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社会因何需要异己》有感3000字
读《社会因何需要异己》有感3000字
原创: 杨金城
一、所读文献
[美]凯斯·R.桑斯坦 著:《社会因何要异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4ISBN 978-7-5620-6714-6
二、文献主题
专门讨论从众之危害,以及反对之重要性。
三、文献思想
人们虽然有自己的独立性,但是,大多数人却却会受到他人观点和行为的强烈影响,很多时候面对多数人所一致认可的事物,趋于盲从和附和,而有异议的人会因为种种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利益因素,面对数量庞大的群体时,保留不同意见,选择缄默,这样会导致人们接收不到真的有用的信息,没有异见的约束,从众会产生令人不安的、有害的、以及让人愕然的结果。
四、阅读与思考
(一)从众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这里,探讨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以及什么时候会随波逐流,他们为什么会去从众?我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中看出,会从众的原因在于无知和利益两个因素。
首先从无知来说,从众的原因在于自己对于信息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自己的不够自信和坚定,自己对于信息和答案并不能有一个肯定和准确的答案,这个时候什么因素能支撑我能告诉我这个是对的呢?
为了寻找一个支撑这个答案的靠山,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大多数人认可的,或者在这个领域有专业水平的人的话是对的,跟着他一定不会有错,或者错的可能性更小。这个无知我认为是对于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无法把握或者确定其真实性的一种状态。“当人们很自信自己是正确时,他们更可能拒绝众人的意见。如果你处于一个大家都认为猫会飞或者爱尔兰小精灵应该对最近一次世界灾难负责的群体中,你就不可能赞成他们。但是当一个群体中包含了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你并没有特别看法的问题却给出了挺有道理的意见,情况就会变得不同。”正是因为这种无知状态,我们害怕承受判断失误的不利后果,寄希望于大家的判断和权威,即使错误也有许多人同你一起承担这个不利的结果,而非孤军奋战,独自去面对那个难以接受的后果。
其次在利益方面也是影响我们从众的因素之一,作者将异见也看作和界定为对大多数人所持观点的拒绝,“从众者经常被认为是社会利益的维护者,为了群体而保持沉默。相反,持异见者则常被视为自私的个人主义者,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但是在一个重要意义上,反对者离真理更近。大多数时候,持异见者使他人受益,而从众者使自己受益。”基于此,在公开发表自己的异见,不仅对于自己切身利益来说没有好处,甚至于要付出反对大多数的代价的时候,人们就不这么热心的乐于反馈出不同的信息,去拒绝大多数人的观点,即使认为自己是对的。其次面对一种同侪压力,自己不这样做,不这样说仿佛显得格格不入,我是政客就会怀疑我的政治水平,我是医生,就会怀疑我的医疗水平一样。这样一来,确实使人群中混入了一群“糊涂”的明白人。
很多时候,很多因数也会降低或者提升从众,作者列举了三个较为重要的因素:金钱的影响、规模的影响、群体认同的影响。
金钱来说,很多人做对了就可以给钱,而任务简单又有钱的话,从众的概率明显下降,而任务比较困难的话,从众的概率则会上升。“当关系到真金白银的时候,物质获益的重要性就会超过同侪压力”第二种规模的效益来说,人们想法相似的人之间的观点会互相增进和深化,如果只有一个异见者,他很难公开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但是如果有4个或者5个他的支持者,这时他就会更容易表示自己的不认同。第三种关于群体认同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在一群共和党人中,一个民主党人无论多么权威,也很难让他们认同。这说明从众有一种群体特征。而我觉得从最根本的因素来看,还是由于人自发的利益趋向性和对信息的模糊无知导致了从众。
而一个人,也是可以改变从众的,只要至少存在一种清晰的意见,从众性和失误都会显著得减少。列如作者举出了《十二怒汉》诠释了一个单独异见持有者的影响力。多数人导致从众而少数人引起转变,很多时候,一些人在私下会表达自己对于某方面事物的意见,而公开场合又会和大众一致(如同性恋这一个亚群体)。而私下的交流没有了公共场合下的压力,人们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有时候潜移默化的转变便是在私下的交流和互动中产生的。因此,想要让异见者说出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表达不同的意见,最为明显的途径是营造一种欢迎不同意见并且不打击与主流正统观念相违背的那些人的氛围。
(二)守法与违法
