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班级管理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在听过讲座中提到的各种心理效应后我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于各种心理效应进行了细致的揣摩将其运用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我发现只要心理效应运用得当对班级管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暗示效应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采取间接的、含蓄的、抽象的方法,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某种影响,致使人按照某种暗示去行动或接受某种观点和思想。
我们在学校每天与学生交往频繁,在对其教育的同时,更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好暗示效应,比如:我们在表扬学生和批评某种错误现象时,就要通过合理的表达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得到一种鼓励,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期望效应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和雅布森在1968年做了如下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做了一次一般性的智力测验,然后随意抽取其中部分学生,暗示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8个月后,他们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竟然比其他未经暗示的学生的成绩提高许多。于是,心理学者便把这种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我根据一些学生的优点及发展趋势,故意给他们“戴高帽子”,即给一些荣誉称号,或封给某一“官职”,(尽管他离这些称号、职务仍有一段距离)但这一举措却给学生以激励,使其自觉不自觉地朝着称号、职务的最佳境界努力,并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班干部。(班级管理)我还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活动,让那些在班级中没有当上班干部的同学同样有获得荣誉的机会,每月评出最受欢迎的同学、最守纪律同学、最乐于助人的同学等等,就用这些“高帽子”来约束学生,效果也是不错的。只要学习有进步,就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三、成功效应
获取成功和产生成就感,是人们心理的一种要求,这种心理可以称之为“成功心理效应”。
比如:对善于表达的学生安排他们主持班会;对肯动脑子、点子多的学生安排做值日班长;对有书画特长学生任黑板报美术设计;对热爱文体活动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放手让他们表现。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我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先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让他们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强化自己的自信心,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
所以恰当地将心理效应融入到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中,对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篇: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班级管理的新策略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引进教学论,使教学论的研究产生了飞跃,这给了教育者一个很好的启示:有效的整合也能创新。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要想产生原创性的东西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将两种或多种现有的事物进行巧妙的整合,创新就会层出不穷。随着时代的不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做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将企业管理思想运用到班级管理,将经济学、文化学的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等等。基于这种整合创新思路,我校开展了《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的实验研究,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创造了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新策略,使班级管理的气象焕然一新。
一、对心理效应的基本认识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境之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它具有普遍性。心理效应尽管很微妙,很难觉察,但它确实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或发生作用,它具有客观性。心理效应的种类很多,表现在各个方面,它具有多样性。同一种心理效应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程度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心理效应,它具有差异性。心理效应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会恰当地运用它。对班主任来说,在建设和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自觉运用心理效应,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克服它的消极作用,会使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种类众多,功效也不同,我校课题组成员对各种心理效应进行认真的分类研究,把它们辩证地运用在班级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
1、利用第一次效应,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第一次效应也称最初效应,是指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即“第一印象”。人与人第一次接触的印象深刻,并影响以后对该人的认识。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因此,教师应十分注重与学生初交时的形象塑造。比如见好第一次面,准备好第一次讲话,上好第一次课,组织好第一次集体活动,处理好第一次突发事件等等。总之,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应是亲切、务实、负责、可敬的,这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
2、利用自己人效应,缩小师生心理距离
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一般总是与熟悉的人、亲近的人谈得来。这就是自己人效应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观点、态度与对方比较一致,那么对方就容易接受你。正如管理心理学中所说:“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善于制造“自己人”,如与学生一起参加体育运动,一起探讨难题,一起谈笑风生等等。当 学生把教师看成了“自己人”,也就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便于交流沟通。而且,有的学生如把教师看成知心朋友,还会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为了这位教师,其动力十足。相反,如果师生间是敌对关系,问题就很难解决。
3、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发学生的信心与动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对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随机抽取样品,然后告诉老师说:这几十名学生将来有发展前途。八个月以后再来调查,结果发现,这几十名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事实上,这几十名学生当初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他们获得了这样的信息:我是有前途的,我是与众不同的,所以更加自信,也更加用功。这说明,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对他倾注心血,唤醒他内在的信心和动力,每个人都会有显著的进步。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班级整体而言,教师的经常鼓励、期待会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亲近感;针对学生个体而言,教师善于发现、褒扬每个学生的长处,能促使学生更求上进,更愿意公开展现个人才华,更能大胆标新立异表现个性,同时自觉克服自己的缺陷。尤其对差生,教师热情洋溢地肯定其某方面的优点,能鼓起其积极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也尝受到被人承认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情体验。
