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有感700字

时间:2019-05-15 16:1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有感7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有感700字》。

第一篇:读《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有感700字

读《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有感700字

常傲

读《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这本书,我的感悟很深刻。

音乐是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享受的一种艺术,它作为一门课走进课堂后,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要想让学生享受音乐课堂,老师要在遵循音乐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放宽眼界,立足学情,重视常态课,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常态表现,打造一个智慧平台和魅力舞台。

一、音乐要回归本质,强化审美魅力

谈到艺术,不管是语言还是音乐都离不开“美”.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要想使音乐课堂有魅力,必须在声音上狠下功夫。首先要感受音乐的美,音乐是一种语言,一种通过音响表达的语言,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要想听得懂,学生要投入,要用心,即使细小的声音也要能明辨。为了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多种感情,让他们听,让他们说,让他们演。

老师不妨把音乐课堂看成一个特定的舞台,让学生们带着充分的自信表现自己!

二、音乐课要关注学生,“托”出学生。

这里说到了“托”而不是凸,是因为我感觉在情感上要真正地爱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用心地陪他们成长。课堂上应该加强人文关怀,重视情感,否则单调的教学模式,机械的教学过程,陈旧的教学手段,苍白的教学语言,会导致了不少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教学时要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设计多种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聆听、体验、表演、创编,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课堂要呈现多元,注重课堂生成。

教学目标有两类:一类是预设的,一类是课堂生成的。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描述中,重点描述了过程性目标,因为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有了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在情感目标方面,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全身心热爱音乐,引领学生用心触摸音乐。课堂没有规定模式,我们可以任意探究,大胆实践,创新教学方法,给学生打造一个魅力舞台。

第二篇: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有感

音乐课可以这样设置

甘肃平凉华亭三中

李惠

(744100)

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老师教学艺术的舞台.音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音乐课,并在师生水乳交融中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任务的预定,音乐课堂教学如果围绕: “实”.“情”.“活”.“境”,来设置,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一、实

1、结合农村教学实际,制作土乐乐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凭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图片不会让学生直观认识到那些是打击乐器,哪些是管乐器。因此,教师在上有关这些乐器知识课时,必须提前准备好乐器实物,供学生观察,以便有直观印象。而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碰铃,三角铁等,教师最好准备好,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

2、严格纪律:

{1}课前歌唱,烘托气氛.{2}分小组合作,小组长负责管理.{3}有专门的音乐理论本.二、情

在音乐课上,如果教师心情不好或者教师的要求过于严格,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影响到学生,使学生的心情过于紧张,就会大大地影响演唱效果。音乐要以情代声,以声感人。首先,在上课前,教师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其次,仅教师一人的情绪到位了还没用,教师还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情绪。学习一首较为活泼的歌曲,可以先让学生听一段轻快的音乐或做一个小游戏;学习《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较严肃的歌曲时,一般是通过让学生静坐一分钟,想一些革命英雄来营造一种较严肃的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体会歌曲的内涵,对学生有感请的演唱歌曲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活

“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有创造性的进行教学。音乐课程的特殊性,使音乐教学具有极大的创作空间。(1)位置活,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学习内容来排位置,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组成一组,每个小组的组员坐在一起,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调整.(2)教学内容活a 创造性教学,在学<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时,由于这首歌在之前已经被当作欣赏去欣赏过了,学生们对这首歌的旋律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只要在个别比较难唱的地方适当的指导一下就行了。所花时间不多,学生们已经能较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了,在这些空余的时间里,笔者就让学生在歌曲上进行改编,把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融入到歌曲中去.这样,把歌曲中的人物具体化,学生唱起来就更有感觉了,不仅如此,还巩固复习了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知识。为了使学生对一首歌有系统的理解,我有时就把相关的内容挪到同一节课,供学生欣赏,以便有个完整的印象,并比较感受同一类歌曲的不同特点。例如:上第六册的第三课《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蕴涵了“爱国”的主题,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在学生学会这首歌后,请学生说说你还会唱或还知道哪些体现爱国主题的歌曲。学生回答后,我们可以请学生来唱唱或听听,对课堂进行有效拓展。

(3)主体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外,每学期一次的期末测验。笔者改变了评分方式。每位学生都是评委,都有打分的权利,教师学生的分数各占50%。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全激发出来了,发挥每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评分的主人,体现评价的自主化。这种考试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经常会为了一个同学的正确评分,进行激烈的争辩。争辩产生不同,不同才能创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四、境

1.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对一首歌曲,教师介绍背景后,让学生进行情境预设.例如,学习《水手》时,先让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象的水手的形象,然后再听,结合学生自己的体验,情绪一下子就把握准确了.2.师生表演,创设情境.歌曲中的内容和境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亲身经历的,有些学生似曾相识,但了解的并不是十分真切.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可以和学生合作,也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表演.模拟再现歌曲情境.如《黄河船夫歌》,教师如果精心设计,反复演练,学生就会理解的更透切.3.利用乐器,创设情境.教师通过乐器,调动再现学生生活中似曾相识的境界,如《龙的传人》《兰花草》,根据不同的歌曲,创设不同的境界.事实证明,音乐课上如能切实的做好“实”,“情”,“活”,“境”这四个字,音乐课肯定是多姿多彩的,学生将会在你的引导下快乐的探索音乐天地的奥秘,尽情享受音乐带给同学们的七彩人生。

和谐:现代人永远的精神坐标——试析陶渊明其人存在的哲学意义

(一)(2006-10-21 09:11:50)

转载▼

分类: 论文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人格堪称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综观陶渊明的田园人生、官宦人生和艺术人生,他存在的思想价值和哲学意义,往往被常人所忽视。本文依据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文本阐释及其逸闻传说,试从文学以外的角度探讨陶渊明的存在对于现代人的哲学意义。【关键词】:

陶渊明

和谐

主体性

宇宙性

社会性

八百里皖江自江西湖口、彭泽浩浩而来,进入安徽境内顿折而东,是为东流。晋时东流属江西彭泽,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八十余天。相传陶渊明辞官后,为避州、郡官吏的纠缠,曾乘舟下东流,隐居种菊。因此,东流留下了不少关于陶渊明种菊的传说,东流又雅称“菊邑”,流经东流的长江谓之“菊江”。为缅怀陶公高风亮节,东流人建陶公祠以示纪念,经过明清时代数次重修和搬迁,1981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

陶渊明虽然生在江西九江,但与我们皖江区域旅游开发紧密关联,他是皖江南岸第一个文化名人,这个第一有两重含义,一是从地理上说,他是皖江南岸上游的第一人,二是从历史上说,他是皖江南岸重量级的历史文化名人。他现存的130多篇诗文作品所显示的文学、思想、哲学价值,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发展和自我完善将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县)人。曾祖父陶侃以武功著名,为东晋王朝列为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陶渊明一族非陶侃的嫡嗣子孙。祖父陶茂不曾袭公爵之位,官至太守。父亲陶敏也只做过姿城太守。陶渊明八岁那年父亲故去,家道渐趋中落。

陶渊明的作品,在他生前流传不广,以至在他死后100年内两部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都对他忽略了,刘勰的《文心雕龙》没有提及陶渊明,钟嵘的《诗品》也只是把他的诗列为“中品”。究其原因,一方面陶渊明的个性与那个时代不甚合拍,另一方面与那时的文学崇尚有关,文人士大夫深受赋体影响,辞藻华丽,极尽铺张奢侈之能事,而陶渊明诗文一反常态,语言朴实,平白如话,文约意丰,“修辞立其诚”。可以想见,其诗其文,很不入时人眼。“(梁)萧统加以搜集整理,编了《陶渊明集》,并为之写序、作传。萧统所编陶集虽然已经佚失,但此后的陶集,如已佚的北齐阳休之本、北宋宋庠本、北宋僧思悦本,以及今存的一些宋代刻本:如汲古阁藏十卷本、曾集刻本,都是在此基础上重编而成的。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121首,赋、文、赞、述等12篇,另有一些作品的真伪还不能肯定”⑴。“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到了宋朝,特别是经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⑵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钟嵘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实,从陶渊明整个作品来看,他既是出世的,更是入世的。他与后来的山水田园诗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写山水田园,以躬耕者的身份,既能做田园,又能写田园,其诗文作品完全属于自主自觉的体验,而不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故作姿态,作旁观者欣赏,而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人,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为写诗而写诗,呈现出有距离的欣赏,诗歌内容多存在于诗人的想象世界,形式上虚饰的成分较浓,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无多大干系,他们或以官员或以隐士的身份,没有衣食之忧,也没有躬耕困顿之苦。在身份和态度上,陶渊明的确是例外。

陶渊明作为东晋士人的后裔,他身上既有魏晋名士的风骨,更有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品性。因为“乐道”,所以能够“安贫”和“固穷”,没有在长期困顿中丧失自己;因为崇尚自然,他能够求得身心的和谐,以及心灵的安顿,他是矛盾的,他又是统一的。几次出仕并没有丧失做人品格,追求做官与做人的统一,他善于思考,又能够将思考的结果付诸实践。对于创作,他是任真的写实者,不为创作而创作;对于人生,他是热情的歌唱者,能执著又能淡泊;对于生死,他是旷达的超脱者,不贪生怕死,一切顺其自然。

可以这样说,陶渊明的出现,为后代士大夫们构筑了一个精神的巢穴,当他们仕途失意、精神萎靡或生活困顿时,陶渊明的存在会增添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心灵的安慰。即使在今天,对于我们现代人也有着丰富的哲学意义。特别在今天这个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享受多元的时代,陶渊明将给我们带来许多有意的启示,他那种追求自由和谐的精神,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挽救现代人的心灵危机和信仰缺失,对于做官做人所追求的职业与事业的和谐统一,对于现代人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的确立,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陶渊明时代离今天虽然已经1640多年了,但这个人物并不过时,他的存在依然值得探究,他身上的思想价值和哲学价值将历久弥新。

陶渊明的现实意义

(2007-05-25 10:03:59)转载▼

分类: 花满衣

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对后世文人如: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给中国的士大夫提供了一个精神上的归宿,铸造了一个精神世界的堡垒。他的归隐实际上符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条。当许多士大夫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中感到迷茫时,可以回到他这儿找寻人生价值以自我安慰。

但陶渊明的影响也仅止于此,他的归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基于对现实责任的逃避。而在当今社会中作为一个现代人,现实给予的禁锢是人无法回避无法逃脱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古人便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起码是要保证个人生存。其次要保证家人温饱,若都如陶渊明般不洞悉世态人情只从心所欲,其先苦了自己而后又连累了家人。

每个人活在当今社会都是要实现自身价值的,若你的价值长久不被发现或者根本就是自己动辄愤世嫉俗游离世情之外,长此以往,你的父母或许还是会以你为子女,但有多少人会愿意以你为友,有多少信男痴女会愿意以你为夫(妻)?就连陶渊明自己在归隐田间后的晚年岁月都是衣不蔽体靠乞食过活,这样一个对自己不负责对家庭不负责的人怎么可能还会在当今有人效法?