根据前面对于从众的分析,法律的管理手段也运用了从众这一因素,在法律守法问题上,有明显的规模影响,以公共场所禁烟为例,一部分人是出自内心的认同,认为理应如此做,这部分人占据社会舆论的大多数,而另一小部分人则是不愿意面对被其他人鄙夷和谴责而遵守禁令。这种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和用多重的惩罚手段,人们就会约定俗成自觉遵守的情况,将其称为常态管理。而法律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法律不脱离一般大众。“如果法律滞后于公众,他将无济于事且不会产生任何效力。但如果法律要求太脱离公众,由于这个原因,也不太可能被过于激进的实施”大家认同,适度又不脱离公众价值观的法律,才是最有效的。
我觉得这就是大多数人认同所产生的一种规模效应。这个群体的人认可,那么就会形成一种规模效应,因此,同样那些以鼓励吸毒,以及帮派暴力等的亚文化群体中,以进行吸毒和暴力使其感到快乐和荣誉,那么这个群体就会形成一个支持吸毒暴力的规模效应,这个群体中对于禁止吸毒的法律显然就没有那么高的遵守态度。因此,一部不合时宜的,脱离现有价值体系的法律不会再被社会所支持,违反这些法律的人也无需担心会招到公众的指责“当一部法律不在反应公民的价值取向时,如果没有大量的强制实施行为,人们就不太可能遵守。而一个民主国家,当一部法律与人们的价值观念如此格格不入的时候,它就不大可能被实施,也就失去了正当性,也没有资格去规制人们的行为”.(三)流瀑所带来的恶果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同的现象:从众、社会流瀑、群体极化。在这三个不同的现象中,我认为从众和社会流瀑互为表里,由一些人做某些事开始,有人从众。之后有更多的人去追随他们,只是社会流瀑需要更大的群体和规模。而群体极化则是一群观点相近成员彼此协商讨论,采取了比他们讨论前更加极端的立场时,群体极化就产生了。
“在信息流瀑中,人们会于某个时候停止自依靠自己的信息或者观念,转而依据别人传来的信息作出决定。这一旦发生,那么其他的少数人或很多人的后续行为将不会给社会提供新的信息。其结果便是,最初少数人的行为将催生无数追随者的相似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后者会因为自己的不确信以及不想得罪先发表意见的人,而忽视自己的感知和已经知道的信息,作出符合前者的决定和言论,而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群体无法获取其他成员私下掌握的信息。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前面赞同的人越多,越到后面想要反对的可能性越小。因为多数人都不愿意冒得罪前面七八个同行的风险。例如在医学上,开一个有疗效的处方,但对于病人而言风险大就不开,风险小就可以适用,第一个医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认为可以开,而第二个虽然认为有高风险,但很难确定的情况下也对前一个医生很信任,他很难做出决定而采用前者的方式,到了第三个人的时候,即使认为有高风险,他也有可能忽略自己的认知而做出与前者相同的判断,这样他就走进了流瀑中,除非他认为的所掌握的知识比前者更加可靠。以此类推下去,越往后,医生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更高,一方是人数众多的同行集体的意见,一方面是自己的看法,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人会保险得选择和多数人站在一起,这样就会使得流瀑继续下去,盲从继续催生盲从,也会因此产生医疗过错。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和风险。
“信息流瀑造成了一种严峻的出错风险。人们很容易在一条错误的、有破坏性的或危险的道路上取得交集”但是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只要有一个人敢于发声,并给出相矛盾的合理理由以及信息,就很有可能去终结这种流瀑,因为我相信在流瀑中的这群人而言,()其中有很多人都是盲目的从众者,他们并非坚定的信仰流瀑开创者的意见,他们的转变等待的只是一个契机,而异见者的发声就是这样一种契机,异见者会开启另外一个流瀑,这些盲从者很有可能对此“倒戈”,从而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意见。例如“国会的议员们之所以支持一项法案,只不过是很难发现率先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如果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很容易被发现,并且能够自愿的向公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会选择加入进来。”
(四)从众与异见的平衡
前面,我们可以看出流瀑会导致个人和群体向着坏的方向发展,但有时候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战争中民族的同仇敌忾,以及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系上,等等。而异见可以及时反应出被忽视掉的那部分信息,但是异见也并非是完全有益的,有的人也可能处于一些自私的目的而去表示异议。
那么怎么才能保持从众和异见的良好平衡?