4、利用过门坎效应,确立和实现班级目标
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但是 他一旦对于较小的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倾向于接受这种请求,为避免给他人留下前后不一的印象,他对随后提出的较大要求也会倾向于接受。简单地说:一个人若一旦接受别人某一方面的一个小要求,也往往容易接受这方面更大的要求。这就是过门坎效应。班级管理中应用门坎效应, 主要用于新接手班级,初接手一个班,班主任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摸清学生情况,然后针对实际分层分级按阶段设“门”,使班级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形成系统的优化整体。这样,班级工作的各项指标就会呈螺旋式上升。相反,如果目标遥不可及,要求学生一蹴而就,学生就会体验挫折和失败感,最后倾向于放弃。过门坎效应还用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上。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班主任可建立差生档案,分别制定不同的“门”(即要求学生阶段时间内应达到的指标)。让学生从最易做起,逐步逐项克服自己的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人格、品质的渐次完善,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5、利用组合效应,改善和优化班级结构
曾有这样一种说法: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马木留克兵与一百个法国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能打赢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这就是组合的威力。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要素不变,组合结构改变,系统的功能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组合效应,合理处理班级人员的搭配和组合,比如安排座位时采用“优差混合”,使后进生“近朱者赤”;分配任务时采用“男女混合”,使学生各自“英雄有用武之地”。而且男女组合还能产生异性效应,使 男女双方互相学习和约束。总之,良好的组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活态度影响良好,而不良组合则会出现“烂柴倒一起”的现象,甚至产生不健康的“小集团”、“小帮派”。
6、利用鲶鱼效应,营造良好的班级竞争氛围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船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鲶鱼效应。它给教师的启示是: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提高生存能力。也就是说,要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此外,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作用,可让他们充当干部的角色,使他们既以干部角色要求自己,又以模范行为带动他人。
(二)避免心理效应的消极作用
1、避免晕轮效应,全面地认识学生
晕轮是一种自然现象,指月亮周围有时出现一圈晕轮,致使人们在看月亮时,便模糊不清,产生泛化。在对人的认识上,人们往往根据某人的一个或少数的品质,对人作出总体评价,即“一俊遮百丑” 或“一丑遮百俊”的现象,这就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使人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反映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容易产生这样的认识误区: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一方面滋长了好学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后进学生的积极性。这对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该全面地认识学生,应知道太阳里面也有黑子,沙子里面也有灿烂的金子,不溺爱好生,也不歧视差生。这样才会使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进步。
2、避免定势效应,发展地认识学生
定势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一类人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影响到对人的进一步深刻认识。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心理,即不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容易把人看死,不轻易改变对他的看法。比如后进生,教师的印象往往是“思想差、学习差”,难以有新的发现;而且还认为其是“老油条”、“老革命”,忽视后进生的变化和进步。当有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时,有些教师甚至产生“是不是作弊”的想法,这极大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容易使其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恰当激励,才能导引其走上成功之路。对于一个组织,教师也应该发展地看待,因为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组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差班有可能变好班,好班也可能变差班。只有避免定势效应,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3、避免马太效应,公正地对待学生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中有这样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是马太效应的代表格言。马太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比如名人和凡人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会得到肯定和赞扬,各种荣誉和利益接踵而来;而后者往往毫不起眼,甚至被压抑和诬陷。再比如有钱人会越有钱,而没钱人会越没钱。马太效应反映到教育上,就是常见的“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好学生享受表扬、鼓励和优秀的教学资源,而差学生则遭忽视和冷落,甚至回答问题的机会都没有。这是教师的“偏心”,也是教育中的不平等,只会导致两极分化,而不是共同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在关心、爱护好学生的同时,也要重视和扶持其他学生。
4、避免权威效应,平等地对待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拿出一个装了蒸馏水的瓶子,说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水平、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反映在班级里,就是教师的言行往往成了权威,学生绝对服从教师。这不利于学生发展 各自丰富的内心世界,造成沉闷的班级气氛和统一的个性心理。权威效应也容易抹杀学生创新的苗头,使学生丧失自己的想法,成为“听话的孩子”。因此,教师应平等地对待学生,避免“一言堂”、“家长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5、避免禁果效应,巧妙地教育学生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效应,称之为“禁果效应”。逆反心理是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人类的天性反应,每个人在某段时间都可能变得倔强而固执,对某人压制过度肯定会导致反抗。当班级的管制过于严厉,当教师的行为常常不一致、不公平,当教学和生活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学生美好的想法得不到认同,学生充沛的精力得不到必要的发泄,他们就会用违规行为以示反抗。逆反心理的特点是越压制越反抗。一般教师都给学生下许多“禁令”:禁止打电游;禁止吃零食;禁止学生外出旅游等等,其结果是越禁止的,学生违反的越多。为什么呢?因为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尝试的冲动,另一方面它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逆反的心理。“禁果效应”告诉我们:知之深方能行之正。教育学生,切记粗暴硬性禁止,应该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知行”才能协调一致,禁果效应才能降低到最低限度或避免。
6、避免超限效应,合理地教育学生
