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教育行为课程》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6:3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稚教育行为课程》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稚教育行为课程》读后感》。

第一篇:《幼稚教育行为课程》读后感

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深受陶行知先生的影响,主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他一生为幼儿教育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著作也很多。假期中学习了他晚年所著的《幼稚教育行为课程》的几篇文章,从中了解到张先生一些基本的教育思想。

1、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

课程是什么呢?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看法,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在早时,张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但是,张雪门先生并不把所有的自然经验都看作课程,张认为:课程是有选择的经验,是有价值的经验。

到60年代,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什么是行为课程?张说:“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幼儿的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应是实际行为,如扫地、抹桌、整理、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都应让他们实际去操作。“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拖驮环境的能力。”说得多好啊!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表演,然而都代表不了实际的行为!

2、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张雪门认为,可以构成儿童课程来源的直接的活动有如下四种:儿童自发活动、。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生的活动、儿童与人事间接触而生成的活动、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因此幼儿园的课程是为幼儿所设计和准备的,应能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课程必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他的思想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有很大的相似,都提倡“生活教育”。因此课程的内容就是要来源于儿童,来源儿童的生活、兴趣、探索、谈话和争论。教师可以通过倾听,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并作为一个活动主题,然后由教师和儿童一起制订活动的计划和过程,在幼儿自然的生活中促进他们的发展。如在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中,孩子们尝试在小刀、刨、食品粉碎机等工具的帮助下,制作蔬菜食品时,老师发现,由于幼儿平时很少接触这些小工具,不能正确地使用小工具,但他们却兴趣很高地切切黄瓜,刨刨胡萝卜,围着粉碎机研究怎么样榨汁……为了满足幼儿探究的愿望,学会小工具的正确用法,提高自我服务的技能,提高相应的自护能力,有条件地话,我们可以创设活动室“小厨房”,在里面添置了各种厨房用具和材料。在这里,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学习正确地使用刀、刨等小工具,学习如何安全地使用微波炉、榨汁机等家用厨房用具,还可以学习调制新鲜果汁、制作蔬菜色拉,爆爆米花、烘烤小饼等等,相信这样的活动是幼儿感兴趣的,也是有价值的。

幼儿的一日生活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活素材。在仔细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之间隐藏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幼儿个体存在的,比如情绪不稳定、有不良的卫生习惯等等;有些是相互之间的交往中存在的,如缺少合作,以自我为中心、有攻击性行为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于是,我们老师就可以这些问题进行归类,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创编教材,进行有意识地引导。例如:针对缺少合作意识可以创编活动《合作就是力量》。活动以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在中心环节“操作体验”中,老师安排了三个游戏“夹球接力”(两人合作);“多人木屐”(3~4人合作);“踩报纸”(多人合作),让幼儿在合作难度逐渐递升的游戏中,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地与人合作。

抓住一日生活中偶发的事件,作为教材,进行生活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小汽车开到了钢琴底下,怎么拿也拿不出来,这时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汽车拿出来?再如蝴蝶偶尔飞进了教室,随着孩子们兴趣的激发,“美丽的蝴蝶”主题又产生了。

像这样的教育契机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发生的事情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具有教育的价值。只要我们能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用一颗充满热情的心去体验,就能捕捉到许多的活教材,随时积累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第二篇:行为课程读书笔记

《行为课程》读书笔记

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是和陈鹤琴同代人,都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作下了极大的贡献,并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台湾的幼教界颂称为文教典型,笃学博约。他的幼稚教育思想,深受陶行知的影响,认为“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强调“教学做一” 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儿童,为幼教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他注重实践,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幼稚园、幼稚师范最基层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孜孜不倦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感染了我,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本书内容是包罗万象的,主要包括一些行为课程的课程标准,组织法,教具和玩具的采集和使用张雪门的课程思想等等很多,但是我印象最深,帮助最大的是其中的2个章节就是课程的标准和组织法,其中我的收获很多。