对决策成本和决策失误的代价做出判断,再去决定是否跟从他人的做法是有意义的。例如,如果流瀑所引导的方向是好的,那么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去提出异见。如果是很重大影响的决策,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定的异见来保障决策不会盲目。但是这里我有一个想法,既然是否盲从的原因之一在于自身利益的驱动,那么即使有强大的使命感和需要异见的产生,也无法驱使其去敢于提出异见。所以还是得创造一个鼓励异见的社会环境,我想才是解决问题最为关键的地方。
第二篇: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有感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有感
磁涧小学 叶托蕾
李自成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拥有了大批的能征惯战的将士,但李自成缺乏一支完成统治治理工作的文官队伍。而且对战领区内部的独立势力没有认真扫除。古人云,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在获得大片的领土后,缺乏治理人才的弊端就显现出来。当李自成一受到挫败,这些地区的地方势力就兴风作浪,袭击大顺的官吏,夺取地盘,给李自成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李自成撤出北京后,他的控制区的大部分都是这样丧失的。这是李自成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打入北京后,李自成在政治方面的无所作为也很让人疑惑。崇祯是死了,但太子还在。当时完全可以拥戴太子继位,李自成成为手握实权的大顺王。这样,就可以有个政权延续。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收降南明势力。待天下大定后,仿魏、唐故事,禅位登基,君临天下。可李自成在北京却什么也没有干,完全没有消除崇祯自杀带来的恶果。崇祯自杀,是一招很恶毒的政治棋子,崇祯用自己的死宣布了自己与新的顺朝的不妥协,用决绝的态度宣布,凡明朝之臣子降顺朝者皆是叛臣贼子。这是崇祯用自己的生命给李自成下的一招暗棋。可遗憾的是,李自成竟然没有觉察出来。根本就没有对这件事有所反应。这也从侧面看出李自成的领导层里没有真正的文官人才。
相反,满清政权就做得比较高明。他们不但为崇祯发丧,还宣扬自己是为了替崇祯报仇,恢复明朝江山而来。这样,满清就把矛头首先指向威胁最大的李自成集团,最大限度的减少与明朝遗留势力的冲突,并得到他们的部分支持。当然,后来他们耍赖,说自己的江山不得之于明,而得之于李闯那就是后话了。
还有李自成对文臣队伍的不重视,李自成撤出北京的时候不但丢失了明朝太子,还把明朝所有的中央管理机构留在了北京。这一批管理官吏在效忠满清后,大大增强了满清的管理力量,使得满清具有了治理天下的能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个完整的治理天下的管理系统,满清是不可能夺取明朝江山的。即便是夺取了江山,也不可能顺利治理的。至少满清王朝不会存在那么长的时间。没有妥善处理好这批管理人员的去留问题,是李自成在这个问题上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
第三篇:社会需要怎样的人?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最近,我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后,感触颇多。
书中有四个主人翁,老鼠嗅嗅善于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对变化迅速地做出行动;小矮人哼哼面对变化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埋怨天地,唧唧因对变化的恐惧而停滞不前,最终冲破了恐惧的束缚,重新寻找新奶酪。
奶酪只是一个代用词,它代表着生活中的层层面面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例如:金钱、工作、幸福、友情、爱情等等。而在遭受了“奶酪”不见了的残酷现实后,我们的做法大多像小矮人哼哼一样,恨天怨地,并盲目地期待着“奶酪”自己跑回来的那一天。并碌碌而无为地在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但在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升华迷宫是需要我们亲自探索的。我们是不能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的。
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我想首先考虑的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它们具备了几个条件:
一、仔细留心观察身边周围所发生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
二、能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做事的方向,不能墨守陈规。
三、敢于冒险。在各种条件因素的压迫下,敢于继续在人生迷宫中冒险探寻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二人材我们应考虑像小矮人唧唧那样知错就改的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条件:
一、面对变化,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斗争,愿意突破重围,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面队自己的错误思想,愿意汲取别人的方法做出调整。
三、用轻松简单的想法看待人生。知道自己迟做总比不做好。
像哼哼这样的人理应被社会所淘汰,它只愿意一辈子享受安乐,沉湎幻觉,停滞不前。我们生活在这样世界上,只能承认变化,并尽力地去适应它,这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奶酪”。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辛苦,但从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稳重、成熟。
社会变化本无常,想要存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必须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四篇: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所感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所感
磁涧小学 叶托蕾
李自成率领农民进行起义,成为农民英雄,在夺取北京城后,眼看天下唾手可得的情况下,不料在山海关一战中败给了吴三桂和满清联军,从此一蹶不振,走上了灭亡之路。李自成的功败垂成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而他的失败也揭开了满清统治中国的一页。大家对李自成的失败原因众说纷纭,各方面的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释。
大部分人都认为,过去在历史上对李自成一直有着一种定论,那就是此人是个流寇,进了北京城后,此人贪图享受,军纪政纪败坏,所以最后失败。我以为很有道理。
由于李自成出身贫苦,知道百姓的贫苦,在长期征战中,他提出了“剿兵安民”的口号。并且提出“杀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女者如淫我母”,严肃军纪,并且下令“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因此受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拥护。所以李自成的军队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再加上百姓拥护,得以迅速的扩张发展,最终成为推翻明王朝的主力。在战争中,李自成逐渐改变了流动作战的战略,改为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终于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笔者认为军纪不正,腐败涣散,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败军亡国。就是军纪败坏,也许这个过程短了一些。从实战的情况看,说李自成军军纪废弛,战斗力降低虽然有点夸张。淡无可否认所军纪废弛,战斗力降低之说最起码能说是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第五篇:读《世界因你不同》有感
读《世界因你而不同》有感
“从心选择”是书的开篇,亦是贯穿书的中心思想,也是我最大的收获与感受。开复老师是家里六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于是便得到大家一致的疼爱与呵护,这也助长了他“顽童”的气焰。舀干池塘里的水证明池塘里没有一百条鱼、为晚睡调慢全家人的闹钟、带着同龄的外甥和外甥女一起进行电话捣蛋、将全家绘入自编的《武林动物传奇小说》等等。在肆无忌惮,看似荒唐可笑却又温暖如斯的童年时光里,开复老师的母亲并没有板起脸,严厉训斥,而是如同搭乘时光机回归她的童年一般,父亲只是冷静的对他说“希望你以后不要让自己失望”。正是这样慈母严父的角色从小培养了开复老师的独立性、责任心,选择力和判断力。开复老师在书中写到“是母亲教会了我什么是严谨与务实,什么是品行与礼仪,什么是快乐与温馨,什么是忠孝与诚信。而父亲让我时刻铭记那句话,这让我内心的城堡有了一个守望者,让我以后绝对不再让自己失望"。字里行间洋溢着开复老师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父母像打造一块璞玉一样,精心的打磨和教育着我们,虽然父母爱不求回报,但作为子女,无论我们将来是否成功,我们都要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对待父母。