据说有一次马克 吐温在教堂聆听神父摹捐演讲,首先他觉得神 父讲得很好,于是决定捐一大笔钱;过了一阵,神父还没讲完,他觉得浪费时间,于是决定只捐一半;又过了一阵,神父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再过了一阵,神父还没收场,他烦得不得了,不仅没捐钱,反而从摹捐箱偷走了一些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教师,在表扬或批评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尤其对于后进生,在批评教育中不能“新老账一起算”,在布置任务时不能“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否则会物极必反,事倍功半。
三、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运用中的效果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项比较新的研究,(一)、班级管理观念创新。不单是就管理论管理,而是重视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进行有效的整合。
(二)、班级管理目标创新。不单是瞄准表面事物的处理,而是关注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力量,树立了人本观、发展观、系统观和质量观。
(三)、班级管理方法创新。不单是运用制度规范和说理教育,而是注重心理氛围的营造,注重行为的心理分析,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因此,在研究中,我校获益匪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德育优良率达96%,后进生转化率达91%,违法犯罪率为0,文化成绩合格率达99%以上,体育锻炼达标率96%,优秀率35%。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奖励。
(二)、班风、学风明 显好转。在学校“班风量化评比”中,100%能获得“文明班”称号,30%能获得“优秀班”称号。学生自我管理蔚然成风,在学校举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上,各班百花齐放、表现突出。
(三)、一些另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特别头疼的学生得到转化,比如,原六年级有个男生,学习态度和成绩都很差,家长和老师都无可奈何,新班主任利用自己人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及组合效应对其进行教育,后来,这位男生以良好的成绩考上了中学。
(四)、教师在研究中获得成长。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科研水平都得到提高,其中一人获“南粤优秀班主任”称号,多人的相关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
(五)、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高,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学校连续被评为“镇教育先进单位”,多次获得“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学校”等市级荣誉,今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四、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运用中的启示
心理效应还有很多,上面叙述的只是在班级管理中比较常见和典型的。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主要反映在班级管理观念的转变上,我们认为,为了有效地对班级进行科学管理,并充分发挥其管理效能,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一)、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观
班级管理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的不同,学校内外环境会不同,学生精神世界和个性心理会不同,班级的结构状况和功能特征也会不同。因此,教师不能总是以不变应万变,不能总是以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不能总是以老资本应对新局面,而要 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观,不断吸收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探寻新方法。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就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即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其实还可以将经济学、文化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去,关键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心态,我们才会不断探寻创新的方法,提高管理的实效。
(二)必须坚持自主参与的人本观
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重视心理效应的研究就是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管理表现,因为把心理效应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教师会改变以往见事不见人,见表面现象不见内心世界的管理误区,教师会真正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欣赏学生,这样会唤醒学生内在的巨大潜能和力量,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管理的能力会大大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必须坚持全面关照的系统观
班级管理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包含若干个要素、具有特定功能、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目标控制系统,因此,教师既要重视学生个体,又要关注学生整体,不牺牲个体发展整体,也不破坏整体发展个体,要把班级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并为这个系统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也很好地体现了系统管理思想,重视个体心理效应是对系统要素的研究,重视交互心理效应是对系统结构的研究,重视集体心理效应是对系统环境的研究。有了这种全面的人的系统观,教师才会更好地研究管理目标系统、管理组织系统、管理过程系统和管理方法系统,不断改善系统的状况和功能。
(四)必须坚持事半功倍的效益观
效益是管理的灵魂,是管理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判断管理成就的最终标准。有的教师可能会说,我就凭自己的老经验,也把班级管理的服服帖帖,井井有条,其他什么研究只不过是花架子而已。确实,通过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也能取得不错的管理结果,但是,这种投入和产出比是多少?学生是不是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是不是得到共同成长?等等问题,我们都得考虑。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坚持效益观,使有限的投入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这就需要科学管理,创新管理。
第三篇:运用心理手段,细化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运用心理手段,细化班级管理
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段话指出了“健康”的新概念。是的,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也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没有残疾。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部处于良好状态。”简言之,“健康”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中学德育大纲也明确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一个阶段,是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这特殊的阶段,他们的心理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和目的所决定,而且是中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特殊性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显得更为必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发现、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必然带来学生的整体提高,对建设良好班风也有极大的帮助。在进行班级的常规管理之外,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抓住时机,适时辅导
一年春节期间,班上王思卉同学因急病发作而猝死。那是一个成绩优异、阳光活泼、人见人爱的小女孩,同学关系特别好。她的离去让人悲痛欲绝,但没有时间伤心,因为当时有更大的难题等着解决:离开学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开学了,该怎么和同学们谈这件事?她的座位怎么办?全班的座位又该怎么调整?
