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须紧扣文本论文
新课标的颁布,新课程的实施,给沉寂了许久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乱花迷人眼”的景象——对话、讨论、探究、合作、个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拓展阅读……借句时髦的话:课堂有了生命。然而,许多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脱离文本,随意确定教学目标;脱离文本,用所谓的热闹课堂活动取代踏踏实实的读书感悟;脱离文本,以多媒体展现音画取代对语言的品味;脱离文本,无限制地拓展……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文本在阅读教学中严重缺席。这已经成为当前阅读教学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章,它们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掘的宝藏,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并发展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阅读教学是教师与文本、教师与作者、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这些对话都是以文本为载体的。文本是整个对话的中心。因此,阅读教学必须紧扣文本。只有紧扣文本,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全文,才能准确品味语言,才能有效地拓展探究,从而上出真实本色的语文课。
一、确定目标,紧扣文本
新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要紧扣“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对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指明了方向。但有部分教师在“三维目标”的“架构”无限制地确定教学目标,往往一节课设置四五个以上的目标,结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真正落实每一个具体目标,最终形成一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不良风气。教师在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教材、学生等因素,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几项学生一目了然的、可操作的学习任务。
首先,要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确定教学目标。体裁是文本最为明显突出的形式特点,必然是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无视体裁特点最容易犯基本性的定位失当。如有教师从当今“低碳”“环保”的理念出发,认为“愚公”移山乱挖乱放,尘土飞扬,于是把《愚公移山》的教学目标之一定为: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了解选文意在批评愚公不环保的做法。这是确定目标定位严重适当的表现,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体裁的特点。作为寓言,关键是要学生读出它的“所寄何寓”,因此必须把《愚公移山》的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寄寓的道理。还有像童话、文艺性说明文、回忆性散文等,确定教学目标时,无论定有关“三维目标”哪一方面的目标,都应根据其体裁特点来确定。
其次,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确定教学目标。体裁的把握只是为教学目标作了基本定位,教学目标的具体确定还要根据具体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同时,领会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必然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在,必须在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认定。同样是小说,《空城计》和《孔乙己》就有内容和语言不同的特点,前者选自古典文学名著,语言文白夹杂,题目概括了此节的主要情节。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除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外,还须把巩固一些文言实词作为一个目标;而《孔乙己》篇幅较长,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意义,确定它的目标应把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及刻画孔乙己的方法放在首位。两篇课文在正确定位小说这文学体裁的同时,又依各自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特点有所不同。
二、感知全文,紧扣文本
笔者有一次到兄弟学校学习交流,听童话《犟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检查完字词后就问: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小乌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看课文分钟后,指名回答。结果可想而知,回答的内容与课文不沾边,因为学生根本还没有进入文本。
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体验,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全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本。我国著名的语言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戏词的妙处了。吕叔湘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整体感知文意,要发挥“读”的作用,读什么?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读”是一种任何方法不可替代的必用手段,只有“读”文本,才能真正领会主旨要义。
“读”的形式多样:默读、小声读、大声朗诵;自由读、小组读、集体朗读、分角色读等等。各种“读”各有千秋,不能互为代替,有所偏废,要善于各取所长,适时运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与文本尽情对话,感知文本的意思,体会文本的精妙。在课堂上还要保证学生有阅读的时间,切忌分析介入过快。如教学《犟龟》时,为了使学生理解“犟”在本文的含义和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师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
读后,学生就会知道:小乌龟本来要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结果却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不难想象,小乌龟走的时间有多长。面对众多动物的劝阻,小乌龟一如既往,持之以恒,最后参加“婚礼”。通过阅读文本,从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学生理解了“犟”的含义,对小乌龟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了。
只有通过读,才能领会其真正的内涵。像上面说到的那个老师的教学,没有让学生扣住文本来读,学生怎么能说出含义呢?
