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鸟巢为何东西高南北低》阅读答案
【原文】
鸟巢为何东西高南北低
①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基座造就了它生动的弧形外观。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树枝般的钢网把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了一个温馨的鸟巢。这是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②但设计精巧的“鸟巢”为什么东西两边高,南北两边低,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大元宝呢?
③这与运动赛场的方向性有关。考虑到地球自转的因素,大凡比较正规的赛场,一般都是南北走向。因为在上午比赛,阳光会直射东面;在下午比赛,阳光则直射西面,所以只有赛场是南北走向的时候,阳光才是从运动员的侧面射过来,这样就避免了运动员在东西方向上受到阳光直射的影响。“鸟巢”在遵循这一设计规律的基础上,特意将东西两边加高,这样又可以遮挡一部分阳光,最大程度地减少阳光对运动员的干扰。
④在南北走向的运动赛场中,东西方向看台观众的视线是均衡的,观众可以更全面地看到赛场两端的比赛情况。因此,“鸟巢”在东西方向布置了更多的座席。这样一来,东西两个方向留出的空间就肯定多于南北两个方向。“鸟巢”东西方向有6层看台,南北方向只有5层看台,它的东西两边自然就高起来(最高为68.5米),南北两边也就低了下去(最低处42.8米)。
⑤“鸟巢”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有着不同于一般体育场的空间效果。人性化的设计使它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座独特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世界奥运史上的经典之作。
【问题】
19.国家体育场被称为“鸟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 】
20.第①段中加点词语“高低起伏”指的是什么?(2分)
答:【 】
2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说“鸟巢”东西高、南北低的原因。(2分)
答:【 】
22.根据下面材料,结合文章,谈谈“鸟巢”的设计如何体现“人文奥运”理念。(3分)
【链接材料】
“人文奥运”理念在奥运场馆的设计上主要体现为:既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又充分考虑到运动员、观众、媒体等各类人群在体育场内外进行各项活动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内部装修,我们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以运动员感受为准、从观众感官出发。”这是奥运场馆设计者、建设者们的共同追求。
答:【 】
【参考答案】
19.树枝般的钢网将整个场馆编织成鸟巢形状。
评分:共2分。
20.“鸟巢”东西两边高、南北两边低。
评分:共2分。
21.①东西两边高可以遮挡一部分阳光,最大程度地减少阳光对运动员的干扰。②东西两边高可以容纳更多的座席,使更多观众在视野均衡的东西看台上,更全面地观看比赛。
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22.①外观像温馨的鸟巢,让人联想到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了人类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精神文化内涵。②“鸟巢”运动场的设计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排除阳光干扰,发挥最佳成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奥运理念。③“鸟巢”合理设置看台,使观众有更好的视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奥运理念。以上三点任选一点作答即可。
评分:共3分,要点1分,分析2分。
第二篇:公务员收入低 为何还在坚持
公务员收入低 为何还在坚持?
