下滑。俄政府已经开始将国家的科技政策和科技改革的重点,从如何克服危机逐步转变为如何形成国家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

一、科技体制改革

(一)俄罗斯的科技管理体制

俄罗斯科学组织结构按职能可分为3个等级。第一级为最高决策机构,包括总统(主要通过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联邦议会;第二级为联邦政府的科学技术管理机构,包括俄联邦科技部、经济部、财政部和政府科技政策委员会等;第三级为实际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包括科学院系统、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研究机构。第一级的职能是决定科技领域中重大方针政策,是领导核心。第二级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决策机构监督科技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每一级对上级来说都是隶属关系。

俄联邦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3月2日。该委员会负责向总统通报国内外科技发展情况,提出有关俄科技政策和优先发展领域的战略性建议,分析审定送总统签发的科技立法草案,起草有关签订国际科技协定的建议和为总统起草正式科技文件等工作。俄总统根据委员会的建议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任务。国家杜马以此作为审批政府科技预算的依据。

俄联邦政府科技政策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2月,其任务是:保障国家在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技术政策的统一性,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探索科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道路;保护和开发国家的科技潜力。

俄联邦科技研究归口管理机构是俄联邦科学技术部。它负责根据联邦《科学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法》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国家科技政策。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法定程序提出联邦预算中“基础研究和促进科技进步”的预算草案,执行对国家科技优先发展领域中有关计划项目的拨款,负责国家对科技领域预算拨款的管理[1]。

(二)优先领域的确定和项目管理

俄罗斯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由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政府科技政策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委员会主席团、总统科学与高技术顾问委员会会同有关部委确定。优先领域的确定标准是:属于现代高新技术领域;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最有前途的科技方向;具有世界科技发展最高水平和超前水平的技术;能使生产产生革命性变化,对提高俄罗斯产品竞争力有突破性作用的项目;对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资源具有决定性作用,能使产品生产的物质消耗出现崭新面貌的技术项目。

(三)科技拨款办法的改革和基金管理

经济转轨以来,俄科研经费大大减少,产生了严重后果。为了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后来政府强调增加科研经费,规定从1998年起对民用科研和试验开发工作的拨款应不低于预算开支的4%;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必须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即2%~3%。

在科技投入方面,改变了以往平均分配给各科研单位的做法,在大型项目的科技开发中实行国家订货制。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拨款方法,实行科技经费来源多元化。逐渐建立起国家预算拨款与银行贷款、基金会资助、社会捐助和单位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国家保障对俄科学院系统、国家科学中心和被确定为科技优先领域项目的单位、国立高校和重点院校、科技图书馆、博物馆和信息中心提供稳定的国家拨款;政府专项支持基金保障科研和实验设计工作的资金;应用科学主要由工业和银行系统提供资金。就全国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而言,以2001年为例,国家财政资金约占56.2%,预算外资金——5.2%,企业资金——19.6%,研究院所自有资金——10.1%,国外资金——8.6%,私人非赢利资金——0.1%[2]。

俄罗斯科技投入除财政直接拨款外,还设有各种科学技术基金,其中4种来自预算内资金。它们是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促进科技领域小企业发展基金和联邦生产创新基金。此外,还有来自预算外资金的科技基金,即俄罗斯技术发展基金。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在俄罗斯工业科技部登记注册的地区性和跨地区预算外科技基金数目已超过90个。各种基金的管理组织是相应的基金会,它们是非商业性的、自行管理的国家机构[3]。

中央财政为了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把对科研院所的拨款转变为课题或项目拨款。俄罗斯联邦主体(地方政府)预算也都划拨了专门的资金,用于从财政上支持符合地方利益和需要的科技研发。在科技基金发挥作用的同时,各种针对科技创新活动和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系统也相继出现,并逐步扩大。

