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高氏故事》随感
读《高氏故事》随感
高德原
高家协是我敬佩的一位高氏历史文化研究民间专家。去年底,他寄我一部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作《高氏故事》,因事缠身,供在案头,直到狗年春节过后,才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一篇一篇地读过书中127则故事,计286页,20余万言。
读罢掩卷,一番感慨涌心头。我最早看到家协的作品是其于2008年主编出版的本族四卷本《澧州四修高氏族谱》和《血脉情缘》澧州高氏专辑,让我首次目睹了他倾注于高氏历史文化研究的满腔热情、深厚的文字功底。后来,我们共事于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活动之中,又不时看到他担任副主编的高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和主编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出版,以及相继问世发行的《唐宋高姓诗词集》、《高氏史贤》专著,主编的《中华高氏》会刊、《高研会光辉十年》纪念文集,受聘指导一些地方编修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支谱。这些,又给了我一个深刻印象:家协迎来了高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丰收年景。这种景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氏历史文化研究的兴盛发展,研究者们为高家子孙普及高氏历史文化知识,梳理提升高氏历史文化理性认知,作出了不懈奋斗,让高家人共享着新时代高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精神滋养。
《高氏故事》,是高家文化史上文学作品的新样式,是家协研究高氏人物高度的新标志。他在10多年高氏历史文化研究实践中,积累、掌握、熟悉了大量高氏人物事迹资料,按照《高氏故事》主题设计所需,运用编撰历史人物故事“真实与虚构”、“真传加编造”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用心地进行取舍、调整、补充和创新,使故事具有通俗、生动、可读性。它不是《大通谱》、《高氏史贤》记载的人物材料简单重复,而是围绕编写主题与故事写作特点的再认识、再提炼、再创造,一人一事一篇,简明集中。历史是人创造的。熟悉和掌握了高家发展史上突出的人物及其事迹,编起故事来,自然得心应手,跃然纸上。这是比照《大通谱》、《高氏史贤》、《高氏故事》三者若干人物文字内容之后,所揣测的家协创作轨迹及对其成果达到一个新高度的认识。前些年在《大通谱》上,读到高忠诚研究员以1028行七言长诗,歌颂高氏历史人物,很是感慨。近期从微信上得知,家协又以七言诗歌开编着《高姓颂歌》,他很自信地说,“唱了古代唱近代,一省一省听我说”。现已写成总篇480行,河南分篇80行,河北分篇196行,广东分篇74行,山东分篇232行,大有开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势。家协的高氏人物创作,又从故事跃上诗歌平台,更为之欣喜!
《高氏故事》的价值,主要之点是为形成高家人新时代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戒,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有高氏家族特点的传统典型的学习榜样和材料。我国先贤将古代人们的“德行”概括为“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现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近些年,一些宗亲研究了高氏传统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戒。高源、高家协依照明代高攀龙所著《高子遗书家训》,分别用三字文体改编的《新编高氏家训》、《家训要义新编》、仁寿高淮泽组织研究的家风规范,都是很有创意的尝试。这些都是成型的古今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性要求,我们都可以从《高氏故事》中,寻觅到体现其元素的生动人物形象、有感染力的事例,先祖们的行为佐证着传统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戒,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道德基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去做新时代的好人好事。试想,如果我们今天有成千上万个高姓家庭、有无以数计的高家子孙,不忘先祖,传承和发扬着优良的传统家风、家训、家规、家戒,那将会对当今我国社会的优良道德风尚,起到多么巨大的示范影响效应。我们家族中一定会有研究者,能够吸收消化先贤们关于家风、家训、家规、家戒的文字成果及其表现形式,以《高氏故事》人物的事迹为依托,创造和概括出可供今日高家人学习和践行的新时代的高氏家风、家训、家规、家戒,是一件流传千古,功德无量的好事。
《高氏故事》编著不易,读懂也难。这不但是故事延续的时间长,跨度大,地域广,人物多,让人伤神费脑。就是要看懂引用的古籍文字,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也难过目了然,明白在心。这是在阅读书中一些篇章故事给我的感受。《高氏故事》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高家大众,年轻晚辈,他们对读物的基本要求,一是希望作者将领会的人物品格所在,用自己的、现代的语言描述,通俗易懂,好看,好记,好传;再是故事要讲求“真实”、“真传”,“虚构”、“编造”有据,可信,读后受益。()家协在这些方面,下足了功夫,成绩可嘉。如果从“大家著小文”不易,“创新高氏故事研究模式”出发,使读物鲜活灵动起来,更富吸引力、亲和力,期待再作探索。
家协在《高氏故事》自序中,认为“研究高氏文化,要筹创高姓学”,“促进高姓研究良性发展”。这是一个很有创意、很有价值的倡导。这个主张好像与我在临沂座谈会上,建议编写《高姓历史文化读本》,有点相似,只不过“学”与“读本”有所区别。姓氏科学是一门古老而有待挖掘的宝藏,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筹创《姓氏学》、《姓氏专业》、《姓氏研究院所》的共识与组织力量,上不了国家学科目录。在这样的背景下,筹创单姓“高姓学”,难以成事。如果着手组织力量编写《高姓历史文化读本》,则较为易行。我们已有高家先贤们留下来的大量历史文化史料,又有十多年研究高姓历史文化的成果积累,将它们归纳、提炼、集中,吸收外姓研究姓氏文化的精华,编成一部文字简明,篇幅短小,具有一定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的专著,以形成高家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基本问题的共识,作为高氏家族历史文化的普及性读本,作为教育后辈的权威性教材,作为高家人为我国姓氏科学的创立发展做出初始性、示范性的责任承担,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已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条件。借题发挥,以供商讨。