读后让我联想到以后的幼教工作,我们快要毕业了,很快就要实践着具体丰富、生动的教育活动,会有很多的感受和经验,如果我们也像张雪门幼儿教育家一样做个有心人,抓住问题、找准切入点进行研究,或向书本学习,或向他人学习,我觉得向他人学习是个很重要的学习渠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就象本学期我参加的一个大班歌唱活动<<动物猜谜歌>>,在自己反复琢磨的情况下还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自己其实并没有发觉到点子上,在提问的设计上,教材的分析上,在情感的体验上等等。所以在第一次讲给老师听时,说课过程中十分的差强人意,错误百出,审视一下自己,在自己的经历中提取有价值的东西。可是当别人给你一点新的引领和启发的时候,忽然觉得茅塞顿开,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来设计和安排,然后我在试一下,看看说课,讲解的效果,我觉得就是这样来进步的,不要做井底之蛙,在日常的学习中写一点学习,听课反思,与心灵对话,做个主体的人,学会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敢于挑自己的“刺”,主动澄清和质疑自己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信念。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让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地调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再着,结合我们现代幼儿教育的思想,结合我们的新<<纲要>>的教育思想, 其实很深刻表明了我们<<纲要>>的思想,只是纲要中的语言更加精练,更加科学性,一个语言直白,这个是因为年代的关系,联系到当时是多么超前的一本幼教书籍, 结合我们现在新<纲要>的精神,体现了以下几句话: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长期的发展。

我在书中特别摘抄了以下几段文字: 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张雪门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那么,儿童的直接的活动有那些呢?张雪门认为,可以构成儿童课程来源的直接的活动有如下四种:

1.儿童自发活动;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产生的活动;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产生的活动;

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等等,一些经验性的语句数不胜数,还有待于我们细细品味.整本书籍就象一个宝典一样,有包罗万象的内容,有各种各样的教学的技能,又有方法不一的取材方式,适用与孩子,也适用于老师,读后让我们新一代的幼教工作者细读,思考,实践,希望在我们以后的幼教的工作中能结合理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幼教天地.

第三篇:行为金融学课程总结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专题

——行为金融学课程总结

学号:

姓名: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专题

——行为金融学课程总结

摘要:行为金融学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萌芽于19世纪50年代。行为金融理论是将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它分析人的行为、心理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心理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早在1951年,美国商务学教授O.K.Burren发表了《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成为最早提出将心理学和金融学结合研究的学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一批心理学发展成果成功引进金融学领域,行为金融学才渐渐受到经济学家的瞩目。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行为经济学家Daniel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家VernonL.Smith,从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极大关注,并在近年来得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经历了经济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三个阶段。该理论对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市场异象做出了合理解释,尽管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我国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还处于引用和介绍阶段。不过,该理论在中国必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现实意义。关键词:行为金融学、理论模型、发展前景

一、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发展及基本观点

1、行为金融理论的产生

传统金融学以投资者理性和市场无摩擦假设为前提,构建了有效市场假说,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等一系列理论成果,从而构建起传统金融理论的宏伟大厦。

然而,金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现象不能被传统金融理论所解释,如股权溢价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小公司效应、日历效应、羊群行为等等。大量异象的出现使传统金融学遭受到巨大的冲击,研究者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看似完美的传统金融理论。传统金融学是以投资者理性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投资活动时,总是理性地做出使自己效益最大化的抉择,然而,现实中的投资者行为却与完全理性假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理性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提出质疑,转而开始关注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对投资决策产生的作用,并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来探讨金融问题,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2、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1951年,Burrell发表了《投资研究实验方法的可能性》一文,1969年,Bauman又发表了《科学的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两篇文章都呼吁把心理学和金融研究相结合。同年,Slovic从行为的观点发表了一篇关于投资过程的详细研究。接着,他在1972年又发表了这个领域第一篇启发性的论文《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这个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晚期,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也遭遇到了经济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一样的低潮。这是因为标准金融理论体系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标志着行为金融复兴的是1985年DeBondt和Thaler合作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此后,Shiller,Kunreuther,Lakonishok,Statman和Shefrin以及其他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他们有关行为金融的研究成果。20世纪90年代,就是行为金融学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的研究论文不胜枚举,对标准金融理论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学术界一般把DeBondt和Thaler在1985年的工作作为行为金融领域的正式开端。

