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工作之我见-德育
德育工作之我见
文/徐红梅
一提到教师,一些人自然也会谈到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德育工作是班级工作,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每个教师应担负的重要责任之一。我认为德育就像是方向,方向对了,才不会走岔路,走弯路,路才会越走越宽,前途才会更光明。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到:徳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会为非作歹愈大。可见德育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而学校,课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回想我从教十几年的德育教育工作,现粗略地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看法。
首先,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识和才能等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受不同的家庭教育,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同一问题,同一件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日的工作和教学中走近学生,善于观察,总结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环境,然后针对他们的情况和问题,对症下药,各个突破,因人施教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其次,要循循善诱,不急不躁,富于爱心和耐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逐步进行,持之以恒,循循善诱。既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言辞;既要招准突破口,指出其问题和不足,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长处与闪光点。同时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要表现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热情。正如王丽老师在空间里说的那样: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是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只要有了爱心并能让它在我们心里扎根,耐心和工作热情也必然作为副产品滋生出来共同发挥它们的巨大作用。
再次,结合课内课外时间,采用渗透式,多途径去践行。德育工作非一日之功,教化一个人绝非易事。我们平时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见缝插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和问题学生面对面地谈心、交流。既可以当面教育,也可以通过作业本上写激励语或传纸条或眼神呀,肢体语言呀传达我们对某些学生的鼓励、警示之意。
最后,我们要不断学习德育教育的新方法,了解不同时代学生的特征并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紧跟他们的脚步才不会落伍,才能融入学生内心,达到通畅有效的沟通。
总之,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仍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当下,我们要注重教学质量和成绩,但学生的德育工作也不容滞后和轻视。我们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德育工作,两手并举,我们的付出才会事半功倍,教与学的效果才会互相辉映,共同提高。
第二篇: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德育
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的办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力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的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会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的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李富文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去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的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的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峰、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检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会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存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感情,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三、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形。要求学生作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要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如我班的女生生活委员是个热爱集体、工作负责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离异,她从小就合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爱,当她看到、听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对她们的关心爱护时,她很伤心有一种失落感,一个人悄悄地流泪。我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亲切的和她进行了交谈,我询问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我开导她:大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但是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有同学和老师的爱呢,你并不孤立。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
通过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如果在班工作中,班主任能长期有意识的注意这三方面,一个良好德育个性是一定可以培养出来的。
第三篇:德育工作之我见
德育工作之我见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班主任则是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我为开展好德育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此就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希望能给各位同行带去一点思考、一点启示。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这就首先要求班主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政治态度、道德品质、思想作风和工作质量上严格要求自己。用积极向上的开拓精神、精益求精的学者形象、堪为人师的高尚道德所融铸成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说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信师中加强自我管理,在管理中促学习。
德育工作要遵循四个原则:一要“爱”字当头,用“爱”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句话、一件事去了解、关心、尊重、信任学生,拉近师生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调动学生融合到班集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二要适时、经常,利用好“一会”、“一课”(即班会、自己的课)、一个班空、一个集体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经常的德育教育,也可借助班内宣传标语、“班主任寄语”栏等形式进行德育教育;三要让教育具有鼓动性、感召力,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唠叨;四要具有针对性,即遵循教育规律,分层次管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求,各有所获,在奋斗中力求进步,在进步中不断改变自己,从而全面提升德育效益。
德育工作开展的内容要丰富、全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做德才兼备的人;对学生进行信心激励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其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这种心理暗示方式,教育学生理解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和辛勤付出,从而从自身寻求前进的动力,切实为实现“报父母、老师恩,我要上高中,圆我大学梦”这一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切实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总之,我们要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而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勇于承担起这一重任,做实做透,忽视不得,让德育教育真正成为经常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
第四篇:加强德育工作之我见
加强德育工作之我见
唐河县王集乡郝庄小学:张克坤
俗话说的好:“体育不好处废品;智育不好处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德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在五育中,德育是起着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向的光源。”特别是在现在教育体系中,家长、教师、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德育成为名副其实的空谈。致使现在学生的道德败坏,行为粗暴、野蛮、恶劣。这样就更应该加强德育工作。学校是德育的主要阵地,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可以说他是无时不有、无处不有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完成与实现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我认为做好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建立全方位的、多管齐下的德育教育体系
既然德育工作是育人的重要工作,是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我们就必须努力下大力气搞好这一工程。搞好德育工作,除了学校教职员工要努力外,还需要家长、社会的努力。要建立全方位的,多管齐下的德育教育体系。要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区别不同的教育阶段,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制定的德育教学目标一定要科学,一定要有可操作性,一定要经常化、制度化。只要深入到下面的学校去调查一下,就会知道: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开展了也只是把课本读一读,这根本不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
