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惩罚冲动说“不”-班主任论文

时间:2019-05-15 16:2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惩罚冲动说“不”-班主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惩罚冲动说“不”-班主任论文》。

第一篇: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惩罚冲动说“不”-班主任论文

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惩罚冲动说“不”

文/卢恒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过程中,对能否对学生进行惩罚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但他同时解释:“我说的惩罚有几个观点,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关键词:班主任;惩罚;心理惩罚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惩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常见的方法。惩罚可以分为体罚和心理惩罚两种。体罚对学生的伤害是显性的,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明令禁止。然而另一种变相的惩罚手段——心理惩罚,因其隐形的特征和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而得以滋生和蔓延。心理惩罚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提出超过受教育者心理承受度的强制要求,学生被动、消极执行,从而导致学生心理障碍或学习障碍的教育活动。心理惩罚旨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强迫学生执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学生的积极情感,侮辱学生的人格,是一种并不以明显的身体伤害为目的的惩罚方式。

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张守臣教授明确指出:“教育中的心理惩罚是严重的教育病态……教育中的心理惩罚是一种反理性的教育行为。”当这种失范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伤害达到一定的程度,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时,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虐待。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远离心理惩罚,使班级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回归理性呢?

一、班主任,应该是精神丰富的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才能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职责。”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教师就要积极地自我塑造。

多读书,阅读与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相辅相成、互相推动。通过博览群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个人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班主任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在生活目标和生活准则方面的表率作用,是推动学生追求高尚美德的力量,班主任应使自己的阅读爱好成为影响学生教育力量的源泉。

多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自我调整。反思的目的在于增加班主任的理性自主,使班主任对其实践信念和实践的因果决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使班主任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班主任是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教师,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要通过自身的形象、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熏陶、感化实现,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学生情感优化的陶冶作用,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作用。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二、以学生的心理来体验学生的情感

“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里,有两幅引人注目的图画,一幅是稚气的狗的解剖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约翰?麦克劳德的作品。在上小学时,有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他鼓足勇气杀了一条狗,把内脏一件件地分割、观察。谁知这条狗是校长家的宠物,校长看到自己活蹦乱跳的心爱的宠物竟然躺倒在地上,被开腔剖腹,气得七窍生烟,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但是怎样惩罚呢?校长并没有开除这位他,也没有对这位他拳打脚踢,通过和他的谈话,了解了行为背后的动机,于是校长便因势利导,给予特殊的具有个性的“惩罚”即: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张人体血液循环图。校长罚他画的两幅画更激发他研究解剖学的强烈愿望,后来麦克劳德发愤学习成了著名的解剖学专家,并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校长就是教育家韦尔登。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所犯的错误,你会发现,很多错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恶劣,而且许多都是无心之错。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基础上,班主任应对学生行为背后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除了要考虑错误性质、影响范围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犯错误的动机,以及这个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从而在处罚的方式、程度等诸方面作出慎重的选择,力求恰当得体。同时,把握好处罚的尺度,既不能处罚过重,也不能使其毫无体验,力求恰到好处。

三、让惩罚闪烁智慧与爱的光芒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每个人用仁慈、恳切和同情的态度来对待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在这些东西身上体现着生命的伟大和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位学生用泥块砸另外的同学。当这学生来到办公室时,陶先生没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颗糖给他,说:“你按时到,我迟到了,奖给你。”接着先生又掏出一颗糖,说:“我制止你用泥块打人,你立即住手,我应该奖励你。”然后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根据我的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时,学生激动的流下眼泪,说:“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先生笑了,又掏出第四颗糖:“这颗糖奖给你,是因为你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班主任论文)好啦,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了。"陶先生没有简单粗暴地处罚学生的打架行为,而是用一种温情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心悦诚服地承认了错误。学生不但没有任何的抵触情绪,还受到了很大的感动。这种惩罚教育,是在浓浓的情感中实施的,让孩子从心灵深处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的确,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粗暴的惩罚必将导致学生自我概念的毁灭。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以健康的人格力量为支持,把握好惩罚的度,要让学生在受到惩罚的同时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期待。