(四)科研组织机构的改革

俄罗斯通过对部分科研机构实施私有化、精简机构和组建科研生产综合体及科技发展中心等措施,对庞大的科研体系进行了改革。

1994年,俄罗斯政府作出了《关于科研组织机构私有化的决定》,批准了《科研组织机构私有化条例》。俄科研单位被分为3类:一是禁止私有化的科研单位,如俄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医学科学院等六大科学院;二是改组为预算拨款的科学单位;三是改组为国家参股的开放型股份公司的科研单位。通过划分和科研机构重新登记,俄政府大大减少了获得国家优惠和财政拨款的科研机构数目。科研机构所有制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单一国有制逐渐发展为国有制形式占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目前,俄罗斯国有研究机构的比例为71.7%,私有研究机构和混合所有制机构的比例分别为9.5%和15.5%。

在精简科研机构方面,科研单位的去留取决于其取得的科研成就和在国家机构改革中所处的地位。先由部委和主管部门对科研单位进行鉴定,然后由科研单位根据有关标准申请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在国家制定的给科研单位颁发“委任状”的条例中规定,不论其法定组织形式和所有制形式如何,只要科研单位是以科研或科学技术活动为主,近3年科研活动不少于其全部业务量的70%,国家都将给它们颁发“委任状”。科研单位根据此标准首先自我鉴定,自行压缩,然后上报主管部门,经审核后呈报俄罗斯科技部(后改组为工业与科技部)作最后决定。同时,对被裁减下来的人员应进行培训和职业再教育,为他们再就业奠定基础。从近4000个科研单位中进行筛选,有2280个单位进入国家级科研机构名单,其中大部分是国家单位,也有部分其他所有制的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改革的下一步将是从现行的科研单位委任制度逐渐向采用国际标准对科研机构进行考核认定和颁发证书过渡[4]。

(五)国家对科技领域的管理从直接行政干预转向依法管理

俄罗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现代立法基础。1996年,俄颁布了俄联邦第一部《科学和国家科技政策法》,以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国家支持科学发展和科技开发的决定》、《关于向俄罗斯联邦主要科学学派提供国家支持的决定》、《1998~2000年俄罗斯科技改革构想》等一系列有关国家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同时还颁布了若干总统纲要。这使国家从实施指令性计划的行政管理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依法管理[5]。

在俄罗斯的科技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是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通过立法将智力活动的结果作为非物质商品纳入了经济循环之中,并开始对在国外申请专利的财政支持。为保证国家投资的知识产权顺利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俄罗斯政府特别加强了这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完成了有关知识产权计算和会计的立法,明确了国有科研机构对国家投资的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所享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

二科技发展战略

(一)科学发展的新理论

俄罗斯学者曾在《探索报》上发表《科学发展的学说》的文章,阐述了经济转轨过程中俄罗斯科学发展的新理念[6]。

1.科学是复兴俄罗斯的最重要资源

(1)在历史上,俄罗斯科学为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俄罗斯科学家曾取得的辉煌业绩使俄罗斯成为世界大国。在当代,一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其经济活动效益、国防能力,决定居民政治、文化和心理素质,决定个人和社会免遭不良因素影响的程度。

(2)所有研究领域是形成国家科学的重要前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应建立广泛的联系。国家科研的许多领域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这要归功于重点高校的科研水平很高,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大多数科研人员对科学的重视,有可靠的预算经费。但伴随着国家经济转轨,科学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科研和实验设备的预算经费严重不足,不能保障科学基地的材料和技术设备得到更新,不能为科研人员提供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科技职业的威信急剧下降,已不能吸引有才华的青年人;知识产权法规不健全;经济活动中无法有效利用科研成果;国家对科研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可见,扩展经费来源渠道是必要的。

(3)科学发展的新战略使人类社会最有前景、最有意义的科学领域成为优先领域,并使这些领域的发展顺利进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是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扩大国家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全球性问题是保护周围环境,保障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保护人类的健康。

(4)国际社会一体化趋势并不意味着一国将丧失民族利益(其中包括科技方面的利益),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其对外市场竞争和解决内部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科技潜力。

