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这样管理学生手机的-班级管理
我是这样管理学生手机的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这是个新的老问题。说它新,因为手机刚刚普及也没有多少年;说它老,是因为自从有了手机之后,关于学生带手机上学的讨论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但至今仍无一个普遍适用的、能为三方接受的管理方案。最近几年,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从目前的讨论情况来看,反对声占了上风,但实际效果却几乎为零——谁能拿出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很难。
在此,我不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言论,只就事论事地从纯技术角度探讨一下学生手机的管理问题,我的案例,就来自于我现在带的这个班……
写到这里,我的思路忽然岔开了——我发现现在很多规则的制定完全是荒唐可笑的,荒唐之处不在于规定本身,比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个规定本来不可笑,但是,和实际情况相比,绝对是一件滑稽的事。我想制定规则的人一定是不负责任的,他只知道把规矩定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有没有可操作性、谁来监督,根本不是他所关心的。事实是,谁也不会把规定放在心上,手机照带不误,因为从没有人来管规定执行的情况怎样。学校经常有这种滑稽的事,规定都有,但都是一纸空文,造成了学生养成了根本不会遵守规则的习惯,一直影响到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对规则视而不见,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根子还是在教育(我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单是指学校的教育)。
我们造成或助长了学生的狡黠,让学生学会了观察和分析——遇到厉害一点的教师就老实一点,遇到不怎么负责或宽容一点的教师就钻空子,他们知道,规则的执行力度在于执行人的威力而不是规则本身的威力——养成这些坏习惯很不好,长大以后,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也会带着这种习惯,要么造成自己的损失,要么让规则的可信度下降。
关于学生手机的管理,最不动脑筋的做法就是简单操作:在班上宣布一下,所有人一律不准带手机,如果发现了,就没收。其实,谁都知道不可能做到,这样的说法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宣布完了就没事了,学生仍然在用,发现了,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没收。教师没有权力没收,所谓“没收”,也只是暂扣一段时间,最后还要还给本人或家长的。问题是被发现而受到处罚的学生只是认为自己的运气不好,从没有想过是自己违反规则,下次要做得更隐蔽一点,而不是从根本上认识到不应该这样做。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我们把学生都训练成了反侦破的高手。
我的这个班,同样面对着这样的问题。不是我高明在何处,我只是不愿意做一些简单而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我在班级里推行什么政策,第一原则就是要以理服人,让大家口服心服。理不讲透,不强行推进;理讲透了再执行,一旦执行起来就没有含糊的余地。我做一件事,一定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展到哪一步就做哪一步的事,一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办。
能完全禁止手机进入校园吗?我看不能,特别是到了高中。有人说现在学生使用手机绝大部分不是用来和家长联系的,而是和同学朋友联系,所以不能让学生带手机。学生大了,难道不应该有自己的世界吗?难道一使用手机学生就会变坏?道理也不用分析了,我们不能掩耳盗铃,对这个现实视而不见。既然禁止不了,那就是要管理好,手机本没有错,需要制止的是不正确的使用手机。
和一般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是,我在自己班里并没有一开始就制定严酷的政策,把自己逼上绝路,而是先让问题暴露出来,再和大家讨论怎么解决。
第一步,宣传造势,观察准备。
最好不带手机到学校,避免麻烦。凡事都有两面性,手机能带来便利,也会带来烦恼。没有手机,一样可以和外界联系,关键是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通讯工具,不存在炫耀的问题,当然,没有手机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如果你觉得弊大于利,就不要带到学校,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也挺好。没有手机的,也不必缠着家长买,以后确实需要了再买,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我确实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或没有,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不会看到学生使用手机就如临大敌,或形成职业习惯,看到了就收走。这种淡化、宽容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姿态,有时候我们越重视越反对,反而会强化学生的反抗意识。
讲清道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自觉遵守。一个班级是有自己的气场的,如果玩手机成风,自然会有一种暗示,更多的人会加入进来,如果有一部分人认为玩手机不好,也会影响其他一些人。