四、总结

班主任工作中,心理惩罚的例子比比皆是,与体罚相比,心理惩罚因行为的欺骗性与隐蔽性,以及虐待后果的内隐性和滞后性而容易被人们忽视。可怕的是,班主任的这种行为大多是无意识的,具有很强的惯性。许多班主任根本没有意识到,“没出息”、“笨死了”、“再这样就回家去”、“你的想法怎么怪”、“跟你说话就是对牛弹琴”等等这样的话给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的心灵会造成消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无法在短期内消失,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位美国学者说,社会暴力的根源源于孩子幼年时期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教育惩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塑造学生健康的品格。所以,在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实事的真相的基础上,善用惩罚,让惩罚也成为一种艺术吧,不一定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才是惩罚,和风细雨有时更能吹融孩子们内心的坚冰。陶行知先生说的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摒弃“心灵施暴”的陋习,惩罚是源自爱的,这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激励,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光彩照人的“人”。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伟大事业。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像个万花筒千变万化充满艺术。做班主任可以咀嚼到失败的苦涩,也可以品尝到成功的甘甜,经历一次次心灵的经历,所以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充实、完美的老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好班主任。当好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掌握一点有关心理效应的知识和技能,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中就介绍了班主任必须了解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效应。下面我就以几个心理学效应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框架效应

心理学上把由于表达和描述方式的改变所导致的不同决策和判断的现象叫做框架效应。许多人深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表述,收到的效益却大部相同,比如,你对你朋友说“祝你成功”就绝对比“祝你不要失败”好。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尤其是本来就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的积极鼓励可以带来莫大的鼓舞,老师的消极指责则可能会摧毁他的自尊,甚至导致习得性无助。还有,适当的幽默能够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奇效。教师无论在处理课堂问题还是在进行知识教学时,适当的诙谐、幽默一下,就可以调节气氛,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轻松、愉快,其思维自然也会活跃起来,再枯燥的知识学起来也就不累了,再棘手的问题在师生会心一笑中也会烟消云散。

二、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时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环境传递了强烈的暗示和诱导信息,环境中的任何一种不良现象一旦被容忍,这种不良现象就可能被无限放大与扩展,以至于环境大大变坏而一发不可收拾。在班级管理中就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破窗效应。班级管理中,一种小小的问题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种情况就给学生们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相应的规则是不必认真遵守的。遵从这个规则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少,最终积重难返。“破窗”止于萌芽,对于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班主任不能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否则就会纵容更多的学生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对于学生偶发的“破窗”行为,应出手迅速,处理得当,将其止于萌芽状态。当然,每个学生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不犯错误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班主任不要把学生的“破窗”看做一件严重的事,而是本着欣赏教育的心态去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总之,班主任要重视破窗效应,预防破窗效应,但一旦出现“破窗”,要善于寻找教育的契机,成功维护班规与学风。

三、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强调,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促进竞争的作用。在管理上,如果组织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使组织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员工容易变得安于现状,缺乏竞争力。只有增加压力,创造竞争气氛,才能激发员工的进取心,从而使组织充满活力。对

鲶鱼效应的应用必须足够谨慎。一方面,要根据班集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班上学生一盘散沙,不够进取且班级缺乏活力时,鲶鱼效应才可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反之,如果班级的竞争氛围已经比较浓厚,再引入“鲶鱼”则可能带来过度的压力甚至恐慌。另一方面,在引入“鲶鱼”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度量,不易过火。因为如果老师过分关注和赞扬“鲶鱼”而忽略他人,则可能使学生们产生不公平感甚至产生对老师的负面情绪,并很可能通过孤立、排斥“鲶鱼”的方式来加以应对,不利于班级关系的健康发展。此外,能够充当“鲶鱼”给班级带来活力和新鲜空气的,除了学生之外,也可以是班级制度。班主任可以通过重新洗牌,定期归零的政策,保持学生们持续的活力与班级旺盛的竞争力,使整个班级在没有明显“鲶鱼”同学的情况下,达到了鲶鱼效应。