开复老师是幸运的,在哥哥的帮助下11岁就移民去美国,得到了先进的开放式教育,顺利的考上哥伦比亚大学,28岁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在美国求学期间,开复老师有着各种各样的辉煌,当然背后缺少不了勤奋的汗水。书中提到做多的是美国教育方式,美国注重自由、独立、自主学习、重视理解、重视实用、鼓励创新、鼓励动手、鼓励创意。让我映象最深的是开复老师在高中的时候选修了“高中生创业尝试课程”,学生将在商业志愿者的指导下创办一个学生办公室,发售股票,召开股东会,竞选管理者,生产和销售产品,财务登记,开展评估等等,通过实践来学习商业运行的方式、了解市场经济体系的结构和它所带来的效益。这让我震惊,同时也明白了像比尔·盖茨一样的美国高材生创造如此之多的商业奇迹和高中引进创业课程、商业理念有着必然的联系。反观中国高中,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高考。当中国学生还在死记硬背时,美国学生已接触商业理念;当中国学生开始接触商业理念时,他们已经具备了创业的能力。我们慢一步的节拍便是落后与先进的鸿沟。虽然国情不同,但我们的教育确实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得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了,否则我们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会渐失,再次回到“之乎者也”的年代。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传统的好学生只专注于学习,而开复老师打破了传统,用今天的话来形容,他既是“学霸”又是“玩的行家”。“学霸”从学历便可看出,这里且不多说。说到玩,大家都喜欢,但大多数人都是玩得无聊,开复老师却玩得精彩。一是打游戏:别人是瞎打一通,而开复老师是一边打一边计算分数,玩到9999分就“自杀”,这样机器将记录保持在最高分。二是打桥牌:桥牌的一个流行的活动,但有着繁琐的升级制度,一个人只有不断的积累分数,达到300分得时候才能得到一个“终生大师”的称号。开复老师为了积累分数,参加了各种比赛,小到社区比赛,大到全国锦标赛,在努力下,大三时终获得了“终生大师”的称号。通过桥牌,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人品,一个牌品好的桥牌手会自我批评,对犯错有所反思,宽容搭档的错误。从开复老师“玩”的过程看,“玩”虽然会让人走火入魔,但不乏是一种益智活动,原来“玩”也可以这样出彩。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罗伯特·费罗斯特的诗深深地打动了我,这句诗同时也是开复老师的真实写照。大学是开复老师专正式“从心选择”的开始。大二时,从政治科学转到计算机科学;博士期间,语音识别由专家系统改向统计学;担任副教授期间,放弃终身教授这个铁饭碗到苹果公司研发,紧接着经历了SGI,微软,谷歌这些顶尖的高科技公司,并都担任的是副总裁一职。开复老师跳槽不为名利,只为追随我心:开发更好的计算机技术。微软与谷歌因开复老师的跳槽事件对峙法庭,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抢人才事件,而西雅图市长的话更加证明了21世纪对人才的渴求:1:希望开复留下来当西雅图的市民,我们需要一个像他一样聪明的人。2:开复去哪里都会有一堆精英跟随,如果他离开西雅图,这个城市的精英都会被他带跑。知识创造财富这句话以被用滥,但确实是不变的真理。
“我步入从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生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一篇《瓦尔登湖》让身为华人的开复老师又有了新的选择:帮助中国青年实现创业梦想,把职业经验传授给中国青年。于是开复老师离开了谷歌,再次放弃了大中华区总裁的位子,开始了追随我心的旅程。
开复老师曾用“世界因我不同”来激励自己,现在用“世界因你不同”来激励我们。从开复老师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坚毅理性,从容平静,更重要的是追随我心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