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寒九十论》有感[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6:0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伤寒九十论》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伤寒九十论》有感》。

第一篇:读《伤寒九十论》有感

读《伤寒九十论》有感

朱章帅

虽在本科时就买了许叔微医学全集,不过一直都找到时间去看,前段时间看叶氏全集其中一部分时,看到叶氏对许氏的评价非一般高,便决定去读许氏的《伤寒九十论》。看完这本《伤寒九十论》,确实有很多收获,对许氏将伤寒运用的如此神妙尤为佩服,真的感觉如获至宝。

这本书是以医案讨论的形式为特点,并且全书是用仲景的理法及方为主。

下面浅谈一下我读此书的心得。

1.许氏善用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许氏将桂枝汤视为表虚证,麻黄汤视为表实证。桂枝汤与麻黄汤的鉴别要点在有汗与否。而大青龙汤与麻黄汤的鉴别在于大青龙有烦躁的特点。这些许氏对孙思邈有所继承,而后面历代注解伤寒论的大家更是总此二家的学术观点。

2.论桂枝汤中桂枝为桂枝非肉桂,他认为两药的区别为:桂枝轻薄,治伤寒,为发散之用;而肉桂为浓实,治五脏,取其镇重。

3.由耳聋一案足以看出其辨证之水准。耳聋,他医认为是少阳证,然许氏凭两手脉弱而无力,断非为少阳证。并论之“若少阳则渴饮水,心烦,但寐,咽痛,今俱无此证。但多汗惊悸,必汗过多所致也。仲景云未持脉时,另病患咳,而不咳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因重发汗,虚故如此”,后投真武白术附子汤辈数日果真愈。从此案不仅仅看出许氏断证之准,更看出他将伤寒精髓更是学通了,能辨其疾病的发展由来,真乃神也!

4.许氏善识阴阳。由“闽人李宗古得疾。口中气热。唇干。屈体卧。足冷。舌上有苔。予诊之。尺寸俱紧。或者谓气热口干。疑其阳胜。蜷足卧。足冷。疑其阴胜。而又阴阳俱紧。是诚可疑也。若不熟读仲景方法。何能治。予曰尺寸俱紧。是寒邪胜也。仲景云阴阳俱紧。法当清。邪中于下焦。又云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干舌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盖以上证候。皆是阴盛阳弱。故仲景云勿妄治者。诚恐后人之疑也。故予以抑阴助阳温剂与之。紧脉渐退。四体和。不汗而自解矣。”此案确实是好案,此案的要点在脉与蜷卧。这与热厥是有区别的,我记得我之前的亲身经历是口干想饮水,烦躁,四肢凉,但脉象却是滑的。哇!果然,历代国手都十分善于辨识阴阳。

5.善识生死。由“里有张姓者。病伤寒。医汗之。汗虽出。身热如旧。予诊之曰。得汗。宜身凉脉静喜食。今脉躁。身热。不食。狂言。病名阴阳交。不可治也。素问黄帝问有温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病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名何疾。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能食而不复热矣。汗者精气。今汗出而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其寿可立而倾也。果半日死。”此案看出许氏不仅仅精于伤寒,对内经亦有深究。可惜现在的人对内经都视而远之。

6.由手足厥冷案更是看出许氏将伤寒运用的出神入化。“ 酒家朱三者。得伤寒。六七日。自颈以下无汗。手足厥冷。心下满。大便秘结。或者见其逆冷。又汗出满闷。以为阴证。予诊其脉沉而紧。曰此证诚可疑。然大便结者为虚结也。安得为阴。脉虽沉紧。为少阴证。然少阴证多矣。是自利未有秘结。予谓此半在表。半在里也。投以小柴胡汤。大便得通而愈。”其后许氏找出原文解释“论曰。伤寒。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也。难者曰。仲景云病患脉阴阳俱紧。及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今云阴不得有汗。何也。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何以头汗出。则知非少阴。予曰。此说正是议议处。谓四肢冷。脉沉紧。腹满。全是少阴。然大便硬。头汗出。不得谓少阴。盖头者三阳所聚。三阳自胸中而还。有头汗出。自是阴虚。故曰汗出为阳微。是阴不得有头汗也。若少阴有头汗。则九死一生。故仲景平脉法云。心者火也。名火阴。其病。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心为手少阴。肾为足少阴。然相与为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关于这条,胡希恕胡老认为其为千古疑案,并认为此处小柴胡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看了许氏这则医案加解释,心中震惊不遗,对许氏亦更为佩服。