四、霍桑效应

人们把这种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现象叫霍桑效应。霍桑效应启示我们,作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老师的关注对学生的心态和努力是有影响的。班主任往往需要面对几十多个学生,在管理中就会抓重点和难点,容易忽视一部分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平平又比较怪乖的学生。他们不会像尖子生那样受到表扬,也不会像后进生那样需要老师的特别辅导,他们行为乖巧,不会惹是生非,也不是班主任关注的对象。他们是班级的一员,却没有存在感。如果老师能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鼓励,他们可能会表现的更好。在给学生施加关注时,最后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我。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应当是无条件的,积极地。当学生表现好时,老师给予关注,这是不言而喻的,老师也乐意去做。关键是当学生表现不好时,老师也关注他们,给他们雪中送炭。老师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沟通导致了解,了解导致理解,理解导致尊重,尊重导致接纳。了解理解尊重并接纳学生就是一种积极地关注。

这些心理效应具旨在启迪班主任的智慧,更是要教班主任的关爱之道、管理教学的技巧,班主任必须以一颗关爱、友善、尊重、接纳和宽容的心态来使用它们,这样才能有效果。从这些看来当好个班主任真的是不容易啊!班主任要学的知识太多,责任太重,但如果掌握了班主任非常之道,则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就如鱼得水了!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纺化系 王惠娟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众所周知,“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该是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是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的促进各种类型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作用。今天我想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心理效应,以及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效应,使之更好的为我们所用。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名著名的雕塑家,叫做皮格马利翁,他曾经对着自己雕出的美女像神魂颠倒,痴迷不已。后来美女雕像竟化为真人,与他相亲相爱。皮格马利翁情到深处的梦想成真虽是神话,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期待成为现实并不罕见。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应”,心理学上叫做“皮革马利翁效应”。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和助手在一所小学里,声称评估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前景,并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神神秘秘交给老师,还要求严格保密。名单上并不全是老师熟悉的好学生,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评估是发展前途如何,而不是目前的表现。

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八个月之后,心理学家回到这所小学检查实验进展。当初名列“有发展前途”名单的学生果然成绩进步很快、性格更开朗活泼、跟老师的关系有更好。

当教师赞叹心理学家的评估惊人准确时,研究者揭开了谜底:其实那份名单是随机选出来的,跟所谓评估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真正影响学生表现的是教师相信他们有发展前景后,无意中流露出的对“天才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我相信你行,你就肯定行,这就是皮革马利翁效应的精髓!引用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来,也是一样,所以我们班主任老师不能轻易的去否定任何一名学生,应该对每一位学生(包括犯错误受处分的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案例:学生会要求每班召开一个学术交流会,其他班级基本上都是由班长或团支书来完成这项工作,而在我们班却是由学习委员来组织策划完成的,并不是我们班的班长团支书没有能力,让学习委员一个小女孩来负责,主要是考虑想给她一个锻炼的机会,事实上最初决定让她做的时候,她来找过我,说自己不行,万一弄不好怕影响班级形象,当时我就对她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可以做好,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你努力了就行。”最后我们班的学术交流会被评为了优秀,参加交流会的学生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也很高。

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大学校园里也较普遍。例:(1)有的学生暑假里本来有自己的安排,不打算外出旅游,但许多同学都相约去旅游,感到自己不去不好,于是放弃了自己的主意,也和大家一起去旅游了。(2)夏天到了,很多学生穿着拖鞋进出教学区,问之原因,告之人家都穿我就穿了。(3)06级学生早锻炼的时候,有一个跳跃运动很多人都不做,问之原因,学生则说,人家不跳,我在那跳不是显得很傻吗?大家都存在这样的想法,结果每次做到跳跃运动几乎就没人做。(4)考试作弊。人家靠作弊轻而易举的得了高分,我干吗还傻忽忽的死背啊?(5)班级组织春游,很多同学先问都有谁去,要是听说基本上还没什么人报名的时候那他肯定就不报了。等等,例子很多,举不胜举。