行为金融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复兴,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标准金融体系虽然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是,实证证据表明现有的金融理论仍然存在一些基本的缺陷,而行为金融能够在某些方面弥补这些缺陷;其次,整个主流经济**流是越来越转向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再次,卡亨曼和特韦尔斯基提出的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用更现实的行为假设提出了一个取代主观预期效用(SUE)的决策模型。卡亨曼和特韦尔斯基在行为金融理论的确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及其追随者把心理学的研究与经济学相结合,处理了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决策的问题,从而为行为金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观点

作为一种金融理论,只有考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人的有限理性,才能对现实资本市场做出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解释。行为金融学修正了理性人假设的论点,指出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情感及偏好等心理方面的原因,投资者无法以完全理性人的方式做出无偏差估计。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现实中的人并非像传统金融理论所假设的一成不变、感情中立或属于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个人认知的局限决定了人类存在着许多理性之外的情绪和决策,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利他主义、公益道德、行为定势、偏见歧视以及其他观念都会引导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例如股市中时常发现市场的变化不是因为公司的运营情况,往往是由于投资者的情绪、信心等心理因素的变化。行为金融学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的作用,并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弥补了传统金融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简单地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证券市场价格变化的不足。从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过渡到有限理性的社会人,行为金融理论指出,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往往是追求自己最满意的方案而并非最优方案。当然,尽管行为金融学是以有限理性的人类行为为根本前提,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前提不同,但其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金融学理论,而是在接受其人类行为具有效用最大化取向的前提下,对其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丰富其分析问题的视角,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以往被传统金融理论抽象掉的人的感性部分回归到金融分析当中。

二、行为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及模型

1、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又名期望理论,由心理学家Kahneman和Tverskey于1979年提出,并在其后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正。它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主要解释传统金融理论中的理性选择与现实情况相背离的现象。

行为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投资者的决策并非是理性的,其风险态度和行为经常会偏离传统经济理论的最优行为,并得出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不仅存在直觉偏差,还存在框架式依赖偏差的结论。以下三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第一,确定性效应。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总是相对高估确定事件的结果,而相对低估可能发生的事件结果,尽管二者的期望一样,投资者总是偏好于确定性事件。这就导致投资者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更倾向于接受确定性的盈利,表现为风险规避;而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时,更加倾向于冒险赌博,表现为风险偏好。第二,反射效应。投资者在盈利时具有风险规避的决策特征,在亏损时具有风险偏好的决策特征,心理学实验说明投资者在面临盈利和亏损时对待风险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第三,分离效应。决策者在决策时存在短视,也称为分离效应。投资者在面临一系列决策时,将整个事件按不同方法划分阶段,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导致投资者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称之为偏好的分离效应。

前景理论将人的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首先,编辑是对所给出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事前分析,从而得出简化的重新描述,使决策任务变得容易。投资者使用获利或损失来感受结果,而并非使用财富,获利或损失以一定的参考点来比较。然后,对各种编辑的可能性进行评价估值,选择价值最高的情形。评价估值过程中,期望理论用价值函数v()和概率评价函数л()来联合决定人们对风险的态度。价值函数v()是以获利或损失而不是财富来衡量效用,概率评价函数л()用来评价事件发生的概率,此概率是投资者的主观概率。如果事件可能出现两种结果x和y,且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p*q

