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头羊之争》读后感
读《头羊之争》有感
陈敬扬
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现在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将来我们会为人父母、成为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科技工作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所处环境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角色,调节角色的行为。不仅我们是这样,动物们也是如此。
《头羊之争》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羊群的老头羊,年事太高,离开了羊群,但是羊群必须要有一只头羊,统麾臣民。不然的话,群体就会失去主心骨,变成一盘散沙。老头羊死后的第三天早晨,白镰刀和黑丝瓜两只羊之间就爆发了争斗,白镰刀头上的两只羊角色泽乳白,扁扁弯弯,像把镰刀;黑丝瓜头上的角墨黑如玉,扭得像根丝瓜。它们都是四岁龄的大公羊,身强体壮,野心勃勃。
两只公羊面对面站在草地上,先是摇晃羊角,发出粗鲁的叫声,企图用炫耀武力吓倒对方。这招不管用后,便用羊角用力撞击对方,使他们两败俱伤。
就在这时,突然山顶传来咩咩咩急促的羊叫声,大家都仰头张望,原来是一只金雕正在袭击一只名叫红蹄子的小羊羔。金雕在鸟类中地位类似走兽中的老虎,田之骄子,凶猛无比。金雕撑开一米多长的巨大双翼,像飞机放下起落架似的伸出两只黑色利爪,向红蹄子滑翔下来,白镰刀和黑丝瓜朝山顶望了望,但随即,又开始“打”起来了。生怕因自己走神,对方会趁机打败自己。他们认定红蹄子难逃厄运,必死无疑。一切想要拯救红蹄子的举动均属徒劳无益。也许他们觉得“头羊宝座争夺战”关系羊群盛衰的千秋大业,不容干扰中断。也许他们打心眼儿里认为自己能否坐上头羊这把交椅,比起一只普通小羊羔的生命来不知重要多少倍。也许雄性生命本质上就醉心于社会地位的角逐,无暇顾及其他。反正他们只是匆匆向山顶瞥了一眼,又继续打了起来。
眼瞅着金雕的利爪就要落到红蹄子的背上了,突然,羊群里窜出一道白影,迅速朝山顶跳跃而走,速度之快就像一道白色的闪电。仔细一看,原来是公羊二肉髯。二肉髯在羊群中,属于不起眼的角色,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是窝囊。他纵身一跃,越过红蹄子,然后突然直立起来,身体拼命蹿高,两只羊角像把铁叉,向天空刺去江津刁赶走了。金雕在空中兜了一圈儿,又俯冲下来,()二肉髯本已藏好,但红蹄子却还暴露在空旷山顶上。它又折回悬崖边缘,昂首伫立,最后二肉髯遍体鳞伤,赢得了比赛。这时所有羊向二肉髯示好,并发出一阵阵欢呼声,他们这是在庆贺新头羊的。山坡下正打的得难分难舍的两只羊,听到了众羊的欢呼,怔了怔,各自钻进草丛吃草去了。
我想,歪梨在那风雨交加之时不顾一切,甚至舍得用生命来冒这么一次险。或许,是它不愿再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窝窝囊囊地生活下去了,它宁可死,也要让那些曾经在它面前不屑一顾的公羊、母羊面前最后辉煌一次!
是啊,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中,又有多少人与“灰额头的母羊”和“公羊歪梨”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呢?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在爱情与亲情面前表现得不和“灰额头母羊”那样不屑一顾地对待爱自己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像“公羊歪梨”一样去证明自己的不平凡!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联想到一个国家的首领,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就如同二肉染一样有责任心,干实事而不向山坡下的那两只羊图有虚名。应领导人民走向正确的道路,使人民幸福安康。
只有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不仅领导的人要负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不是因一己私利去争斗的你死我活。
爱基金:
正像你文中所写: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孩子,加油!