(2018年3月28日)
第二篇:读庄子随感
庄子一书随感
杨淑玉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道法自然比较平民化的真实意义:“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天效法道,道效法着整个的大自然”,也就是说,整个大自然,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着。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庄子的道,是独立自存、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他的道论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逍遥,不是任性,不是随意,是随顺事物自然的规律,凭借其势而自然运行,自由自在地活动,但并非是超却界限的一种放任,在逍遥游中庄子虽然呈现的是种向往,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多表现的是种随性,安于现状的洒脱,沉浸其中的适度。在文章中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天地间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但他这篇文章却写得十分漂亮,代表着他非凡的文学成就。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文中的一系列寓言,都写得奇幻无比而又形象逼真。这些寓言故事性很强,而且穷形尽相,煞有介事,所以能够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者,成为论说事理的有力手段。除了想像丰富、形象逼真之外,文章的大开大合的写法,纵横跌宕、浩荡奇警的风格也是非常突出的。这篇千古妙文,不讲究一般文章那些起承转合的程式,而是任情挥洒,不拘一格,很像作者本人那飘逸、洒脱的个性。清人林云铭评论《逍遥游》说:“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逍遥游》的确是古代散文中突破常规艺术格局的一道“异观”。讲的是物适其性,没有什么谁更好、谁更差的区分,所以,大鹏的自然就是逍遥,麻雀的自在也是逍遥,不是说大鹏鸟要比麻雀如何如何,只是自己在自己的环境下更舒适畅快的自然体验。为什么说列子的御风不能算是得道呢?因为他的行为不能任用自如,仍然需要有所依赖和凭借。“强求”的执著,是违反“道”的规律的,或者不充分满足“道”的内涵的行为。天道自然无为,人的行事也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所以说,凡有所侍,皆不自由,随心所欲,任意无穷。
在懂得“道”的圣者看来,行动,如果仍然停留在依靠别人的推动、依靠小聪明小手段,都不是真正符合“道”的意义。得道者做事和处世,完全是以自己的智慧和对事物正确的分析,通过主动的行为、谨慎的态度,得以轻松完成。
第三篇: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随感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随感
毛泽东同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开国领袖,其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后的产物,是我们伟大的党和中国建国初期的主要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其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不断总结其著作的产物。《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编辑的,一共四卷。其中第一卷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和第三卷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四卷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因为时间的问题,我只读了《选集》的第一卷即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的著作。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并结合书中详细的注解让我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局势及社会各阶级有了更刻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毛主席的每一部著作都透露出了敏捷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以及高深的政治远见,深刻体现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服务宗旨,更是直接表明共产党在建党之出就是为了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统治,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5月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1)中,毛主席作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即:一,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明确反对教条主义,这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也是同样重要的,凡事不能教条化,那样只能使我们的思想僵化,无法是适应现在的创新型社会,自然就会被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洪流淹没。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经过调查,才会发现解决事情的最好办法。“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毛主席在这篇著作中总结七点调查的技术(※2)在今日依然是适用的,这为决策者制定某项决策指出了较好的调查方法。
在1937年7月发表的《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3)深入浅出的结合当时中国国内与国际的实际情况阐明了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辩证唯物论。其结论在当今社会也是正确的、可行的、是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了的,而这恰恰是“实践论”中的一部分——“通过实践认识真理,有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读完这本著作,会发现,毛泽东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是适用部分实际情况的,这大概也就是当今政府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因吧。