学生开学报到注册后,全班同学坐在原位置上,在我叙述了王思卉的不幸遭遇后,全班起立对着该同学的空座位默哀一分钟,让所有的同学接受王思卉已确实离开的事实。之后,由两位男同学把她的课桌椅撤离教室,在情感上再次强迫同学们接受这一既定事实。接着迅速进行重新排位,由原先的2×4一排的座位方式,改成3×3一排的方式,这样,她原先的座位就彻底不存在了,孩子们的心理上会少一些害怕。按新座位坐定后,立即对全班同学进行“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让学生明白:要勇敢地面对身边亲人、朋友、同学的生老病死,从而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珍惜同学朋友的情谊。把座位编排成3×3,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学生的进出很麻烦,这就增多了同学间的摩擦,可以试着在摩擦甚至矛盾中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忍让,从而学会珍惜。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和睦。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抓住恰当时机,适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利用班会,活动渗透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他们的心理变化,就如“三月的天”阴晴不定。这样的心理不利于成长,也不利于学习。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利用班团课时间,在班级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有一段时间,班级里的一支凳脚坏了,连问了几声都没有人承认;教室地上有粉笔头随处躺着,也没人承认是谁扔的。于是,在当周的班团活动课上,组织了一次《勇于承担责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先从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游戏中热身,在热身中进入反思。接着,又让学生演了一个事先排练好的小品《扫帚**》,并就这个小品展开讨论:小品中同学的表现哪些是不应该的,哪些是值得学习的。学生的讨论很热烈,个个情绪高昂,人人各抒已见。(班主任工作)这时学生的思想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震撼,可以趁热打铁,从校内引申到校外,让学生谈谈:在生活和学习中,该如何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时同学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很多同学的发言深刻而又全面。最后再由同学谈谈此次活动的感想和收获。
这次活动使孩子们明白: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抱怨和推卸已无任何意义,重要的是勇于承担责任,并及时进行补救。这次活动效果很好,在这之后班级发生的一些违纪违规行为,孩子们大多能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及时改正。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班级里再没有互相推诿责任的事情发生了。可见,在心理辅导方面,只要引导得法,善于创设情境,安排活动,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一定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便利。
借助网络,及时沟通
与学生沟通思想可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在一次班团活动课上,我在黑板上公布了QQ号,希望同学们加我为“好友”,同时,还请班里的电教员建立了一个班级的QQ群,要求大家开诚布公地在群里探讨疑难、交流思想。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有近一半的同学把我加为“好友”了。于是我就和他们聊天,从生活聊到学习,从课内聊到课外,师生之间无拘无束,思想情感的沟通都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欢快地进行着。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可经常进入他们的QQ空间,看看他们新近写的日志。有时发现个别女同学写的文章有点晦涩,我就猜想她们可能在男女同学的交往中出现困惑了,于是会主动给她们“留言”,教给她们一些方法,帮助她们解开心结。有时发现某个同学写的文章流露出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及时向他们提供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如:向知心朋友吐露,向信任老师倾诉,向心理医生求援。有时发现某个同学的日志中有明显的嫉妒心理时,可以在“留言”中告诉他:对学习比自己好的同学要学会欣赏,并把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用自己的勤奋和光明正大的方法超越他。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成绩落后了是暂时的,要学会改进学习方法,争取进步……
此后,大多同学不再认为老师是“妈妈”、“婆婆”级别的了,他们更多的是把老师当成了朋友。所以,只要选择一种最受学生欢迎的交流方式,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困惑,也能让班级管理更上一层楼。