第二篇:办公室空调之争
天气刚刚热起来,办公室的空调就开始启动。这是座多年的老办公楼,没有中央空调,只在每个办公室配备了一台立式空调。
男女在一个办公室,对温度的需求大不相同。男同胞大都体格健壮,动辄大汗淋漓,还没怎么热呢,空调室温就设置得很低,一推门冷气扑面而来,坐不了多久,那积劳成疾的颈椎、肩膀什么的,已经不适应,开始隐隐作痛,就有女同胞站起来,调整温度,或者干脆开了门。经过协商决定,若有女同胞在场,室温不能设置得太低,温度稍微高一点,对身体有好处,不然,一出门跟穿了棉裤似的,乍冷骤热,身体适应不了。
但是,男同胞出差的机会多,女同胞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留守,只要上班,就有女同胞在,所以由男同胞掌管温度的机会几乎没有,大权一直牢牢掌握在女同胞手里,男同胞也就听之任之,乐得图个耳根清净。
在女同胞接受的室温下,身体瘦削的男同胞也能接受,但那个体重跟身高相差无几的胖帅哥,开始不适应了。冷气冲着他吹,仍汗流浃背,肩膀上搭条毛巾,不时地拿起来抹一下脸,那情形,不像坐在电脑前,倒是同在骄阳下扛麻袋包差不多。心软的女同胞实在不忍心看下去,就将室温调低——大不了一会儿出去溜达溜达,暖和暖和。
空调之争,上升为男女之争,男同志纷纷落马,充分发挥了怜香惜玉的风格,女同志极富爱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到也其乐融融。
第三篇:直流电交流电之争
直流电VS交流电及其发展历史
2007-06-22 13:37:29| 分类: 工作|举报|字号 订阅
关于电能的输送方式,是采用直流输电还是交流输电,在历史上曾引起过很大的争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都极力主张采用直流输电,而美国发明家威斯汀豪斯和英国物理学家费朗蒂则主张采用交流输电。
在早期,工程师们主要致力于研究直流电,发电站的供电范围也很有限,而且主要用于照明,还未用作工业动力。例如,1882年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创建于1878年)在伦敦建立了第一座发电站,安装了三台110伏“巨汉”号直流发电机,这是爱迪生于1880年研制的,这种发电机可以为1500个16瓦的白炽灯供电。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电力技术在通信、运输、动力等方面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急剧增大。由于用户的电压不能太高,因此要输送一定的功率,就要加大电流(P=IU)。而电流愈大,输电线路发热就愈厉害,损失的功率就愈多;而且电流大,损失在输电导线上的电压也大,使用户得到的电压降低,离发电站愈远的用户,得到的电压也就愈低。直流输电的弊端,限制了电力的应用,促使人们探讨用交流输电的问题。爱迪生虽然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但是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缺乏理论知识,难以解决交流电涉及到的数学运算,阻碍了他对交流电的理解,所以在交、直流输电的争论中,成了保守势力的代表。爱迪生认为交流电危险,不如直流电安全。他还打比方说,沿街道敷设交流电缆,简直等于埋下地雷。并且邀请人们和新闻记者,观看用高压交流电击死野狗、野猫的实验。那时纽约州法院通过了一项法令,用电刑来执行死刑。行刑用的电椅就是通以高压交流电,这正好帮了爱迪生的大忙。在他的反对下,交流电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但是为了减少输电线路中电能的损失,只能提高电压。在发电站将电压升高,到用户地区再把电压降下来,这样就能在低损耗的情况下,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而要改变电压,只有采用交流输电才行。1888年,由费朗蒂设计的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大型交流电站开始输电。他用钢皮铜心电缆将1万伏的交流电送往相距10公里外的市区变电站,在这里降为2500伏,再分送到各街区的二级变压器,降为100伏供用户照明。以后,俄国的多利沃──多布罗沃斯基又于1889年最先制出了功率为100瓦的三相交流发电机,并被德国、美国推广应用。事实成功地证实了高压交流输电的优越性。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
20世纪50年代后,电力需求日益增长,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不断增加,电网扩大,交流输电受到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的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直流输电更为合理,且比交流输电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优越的运行特性,因而直流输电重新被人们所重视。
第四篇:中日钓鱼岛之争(学术论文)
浅说中日钓鱼岛之争 中日两国,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有文化上的交往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上,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友邦,两方都互相学习对方的文化。但是,明朝末年起,两国就开始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自从中日甲午战争后,那段血腥耻辱的历史更是让中国人无法释怀。在我看来,当今两国倘若出现任何一个细节和举动都会引发极大的波动,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空穴来风。中国和日本就如同西欧历史上的法国和德国,曾经的冤家宿敌,现实的竞争对手。近些年以来,中日关系更是面临波折,今年先是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发表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紧接着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东京政府有意购买钓鱼岛,之后,日本81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一连串的事件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许多亚洲国家的高度关注,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多国对于日本政坛右翼的兴起表示担忧,给中日关系的走向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时下中日之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钓鱼岛了。我国政府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重申钓鱼岛的主权在中国。