产生从众心理的群体原因:一是个体对群体的信任度;二是个体对群体压力的心理承受程度,群体的压力越大,超过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那个体就会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就越易产生从众行为。三是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如果群体成员的意见分散,群体压力就会减小,如果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很高,群体的压力就增大,使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四是群体的规模和内聚力也影响个体的从众心理。群体规模越大,内聚力越高,个体就越容易从众。

从众心理给我们的班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去除这种心理,反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使学生的从众心理在我们开展班级工作中起促进作用。比如就拿春游来说,我们可以要求班干部必须全去,再由班干部回去动员各自的寝室成员,最终做到使“去”成为一种主流,那些坚持不去的同学最后由于自己的从众心理也会改变自己的决定而选择和大家一起去。

学会倾听。班主任经常要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传统的谈话方式,尤其是在学生犯错误之后,偏向于说教,但效果未必尽如人意。其实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该学会倾听,当然并不是简单的听,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专注的听,除了听学生的语言内容外,还应当注意学生的语调、声音的高低强弱、以了解学生非语言行为背后的意义。同时也应该利用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等。比如: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学生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考试作弊,主动来找我,我明明知道他找我的原因,但是还是问他“找我干吗?”“承认错误”“你承认什么错误”等;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考试作弊虽未抓,但是被其他同学反映,学生来找我的时候,我就利用这种问题来问她;御用鼓励和重复语句,“恩”、“讲下去”、“还有吗”等,谈心的时候鼓励学生继续讲;适当御用说明,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听,而且都听懂了等等。

第四篇:班主任心理辅导论文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

成都市第57实验学校

王俊

如今,孩子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现在的孩子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增多,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正是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家人宠惯了,受不了一点点小委屈,更不能接受一点点挫折。他们的心理很不成熟,身心的发展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他们的心理水平不能正确应对诸多刺激,导致自身的心理障碍逐渐增多。如果班主任不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因此,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应该担负起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的重任,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了解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的严重病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确实相当高。从调查结果来看,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频繁的考核竞赛,沉重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造成了不少学生长期精神处于紧张的状态,心情受到压抑,急需得到宣泄。

2、在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钢”的高期望之下,学生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因此,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特别是达不到满意效果的时候,学生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挫伤,会产生焦虑不安,忧心重重的感觉。

3、班上的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得不尽人意,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指责,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上述这些不良的心理,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纵观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育正常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作为心理健康的少年儿童应该是朝气蓬勃,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另外,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懂得自尊、自爱、自重。他们既能客观地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把握自己。其次,心理健康的少年儿童,还要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善于学习利用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再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对生活充满热情,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正确对待现实中的困难。

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塑造和维护学生健康的心理。

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处理班级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其次,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占绝对优势,他们不少人身上具有狭隘、偏执、任性和要求个性张扬、渴望体现个人价值、迫切要求成材的特点,这些都使班主任老师所做的工作变得更繁重、更复杂。因此,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如果还是运用单一的教育方式,常常会觉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这时候,班主任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

其一,班主任要树立以科学的观念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要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负责,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二,班主任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创建健康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地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生命体,用呵护备至的爱心、“金石为开”的诚心、不厌其烦的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三,班主任更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完善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每一个学生,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根据以上三点原则,班主任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自己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班主任一要对工作充满热情,有自信,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一如既往认真、负责地工作,决不动摇;二要善于调控自己的心情,对学生耐心、亲切,主动用自己乐观、愉快的情绪感染学生,使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三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流露出信任、期待的态度,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2、注意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大多数学生通常会把心理问题隐藏在心,这就需要班主任平时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班主任在生活中乐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真诚关怀,善解人意,尊重学生,就会得到学生的接纳和认同,学生就会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依赖感和信任感,愿意和班主任老师平等地谈论心理问题,诚恳地交换彼此看法,并接受开导,使得班主任在心理辅导教育中有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

