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6:1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

第一篇:《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

微明

“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适合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

0

1—

本书的书名是很“诱人的”,“中国文化”本身意味着广度和深度,至于“深层结构”,作者解释为 “中国历史上由古至今比较稳定的某些规律,它们是使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如此看来,本书着重要阐述的是中国文化外在表现形式背后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这“东西”理应是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的。

0

2—

通读全书,作者耗字40余万,主旨为两点,一是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作者引用“仁者,人也”,“仁”即“二人”,“二人”才能称之为“人”的拆字新解读来解释中国的人情社会,作者认为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二是由此引申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句话,个人的“压抑”,集体的“权威”.全书围绕“二人与一人”的关系列举了种种社会现象来佐证上述观点。

对于作者提出的各种中国社会现象,如“对外客‘尊而不亲’,对自己人‘亲而不尊’”、“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容易被感情化,对持有不同见解者视为‘不友好’”、“一个人‘做好人’仍比‘有个性’更受人欣赏”、“存在‘亲民’姿势,而不是‘亲民’制度的情况”等等,不一而足,都值得深思。

0

3—

然而本书也存在诸多问题。一则,未见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用“仁者,人也”的拆字解读及众多自古有之的俗语来论证国人如何“抑制个性、臣服权威”有穿凿附会之嫌;再则,作者序言写“本书特点并非泛泛地罗列几项或十来项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看似要彻头彻尾的“解剖”,读来却更像是一箩筐吐槽,不成系统,更遑论明心见性。如此吐槽需洋洋洒洒40余万字?最后,作者的佐例存在不少为吐槽而吐槽的情况。举一例如“笔者在美国看到一幕,一位来自香港上层社会的女留学生,当其友人的外籍妻子在抽烟之时,就当众用手在前面狂扇,驱散烟雾。她的原意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妈妈的乖女儿’,不过真正证明了的却是不懂礼貌、‘土’与‘大乡俚’的心态”.如此臆测和逻辑,不值一驳。

0

4—

作者在导论中写道“不存在人的认知意向对客观事物‘兼容并蓄’的可能性”,以此表明本书的观点仅是万千分析构架中一套,并不能“看到”全部的现象。

这种说法是中肯的,正如马云说“你相信什么才会看到什么”,任何一种分析框架必然受到主观意向的影响而变得不那么“客观”.尽管如此,本书四面出击,不成系统、缺乏有力论证的“对国民‘劣根性’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吐槽集,没有“老生常谈”的解决方案,也不存在“推成出新”的观点,只能落入“沽名卖直”的行伍中去,辜负了这么“诱人的”书名,而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适合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

第二篇:中国文化深层结构读后感

民族重振,亟需文化基因改良

——————品读孙隆基先生《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最近找到一本上世纪80年代的禁书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新版,尽管内容已经删节,但还是看到了一本与柏杨等学者完全不同的对于国民性的解读。作者是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孙隆基先生,他祖籍浙江,生于重庆,曾先后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美国等地生活,对各地的华人文化圈作了细致深入的观察,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身上,他发现了很多相同的文化特质,并确定这些特质是从古至今未曾发生过变化,对此他进行了深刻探讨。通过举例、对比等手法进行中西方的比较,指出这些基因文化对当下现今中国人的习惯和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指出评价中国文化不要走前人的道路,不要习惯用马列主义去进行分析,因为有了这种框架,判断的标准,在人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让人们习惯的去根据理论或者标准到现实中找这样的现象规律。作者认为,良知系统这个新的概念可以作为讨论中国文化的第一步。良知系统就是一个文化的深层结构,它虽然从古代就存在了,但依然是现今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文化行为,这些行为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这些文化存在到至今要归功于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中国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作者提出了“心”、“身”的概念。单个的中国人只能称为“身”,在社会关系中,至少要两个人之间,才能称为“心”,两者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良知系统。论证了“心”、“身”关系之后,以此为主线,通过中西方对比和举例等手法,指出中国到底存在哪些“深层文化”,它们对当下中国人造成了哪些不良行为和嗜好。