起初,政府是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与日方达成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这样,不仅维护了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而且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也为我们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奠定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日方一直以来的做法来看,它似乎根本就不搭理我国的提议,还要把钓鱼岛问题越演越烈,如近期的“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钓鱼岛问题符合《日美安保条约》”,“提议把钓鱼岛问题交给国际法院仲裁”等等,日方的这些做法无疑让中国老百姓更加深恶痛绝了。
钓鱼岛问题由来
钓鱼岛,一个位于我国东海美丽的岛屿。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日两国争得不可开交呢?其实,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在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但是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把台湾归还给了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归还区域。这一交易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并由此引发钓鱼岛主权之争。
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之外,还与钓鱼岛所处的自然位置有关。在地理位置上,它正处于我国大陆与日本冲绳之中,东西各距200海里。其前沿位置不仅对台湾岛的军事防御意义重大,而且在二战之后,美国把琉球群岛设为压制中国的“第一岛链”,所以,在国土战略防御的意义上也是相当重要的。
还有,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在资源储量上讲,钓鱼列岛附近的石油、渔业资源、矿产的含量是非常丰富的,面对着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这里无疑十块宝地,必会引起各种纷争。
从最新的消息来看,钓鱼岛问题继续升级到白热化的阶段:我国近期不断进行各种军事演习,以及公布各种新武器的试行,如“夺岛作战”,“海上导弹防御”,“歼30试飞”,“辽宁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等等。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也不断指责日本“购买钓鱼岛”这一闹剧。然而,日本政府似乎不甘示弱,积极从美国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国内自卫队不断扩大,还有政坛上的领导人不断发出诋毁中国形象的言语„„日本人说他们有钓鱼岛的主权,我们中国人认为钓鱼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人为什么会这样处理钓鱼岛事件?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绝不相让钓鱼岛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一下。
日本方面
日本政府处理钓鱼岛事件上的方式、方法,与日本这个民族的国民有必然的关系。日本这个民族,为了利益就必须不择手段。有一个美国学者曾经说过:日本作为一个民族,从来就没有讲过信用。
言而无信,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是日本在利益之争时的必然手段。日本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太多,日本人不认为这是“耻”,反将其视为成功的智慧。战国时代德川家康欺骗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明治维新期间萨摩、长州欺骗德川幕府,为了成功就可以不择手段,必须不择手段,这已经成为了日本的“信仰”。对于钓鱼岛,以前日本不敢主张,因为中国放弃了对日赔偿,现在日本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为由,要将中国固有领土夺走。同时,日本人自古就受到武士道文化的影响,几乎任何方面都被它所影响,武士道文化使得日本人重视集体,有双重性格,崇拜天皇,有危机意识,冷酷无情„„这些都是日本民族的特性。
除了民族性格上存在阴暗的一面,还与这些年来日本经济、政治等基本国情有关。自上世纪末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进入的平成大萧条时期,再在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下,日本国内经济更是一蹶不振。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平均每年更换一次领导人,使得国内矛盾丛生。为了转移国民的注意力,日本政府高调处理钓鱼岛等问题。
从中国角度看
“寸土不让,寸土必争”是我国政府一贯的态度。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法律上中国都对这些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这些方面史实资料有很多,我就不从这些方面说了。然而,我想就国土安全方面来谈谈我的观点。
在地理位置上,它正处于我国大陆与日本冲绳之中,东西各距200海里。其前沿位置不仅对台湾岛的军事防御意义重大,而且对我国东南沿海方向的安全也有重要影响。从国土防卫的角度上讲,岛屿是大陆的前沿,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从国家利益的长远发展看,大陆与台湾一定会统一。台湾回归祖国之后,台湾海峡对我国国防建设所起的作用将会大大改观,我军将有可能利用台湾岛和台湾海峡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强我国防实力,甚至将其作为中国沿海实施作战的依托,相反,如果日本依托距台湾岛仅120海里的钓鱼岛对海峡进行监视,甚至对我利用海峡进行军事行动实施干扰。将严重削弱海峡军事功能的发挥,也将大大不利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安全,同时也会对我国跨出“第一岛链”的未来海上发展受到更大的制约。纵观上面所述说的因素,加上最近中日两国政府的各种表现,两国国民的各种游行示威,钓鱼岛之处似乎有大战开始硝烟的味道。中日双方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的未来发展局势究竟如何?