如果有人硬要说陶渊明对当今社会还有意义,那么其意义也仅仅止于他所勾勒的世外桃源田园风光,可今人在这汲汲营营高度紧张的现实生活中提供了一个短暂的放松,让人遐想原来有一种生活是可以这样的。但这样的放松就像飞行过程中的转机站,无论停留多久始终还要起飞。

故而,陶渊明在当今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篇:“乐”(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乐”(700字)作文

开学了,我欢天喜地的背起书包,迎接迎接新一学期的到来。回想起暑假期间,有很多让我忧让我乐的事情。但其中,让感到我欢乐的事情最多。

有一天,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听见弟弟在喊:咱们种的瓜长瓜了,不信你自己看看去。我放下手中的笔,飞快的跑过去。一看,呵,好大的瓜呀!我和弟弟看着那篮球一样的瓜,高兴的连蹦带跳不亦乐乎。

由此,使我想到春天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阳光明媚,花儿、草儿再阳光下争先恐后的吮吸着阳光。花从中开的那些娇艳的小花都在阳光下争奇斗艳。我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商量在我家门前那块空地上种什么?我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在那块空地上种瓜。

第2天,我们高高兴兴的集合在这块长满野草的空地上,动起手来。首先我们拔草,草真难拔呀!它的跟深深的扎进了干硬的土里,废好大的劲才能拔起来。我们坚持不懈的干,那些讨厌的草,终于被我们消灭了。然后挖坑,坑好难挖。里面都是些砖头片瓦。我们只好用手来挖,一不小心,瓦片还能划破手。我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坑挖好。接着是浇水。最后是放籽,籽是好放,可是籽的多少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有去问种过瓜的人,问清楚了之后,我们把籽放下,埋好。

我们干的满头大汗,这活虽然累,但是我们想到丰收的果实,只觉得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一样开心,一样快乐。

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种的瓜发芽了,爬蔓了,开花了,结果了。在瓜发芽、开花、结果的日子里,我有空就来给它施肥、浇水、锄草。每来看它,都带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早日看到丰收的果实,看到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果实。

慢慢的,慢慢的,瓜秧长大了,结瓜了,我盼望已久的愿望实现了。今天,我和弟弟抬着自己丰收的果实,心里特别高兴,特别快乐。

这就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件事--第一次种瓜。现在想来要得到丰收的果实,必须付出艰难的劳动。六年级:戴晗雨

篇一:乐在作文中

乐在作文中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现象也许在现在的中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许多同学提起写作就头疼。一个个听说写作文就愁眉苦脸的。一副生活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样子。中国教育报曾对中小学语文教育进行调查,调查的系列资料表明,经过中学六年的语文教育后,有90%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本是语文精髓的作文,现在却普遍被中学生所厌弃。

那么,现在的中学生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我们的作文教学人文精神太少,缺少个性。

“以人为本”,就是大胆地鼓励每一个人的不同的个性。而所谓“人文精神”,用一句最通俗的话表达,正是这个“以人为本”,即最大限度地尊重个性吗? 可是,细想想,我们学生的作文,有个性吗?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当我们打开学生的作文本,你能由他们的作文看谁个活泼,谁个严肃,谁个奔放,谁个灵巧吗?显然不行。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中,我们能看到什么?答曰:是千篇一律的虽然正确却又人所共知的没有任何新鲜感的主题与思路。既然主题与思路皆一样,还谈什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谈什么百花齐放多姿多采。其特色怕是也只能如此了:千篇一律的表达方式,千篇一律的结构特点,千篇一律的语言风格。许多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时的切身感受也表明,批改这样的作文,真是一项极单调乏味甚至极痛苦的事——既然看不到任何新意,又何来批改时的悦愉感?

二、为作文而作文,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西方教育大多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就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一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地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地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而中国的教育却是一种灌输式教育,拿作文来说,教师往往教育学生什么是好作文,如何写出好作文,常常拿作文范本给学生参考,让学生按已有的成功经验去操作,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思维就会受到限制,总想着如何让自己的作文符合范本中的框架。

三、缺少真情实感

现在的中学生为了能在作文中拿高分,写作上常常挖空心思利用各种写作手法表现文章的独特性,却忽略了真情实感。有的学生大量使用排比句,力图使文章更优美,但多是无意义的排比。学生对所描写的对象缺乏情感,情感是虚假的。不少考生的考卷都有夺人眼球的题目,学生过分注重题目和结构,文风华丽。为了高分,学生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不高尚;为了得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肤浅、片面;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 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

四.写作心理障碍

曾经有专家对学生的写作心理进行过全面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存在着写作心理障碍,这种写作心理障碍类型主要表现为以下5种

1、尊师心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神”他们把教师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教师说的、做的都是正确的,是不可改变的。这种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作文的进程,致使他们的作文大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老师天天讲的,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失去了童心的天真无邪。

2、畏惧心理。

畏惧心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流露出的一种普遍心理,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文难。学生的作文得了低分后,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斥责,使他们内心异常紧张,写作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对写作产生焦虑、惧怕心理。不少学生遇到写作课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写作课几乎

成为学生望而生畏的“鬼门关”。

3、厌倦心理。

厌倦心理是学生对写作课程和写作过程表现出来的厌倦情绪和排斥心理。现今不少学生写作文都处于不得已而为之的状态,极少有人出自主动渴望的心理来写作文。使学生产生敌对情绪,经常逃避作文以示反抗。

4、应付、作假心理

有一些学生的作文,初看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一细查,发现这些文章大多是抄来的、或是虚构出来的,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没有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情感的撞击和参与,不是自我真情的流露和抒发,对于养成良好文风是极为不利的。

5、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教师的辅导和对范文的依赖和期待心理。希望他们在困惑、迷茫时,得到教师“点石成金”的指导,或期待能够得到一本“指点迷津”的“导学圣经”。有一部分学生懒于思考、意志薄弱、兴趣淡漠、信心不足等方面的心理缺陷。