(5)俄罗斯科学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应保障其潜力符合世界科技发展水平。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精神需求、科学人道主义传统和据此确定的科研优先领域,决定了其经济和地缘政治地位,将影响现在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

(6)发展并不断推进适合本地区的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俄罗斯科学潜力的发展(1)俄罗斯认为,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决定国家的未来,因此支持科技发展是国家的首要任务。

国家科技政策的主要原则是:国家的支柱是科技潜力;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具有开放性和公开性,实行科学创造自由和科技领域民主化;大力发展基础科学;保护和发展重点科研院校;在科技领域营造健康的竞争和企业家活动条件,促进和为科研工作创造条件,以保障必要的国防能力和国家安全;科教一体化,不断完善培养科技干部制度;保护科研工作者、科研单位和国家的知识产权;保障信息网络畅通,为自由交换信息提供法律保护;发展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科研和实验设计组织,支持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促进科学技术推广,为广泛利用科研成果创造条件;不断提高科研劳动的价值和威信,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宣传当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俄罗斯未来的重要意义;保护境外俄罗斯科学家的权益。

(2)改革科研管理体制,特别是完善拨款机制、科研组织和税收政策,是发展科研潜力的制度保证。其内容和目的是:国家预算拨款用于民用科研和实验设计工作应不少于预算支出的3%,随着经济的稳定应逐年增加这笔费用,以达到高度发达国家的水平;保障重点科研单位的稳定拨款;政府专项支持基金应保障科研和实验设计工作经费充足;工业企业、银行、国际组织和个人共同为科研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行竞争和公开作出决定的方法为科技纲要和科技规划分配经费,吸引科学组织参与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在科研和实验设计工作领域分阶段实行联邦合同制度;采取税收和关税优惠办法支持、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为俄罗斯科学院参加国际项目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资金;为科学联合体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科技优先发展领域

1996年7月,俄政府通过了俄国家科技发展优先领域计划,即“7+1计划”。优先发展领域被确定为:信息技术和电子、生产工艺、新材料和化工产品、生命科学、交通、燃料及能源、生态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除以上7个优先领域外,基础研究单列为一项,它包括从数学分析到艺术学的18个领域。基础研究加上7个领域,被称为“7+1计划”。1996年11月,俄政府公布了《俄联邦1996~2000年民用科技优先发展方向》的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以优先发展上述领域。

2001年8月21日,俄政府批准实施《2002~2006年俄联邦科技优先发展方向研发专项纲要》。《纲要》涉及的十大重点科研领域为:物理学研究;科学仪器;信息技术与电子学;新材料与化学制品;生命系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交通运输;燃料与能源;生态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社会经济技术。

(三)科技、经济的有机结合与科技创新机制的确立

俄罗斯正在制定并即将出台《科技优先发展领域的研发计划》和《国家技术基地计划》,根据计划,俄将建立技术储备,确保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地位。近期,俄罗斯政府将进一步清点已有的科技储备,同时采取措施加速军用和民用技术的相互转换,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完善民用、军用和社会参与的研发集成系统。

俄政府非常关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将技术创新视为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俄从法律、政策、体制、组织、资金等方面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1.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立法1995年,《俄罗斯1995~1997年科技与创新政策》等重大科技规划颁布实施。1999年6月,国家杜马通过了《关于创新活动和国家创新政策法》草案,旨在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利用科技成果的效益,支持科技型小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为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俄政府出台了国家创新政策。其主要方向是制定并完善创新活动的法律法规,建立激励机制和制度转换系统,保护创新领域的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引入经营流通领域等。随后,围绕这些方面的一系列法令相继出台,其中包括俄联邦创新中期(1998~2000年)纲要。

2.积极完善科技创新组织在成立俄联邦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俄联邦政府科技政策委员会和科技领域改革委员会的基础上,为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政策,1999年5月成立了俄联邦政府科学创新政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保证执行国家在科技和工业创新领域的统一政策;对联邦执行权力机构、俄联邦主体执行权力机构、经营主体、机关、科学及其他单位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而制定科技和工业创新改革和发展道路的活动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调;加强国家对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和实验设计工作、高技术产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包括在军工和民用工业部门间进行技术转移)的调节与支持;全面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加强国家对科学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支持;储科技和创新潜力。