在我看来,中日双方万万不可开战,否则,战争对双方无疑都是灾难。其实在钓鱼岛这个问题上,早在邓小平时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如果说中日争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如果今天采取进攻性行为,就说明已经抛弃了当年的共识。其实双方也看不出这个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归谁就归谁。从内心来讲,我是希望中日两国友好的,同是亚洲两个大国家,如果说中日两个大国相斗,只会两败俱伤,不管是经济上的斗还是政治上的斗,走到最后最糟糕的是军事上的斗,不管是谁打败谁,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其次,现阶段倘若发生战争,那么我国先前提出的在2050年国内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这一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相反,到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落后几十年。就这一国情来看,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好钓鱼岛问题是最理想的结局。从军事力量上看,虽然我国各种武装设备都比日本的多,且在某些方面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日本的技术水平会更高一些,许多民用设施会在战争是立即成为军事设备的生产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整个钓鱼岛问题上,美国的影子随时可见:二战以后,钓鱼岛一直是美军的靶场,70年代的时候美国把钓鱼岛移交给日本;在《旧金山条约》的签署上没有邀请中方出席,其合法性令人质疑;为日本自卫队提供大量的先进军事设备;在日本多个地方设有美军驻扎基地„„在这些事情的背后,我看到的有两点:一是美国想利用日本从政治上和军事力量上压制和平崛起的中国,第二是不断挑衅中日关系,打击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给日本存在“东亚共同体”“脱美入亚”这一想法的政治家们一个教训。
所以,总的来说,对于我国政府要争取和平收复钓鱼岛主权,并保证有能力维持现状或者武力收复,避免军事行动失败的尴尬局面。因此,我觉得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趋利避害。
一、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国际斗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斗争,综合国力是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增加了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的谈判筹码,增大了和平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机会。这是最好最根本的途径。
二、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国防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持本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条件。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尤其是海军,将在和平时期保持足够的威慑力,在战争时期保证国家利益收到最小的损害。
三、在改善中日双边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互信机制。加强民间经济文化交流。坚持通过谈判方式解决钓鱼岛争端。
四、联合台湾相关机构共同解决钓鱼岛问题。钓鱼岛问题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问题,海峡两岸应该抛除偏见,携手合作。
五、加强中国海监力量建设,是钓鱼岛海域巡逻常规化、制度化。
六、鼓励民间组织、团体进行各种保钓行动,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在民间大力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将钓鱼岛主权问题列入中小学教科书,增强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和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的认识,为进行长期斗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复钓鱼岛主权,我觉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一个日渐强大的祖国和永不屈服的坚毅决心,我们终将会收复钓鱼岛的主权,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工程学院2011级电气10班201131201014陆传德)
第五篇:浅析户籍制度改革之争
为何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兼析户籍制度改革观之争
杨绍政
《经济学消息报》NO.444发表郑品石的文章《户籍制度近期不宜改》之后,引起了许多经济学人的反对,如《经济学消息报》NO.444上的文章:《户籍制度改革应提速》(姚轩鸽),《户籍制度果真不宜改吗》(安树伟、闫二旺),《改革户籍制度是时候了》(藩士远),《不改户籍制度,城市如何发展》(许成安)。
仔细研读关于这两派意见的文章,我感觉郑文虽然有许多破绽,但就支撑其论点的论据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例如,大城市的制造业发展水平低,虽不能说明城市的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但是说明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还是成立的。撇开好坏的价值判断标准,取消户籍制度会在城市的边缘形成巨大的平民窟是完全可能的,只要平民窟的生活比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高。又如,取消户籍制度会导致中小城市的技术、管理人才外流,东部发达地区人口的极度膨胀,还会导致边远地区的更加落后进而影响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这些都会成为现实,只要大城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创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但是户籍制度改革除负面影响外,一定还有许多积极影响,郑文的偏颇恰恰是对户籍制度的负面影响分析颇多,而对正面的积极作用论述几乎没有。而仅仅根据负面影响就得出“户籍制度近期不宜改”缺乏可信度,令人生疑。