和,则总效用函数为:U(x,p;y,q)=n(p)v(x)+л(q)v(y)。如果用横坐标表示获利或损失,纵坐标表示效用,价值函数则为S型曲线。且该曲线在面对获利的时候是凹函数,曲线斜率较小,投资者表现为风险回避,说明投资者在获利的情况下的决策趋向于保守;在面对亏损的时候曲线是凸函数,曲线斜率较大,投资者表现为风险偏好,说明投资者在亏损的情况下的决策倾向于冒险。

2、有限套利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为证券市场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理想目标,但其前提条件过于理想化,且没有涉及到非信息因素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其中,套利是保证有效市场成立的必要条件,每种股票必须有非常近似的替代品才能保证该结论成立。传统金融理论假定套利是完全的,换言之,市场机制总是能够通过精明的套利者迅速纠正任何错误定价。然而现实市场环境中,该基本假设往往难以成立,从而降低了许多标准金融理论对现实经济世界的解释力,因此对这一基本假设的弱化促进了有限套利理论的诞生。

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论点是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市场不完善、投资者非理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套利者行为受到限制,无法完全甚至不能纠正市场价格的偏离。套利受到限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市场不能提供完全替代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市场并不能提供合适的替代证券,大量的证券没有替代组合,所以套利者无法进行无风险的对冲交易。第二,噪音交易者风险。当噪音交易者造成证券价格偏差,套利者是否能消除这种偏差,还要看他们有无能力击败噪音交易者。然而噪音交易者心态的变化不可预期,所以存在着风险。第三,时间的限制。对于噪音交易者的错误估价,如果套利者持有证券的时间长于前者维持错误心态的时间,则市场还可在套利者的控制之下,如果短于这一时间,套利者将无法击败噪音交易者。第四,出资者的限制。套利者所用的资本金并非完全是自有资金,而出资者不可能完全了解套利者的具体操作思路及过程,只能根据套利者过去的收益情况来理性选择投资或撤资。如果业绩不佳,套利者的资金来源可能受到限制,甚至会面临被撤资的危险。

3、行为金融理论模型

行为金融学从其理论基础出发,根据有限套利理论提出了DSSW模型,针对投资者的心态特征提出了BSV模型、DHS模型和HS模型。同时,在有限理性的假定下,行为金融学引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修正,相应地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

1)噪声交易模型

1990年,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不可预测性对资产价格产生的影响构造了DSSW模型,又称噪声交易模型。金融市场中的噪声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导致股票均衡价格与其内在价值偏离的、与投资价值无关的虚假或失真的非理性信息,包括市场参与者主动制造的虚假信息和其自身误判的信息。金融市场中,这种不具有内部信息却非理性地根据噪声来交易的投资者称为噪声交易者。DSSW模型解释了噪声交易者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其能够赚取更高预期收益的原因。该模型中,风险资产的价格取决于外生变量和噪声交易者对现在与将来错误认识的公开信息。理性交易者出于对投资错误定价的资产而可能受损的担心从而放弃套利的机会,不与噪声交易者的错误判断相对抗。噪声交易者在使市场价格明显偏离内在价值的基础上,获取比理性投资者更高的收益。新进入市场的交易者因示范效应和后悔规避心理纷纷模仿噪声交易者,从而噪声交易者占据了市场的优势,风险资产的价格则随噪声而波动。

2)基于心态的投资者行为模型

1996年,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建立了BSV模型,将投资者进行心理投资决策时存在的心理判断偏差分为典型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典型性偏差导致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而忽视产生这些数据的集体特性;保守性偏差导致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情况变化修正自己的模型。BSV模型可用来解释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1998年,Daniel,Hersheifer和Subramanyam建立了DHS模型。该模型将投资者分为信息交易者和非信息交易者,非信息交易者不会产生判断偏差,但股价是由信息交易者决定的。信息交易者产生两种偏差:过度自信偏差和自我归因偏差,过度自信导致他们夸大了私人信息对股票价值的决策权重,自我归因导致他们降低了公共信息对股票价值的决策权重。当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对于私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就导致了短期的股票价格趋势的持续,以及长期的股票价格的修正,因为公共信息最终会战胜行为偏差。1999年,Hong和Stein建立了HS模型,又称统一理论模型。该模型将市场上交易者分为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消息观察者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分析预测股票价格,并且私人信息在消息观察者之间扩散,其局限在于投资决策完全不依赖于当前或过去的价格,因而会产生反应不足。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利策略来利用消息观察者的反应不足,结果恰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度反应。该模型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统一归结为关于内在价值信息的逐渐扩散。