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和改善德育管理,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明确的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学校德育规划》。学校各部门、领导、教师都要围绕《学校德育规划》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德育好坏的考核要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挂起钩来,要和学生将来的升学考试挂起钩来,要和对教师的管理、评定联系起来,也要和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联系起来。全体教师行动起来,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塑造我们健康向上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二、德育教育必须制度化、经常化
只有德育教育制度化,才能形成德育教育。只有德育教育经常化,才能真正抓好德育工作。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和活动的准则,贯彻各种规章制度,实际上就是进行经常性的道德行为训练。合理的规章制度执行越严,越有利于学生形成动力定型,这是语言所不能及的。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特别注意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每期开学后都要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要求学生要根据守则办事。为了确保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学校在德育内容上,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认识水平,按年级由浅入深系统安排。如爱祖国教育可安排“了解祖国--------爱我祖国-------报效祖国”等活动。要从多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途径不是唯一的,不仅校长要管,全体教职工都要管,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德育领导组。在学校成立“学生会、少先队”,在班里成立“班委会、学雷锋小组”等,这样就对学生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的德育教育。
三、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德育教育是与各科教学互相联系的,因此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有些同志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德育教学只是上几节品德课,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品德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他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和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品德课既要讲基础的政治、法律社会等方面的常识,又要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及近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所以施教者要正确的应用那些富有深刻教育意义和感染力的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进行教育,要做到教材、学生和实际的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固然重要,但绝不是上几节品德课就行了。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明白学校的工作以教学为主,但也要明白如果德育教育搞好了,一定会对其他学科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各科教学时,注意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把知识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成绩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决不能牵强附会,把传授知识和品德教育孤立、割裂开来。例如:语文课,思想性很强,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事物与人物的是非、善恶、美丑,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教育。上数学课要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体育课应培养学生爱祖国、爱
集体、诚实、公正、勇敢、坚韧等方面的优秀品质。因此,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定将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良好而深刻的影响。
四、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这样的德育最有效、最有生命力,学生也最容易接受。学校德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坚持全面性、开放性、实践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原则,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达到德育的目标。这些活动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社会性活动:学校是整个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社会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组织学生开展考察家乡历史、地理和现实活动,结合本校本地实际,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深入到广阔的大自然中走进五彩的社会生活中,亲自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以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感情。通过考察,使学生在新旧对比中发现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富强,从而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传统性教育活动:传统性教育活动可按照季节和节日,结合本校情况,制定一年活动计划。春期可以组织学生春游,为烈士扫墓开展学雷锋活动等;秋期举办迎国庆歌咏比赛,元旦文艺联欢会,“冬季越野赛”等。另外按照节日因时制宜的开展一些活动。“五一”、“五四”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教育,“六一”进行尊老爱幼教育,“七一”进行爱党教育,“八一”进行学英雄、继承革命传统的教育,“十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不仅保证德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特长。
3、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必须发挥学生会、少先队或团委会的作用,开展 “献爱心”、“为您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有学生会干部每天值日,发现有不良行为,上前说服制止。这样使学生赶到学校是个温暖的家,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等良好习惯。
第五篇:小学生德育工作之我见
小学生德育工作之我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在当前全社会大力抓素质教育的同时,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是知识上的人才,更加需要的是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孩子幼小的心灵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我们为人师者不但要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更要教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引导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描绘理想的蓝图。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及班主任,我在语文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对德育教育有一点肤浅的体会和认识,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一、我利用语文课固有的思想性较强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我在教学《王二小》这一课时,通过范读课文以及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王二小的机智勇敢,表达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又比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一课时,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从而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劳动才会有收获。再比如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让学生知道诚实是人的一种美德,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德育教育可谓无处不在。
二、配合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获得了全校纪律卫生评比的流动红旗,当流动红旗挂在班里后,同学们都很高兴。我先是表扬了全班同学,指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后,我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清楚,虽然流动红旗挂在了班里,但是我们仍有不足之处,要戒骄戒躁,总结不足,发扬长处,争取更大的进步。这样,学生在取得荣誉后能及时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不至于在荣誉面前迷失自己。《识字2》是一首三字经歌,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产生尊长辈、爱劳动、爱家庭的意识,并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课下我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父母一天的生活,体会到父母一天的辛劳,要学会体谅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收拾房间等等,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要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在平时尽量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朴素、整洁。上课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要求学生
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无论课堂内外,都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即使在批评他们时,也注意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动作,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灵处留下阴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教育则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教育的真谛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作为一线班主任,让我们都伸出双手,拿出全部的爱,扶好我们的孩子们走出人生第一步,把基础教育的德育理念升华,教是为了不教,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