3.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在西方国家,风险投资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是推动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俄罗斯工业科技部对创建风险投资机制非常重视,不仅通过出台法律文件确保风险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建议俄政府直接参与风险基金创建工作,即从国家财政中拿出1亿卢布作为俄罗斯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已有6个联邦主体的领导层支持创建风险投资基金。1999年,俄科技部制定了《科技领域风险投资机制主要发展方向》纲要。

4.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优惠俄政府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各种政策优惠:对这些单位使用能源、公共设施及通信手段所欠的债务进行重组;对于欠债较多的私有化科研机构采用加速破产程序,对已宣布破产的单位或者重新国有化,或者售给善于经营的业主;向投资者提供创新活动成果的产权;对创新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建立国家保险制度。对投资者在风险投资中由于创新项目失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对商业银行把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投入科技和创新领域,制订出具体办法和条件。同时,对创新企业提供各种税收优惠[7]。

5.建立全国技术创新体系俄罗斯全国技术创新体系是1997年根据“发展统一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跨部门规划”建立起来的。第一步是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它是由同一地方的许多小企业组成的大联合企业,专门从事开发成果的完善和商品化工作。俄罗斯以66座科学城为主体陆续建立了30余个技术创新中心。第二步是建立工业创新综合体。它由科技院校、科学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工厂、科技企业、科技园等组成。这是俄联邦1999~2000年创新政策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三步是建立联邦科学和高技术中心[8]。通过科研机构与大型企业、创新机构和高校的合作,重点解决高新技术领域的关键问题,以加大研制高科技、高竞争力产品的力度,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并将其视为国家科研生产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

(四)对科研机构的优惠政策

2000年普京总统执政后,对国内的科研机构给予政策优惠,以缓解由于财政困难导致对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维持政府对国家科技潜力和科研活动的支持系统。根据俄罗斯政府的有关规定,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国内科研机构是指那些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最近3年科研活动平均不少于其全部业务量70%的科研机构,其范围实际已包含了俄罗斯大多数国有和各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机构。俄罗斯目前对科研机构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9]。

1.对科研机构使用资源的优惠(1)对科研机构使用土地的优惠。科研单位及其下属的科研机构、科学服务和社会服务机构,可以无限期地无偿使用其占有的土地。科研单位使用有关土地,可完全免征土地税。

(2)对科研机构使用其他资源的优惠。在国家监测和海洋科学研究的范围内进行对俄罗斯大陆架的观测研究免征有关费用。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时对森林资源和水利设施可以免费使用。为科学目的利用野生动物,而不将其捕获运出,可以不经过专门的批准并不用支付费用,但不得对野生动物或其生存环境带来损害,并不得损害相关者权益。

2.对科研机构税收的优惠(1)对科研机构财产税的优惠。科研单位、企业以及所属的科学研究、试验生产或试验基地,不征收企业财产税;国家科学中心的财产,科研和设计机构的财产,以及从事中试和中试试验的企业,只要其科研设计和试验业务不少于其业务总量的70%,可免征企业财产税。

(2)对科研机构财产出租的优惠。科研单位、科学服务与社会服务机构,有权把出租财产的收入用于改善和发展其物质技术条件。

(3)对科研机构增值税征收的优惠。利用国家预算资金、科技基金会资金、预算外基金进行的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工作;教育和科研机构完成的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科学和教学书籍的编辑、出作为对俄罗斯无偿援助而进口到俄罗斯境内的货物(用于消费的货物除外),均可免征增值税。

(4)对科研机构销售税的优惠。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教育机构生产的、与科研活动有关的商品、劳动和服务,不列为销售税的征收对象。