3)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1999年,Shefrin和Statman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来替代马柯维兹的均方差组合理论。均方差组合投资者将资产组合看成一个整体,他们在构建资产组合时只考虑不同证券之间的协方差,并且他们都是风险厌恶者。行为金融组合则是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结构的资产组合。资产组合金字塔的每一层都对应着投资者特定的投资目的和风险特性。行为金融组合理论较之方差组合理论更为合理,和目前十分流行的风险价值(VAR)构筑资产组合的方法达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致。

4)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构筑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作为传统金融学中CAPM的对应物,成为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内容。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将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以及两者在市场上的交互作用同时纳入资产定价框架。模型中,证券的预期收益决定于其行为贝塔,即正切均方差效应资产组合的贝塔。由于噪声交易者对证券价格的影响,正切均方差效应资产组合并非市场组合,证券价格不仅仅是信息的函数,而且是噪声交易者的信念、情绪和反应的函数。

三、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相对于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所提出的各种主张更加符合实际。它对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市场异象做出了合理解释,但它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与不足。鉴于行为金融学还尚未建立自己完整的框架,也没有一个赖以建构金融学大厦的基石。而传统的主流金融学有统一的、推理严密的、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上的体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行为金融学要想完全取代主流金融学的位置,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未来的金融学应该是结合现代主流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优点,相互借鉴与完善,以更加符合人们实际需要,并将对人们理解金融证券市场运作和预测未来走势有更好的借鉴作用。实际上,金融行为的复杂性正在于其过程与结果中理性成分与非理性成分是混杂交织的。行为金融学与主流金融学之间的共同之处也为二者将来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而它们的基本分歧也决定了各自的主攻方向依然不同。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籍心理学家卡恩曼教授,之所以颁奖给他实际为了表彰其“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的结合,从而解释了如何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与决策。”获得诺贝尔奖的青睐,对行为金融学将融入主流金融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管本学科有多么不成熟与幼稚,对它们的认可就会给主流金融学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行为金融学的涌现给金融学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活力,也得以让人们重新审视与反省主流金融学。这个也许预示着金融学革命的即将到来。

四、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进展

经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这两者传入中国时间还很短,因此,我国学者对本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不过,由于本理论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有志之士投身于行为金融和经济心理学的研究。2000年,俞文钊等人编著《经济心理学》一书,在2004年俞文钊著有《当代经济心理学》。刘力、黄兴旺、朱楚珠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应用。黄树青从对比的角度认识了行为金融学和现代主流金融学的论证问题,并且分析这两个派别的各自优势和劣势,认为两派将会在斗争中融合,并且对行为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作了精辟的论述。刘志阳指出了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阶段:(1)早期阶段(2)心理学行为金融阶段;(3)金融学行为阶段。并认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是:(1)期望理论;(2)行为组合理论。刘达锋(2003)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的最优投资行为进行了研究。

值得肯定的是,行为金融理论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投资实践需要有基于中国实际的行为金融理论的指导。但是,我们在发展行为金融学的时候一定得认识到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注重结合“中国实际”。行为金融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只有认识到这样一点,行为金融学在中国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结论

对于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Shiller做出了非常乐观的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金融学将越来越不能被看作金融学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支,而是会逐渐成为严肃的金融理论的中心支柱。可见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性以及未来与主流经济学融为一体的趋势。作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和重要研究方向,行为金融学并不是对传统金融学进行全盘否定。简单地说,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行为金融学添加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金融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突破了传统的最优决策模型,使对投资者的决策研究方向从“应该怎么做”转变为“实际该怎么做”,从而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然而,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理论和模型的出现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如同传统金融理论统一的理论体系。在现有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整合和发展为一套统一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是接下来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行为逻辑学读后感