第三部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上升到国家的高度,阐述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对古代、近代与当今社会在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如 “夷夏之防”,认为正是这样的深层文化,导致近现代中国的各种政治弊端,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正是中国深层文化的外在体现。

本书的最大的独到之处,是作者用语言的文法结构来比喻文化的深层结构,并力求罗列这个结构的“内在关联性、其可能性的扩散以及扩散的形态”,独辟蹊径,使得本来晦涩艰深的文化解读变得有趣起来,雅俗共赏,获得了最大的受众,这是本书历经三十年风雨飘摇仍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本书从结构主义视角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分析,对于民主党派应该颇有启发。

中国社会的运行特点与其它民族有很大的不同,总体来说,其它社会一般有一个动态的运行目标,近邻日本,自认是太阳神的子民,天生就应该一直成为世界的领袖,因此全社会上上下下都有强烈的紧迫感,不断追逐世界强国的脚步,害怕被其它国家超越。惊人相似,岛国英国,强调国家的运行目标就是雄霸天下,最终成就“日不落”。反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社会形态振幅很小,基本在一乱一治的周期中轮回,当出现政权与民众不能相 “养”,社会就趋于大乱,当政权和民众相互“交心”,相互能够安身、安心,社会就呈现大治。只有遇到外族入侵,才能调动整个社会的趋同性,一致对外。中国内部形形色色的圈子,始终在发挥作用,了解中国的洋人眼里,中国的内部有无数个中国。甲午海战后,南洋水师去找日本人要求归还其战舰,理由是战争是北洋水师和他们打的,与南洋水师无关。大清王朝覆灭之后,各地纷纷宣布独立,即是各个圈子迫不及待抓住这个机遇自我强化的表现。但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圈子之间既寻求独立,又需要互相依赖,这与中国人文化结构中的儿童化相互依赖有关,总要通过他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如果总结其发展目标,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镇止民心,使之少知寡欲而不乱。然而,不乱,则不动,不动,则社会无法破旧立新。所以,中国社会的发展基调是静态的,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人性设定和社会深层结构所造成的。当年自上而下地发动了由下级来反对上级,由社会来对政府施加压力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对中国千年文化特质冲击巨大的革命,毛希望通过这样的运动来打破中国的二人结构,通过串联的方式来打破狭碍的圈子。但中国文化深层次结构的复杂性远超越了包括文革策动者的预设,最终文化大革命旧的既破,新的未立,导向了人性的无所适从,传统道德规则土崩瓦解,迷茫的人性在改革开放以后彻底走向崩溃。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如此顽固,任何全新的改革,必须能够触及文化结构的关键构件,以壮士断臂的决心,摒除文化传统中深为有识之士痛绝的劣根性,伟大的中国梦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

第三篇: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可读性,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尽管我在读第一遍时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许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内涵的一种深刻,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姑且不谈读完后我对中国文化又多了多少了解,单是那种巨大的时间跨度就会让人忍不住在内心生出无尽的肃穆和庄严之感。用半年的时间读完千年的历史,恍惚中总感觉半年的时光就如同已过了千年。也许这种感觉并不奇怪,用一个半年用一双眼睛去见证中国人从上古到今日的千年文化史,怎会不令人慨然?其中点点滴滴记载了中国的辉煌,透射着历史中灿烂的光芒,也详述了中国千年文明中所走过的所有曲折的路,让人读来自然会感到几分沉重。

不难看出,同样沉重的是历史,是文化。然而,在一种浩瀚的沧桑感之后,其实我觉得更有必要去思考一下文化本身的内涵和它在人类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种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行为的指导,没有文化的民族应该是不会存在的,即使是有,也注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走到今天其实也同样面临着一场文化的抉择。中国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该走向何方?在本书的末尾,本书的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化指出了方向。然而抛开一种言论的说教以及思想上的控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一种文化的真正走向或形成往往并不会因为一种貌似客观甚至超脱的语言解释而定型。它需要的是实践的考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的决定者是历史。