正因为“读”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才专门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
三、品味语言,紧扣文本
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确实使课堂增添不少活力与生气,但许多教师总爱把多媒体教学放在首位,常常以多媒体音画代替语言品味。如有教师让学生品味朱自清的《春》时,用展示一幅幅春草、春花的图画代替文章中描写春草、春花的文字品味;用放映《水浒传》片段代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赏析;用播放配着雪景的音乐《我爱你,塞北的雪》取代《沁园春雪》中语言的品味……凡此种种,都没有紧扣文本来品味语言。这就使阅读教学失去了语文味。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的品味,而要理解、品味语言就是要结合语境。课文中的语言不是孤立的,总是处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有处于具体的语言环境,语言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的。无论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一个字或一个词在语境中的意思总是具体可感的、清楚明晰的。如果脱离文本不考虑具体语境,单凭主观臆断,就可能歪曲课文的意思,也品不出语言的味道。
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虚词“之”,就有多种意义和用法,但在具体语境中,“之”字只有一种意义和用法——“当之郡”(范烨《四知》)中“之”为“到”之意;“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中“之”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中,前一个“之”是代词,代千里马,后一个“之”则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在现代文中,同样要从具体语境中品析语言的精妙。如鲁迅《故乡》里“飞出了侄儿宏儿”中的“飞”,形象地活写出孩子天真的神态,如果脱离文本,用一般意义上的“飞”的含义就歪曲文本的意思了。像品析《春》中的春花图,就要引导学生反复读,体会“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一幅百花开放、百花争春的五彩缤纷的图画,决非看几幅直观的图画能代替。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像课前渲染气氛、补充内容等,品词析句则要以文本为本。
“以文释词,词不离句”“从课文中来,到课文中去”(宁鸿彬语),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语言品味不能脱离文本随意发挥,而要紧紧扣住文本,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来理解、品味,以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味。
四、拓展探究,紧扣文本
拓展探究是阅读教学的其中一个环节。它是读懂文本基础上的“出”,在广泛联系实际和积极思辩的基础上达成对文本的赏评论断,以利于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但稍不注意就会在活跃热闹的课堂背后隐含贫乏和肤浅,缺乏内涵与深度,甚至无限度超越文本,远离文学。如有教师上《期行》一课,让学生稍稍阅读课文后,就大量地拓展阅读有关诚信的文章,大有上“诚信主题”的思想品德课的味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确:阅读教学中的拓展探究也应该紧扣文本。
第一,要抓住文本的“空白点”拓展文本内涵。文本中存在着许多“空白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补充去拓展,以丰富文本的内涵,体会其中蕴涵的复杂情感。如教学《背影》一课,针对课文表达的情感深沉内敛,初中生难以深刻体会的特点,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利用老师、同龄人及学生的故事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文本内涵,引导学生体验、理解课文中父子复杂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小评论、分析报告等,以实现对文本“空白点”的拓展,如学习《孔乙己》之后,为了对孔乙己悲剧有更深刻的认识,可引导学生通过写孔乙己的死亡报告、分析孔乙己其人等文章,实现对课文的拓展探究。
第二,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可重点进行类文比较阅读或专题探究性阅读。如学习完茅盾的《白杨礼赞》后,为了更牢固地掌握运用象征手法表现旨意,可比较阅读类文苏雪林的《秃梧桐》,从秃梧桐中寄寓的顽强生命力与白杨蕴涵的朴质、正直精神比较,体会两位作者采用的相同手法——象征。这类拓展探究要注意保证时间,如果在课堂内进行则必须在充分研究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防止课文阅读和拓展阅读都匆匆走过场。如在课外进行则要注意可行性和实际效果,注意检查落实。
西晋的陈寿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书,尽量减少那些无益于阅读能力培养的花架子。只有紧扣文本,以文本为依托,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为着眼点,才能上出真实本色的语文课。
第二篇:教学手段须回归课堂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参与和具体化的系统研究。教学手段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目的性、活动性、整合性、实效性、发展性五个方面。教师应区分各种教学手段的功能类别,更为理性地灵活选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选用不同教学手段时,教师可以遵循以下程序:明确教学手段的服务对象,具体落实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用教学手段;分析可供选择的手段类型和特点,选定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手段
以数字化信息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多种教学器具进入课堂后,明显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已进入一个全新的转折期。在此背景下,如何使教学手段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同步,选择何种教学手段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都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力争使教学手段理性回归课堂教学实践,切实起到为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深究概念内涵,使手段回归本源
教学手段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借助媒体、设备或工具,传递教学信息,达到促使师生信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而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其本质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所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对教学手段本源的理性回归,能使教师集中精力,围绕着“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实施方式和落实措施,达到提高学生吸收信息最佳效果”的议题任务,去设计和从事自身的教学工作,切身体会到“在实际活动前了解所要从事的操作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才有可能在实际活动中定向,即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的真正含义。理性思考后的工作实效,表明了思想意识是一种超级资源,教师主体意识和智慧潜能被激活之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有了保障。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媒体与手段也是有区别的,教学媒体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物件或工具,而教学手段是使用这些媒体而采取的一种途径和策略。教学手段不是教学中的物件与工具,研究的注意力不应仅仅停留在介绍新工具、利用新材料的认识表层。要想达到预期目标,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集中精力,去研究落实目标所应采用的最佳方式与措施,而不是“物件”的研究。探究教学手段的本质内涵,能够使我们回归到事物的本源,有效解决低效劳作的困惑疑难,体验到掌握本质,运用规律提高工作实效的乐趣。