网易教育讯 据第九头条报道,为何基层公务员一直吐槽工资低,但是为什么还选择留下来,或许100个人就有100种不同的答案,也许粗略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理由一:最难过是父母关
2011年,也就是小鸥工作五年的时候,萌发了辞职的念头。当时公费医疗已经取消,坊间频繁传闻公务员要涨工资,但每次传闻都没有下文。而且,公务员每年四个大节日会有的“过节费”也被拿掉后,他个人财政吃紧,房租就占到工资的一半。同学、朋友间的收入差距让小鸥有些迷失方向,于是他和父亲提到辞职的事情。他话还没有说完,电话那头的父亲就怒了,劈头盖脸一顿说:“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站在一山就觉得另一山高,什么臭毛病!远的不用说,就说你叔叔,在山沟里教书几十年了,一辈子勤勤恳恳,从没想着辞职……”小鸥实在听不下去了,在电话里让他父亲别激动,说他目前只是想想而已。
“想想也不行!”小鸥父亲愤然撂下电话。
小鸥默默无语。结果第二天,他老妈又打电话:“供你读书那么多年,现在长本事了呀!要是敢辞职,你给我小心点!”小鸥默默收起想辞职的心,他倒不是害怕母亲的恐吓,他知道考上公务员之后,辞职就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
理由二:艰难得来终不舍
得来不容易的东西,就会倍加珍惜,这是人的通病,就像摇号买车一样。前文说过,能考上公务员是我“无心插柳”之得,但很多同仁考上公务员却是“有心摘花”之意。特别是随着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增加,考上公务员越来越成为小概率事件。小琳和我同一年参加工作,在不同区县的单位工作,我是本科,她是研究生。按照公务员管理相关规定,硕士研究生毕业见习期满后应转为副主任科员。这种待遇在部级、厅级单位比较容易达到,但在处级及以下单位很难实现。她毕业快三年时,还是没有转为副主任科员,因此想要离开或者再考部委的公务员,但两年又过去了,她依然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打电话时,我不无揶揄地说:“怎么了,吃得太胖飞不走了?”她一边说我欠揍,一边解释道;“我几个同学现在还想考公务员呢,想想自己能考上也不容易,就这么走了实在觉得有些可惜。”她之后也参加了一次国考,但是部委门槛太高没能考上。
我知道,她能够坚持留下,户口问题是个关键。她常说,在北京生活,没有户口的人就像一叶浮萍一样。毕竟公务员解决户口问题是不含糊的。
理由三:常年朝夕成习惯
泰戈尔曾经说:“罗网是坚韧的,但是要撕破它的时候我又心痛”。我们单位曾经有一个保安,二十多岁的年纪,高中毕业,我认识他时已经干了好几年保安工作。我问他:“像你这样年富力强的小伙子,为什么不去学学技术,总比每个月挣1000多要好吧?就是去建筑工地挖土方也比这挣得多啊?”他害羞地笑了笑,说“文化水平低,不好找工作。我也知道保安挣得少,但是当保安一不用太劳累,二不用太操心。上班的时候干好敬礼、登记来客就行,挺省心的。”当时,我笑他太不上进了,人生应当如何如何。后来转念一想,其实我们和他差不多。
我的好多同事都抱怨过工资低,但是真要说不干了,大家势必会不舍。我认识一位大姐,她说大家都希望能多挣点钱,但她不羡慕那些很能挣钱的人。要挣得更多,付出就得更多,这是铁律。她说,多少年来她习惯了“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习惯了没有与收入完全挂钩的管理体系,习惯了每天做完工作后还能有精力去给老公和孩子做饭,去照顾一家人。所以即便给她一个高收入的新工作,她也肯定受不了经常性的加班、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与收入密切挂钩的绩效考评,更受不了无法照顾家庭。
于我而言,习惯的不仅仅是工作本身,更多还有北京这座城市。尽管它拥挤、污染、让人觉得紧张,但当我回到农村时,我已经很不适应。我已经习惯了做一个北京的公务员。
理由四:跳出又能入哪行
有本事的人总是跳来跳去。我的好些朋友经常换工作,每换一次,工资就涨一截,令人羡慕不已。在企业工作,如果认准一个行业,坚持做下去,即便将来不在这个公司,也肯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可在机关单位不是这样。有些工作一干就是很多年,结果发现杯具了:离了这个工作几乎一无是处。在北京养家需要待遇好一些,但若从机关单位跳出来,很多人的专业能力根本不可能和同时毕业的其他同学相比,在市场上不具有竞争优势。我身边有很多做行政工作的朋友,几年工作下来,已经基本和工作说拜拜了,就算置身于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竞争中,也很难有高收入。
理由五:纵是低薪也体面
很多人并非一开始就钟意公务员,特别是一些学理工类、经济类的,一旦走上这条道路,离职就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因为有一个做公务员的子女而感到自豪,同学朋友也认为在北京当公务员非常了不起。有些农村地区甚至把在北京当公务员误认为是当大官,往往闹出好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我老家在非常偏远的农村,我当公务员第一次回老家的时候,一位老邻居就问我:“你住的地方在天安门跟前吗?你是不是天天都能看见国家主席……”我差点没晕倒。我解释好半天,他才将信将疑,然后问我,“你现在是不是挣大钱了?”我急忙说:“其实和老家的公务员差不多。”他老人家狡黠地笑着,嘴里还嘀咕着:“我又不花你的钱,还不说实话。”我也不再解释了。
和很多父母一样,我的父母因为我是公务员而倍感光荣。而且从老家农村的收入视角来看,他们并不觉得我挣得少。所以,公务员的工作虽然低薪,但毕竟体面,包括在北京,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能考上公务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许多家庭都喜欢找公务员做媳妇或者女婿。我未婚时,就有很多人帮我介绍对象,而若说当公务员的女士不愁嫁,这可
真的不是在夸张。
理由六:常怀期冀待来日
西方谚语讲,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我们待遇恐怕也不会一下子好起来。不过在首都这样的大城市,并非要时时谈待遇提高,只是沉重的生活压力叫人难捱。很多同仁和我一样,打从心底里坚信明天会更好,这是一种痴心不改的期冀。前天,同事小贾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要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到„决定性‟作用,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我说:“不知道。”小贾接着说:“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我们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按市场规律办事明白啥意思不?”我又说:“不知道。”小贾无奈地说:“就是要让咱们公务员的待遇水平与社会发展同步!”我说:“天哪,敢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要说涨工资啊!”其实不止我和小贾,好多同事都在翘首期盼,而且心里坚信待遇会越来越好。正是这份预期,激励着大家坚守住阵地。