笔头落下上述文字之时,正听着那首小刚的《黄昏》,多少有种伤感,所以读史一定不能再听着伤感的音乐,否则那份慨叹足可令人窒息,因为人总是在不经意中把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际遇相结合,两相交映,便是一个沧桑的时代。由此我想到中国文化在今天发展的状况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人们曾经把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定位为迷茫的一代,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古今文化碰撞,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波动与混乱,也就因此造就了一批思想波动混乱的人,读后感《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这些人面临历史向前的滚滚大潮,在一种思想的多元但又不能彼此相安的状态中变得无所适从,也因此,这一代人又常被戏称为没有希望的一代,其实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些人由于文化的不定性,始终无法让自己找到一种让自己信服的文化价值系统,所以理想是模糊的,前途是模糊的,他们伴随着经济的超速膨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中国新时代文化的真正定型过程还远未结束,中国文化依旧任重道远。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处处透射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但细读这本中国千年文化史的终极目的绝非是去一味追索一种昔日的文明,去单纯重温昔日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历史的真正作用是告诉后来人,不要再走前人曾经走过的错误的路,或是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指导未来,因此文化始终与历史相融。

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感慨。我们可以在书卷中穿越时空,走过这历史的千年,不胜唏嘘。然而当曾经的八零后最终开始登上社会的舞台时,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百年,就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因为恰恰是无数的人生百年才凑成了历史的千年。

我也是一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啊。

《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李宗桂先生的力作,这部著作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文化概论》,如果只是看书名并不太象一部学术专著,不过即使写成“概论”,对研究中国文化来说是不容易的。“文化”这个词听起来很普通,大家都不感到陌生。不认识字的人,可以说是没有文化,但这些人的行为、心态都会受到民族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可是要说清楚什么是文化,要对此作出科学的界定,都似乎又成为难以捉摸的东西。关于文化的定义,据国内外不同资料统计,有说一百种,也有说二百种,总之,至今没有一个为人们共同认可的科学界定。

此书取名《中国文化概论》,这与文化史有所不同。后者是按照顺序,阐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式和变化发展的历程;而作为“概论”,则要按其内涵分类作专题论述。虽然有些专题也要讲述其发展顺序,但重点还是要阐明各个专题的特殊内容。书中对于中国文化的流变和分期,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道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的文体内容、核心、类型、特点、理想人格、价值取向、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基本精神,都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对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教,以至尊先五,重传统的社会习俗,书中都分别立专章进行论述。各章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全书经纬成文,论史结合,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从而显示出中国文化整体的概貌。

第四篇:中国文化之旅读后感

中国文化之旅读后感

有人说,文化是水,滋养着人类世世代代的精神家园;也有人说,文化是火,燃烧着人们突破创新的熊熊火焰;还有人说,文化是纽带,传递着民族的繁荣与发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现如今,在快餐文化的渲染下,能博古通今,真正植根于民族文化细细研读,认真思索的又有多少人呢?庆幸的是,通过《文化苦旅》一书让不少人重新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随着书中的文化之旅让我们品尝到一种带着辛酸的苦味儿,亦有种醍醐灌顶的滋味儿。

《文化苦旅》乃余秋雨所作,而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的喜爱。他的历史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本文化散文集,它的主题则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暂且不谈其书中的文字魅力和写作手法,仅从此书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出发,已让人受益匪浅。