学习形式逻辑学的心得体会!(作用和意义)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我们可以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在某种意义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因为它所处理的题材,不是直观,也不象几何学的题材,是抽象的感觉表象,而是纯粹抽象的东西,而且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回溯到纯粹思想,紧紧抓住纯粹思想,并活动于纯粹思想之中。但在另一种意义下,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最易的科学。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熟习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同时又是最简单、最初步的,而且也是人人最熟知的,例如:有与无,质与量,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一与多等等。但是,这种熟知反而加重了逻辑研究的困难。因为,一方面我们总以为不值得费力气去研究这样熟习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观念,逻辑学去研究、去理解所采取的方式,却又与普通人所业已熟习的方式不相同,甚至正相反。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使人在头脑中得到真正纯粹的思想,因为这门科学乃是思维的思维。但是就逻辑学作为真理的绝对形式来说,尤其是就逻辑学作为纯粹真理的本身来说,它决不单纯是某种有用的东西。但如果凡是最高尚的、最自由的和最独立的东西也就是最有用的东西,那么逻辑学也未尝不可认为是有用的,不过它的用处,却不仅是对于思维的形式练习,而必须另外加以估价。

形式逻辑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中叶以前的形式逻辑主要是传统逻辑,19世纪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形式逻辑,通常称为数理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

形式逻辑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于词项和命题形式的逻辑性质的研究、思维结构的研究与必然推出的研究,它提供检验有效的推理和非有效推理的标准。它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是人类认识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出现思维方法。

形式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思维形式的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在开始学习形式逻辑的时候,我了解到了什么是概念?知道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概念和语词有密切联系。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只有借助语词才能形成、存在和表达。概念是语词思想内容。表达一定概念的语词才有具体的含义。而且现在还知道了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中反映的对象的总和。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则他的外延越小;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它的外延越大。

举例说明内涵与外延:企业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其一定目的,而合理地组织人与物的因素,有计划地指挥、调节和监督其经济活动的各种职能的总称),主要包括(计划、生产、技术、设备、物资、劳动、成本、财务等方面的管理)。第一个括号中的文字是“企业管理”的内涵,第二个括号中的文字是“企业管理”的外延。

根据外延的不同,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内涵的不同,概念可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清朝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乾隆皇帝要将一批禁书焚毁,纪小岚因爱惜书籍想把他们保存下来,于是,他对乾隆说:“恳请皇上流下四本书,赐予我。”乾隆没多想,就答应了,问他要哪四本书。纪小岚不紧不慢地说:“《经》《史》《子》《集》这四本书。”乾隆没办法只能将这些书都交给了他。纪小岚故意将“四本书”这个非集合概念说成“《经》《史》《子》《集》”这样的集合概念。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北京大学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所以,北京大学也是分布在全国各地。这句话显然是错误的。“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的“高等院校”是集合概念,“北京大学是我国的高等院校”中的“高等院校”是非集合概念。这里把同一语词表达的两个不同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犯了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错误。还有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类。相容关系又可分为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不相容关系又可分为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举例如下:小说和剧本都是文学作品。“小说”和“剧本”是反对关系。“小说”和“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是属种关系。

另外形式逻辑的根本作用是帮助人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形式逻辑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一形式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新知识和更好地学习以有的科学知识; 二 形式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表达思想; 三形式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有力地批驳诡辩。