此外,还对科研机构实行利润税优惠和以税转贷形式的优惠。

(五)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

据统计,1997年研究开发人员数量比1990年减少了近52%。据估计,从俄罗斯移居国外的科学家中60%是40岁以下的青年人,12%的人具有博士学位。针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大量流失的问题,俄联邦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和俄罗斯科学院接受政府委托起草了《国家支持有才华的青年科学家和发展俄罗斯科技干部潜力的构想》。该构想规定了强化和发展青年干部队伍、优化科技干部构成的目标和预期效果。就防止智力流失、优化科研人员年龄结构和提高科研干部素质等问题,分别确定了近期目标(2003~2005年)、中期目标(2008~2010年)和长远战略目标(2013~2015年)。通过提高工资、增加就业机会、采取更适合青年专家的组织形式、加强业务培训和对高级人才确保高额退休金等措施,留住和吸引青年人投身于科技事业,逐步降低科研人员平均年龄水平。

(六)积极开展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

2000年1月,俄政府出台《2002~2005年俄联邦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政策构想》,将开展研发领域的国际合作作为实施国家科技和创新政策、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一构想所提出的战略目标,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俄向创新发展道路过渡和形成多极世界中俄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平等和有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参与全球科技一体化进程;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使俄跻身于世界知识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和科技服务市场;开拓国际合作新形式,强化俄国际科技合作中技术创新的作用;使俄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结构逐步与国际接轨;确保俄的科技安全。

三、科技发展前景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将具有跨国性质。基础研究将致力于全球范围通用且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技术开发,如互联网技术等。应用研究将侧重于研制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关键技术,如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工程等。

有关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相互关系协调和稳定发展问题的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未来科技全球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优先开发确保国际信息交流和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技术;开发联结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的中间技术;加强智力资源的国际流通;建立国际科技发展局部协调机制;有限地将中小科技企业纳入国际科技体系;发展国际互联网技术,对世界各国的智力资源进行储备和积累;发挥跨国公司和各国在国际科技系统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根据俄阿巴尔金院士预测,如果国家采取必要措施,到2015年,俄罗斯将跻身于世界市场,其科学将稳步发展,并将积极发展新兴信息产业技术。这些措施是:国家对基础科学的支持;有根据地选择宏观经济优先项目体系,以促成对科学的国家订货和市场订货;形成以科学为首要环节的革新体系并使之发挥功能;巩固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技术市场及市场营销;使教学过程接近先进的科学研究,吸收有天才的青年进入创新进程;改变拨款原则和税收政策,按竞争原则分配资金(包括预算资金),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风险基金应成为重要资金来源。国家应建立能吸引风险资本的税收和信贷制度,降低风险和提供风险信贷;保护并发展地方科技潜力,形成地方经济“生长点”;保护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防生产部门的科技基础[10]。

(责任编辑李禄)

注释:

[1]张文武主编:《简明东欧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

[2]《2002年俄罗斯统计年鉴》,俄文版,第520页。

[3]张文武主编:《简明东欧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4]卫民:《俄罗斯的中长期科技政策》,载《全球科技经济望》2003年第1期。

[5]孙长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共生发展合作——中俄产业科技合作的规划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6]参见戚文海《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科技战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4~97页。

[7]戚文海:《俄罗斯的科技创新政策》,载《西伯利亚研究》2001年第5期。

[8]戚文海:《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科技战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9]参见戚文海《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科技战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122页。

[10]〔俄〕Л.阿巴尔金:《俄罗斯发展前景预测:2015年最佳方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第212、213页。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2期

第五篇:考古与科技论文

考古遗址受水文地质作用的影响分析 自旧石器时代起,便已产生了墓葬的风俗,在阶级社会中,通过墓葬形式,更是能突出的反映出阶级关系。而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历朝历代、各个民族、地区更是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和墓葬形式,纵有历史的变迁,仍流传至今。因此,我国分布着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在这些遗址中,有的已经被发掘,有的已经成为准备发掘的对象,而更多的还埋藏在地下不为人们所了解。