对于带手机到学校的同学,我们首先强调学校的要求,告诉他这是违规的行为,让在学校使用手机成为一种偷偷摸摸的行为,首先制造这种氛围,让他感到难受。然后,暂时不采取其他行动,观察一下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我知道,光讲道理对一部分人是没有用的,他们不以为然,以为只要不被发现就没事了,所以开学后不久就有人开始在上课时使用手机了,玩游戏、看视频、发信息,我这个所谓的实验班也不可能免俗。
要让他们上课不玩手机,首先必须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这件事不好,建立是非观念。我在班上继续扩大宣传力度,告诉各位同学,上课时使用手机是规则不允许的,被发现了将会受到处罚。我的宣传力度是逐渐加大的,一开始是很温和地讲道理,然后强调规则,然后是在全班的警告。但仅限于此,仍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因为把这件事彻底管好得有个契机,没有身边切实的案例,教育的力度还不够。
我相信还是会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在铤而走险。很多人其实都是这样,明知道规则不允许,还是会因为挡不住诱惑而违反,事情不发生到自己头上是不会有切身的感受的。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如果总是违规,终有被发现的那一天。
班级学生分化成了玩手机的和不玩手机的两派而不是一边倒,其中前者占了大多数,后者人数较少但很顽固。这种分化减轻了工作量,因为大部分同学明确了规则之后已经自觉地遵守了,他们不仅不会让我操心,还成为教育其他同学的榜样,不玩手机的同学对少数违规同学有一种无形的震慑和影响。在没有实施任何惩罚的前提下,大势已经形成,大多数同学的态度对少数同学已经形成了包围圈,那些玩手机的少数人要顶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能分化瓦解的尽量不要诉诸武力,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第二步,尊重民意,制定规则。
两个星期后,问题充分暴露,哪些同学上课特别喜欢用手机同学们已经心知肚明。大家都很清楚这是违规的,是非明确之后就好做下一步工作了。不久,我处理了开学以来第一件也是唯一的一件玩手机事件。班上一个同学在晚自习时玩手机被值班老师发现并扣下,他很不服气,认为老师应该首先提醒,不应该一发现就收。下了课就去找老师索回,老师当然没有同意。第二天我来处理此事,过程细节就不具体描述了,用旁边老师的话说,那叫一个“春风化雨”,不厌其烦地讲道理,分析利害关系。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因为我只想着要让他口服心服,第一次处理,务必要慎重。谈归谈,必要的处理还是需要的,写出认识,暂时扣留手机一个星期,不通知家长。
处理完之后,我没有在班上宣讲此事,因为我相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用我多说,班里同学一定都知道了。不声张给了他面子,但也同样达到了传播的效果。
周五布置了周记,要求每位同学对班级的情况作分析、提建议。星期一周记收上来之后,果然有不少同学提到了上课玩手机的事。那好,把这件事拿到桌面上讨论。
班会课,召开班级大会。班级大会的问题我以后再做详细介绍。本次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就是手机,大家对此发表意见。得出了共性的东西:
1、上课使用手机违规;
2、确实有人不顾禁令继续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3、这件事必须要管起来,不然不良风气会蔓延;
4、目前要想完全禁止带手机到学校并不现实,所以,关键在于管理。
大家意见基本一致后就开始讨论处理办法。又是一番讨论,再次得出共性的东西:
1、第一次发现,暂扣一个星期,不必事先警告,因为规定已经强调过多次了;
2、第二次发现暂扣手机一个月,第二次的意思不是在同一个同学身上发现两次,而是只要有一个人被处理了就算第一次,下一次另一位同学违规就算第二次;
3、第三次发现则永久性禁止手机带入学校;
4、每次违规都要告知家长。
好了,讨论结果班长记录下来,作为政策执行。这里还有一些细节和技巧,不细说了,总体原则是大家要充分讨论,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所以,规则是大家提出的,不是我个人意志。这样执行起来的阻力会小很多,特别是涉及到真正处理时,被处理人无话可说。
完了以后把这些内容打印好,每个人自愿(?)签字,作为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
第三步,加强监管,一步到位。
前期工作要慢、细致,准备要充分,适应期要足够长,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系统脱敏。一旦付诸行动,要坚决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既然大家讨论好了,下面就是执行的问题。
首先,每位同学登记手机号码,没有的填“无”,把号码全部整理好,和家长逐一核实,全班四十四人,有十八人没有手机或者手机从不带入学校,工作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强,另有二十六人每天带手机到学校。确认无误后进入监管、检查程序——上课期间随机拨打登记的号码,如果出于开机状态则视同于使用手机。
这一招大家事先并没有想到,底牌总是最后再亮出。虽然有些意外,但是细想一下没有反对的理由,因为老师不能时时刻刻巡视检查,而且即使巡视,也有检查不出来的可能。如果全部依靠老师的检查,则执行力度是肯定不够的,必须大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躲避或存有侥幸心理。事前我们讲明白道理,让大家都能理解,上课时完全没有必要开机,反之,开机就有使用的嫌疑。
从规定出台之后到目前为止,随机抽查若干次,无一人次被发现上课时手机开机。管理基本成功。
是不是没有问题?是不是一劳永逸?
