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中国价值》系列丛书有感
读《中国价值》系列丛书有感
陈司翰
一个国家最需要什么?一个民族最需要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这个全世界华人共同欢庆“国庆、中秋”佳节的时刻,我有幸阅读了《中国价值》系列丛书,此刻我心情澎湃,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骄傲,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豪。试想一下,我们国家要是没有人恪守这些价值标准的话,这个国家会怎样?没有富强,国家会被他国欺压侵犯;没有民主,人民会被官人压制着、导致国内混乱;没有文明,国人的形象就会停留在荒蛮的原始社会;没有和谐,人们的社会关系就会一片混乱;没有自由,人民犹如笼鸟困兽……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是多么大!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人民砥砺前行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讲的是祁黄羊做事用人坦坦荡荡,对外不回避仇人、对内不回避亲人,所以才有流芳百世的《祁奚举荐》的故事。这说明民主精神中华民族自古有之。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为人类文明前进了一大步。郑和下西洋,跟西方人接洽,打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世界和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子产听说人们对乡校喜闻乐见,不但不毁乡校,还新建了许多新的乡校,为人们提供更多自由抒发言论的场所。孔子不因冉雍是小偷的儿子而嫌弃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后人宣扬教育平等的典范。苏章不因罪犯是自己故友而判案不公,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爱戴,说明公正是最大的社会正能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法治”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身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故事流传千古,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坚守的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为完成刘备临终的托孤遗愿,这说明敬业和诚信的可贵。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孔融年纪小,主动谦让、拿了小梨,说明“友善”是一种很好的品质。
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俘虏后,并没有灰心、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每天睡在柴堆上,晚上睡前还要舔一遍苦胆,提醒自己不忘国仇家恨。最终,勾践打败了吴王、收复了国家,使百姓重新安居乐业。国强才有家福,这也说明了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养成好的习惯,努力学习、以后报效祖国!
第二篇:读《中国廉政文化丛书》有感
读《中国廉政文化丛书》有感
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猩獗之时,则国势衰微。历来清官受人颂扬;污吏遭人唾骂。————题记
廉洁一直是历代为人称道的。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廉政文化丛书》更是让我深刻了解的廉洁文化的意义。《丛书》分《廉政理论》、《廉政格言警句》、《廉政故事》、《廉吏》、《廉政漫画》五部分,共计200余万字、300多幅画图。刘峰岩指出,这套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充分体现了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的作用,是“大宣教”的成果。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时代的宠儿,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书中为我们详尽的介绍了古今廉洁故事,名言警句,让我知道,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羊续悬鱼的故事为我们所熟知。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笔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廉洁即不贪污、腐化,不奢侈浪费,不以权谋取私,贪赃枉法,不随便索取不应有的报酬和不正当的财产,并以身作则,同腐败现象做斗争。
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然而,自古以来,为官者最难做到的就是“清廉”二字。
正因为“廉洁”做到之不易,“廉洁”被贪者所玷污,我们更必须大张旗鼓地倡导廉洁,歌颂廉洁,践行廉洁,让“廉洁”二字熠熠生辉,让为官之人以廉为美。
是否包含廉洁文化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文化是一种软环境。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以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洁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应看这种文化是否包含廉洁文化。缺乏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廉洁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不够深入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排斥廉洁精神的文化更是腐朽落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廉洁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还有着一定的市常而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给腐败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压力,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
看到一下两个故事,更加知道廉洁的可贵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无独有偶,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廉洁文化,就是要倡导立足我国国情的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增强人们拒腐蚀的能力;就是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社会氛围为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社会公众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廉洁意识内化为社会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冬日,她依然挺拔翠绿。
有人说,廉洁是一朵云,无论是凝成水结成冰,她依然净洁晶莹。
也有人说,廉洁是苦藤上结出的甜果,别人看起来很甜,但她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却心里很苦。
我说,廉洁是一种官德,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她使人威严,更使人崇高。她能使不正之风却步,腐败分子丧胆;她无私无畏,无坚不摧;她高风亮节,一身正气。她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她是政治文明的一种理念。
建设廉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廉洁文化的研究与宣传。通过廉洁文化的研究,形成系统的廉洁文化理论,用以指导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廉洁是人类正义的化身,是权力文明的标志,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民主思想的结晶,是世间永恒、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三篇:读《中国廉政文化丛书》有感
读《中国廉政文化丛书》有感