考古遗址作为挖掘后的第一现场,亦理应作为一种文物而加以开发保护。遗址所具有的历史性,残存的艺术性,以及暂时不便发掘出土的文物更是见证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例证。而受考古遗址自身特点的限制(如占地面积大,无法移动,受地质事件影响较大等等),存在着许多看似简单的难题。因此,对考古遗址的保护开发手段的研究创新,已成为考古发掘后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下面就考古遗址受水文地质作用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一方面,是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的水动力作用和腐蚀影响。在某些水量丰盛的地区,一旦遗址被开挖,周围稳定的环境即被破坏,保存几百上千年的文物遗址很有可能由于微小的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毁。比如土壤间微小裂隙,岩石土块间的滑脱错动等,都有可能造成土层的滑塌、破裂,造成周围各种流体的侵入,由于地表径流及地下水中含有许多种盐类,能轻易的对文物表面纹饰,纱质织物以及一些金属器物造成破坏腐蚀,使一些重要信息无法考证。而一旦遇到较大的地表径流或流速较快的地下暗流,轻则使裂隙加大,流体增多,重则可能使遗址整体发生位移甚至完全破坏坍塌。

针对此问题,首先应提前了解该区域的地质状况,堪明径流及地下暗流的走向,判断岩石及地层类型。根据勘测结果可提前加筑隔水层,防止周围流体侵入。或更改开挖线路。其次,在开挖过程中应与相关部门或工厂协商,有计划地关闭周围排污管网、水渠(相关法律的执行尤为重要),并及时引流周边的河流水洼等,防止降雨积水。最后,在发掘过程中,应根据条件及遗址价值,尽量配备备用抽水机

等设备,以防过程中偶遇积水、暗流。

另一方面,是原本保存于地下水或潜流中的文物遗址,如何发掘出并保护的问题。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很有可能一些文物遗址在未被发现前就已经被周围水流侵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在该水环境中处于稳定保存状态,一旦被偶然挖出,会很容易在空气中氧化破坏,丧失原貌。

针对此问题,若仅仅是环境湿润,可将文物连同泥土一起取出,然后尝试着清理泥土,若可行,则可大量开挖,然后用薄膜保存,避免直接与干燥的空气接触;若是完全浸没在水环境中,则可首先分析其中矿物质及各种盐类的含量,然后人工配制与该环境液体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溶液,将文物保存在溶液中并逐步研究。

以上分析和解决方案可能并不全面,在实际考古工作中更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用,并借以其他科技方法加以辅助配合。相信随着我国各项领域科技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方法、好方法运用于遗址发掘及保护工作中,使得我国的考古事业再一次得到质的飞跃!

下载21世纪初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1世纪初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析我国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

    分析我国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专业:食品科学 学号:201411832021 姓名:郭强强 摘要: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作者:杨杰 黄星君时间:2007-11-21 21:38: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摘 要 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运用生态学的整体论原则和系统科学基本原理,重点对科技创......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摘 要 文论述了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对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论述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教......

    《科技与现代生活》选修课论文

    科技改变生活 本学期选修课,我选择了科技与现代生活。老师精彩的演讲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深深的感染了我。本次选修课,老师讲了智能机器人,人脸识别,多媒体以及课件的制作等方......

    《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研究报告

    《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 中科院20日发布《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研究报告,提出未来5至10年世界可能发生的22个重大科技事件,以及中国可能......

    步进科技的战略、理念与企业文化

    步 进 简 介 深圳市步进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上海步科电气有限公司是从事自动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旗下控股深圳人机电子有限公司、深圳亚特精科电气有限公......

    护理科技论文选题与写作

    护理科技论文选题与写作 1 护理科技论文一般知识 1.1 概念 护理科技论文是科技人员或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学研究领域对其创造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并得以发表或通......

    科技论文与写作整理资料

    考试题型填空题 10分选择题 20分判断题 10分简答题 30分论述题 30分 绪论 科技论文是记载原始科研结果而写成的科学记录,是科学信息的一种有效载体。 科技论文记述的规范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