7.强调读伤寒注意表里虚实。他认为“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这实乃给后代医家所提出的八纲辨证有启发。由此便可知他为啥善用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大承气汤、小柴胡、大柴胡等系类的经方。真乃不愧为叶氏所推崇的医家。

第二篇:读《伤寒杂病论》之困惑伤寒论序

读《伤寒杂病论》之困惑(1)张仲景原序

怀疑张仲景原序是否是张仲景所写?本来这个问题对于临床也不是很重要,但是还是想把它搞清楚。原因有三:1,宋刻《伤寒论》序,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而张仲景原序未提汤液,也没有提《神农本草》,那么重要的书为何不提呢?而一个是数十卷,一个是十六卷,量上有差别(受胡老的启迪)。但是在《针灸甲乙经》序里没有找到这句话,难道不是同一本书吗?)2,张仲景若真的撰用《八十一难经》的话那么他为什么诊脉不独取寸口,《难经》已经提出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这就关系到另一个困惑仲景的诊脉方法这先不问。看到序里提到反对“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没有看书里的内容我只看这段话,就可以认为仲景诊脉肯定是又摸手又摸足的,可能就是《内经》里的诊脉法3,原序中“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不知道如何理解,“寻”要是作寻找解那就有问题了,因为张仲景只有一本书《伤寒杂病论》,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书会被拆成两半,既然是一本书那么都看见序了,难道还看不见全书吗?还要寻吗?写它干吗?(要是不作寻找而作跟随追随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本帖最后由 杨坚祥 于 2010-12-4 00:05 编辑

第三篇:读“论友谊”有感

读“论友谊”有感

时代在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有人说如今的社会已是人情冷暖,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大家就是朋友,一旦利益冲突就会形同陌路甚至转变为仇敌;也有人说无目的性的交往是不存在的,不同的交往目的往往决定着不同的人际关系……友谊,在任何时代都会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因为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而在如今的社会,随着人际关系的日趋紧张,人们也开始担心友谊是否变味了。

随着网络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另一种交友方式——网上交友,于是产生了另一类朋友——网友。网友们通过互联网址这大平台运用各种各样的聊天工具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交友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点一下鼠标按一下键盘,许多朋友就会给以回应,再也不用担心会因自己相貌丑陋而交不到朋友,也不用担心自己窘迫的家境会成为交友过程中的桎梏,因为对方对自己的相貌家世一无所知,也不必为了说了大话而感到愧疚,因为大家都身处虚拟世界。这种虚拟世界另类的友谊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交友失意身心饱受挫折的人们拥有绝对的吸引力,是他们逃避现实寻找安慰的避难所,是他们大展“交友才能”的平台,同时也是软禁他们心灵使他们更加远离人群,更加不善与人交往的牢笼。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给予不了人们心情上的平和,带来的是人群疏远后的无尽的寂寞。