为什么明知收入不高,我们依然还留在公务员队伍里,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介绍,肯定诉不尽各家苦衷。就拿我来讲,或许上述六个原因我都有一些。我妻子明确表态:就是给我一个高收入的工作,她也不希望我离职,她觉得嫁给一个公务员让她觉得踏实。而就我自身而言,作为公务员,我还有很多想法想去实现。当然,一家之言,未必处处都经得起推敲。对我来讲,为什么不离开公务员队伍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既然不离开,就要好好干,要干出个样子来。这个样子不是满脑子的升职、挣钱。更多的是:要在工作中展现自身价值,要在家庭中担当个体责任,让生活充实、向上而且充满乐趣。
其他公务员的讲诉>>
公务员现身讲述:北京公务员工资有多少?
工作满五年,我们几个人的月工资都没有过5000(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收入),这个数字在北京养家真是太难了。而且,我们已经无力向自己的同学解释自己的收入,压根没人相信我们挣得少。【详细】
第三篇:中国南北文化阅读答案
南朝文学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南朝民歌更是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南北文化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南北文化
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北文化差别与南北文化对立融合的问题。从周朝起,北方诸侯自称中国,而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则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视为蛮夷,并受到北方的排斥轻蔑,直到晋代仍被视为化外之民,南方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黄河与长江作为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远古时期就哺育滋润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两大文化体系。而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远古南北文化对抗融合的遗迹。代表北方文化的黄帝部落,与代表南方文化的炎帝部落曾在中原大地摆开了宏大的战场,一决雌雄。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激烈,天地都为之变色,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多次的反复,黄帝终于打败了炎帝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并从那时起,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南方部落虽然失败了,但南方文化并没有绝迹和湮灭,而是作为一种与北方文化相对立的异端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并不时燃放出一段光彩。如果说《诗经》代表的是北方文学,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那么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是南方文化的化身,流淌着浪漫主义的神韵。正如王逸《楚辞章句》中所说的楚人信巫,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这种激情激发了屈原的灵感,刺激了他的无穷无尽的想象,丰富了他的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确立了史官的权威和绵延不断的修史传统。
后来则有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立和分庭抗礼。南朝文学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南朝民歌更是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再后来则是南北文学走上合流,这种合流促成和孕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而元杂剧作为北方文学的代表,其音律、曲调都不同于以南戏、明清传奇为代表的南方文学。
从美学上说,北方文化代表壮美,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慷慨激昂,正所谓铁马秋风塞北;而南方文化则是优美的化身,弥漫着阴柔之气,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正所谓杏花春雨江南。从地形地貌来说,南方多山多水,山川秀丽,北方则以平原、草原为主,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饮食结构来说,北方是麦黍文化,南方是稻作文化。
从思想形态上说,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系统,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道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南方文化,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而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形态和文化发展趋势。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标志着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文化的中心在北方中原、华北地区,这里的重要自然景观是黄土和黄河,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哺育中国文化的乳汁,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正统文化的底色就是黄河文明,或称黄土文明。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如西京长安、东京汴梁、北京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华夏黄土文明或叫黄河文化的凝聚点和扩散中心。