反思学生讨厌写作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那么,学生的作文为什么没有个性?答曰:是极僵化极死板的作文题——实乃僵化的教学模式——不许他有个性。不是吗?大多数作文题的思路都反复使用甚至是惟一的——你只能“这样写”,而既然只能如此无法出新,热爱出新的孩子们怎么会有兴趣?当兴趣荡然无存时,还谈何效益。换言之,对此类作文题学生一向是敬而远之的,明明不喜欢此类作文题,却偏偏再二再三地出了又出写了又写,学生不烦才怪呢!比如,《劳动赞》与《一个小动物创造的奇迹》二题,哪一个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显然是

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就拿今年的高考作文来说:要考生以“上善若水任方圆”任方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估计很多考生看到这样的题目都有点傻眼了,连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都弄不清楚,那又如何下笔呢?老子的道德经我想真正读懂的人不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只要你多读几遍,其意思自然明显,说的就是一种处事之道,谦虚谨慎、不争不怠。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如此可见阅读的作用。

二、观察生活,提高生活阅历

我国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不能脱离开生活的社会土壤和环境。大环境使然,我们能改变环境吗?虽然我们都想改变,社会也确实在缓慢的改变,但和我们心中期待的样子相去甚远。我们说,改变不了环境,只好改变我们自己去适应环境。于是,有的家庭会在孩子未成年时将孩子送到国外,换一种环境。于是,大多数没有办法做大挪移的家庭的孩子,需要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教育环境。你要挑战这个社会吗?你要调整应试教育的体制吗?你有挑战的勇气吗?你有挑战的能力吗?我是普通人,我有肉身,我有牵绊,我有世俗欲望,我。。没有挑战世俗的勇气。我们准备应试吧,在应试中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在应试中证明:我能,我可以。我愿意做的事情,我就能做好。

在提高生活阅历这一方面,其实家庭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家长要培养起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一点西方家长就比我们中国家长要做的好,他们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试问,在这样的温室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怎么会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样的家庭造就出来的孩子就是典型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三、勤于思考

“.学源于思”这是胡适先生在其自传中曾经提过的一句话,那么在作文中,我们如何做到思考呢?写作中的思考,是对写作对象的思考,是对自我价值取向的剖析。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总结出的经验和自己的价值观对所写事物做出的判断,当然,就写作这件事本身而言,还包括对全文行文脉络、间架结构的确定,不过这只是些一般文章时的考虑,真正的伟作是让事情本身说明真理,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些思考决定着文章的思想深度,是作者自身灵魂的写照。

四、用灵魂写作

灵魂,这里可以指心,纯真纯正的感情和理智交织的心灵世界。敏感的心和灵动的文字

巧妙组合,才能让自我的世界和读者产生共振。简而言之,用灵魂写作就是用真感情写作。真正的写作不是玩弄文字卖弄技巧,是感情的宣泄。只有自己感动了才能让读者感动,只有自己思索了才能引发读者的思索。前提是,秉着心灵的正义感,必要时还需要些使命感。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感动人,比如写人,人物的心理言行举止,不仅要写出其好的一面,也要写出其不好的一面,这样的人物塑造才是有血有肉的,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四、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在我看来,评判好作文的篇二:乐学作文

乐学作文课程简介:

格翰园文化培训学校、中国小作家协会活动基地是青岛开发区唯一一家经教体局批准的汉语言培训学校,其特色课程乐学作文是由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青岛开发区活动中心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理事会理事,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开发区作家协会会员于靓老师研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套教学方法的科学和实用。

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具备各自的独立性,却又拥有一定的关联性,课程皆拥有循序渐进的特点,教学系统完善。学校拥有北京旭日宏文国际教育集团作文和阅读系列教程在青岛地区的独家推广权,该教程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推荐,经权威认证,品质保证!学校针对寒暑假学生升学的特殊阶段,基地教研组特意研发了相关的衔接教程。特色教学方式:

乐学作文主要是针对二年级至九年级学生开设的汉语言培训课程。解决学生没有用素材可写,彻底解决学生对作文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在快乐中书写美文。课程融入了多媒体教学,让枯燥无味的词汇积累等内容变得更活泼生动,使语言更优美,让文字拥有灵魂!作文语言的锤炼,循序渐进让文章更优美!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研组总结出“说是写的前提”这一重要经验。所以我们在课程中专门设置了口语表达环节即可可豆,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学会寻找素材,通过合理的组织语言,将事情以作文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此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的表达能力取得很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性格起了很大的改善作用。学生在写作文时也不再觉得没有素材可写了。

为了普及作文教育,提高孩子对文学方面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其中《娜普杜耶的必然法则》的讲述成了贯穿整个作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提高了对文学的兴趣,也让孩子明白了友情、团结、坚强的思想。

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学到的是知识,同时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校外活动。如:卖报纸、户外采写、跳蚤市场、暑期精灵节等。在这些活动中,提高了同学们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了自己意志力、观察力。让同学们知道了生活中需要分享感动和快乐。

表现优秀的学生还会被推荐到基地的三大免费社团—起司猫电台、n+1小记者、小说松鼠会中进行文学素养、语言表达的进一步提高。

教学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岛格翰园文化培训学校、中国小作家协会活动基地已经得到了开发区人民的任何和信赖。并且取得相当客观的教学成绩。

2009年6月7日,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著名儿童作家金本先生莅临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小作家分会活动基地举行大型公益讲座,并亲自为基地进行隆重的揭碑仪式。对基地的工作和成就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没有阶段性的考核还是不够完美的。凭着基地各位老师和学员