传统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人与人的面谈接触上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是否真心要与自己交朋友,是否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是否是一个值得自己深交的人,一般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看出来,虽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善于伪装的人,但那也是极少数。然而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更多的是依靠文字或语音,说话的时候看不见表情,只有一段有一段起伏的文字。而对那些网络上不知身世背景及品行的网友们,许多人抱以轻信的态度。也许我们把那些网友当做自己的知心好友可他们却表面附和背地里咒骂我们的天真;也许那些网友一边发送着对我们的遭遇表示同情的话语一边着大笑着揶揄我们的笨拙;也许那些网友一面信誓旦旦让我们与他分享我们的秘密并保证绝不说出去,一面又把我们的秘密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的笑话说给别人同笑。诸如此类,我们无从得知。在现实世界失意的人们企图在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中找到安慰,这种空洞的心理造成了人们心灵防线的削弱,酿造了他们轻信网友的结果。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给予不了人们理智上的扶持,带来的是盲目轻信过后的深深的懊悔。

紧张的人际关系持续着,越来越多的网友诈骗被爆料出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牺牲者,与此同时又有更多的人投身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企图感受网上交友带来的刺激与满足感。是人们不善于吸取教训,是现实过于残酷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在虚拟友谊中获取安慰,还是复杂的利害关系,社会关系已使人们的友谊到了频危的地步?我们不禁要问,那种网络世界的虚拟友谊,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我们的友谊真的变味了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而我的答案是:真正的友谊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圣的,犹如灵魂的一部分,有时会因一时的糊涂失意而迷失,但终有走回正道的一天,友谊的真谛没有变也不会变。那种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它只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幻境,需要我们用十倍的努力去正视它并勇敢地走出去。它只有作为工具为我们所用为我们传递信息才有价值,不应成为使我们迷失自我的垃圾产品。

第四篇:读《肇论》有感

《肇论》,顾名思义,是僧肇所著之论,是他的代表著作之一。僧肇,京兆人。他起先是研究老庄思想,后来转为研究佛教,成为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由于鸠摩罗什系统全面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著作,因此僧肇能完整地接触和理解关于般若性空的思想学说,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精到的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论著。《肇论》就是由僧肇所写的四篇文章所组成,分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磐无名论》。该论较为清晰地表明了僧肇对佛教的见解及立场的扼要部分,并对魏晋以来流行的佛教般若学各家学说作了总结性的批评,完整地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教义学说。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该论与以往印度哲学对佛学思想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它与中国老庄的玄学结合在一起,以中国式的思维和理解来叙述和探究了佛教的教义。《肇论》里的许多内容采用了老庄之语作例子,文笔优美,结构严整,深寓哲理。下面就先来谈谈笔者所理解的《肇论》所揭示的主要内容。该论的起始部分是一小段涵盖整篇文章中心内容的《宗本义》,它较为简单地概括了下面四篇文章所要阐述的佛理,起统摄全文之用。“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讲明了下文所极力探讨、论证的道理。接着点明了认为只有把“性空”看作是“诸法实相”,才是“正观”。

接下来的第一篇正文是《物不迁论》,此论主要针对“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的常人关于事物的认识,即把万物看作是迁徙变易,不断变化的实在的观点而作。僧肇根据《般若波罗蜜多经》以及《大智度论》和《中论》有关“法无去来,无动转者”的说法,认为事物本无“来”,亦无“去”,表面上看事物在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运动。他既反对万物皆在运动的见解,又反对万物都处于静止的说法,而主张“动静未始异”,即动即静,动静一如。依笔者的理解,主要是讲了两层意思:首先是以物体的本性不变,即“物不迁”来消除常人关于世界现象川流不息的断见;其次是以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生灭灭的现象来打破常人认为事物固定不动的认识。该文章主要阐发了物体性空的学说,认为事物的本性就是空,这个本性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说虽然事物有生起、流转等的现象,但其本体是永恒不迁的。