其实我想我们大家最早且正式地接触到《文化苦旅》,应该是我们中学教材中所学到的那篇《道士塔》,这篇文章也是该书的.开篇之作。当我拿起此书,再次读到这篇经典之作时,一种淡淡的、涩涩的、苦苦的惋惜之情和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的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青砖黄泥、落魄凋零的圆寂塔群却因为一座保存完整的道士塔而变得不再普通,只因这塔中的主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中华民族的罪人。在书中的文化之旅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看到了在这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王道士,看到了当他嫌弃石窟雕像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用雪白的石灰将其掩盖时,那得意的一笑,也看到了当他将珍贵的古文物视作阿谀奉承的礼品“虔诚地”交到地方官员之手时,那谄媚的一笑,更看到了当他打开石窟之门,将文化宝藏作为私有物品贱卖给“外国友人”时,那傻傻的一笑。我们能说这所有的罪责仅归于王道士一人的愚昧吗?这难道不是当时中国文化与文物流失的一大缩影吗?往事不可追,我们或许只能如作者一般感叹“我好恨!我好恨!”。

在书中,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访了许多华夏民族文化的人文山水,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深思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之景,也有“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的江南风光。在欣赏这些旖旎风光的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作者笔下的另一种文化——“废墟文化。”作者似乎对这些“废墟”的描写情有独钟,他多次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吧!尤其在坟前会有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正如作者写道“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也正是在这些悲凉之境中,让人体会到一种难以言语的“苦”。

苦旅,我想应该指的是我们思想上所经历的跌宕起伏。再者,在人生这个无休止的边界中,对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无休止的。就正如智者所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同样不在乎你有多聪明的头脑,只在乎你有多少有内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对文化的思考也当如此,多思多想,才会多得。我们不能只去感叹或只去惋惜当初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而应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在拜金主义与有道德滑坡趋势的当下,“出淤泥而不染”,保持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之道。

《文化苦旅》细细品读,你会发现苦旅之中蕴含着一点甜,而这些许的甜才是我们真正的收获。正如我们品茗,特别是去品一杯苦丁茶时,只有耐心地品位,用心地感受,才能在苦中感受到那非凡的甘甜。这样的滋味儿,你感受到了吗?

第五篇: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

记得一次选修课上,一位老师让我们看了美国中情局对华十条戒律。看后真是让人触目惊心。觉得自己以及自己周边好多人都中了美国的计了似的。我们每天看美剧,为电影电视里的角色或哭泣或喝彩,等看完后大骂国产剧没创意没剧情,自己也曾亲耳听到有人说国产剧都是垃圾什么的。确实,从美剧中能感觉到中美的差别,中国与其的差距。在美剧的影响下,我也觉得自己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遗忘了好久。直到这本书,传统文化再次进入我的世界。这次才更为深刻地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

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本书相当于是我初中到高中历史课本的集合,总结与适当的延伸;当然还有一些地理知识。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历史的。当然,我这里指的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那些时间,数据,等一些感觉很枯燥乏味的东西,我也会被历史教科书上的东西打动,震撼。我一直都忘不了高三的一个早上,那天我因读到甲午中日战争中我国军队的怯懦而大拍桌子,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也都被我的举动吓到了,我也没想到自己那么气愤,激动。我想: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吧。张昭远的《旧唐书·魏征 列传》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根本所在吧。扯的有点远了。大概说说这本书吧!这本书大致上讲了:中国的地理概况,历史发展,学术思想,宗教信仰,古代教育,科举制度,重要典籍藏书,科学技术,各类传统建筑,古典文学,艺术,地区独特风俗习惯,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姓氏与汉字。

其中,我对汉字的兴趣比较浓厚,但这本书介绍的又比较少,于是我阅读完本书后又在图书馆查阅了一点与汉字相关的资料。我从未想过小小的方块字有那么大的内涵!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显存时间最长,应用人口最多,且始终延续不断的文字。汉字的起源,发展,形成,所含文化信息,及其在新时代的改革既妙趣横生,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气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简单的撇,捺,横,竖,点并不是你我所看到的那般简单。接下来,我想详述我觉得汉字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一点东西。