们的努力,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基地被授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学术委员会作文考级中心,并且在2011年,基地举办了“沙家浜”杯首届中国小作家写作节暨现场作文大赛,并有30名同学获得大奖。

汉语作文考试也称作文能力测试,是对中小学作文水平按照级别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式。评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方面的相关要求,以及参考新课标制定的《作文考级标准及管理规则》。作文考级通过按照级别设题,实行闭卷考试、统一阅卷评分的方式测定等。它是对学生作文等级水平测试以及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作文考级,使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差距;使教师对自己的作文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的改进教学;使教育管理者对作文教学发展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有效进行科学决策。

2010年和2011年暑假连续两届成功举办军旅夏令营活动,在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原济南陆军学院),让孩子们学会独立的面对生活,让他们稚嫩翅膀离开家长的呵护能够展翅飞翔;给了孩子一次亲近自然,学会独立生存的机会,在军旅营活动中体验团队的力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孩子懂得“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只有懂的才会珍惜”的道理。

篇三:乐 作文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杭州,在这几天里,最有趣的就要数九溪十八涧了,让我非常快乐。

前一天晚上,我听妈妈说明天要去九溪十八涧,我一听这个名字,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我们打车经过了穿山公路,来到了九溪十八涧,路上我问妈妈:“妈妈,怎么没有看到小溪呢?”妈妈说:“别着急,马上就能看见了。一会儿还能在小溪里趟水呢,可有意思了!而且这里有树荫,比山外凉快多了。”哈!太棒了,趟水一定很有意思!过了杨梅岭,我们就下了车,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我们走在宁静的山间小道上,有婉转的鸟鸣,令人心旷神怡。路边,高大的古树遮天蔽日。走着走着,我才发现路的右侧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我很兴奋,马上拉着妈妈下去玩水。小溪里的水非常干净,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水很凉,没有一点污染,还能听见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我们边走边玩,我先拿脚使劲踩水,把清凉的水花溅得到处都是,水花溅到了妈妈腿上,妈妈开始不断的往我腿上泼水,我也不甘示弱,和妈妈展开一场“泼水大战”。顿时,晶莹的水花在空中飘舞,带着我的快乐,一起四处飞溅。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下游,小溪越来越宽,水中的游人也越来越多。有的人在水里打水仗,有的人在水里支起了椅子,闭目养神或打牌,还有的趟水。越往下流走,小溪越看不见了,只能看见一大片的茶树。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离开了了九溪,回到了繁华的大街。

在这里的时光,让我没有平日里学习的压力,这有无尽的快乐。“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树。”这是清朝学者俞樾游九溪时作的诗。今天,我终于也体会到九溪十八涧的这番野趣了。

篇四:助人为乐作文

有关助人为乐的作文:帮助别人的快乐.七年级四班张鲁慧

快乐,是人生中最为美丽的彩虹。快乐使人幸福,得到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我的快乐就是——帮助别人。一次,我出去玩的时候,在马路上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哭。我跑过去问他:“小弟弟,你为什么要哭啊?”“我,我忘记了回家的路了!”我拿出手绢,一边给小弟弟擦脸,一边说:“你不要哭了,姐姐帮你回家好吗?”小弟弟听后点了点头。我抱起他来,他并不很重,我问他:“你家在什么地方啊?”他想了想,说出了他家的地方。然后我抱着他向他的家走去。在路上,我给他讲了很多笑话,他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起来,那种烦恼也被笑声冲走了。终于来到了他的家,我把他放下来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小男孩一见到她,便扑向她的怀抱叫“妈妈”。他的妈妈一把把他搂在了怀里,说:“吓死我了,你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回来,我还以为你只知道贪玩,忘记回家了呢,正要去找你!”小男孩说:“我忘记了回家的路,是这位姐姐把我送回来的,如果不是她,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妈妈听后对我说:“真是谢谢你呀,快起来坐吧!”“不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后我就走了。我回到家里之后,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很开心。

帮助别人真的很快乐,快乐真的是人生中彩虹!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能获得开心的气息和幸福的时光。

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班里我有许多好朋友,其中和我最好的同学是姚嘉莉。她脸上经常露出笑容,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她待人十分热情,只要你和她在一起,你就会感到自己心里热乎乎的。

特别是上学期的一件事情让我最受感动。那次是在期末,我把语文复习卷弄丢了。中午,我在家里翻箱倒柜,找遍了每一个角落场所,可是那张复习卷连一个影子都没有看到。正在我着急的时候,姚嘉莉来了。她听说我的复习卷弄丢了,马上和我一起找了起来。可是,两个人照样没有找到。我急得快要哭了。这时,姚嘉莉直起腰来沉思了一会儿说:“嗨,戴雅香,别着急。我帮你借一份,你就不用找了!”我一听高兴极了,拉着她的手轻松地上学了。

下午放学回家,吃完饭我叫爸爸和我一起去姚嘉莉家拿复习卷。这天天气十分热,许多人家电灯都没有开。他们都在外面乘凉。我看到姚嘉莉家电灯还亮着。我推开她家的门一看,她正伏在桌子上写着

什么。神情非常专注,就连我进屋都没有发现。于是,我对她说:“这么热的天怎么还在用功学习。”她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支支唔唔地说:“没,没写什么??”我抢上前看,啊,她正在为我抄写复习纸!这时,我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看着姚嘉莉,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想,姚嘉莉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学生呀!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的事迹,我就有过亲身体验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们班的同学正聚精会神做着手工作品。而我前排的赵一凡因忘了带剪刀和胶水。他无奈地转过去转过来,向同学借剪刀和胶水。忙了大半天,却仍就一场空。他突然看到我有剪刀和胶水,就转过身来向我借,我心想: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赵一凡平时虽令人讨厌,但他是我的同学呀!想到这里,我把剪刀和胶水借给了他,他用手接过,感激地说了声:“谢谢”。看来他在慢慢的变得有礼貌和令同学老师喜欢了。