20世纪,北方文化有了五四运动的辉煌后,政治和文化的领导权就转移到了南方,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获得了中国文化发展潮流的领导权。20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意味着南方文化在拉动着中国战车;而长征更是从南向北一路播撒革命的种子,是南方文化向北方播撒现代福音;20世纪后半叶则有文化界劲吹东南风,港台商业文化从南方一路厮杀过来,演化成大众文化对北方精英文化的挑战。
(节选自徐衍主编《全球文化风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有删改)
6.关于中国南北文化,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周朝起至今,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北方视为蛮夷,其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
B.早期代表中国北方文化的《诗经》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而南方文化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流淌着浪漫主义神韵。
C.中国北方文化是麦黍文化,因而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而南方文化则是稻作文化,因而弥漫着阴柔之气。
D.中国北方文化系统儒家思想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而完全属于南方文化系统的道家思想则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称谓是远古南北文化对抗融合的遗迹,黄河与长江则从远古时期就形成了黄河、长江文明两大文化体系。
B.王逸的《楚辞章句》中说,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这种巫术文化可以激发屈原的灵感,丰富屈原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刺激屈原无穷无尽的想象。
C.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北文化的差别和南北文化的对立融合,而当南北文学走向合流后便促成和孕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
D.20世纪后半叶港台商业文化从南方一路向北方传播,演化成大众文化对北方精英文化的挑战。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帝打败了炎帝,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但南方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强大时还有可能压制着北方文化。
B.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化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民歌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南北文化基本上势不两立。
C.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根本原因是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
D.20世纪,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曾领导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潮流,如20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就表明南方文化在起引导作用。
参考答案
6.B 【解析】A项,从周朝起至今时间表述错误,至今属无中生有。C项,强加因果。D项,分析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中说从思想形态上说,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传统,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道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南方文化,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用的是更多地属于,因此不能绝对化地表述成完全属于。
7.B 【解析】B项王逸《楚辞章句》说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分析错误,偷换概念,原文说正如王逸《楚辞章句》中所说的楚人信巫,这只是陈述了一个信巫的事实,与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应该是作者的观点。
8.D 【解析】A项,强大时还有可能压制着北方文化属于无中生有,根据原文,应该是还不时地燃放出一段光彩。B项,理解文意有偏差,南北文化基本上势不两立分析有误,原文表达的意思是南北文化对立和分庭抗礼。C项,根本原因是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分析不完全正确,原文有很长的限制性表述,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系统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标志着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文化的中心在北方中原、华北地区,这里的重要的自然景观是黄土和黄河,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哺育中国文化的乳汁,可见根本原因应该是本段论述的重点内容思想形态,而不完全是首都的位置。
中国南北文化阅读答案
第四篇:基层公务员工资低为何不辞职
基层公务员工资低为何不辞职
我是一名县级部门的公务员,90年参加工作,工龄已经25年了,目前是正科级干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在平时的社交圈子中,这些年,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朋友问:“你是正科级干部,又是班子成员,一年的收入有十几万?”“我的天,我一年的收入接近10万的一半,有那么多就好了。”朋友说:“加上奖金、灰色收入肯定有那么多,不然,这么低的工资为何不辞职?”看到他这样说我,我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
现在我就来晒晒我的年收入吧!