二、掌握手段特性,使实践更为理性
掌握教学手段的特性,是理性运用教学手段的基本保障。教学手段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的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目的,即高质量、低消耗地使学生更加便捷地学好,达到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习得情趣、掌握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预期目的。研究教学手段,就是要使其满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需要,真正为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决不为了形式的多样化而滥用。
第二,活动性。教学手段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只要有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就会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直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过程是教学手段运用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学手段,都是以教师付诸相应的教学行动为标志的。
第三,整合性。教学活动从形式上说是丰富和多样化的,虽然单一的教学手段可以独立用于解决某些细节问题,但不能解决教学过程的全部或整体问题。教师要想完整地解决教学活动过程的所有问题,既要考虑各种手段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又要考虑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各种手段发挥何种作用。教师只有交叉整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达到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服务的实效。
第四,实效性。课堂教学手段主要是用之于教师,授之于学生,它所关注的是运用的效果。教师运用教学手段,不是为了运用而运用,也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运用,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对帮助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手段都应体现如何使学生更佳、更易、更快学好的实效追求。
第五,发展性。新的质量观是以“人”为着眼点,追求人的发展,即学生自主、生动、持续的发展。教师只有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立场上去正视现实的课堂,才能抓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这个“根”就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教师在研究与运用教学手段时应该凸显促进学生发展的后劲儿,在有效使用教学手段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三、区分功能类别,使手段选用灵活
区分各种教学手段的功能类别,可以使教师更为理性地灵活选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分析可供选择的手段类型、功效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学实践的客观需求,我们可将教学手段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借助自身以外的物品才可采用的方式和措施。物质化的教学手段既包括借助于自身以外的工具、仪器、设备以及声、光、电、多媒体课件才可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如唱片、录音、录像、电视、电影、投影仪、计算机、信息网络等,也包括读、写、演示等方式,如:文字与书籍方面的粉笔、黑板、图表挂图、模型、标本、学具等物件。
第二类是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凭借个人身体器官就可采用的方式和措施。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听、说、模拟、要求等方式,如语言、音调、面目表情、手势形体以及教师自身特有的素养和气质,可以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总成。
教学手段对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就无法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落后,先进的教学手段若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也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先进的。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使教师对自觉理解、发掘、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独特功能和有效选用教学手段的意识和行为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四、归纳选用途径,以手段提高实效
恰当选用教学手段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保证。在实践中选用何种教学手段是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手段特性、经济因素以及教师自身素质正相关的。在选用不同教学手段时,我们建议教师遵循以下程序。
(一)明确教学手段的服务对象,具体落实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依照目标和计划行事,才能把握住运用有效手段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工作质量的方向盘。新课程的质量观是以“人”为着眼点的,目标的追求是人的发展。践行新理念需要站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正视课堂,因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观的“根”。在研究和选用教学手段时也不能例外,更要找准“教学手段要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这个“根”。
教师要集中精力在选用何种有效方式和措施达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明确:研究与使用教学手段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而用,为让学生学好而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而运用;出发点是教师的有效教学;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终点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用教学手段
教师根据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出研究教学手段的技术路线,即:备课的手段一上课的手段—作业的手段一评价的手段一辅导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做好细化的研究。例如:针对目前学科课程标准中只有学段目标没有年段教学目标的客观现实,教师要加强对备课环节教学手段的研究,除强调“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观点外,还需要对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我们建议教师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明确“教什么”。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组织工作要率先完成,用以了解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并进一步思考落实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手段。