当然这只是读完第一卷之后的随感,要想对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还要等把其他三卷两个时期的著作读完之后才能做到吧。
注释:
※1: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注释源自第二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09页)
※2:七点调查技术:(1)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2)调查会到些什么人?(3)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4)要定调查纲目;(5)要亲自出马;(6)要深入;(7)要自己做记录。
※3: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注释源自第二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82页)
第四篇:读《鲁迅小说全集》随感
忘记了是在几岁开始知道有鲁迅这个人物,只是随着年龄增大,也逐渐有了他的文章的接触,更知道了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人民战士。
鲁迅的小说并没有如高中课本中学的《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来的深奥。大约他出生在那个环境中,生长在那个时代吧,基本上所描写的都是穷困的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也包括自己在内。他的《
呐喊》,所写的都是身边的小事,就如一篇《一件小事》一样,生活中可以说随处可见,但他却能以此小事催他自醒,增长他的勇气和希望。这样的文章不仅仅是翻阅,更给我启示。《狂人日记》,我不能给它下个定义,在一开始读它时,我甚至摸不着头脑,我不清楚自己这是在看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有点害怕,有点疑惑,那吓人的语句,吃人的历史,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使我不禁联想自己所生活的生活,是该怎么样?也许他的“吃人”也可理解为当今社会中金钱为上,以利为友的没有亲情友情可言的只顾自身,榨人不眨眼的冷酷的竞争吧,没有钱就不能生活,就只能乞求,去要饭,这不是跟吃人一样吗?但生活中,我也是相信有那么些温暖可言的,毕竟每天的太阳是温暖的,在人类越来越文明之际又怎么可以发生人吃人的这种野蛮行为呢。很欣赏阿Q的那种心满意足的自认为得胜的心态,称之为妙法不为过。但被人打了之后还有愉快心情,还能和别人调笑一通,回到土谷祠倒头就睡着了,这就是阿Q精神吗?有点愚甚至有点蠢,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调节心理的好办法,凡事换个角度想或许会有收获吧。一本书看完,总有些个味道,这种味道又似乎只有心里知道。
第五篇:读《万历十五年》随感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作业读《万历十五年》随感
读《万历十五年》随感
[姓名]吴雷[学号] 82442050301011[专业]新闻学(网络新闻与新媒体研究)
读完黄仁宇先生著的《万历十五年》,给我的阅读体验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原来历史书可以这么写,原来历史可以是这个样子。之前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作者摒弃了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而以一种全球视角,一种大历史观,心平气和,娓娓道来,把读者引入一个求索的境界,尤其是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发展史上予以了客观的评价,给人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今天,这本《万历十五年》却更是从多个方面给人以新的感触。
一、独特新颖的叙事方式
中学时代的历史学习,给人们往往留下的印象是历史是枯燥无味的,是只需要背一背的课程。通过对各种历史教科书或其他编年体历史书籍的阅读,似乎让人已经忘记了历史是如何被建构的,似乎大多数人们对历史的模糊印象一直是:历史不过是一些事实的简单堆积,是对历史史实的冰冷客观的描述。我们很难想象历史也可以写心态、写文化、写地理并且写得鲜活。
究其原因,长期以来僵化的思想局限了人们的视野,高度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消磨了历史学者的个性和勇气,使他们对历史学方法缺乏反思和创新精神,因而造成历史学著作的死气沉沉。另一方面,故作高深的理论和生硬搬用的各种术语,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似乎文字生动流畅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就没有学术价值,而那些只能由少数人看懂的才是学术著作。
传统的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
《万历十五年》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新颖的写作方法,使任何一个即便是对明史毫无兴趣的人,一个对历史一窍不通的人,也仍然可以以看小说的愉悦心情与姿态阅读完《万历十五年》。他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谨严之基本原则下,同时又能让大众愿意去接受,使 1
得了解历史不再被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历史学家斋中之物。他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历史随笔,用清新俊朗的文字把谨严的学识和博通的史观熔于一炉,遂使学术著作顿成大众的精神美食。当然,《万历十五年》还有更为重要的能够吸引读者的地方,那就是作者对历史的研究所寄托的深切的现实关怀。诚如他自己所言:“《万历十五年》之能侥幸在海外与国内。在台湾与大陆都畅销,主要的乃是它的内容与题材仍和我们今日遇到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有如官僚主义的作风,既危害于明朝,也仍作祟于20世纪的中国。前后有历史的因缘。”对中国读者而言。《万历十五年》有一种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借鉴作用。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黄仁宇先生正是基于现实关怀而思考,并研究和总结历史的。因此,《万历十五年》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万历十五年》中,作者截取一个断面,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仔细析清当时社会脉络,深刻剖析其经济社会结构,所为的不过就是为了揭露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模糊管理、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反而保护落后经济以维持王朝的安全„„等种种体制上的弊端,其目的还在于通过“技术的角度”、“数目字管理”,为中国发展寻出路。且不论他所提倡的观点与思路是否绝对正确,就仅仅通过他对很多深刻问题的剖析,已经激发了我们的共同的思索。