3、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班主任可以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可以采取周记沟通或说“悄悄话”的形式,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打开学生的心扉;可以利用品德评语对学生实施情感激励;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促进学生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学生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暂时不平衡所致,并不一定是思想品德问题。如果我们都以思想品德有问题来评定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没有实效,还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反抗,有时会造成学生终生的心理创伤。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不要急于给问题定性质,要细心了解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施以心理疏导和教育。” ①例如,一个学生趁放学教室无人时,弄乱班里的桌椅,把同学的书仍了一地,还把垃圾丢满教室,作为班主任的我没有简单地指责他“破坏班集体”,而是通过和他交谈中发现,他是因为没有朋友,内心感到孤独而引起了心理失衡,企图通过这次“破坏”行动,引起同学们对他的注意。发

交往是人的重要社会生活内容。随着独生子女学生的不断增多,学生的交往问题将是以极其严重而又紧迫的问题。为我至上,唯我独尊,使现代儿童的通病,不善交往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困扰。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指导、培养、锻炼他们的交往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各种交往策略,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真诚合作,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充分利用班会、队会等,使学生在合作交往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发挥主体能动性,例如;在开展题为:《我为班级添光彩》的班会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围绕如何为班级添光彩展开大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整体意识和观念,学会在班集体中与人相处,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下,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在开展《争做文明小使者》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文明礼貌的认识标准,在互相督促,互相提携中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文明意识。在《比一比,我最棒》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心,鼓励每一个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向学生传播竞争的思想,使学生具有竞争的观念,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不能单纯以分数成绩来衡量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找到准确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加内动力。” ④良好的心理环境要从以下几方面创设:一是教室桌椅整齐,窗明几净,悬挂名人名言及绘画,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启迪学生的心智。二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班主任必须健康。班主任应该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平和、善良、正直、民主、敬业、爱生的形象,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要求班主任热爱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仅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关心那些爱犯错误、淘气的学生。班主任不摆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融洽,带动和引导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三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班主任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情绪的变化,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惧的世界,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真爱构建“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就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改善学生心理环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空自我,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和人格。四是要确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它能反映班级的特色,也是稳定学生心理环境的因素。“班级是一个大舞台,班主任是这个舞台的导演,要根据每个演员,每个场景的不同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方法。”⑤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真正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 我们面对的是健康的学生,就算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也可能是暂时的,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班级管理就像是一台戏,班主任老师就是这场戏的导演。所以,班主任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认真地担负起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的重任。

总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乎我的学生是否健康,我在乎他们有没有道德修养,我在乎他们有没有责任感,我在乎他们懂不懂得尊重他人,会不会欣赏他人,会不会与人相处;我更在乎他们是不是快乐„„我爱我的学生,我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时刻注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关注每一个孩子,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快乐。我们老师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五篇: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惩罚教育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惩罚教育

合肥市第七十中学徐飞

近年来,赏识教育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的广泛推崇和运用。赏识教育以人性为基础,通过发现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的优点的教育方式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孩子的成功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赏识教育也同样有它难以避免的不足点,尤其是和当今我国独生子女占大多数这一点联系起来后,就更加地明显。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说他们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不为过。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一味的赏识只会让他们走向自负,更加不能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惯子如杀子”,这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我想这句话,放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同样适用。因而,班主任工作中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体特点实施适当的惩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的惩罚绝不等同于体罚,它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施罚使犯错者身心感到痛苦,不损害受罚者的身心健康。

在班主任工作中,对过于调皮的孩子实施必要的惩罚教育有着赏识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惩罚可以使学生懂规矩、明是非;惩罚促使学生改过;惩罚有激励、教育和改进的作用;惩罚有利于维护集体的纪律。

惩罚教育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受到惩戒,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它的目的是教育,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笔者以为运用惩罚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罚中有爱