反对郑文观点的几篇文章几乎均以驳斥郑文的论据为重点,认为郑文的论据不能支持其论点,因而论点不成立。笔者认为从驳斥对方观点入手,论证其逻辑推理的错误,论据的荒谬,可以很容易推翻对方的观点。但是,破坏对方的观点容易,要建立起有说服力的观点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我认为郑文的反对文章均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反驳对方的观点有余,而从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不足。
鉴于此,笔者认为,取消户籍制度不能仅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方去考虑,还要考虑到对其他人群和地方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到负面影响,还要考虑到正面影响;不仅要考虑短期影响,还要考虑长期影响;不仅要从各个局部去考虑,而且还要从全局去考虑,即制度变迁的净收益(正面影响减去负面影响)是否为正。如果一项制度的变革的净收益为正,那么这项制度变迁将符合经济理性。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主要会产生利益再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两个问题。
一、利益再分配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属于制度变迁的范畴,制度变迁对相关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肯定不一样,有的利益主体会因为制度变迁而增进利益,有的利益主体会受损。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通过政府的强制制度安排,人为地将中国人划分为两个等级的人群,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很显然,城市人口是户籍制度的最大受益者,而农村人口是户籍制度的最大受损群体。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传统的户籍制度就是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如果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城市人口的以前特权,而赋予农村人群与城市人群同样的权利,肯定会使城市人群的优越感、文明、富裕、稳定的生活比以前要相对下降,农村人群的经济地位等将相对上升。因此,制度变迁的结果,从利益再分配的角度看,城市人群是相对受损者,农村人群是相对受益者。郑文正是从户籍制度改革对城市的影响的角度分析问题,因此对城市的负面作用较多,因而就得出了“户籍制度近期不能改的结论”,难免偏颇。户籍制度改革将使农村许多有才干的人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户籍制度的改革后,他们将不会因为自己是农村人而受到歧视,如同样的工作,报酬就比城里人低,在城市就业,自己的子女入学受到歧视,必须交纳高额的借读费,由于是农村人口,在城市就成为暂住人口,每月要交纳暂住费、计生费,并且随时还得接受暂住地派出所的三更半夜的“管理”,以防犯罪份子漏网。如果取消户籍制度,那么上述列举的增加他们迁徙的各种成本将明显降低,有利于他们在城市更好的工作、就业和安居乐业。这部份有才能的农村人口入住城市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收入和生活条件,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农村中留下来的人口将会由于人口迁徙而减缓人多地少的矛盾,减轻农村隐性失业的压力。留在广大农村的人口将由于土地等资源的人均增加而增加收入,增加人均产出率。也会使这一部份人口受益。
由于取消了户口限制,城市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将成为现实,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将改善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其结果,高素质的城市人口将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增进自己的利益,而低素质的城市人口将由于竞争的加剧而降低生活水平。
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在经济学中,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是帕累托标准,所谓资源的配置指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不损害一方的利益就不能增进另一方的利益。换言之,帕累托最优就是没有可能再进行改善的最佳经济状态。而帕累托改进指一方利益增进必须以另一方的利益至少不受损为条件。但在现实的制度变迁中,遵循严格的帕累托改进是不可能的,一方利益的增进同时伴随着另一方利益的受损。因而现实的办法是制度变迁能否带来正的净收益。虽然增进一部份群体的收益会以损害另一部份群体的利益为条件,但是,如果受益群众的收益补偿受损群体的损失还有余,那么,这样的制度变革将符合经济理性原则,能够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从短期看,利益再分配的结果:农村地区的人口将普遍受益,城市的高素质、高能力人群将获益,而唯一受损者将是城市的低能力人群,因取消户籍制度而受益的群体远大于受损群体,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了改善。
从长期看,取消户籍制度会导致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取消户籍制度后,利益受损者预期到通过人为划分等级的办法去获得垄断收益的时代已不存在了,自己的处境不佳将主要是自己的能力、技能、努力和对每个人都一样均等的市场不确定性造成的。对于市场风险,个人难以控制,但个人可以控制自身条件,例如,增进工作努力,提高劳动技能,以增加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同时,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会促使成功者不敢懈怠,失败者奋力拼搏的人人向上的局面,这样会导致优胜劣汰,促进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社会各行业的人群都将因此而获利。
综上所述,户籍制度改革在短期会产生收入再分配效应,特别对大中城市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但是,从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角度看,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将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利多弊少,应加快进行。
(重庆商学院经济贸易系,40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