其次是《不真空论》。从题目来看,隐含了这样的意思:由“不真”导致了“空”,正是因为万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体,是因因缘生灭的,没有一种自主的内在本质作为支撑,因而是“性空”的。正所谓是:“诸法虚假,故日不真。虚假不真,所以是空”。这篇文章主要针对般若学系中谈“空”时的偏颇而作。文中主要谈到了三家的观点:“心无”派认为,空就是指内心不要为外物所迷惑,并不是说外物不存在;“即色”派认为,物的产生来源于内心有关物的意念,所以“虽色而非色”,物其实并非物,这就是空;“本无”派则“直好无之谈”,认为“有”是从“无”产生的,从无到有,这就是空。僧肇对这三家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它们都没有真正从有与无的关系上理解空的意义。“有”指的是物体存在的这个现象是真实的,但万物都赖因缘条件产生灭亡,本身没有自性,故“有”只是“假名”而已。物体的本性只能是“无”、“空”。当然,这里的“无”也不是指绝对的虚无,一无所有,幻化变现出来的事物是有影象的,只是它不是真的罢了。所以,僧肇认为“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并不是说离开具体的事物,另外存在一个无、一个空,然后凭借这个无、空去否定万物。而是要领悟到“立处即真”,物体本性就是空,凡有物的地方就有空,空存在于万物之中,这才是般若学中的空义。

第三篇是《般若无知论》。“般若”是佛教对智慧的称呼,佛教所谓的智慧与一般所谓的聪明才智的意义有根本的差别。佛教的这种般若智慧是一种超越人类的一般认识能力之上的神秘直观认识能力,它不依靠人们的感觉、思维、推理就可以得到最高的真理。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是阐明了般若的特性、功用。僧肇认为般若是无知无相的,但它却无所不知,可以照明万物。这种由修行而获致的智慧(般若)是超越凡夫的认识的,不存在一种分别对立意义上的知识,所以叫做“般若无知”。后半部分则用问答的方式,僧肇回答了九大诘难,针对其它错误的观点:以为般若有知或有所取的观点而进行驳斥,更深入地阐发了“般若”的特性。文中说:“取相故名知”,指的是一般的认识是由形相引起的,有生灭的现象,才有通过认识这些现象得到的“惑知”。而般若所要认识的是反映事物本体、实质的“真谛”,“真谛自无相”,也就不可产生“知”。而且有所知,必然有所不知,只有无所知,才能无所不知。这一部分大多采用的是旧译经典,多借用老庄的语句来发扬他的佛教要旨,表明了僧肇受老庄影响之深。

最后一篇是《涅磐无名论》,“涅磐”是佛教所推崇的修行的最高境界,也可谓是成佛,是最完满的一种境界。它的特点是超越言语思想的表现,既没有生灭,也没有名相,决非言语所能表现的,所以叫做“无名”。

此论的主要内容就是九折十演,九折托为“有名曰”,包括核体、徵出、搜玄、难差、责异、诘渐、讥动、穷原、考得。十演托为“无名曰”,包括开宗、位体、超境、妙存、辨差、会异、明渐、动寂、通古、考得。文章通过“有名”与“无名”的一问一答,穿插排列,铺成全论。主要说的是涅磐是寂寥虚旷、徵妙无相的,既不可能通过言象表达,也不可能由心感知。所以,“有余涅磐”和“无余涅磐”的称谓和区别,“良是出处之异号,应物之假名耳”。其中比较独特的地方是强调“渐悟”,认为“结是重惑,而可谓顿尽,亦所未喻”,并引用《老子》的思想来证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为道者,为于无为者也。为于无为而曰‘日损’,此岂顿得之谓?要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损耳。”

总的说来,《肇论》有比较严密的逻辑顺序,四篇文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层层递进。首先是《物不迁论》中通过对时间的否定而将本质与现象、运动变化与静止不变融为一体,达到真正的永恒。这里的“不迁”不是长时间,而是无时间。主要是从动与静的范畴来解释了“性空缘起”说。接下来的《不真空论》则是从有与无的角度来论证中道缘起的:客观世界就其本体而言是虚幻不实的,因此是“无”,但这虚幻不实的客观世界又表现出种种现象,所以从这些现象讲是“有”。但这种种“有”是一种虚假的现象,故是“假有”。“有”和“无”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现象和本体应当结合起来看。应该就万物的假有去把握其本性的空无,才能真正体会般若性空的意义。在接下来的《般若无知论》中,僧肇则更直接地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认识问题。认为般若是本性空的,它无