第二,思考“为什么教”。教师要思考教材的概念和例题的本质是什么,价值在何处,在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的问题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措施。
第三,研究“怎样教”。具体研究应该组织怎样的材料,经过怎样的过程将知识概括出来,需要怎样的语言、媒体、器物等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第四,评价“教得怎样”。自己所选用的教学手段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针对反馈信息,需要采用哪种调控的措施,等等。
教师选择教学手段的关键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材,在教学的预设、资源的开发和知识的深透性以及思维、视野的拓展上下功夫,有效组织各种教学媒体、教学器具,为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服务。
(三)分析可供选择的手段类型和特点,选定有效的教学手段
各类手段的教学特性不同,体现出的内容也不相同。教师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不同手段的教学功能,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例如:传统的教学手段所应用的教学原理是传统教学论所涉及到直观原则和演示、实验法的原理。主要是提供直观对象达到建立概念的目的。为此,教师教学要明确目的,精心选择,并与语言指导、启发思考等结合起来。随着教育技术的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形成技能,积极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图像、声音、颜色、特技等多种方式把知识展现给学生。在教学重难点的关键环节运用最佳的教学手段,达到解决疑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探索课堂运用,使手段回归实践
使教学手段理性地回归教学实践,教师就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手段与教学活动融于一体的问题。为此,我们为教师提供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设计规划要在行动之前,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体现与破解,去思考有效的方式和具体实施的措施,努力做一名理性思考的实践者。第二,要考虑教学手段的呈现与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内容安排的有机整合,使其融合到教学活动之中,把力量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而不是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器具研究,真正使教学手段理性地回归到课堂教学之中。第三,要思考教学手段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和谐性。不是为了手段而运用,关键看手段选用的切合度、有效度和融合度。使用手段要适度,对教学中的放映设备等教学器具要选择恰当,切忌过多、过滥,要用到关键处。
在课堂教学中,物质化教学手段的选用是教师熟练掌握、有针对性设计并适当应用的过程,而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则相对隐蔽和复杂。个人的先天气质、后天学习、性格、素质等对教学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平时应注重积累,从生活中留意,在教学中揣摩。
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教学手段使其理性地回归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要将精力过多关注在装备、材料和工具等物质因素上,而是更多地关注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运用的结合问题。因为了解装备、材料和工具本身的原理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任务,而不是教育科学的任务。减轻师生过重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手段的基本理论,遵循客观规律行事。第二,教学效果的高低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是只由教学装备、材料和工具的现代化决定的,而是由教师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组织好教学实施的程序决定的。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要使教学手段理性回归到课堂教学实践,就不能单纯依赖先进的装备、材料和工具,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和运用教学手段的效能,提高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的效益。
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修炼。更加理性地关注教学手段的研究工作,注重挖掘教师自身的智慧潜能,使他们巧妙运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愿景。
第三篇: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本学期的二十四学时的培训活动之一是参加在杭州市第十四中学举行的杭州市中小学外语专业委员会年会,并聆听了优质课。本次活动当中来自英语的帅小伙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听说课。上课的内容是七年级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整堂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了多样活动。
上课伊始,Michael老师就用他标准的英音征服了全场。他先介绍了自己的母校,然后介绍了本课所要的达到的目标:1)To learn about the school day 2)to learn the likes and dislikes.接下来是一个matching的活动,让学生朗读并match subjects and their English meanings.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会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个科目,并就回答进行追问。如Do you like P.E.? Why do you like P.E?这个步骤结束后,让学生做一个Anagrams的活动to check spelling.然后紧接着就是呈现最重要的一个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My favorite subject is….在这一环节,学生学习了知识点,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Michael老师的幽默。整堂课的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比如这个对话: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 My favorite subject is Chinese.—Why is it your favorite subject? –Because I am a Chinese.--But this is an English class.So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Ok, my favorite subjects are English and Chinese.这个句型的操练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接下来,Michael 老师讲了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并展现了学校的时间表。他让学生组内合作,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一个时间表。最后一个步骤是总结今天所学。