我每月的基本工资是1260元,一年是1260元×13月=16380元,加上一年津补贴25000元,公休应休而未休167元×2倍×15天=5010元,年收入46390元,如果将国家给的住房公积金算在内的话,460元×12月=5520元,一年的总收入为51910元,但这460元加上自己缴的460元住房公积是到退休时才能兑现的,因此,每月实际领到的工资平均是(51910-460×2×12)÷12=3405.83元。可能你也会问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年终奖金和灰色收入呢?
年终奖问题:去年,审计部门到我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发现因前年单位搞文艺演出活动,为统一服装,单位统一购买了一套人均168元的服装,责令单位职工全部退款;因为自己工作出色,每年在上级的年终考核中,多项业务榜上有名,且有不少优秀奖,只是网上挂个通知而已,没有拿到一分钱奖金;在多年的县里考核中,单位获得一、二等奖多次,给予的奖金多的有10万,少的有6万,虽然说一定比例可奖给班子成员,但因财务制度规定不能用于奖金发放,因此单位没有一个人得到。
灰色收入问题:灰色收入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概念,如果说别人送的礼物、请吃饭折算成收入是灰色收入的话,那我又来晒一晒。作为一县级部门的班子成员,到乡镇调研、检查工作的时间是比较多的,一年大概不下15次吧,如果到吃饭的时间了,请我们一行吃点工作餐是肯定的(中国一般老百姓都保留了这种传统习惯),因为我比较细致,喜欢算成本,因此我初步算了下,大概人均不会超过30元,因为我不喝酒,加上工作时间不喝酒的规定,随行人员一般也不喝酒。单位有时召集部门和乡镇的同志开会,一般会请离家远,无法回家吃饭的同志吃点便饭,作为召集人自己会陪同,但标准都是不超过30元的标准的;至于送礼物的事情,我工作20多年,至今还保持着没收过一次礼物的记录,在这上面我还是个“处”,其他单位的人收过礼物没有,我不知道。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与我朋友问的同一问题,那就是,你说工资这么低,多半是没说实话,不然你为什么不辞去公务员职务。
我要肯定地告诉你,如果我年轻10岁,就是30多岁的话,我早就辞职了,现在不能辞职当然有我自己的原因了,下面让我来告诉你。
一是年龄偏大。本人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出生的,已经离50岁不远,企业招工首要条件就是35岁以下,如果辞了职,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
二是所学不适企业要求。本人是上世纪80年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学习的是文字、数字方面的专业,不适合当今用人单位需要。
三是身体状况欠佳。本人自加入公务员队伍后,长期与文字和数据打交道,体力锻炼缺乏,无法进行较重的体力劳动,不能从体力方面找钱。
四是离退休时间不远。按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工龄满30年,自愿申请退休的可提前退休,所以想再熬几年可提前退休。
还有其他一些如家庭等因素,暂且不表,如果我能年轻10岁,肯定辞职。我目前不能辞职,就只能安心地把工作干好。
第五篇:当前为何还要稳定低生育水平[最终版]
当前为何还要稳定低生育水平
人民日报对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 翟振武
记者 李晓宏
2013-1-14 6:13:19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1月14日 13 版)
【新闻背景】
1月14日,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将在京召开。会议围绕十八大报告的相关精神,深化发展认识,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在连续10多年保持低生育率水平后,我国是否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如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发生?