创设机会,品尝成功
其实,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潜意识里都有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都想尝试能给人愉悦感受的成就感。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是具有英雄主义的情结。这时候,要尽力创造机会,充分让他们表现,让他们享受成就感。这时候的老师,也完全可以表现得很“无能”。譬如,教室的后门门锁坏了,就说:老师是外行,一点也不懂修理,相信同学中会有能工巧匠,尤其是男同学,希望明天能看到你们的劳动成果。第二天锁真的修好了。
在“阳光体育”的展演活动中,有一项是跳大绳。五根大绳子同时甩开,十位同学在里面跳,另有十位同学还要在大绳里跳小绳,互相要配合好不出错,难度确实大。如何处理好这一技术难题呢?记得当时我很谦虚地说:“老师一点都不懂,相信你们会在实践中找到最好的甩绳方法,也能找到最佳的甩绳节奏,因为同学们都很聪明,能人辈出。”这么一鼓劲,同学们的兴致都上来了,个个献计献策,想出了很多好点子。
最后,在展演活动中,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在这方面,应采用“偷懒政策”,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以后班级的扫帚破了,不用提醒,男同学都会主动修好;饮料瓶积得差不多了,学生们也会主动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要开家长会了,还会主动帮助做好“欢迎家长”的幻灯片。事后老师要做的只是乐悠悠地大肆表扬孩子们。
其实学生们很聪明,只是给他们的束缚太多了,这样不仅压抑了学生的能力,更给班级管理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只要能勇敢地信任学生,大方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不吝啬地帮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优秀表现会让我们更高效地管理班级。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本着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主的原则,及时发现学生中暴露的各种新心理问题,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真正实现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第四篇: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主讲:张建伟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明,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因为,你有可能成为一种“光环”人物,这就是光环效应。
三、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他的缺点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你的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对方看来也是无所谓,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即人的设防心理。
四、定势效应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
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文章开头的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
五、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是装不出来的。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无独有偶,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地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脸孔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因而必须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整饰自己的形象,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
第五篇:班级管理中常规的运用
班级管理中“常规”的运用研究
目录
未找到目录项。
前言:
教师在接触一个班级之初,首先要做的,要么是融入这个班级,要么是塑造这个班级。而融入班级和塑造班级的重要的粘合剂就是“班级规则”。所有的团体都是由个体组成,而团体运营下去,所依靠的就是一个个规则。这些规则在日常中发挥作用,保证了班级中各类事务井然有序地运作。一般而言,教师会不自觉依靠日常经验完成对“班级常则”的制定和实施,但这种“不自觉”会导致教师对班级管理的掌握不充分,不系统。从而导致有时候对班级管理“无力”,并且可能出现由学生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因此,本文就班级管理中“常规”的运用为题,结合相关实例解释“常规”的运用规则。
一、班级管理常规