二、无相、无分别知,可以观照万物,体用不二。正是由于前面的“不真空”、“性空缘起”才出现了“般若无知”,这才是最高的智慧。最后的《涅磐无名论》则相当于是前面三篇文章的一个总结,在重复上面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佛教的最高境界—“涅磐”,并阐述了它的一系列特性。僧肇的这四篇论文,将佛教哲学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继承了大乘佛教般若空宗的思想。其中,他通过老庄玄学的思维范畴,如有与无、无知与无所不知、无为与无不为等来表达自己的佛教思想,形成了一种玄学化的佛学思想,为后来创立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有很深的影响。

笔者所理解的佛学思想是一种具有体验论的思维方式,它所蕴涵的内容必定是带有作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带有其内在经验上的一种体验的。它与老庄思想的确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每当社会发生巨变时,例如SARS的出现,老庄哲学和佛学都会被重新受到重视。思想的这种重复性似乎可以告诉我们:社会越发展,越进步,人们越容易被外在的社会所同化而失去主宰,越是失去了作为人本身的生活意义,陷入一种精神上的沉沦。佛学思想却可以提醒人们,使人们反省自身的处境、探究生活的意义,有很好的安顿人心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佛学给予我们的并不仅是它的深奥的佛理,普通大众不一定可以理解这些玄乎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它给予我们一种心境上的豁达、一种积极的安顿人生的方式。或许这也是佛学可以流传至今并受到关注的一大原因吧。

第五篇:读《论人言可畏》有感

读《论<人言可畏>》有感

我曾经庆幸自己能够学新闻专业,但偶尔的机会读了《论<人言可畏>》之后颇有感受,深切感受了“人言”的威力。也许这篇文章能够提醒我以后的职业之路,至少可以说能够引领我的专业之路。

记者有被称作“无冕之王”、又被称作“第四种族”的、也有被称作“第四权利”的。从这些称呼也可以看出记者先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曾是抨击小报记者,因他缺乏客观公正吧!所以将当时娱乐明星阮玲玉的境况写的欠考虑。也许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不过关以及道德水平不及格的小报记者的话,命运主宰这当然是她自己。他们就像古时候部分清浊的地方官,诉讼人的命运完全取决于他收受钱财的多少,哪管得“人言可畏”!

少数记者前一句嘴上念叨自己是人民之喉舌,下一步就是毁人名誉文章的刊发;前一句说是调查取证,下一步就凭空捏造;前一句说是说人言可畏;下一步就按部就班……

“人言可畏”是阮玲玉遗书中的原话。用现在的话,他是一个公众人物。她的死,正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年代,无疑成为民众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就如现今一些八卦媒体向观众提供的娱乐新闻一样,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话题。正如鲁迅的话“她们的死,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了几粒盐。虽然是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不久还是说淡、淡、淡。”当然,时间能把一切东西冲淡。然而媒体在诉苦,这事与它毫无关系。“也不尽然”,轻描淡写,委婉的回绝了它的观点。也预示着当时媒体的详情,更重要的东西在这四个字之后。又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所有的愤懑全在“也不尽然”这几个字中流露。

“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又一次绝对的肯定。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中央知名新闻栏目记者来到地方报道一个“背光”事件。由于没有受到地方官员热情招待,被报道事件毫无疑问登上了这个知名栏目某一期、、、、、、这个地方受到中央重视。最后有人透露被报道地方之所以被报道缘由有三:第一;没有受到地方热情招待;第二;自己是中央来的记者采访费太低,都没有地方记者的采访经费多,第三;你们没有足够的重视记者,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记者优越感”超强的实例,所以说“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