一个人失去逻辑思辨能力,就失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灵魂。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逻辑学对我还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学习逻辑之后,我所理解的研究逻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规定一个人与人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标准,它并不一定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出的话更容易被人理解,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完全按照逻辑学的定义和规则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虽然也是“逻辑”,又是逻辑学产生的根源,但是还是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同,个人的逻辑可能包含逻辑学也可能只是有一部分和逻辑学有交集,我们经常不仅通过逻辑来体会他人的意思表述。逻辑学的效果在于可以让按照逻辑学规则组织语言的双方尽量准确地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对于学术性的交流非常的有好处。

第二,逻辑学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前提是同一思维过程,这个假设实际上是很难确实达到的,要求两个拥有自由思维的个体对于一个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拥有完全相同的认识我总觉得好像很不容易,因此我理解这个前提应该是个尽可能接近的假设,总之越接近双方交流出现的偏差可能就越小,而理论探讨则可以假设成最佳状态。

逻辑学作为人们进行思维所必须运用的思维工具,是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的,它对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

l、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水平有很大差异。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越强,对知识的理解越透,掌握的越牢固,运用得越灵活。因此,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百。学习逻辑学可以使人们由自发地上升为自觉地运用逻辑形式进行思维活动,这对防止和纠正错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获取新知识。学习逻辑学,可以帮助人们根据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实知识,经过正确的推理,推出新知识,这是认识世界所不可缺乏的逻辑环节,是获取正确知识的必要条件。

3.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表达思想。思维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思维合乎逻辑,表达才能清楚正确和鲜明生动。“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毛泽东语)

4.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分析大量材料,处理众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学习逻辑学的根本意义,是训练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具体来说,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主要有:

第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从已知进到未知。第二,有助于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想。第三,有助于揭露谬误,驳斥诡辩。

第四,有助于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逻辑学的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第五篇:财富行为读后感

《财富行为》培训分享有感

这次由部长传达的鲁柏祥博士关于《财富行为》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感觉鲁柏祥博士授课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从耳熟能详的生活小事入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充满激情。

鲁柏祥博士在讲座中提出财富行为其实就是个人在企业中的生存之道,而生存之道又包括4个方面:勤奋、敬业、忠诚、自信。其中我对鲁柏祥博士对于员工要怎样做到敬业的讲课内容印象尤其深刻。

什么是敬业?忠于职守、有责任心、一丝不苟、自动自发。一个员工要在公司这个大环境下生存首先要忠于职守,因为每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都是靠员工的忠诚来维持的。其次是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有多大,才可以走多远,对工作要认真、负责,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成为一名合格员工的首要条件。最后要一丝不苟,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要力求完美,尽职尽责,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应付了事,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那么我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加强学习。

职业素养是靠每个人不懈的努力来提高的。掌握本岗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不止这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也在不断进步,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在不断更新,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老化得很快,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会落伍。平时王总也经常教导要进步。进步的第一点就是学习。针对本职工作,可能现在的水平对现在的设备是足够了。但是将来呢?对于新的机器、新的设备,认识不够就会产生茫然。就比如公证处的H3C路由器,由于它有硬件防火墙和转发规则,平时我接触的都是一般的路由器,所以当我第一次去设置的时候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在他们的网管配合下才完成了设置。像这种没碰到过的设备,在一些保密要求比较高的企业使用的比较普遍,比如我们5楼的和10楼的,对于这种问题,就是因为自己的知识还不够引起的,针对这种问题,通过和他们企业的网管多交流多学习,我已经能够熟练的配置他们的设备。但是新的设备更新的很快,如果下次再碰到没使用过的设备应该怎么办呢?和熟悉此设备的人学习是一种方法,其次我们要利用我们网络的优势,在网络上学习新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只有掌握更多的方法,对于以后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当然,学习还包括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这样提高自己的学识学历就必不可少,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业余时间上夜校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其次要求真务实。

从实事出发,紧扣上级的指示,领导说的都是方向,我们要紧跟领导的步伐,尽快达到领导的指定目标。对于领导的要求要提出可行的几种方案供领导选择,对于领导选择的方案要JUST DO NOW---立马做。这一点,我以前做的还有欠缺,想不到领导所想,好像就是领导给我做我才做,以后必须要更该,要处处想到我还有什么可以为领导做,我还有什么可以为领导减少负担,我还有什么可以让领导放心。