班级管理常规是指学生在教师内日常生活应该知道的,应该遵守的,教师和学生共同适当地处理教室中人、事、物等因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套规则。一个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成长。现在从具体的实际的层次上,来看“常规”两个字,一般分为“规则”和“程序”两部分。但在本文,基本模糊了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其重点在于“常规”中,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强化的问题的具体化,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来看班级管理中“常规”的具体化。
(一)座位积分制(核心)
一般而言,在班级开始时,可采用公平型、民主型以及“专制”型。在基本确定完座位后,在约定的一段时间内,在班级内部实行积分。凡是对班级有利的行为,都进行加分,凡是对班级有害的行为,都进行减分。在这一段时间过后,班级再根据积分的高低,自由选择位置,当然,班主任有权对学生的座位做出微调。
(二)个人日常行为方面
个人日常行为一般包括不限于以下几种“迟到”、“校服、校卡”、抽烟、打 架等。
举例:
这是我作为实习班主任遇到的问题之一。某天周日晚自修,有两个同学上课时间到了依旧还没有到课室。我遵循惯例询问班干部,为什么这两个学生没有来,是迟到了还是有其他原因?在沟通之后,班干部告诉我,他们就是这样的啦,不用管他们,我已经登记他们迟到了。但是不是登记在学校要求登记的那本册子上。我心里暗暗想,还有这种操作?于是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想着给班主任发信息,问清具体怎么回事。就在我决定巡完一圈教室再给班主任沟通的时候,年级巡班级的老师过来检查班级的考勤情况。之前那个班干部使眼色,想让我跟老师说人到齐了。但我内心心有疑问,于是并没有上前。便由班干部自行面对巡楼老师,巡楼老师并没有发现什么,简单地签了名就走了。但是谁也没想到,巡楼老师在几分钟后杀了个回马枪,回来仔细询问是否有同学到校。我在这时抓住机会马上给我的班主任指导老师打电话,询问这两个学生的情况,以及汇报现在的基本状况。我向老师提了我的意见,老师觉得可行后我就实施了。
这件事情虽然顺利解决了。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不够了解班级,不了解班级里的一些细节,对班级里一些“常规”不够清楚。事实上,那两个学生迟到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个礼拜都是他们迟到。而迟到后,由纪律委员在班级规则里记录,进行相应的惩罚,而不是在学校的计分表里记录,由学校惩罚,有种关起门来处理家务事的味道。所以这种“隐藏”的规则,也是我们实习生需要摸清楚的。
迟到:学生在迟到后,由纪律委员记录,如果有异议当场提出,事后无效。纪律委员之后在班群里公布,之后由劳动委员安排第二天的课室或者包干区的值日卫生。
校服、校卡:学校一般要求是需要佩戴的,但有时不会抓的那么严格。教师此时可以跟着学校的要求走,不需要太过于强制。、抽烟: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抽烟的现象是很难杜绝的,即使教育也很难有成效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对这个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首先教师的态度应该严肃地摆在哪里,学生会在这个态度下有所顾忌,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抽烟的频率。在其他的方面也是一样,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三)上课行为规范
上课是班主任眼线之外的一个区域,所以这个区域比较难以控制。例如:
学生小A平常很无精打采,在课堂的表现也总是晕晕欲睡。近期,经常被任课老师投诉上课睡觉。在第一次被投诉的时候,班主任直接在班级里提了这件事情。听说有人在某某某课上睡觉了,我最近是不是在强调不能在课堂上睡觉?在得到同学们的回应之后,班主任与同学们共同商讨接下来应该怎么处理,定下规则,如果有第二次就罚扫地,但是事不过三,第三次被抓到的话就回家反省一周。
很不幸,小A一犯再犯。满了三次之后便根据之前的约定,回家反省一周了。但是小A的回家反省还是有效果的。小A回来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并且,班级里“课上睡觉”的风气好了很多。大部分学生都有意识知道,上课睡觉是个不好的行为,上课睡觉会被抓。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班级常规”。
由上述例子可以得出。虽然班主任不给班级上课,不会时时刻刻在班级里待着。但是科任教师会代替班主任的职责,会在一定程度上“看”着他们。这需要班主任跟科任教师的有效和及时沟通。
那么在处理课堂常规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与科任老师的无缝连接。其次,不能听信“一面之词”,应该多方调查,从同学口中,从老师口中了解课堂的具体情况。在搞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的基础上进行处理,才能做出正确可行有效的决定。
其次教师在处理学生犯错的时候,需要调整一定的预期。例如,一个学生一开始一周迟到一次。在教育后,教师不能天真认为,该生再也不会迟到。而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预期,认为他下次再迟到是一个礼拜后,而不是明天,再再次犯是一个月后。通过降低犯错的频率,来改变学生,也是教育的效果之一。
(四)早读常规