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猩獗之时,则国势衰微。历来清官受人颂扬;污吏遭人唾骂。————题记
廉洁一直是历代为人称道的。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廉政文化丛书》更是让我深刻了解的廉洁文化的意义。《丛书》分《廉政理论》、《廉政格言警句》、《廉政故事》、《廉吏》、《廉政漫画》五部分,共计200余万字、300多幅画图。刘峰岩指出,这套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充分体现了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的作用,是“大宣教”的成果。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时代的宠儿,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书中为我们详尽的介绍了古今廉洁故事,名言警句,让我知道,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羊续悬鱼的故事为我们所熟知。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
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笔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廉洁即不贪污、腐化,不奢侈浪费,不以权谋取私,贪赃枉法,不随便索取不应有的报酬和不正当的财产,并以身作则,同腐败现象做斗争。
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然而,自古以来,为官者最难做到的就是“清廉”二字。
正因为“廉洁”做到之不易,“廉洁”被贪者所玷污,我们更必须大张旗鼓地倡导廉洁,歌颂廉洁,践行廉洁,让“廉洁”二字熠熠生辉,让为官之人以廉为美。
是否包含廉洁文化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文化是一种软环境。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以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洁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应看这种文化是否包含廉洁文化。缺乏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廉洁文化的研究和
传播不够深入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排斥廉洁精神的文化更是腐朽落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廉洁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还有着一定的市常而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给腐败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压力,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
看到一下两个故事,更加知道廉洁的可贵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无独有偶,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廉洁文化,就是要倡导立足我国国情的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增强人们拒腐蚀的能力;就是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
正廉洁、公道正派的社会氛围为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社会公众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廉洁意识内化为社会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冬日,她依然挺拔翠绿。有人说,廉洁是一朵云,无论是凝成水结成冰,她依然净洁晶莹。
也有人说,廉洁是苦藤上结出的甜果,别人看起来很甜,但她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却心里很苦。
我说,廉洁是一种官德,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她使人威严,更使人崇高。她能使不正之风却步,腐败分子丧胆;她无私无畏,无坚不摧;她高风亮节,一身正气。她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她是政治文明的一种理念。
建设廉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廉洁文化的研究与宣传。通过廉洁文化的研究,形成系统的廉洁文化理论,用以指导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廉洁是人类正义的化身,是权力文明的标志,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民主思想的结晶,是世间永恒、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四篇:读教育丛书有感
读北京教育丛书有感
通州区玉桥小学
代金全
读《教育与人生》有感
国庆长假7天,终于有闲情逸致坐在书桌前阅读早已经放在桌子上的,由任苏民编著,朱永兴审定的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教育与人生》。
阅读书籍是本人的爱好,阅读书籍后我总喜欢对所读之书细细品味,阅读本书后同样也有一些感受和想法。
读了导言部分,我深切感受到:叶圣陶老先生不愧为卓越的教育家、文学家,真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他从事文化教育工作70多个春秋,几乎亲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各个时代和教育改革的整个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感到更有必要能用较短的时间直接感受和系统地把握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把自己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与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在今后的教育学生过程中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优点,使之更优。
我首先阅读了叶圣陶1919年2月27日写的《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一文,我对此有以下两点认识。第一,当今中国的小学教育与当年叶圣陶时期的小学教育的现状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多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考查学生的内容越来越多,好像能做出怪题、偏题就是有知识、有素养。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做出这些题目,只顾拼命教书,不管学生是否容受。凡是自己懂的,一一明明白白教给学生,把学校变成了“学科杂货店”。更有甚者,要求各科教师所教学生都是出类拨萃的人。换言之,学生也就是完人,这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发生的,每一个人不会在所有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第二,出去听的那些好的课,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预先编定教案,自己怎样问,学生应当怎样答,逐句话逐个动作,一一配定了各占若干时间;到了上课的时候,只把自己问的和学生答的照所列的表表演完毕,没有不合预先设计的,有一些连时间也没有差错,更有甚者上公开课,多少年下来就上那几节上得都快烂了的课,这和90年前也没有什么差别,如今依然。
我读后发现,叶圣陶老先生对解放前的教育状况非常不满,基本上是大量的一些非常空洞的话,只是一种牢骚话,或者还有一些就是解放后与当时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套话,对现实没有太大的意义。老先生在整本书中明确表示了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但是并没有去设计如何实现这一价值的方法。这使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感到非常的遗憾。