这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
第一,即使如此规定并且经过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不一定表明没有问题。比如,对付开机的抽查还是有办法的,虽然比较麻烦,但并非对付不了。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任何规则都不可能滴水不漏,讲白了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如果有谁挖空心思非要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对抗规则,那也显得太无聊了,为了这几十分钟的关机,值得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吗?人如果到了这一步也就没有多大意思了。而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冒着违规被处罚的风险在同学们的视线之下玩手机,心理压力会很大,当做一件事承担的风险和背负的良心的谴责超出了做这件事带来的愉悦时,每个人都会掂量一下,权衡利弊,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姿态。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想,绝大多数人会认可。这就叫以理服人、环境育人。
第二,以后会不会出问题?很有可能。怎么办?不怎么办,现在就为此烦恼属于杞人忧天,我的原则是到时候再想办法,现有的办法既然好用,就用下去。当然,不能忘了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们以遵守规则为荣,破坏规则为耻。建立健康的荣辱观是最重要的,良好的班级风气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形成的。
我对孩子们说,养成一个好习惯就巩固一个好习惯,不必再为手机的问题烦恼了,我们还有更多的事要做,让我们都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吧。
遵守了规则,其实也轻松了,不必担心规则来惩罚你,换来的是更大的自由。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的,有时候,遵守规则就是获得了自由。
第二篇:我是这样处理学生手机的
我是这样处理学生手机的案例:高一447班学生秦某,开学不到一个月时间,因上课用手机玩游戏,被我没收,经批评教育后本人第一次领回;不久,上晚自习时他用手机听歌,又被我没收,我通知其家长来校协同教育并第二次领回,嘱咐其家长要严格管理手机,再不能让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来;一周后,我在教室发现原款手机再次出现在秦某手中,接着,有学生报告秦某趁他小便时在厕所用手机拍摄他的下身不雅照片,并扬言要发到网络上去。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加强人们之间联系、互通信息、休闲娱乐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正因为手机功能的强大和奇妙,中学生纷纷掏钱购买配备,日夜相守,陷入到爱不释手、如痴如醉的地步。时至今日,手机已经悄然蔓延到高中校园,呈现泛滥之势,80%以上的学生拥有自己的一部爱机。
学生手机泛滥,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这是班级管理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成为了班主任日常管理中重要和困难的一环。那么,该如何来加强引导、管理和约束学生使用手机呢?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是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形成主流思想。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1、频繁用机,损身又害心。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
2、考试作弊,冲击考风学风。在学业成绩检测时,有的学生通过手机舞弊,弄虚作假,欺骗家长,欺骗老师。造成课上精力分散,学习不用功,课堂受到干扰,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学生,学习必然不认真努力,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还以短信的方式捉弄老师和同学,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3、黄色泛滥,不利成人成才。手机上网、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功能,以及不良短信,手机黄、赌、毒,毒害青少年。黄色信息、黄色网站等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来讲,怀有十分强的好奇之心,危害极大,严重影响青年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个别学生就是因为受不健康的内容的影响,情绪波动很大,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直线下降。有的学生违纪违法,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4、破坏校纪,影响教与学。学生使用手机晚上躲在被窝里收发短信,看小说,玩游戏,深夜不睡,干扰他人休息,在教室里,大多数是开着静音或振动,有的学生一节课连续收到五、六条短信,自己不能安心听课,同时扰乱教学秩序,也影响自己听课效率。
5、亲情疏远,教育虚无飘渺。目前,家长纷纷给学生配备手机,对他们进行摇控管理。手机像根“绳”,其目的是想栓着学生的心。家长的一片好心,学生并不理解。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依靠手机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减少了对学生直接地面对面地教育机会,减少了家长与老师直接地交流与沟通。家庭教育实际上由实变虚,由直接到间接,由亲近到疏远。家庭教育不到位,出现了漏洞。个别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任意撒谎,学生养成了极坏的品格。对学生教育浮于表面,虚无飘渺。