在早读常规中,中职生有其本身的特殊之处。首先,语数英并不是他学习的主要科目,那么早读的内容就比较难确定了,这是疑问之一。其次,既然没有必须要的内容给早读,那么早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早读的意义并不在于他们读了什么,而在于一个准备阶段。首先,为正式上课做准备,给同学们一个时间进行缓冲,以便于更好地进入到上课的状态。其次,给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时间。班主任几乎只有在这个时间段才能够与学生进行相关的交流,而很多班级任务的下达,班级事务的处理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的。最后才是学生学习上的作用。
但即便如此,也要做好关于早读的制度。
第一个要制定的就是领读人制度。确定具体到那一天,由谁带读。第二要做的是早读内容的确定。只要有利于中职生成长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其早读的内容。
例如:
某个周一,我和我的班主任老师一起去开班主任会议。在会议里,科长给每一个班都发了一份《肇庆工贸学校九月违规违纪处理决定》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同学违规违纪的处理的经过和结果。科长要求我们回到班里给班里同学传阅这份材料。
在开完会后,我班主任老师让我看下这份材料里面是否有我们自己班的学生的处理。如果有的话,需要把那一部分隐去以照顾他们的面子。然后让我在检查了之后再把这份文件扫描下来,作为他们这周早读的读物。
班主任老师向我解释,他们这个年纪很少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我给他们看这个,读这个,就是为了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
(五)晚修常规
相对于上课,晚修也是班主任的盲区之一。上课至少还要科任老师一直在“看”着他们,而在晚修,绝大多数靠他们自己保持纪律。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管理中,应该有“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长和纪律委员)”的意识。内部的调解和管理比外部的管理更为有力。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发展自己的“眼线”,通过这些“眼线”了解班级的情况,方便后期处理。
案例:
我实习的班级里,共有36个人。晚修时间一个半小时,而在认真学习的只有六七个人。(都在打代码)剩下的发呆,聊天,打电脑游戏,听歌和看电影。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如何让他们的晚修气氛好一些,更好一些。
从纪律入手,首先把纪律处理好。一开始的时候,我尝试自己管理纪律,但 是效果不是很好。后来发现,其实班长和纪律委员自己管理纪律也很不错,于是便放手,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然后规范他们的行为。例如,打游戏,是绝对不可以的。学校要求不能用电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但是,我很清楚,他们做不到,也没有那么多作业给他们做。所以我绝对限制就是打电脑游戏。首先跟他们亮明底线,晚自习绝对不能打游戏,如果被抓到,不好意思,第二天值日你们包了吧。起初他们认为,我一个实习老师没那么“多事”,但是当第一个学生被我抓到,并且马上做出了处理后,他们意识到,这个老师是认真的,不是开玩笑的。于是,晚自习玩游戏的风气也弱了很多很多。当然,我在做这件事之前,应该判断,我的班主任指导老师是否同意我这样做,首先,我没有太过于限制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了他们。这符合我班主任老师一贯的做法,我认为她不会反对。然后需要做相关的事后汇报。及时反馈自己的工作,让班主任老师判断做得是否完善。
最后再增进学习氛围。如何增进呢?这一点是在实习后期,在实习队讨论后才出现的一种,比较可行,有用的思想,即“重视中层学生”。学生是分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主动学习,这个阶段只需要偶尔给相应的指导便可,给他们分配一些注意,但是重点不应该放在这个阶层。第二个阶层是普通阶层,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随大众,及其容易被影响,第二,迷茫,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第三,人数众多1而这一阶层的学生,我们只要给予相应的重视,指导,他们很容易就会改变自己,而当这一大部分人开始改变之后,第三个阶层,不爱学习,较为极端的阶层也会开始自发做相应的改变。
(六)卫生常规
教师确认主要负责人,由负责人对每次卫生活动进行安排。例如课室大扫除,应该精细到,扫地由谁,拖地又是谁,窗子谁负责,把责任分到个人里。
(七)班委建设 班委建设有三条经验: 第一,留下有用的人。案例:
一般来说,副班的职责是考勤,协助副班做一些班级事务。但是在我实习的那个班级里,副班名存实亡,几乎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而考勤等事务,都交由纪 律委员去做了。另外也有其他实习老师向我抱怨,说,我感觉我们班的某某某班委好像没有事做,该怎么办才好。我就给他说了我们班副班的状况,然后用我班主任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留下有用的人。我们的班级不一定需要一个完整的班委,只要班级事务都有人做就可以了。负责到人,就像一个机器的两个模块整合成了一个模块,机器照样运转。
第二,人人都有事做。
班级是大家的,不是班委的。所以班级事务应该是大家的,班委可以挑大头,但有些零碎的事务可以分派到个人里。就比如,投影仪,专门由一个人来负责。在我们班,有个男孩子对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特别熟悉,所以班主任就指定他来作为投影仪电脑的主要负责人,当老师需要使用到电脑投影仪时,就由这个男同学来负责打开。