他用我借给他的剪刀、胶水认真、专心做着美术老师布置的作业“文具小管家”,看着他快要做成功了,我心里腾起一股暖流:如果同学们都这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该多好呀!下课铃响了,赵一凡刚一做完,连忙把剪刀和胶水还给了我,说了声:“谢谢”。然后把美术作业交给了老师。

助人为乐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优秀品德,是我们将踏上人

生旅途的以前,我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好人好事,这件事情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心里非常感动,以后我也要那两位哥哥学习,多做些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

助人为乐

每当听到老师说“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句话时,我总是在心里暗暗下决心说“一定要多多帮助别人”可每次都找不到机会。??终于有一天我打开了那扇帮助之门。?? 那是一次英语考试之后„„??我向我们班的绘画和写作的高手——黄金杰的坐位撇了一撇,看到了金杰同学还在考。因为他是今年刚转来的新同学,平时动作又比别人慢一拍,所以很少有人去搭理他。我走了过去,发现他还剩最后一题。我说:“加油金杰,只剩一题了,加油啊!”金杰同学好像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一挥笔,一下子就写完了。因为金杰是最后一个,老师等不及,已经先走了,于是我走过去说:“金杰,我跑得快,让我帮你拿去办公室,你先回去吧。”没想到金杰说:“不用了华涵,我自己拿就好了,谢了。”我感到惊讶!平时受别人欺负的金杰,都不爱说话的,可今天怎么„而且还知道我的名字!??我不放心,还是跟着金杰去交考卷。在回家的路上,我对金杰说:“为什么你要从松柏小学转来?”??金杰说:“因为那里的老师太凶了,而且大家都说我是大傻

子。”??我说:“你并不傻,而且很聪明,你看你的作文不是都获过全省 下页

第四篇: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一生都要面临的工作。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上好课。今天,我想就课堂教学艺术这方面的内容同大家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好课的标准有哪些;二是好课的艺术是什么;三是怎样才能上出好课?

一、是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1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有收获,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授课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能按节奏接受当堂内容。二是看效率的高低。一堂课要力争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不能说上课时明白,课后很快混淆不清,或者连一些简单概念、公式都说不出来,这样的课效率短暂,也是不够完美的。所以一堂内容充实、学生接受效果高的课,才称得上是高效的课。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老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诵一遍,表演一下。因此,要淡化公开课,不图热闹,多上研讨课,注重实效,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是错误的。一堂好课慨括起来起来就是八个字,教师的教“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主动积极”。当然还需要:内容丰富,慨念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楚,语言生动,板书得当,学时准确,着装典雅。

二、好课的艺术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把那些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有广泛口碑的、深受下级拥护的领导称之为懂领导艺术。有些人话说得很动听,处处讨人喜欢称之为懂语言艺术,还有些人在公开场会如鱼得水我们称之为懂公关艺术。生活是一门艺术,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

1.形象性.教学艺术注重形象性,它运用语言、表情、图像、音响等方式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表达和解释知识。教师教学,需要选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以及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中学生来说,教学必须具有形象性。

2.情感性.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接受双方都具有感情色彩,这种感情交流赋予教学以明快、深沉的基调。

3.审美性.艺术追求美,美是其真谛。教学也同样追求美、创造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美、教学过程的美、教学语言的美、教态的美、板书的美等方面。教学艺术必须遵循美的尺度,没有教学的美,则不会有教学艺术。

4.独创性.独创性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是教学艺术最本质的特点,没有创造便谈不上教学艺术。教学虽然有共同的规律、原则、方法可寻,但教学的共性又寓于具体教学的个性与创造性之中。无论是教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等,都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5.是示范性.教学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示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以及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另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

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独创性和示范性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艺术特点,形成了教学的艺术魅力。

(二)课堂教学艺术的四个关键环节

1、教学导入艺术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课就好比小提琴上弦、***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导课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好这一节课。要引出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然后才对章节内容展开分析讨论。因此导入的目的性要强,不能离题太远,要有助于学生明白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实际。

(2)导入要有概括性。导入要精心设计,做到短小精练、简洁有趣,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两三至五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不能给课堂留下更多的宝贵时间。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就明确规定了一堂课“启”(即启发诱导、引入新课)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五分钟,这是很有道理的。切忌词不达意,南腔北调,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罗嗦不止。

(3)导入要有关联性。讲新课之前,提出一些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并顺理成章导入新内容。要善于以旧拓新,激发学生好奇心,导入语言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所提问题要有思考的余地,要有助于启迪学生自行类比,自行探讨,自觉去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

(2)导入要有启发性。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探讨。课堂引导需要在一个恰当的“度”上,要求导入不要设臵太难、太偏、太学术化,否则会难倒学生,产生畏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要使学生“跳一跳,摸得着”,“想一想,确实如此”,逐渐把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这也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5)导入要有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很难保留在记忆里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导入艺术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要做到引人入胜,趣味无穷,形成悬念,激发兴趣,教师不能“一本书、一支笔”上讲台,要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正理解本课特点性质,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导课艺术的方法:

以实物和图片导入

学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讲授《少年闰土》时,先出示挂图,讲解题目: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西瓜,其间有一个戴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少年,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课题:少年闰土)这样导入,形象直观,易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歌曲导入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教《愚公移山》时,巧妙地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当教室里响起优美的歌声时,学生仿佛已经臵身于远古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很自然地就进入到学习状态。