这堂课的整个流程很顺畅,各个环节的设置与衔接总体还算自然。任务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并有明确的交流目的。Michael 老师的设问也是简洁、明了、幽默风趣,学生在接收老师的指令时,并没有体现出语言的障碍,而是能听懂老师指令,快速机智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任务的设计也做到了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贴近语言内容。每一个任务都是围绕学校的科目,学校的时间表展开。从词汇的理解记忆、到词汇的运动,表达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在到做时间表,一步步地展开,学生的语言知识也一步步得到提升。
这堂课我也精心准备过,对比之后,发现我比较注重词汇读,听和拼写,而Michael老师这堂课关注点主要是词汇运用。我设计的一个活动是学生小组讨论调查favorite food /sports/subject,虽然有对前面单元的复习,但是总体还是有点偏离了教学目标。Michael老师设置的活动,让学生做自己的时间表,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运用。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紧扣四个环节,实现作文教学新突破(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紧扣四个环节,实现作文教学新突破
改变学生作文“不想写、没啥写、不会写、写不好”为“想写、有啥写、会写、写得好”,教师就要紧扣这四个方面下工夫,使之成为作文教学的有机统一体。
一、奇文共欣赏 情激真善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美文感化、循序善诱。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六朝时期李密的《陈情表》,被公认为催人泪下的经典美文,史称读《出师表》不流泪的不是忠臣,读《陈情表》不流泪的不是孝子。足见经典美文的感人力量。教师要在学生受感动之后及时启发引导,从曹丕认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宏论,到传统认为人生须“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的伟业,认识文章对人生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积淀与传承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从而激起学生想读想写的欲望和兴趣。这是作文教学的第一环,也可看做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不提倡茫无目的的“泛读”,反对囫囵吞枣的“多读”,要求心领神会的“精读”,要精选精读文章,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兴趣。
二、花草会说话 山水即文章――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的要道
生活是感情的源泉,又是文章的源泉。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他们由因学业负担过重等原因造成的逃避生活变为亲近生活,漠视生活变为感受生活,厌烦生活变为体悟生活,鼓励他们把自己亲力亲为的平淡生活和生活中平凡的点滴体悟用朴实的文字记写下来,这就是“作文”!破除他们对作文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后,进而引导他们,体会“花草会说话”、“山水即文章”的意境,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屡屡激发出灵感,使其情不吐不快,不写不行,自然形诸笔端,见诸文字,写出有血有肉的锦绣文章。
三、仿写体验学技巧――授之以渔的“终南捷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多重视写作技巧的分析与借鉴,几乎篇篇课文都有写作技巧的总结,但就是不管用,技巧是人家的,自己还是“老虎吃天,无从下爪”。实际上,在古代是很重视临摹――仿写教学的,比如古代童子入学的必做功课“对对子”就是。老师说“白菜”,学生要对“红薯”;老师说“刮风”,学生要对“下雨”。通过对对子,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词性、词义、结构和用法,语文水平提高很快。历史上一些年少对对子的高手如北魏曹植、唐代李白、宋代苏东坡、清代纪晓岚、近代郭沫若等最后都成了文坛高才,这充分证明了仿写对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提高仿写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研究仿写的方法和特点,从仿词、仿句到仿段、仿篇,使学生书山有路、苦海有舟,仿得轻松愉快,学得卓有成效,然后再进一步学会独立写作。
四、希望鼓励促提高――成长进步的加油站
不会写的拦路虎被丰富多彩又妙趣横生的仿写赶跑了,但写得好不好、能不能继续下去又成了关键。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人才成长的道路证明:教师的好评和鼓励比学生的多练、精练更为重要。天才是信任鼓励出来的,不是批评打击出来的。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就是一份影响学生终生的判决书,可能决定着他的生死,可不慎乎!所以,教师要用慈爱的心怀、厚望的目光来欣赏学生那丑小鸭般的作文,哪怕只有一点可取,就要好评鼓励。即使一无是处,也不可全盘否定,要肯定他的努力,鼓励他奋勇登攀,终有胜利向他招手。如此一来,怯者勇之,勇者胜之,作文越写越好,越好越爱写,越爱写越能写好,由此步入良性循环,作文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五篇:朗读教学须注意
浅谈朗读教学应注意问题
固始县北关小学 翁玉琳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明确指出要把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因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也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朗读成为了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共同趋势,老师们十分重视朗读,甚至有的老师还提出了“以读为本,„读‟占鳌头”的口号。这说明阅读教学回归了本真,让人欣慰。为了更好地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当下,我们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读有目标
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是有一定指向的,朗读亦然。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读到哪里,就读到哪里”,这种朗读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和朗读目的的模糊性天女散花似的教学,是随意、凌乱、漂浮的。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每读一遍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并针对不同的目的进行有效的指导。请看孙双金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案例:
课始,孙老师让学生朗读课题,根据课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提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时候,孙老师抛出了“读”的教学:
师:是啊,是什么经历使她有这样的感受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来读课文,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畅。请你们朗读一遍,我听听能不能做到。(学生齐读)
师:我听后的感受是比较通畅,但还不够响亮,还能再响亮一点吗?声音响亮代表自信。再读一遍。(学生再齐读)
师:这一遍比第一遍好多了,但有一个字的字音,在读的时候个别同学稍有问题。(教师板书:嚷)这个字读什么?这个字单读时读第三声,在课文里要读第一声。读一遍,再读一遍。闹嚷嚷是什么意思?
