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史演义读后感
明史演义读后感
(一)郭守全
蔡东藩,清末民初人,以著述历史演义小说而闻名,其所著文辞犀利,所述史事详实,展现了历代兴衰、人事更迭,让后来者鉴,可与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相媲美。
我利用闲暇时间,对《明史演义》前五十回进行了认真阅读,大事件可以简单概括为: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建国执政、靖难役、仁宣之治、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弘治中兴、宁王叛乱,统治者经历了明太祖至明武宗10代。历览他们治国之得失,可让我们知道今日反腐工作的重要性,更明白党风廉政建设容不得半点虚假。
腐败,犹如社会一颗毒瘤,侵蚀着健康机体,如不祛除,就由表及里,恶化社会风气,严重时可导致社会巨变。
明太祖起于农民,他深知贪官的危害性。因此,在其主政的三十年里,上朝从不敢懈怠,惩治贪官污吏毫不松懈。虽后世对其有诸多非议,但我认为正是他以铁腕治贪,不包庇贵戚勋旧,处理了如胡惟庸、蓝玉等一大批贪腐分子,甚至对贪者“剥皮实草”以儆后来者。正是这样,才开创了洪武三十年的政治清明、百官勤勉干事的局面。
而后来者,虽有治贪,但力度仍不及洪武时。他们或夹私泄愤,打击报复,或纵情于酒池肉林,过着权色戎马的生活……才出现了宦官王振误国、刘瑾乱国等。
政治清明时,则群贤毕至,而小人远离。一旦腐败抬头,就会出现贤达人士弃置于山野,而无人问津,群丑则献媚于君前,排挞异己,误国乱权。如不重视身边腐败现象,才出现了正德年间,前有刘瑾乱权,后有江彬、古大用、钱宁等误国,直至后来,宁王朱宸濠暗结中官,外结匪盗,武宗仍被蒙蔽而不知,直至“宁王叛乱”,几乎危机到大明王朝根基。可见,腐败不除,危及社稷!
政治清明时,则正气汇聚,而歪风远遁。一旦腐败横行,社会就会流行各种“潜规则”,办事必先备厚礼而求助于人。于是乎,出现了家长给教师送红包、患者给医生送红包……作为园丁的教师、天使的医护,早已把抚育后人、救死扶伤置于脑后了。故社会需要一丝清明,需要剔除各种滋生腐败的温床。可见,腐败不灭,危害风气!
政治清明时,则国势日隆,而外人不侵。一旦腐败流行,贪官污吏弹冠相庆,卖官鬻爵则横行其势,宵小之徒则荧惑于朝野。大明虽有成祖三征漠北之绩,然英宗朝,朝纲日衰,信任宦官王振,事事由“先生”裁断,内外奸臣趋炎附势于他,以财贿赂求取高官厚禄,朝中能臣良将或贬或戍。直至我们这位王先生怂恿英宗御驾亲征漠北的也先,出征不足而几近奢靡,遂之“土木堡之变”。可以说王振擅权并大肆畅行贿赂贪污之风,使明朝的“仁宣之治”在英宗朝戛然而止,更使明朝经“土木堡之变”由强盛走向了下坡。英宗之后的后继者,都没有从根本上铲除腐败,依旧是过着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相继而来的或是宦官专权、或是朋党之争……最终,带来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上溯到大唐,之所以有开元盛世,这与唐贞观之治,所追求的政治清明,人人求治,而后高宗、武则天治理下也有“贞观遗风”,最后,带来了四海畏服的“开元盛世”。可见,腐败不去,祸患于内外,则追求的强盛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而不能长久下去。
纵观历史更迭,方知今日治贪已迫在眉睫。惩治腐败,就是要还政治一份清明,挽救社会风气,对我们当代和今后,都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十八大以来的洗礼,我们惩处了如***、苏荣、郭伯雄等一大批巨贪,足见中国共产党正以何等魄力和勇气,清理队伍中的腐败分子,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了惩治腐败问题的重要性。
在惩贪时,也不忘完善制度。“八项规定”落地生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把其自己行动指南,把党规铁律灌输到心中,先后不遗余力的开展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这些足以证明,我们党正从根子上挖出滋生腐败的土壤,重塑起“为官廉洁”,坚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合格的共产党人砥砺前行。作为共产党人,更应像习总书记所号召的那样“不忘初心”。如我们不认识到这些,就会让腐败思想不断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到我们想扭转时为时已晚。因此,我们现在就要有“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认识,从小事抓起,从小事做起,不放纵自己,始终把纪律挺在前,做事有章,为人有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御各种侵蚀,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读一部明史,可知今日反腐多么重要,惩治腐败任重道远,不能麻痹大意。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理应担负起应有的历史重任,不怕吃苦,敢于同任何腐败现象做斗争,用一身正气去捍卫政治清明。
明史演义读后感
(二)《明史演义》是民国蔡国潘先生写的,我读他写的作品有好几部了。像《宋宫十八朝演义》,《元史演义》等。