再次要重视团队合作。

在工作上,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同其他同事斤斤计较;不要随便议论别人;与同事一起合作时,遇到观点不同时,应当面提出建议性的意见,尽可能不否定对方;与同事要友好相处,不能搞小团体。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不怕承认,怕的是你抱着自私的本性不放,不懂得用高尚的信仰来改造、充实自己的心灵。其实,只要你敞开胸怀,你就会发现,虽然人无完人,但任何人也绝不会是一无是处。懂得欣赏别人优点的人,才会让身边的人快乐,才能让自己幸福。我们是物业管理公司,平时最多的就是入租公司的搬进搬出,每一次进出都要和租赁部、物业部一起现场协调,但是有时候沟通不到位就会引发尴尬。比如,今年4月份的搬迁,由于协调不到位,使得客户意见很大,虽然最后事情完美解决,但是这毕竟是事后解决的,要是事前就解决了那不仅皆大欢喜还不麻烦领导,所以对于此类事情,我要加强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力度,并且要把整个大楼的公司看做是一个团体,要和他们加强沟通,增加友谊。

然后要对工作一丝不苟。

细节对成功至关重要。细节来自于制度、用心、习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比如23楼商业地产的办公室和梁部长办公桌布线,能隐藏的精良影藏,不能隐藏的要做的整齐、整洁,要看上去美观大方,给人的感觉就像那个东西就只能放那才感觉舒服,不别扭,所以我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管理自己,并且要严守纪律。把这种行为变成习惯,才能成自然。自然之美才能体现完美。

最后要自动自发。

一切都要主动。机会的敲门声很小,这就要取决于是否主动去聆听,是否主动是做。所以我要尽责、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工作,并且要主动地寻找任务,完成任务。

鲁柏祥博士对企业管理有深入研究,观点独到。他对财富行为的演讲使我对我在公司的定位和目标更加明确,我们只有紧紧围绕在以王总为核心的领导层周围,勤奋敬业,忠诚自信,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才会有所发展,才会前途光明。

下载《幼稚教育行为课程》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稚教育行为课程》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IT职业行为优化课程感受

    IT职业行为优化课程感受新学期有新课程,这学期也不例外。《IT职业行为优化》就是我们这学期的一门新鲜的新课程,这门课程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对职业行为的培养和优化,并突破了职业......

    会计行为论读后感

    会计行为,行为的艺术 ——读《会计行为论》有感 大一的暑假,我选择阅读的书籍是林钟高的会计行为论一书。这个暑假也因这本书而充实。 阅读完前言我懂得了:行为会计是行为科学......

    《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老陆《行为经济学讲义》是由汪丁丁在北大上课的讲义汇编而来的,很多语言都是口语化表达,让人读起来很轻松。而且这种表达方式是在一种无压力,自由状态......

    新教师课程读后感

    Actually after reading chapter 4 on the book Learning Teaching,I benefited a lot from it. Chapter 4 is mainly about activities and lesson. Concerning activities......

    课程论文读后感

    大学语文论文邱思雨课 程 论 文 题目:读《落泪是金》暖暖夏日,带着满心的欢喜与期待,我们踏入了大学之门。今天,手中的一本何建明著的《落泪是金》却让我的心情无比沉重。 这是......

    《智慧课程》读后感

    《智慧课程》读后感403班聂杨柳家长女儿小时候经常在我的故事声中入眠一直让我很有幸福感。感觉很长时间没有给女儿讲故事了,想来不是不想讲,而是以前积累的故事讲完了,不学习......

    远程教育课程读后感

    远程教育课程读后感 (后塍高中 宋晶) 通过远程互联网,我学习了以下课程: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新课程培训-高中化学、有效备课 —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在这三个课程中我......

    课程理论读后感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读后感 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即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的问题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