温故导入

以学过的知识作铺垫,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我先让学生说出古代描写春天的诗句。当谈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指出这句话里包含着朱自清的两篇散文的篇名,让学生找。学生找出来后,我就擦掉诗中的其他五个字,只剩下“春”字和“绿”字。我说,《绿》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用一句诗引出作者的两篇散文,引出新的课题,使学生感觉新颖。

故事导入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天上的街市》导入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设疑导入

有针对性地设臵相宜问题导入,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惟。如在讲《听潮》时,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而导入鲁彦的《听潮》。

除了上面谈到的课堂导入的方法之外,还可以用谜语法、举例法、典故法、名人轶事、情景导入、举例法等导入新课。究竟该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虽然“教无定法”,但是如果我们积极钻研,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得到逐步完善。

2、教学艺术高潮

课堂中的高潮部分是整堂课最精彩的段落,是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大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①突出学生主体,提高教师主导能力。

a.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被激活的思维和教师的顺势利导显得水乳交融。b.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要能导能演,在设计上要动脑子,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要在时间上把握,给高潮的到来留有一定的余地。

②通过一些具体办法把握课堂教学高潮。

从艺术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像一部影片,有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等过程,酝酿高潮就必须从导课开始,好的导课就象文章或影片的开始,看能不能抓住观众(学生)的心,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就精力集中劲往一处使。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课创设问题的主题,再展开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在快要到达高潮时设臵悬念,通过情绪的感染,循循善诱的启导,紧张活跃的竞赛,出奇制胜的应变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感的表演等等手段,从而达到高潮,当然,一堂课可能有多重高潮,所谓高潮迭起就是这类课的体现。

③从教学评价上去把握课堂教学高潮。

教学评价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面,而且这种评价不是点状的,是网状的,贯穿整堂课的始终。教学评价也是衡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通过自评,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出来,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则体现是学生共同劳动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在讲述时常有创造性表现,给整堂课带来惊喜而形成无数个小高潮,学生的互评体现同学之间的包容、团结协作。老师的评价提炼整堂课的质量,延伸教学内涵,此时的师生整个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富于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体验溢于言表。这样,教学的高潮便达到了。

3、教学结课艺术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求开始引人入胜,而且要求结尾更为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结课的特点:

①画龙点睛,趣味无穷; ②首尾呼应,相对完整;③干净利索,适可而止。常见的结束艺术表现方法有

1、归纳式小结:归纳式是课堂小结最常用的方法。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常把本课所学内容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打通学生知识形成的通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也起到巩固、加深、强化的作用。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由零碎、分散变为集中,使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对学生总结概括与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2、问题式小结 :一堂课结束,要想知道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解决。通过这些问题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3、悬念式小结 :对于前后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课,一节课又不能解释清楚的知识点,小结时有意创设悬念来结尾,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欲罢不能、欲停不止,有一种非弄懂不可的心理状态。来个“课尽而意未尽”就更能激起学生课外探索的兴趣,开拓其思路,扩展学习内容。学生为了探根究底,会提前预习,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这样也培养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

4、课外延伸法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就只有在课前或课后联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学好学科的知识,以便为将来探求本学科领域中的奥秘打好基础,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其方法:一是利用课堂小结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二是利用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

5、设臵情境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灵,振奋学生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与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也让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下课。

6、幽默风趣法 :课堂小结用幽默风趣的方式结尾,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消除疲劳,从愉快中悟出道理,从兴奋中走出课堂,因而更具有趣味性和感染力,同时也是教师为上好下次课的一种良好动员。

四、教学艺术节奏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不能不注意教学的节奏。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整个课的节奏体现音乐性,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节奏一方面涉及教学速度,另一方面涉及教学内容的难易,即适当的“紧张度”和“难度”以及它们在课堂教学中规律性的变化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优秀教师们都很重视教学艺术节奏的作用。“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强调了课堂教学节奏变化的重要性。“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很低沉。”甚至认为:“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速度都要适宜。声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言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 这都是我们教学当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艺术节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快慢相宜。(1)使用快节奏时,学生的思路能跟上讲课的进度,不致使中差生出现掉队现象;(2)使用慢节奏时,仍能保证学生适度紧张的学习活动,不致使他们觉得无事可做,注意力涣散;(3)课堂教学中快、慢节奏交替出现“柔性”转唤,使教学组织结构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

二是动静相生。要巧于安排教学方式,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老师辅导等教学双边活动,按照科学顺序有机组合搭配起来,使教学活动在运动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

三是疏密相间。疏密相间,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密而不疏,学生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则会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

四是起伏有致。教学过程贵在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才能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而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那就乏味了。前苏联的调查研究表明,45分钟的一节课当中,学生的认识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最初的3—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学生处于上一节课的影响之中,其后的30分钟是一般学生进入注意力最积极的时期,下课之前的7—10分钟,注意力又开始逐渐地趋于衰退。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形成节奏。

五是抑扬顿挫。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可明显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正如古人所讲:“唱曲之妙全在顿挫,顿挫得款则其中神理自出,如刘欢演唱的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古功罪,任凭说海雨天空,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重青史,却不料身后学名滚滚来,有道是得民心者……”

六是整体和谐。课堂教学应缜密思考,精心设计,使构成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犹如一首乐曲不可乱弹,教师在讲台上,犹如乐队指挥,要用心调动每一种乐器,演奏出节奏和谐,旋律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接受深刻的教育。

三、怎样才能上出好课?