教师,是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应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教育同时应始终牢记自己是在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而不是自我对学生问题行为强烈不满的宣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时常会因学生的调皮、学习倒退、违纪等不良行为而埋怨、急躁甚至是暴怒、失态,进而会在实施惩罚教育过程中因带有强烈的自我宣泄倾向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严重的还有在无意中将对孩子的惩罚教育变成了体罚或变相体罚。

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童,他上课时注意力十分不集中,总是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即使是在作为班主任我的课堂上也毫不收敛。我在课堂上多次提醒他,甚至曾经愤怒地让他站着上课。然而,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小童学会在课堂上和我“打游击”,我提醒他的时候他就会停下来,我接着上课的时候他就会接着自己在桌子上的“伟大事业”。反反复复,我们双方都疲惫不堪。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仔细琢磨孩子的心思。通过观看,我发现他是一个恐龙爱好者。上课时他在桌子上画的全是恐龙,到学校图书馆借到书也全都是与恐龙知识有关的书。于是,我对他进行了惩罚教育。我要求他利用课余时间在班级与其他同学合作出一期关于恐龙的黑板板。这次的教育效果好的出乎预料,小童在出版报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专注,丰富的恐龙知识与细致的画功更让他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从那以后,我多次让小童给班级里其他同学上关于恐龙的小讲座。他再也没有上课在桌子上画过恐龙了,我们班却多了位人人喜爱的“恐龙小专家”。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是实施惩罚教育的基础。

二、罚中有矢

在实施惩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始终不忘初心。惩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使受到惩罚的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并健康茁壮成长,使其他学生都能受到启发教育。罚是为了不罚,育人才是惩罚的根本目的。倘若不能明确这个目的,惩罚就可能转变为滥罚,学生心理就十分容易对班主任的惩罚产生抵触情绪,抱有个人偏见,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个爱画画的学生总喜欢信手涂鸦弄脏了教室洁白的墙壁。教师发现后严厉批评了他,没收了画笔,并责令他下不为例。学生以后每次想画画,便记起这次严厉的惩罚而退缩,进而再无画画的念头,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较为妥善的处理方式是,告诉学生爱画画是良好的兴趣爱好,但不应乱画。可以为他提供白纸,让他在白纸上画(替代行为)。这样不仅达到了教育目的,还不会因此而扼杀了一个未来的“毕加索”。

三、罚中有法

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惩罚要注意方式方法。“治人如治病,得起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使用恰当的惩罚教育方法能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帮助学生改掉错误,不然就失去了惩罚教育的意义。例如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上学时就有强烈的求学意志,曾经因为对小狗的内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偷偷的杀死了校长的宠物狗。校长发现以后作为惩罚的只是他画两幅动物的内脏解剖画。在麦克劳德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以后,这两幅画就一直被收藏在皮亚丹博物馆里。为了引导麦克劳德走上正途校长对于麦克劳德的惩罚没有添加一丝个人的愤怒。

记得去年带的班上,也是一帮调皮的男生,一下课不顾作业是否完成就去玩一“眩”的游戏,这种游戏类似于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一样,边拍手还得边大声叫来压倒对方,在我多次提醒下,还是没用,我用这种玩就玩个痛快地方式,让他们自己从兴趣浓厚到自己发现很无聊,对其他的学生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给予正确指导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加以恰当的保护避免扼杀学生的好奇心与个性的发展。

教无定法,教有常法。惩罚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劳动惩罚法、自然惩罚法、行为惩罚法、冷处理惩罚法等。我们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应根据学生具体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其他教育方式恰当、艺术的处理运用。

四、罚中有度

惩罚学生应罚中有度,适可而止。学生犯了错误,教育者应考虑到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原因、影响、动机及认识态度来进行“量刑”,即确定惩罚的方式程度,惩罚的开始和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切记不要用过量或过重的体力劳动来惩罚学生,更不能用歧视、侮辱、恐吓性的手段来惩罚学生,这样则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之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产生对抗之举,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激化了矛盾。