1,汉字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源于古老的原始文字符号。包括传说结绳记事(郑玄在《周易注》中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旧石器时代后期,约定以不同的绳子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刻木记事,及一些字形图画(如江苏锦屏山的岩画)。第二,伏羲造字。伏羲氏大酋长太昊,是古代的大发明家,发明了八卦,瑟,乐谱,渔网等,被后世称作“有王之先”“人祖”。八卦,是创造汉字的来源之一,其符号代表了八种自然现象(阴,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第三,早在战国时代流行的仓颉造字的传说。总之,文字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绝非一时一人所能胜任的。

2,汉字的发展演变。最早的文字是陶纹,文身与图腾。新石器时代初期,先民在陶器上制作的纹理纹样即为陶纹。常见的有涡纹,水纹,同心纹,大小回纹与雷鼓纹等(代表物: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绘陶器中最引人注目的人面鱼纹的彩陶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逐步成为一个部落约定俗成的传统标识物,其上的鸟,鱼,蛙等纹饰代表了当时部落的崇拜物。彩陶纹又和族徽,图腾发生了联系。一般认为已发现的陶器所刻符号与文字的起源有密切的联系(如周氏族族徽,商周青铜器铭文)。接下来是甲骨文的发现。王懿荣判定甲骨文上所刻为古文,第一个认识殷墟甲骨并作为珍贵文化购藏。刘鹗,孔诒让,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于省吾,唐兰,商承祚,胡厚宣,陈梦家等人为甲骨文的挖掘,研究解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后,金文(钟鼎文)出现。商周已开始大量使用青铜器,许多商代到春秋青铜器上都铭有铭文,内容多记载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等。后来又有石鼓文,这都是摩崖文字雕凿,歌功颂德的碑刻文字,墓志文字。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和隶书成为当时全国通行的字体。秦篆是图画文字的终结。被誉为“汉字金字塔”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辨识字音的大型字书,东汉许慎著,成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全书以小篆为主,集先秦文字之大成,为考察汉字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后来又有:汉简,帛书,卷子本(敦煌文书)。二十世纪学术是发展表明,简牍与甲骨文,写书本都在世纪之交成为了显学。

3,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造字法不可能同时形成,总有个历史次序的问题。①象形,它是其它几种汉字形式生长的基点。汉字的书体变为隶书以后,象形字已完全丧失了象形面目。②形声,它的出现较晚,但造字的数量,能力却大大超过了象形造字法。(如佛印和尚与苏小妹的对联中的字:佛印和尚“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小妹对“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③会意,用两个以上表意的象形符号组成一个汉字,表示人或物的动作,形态。(刘0000请苏东坡吃皛饭,上了一碟白盐,一碗白萝卜丝,一碗白米饭,即为皛饭;苏东坡会请他吃毳饭,可到苏家后,刘已饿得不行了主人家还没上饭菜。刘问他为什么,苏东坡回答道:´盐也毛(发音近没),萝卜也毛,米饭业毛,毳饭即什么也毛(没)的饭,实习的什么也看不见的饭。´)④指事,用一两个抽象符号,或在象形成分上添加上抽象符号,指出事物的形态。⑤假借(如柳与瘤,亡与无)。⑥转注(如昭与明,细与小,巨与大)。

4,汉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拆析汉字有助于认识汉字的构造规律,揭示其所隐蔽的汉字文化。如:在我国,88岁为米寿,把米字的十字形拿掉,上下各有两粒米,好似上下个形成了一个八字形,整体上从上往下看八十八,就有了长寿之意。以此类推,茶寿即为108岁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依次为二十,八十八;到今天为止人们依然使用福字,而此福字无