评析:
当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后,孙老师借这个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一遍又一遍有目的地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效果:第一遍,学生声音不够响亮,是因为学生还没有读通,对文本还不熟,对朗读没有信心,所以孙老师评价说不够自信,其实孙老师别有用心,目的是让学生再读书。读第二遍时,孙老师是个倾听者,认真听学生朗读,因为学生读得不通畅,孙老师就知道学生对这个词不理解,于是对读错的音和字及时纠正,纠正的时候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结合文本和生活来理解。
2.注意读有层次
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凭借声音、语调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基本要求。要使儿童正确地读,教师应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有重点地对声、韵、调进行正音。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好词,读好句,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逐字念读”的现象,才能为准确地句读打好基础。“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训练的最高目标,它主要是指能正确读出抑扬顿挫,显示出文章的风格神采。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是一个纵向提高的过程,我们的老师不能躐等求进,不顾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盲目教学。请看一则失败的案例:
一位教者教二年级的语文课《北京亮起来了》,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这么多同学喜欢环形路,谁能把自己的喜爱读出来?(学生读)
师:你读得真流畅,谁能读得美一些?(学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声音洪亮,挺好的。
师:你能比他读得更美吗?老师给你提个建议,你可以读得慢一些,感情丰富一些。(学生读)
师:真不错!谁还能读得更美一些?
(学生尖着嗓子,夸张地读了起来,孩子们忍不住捂着嘴窃笑。)
师:你读得可真美,请同学们像他这样美美地读一读。
评析:
“美美地读一读”是时下很多语文老师的口头禅,到底什么是美读呢?我想,美读应该是读者有读文章的强烈欲望,情浸其中,以读为美,它应该更适合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北京亮起来了》是一篇比较枯燥的写景文章,美感是有的,但整个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中性的。孩子们朗读时,没有情动于心,没有强烈的美感体验,教师就一味地让孩子“读得美一些”,岂不是在为难孩子吗?像那个男孩子那样,装腔作势地读,一定味同嚼蜡,哪里还会有美感体验呢?教师这样不顾文章内容,不顾角色情境,不顾自身体验,一律要求美读,不仅是走进了朗读的误区,对孩子们的个性又何尝不是一种压抑呢?
3.注意读有指导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自己的内心表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事物,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与作者感情共鸣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了朗读,出现了许多朗读方式,这不能不说是对文本的重新认识,教学观念的改变。但是,课堂上,不从问题的主线或重点、关键入手加以指点,不“导之以思”,而是泛化朗读,儿童像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地傻读呆读盲读,长期如此,会造成学生对朗读的漠然和厌倦情绪。如何防止“漫无边际”的朗读,怎样及时点拨、深化呢?请看支玉恒教《第一场雪》的案例:
师:(指一个男生)你来选一个读得最好的男同学当代表,(学生点名贺特松)走到前面来。(问一个女生)你选一个读得最好的女同学当代表,(学生点名谢丽梅)走到前面来。(对男生)你把那种壮阔的景色读出来。(对女生)你把那种细腻的情感读出来。听一听怎么样。
(男生开始读:“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嗬……”)
师:(打断)我怎么教的他给忘了。(众笑)“嗬”是内心的惊叹,不要往远处喊。
(男生读“推开门……粉妆玉砌的世界,”)
女生:“落光了……彩虹。”
师:嗯(对男生)女同学比你读得好(众笑)对吗?