就像他说的,如果认真的拿《明史》来读的话,()恐怕我还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明史演义》通俗易懂,再加上先生的精辟评论,令人不禁忍俊。
大明王朝,我的一个朋友说是封建王朝当中“最开放”的一个王朝,想郑和率万人船队,远渡西洋,传播我中华文明,果是开放。各国商队沿丝绸古道,往来贸易,有利中西。
其时有些时候我愿读历史,读忠臣义士令我振奋。读奸臣小人弄权,令人痛心。像明朝的袁崇焕,本来是护国的忠臣,有崇焕在,满清不能入关一步,失去崇焕,明朝每打一仗,必是失败。我看崇焕被崇侦帝杀后,多感心情沉重。蔡东潘先生评论说:“是自毁长城。”是啊,崇侦帝不知道爱惜爱国的将领,终于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吊死眉山。
我读《明史演义》,像明史中的人物:“于谦”。他的经典语录:“社稷重,君为轻。”当土木堡之变,导致明五十万军队溃败的时候,于谦说:“顶住,坚决的顶住。”谁敢议迁都,就将谁杀头。当蒙古军队逼近京城的时候,各地勤王之兵,纷至沓来,终将蒙古军队给击溃。终将蒙古军队赶出长城以北。当明英宗重又复辟,抄于谦的家时,没有发现于谦的任何积蓄,连搜家的兵士都感动的流泪了。
读一部明史,想我中华文明是多么的令人可歌可泣,先人的勇敢、坚强和智慧,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第二篇:《封神演义》读后感
《封神演义》读后感
读了《封神演义》后,有些情节永远记忆,有些人物不能忘记:
我最喜欢的是哪吒,他在妈妈的肚子里竟呆了三年六个月,生下时是个红彤彤的肉球,一出来就戴着金镯子和红肚兜,真是个天才。他顽皮可爱,抽了龙太子的筯,剥了龙王的鳞,为了父母为了地方百姓,他剔骨还肉,死得壮烈!师傅把他的灵魂往莲叶和藕上一推,就活了过来,成为一个永不衰老的英雄少年!
我也喜欢姜子牙,他喜欢读书很有本领,可是当他在做宰相前总是不断地失败被人笑骂,甚至被老婆抛弃。这不是说明要做个有出息的人除了不断地学习外,还要饱受磨难。
封神演义中的战争武器也很现代:
比如说雷震子的一对翅膀,不就是那敖空飞翔的战斗机吗代郑伦和阿奇嘴里喷出的气体,不是现代战争的化学武器吗,而且威力还不小呢觉高。的千里眼和高明的顺风耳就相当于同胞兄弟而且他们两个的作用还不小呢。
我从小就对封神演义感兴趣直到现在我在懂得它的神秘,而且我向大家大力推荐这本书,因为他真的很适合我们小学生哦!
第三篇:《封神演义》读后感
封建的宿命论
——读《封神演义》有感
《封神演义》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在名气上可谓是仅次于《西游记》,但历久以来,无论是文人,还是读者,对它的评价从总体而言,却都不甚高。抱着疑惑的心态,我读罢这本名气甚高却久经争议的小说,带来的结果却是失望之极。
《封神演义》以商灭周兴为背景环境,借助武王伐纣这一真实历史,描写了阐教与截教众仙分别辅助双方而展开的对决,最后以成汤灭亡纣王自焚,姜子牙封众人成神的故事。
在没读原著之前,由于电视剧等的影响,我一直对《封神演义》持较高的评价。但读完小说后,对于原著里的一些逻辑与封建至极的思想,我实在是不敢苟同,甚至儿有点嗤之以鼻。
小说在开头便交代由于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导致女娲盛怒而想报复成汤,却发现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只得招来三个妖精并吩咐她们托身于宫院之中以惑君心,且待武王伐纣以便相助。可事实证明,正是女娲这一举措而导致了成汤王朝确实只剩二十八年气运。这神秘的巧合让人不禁感叹天命的神奇,也给作品添加了很多趣味性,也为下文交代了前因。
这乍一看,的确相当有趣,道家的宿命论在这里体现得漓淋尽致,让人觉得十分有意思。但细想之下,却不甚合理。作者只是展现道家宿命论的观点,即强调一种“冥冥之中必有天意”的思想观,把一切前因后果都归为是天命使然,完全忽视了人对事物发展的推动和决定作用,实在是让人略感荒唐。
而且小说在开头便已交代成汤王朝的气象:“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叁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可笑的是这样一个安定祥和的国家却突然只剩二十八年气运,虽说天下大事,风云一起便变化莫测,但小说却把这一切简单地归为天命。可我纵览全文后发现,这故事的一切的缘由莫不是女娲所吩咐的狐狸精妲己所引起的。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女娲的所作所为,恐怕成汤根本不会覆灭,小说却硬要把这样一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国家弄至覆灭,虽说符合了历史的潮流与人心的归宿,但从逻辑上来说,未免有所牵强。
小说在写纣王遣兵调将兵伐西岐时,姜子牙总是大骂截教人物不识时务,不懂天命,助纣为虐。要知道截教中的得道人物,道行并不比姜子牙等人低,而且阐教与截教本来便是一家,如果姜子牙等阐教仙人能懂得的天命,截教众仙又岂会不懂?虽说这又是三教经过商议而决定设立“封神榜”,但所谓的“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这种宿命论的理由又怎能让人心服口服。
而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小说最后姜子牙封神时将纣王封为天喜星,纣王如此之残暴不仁,却在死后仍然得道成仙,这不可不谓之荒唐,让人可笑,而这其中缘由恐怕只能以封建的“君权神授”思想来解释了。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封神演义》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取到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其思想艺术上,却实在是令我无法恭维。