尽管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但是他的一些见解我还是非常欣赏的。如“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学校教育的目的如何实施,这需要教学研究人员去设计了,而不是我们一线的教师,一线的教师主要还是要贯彻上级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一线工作的教师只能做执行者,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既做研究者,又做执行者。除非„„
作为一名教师,我读了这本书后,还是很有收获的。下面是我有同感的几方面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思想如要实现,必须改革考试方法才行,否则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目前教育界普遍存在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的风气,早就忘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了,因为育人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人是不同的,有些人是可以刹那间改变的,而有些人也许一辈子也改变不了。就拿法轮功来说吧,有的大学教授也会听信其不正确的思想,但对于我这比大学教授少了很多知识的小学教师来说,不要说一辈子不会相信,就是几辈子也不会信其为真。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说明人是不同的,是形形式式的,教育应该说因人而宜,不能过份地强求统一。
通过阅读,我充分了解到作为教师必须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不能只顾教书,应有如下作用:端正教育思想,这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不管你是教什么科目,只要你是教师,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而“身教为先”总归是最重要的一条。
通过阅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认识得更加透彻。师生的关系应该是如下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有深浅作用,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各种学科的教师都一样,无非就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在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在自得。总而言之,教育是一门学问,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受父母影响过的,有了一定思想感情的,是千差万别的人。自古以来对教育就有这样的说法:教无定法,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我还是欣赏陶行知老先生对教与学高度概括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五篇:盾牌——读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有感
盾牌——读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有感
一杯好茶,一本好书,往往是读书人认为最惬意的享受。
仍旧是一杯好茶,手上捧的是《弘扬培养民族精神》,却也惬意不起来,毕竟,这是个严肃的话题——一个民族的灵魂。
书上的一个个小故事记录的全是一些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民族故事。这一个个故事所串成的,正是世界上最崇高的—一种民族的精神。在现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很少有人会回想当年中华民族日渐崛起的艰难、坎坷,不会回想如今幸福的生活是多少英雄用鲜血、生命等价交换的,不会意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不会意识到团结、真诚、勇敢、勤劳的重要,不会知道——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无止境的奋斗与追求!然而,今天我重温了这一切,这本书像放电影一样,把从古至今的至高精神体现了出来。
不要认为美国或者英国是多么多么的发达,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早已繁荣、昌盛,中华民族是最古老的、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她拥有最为灿烂的文化,最为先进的技术,虽然后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使得中国暂时得沉睡着,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凭着我们最传统、也最可贵的民族精神,曾经沉睡的东方之龙苏醒了,腾飞了!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能立于民族之林,很大的关系在于他们的民族精神,在于他们坚守民族本质、维护民族灵魂。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之火能重新灿烂燃起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深深的懂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我们深爱着自己的祖国,那是一种热血沸腾的爱,那是一种坚定不移的爱,是热爱,是挚爱!我们维护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高尚、纯洁的灵魂!
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其中一章——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四个字,所包涵的却是整个精神领域最为高尚的境界,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激励中国不懈奋斗,推动中国朝着繁荣富强的方向前进。古时候,吴越争霸中的越王勾践,受苦耐挫,卧薪尝胆,不屈不挠,以他超凡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灭了吴国,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美谈;古时候又有“悬梁刺股”的典故;在远古的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化身精卫填海,体现的不全是一种神圣的精神——坚毅、自强不息吗?虽然这些是历史故事,是神话传说,但也不失成为我们激励自己发奋图强的榜样。
自强,是指自己独立生活,自己使自己坚强起来;不息,指的是使自强这种精神永垂不朽。很多人能做到自强,他们自立、自尊、自信、自爱;但是,他们却无法做到不息,在挫折面前,他们心力交瘁、伤痕累累,所以他们选择放弃,他们无法坚持,于是,他们无法成大器,无法立大业。古如此,今亦不是如此吗?古人有句话:“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对于现代城市里的人来说,已甚为艰难,何况是苦中苦呢?有人说:“这种精神要从小培养。”于是便有了军训,去听听军训营里叫苦连迭的声音,深深感叹:苦,哪里是说吃就吃得起的呢?人的胃摄取食物有个量,即使是山珍海味,只要是超过了食量,就一定会伤到身体,别的事也都如此——做任何事都要有资本。吃苦的资本就是有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曾经听一个老师讲了那么一个事:在英国一所大学里,有个被人称为“唐人街”的公共休息室,在大学里,有十来个中国留学生,临近毕业了,正是找工作单位的时候,也是许多公司来寻找人才的时候。公共休息室因为每次中国留学生都要晚自习到9点多就把关门时间延迟1小时,从原来8:30到9:30了。一家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注意到了这些学生,后来便与他们联系,进行面试。所有的学生都被录用了,公司总裁当时翘起大拇指,说:“我就是欣赏你们坚持到底、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一些民族在渐渐消失的最为宝贵的东西!而你们,拥有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中华民族历来就拥有这种精神!是世界民族之尖也未必拥有的!灿烂的文化并不是徒有虚名,当那些中国留学生互相对视微笑的时候,就证明给了英国人看:
中华民族有多么伟大!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是多么的出色!
当我们感叹生活挫折的杀伤力之大时,我们不妨想想民族精神,把自强不息当作一枚坚不可摧的盾牌,当它与受挫后颓废的心灵碰撞的那一刹那,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电光火石,但你一定会发现,它是多么的坚硬!
东方之龙的腾飞,标志着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