【核心观点】
观点一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并不是稳定的。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旦放弃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肯定会大幅度反弹。
观点二
现行的政策根本就不是独生子女政策,而是包含了一孩、一孩半、二孩、三孩多样政策的一个政策体系。
观点三
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种,从它形成的时候开始,一直就处在与时俱进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中。
一 问 计生国策为何还要坚持
记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了低生育率的水平,有人担心我国将来是否会遭遇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低生育率危机。加上老龄社会渐行渐近,这种情势下,是否还需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翟振武:当前,我国人口增长势头虽然趋缓,但受人口惯性增长的影响,每年新出生人口1600万左右,预计未来20年总人口还将增加约1亿人。
在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随着人口总量的继续增长,本已十分紧张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的问题日益凸显、相互交织,所呈现出的复杂局面,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遇到过的。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持续紧张的状况不会根本改变,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记者:如今,还需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吗?
翟振武: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中国目前所达到的低生育水平,并不完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甚至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一个国家生育率水平的高低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规律是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城市化水平越高,生育率水平越低。目前世界上生育率低于2.0以下的国家,2011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普遍超过3万美元,城市化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教育水平等也很高。
中国目前的人均国民收入(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才6890美元,城市化水平才51%,但中国目前的实际总和生育率却已降到1.6左右(估计值),比法国和英国还要低许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超前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下降并维持在更替水平(2.1)以下。
也正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目前的低生育率水平,所以中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是稳定的。除了个别一些非常发达的大城市外,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旦放弃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肯定会大幅度反弹。因此,要想稳定住低生育水平,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二 问 “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属实吗
记者: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逐步完善政策”,有人理解为“这是要取消独生子女政策的信号”,该解读是否准确?
翟振武:这是对计划生育政策历史和现状不大了解的表现。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在多数城市地区实行一孩政策;在多数农村地区实行一孩半政策(第一胎是女孩的家庭可以生二胎);在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二孩政策;在部分牧区、山区实施三孩及以上政策。
中国在1980年至1984年确实实行过一段时期的独生子女政策,但在1984年已经调整为现在的政策框架。现行的政策根本就不是独生子女政策,而是包含了一孩、一孩半、二孩、三孩多样政策的一个政策体系,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取消独生子女政策”一说。
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种,从它形成的时候开始,一直就处在与时俱进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如取消对生育一胎的准生审批,允许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二胎,部分省取消一二胎之间生育间隔时间的限制,允许再婚夫妇生育二胎或三胎等等,都是过去十几年中调整和完善的结果。
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逐步完善政策,是指统筹考虑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相关因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政策,同时推动完善婚姻家庭、优生优育、性别平等、人口迁移分布、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现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努力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其含义非常丰富,不可简单理解为“取消独生子女政策”的信号。
记者:“完善政策”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翟振武:“完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着眼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统筹考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坚持和完善生育政策。
二是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立奖励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以及国家法定奖励政策的标准,推出更多的人口计生民生项目,促进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有机衔接,保障和改善计划生育家庭民生,使他们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是建立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等服务,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 问 怎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记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率不断攀升。在防治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国家还应出台哪些举措?
翟振武:生育出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个家庭的期盼。近几年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多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1年约为153/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缺陷患儿绝对数量多,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国际研究显示,出生缺陷儿中约30%在5岁前死亡,40%为终身残疾,只有30%可以治愈或纠正。出生缺陷的发生,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
社会发展成本。据测算,我国每年仅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诊治费用高达126亿元。
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加大对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普及优生科学知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国家人口计生委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发挥组织网络健全、直接面向家庭的优势,积极探索孕前预防、人群预防的新模式。
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与财政部在18个省的100个县,启动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为符合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包括流动人口),免费提供19项检查服务。2012年,项目县增至1714个,占全国的60%。目前,已累计有近1000万名计划怀孕夫妇接受了检查服务,筛查出的风险人群全部获得了针对性的咨询指导、治疗和转诊等服务。目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群众优生知识水平明显提高,优生意识显著增强,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各地也结合实际,打造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生服务品牌,如广东、广西、海南针对地中海贫血高发的状况,实施了“地中海贫血孕前预防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