令我铭记的还是这句“新闻的威力其实是并未全盘坠地的,它对甲无损,对乙却会有伤,对强者她它弱者,但对弱者它却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忍声吞气,有时仍可‘耀武扬威’。”然而,鲁迅先生并未让我们失望,最好的诠释仍旧出自他的笔下。新闻工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仍然有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安于现状的中庸思想。所以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弱者它却是强者。它的变化如同阿谀奉承的小人物一样,上级面前毕恭毕敬,下级面前耀武扬威。也许新闻自出生那天起他的属性可能就包括小人物的性格,却实,在强者和弱者之间游离。

女人还没得到彻底解放的那个时代,凡事触到女人话题的,都有信口雌黄之嫌。也许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报章新闻占过“半边天”。值得深思的例子不少。“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确实是你怎么知道?你是遵循了新闻的原则还是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切身的采访。可能你在卖弄你的文采,但你同时出卖的是你的人格和道德。旧时的新闻肯定有不完善之处,肯定存在有“一心只写圣贤书”,全凭直觉判断,任凭词藻的发挥。喜欢加上额外的描写,也许是想多赚几个铜子罢了。何必这样劳民伤财呢?更加厉害的是下面这一例子。

一女孩跑掉了,自奔或被诱还不可知,才子就断定到“小姑娘独宿,不惯无郞,”你怎么知道?一个村妇再蘸了两回,原来穷乡僻壤的常事,一到才子笔下,就有赐以大字的题目道,“奇淫不减武则天”这程度你又是怎么知道?何来职业道德?可谓是杀人机构。可能这位连武则天的性别都不分,也可能都没见过这位“私奔女”。再没有沾染鲜血的笔杆上,仍旧进行着他们那些有头有理的伤害。然受害者不计其数,对象却是普通的民众,而他们在另一边却高歌,自己是人民的喉舌。因为“有闻必录”或“无能为力”,都不是有责任心积极向上的记者所采用的口头禅,因为在实际中,并不如此,——他是有选择的,有作用的。

如果说媒体走到毫无责任的时候,那它也走到末路,将会“寿终正寝”。因为媒体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始终牢记自己乃是人民的喉舌,因为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更是因为它对社会更伟大任务负责任的本质属性。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对媒体、报刊丝毫的畏惧和敬而远之的态度的话,没有了职业优越性的话,那么,报章才算是真正的报章。遵循了新闻的原则,哪管的上人言可畏呢?

姓名:董钊

下载读《伤寒九十论》有感[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伤寒九十论》有感[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1949年6月30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二十八年之际,毛主席在全面分析、总结全国形势的情况下,写下了《论人民民主......

    读《课堂教学论》有感

    读《课堂教学论》有感 甘泉小学姚正云 世界上许多教育理论家对课堂上教学内容处理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对教学内容必须做最优处理。做优化处理的基本......

    读君主论有感

    读君主论有感 《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维持。 第一部分,作者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

    读《城市论》有感

    读《城市论》有感在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领导干部“三力提升”活动的大背景下,研读王国平书记的专著——《城市论》有着一层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城市是是科学发......

    读两论有感

    追求心灵明悟的幸福 ——读“两论”有感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研读过毛主席的著作——《矛盾论》。之所以对这篇文章感兴趣,一者是因为当时政治课上老师对此有所介绍,于是寻本......

    读《两论》有感

    读《两论》有感 施洋 14级动物医学系5班 *** 摘要:《两论》(即《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中国革命的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概......

    读《自杀论》有感

    读迪尔凯姆《自杀论》有感行10社工 马倩 10200428近些年,社会各阶层自杀现象屡见不鲜,从家喻户晓的富士康自杀事件到影响重大的娱乐圈艺人自杀事件,以及贴近我们生活的大学生自......

    读《论自由》有感

    读《论自由》有感 许明华 2015111898 摘要:我们每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的时候,无论在任何制度下,都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人利益产生影响或者损失。而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