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练习题

时间:2019-05-13 16:1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练习题》。

第一篇: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练习题

1.如果用3H、15H、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5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2.在DNA的粗提取实验过程中,先后两次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作用分别是()。

A.稀释血液;冲洗样品

B.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l浓度使DNA析出

C.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量

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3.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60个B.80个

C.120个D.180个

4.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量最多可达()。

A.4140B.1204C.460D.604

5.某一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含有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问:该DNA分子复制了几次(是第几代)?()。

A.三次(第四代)B.四次(第五代)

C.五次(第六代)D.六次(第七代)

6.设某DNA的碱基为m对,其中A为x个,那么胞嘧啶个数为()。

A.3B.4C.5D.6

7.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酸1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分子和用来转录信使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要有碱基()。

A.3000个和3000个B.1000个和2000个

C.2000个和4000个D.3000个和6000个

8.真核生物染色体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A.复制B.转录C.翻译D.转录和翻译

9.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

A.ma/6B.na/31)

C.na1)D.na/61)

10.在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①细胞核 ②中心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核糖体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③④⑥⑦D.①③④⑦

11.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

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

12.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体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

A.1/4B.1/6C.1/8D.1/16

13.番茄中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如果把黄果植株花粉授到红果的柱头上,所结果

实的颜色和果实内种子的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A.黄或红,rrB.红,Rr

C.红,Rr或rrD.橙黄,Rr

14.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A.4∶1B.3∶1C,2∶1D.1∶1

15.某聋哑人的父亲是六指症,母亲正常,已知六指(B)对正常指(b)是显性;正常(D)对聋哑(d)是显性,问该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以及他是由哪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来()。

A.父BBDd母bbDD,精子Bd和卵子bD

B.父BbDd母BbDd,精子bd和卵子bd

C.父BbDd母bbDD,精子bd和卵子bd

D.父BbDd母bbDD,精子bD和卵子Bd

16.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预测,他们的儿子色盲的几率是()。

A.1/2B.1C.1/4D.1/8

17.某男子的父亲患血友病,而他本人血凝时间正常。他与一个没有血友病家史的正常女子结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A.1/2B.1/4C.0D.1/16

18.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A.XX×YYB.XX×XY

RrrRrRC.XX×XYD.XX×XY

19.科研人员利用γ射线辐射种子使其产生变异,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机理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基因互换

20.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

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C.它的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

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

21.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是()。

A.1组B.2组C.3组D.4组

22.八倍体小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数是()。

A.8B.4C.2D.1

23.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适当处理,则()。

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

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

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

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

24.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个逐渐进入生态系统稳定状态的某生态系统中,某种群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情况的是()。RRrrrR

第二篇:高中生物变异

1.一个基因型为Aa的白羊产生200万个精子,含a的精子有

A 200万个B100万个C400万个D50万个

2.人的体细胞含23对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可能含有

A44条常染色体+XXB22条常染色体+YY

C44条常染色体+XYD22条常染色体+XX

3.等位基因位于

A联会时形成的四分体上B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C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DDNA两条链上

4.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2N=24)的幼苗,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物的卵细胞、胚乳核、子房壁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A12、24、12B24、72、48C 12、36、24D24、36、34

5.性染色体

A只存在于精子和卵细胞中B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C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D只存在于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中

6.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则这对夫妇所生孩子患有疾病的几率为

A1/16B3/8C7/16D9/16

7.番茄中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如果把纯种红果植株上的花粉授到黄果植株的柱头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果实内某一粒种子所含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A.黄或红,rrB.黄,Rr或rrC.红,RR或rrD.黄,Rr

8.某基因的一个片断在解旋时,a链发生差错,C变成G,该基因复制3次,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A 12.5%B50%C25%D100%

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进行杂交,对子一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产

生了多倍体,其基因型为

A.AAaaBBbbB.AABBC.AaBbD.AAAAbbbb

9.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

A培养技术操作简便 B幼苗成活率高C单倍体植株生长迅速D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10.已知某种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且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有

A N/16B N/4C N/8D0

11.下列不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是

A 软骨发育不全B 抗维生素D型佝偻症C 白化病D先天性愚型

12.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在下列血亲关系中属于旁系血亲的是

A外祖父、外祖母B祖父、祖母C 表兄弟、表姐妹D姨母、姨父

13.某个体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为

A.12.5%;B.25%;C.50%;D.无法估算。

1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A生物个体基因发生突变B个体基因型的改变

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种群中定向变异的出现

第三篇:课题:3.寻找遗传和变异

课题:3.寻找遗传和变异 教材分析:

借助孟德尔的故事,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借助袁隆平的故事,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应用——搜集有关遗传和变异最新进展的资料,制作小报——针对变异的利弊召开科学辩论会

环节一:阅读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为了让学生读有所获,可以让学生读后汇报:孟德尔研究的什么问题?他有什么发现?待学生了解之后小组讨论,试着对孟德尔的实验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的解释只要符合所学的遗传知识即可,对于子一代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因此都只是一种颜色,而子二代发生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分离,并同时表现出来,所以会出现两种颜色,教师清楚就可以,不必给学生细讲。阅读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变异现象,除了因父母的结合出现变异外,个体自身也会产生变异,认识到后人在孟德尔的基础上进行着坚持不懈的研究,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不断深入。

环节

二、课前让学生搜集袁隆平的故事,课上讲述,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听后交流:袁隆平的研究应用了什么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现象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向学生介绍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用太空环境作为人工变异的方法,了解变异的成果,观察图片中的优良品种,并说说它们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有什么不同,进而让学生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给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让学生列举农作物的新品种,感受科学给社会带来的进步。