男生:对。
师:可能有一个原因,你这段文章确实比较难读,是可以原谅的。好,再接着努力读吧。(请两位同学回座位)咱们集体再练习一次。尤其是男同学,好好看着我的手势。
(男生齐读,教师配合手势)
师:(打断)不要着急,推开门一看,他吃惊得都说不出话来了,半天才“嗬”了一声,舒了一口气,说“好大的雪呀”,这样才有意思。接着一起读“大雪整整”,开始。
男生:“大雪整整……粉妆玉砌的世界。”
评析:
该段课文是写雪后美景的。既然是一个美景,一个场面,就有不同的特征。如写整体的,写细部的,写人的感受的。对不同的景况和不同的人情当然读起来不一样。支老师正是根据这一特点,指导男生把雪景读得壮阔一些,雄浑一些。要求女生用轻柔细腻的语调来读,以表现事物的纤巧美丽。此片断着重指导一个“嗬”字的读法。因为是人物内心的赞叹,所以不能像一般的叹词那样读得高亢外扬,而要读得低沉、内向。这个字读起来难度较大,但它的表现力也极强。支老师这样不厌其烦地指导,让学生反复朗读,目的是建立形象,进入情景,体验感受,从而对文章有更深的领悟,对美丽的大自然更加热爱。
4.注意读有示范
范读,就是教师示范性的朗读。教师的范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范读能够真实地生动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内容,创造性再现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去,引起想象,激发情感,加深印象。范读的基本要求是诱导性。范读的诱导性在于教师在在把文字作品变成有声语言的过程中,浓缩朗读者的深刻体会,独特感受,熟练技巧和声音魅力。伴随着声音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纯贞的心灵,也就同时流入学生的心田。请看窦桂梅教《皮斯阿司和达蒙》的案例:
(投影出示课文当中的一句话: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师:听老师读,想想听出了什么?
(教师读这句话,重读: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人不怕死……)
生: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怕死的,达蒙就是其中一个。
生:生命属于人虽然只有一次,但是只要是为了朋友,为了朋友之间的真正友谊,死也是值得的。
(教师又读这句话,重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
生:这样读,突出了达蒙为了朋友皮斯阿司,愿意替他坐牢。
生:我知道了,达蒙相信他的朋友皮斯阿司没有罪,而且相信皮斯阿司是守信用的,所以他来替皮斯阿司坐牢。
(教师还是读这句话,重读:……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生:这个不怕死、愿意替别人坐牢的人是皮斯阿司的朋友,他叫达蒙。
生:我想皮斯阿司的朋友可能很多,但不怕死,愿意替他坐牢的只有达蒙一个人。达蒙是皮斯阿司的真朋友。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评析:
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老师高水平的范读,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老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可以说,朗读是活的,是赋作品以生命。好的朗读示范能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涌动,感受到朗读的魅力。从以上这则案例中,我们看到了窦老师通过反复朗读“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这句话,让学生一步一步加深对朋友的理解。正是有了独特的理解,学生才能读出更深的感受。
5.注意读有成效
新课标指出,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于是乎,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诸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之类的教学用语层出不穷。这固然意味着小学语文对人文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性的尊重。但在这些教学用语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时下对“个性化”理解的偏颇以及如此“个性化”所带来的弊端。请看一位教师教《泉水》的失败案例:
师:这些调皮可爱的泉水娃娃们来到阳光灿烂的世界,它们会去哪儿玩呢?又会遇到谁?你们知道吗?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2—5段。思考:泉水来到哪里?遇到了谁?
(学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泉水来到了哪儿?遇到了谁?(教师相机板书)
生:泉水来到静静的山谷,遇到了画眉鸟。
生:泉水来到山间的平地,遇到了杜鹃。
生:泉水来到果园,遇到了果树。
生:泉水来到水池里,遇到了山里的姐姐。
师:其他小朋友找对了吗?(学生举手)你们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师: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泉水,你想流到哪儿?
(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想流到平地。
生:我想到山腰的水池里去。
生:我想去果园里。
生:我想流到山谷。
评析:
这一教学意在落实课改观念——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增加自由的空间。对泉水“流到哪,遇到谁”这一问题,几个学生先后回答了5、3、4、2自然段的内容。从表面上看,学生答问似乎是自由了;可从实质上看,这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无序混乱。试想,第一位学生脱口而出到了山谷,一下子拎出第五节内容,第二位学生忽而拎出第三节内容,等等,既非文章的顺序,也非什么内在的逻辑,这是其一。其二,对“你想流到哪儿”的选择,如果说第一个学生是真心所选,那第四位学生就是别无选择了——因为前三项已被他人选走,而孩子是“乖巧的”,是能“领会教师心意的”,无论喜欢与否,他都会作此选择。“喜欢”二字就很难谈得上了。这种既窒息学生灵性又败坏朗读名声的底水平的朗读教学是要不得的。
总之,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明确朗读的目的,创设朗读的情境,讲究朗读的方法,激发朗读的情趣,突出朗读的过程,让朗读教学走在健康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