构成一堂好课的因素是复杂的,这当中既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主要因素,也包括了其他一些次要但不能忽视的因素;既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相对稳定的因素,也有许多时时变化的即时性因素。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做到:教师您在课堂上要震住您的学生,而要震住学生不是要教师去吓唬学生,而是要时刻注意组织教学,同时更主要的是要做到

1、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拥有自己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让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智慧和鲜活的思想。要这样做,或者说能这样做的教师,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位老师的回答,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出一堂好课。

2、让个性飞扬在你的课堂

一堂好课往往是渗透了授课者独特个性与魅力的课。我们平时的教学就是这样。有好多课,我们用自己的意思进行教学,往往教学效果会不错。当我们精心设计,试图模仿一些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时却深觉别扭,教学效果反而会不佳。那是因为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倾注着他们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往往无法模仿。我们只有领会其精神,融合自己的思想,加入自己的个性,把它融入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才可能会得心应手。其实,我们教书,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是自己的思想。只有拿出自己的思想,你的教学才有生命力,你的课才可能会是一节好课。

可能我们很多老师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她语言能力非常强讲课时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天成。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纪连海老师讲的《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他评书相声式的讲课方式, 诙谐幽默,感动人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老师讲的《武则天》,她的语言风格极具现代化,能淋漓尽致地剖析各种历史事件,特别是对人性的分析和把握,超出了她的年龄和阅历。他们的讲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完他们讲的每一讲又盼着听下一讲,这是他们的讲课富有自己的个性,并且他们在自己的课中都体现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

3、使课堂充满诗意与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透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你这位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自然也没有什么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信,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教师您所教的学科。而只有当学生喜欢上教师您所教的课之后,“好课”才有可能会发生。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始终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4、深情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再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教师不是把眼睛放在缺点和不足上,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身上的优点或优势。教师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我们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机,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会发生。特别是对基础差没有学习自觉性的学生,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上出自己有特色的课,吸引学生愿学、爱学您所教的课,师生配合默契,只有这样也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总之,课堂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对其探讨永无止境。我想,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精益求精地追求教学艺术,每一位教师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而成为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

第五篇:课堂教学艺术

好书《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

邵清艳编著的《上好课的教学艺术》充实了我的署假生活。读了它,解开了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明白了什么是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使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等八位名师的教学艺术,有先进教学理念的个人独白,有他人对名师成功奥秘的恰当解读,有名师个人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详尽介绍,更有课改里程碑式的经典课例。读此书,仿佛听到了先辈名师的亲切话语,看到了先辈名师的成长足迹,从他们身上,我领会到了语文教学艺术的真谛。

收获一:备课比上课重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法那法,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备课是处理教材,就是用认真的态度,像学生一样对待每一篇课文,做到“先学后教”。于永正老师说,高明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来自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于老师在细微处下工夫,研究教材充分,所以上课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而得“庖丁”的雅号。

对于备课,名师们提倡教师先读课文很关键。于老师说:“任何一篇课文,只读一两遍是很难找到好的教法的,但当我们读了若干遍以后,读出味来了,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方法也常常随之产生了。我对此深有体会,对自己先朗读多遍的课文,在课堂上就敢于范读,学生一般会报以钦佩的深情。如果发挥到极致,一阵热烈的掌声是免不了的。当然,先读课文的好处不止如此,读熟读透课文会让老师上课时成竹在胸,从容不迫。

收获二:巧妙引导,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语文课堂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来找,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发现、感悟。用孙双金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但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老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地,却是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如孙老师一次借班上《落花生》一课,请

学生先读书,然后找出不理解的问题。没想到,开始竟无一人举手。孙老师就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进一步提高要求:找出不理解的句子,由句子学生提出:“在我家,父亲和我们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却很难得呢?”正是由于不断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提问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一节课下来,孙老师并没有提多少问题,而是让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培养他们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就会带着问题去摸索研究。

收获三:听说读写的训练实新活。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是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要学习两方面的本领: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赵景瑞老师做得就很巧妙。如赵老师在作文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位小朋友到菜市场买菜,卖菜的阿姨错把两角钱当作一角钱找给了他。归途中他才发现多了一角钱……讲到这里不讲了,问学生:“假如是你发现多找了一角钱,你会怎样做?会有什么行动?请写出来。”学生进入角色后,亮出了许多有差别的行为,反映了不同的认识水平,从中评出最佳做法,让这位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充当卖菜的阿姨,全班观察他的表演,然后写出一个小片断。将真知化为行动,又化为作文,知行合一,人文一致,一举两得。总之,名师们能钻透用透教材,能尊重理解学生,能关注教学细节,能不断掀起教学高潮,这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学习,边学边用,一边用一边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度和风格。

下载读《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有感7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有感7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以前我总是认为,课堂上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什么教学艺术、提问技巧等。听了杨玉栋老师的讲座后,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艺术的基础......

    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作者: 李营利 (初中化学洛阳市初中化学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 0 / 62发表日期: 2013-12-31 21:39:37 给作者发送信息 | 推荐此文章 | 添加到收藏夹 课堂教学艺术 要......

    听《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艺术》讲座有感

    听《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艺术》讲座有感 2月26日,我们有幸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谢利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讲座,讲座的题目是《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艺术》。 谢教授......

    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有感

    弱水三千,吾取几瓢?——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有感这学期,《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这本书是语文教研大组发给我们的阅读书籍。书中介绍了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届的......

    课堂教学朗读艺术

    课堂教学朗读艺术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文字正确、流利、响亮、有感情地读出来,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

    9090课堂教学艺术

    9090]《课堂教学艺术》 判断题 [判断题]教学是教师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教学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状态,应当是"教学科学技术艺术三位一......

    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一、节奏及节奏的意义 我们到教室里去观摩别的老师上课,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上课的老师和学生,有时在轻松地对答着,或在紧张地讲述和记录,教师有时提出一连串的......

    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谈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教师职业,则更是一门表演性质特别突出的一门艺术。教育和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共同活动。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