记得有一则这样的故事,一个农夫在森林里遇到一只棕熊,农夫将熊打的遍体麟伤,最后还说了一句,你身上真臭。十年后,农夫又见到这只熊,问他伤还痛不痛,棕熊说,他已忘记伤口的疼痛,但你说的话我却永远都不会忘记。这说明身体的惩罚可以忘记,但心灵的惩罚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体罚学生是错误的,心罚学生是可怕的,因为,那将是永远的惩罚。那么,怎样做到罚之有度呢?《教育大词典》给我们列举出了惩罚的方式:“一是表示否定的语气和表情;二是口头批评;三是警告;四是记过;五是留校察看;六是开除学籍;”不管哪种惩罚都必须在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基础上来实施,教育者应力戒态度粗暴、生硬、讽刺、挖苦,更不能恶语中伤或体罚学生。惩罚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修枝去杈”的过程。一棵树发了枝杈,影响树木的生长,要想使其正常生长,就要对其“修枝去杈”,并且修剪要恰到好处,修剪过甚则易伤其身,如果修剪过轻则没什么用。修剪不得法,不但不能使其正常生长,反而影响其健康生长。那么惩罚教育也一样,如果惩罚方法不得当,教育者在主观上想通过惩罚手段来达到让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在客观上又因为失之过度,方法不当又制造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人为环境。当然,合理、正当的惩罚教育方式还远不止上面的这些,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努力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记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马连柯的话给教育者指明了方向,而我们要做的是在这条路上探索出更有效果的教育方法。

五、多管齐下

陶行知在担任一所学校校长时,一次,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

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先生四颗糖的故事说明了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也提示我们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必须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尤其应该与说理、沟通、感化、激励、关爱等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同奖励、批评一样,是一种教育的手段。不同的是惩戒只能作为一种教育的辅助手段来用,而且一定要慎重、恰当,不可常用、滥用。

犯了错就应该得到惩罚,犯了错就该勇于承担后果,不逃跑,不推却责任。如果连一点小小的惩罚都不能接受,又何谈成长?不经历“风雨”,又哪能长成“参天大树”?

该赏则赏,该罚则罚,赏不是“万灵丹”,罚也不是“毒药”,赏罚分明,准确适当,才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其实,“惩罚”和“赏识”,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应与严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没有一种万能的教育方法适用于所有人。古今中外,在教育过程中有多少承受过惩罚的成功者,不计其数;在一片赞美声中成长的人,有多少人成就了事业呢?我们强调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下载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惩罚冲动说“不”-班主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惩罚冲动说“不”-班主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不等式

    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不等式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错。那么,如何把握其中的轻重缓急呢?一、严格要求≠体罚学生 严格要求与体罚学生是“爱学生”与“不爱......

    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主讲:张建伟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

    读《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偷心”的艺术 ----读《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担任高一(1)班班主任已经四月有余,深感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一门“偷心”的艺术,班主任想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挖掘学......

    班主任工作中体现的几种心理效应

    班主任需灵活运用六种心理效应 作者单位:宜春四中 作者姓名:孙 雪 英 2007年12月24日班主任需灵活运用六种心理效应 宜春四中孙雪英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

    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激励

    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激励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我,担任401班班主任一个学期了,工作有苦有甜。我觉得带一个班并不是一......

    班主任论文:小议“班主任工作中的减法”

    班主任论文:小议“班主任工作中的减法”马上又要归位了,又要去做一名快乐充实的班主任了!想想班主任工作即将起航,心里有很多的憧憬和期待,班主任工作中,如果适当做减法,工作快乐无......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示范作用-班主任论文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示范作用班主任工作是琐屑而繁复的。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班主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掌握学生的性格......

    班主任不能对学生说12句话

    班主任不能对学生说12句话1、明天叫你家长来,叫不来,你就别上课了。2、你是不是觉得你比别人水平高,你是不是认为你比别人能行。3、想一想,你是怎么回事,想不通,就别回家了。4、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