论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事还是康熙赐福等,它有很悠久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接下来,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神秘的中国“女书”了,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女书类似甲骨文,由点,竖,斜,弧等笔画组成,字形为斜体和菱形,且右高左低,行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现存确定的女书文字总数约为1200,但常用的约有800字。据传起源于女性氏族社会。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性别文字,千百年来流传与湖南江永县上江匬一带及其周边乡镇,只有女性能意会言传。女书记叙着与妇女有关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女红艺术等日常事务。女书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世界性古老文字,堪称世界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5,汉字改革。明代末年,一批欧洲国家的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由于汉字繁难,他们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以学习汉语和文字,不久产生了一批西洋人的汉语音译读报;在清末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卢赣章为中国人自制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推广的切音字运动,标志着我国汉字拼音运动的开端;王照是汉字笔画是拼音方案的鼻祖,他研制出了《官话字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赵元任尝到文字改革,编著了《汉语罗马拼音法》,开创了我国文字先河。今天推行的汉语拼音表即源出于赵元任首创,他曾写过《施氏食狮史》的小故事。

6,汉字繁简字体的变异趋同。简化字在汉字早期就已产生,从殷商甲骨文开始,一直朝着“删繁就简”“避难趋易”的方向发展,从春秋战国的“文字异形,言语异声”,到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笔画比较简单的小篆,都是大规模的简化汉字的措施。汉唐也不断产生简化字,宋元以来,随着通俗文学作品话本,小说的产生,简化字大量出现。清末维新运动后,由于要普及教育,开发民智,加之简化字简便易学,书写节省时间,一场简化字运动应运而生。汉字的简化与繁复之争,历时长久,汉字历史源远流长,简化汉字工程浩大,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当然,近几年有人提出要恢复繁体字,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我个人认为,繁体字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象征,但是,若作为每日使用语言便有许多不妥之处,一定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我们何必要把它弄得那么复杂呢?

7,信息时代里的汉字发展。世界上有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指的是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朝鲜半岛,冲绳,印度,南洋群岛直到新加坡等曾使用并还在使用汉字的广袤地带,包括几十个国家与地区。如今,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大量兴起,汉字与中国文化得到空前传播。有人说:“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取得了重大突破。1986年美国《新闻》周刊曾预言:“古老的文字和硅世界的奇特结合,将给亚洲的经济和文化生活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

其实,如果再仔细去查阅资料,关于汉字还有许多许多的知识趣事什么的,其中所涵盖的中国文化也是相当惊人的。这次阅读关于汉字的书籍之后,我对古时的图腾,甲骨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觉得文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既漫长艰辛又意义重大,妙趣横生。我国许多学者为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不是他们,我们怎么会拥有如此宝贵的文字财富。虽然我国大量的文字书简,卷书,等资料流落异国,至今未归,但中国汉字的源远流长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在古埃及,希腊,罗马文字消亡之后,唯有汉字继续流传了下来,汉字长生不老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当然,在了解汉字在发展与文化上的重大意义之后,我觉得很有必要规范自己的汉字书写,既是对字文化的尊重,也是自己知识的增长;还有就是,在使用汉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准确用好,不要闹什么笑话,不要因为多义的汉字让自己蒙受经济损失。其实我很想分享一些关于汉字的图片,汉字使用中的逸闻趣事,但由于一些限制没办法了。以后有时间有机会了,还要对汉字做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绝不是我们个人所看到的冰山一角,我希望我以及我身边的所有人都能在学习借鉴外的文化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中国文化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的。

下载《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近日拜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两部著作,自觉小有收获,对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遂笔记于此,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因两部书中后......

    中国文化概论 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这次要说的是《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这本书也是我们专业的专业书籍之一,如果作为同等学力的考生,这本书是加试科目之一。此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总体,它的总......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著作简介: 《士与中国文化》集结了余英时先生十二篇历史研究的论文集,也是共12章节,200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1100字。由于是论文集,可能在逻......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在图文无意中看到一本已经泛黄的书——《士与中国文化》。这本书的名字很快吸引了我的兴趣,从书名可以看出其叙述的主要对象就是“士”。那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 :自己人生的......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乔军玲201041110《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我对中国文化中的士一些看法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士”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整体上看,“士”的形成及演变在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