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案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案
曾宝俊格致工作坊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遗传与变异”单元的第3课。主要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后,引导学生了解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史、应用情况以及最新进展,从而形成对遗传变异内容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材分成以下四个部分:1.从孟德尔和后续者的研究入手,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史;2.以袁隆平的超级水稻为例,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3.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遗传和变异最新进展的资料;4.开展科学辩论会。从整体来说,教材按照时间顺序,把遗传和变异研究的过去、现在、将来有机整合在一起,环节清楚,结构紧凑。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应该着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我们认为,查阅资料是本课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建议把本课安排在网络教室进行。为了提高教学效益,课前需要教师把有关的资料做成一个网页,方便学生访问有关网址。如果安排两课时的话,那么小报也可采取电子报刊的形式来完成。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会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会分析资料,做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了解人类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秘密的发展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积极参与讨论研究;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有用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那么,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又稍有不同?是什么携带着父母的形态特征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
2.揭题:科学家们为了解释这个现象,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他们的研究过程,学习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1.谈话: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在遗传学的研究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学生学习教材48页孟德尔的资料。
3.提问:你能对孟德尔实验做出自己的解释吗?
4.小组讨论。
5.交流汇报。
6.引用“基因”概念讲解孟德尔实验。
7.谈话:可是,人们无法用孟德尔的遗传理论来解释有些动物的父母皮毛都是褐色的,而它们的孩子却是白色皮毛这样的现象,后来的科学家对此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8.指导学生阅读关于变异的资料。
9.师生总结。
【评析】作为引领学生了解遗传变异科学史的一个环节,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经历科学家曾经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人们了解了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就利用遗传变异的规律来改善它们、利用它们,让它们为人类造福了。
2.指导学生学习教材49页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3.提问:你认为,袁隆平爷爷培育超级水稻应用了什么原理?
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导学生学习变异的应用。
6.查阅资料自学:无籽西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7.师生总结。
四、指导学生查阅资料遗传变异最新进展的资料
1.谈话:虽然人们在遗传变异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人类是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的,特别在最近几年,科学家在生物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很多的惊人成就。那么,生物遗传变异的研究到底已经走到哪里了呢?取得哪些重要的成果?下面,我们就上网来查阅有关的资料。
2.学生查阅资料。
3.谈话:课后我们还可以找一些书刊报纸来了解有关知识。然后各组都做一份小报来介绍遗传变异的最新进展,好吗?小报可以做在铅画纸上,也可以在电脑里做电子报刊,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评析】本环节的目的是指导学生了解关于遗传变异最新进展的资料,但是作为获取资料的方式本身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已经超越了目的本身。我们在重视指导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式的指导,以免以偏概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话:课后大家都查阅了很多资料,并且完成了一份资料小报。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组掌握的资料。
二、展示资料小报
1.各组轮流展示、介绍。
2.总结评价。
三、科学辩论会
1.谈话:大家在刚才的交流中说到,生物的变异现象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也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坏处。那么到底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生物的变异现象呢?下面我们分成两个组,来举行一场科学辩论会。首先请大家准备一下。
2.学生准备资料。
3.举行科学辩论会。
4.教师评点。
【评析】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辩论本身是没有必要的。我们主要是通过科学辩论会这个形式,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来促使他们寻找更多的资料,尽力掌握更多的资料,以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四、总结
谈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教学片断赏析
“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秘密”的教学片断
师: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在遗传学的研究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把书翻到48页来看一看他的资料,了解有关知识。
(学生看书学习孟德尔实验资料)
师:孟德尔是怎么研究的?
生:孟德尔种了数百株豌豆。
生:他研究豌豆花,发现花的颜色是有规律的。
师:花的颜色有什么规律?
生:紫色的花的后代也是开紫色的花,白色的花的后代就开白色花。但是两种不同颜色的花进行人工传粉后,第一代都是紫色的花,第二代就两种颜色都有了。
师:当两种不同颜色的花进行人工传粉后,第一代豌豆开的都是紫色的花,第二代就两种颜色都有了。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学生沉默)
师:开紫色花的豌豆的后代也开紫色的花,这是什么原因?