6、乱交朋友,情感纠纷不断。手机是学生交往、联系的重要工具。校内,学生之间有事无事打手机,相隔一步之遥也打手机。为了减少老师的监控,同学的猜疑,与异性同学交往,都是通过手机。学生配备手机后,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有些学生不仅在校内交往频繁,而且与社会上很多人也有关联。有时校外的朋友一声呼唤,学生便谎称有病请假。有的学生之间交往不规范、不注意,往往引起一些是非。特别是男生敢为红颜而冲冠一怒,一呼百应,大打出手,不计后果,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制造一些事端。
7、配带手机,学生安全无保障。一些学生在回家路上玩手机,不注意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有的学生在路上玩手机,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他们见机起意,专门针对学生,学生往往被骗、被打、被抢。寄宿生的手机有时放在寝室内,稍不注意,就可能被他人拿走。个别学生还利用手机纠集社会闲散人员打架,严重违法违纪。
8、手机消费,加重家庭负担。中学生配带手机十分普遍,玩手机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打电话、发短信那是经常的事。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学生,为了给同学、朋友打电话、发生短信,节衣缩食。条件好的学生手机费用极其高昂,少的每月一两百元,多的高达数百元。
9、炫耀攀比,助长享乐思想。课余时间比手机好坏,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出现享乐思想。有手机的学生到处炫耀,相互攀比,看谁的手机档次高。有的家长给学生配备的手机非常高档,高达数千元,使老师都望尘莫及。没有手机的学生羡慕有手机的学生,总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条件较差的家长因此十分为难,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学生心中既矛盾又痛苦,认为社会很不公平。把心里的不快和怨恨向社会发泄,于是,这些学生便产生了怨恨和报复心理,轻则厌学、违纪,重则违法犯罪。
10、分散注意力,学业成绩直线下降。上课学生之间相互发短信,课间就那么几分钟也要玩玩手机,对手机十分牵挂与着迷。有很多学生上课经常收到短信。短信内容带有挑逗性,有的是黄色的,学生看后心里难以平静,情绪波动很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学习。手机的使用加速中学生社会化,不利于中学生成长,手机成为中学生男女生交往过密的帮凶,严重影响学业。
二是摆依据,根据教育部门行政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管制手机。第一个依据是: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9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中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学习时间在教学楼、教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场所使用手机、小灵通等移动通讯工具。第二个依据是:学校德育处下发的《关于衡阳县六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相关制度》。
三是制班规,为学生手机管理提供具体操作方法与路径。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班的手机管理制度总的原则是:发现一个,没收一个,统一保管,定时归还。在具体处理过程中,既不机械教条,也不违背基本原则,却随机应变,定活两便,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度”,至关重要。现在学生思想复杂,情况各异,家庭教育或缺乏方法,简单粗暴,或纵容溺爱,姑息迁就,或放任自流,不理不睬,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是不科学的,说不定哪个学生就因为老师没收手机而出现意外出走、轻生等情况,到那时学校管理就非常被动了。
上述案例中,对秦某违犯班纪玩手机的处理,我分三个阶段进行:玩手机第一次被没收,给予其必要的批评教育,要求写好检讨书和保证书,给其一次机会;玩手机第二次被没收,我即时通知其家长来校协同教育,按照家长的意愿,将手机交由其家长带回,并要求家长要严格管理,再不能让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来,给其第二次机会,也为其再次违纪从重从严处理奠定基础;待其第三次手机被没收时,我将情况告知并勒令其家长马上到学校接受批评和处理:一是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其家长的纵容和不是;二是在班级开专题会,对于这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变本加厉,庸俗下流的行为,大加批斗;三是宣布手机无条件没收,到期末考试结束后方可领回;四是责令其家长带孩子回家进行再教育。几个回合下来,学生及其家长都无话可说,无言以对,只得乖乖任由老师处理。经过这次深刻教育后,我再也没有发现这个学生在学校玩过手机了。
现在学生玩手机上瘾成癖,难解难分,在这个问题的管理上,想“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多几个回合的较量是必须的,是给学生几个改正的机会,同时学生思想自省自律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处理也符合思想教育的认知规律。我认为,在学生手机管理上,只有得法合法,并无定法,但要注意几点:①是不得体罚学生,砸手机;②是不能与经济处罚挂钩;③是要给学生改正和解释的机会;④是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
第三篇:学生喜欢这样的班主任-班级管理
学生喜欢这样的班主任
一、能使学生体验快乐的班主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这是他的不幸。”快乐是学生求知、求善、求创新的“开路先锋”,是学生全面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原动力。因此说,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与快乐同行。那么,班主任应如何让学生“学习并快乐着”?