当我们把班级的事务尽量分配到每一个人,尽可能让每一人都为班级体付出。当他们付出得越多,他们对班级就越有感情,这个班级也就越发团结。
第三,不分职位,做了再说。
这一条应用于一个班级开始建设班委团子的时候。具体操作是,首先在新的班级体里选取一定的人,进入班级管理小组,但是不指定每个人所具体的岗位,而是在接下来的一周或者两周一个月的定额时间里,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他们分派任务。而在班主任能够确认他们所能承担的职责的时候,就确定具体的班委。
第四,只能我炒你,你不能撂挑子。
这一条是我班主任老师给我强调的。因为中职的学生们还没有很强的责任感,也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很撂挑子。所以我们在组建班委之前,就要与他们签订“只能我炒你,你不能撂挑子”的协议。当然,如果有人确实是不想做,软硬都吃不进的情况下,也只能放弃。
(八)其他活动
所谓的其他活动,是指在班级运作的过程中,学生老师可能参与到的活动。例如,竞赛活动、运动会、班级活动策划等等。
凡是在这些活动中,为班级出力的,表现优异的,都可以进行加分。在一定的程度上,鼓励支持了同学们积极参加课外的锻炼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增长了知识。
二、教学管理常规
在上一节中,本文有提到班主任应该如何利用规则进行课堂管理。但课堂终究不是班主任的课堂,而是科任老师的课堂。所以本文,也谈下“规则”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流程基本一样。用几个例子来解释: 手机问题:
在我实习的学校,同学们上课一般都要求上交手机。但这个规定有时候很难实施,学生认为,老师在强迫他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不理解,上交手机的必要性,所以会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我的教学指导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说明原因,我为什么要你们交手机?不是我要你们交手机啊同学们,是学校要求你们交,如果老师不监督被学校发现了的话,是会扣老师工资的啊。所以你们不能怪我,我得监督你们交手机。但是,学校为什么会让你们交手机呢?学校闲的发慌,没事做吗?当然不是。试想,如果学校不要求交手机的话,你们下面玩手机的有多少个?听课的又多少个?所以学校,也是为了你们的学习,才做出这个规定的。那么既然有这个规定,规定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就要遵守对不对?(这时候开始共同制定规则。)所以我们上课必须要上交手机,如果不交,那么不能被我抓到,被我抓到会怎么样呢?。。(此处省略惩罚。)
同时这里也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上交手机这件事及其容易引起冲突,而在中职学校,很多同学都不像表面上这么“平静”,你永远不知道他们能做出什么事情来。(近期,有很多学生刺伤老师的事件。)所以,如果有同学不愿意遵守规则,而且态度比较强硬。那么也不需要对他硬碰硬,交由班主任处理便可。
上课说话:
在实习学校实习的时候,我担任的是《网页设计》这门课的老师。课程属于实践类,每次的课都能够做出一个成果。学生的学习热情高,相对比较配合。但也有些小毛病,例如上课经常说话,睡觉等。
在这里我们先来谈下关于上课说话的问题。
一开始我的处理方法比较简单粗暴,直接提示同学,或者突然沉默,给讲话的几个同学施加压力。但是这个的效果时短暂的,需要不断不断地加强才有用。后来偶然间,我对这个问题与同学们“开诚布公”地长谈了下,之后这个问题就有更好的效果了。以下是对话。
“同学们,都安静下。我希望大家能够在我上课的时候,保持相应的安静。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呢?因为,一个人说话,那么就有一个人听不到我的课,然后在后面练习的时候,我就要重复一次,同理,两个人说话,我就得重复两次,三个人,我就得重复三次对不多,那我们一个班,四五十个人,我能重复四五十次没有必要的话吗?就算我可以,我的嗓子也受不了啊对不对同学们。(此处注意取得同学们的同理心)所以老师要求大家,在老师讲话的时候,大家用些心去听,那老师重复的次数就少一些。当然老师也尽量让我的课有趣,生动,活泼一些好不?”
我发现在取得他们的同理心之后,同学们的配合度明显更高,上课的纪律也及其容易管理。
三、总结
总的来说,常规的运用分三部分。
第一,制定规则,切记霸权主义,要得到学生的认可。相当于签订合同,只有双方都签字了的才作数。当然如何让学生同意,这就要靠老师自己支招了。毕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二,执行规则,切记虎头蛇尾,注意强化。规则制定出来,而不执行的话,那只能成为一句话,而不算规则。而执行,才是规则存在的意义。在规则刚刚出炉的时候,还热乎着,就得赶紧趁热打铁,才能成型。之后还需要不断地锻打,锤炼。当然,法外有人情,规则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灵活执行规则,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第三,完善规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是所有的规则一开始就是完善的,它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缺点,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才能让规则发挥它应有的最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