通过《万历十五年》以及之前读到的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我明白了研究历史有多种角度:不仅仅是那些帝王将相的历史,也可以涉及平凡人物的心态和性格;对历史事实,不仅仅是说明“是什么”,也能够通过分析和甄别,说出“为什么”;不仅可以是个别人物的历史,也可以是总体的社会的历史„„我知道了历史的另外一种写法,可以写的生动流畅活泼有趣。
二、大历史观
黄仁宇先生说:“我之所谓‘大历史’(macro-history)观,必须有国际性,我很希望以四海为家的精神,增进东方与西方的了解,化除成见。”
所谓“大历史观”,其实就是要以宽广的眼光采审视整个历史脉络,而不是只局限在其中某一个特定的人、事、物或者一小段时间里。他通过长期的积累,长时间大开眼界,把握了历史的规律性。黄仁字在书后写道:“中国的革命,好像一个长隧道,须要101年才可以通过。我们的生命纵长也难过99岁。以短衡长,只是我们个人对历史的反应,不足为大历史。将历史的基点准后三五百年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万历十五年》已经初步采取这种作法。所以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他把中国近代史的上限从传统观点认为的开始于清朝末年而一直上溯到明末清初,并试图从中找出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落
后的原因。
比如,他以大历史观对中国近代史予以了深刻的分析:
从大历史的眼光观察,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有如今日美国的“潜水艇夹肉面包”(submarine sandwich),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三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及法治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而这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结构,也有其根源。由明朝可以向后倒推到其他各朝。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候地理关系的影响。现在即从明朝末年,贯穿有清268年到民国初年,也可以从潜水艇夹肉面包的基点看到:
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过去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纯靠科举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举之后,上层机构(superstructure)与下层机构(infrastructure)更为脱节,满清之覆亡,更无可避免。民国肇造后,军阀割据,也是当然趋势。因为新的力量还没有产生,过渡期间,只能由私人军事势力撑持。
国民党专政期间,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总算结束了军阀混战,但是全靠城市经济维持。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在农村中创造了一个新的低层机构。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这不是说整个一个世纪所有的人物,毫无贤愚得失,只是他们的贤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历史发展的程序。大历史的着眼注重群众运动对社会上的长期贡献。我这样解释历史,超过党派的分别,也超过国际的界限,即对重洋远隔的师长同学,以及在内战期间丧生的亡友灵前,才都讲得过去。
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眈。
三、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
黄仁宇在书中说:“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我已经批评得很透彻。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techn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至于将道德放在什么地方,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中国史学传统一向偏爱“善善恶恶”正邪褒贬的春秋笔法。对此,黄仁宇却说,身为历
史学家不能太仁慈、和善或具有同情心。他提出的“从技术角度看历史”的观点,要求摆脱传统的人物臧否观,强调非个人或道德指控的历史解释,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分析当初的技术水平而非只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君子小人”不是一个历史人物的终极评价,“善与恶”亦非历史事件的本质。他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以道德代替技术,因此不能建立数字上精确的管理,其后果则是导致了现代化的姗姗来迟。这样的历史看法与前人不尽相同。颇为深刻,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如他在书后说“《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四、启示
对我们而言,首先是被该书的叙述方式所吸引,然后是被其中的历史解释所震撼,最后是被作者的观念引至思想的天空。《万历十五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就是一种应试技术训练、一种应试能力的培养。我们都放弃了思想的权利,于是我们造就的也只能是这种思想的奴仆。学生毕业走出校园后,大多数人一辈子头脑里对历史的认识就停留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所给予他们的那个水平。凡是有幸读到《万历十五年》的人,也许会对他以前所学的历史产生极度的怀疑,实现思想的更生,他经历这样的过程时,一定会对以前接受的教育进行一定的反思。
读完《万历十五年》,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当前的学术术语体系进行思考,史学著作应该怎么写?学术著作的撰写是否一定要如今日这般?我们的历史教育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历史教学?我们的历史学研究方法是否要有创新,或者说是否需要变革,怎样从全球视角来审视历史史实?我们当前各学科的研究者如何从中借鉴一些有益的研究方法?反复研读这本《万历十五年》,可以给我们以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