首先,班主任要做快乐的倡导者。班主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求乐、求趣的愿望;要像叶圣陶先生那样,从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把“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看作是当好教师的起码条件。
如果班主任以朋友身份平视学生,那么你一定能“走近孩子的世界”;一定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鼓励学生;一定能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享受快乐,体验快乐。
其次,班主任要做快乐的制造者。班主任要使教育过程始终洋溢着欢乐之情,就要用心、用爱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成长的乐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充分表露情感和释放激情的宽松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自动、自信的舞台。
教师一个灿烂的笑容、一次赞赏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学生欣喜若狂;一个游戏、一次远足、一场联欢,能使学生终生难忘。
再次,班主任要做快乐的保护者。“让学生每天都有个好心情,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应该是每一位班主任不懈的追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避免由于我们的不良教育言行,有意或者无意地伤害学生,导致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不做精神摧残者,要让学生每天在充满希望、体验愉悦的状态下去学习和生活。
二、能使学生充满自信的班主任
“自信决定成败”,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自信、拥有自信?
首先,要重发现。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并把学生的个性转化为向上的动力。有的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信,就是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有的学生的自信心往往被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环境在瞬间给摧毁,但凡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心情不快、精神不振、思维不畅、行为不良,缺乏应有的进取精神和学习激情。
作为班主任,面对这样的学生,就要学会赏识,用慧眼去捕捉学生表现出来的优势或未表现出来的潜能,让学生在一个被欣赏、被尊重、被肯定的环境里找到自我、找回自信,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充满信心,勇往直前。
其次,要重关怀。让学生在关怀的环境中忘掉孤独、烦恼,甚至是恐惧。没有自信的学生是最难教育的学生,也是不难教育的学生。说难教育是因为他们都经历过不同的挫折和伤害,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不愿说出的烦恼或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说不难教育是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需求,那就是真正的关怀。
因此,班主任只要“以爱动其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用心呵护每个学生,那么,即使是再不愿意上进的学生也会重燃希望、重树信心。
再次,要重激励。一个学生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自信。学生需要激励,缺乏自信的学生更需要激励,作为班主任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看待学生,千万不要吝惜鼓励之词、激励之语,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受关注、受鼓舞的状态下去学习和生活。
三、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班主任
成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指导者和保护者,理应使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获得成功的欢乐。
首先,创建目标适宜、评价多元的班集体是学生迈向成功的前提。有了目标,学生才有行动,才能成功。
班主任一定要认真收集并分析学生的性格、成绩、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加以提炼,制定出针对性强,体现自己特色,体现发展性要求的班级教育目标,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目标中找到自我、找到自信、找到成功。
如何评价学生也是引导、激励、促进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班主任要按照“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来评价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只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学生才能人人成功、个个成才。
其次,养成好习惯是学生迈向成功的保障。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班主任要把学生的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只要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求知、处事、做人的习惯,那学生就会终身受益,成功就会水到渠成。
再次,心理健康是学生迈向成功的关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因此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那他肯定就没有健康的人生、健康的未来。