《封神演义》虽然在艺术上也取到一定的成就,但总而言之,给我的感觉更多的却是封建的宿命论与混乱的逻辑表达。
第四篇:《封神演义》读后感
《封神演义》读后感
《封神演义》在历史上素有“历史神魔小说”的称号。书中讲述了子牙及众仙助武王灭商的故事。
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莫过于它奇特、夸张的想象了。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充分发挥了他天才的想象,极大的发挥出了神话传说善于想象夸张的特长,赋予各类人物以奇特的形貌和本领,如杨任眼眶中生出手来,手掌中生出眼睛、雷震子肋下生有肉翅、哪吒有三头八臂等等;仙术道法也神奇莫测,如土行孙的入地行走、哼哈二将的奇妙斗法、桃树精和柳树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杨戬的七十二变。他们又有各有各的法宝相助,显得光怪陆离、幻奇无比。
小说故事情节十分紧凑,环环相扣,用一个故事或人物,引出另一个故事或人物,故事和故事之间,有着前因后果的联系。
如云中子送纣王木剑,意在除妖,妖没除成,却直接导致了“妲己造炮烙”、“炮烙梅伯”等故事。
又如,姜子牙用三昧真火烧出了玉石琵琶精的原形,妲己才会想到报复姜子牙,才会让姜子牙造鹿台,也才会发生“苏妲己设计害比干”、“比干剜心”等故事。
再如,正因为申公豹和姜子牙过不去,才会劝殷洪助成汤,说反殷郊,才会“太极图殷洪绝命”、“殷郊岐山受锄”。
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些性格突出、形象鲜明的人物。如妲己的阴险残忍、杨戬的机智果断、闻仲的耿直愚忠、申公豹的恶意挑拨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哪吒,他打死龙王三太子,剔骨还父,后以莲花为化身。这一神话人物具备了很强的反抗精神。
这部小说使我深刻地明白了两个道理:一个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纣王无道,做了许多坏事,都有些忠臣:梅伯、杨任、箕子、比干等,去劝谏。如果纣王听了他们的话,也不会成为人人痛恨的昏君。而纣王非但不听,还听妲己的话,炮烙梅伯,剜杨任双眼,废箕子为奴,剜比干之心!
另一个是“正克邪,始终还正;邪逆正,到底成凶”。
纣王刚上任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纣王宠信邪佞,不听忠言,陷害大臣,荒于酒色,不整朝纲,不容谏本,炮烙以退忠良之心,虿盆以阻谏臣之口,使得万姓慌慌,刀兵四起,最终商朝灭亡。
费仲、尤浑与纣王、妲己狼狈为奸,出尽坏点子,报复劝谏的大臣,后被冻在冰中,祭了封神台。
不过《封神演义》也有不足之处。
文中多次提到的“气数”、“劫数”、“定数”等,认为不论人事还是国家的兴衰成败,都是劫数。劫数在天,就是神魔鬼怪也躲不过劫数的安排。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商朝的气数已尽,每个参与战争的人,不过是在完成所谓的定数。这些内容,都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体现,是一些很消极的东西。
《封神演义》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但还总是情不自禁地翻开它„„
四年一班张舒扬
第五篇:《西汉演义》之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部书,名字叫做《西汉演义》,我很喜欢这部书,《西汉演义》之读后感。
大意为: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并吞六国建立了秦朝。秦始皇死后,二室皇帝胡亥昏庸残暴,人民不堪压迫,纷纷起来反抗,陈胜、吴广首先发难,六国的贵族也纷纷趁机起兵,展开了推翻秦朝的大战争,秦朝灭亡了以后,各部起义军互相吞并,最后只留下了刘邦和项羽两部,经过了五年的苦战刘邦终于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帝国。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刘邦了。虽然他小的时候无所事事、好吃懒做、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但是长大后却是一名君子,建立了西汉帝国。
书中说:刘邦之所以改变,这是因为他的哥哥的妻子,教训了刘邦,这才改变了他。从此,刘邦便精通兵书,在镇上、府上也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了。
而项羽从小便常常半途而废,但雄心不可小觑,长大以后,是一名英雄,有匹夫之勇,力大无穷,可惜他太骄傲自大,太不重视人民了,最终导致了项羽的失败与身亡,读后感《《西汉演义》之读后感》。
我觉得刘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他小的时候不是非常的好,但长大后刻苦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而项羽的骄傲自大是我们一定要杜绝的,但是他也有可取之处,比如有匹夫之勇等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需要我们来学习,所以我要取他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