生:这是遗传现象。
师:对吗?
生(齐):对。
师:两种不同颜色的花进行人工传粉后,第一代都是紫色的花,第二代就两种颜色都有了。这说明使花开紫色的物质有没有得到遗传?
生:遗传了。
师:使花开白色的物质遗传了吗?
生:也遗传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在第二代豌豆里可以看出来。
师:好,不错。问题是为什么第一代开的花全部都是紫色的呢?
生:紫色的厉害。
师(笑):厉害?影响力要强一点?
生:是的。
师:你们看呢?
生:我也觉得是这样的。我觉得那个使花开白色的物质像个定时炸弹,要到第二代才炸。
……
【片断评析】孟德尔遗传定律确实很难“照搬”给学生,而且也没有必要让学生过早地来完全掌握这个规律。我们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是孟德尔实验的精髓,而非作为形式的结论。因此,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作出自己的合理解释显得至关重要。
第二篇: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
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2、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2、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
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小课堂大辩论
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
2.分组辩论赛
3.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要求: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板书设计: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 本次辩论题: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
第三篇:《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的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2.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2.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
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小课堂大辩论
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
2.分组辩论赛
3.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1.要求: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
第四篇: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宋华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 宋华,男,小高,大专,安徽省肥西县四合学校
电话:***,电子邮箱:***@163.com,邮编:231241
一、概述:
1、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遗传与变异”单元的第3课,本课内容需要2课时,现对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本课时主要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从而形成对遗传、变异内容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从而有意识的去观察探究。让学生把课堂内外学习到的遗传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本课时通过课前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课上老师补充课件资料,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史。以袁隆平的超级水稻为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如何人工培育出优良品种,促进生产改善人类的生活,从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对“改良的农作物”的两面性展开初步的讨论。把制作小报和辩论会放到第二课时中去完成。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在课前能通过网络和书籍等方式,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在课堂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并归纳总结自己搜集资料的方法。
3、在全班交流汇报和小组合作探究中,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4、能用对比、推理等科学的方法分析孟德尔的资料,并从中发现遗传和变异的秘密。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式产生的变异,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变异现象是自身产生的还是人工方式产生的。
2、能举例说明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3、通过资料的搜集分析和课堂上的交流汇报,较好的了解科学界对用人工方法使生物产生变异存在争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2、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遗传和变异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感受孟德尔和袁隆平艰苦不懈,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4、搜集交流袁隆平的事迹,感受到我国科学家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5、在全班交流汇报和小组合作探究中,增强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如何改善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生产。
教学难点:能够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分析孟德尔的实验,从而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及“学教并重”的新教学理念,本节课将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如下:
1、自主学习、搜集资料策略:通过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找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2、情景创设、联系已有经验策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交流猜想,挖掘学生对显性遗传、隐形遗传、隔代遗传等遗传学知识的前概念。
3、资料分析、合作探究策略:让学生在豌豆图片的帮助下,展开小组讨论,初步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4、联系生活、拓展应用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让学生认识人工变异现象,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师资源:自制PPT课件、孟德尔和袁隆平的故事视频、豌豆图片。学生资源:课前搜集的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猜测一对夫妇所生孩子的模样。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遗传和变异现象。这里有一对父母的照片和情况介绍,请同学们来猜猜,这对父母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2、学生大胆推测。
(预设:学生可能根据照片推测孩子的头发可能是黑色的,眼睛可能是双眼皮等等,根据情况介绍猜测孩子的智商可能较高等等)
3、抛题,引出学生对遗传学的前概念。出示孩子的照片,对比学生的推测,抛出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能不能只遗传父母好一点的优点而不遗传那些不好的方面呢?可能吗?