面对目前中小学生心理疾病日趋增多的现象,班主任应该如何应对?我们应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烦恼困惑;主动反思、改变不良的教育方法,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安全、更自由、更和谐、更富创造性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学生成长需求多种多样,如果班主任能使你的学生体验快乐、拥有自信、获得成功,那你就能成为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第四篇:学生手机管理协议书
南吕中学杜绝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管理协议
为了充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做出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规定。希望广大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理解并配合学校管理学生手机。为此,我校与家长及学生签订本管理协议:
1、发现学生携带手机进入学校,将被老师收回并做好先关记录。对携带手机进校园者将取消各类先进的评比资格(包括:贫困生补助资金的申请资格),情节严重并屡教不改的纳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2、第一次携带手机进校园,被老师暂时收回的手机将由学校代管至家长到学校协同教育孩子且签好本协议后认领;如若再次被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和老师发现,违反本协议继续带手机进入校园,被老师收回的手机由学校代管至毕业,届时再通知家长到学校认领(期间手机所造成损失学校概不负责),并作全校通报批评。
3、在尊重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家长应该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
4、家长和学生共同保证绝不把手机再次带入校园,排除杂念,专心学习。
6、学生不听劝告屡次携带手机进校园被发现后,拒绝交老师者,学校通知家长带回教育并作全校通报批评。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屯昌县南吕中学
201年月日
第五篇:班级手机使用管理规定
14数控高级班学生手机使用规范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课堂高效有序进行,同时给学生创建一个安全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规范学生手机使用的不当行为,保护学生视力,特制定《14数控高级班学生手机使用规范》,请全体同学认真遵守。
一、携带规定:
1、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允许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
2、上课期间,家长有特殊情况需找学生,可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
3、如离家较远、父母繁忙或者其他原因确实需要佩带和使用手机的,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告知家长。经家长同意批准后,由班主任监督学生签订《14数控高级班学生手机使用规范承诺书》,班主任监督审批记录后,学生方可在学校使用手机。
4、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要严格遵守《14数控高级班学生手机使用规范》中的各项要求。
二、使用规定:
1、手机只能在每天课外活动期间使用(走读生出校后可以使用),其它时间最好关机。如有特殊原因在校内使用手机,须经班主任同意。
2、严禁学生在教学时间(晚自习、上课期间)、午休时间、课间操、学校集会、社团活动等时间段内使用手机,有以下情况者,一经查实立即没收手机(1)手机铃响,拨打、接听电话;
(2)用手机发、看短信息;
(3)玩手机,如看视频、听音乐、看电子书籍、游戏等;
(4)在走廊大声播放手机音
3、不允许利用上课、午休等时间在教室或其他场所给手机充电,一经发现,没收手机、电池和充电器。如因充电引发火灾事故的,要追究个人责任。
三、对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处理规定:
1、如发现有以下情形之一者,扣班级考评分每人次4分:
(1)班级对登记的手机在禁止使用的时间段内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检查,违规开机的;
(2)手机借于他人违规使用的;
(3)未按要求使用手机的(如看视频、听音乐、看电子书籍、玩游戏、上网聊天等);
(4)带手机进入考场的;
(5)用手机联系校内外人员组织打架斗殴或其他非法活动,除收缴手机外,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2、(1)第一次被发现在规定时间以外玩手机的,扣班级考评分4分,并写检查;
(2)第二次被发现在规定时间以外玩手机的,扣班级考评分8分,并没收手机一周,交班主任保管;
(3)第三次被发现在规定时间以外玩手机的,扣班级考评分12分,并没收手机一月,交家长保管一个月;
(4)第四次被发现在规定时间以外玩手机的,扣班级考评分16分,并没收手机一月,交家长保管一个学期;
四、其他说明:
1、学生在校违规使用手机所引发的一切不良后果由本人承担,并将在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2、学生携带的手机属私有财产,学生应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如有遗失,学校概不负责。
3、学生在不允许使用手机时段内确需与家庭联系的,可经老师同意后再用手机打电话。
4、本规定执行情况纳入班级考评管理考核。
14数控高级班班委会
承诺书
尊敬的老师:
为了配合班级开展的自主管理活动,也为保护自己的视力,纠正自己手机使用的不良习惯,同时为让自己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班级制定的《14数控高级班学生手机使用规范》。
若违反规定,我愿意接受《14数控高级班学生手机使用规范》规定的处罚,请老师相信我。
承诺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