环节

三、拓展延伸,课下收集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最新进展的一些资料,自由组合编制小报;在教室内设立专角张贴小报,相互浏览,开阔视野。

环节

四、针对“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这一主题召开科学辩论会,提前布置,充分准备,在第二课时召开辩论会,科学辩论会进行中,教师要掌控好纪律,教育学生有礼有节的进行辩论,用道理说服人。此处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关键是通过科学辩论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重难点

5、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6、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活动设计

收集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的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可以抄在下面,也可以贴在下面。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小课堂大辩论

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2.分组辩论赛

3.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1、要求: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

限时作业设计

一.我会填:

1、()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2、2001年著名水稻专家()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人类可以利用(),极大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4、()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二.我会判:

1、我们不可能既有像爸爸的地方,又有像妈妈的地方。()

2、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三.列举

谈谈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

板书设计: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本次辩论题:

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

第四篇: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1、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讨论后汇报

三、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 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5、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四、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6、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7、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2)小组讨论回答

8、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五、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

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

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特征1人数特征2人数 1有耳垂无耳垂 2直 发 卷 发 3单眼皮双眼皮

4舌头能卷舌头不能卷

5大拇指能弯曲大拇指不能弯曲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重难点

5、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6、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小课堂大辩论

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2.分组辩论赛

3.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1、要求: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本次辩论题:

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

第五篇: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

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 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

1、他们像吗?

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

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

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 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斑马。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长颈鹿。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师:很好大家都抓住了动物的重要特征。像刚才描述耳朵像蒲扇,鼻子长等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同学们能说说其他生物的形态特征吗?生:树叶是绿色的,柿子是橘红色的,树干粗壮······还有说话的声音。

师:那么声音、动作是形态特征吗? 生:不是。

师:这些是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生物的生理特性。比如人的色觉正常与否,血型、嗓音等都是生理特性。

师:给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师:那么什么是相对性状呢?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思考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生观察图片讨论发言。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了生物的同一性状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所以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通过例子强调同一生物,同一性状。活动2:个体间性状的比较。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辨别8种性状。指导学生完成个体间性状的比较。完成书本讨论题。师:通过刚才的检查,最后没有人站立,这说明什么?根据这个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两个人

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

(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表见解,普遍能够归纳出在同学当中,同一种性状表现的特征当中,有的性状表现相同,有的性状表现不同。个体之间各种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几乎为0。)

: 活动3:照片连连看

师:大家在做性状自我检查中,发现自己有哪些性状与爸爸妈妈的一样?有哪些不同?

(请2~3个学生谈谈)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3个同学都谈到自己有很多地方跟父亲或者跟母亲是一样的,也有不同的地方,那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小游戏:比眼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学生提供的一些家庭照片,让大家来猜究竟是哪个同学的父亲或母亲。大家兴致勃勃,大多数能很快猜出来,部分让学生很犹豫,猜错了。教师接着引导大家分析为什么有的很容易猜对,有的猜错了)

生:有的照片跟某某同学非常的相似,他们有很多性状是一样的,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一家子。有的差异很大,所以猜不准。

师:这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阅读100页的第一段文字。并对重点字句圈点出来。

(学生快速阅读,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遗传: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

师:(用多媒体展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活动4:欣赏漫画,并回答书本问题。师:(多媒体展示法国著名漫画家奥诺.杜米拉的漫画《新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下面我们来欣赏19世纪的两幅漫画。(引导学生在小组间讨论三个问题:

1、漫画中表达了什么生物学现象?

2、《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

3、漫画里哪种现象是可能发生的/哪种不可能?为什么)

学生讨论,各小组代表陈述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

师:这里有些谚语大家来说说其中有哪些是遗传现象,哪些是变异现象?

(生基本能说遗传和变异现象)

师:这说明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探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就是遗传学。我们看到这些特征,你能辨别出哪些是相对性状吗?(教师打出一根据录像内容编写的练习题:山羊的白毛跟花狸鼠的黄毛;鸳鸯的游泳和鸳鸯的彩色羽毛;黑色小兔和灰色小兔。)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有多了解,你还能说出生物界中的那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在遗传学的领域中,大家想了解一些什么问题呢?拿出我们的“问号记录本”,把它写下来,课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想办法解答它,或者在后面的学习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作业:参考100页“思考与练习”第三题的性状调查表,可以自行设计,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家庭成员的性状进行调查,建议大家用数据统计,或者图示、表格等办法给大家呈现你的调查结果。

(三)、课堂小结

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这一节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如果照本宣科把几个概念告诉学生,举几个例子,相信学生也能理解。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许就会被

扼杀了。对后面“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等抽象内容的学习就会造

七、板书设计: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现象∶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

2、变异现象∶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差异的现象。

下载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九章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小结

    第九章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小结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最早实验是致病性的S型肺炎球菌与无致病性的R型肺炎球菌之间的转化实验。 基因是DNA上具有......

    遗传和变异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化隆四中 生物教师:李玉辉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1 出示几张学生与家长的照片,让学生找出相似于不同,引出新课。 2、出示几组图片认识人的各种性状:能卷舌、不能卷舌,单眼皮、双眼皮,有耳垂、无耳垂等。 3、......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归纳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归纳 一、解题思路: 1.判断显隐性关系: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 ↓↓ ■○ 2.根据题意先找出隐性个体做为突破口,推断亲代......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点(五篇材料)

    知识使人愚蠢,知识使人感觉迟钝。知识充满了他们,成为了他们的负担,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但却没有给他们指明方向。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5篇范例]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的遗传和变......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案(全文5篇)

    第 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不同性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