(预设: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看看学生对显性遗传、隐形遗传、隔代遗传等遗传学知识的了解情况)
4.揭题:遗传什么?变异什么?这里面藏着许多有关遗传学的秘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遗传学还较陌生,如何引起学生对深奥的遗传学的兴趣呢?本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猜测一对夫妇所生孩子的模样”,拉近了学生与遗传学的距离,勾起了学生对遗传学的探究兴趣,为接下来遗传学史的认识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秘密的科学,我们称它为“遗传学”。你知道现代遗传学之父是谁吗?课前哪位同学去查找了有关孟德尔的资料?(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2.教师补充视频:孟德尔的故事。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
(预设:(1)学生被孟德尔的执着精神所感动。(2)提出疑问:孟德尔的实验说明些什么?)
4、出示豌豆比对图,帮助学生探究孟德尔的实验:
你们能根据豌豆的对比图片,试着对孟德尔的实验作出你的解释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书上较枯燥的文字说明,转变成了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视频讲解,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教师视频补充,让学生对孟德尔的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进一步利用豌豆的对比图片,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对孟德尔的实验作出解释。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探究遗传与变异的秘密,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5、学生分组交流后全班讨论汇报。
6、教师小结:孟德尔的实验告诉我们生物有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显性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隐形基因不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也可能会隔代遗传。
7.视频播放: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
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我们来看这一段视频。8.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9.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其他研究者的发现,让学生对生物的变异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渗透给学生“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理念。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你们知道是谁吗?对了,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谁能说说袁隆平的故事?
2、教师视频补充:袁隆平的故事。
3、袁隆平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引导学生认识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袁隆平的故事,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科学家为研究遗传与变异付出的心血,引导学生认识了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四)、认识遗传学对人类生活的改善
1、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2、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3、利用遗传学的知识,改良的农作物新品种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事物总有两面性,有些改良的农作物如“转基因食品”,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让学生初步谈谈改良的品种的好处及潜在的危险)【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大量的图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遗传学对人类生活的改善。同时通过生活中转基因食品存在的潜在危险的事例,为下一课时的辩论打好了基础。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学完这节课你知道遗传和变异的秘密了吗?
你学习到了科学家们哪些科学精神?
你还想了解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哪些问题?
2、作业:请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就“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这一问题,开展一个辩论会。
(六)板书设计: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自然产生的变异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人工产生的变异
第五篇:课题:3.寻找遗传和变异
课题:3.寻找遗传和变异 教材分析:
借助孟德尔的故事,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借助袁隆平的故事,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应用——搜集有关遗传和变异最新进展的资料,制作小报——针对变异的利弊召开科学辩论会
环节一:阅读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为了让学生读有所获,可以让学生读后汇报:孟德尔研究的什么问题?他有什么发现?待学生了解之后小组讨论,试着对孟德尔的实验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的解释只要符合所学的遗传知识即可,对于子一代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因此都只是一种颜色,而子二代发生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分离,并同时表现出来,所以会出现两种颜色,教师清楚就可以,不必给学生细讲。阅读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变异现象,除了因父母的结合出现变异外,个体自身也会产生变异,认识到后人在孟德尔的基础上进行着坚持不懈的研究,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不断深入。
环节
二、课前让学生搜集袁隆平的故事,课上讲述,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听后交流:袁隆平的研究应用了什么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现象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向学生介绍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用太空环境作为人工变异的方法,了解变异的成果,观察图片中的优良品种,并说说它们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有什么不同,进而让学生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给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让学生列举农作物的新品种,感受科学给社会带来的进步。
环节
三、拓展延伸,课下收集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最新进展的一些资料,自由组合编制小报;在教室内设立专角张贴小报,相互浏览,开阔视野。
环节
四、针对“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这一主题召开科学辩论会,提前布置,充分准备,在第二课时召开辩论会,科学辩论会进行中,教师要掌控好纪律,教育学生有礼有节的进行辩论,用道理说服人。此处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关键是通过科学辩论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重难点
5、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6、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活动设计
收集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的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可以抄在下面,也可以贴在下面。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小课堂大辩论
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2.分组辩论赛
3.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1、要求: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
限时作业设计
一.我会填:
1、()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2、2001年著名水稻专家()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人类可以利用(),极大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4、()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二.我会判:
1、我们不可能既有像爸爸的地方,又有像妈妈的地方。()
2、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三.列举
谈谈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
板书设计: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本次辩论题:
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