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德育工作“八化”-德育
幼儿德育工作“八化”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或多或少都沾有娇气任性、胆小怕事、惟我独尊等小毛病。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品质形成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从幼儿抓起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幼儿的观念、品德行为的形成离不开直观和模仿等特点,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幼儿思想发展的特点、规律,采取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切忌要求过高,空洞说教。根据这几年的幼儿教育工作经验,我认为要增强幼儿德育工作实效性就必须做到“八化”,即现代化、规范化、系列化、生活化、具体化、幼儿化、经常化、网络化。
一、德育理念现代化
当今社会科技、经济高速发展,德育工作必须面对开放、多元、动态的现实世界。只有树立起现代化的德育工作理念,我们的工作才有针对性,才会有实效。邓小平曾强调指出“办学要从小学抓起,从娃娃抓起。”为此,在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理念,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师生互动;构筑交往平台,促进幼儿互动;搭建心灵桥梁,促进家长和幼儿的互动;走出学校课堂,搞好幼儿与社会互动。
二、德育制度规范化
规范化的德育制度是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结合幼儿教学实际情况,认真听取各方面建议,完善德育管理制度,体现制度的规范化。如出台《德育量化考核细则》、《幼儿礼仪常规》、《班级卫生管理制度》、《幼儿一日量化评比制度》、《寝室管理制度》、《幼儿奖励条例》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使幼儿德育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规范幼儿的行为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三、德育目标系列化
在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如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不打架,不骂人,爱清洁,认识国旗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应从小处入手,贴近幼儿,注重实效,体现育人的层次性,让德育目标深入每个孩子心中,从而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目标。为此,在制定德育工作目标时,我们要体现近、小、实、亲和系列化的原则,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事实也证明,只有用目标来指导过程,幼儿德育工作才能有序进行,有的放矢,而避免过去那种“水到便开渠”的无序化状态。
四、德育内容生活化
孩子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我们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和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改变说教式的空洞理论,让幼儿走进生活,让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成为幼儿德育的主要载体。如培养孩子的孝心,我们可利用“母亲节”组织幼儿“夸妈妈”活动。事前要求幼儿了解妈妈的工作及成绩,通过观察妈妈上、下班所做的事情,让孩子亲自感受到妈妈的辛劳、妈妈对他们的爱。然后再组织开展称赞自己的妈妈活动,通过孩子们把自己妈妈在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由此让他们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德育形式具体化
幼儿的观念、品德行为的形成离不开直观和模仿,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构成具体的榜样感染力能引起幼儿共鸣和相应的情感,使他们在模仿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此,我们可利用榜样对幼儿进行教育,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具体化、形象化。如通过一些情景游戏、讲小英雄故事等营造氛围来感染和熏陶幼儿的情感,以此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幼儿的心灵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从而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德。
六、德育途径幼儿化
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活动过程,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活动。德育幼儿化,就是德育工作让幼儿参加、处处考虑幼儿的需要,通过自治、自愿、自律,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德育幼儿化要突出一个“导”字,开展各种活动,发扬民主树新风,为幼儿办好实事,引导和疏导幼儿积极向上。如,组织开展个人卫生评比活动、节日书画展览、体操比赛、拔河比赛、亲子活动等,充分发挥德育过程中孩子的主体作用,积极营创助人为乐、互相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风气。
七、德育活动经常化
德育经常化,就是要全面贯彻教学方针,对幼儿经常性地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如:经常进行家庭访问,随时掌握幼儿的思想动态,使幼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情况、学习表现,并且定期举行幼儿家长会议,沟通情况、提出要求;经常组织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附近乡镇、农村进行参观访问;经常进行常规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准确地考查幼儿行为表现,分别以讲究卫生、遵规守纪、礼貌待人、尊敬长辈、动手能力等项计分,并将每条内容进行量化,便于检查,每日一评,每周一小结,及时表扬好人好事,纠正不良倾向。
八、德育体系网络化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内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来越小,德育的资源、途径和保障体系的网络趋势日趋明显,单一的德育教育途径已被打破,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信息科技的有效手段,开辟德育基地和育人渠道,增强德育工作的力度和效果,已成为新的趋势。在遵循实事求是、实践性、愉悦性和创新性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要动员社会各部门积极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全员网络化阶梯式德育体系,全方位地利用和开发各种德育资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共同完成对孩子的德育工作。
第二篇:德育工作之我见-德育
德育工作之我见
文/徐红梅
一提到教师,一些人自然也会谈到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德育工作是班级工作,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每个教师应担负的重要责任之一。我认为德育就像是方向,方向对了,才不会走岔路,走弯路,路才会越走越宽,前途才会更光明。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到:徳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会为非作歹愈大。可见德育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而学校,课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回想我从教十几年的德育教育工作,现粗略地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看法。
首先,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识和才能等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受不同的家庭教育,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同一问题,同一件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日的工作和教学中走近学生,善于观察,总结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环境,然后针对他们的情况和问题,对症下药,各个突破,因人施教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其次,要循循善诱,不急不躁,富于爱心和耐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逐步进行,持之以恒,循循善诱。既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言辞;既要招准突破口,指出其问题和不足,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长处与闪光点。同时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要表现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热情。正如王丽老师在空间里说的那样: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是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只要有了爱心并能让它在我们心里扎根,耐心和工作热情也必然作为副产品滋生出来共同发挥它们的巨大作用。
再次,结合课内课外时间,采用渗透式,多途径去践行。德育工作非一日之功,教化一个人绝非易事。我们平时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见缝插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和问题学生面对面地谈心、交流。既可以当面教育,也可以通过作业本上写激励语或传纸条或眼神呀,肢体语言呀传达我们对某些学生的鼓励、警示之意。
最后,我们要不断学习德育教育的新方法,了解不同时代学生的特征并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紧跟他们的脚步才不会落伍,才能融入学生内心,达到通畅有效的沟通。
总之,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仍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当下,我们要注重教学质量和成绩,但学生的德育工作也不容滞后和轻视。我们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德育工作,两手并举,我们的付出才会事半功倍,教与学的效果才会互相辉映,共同提高。
第三篇:八德育计划
八(1)班德育工作计划
周鹏
我担任班主任已近二十年,亲身的教学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种甜蜜的苦差使,工作辛苦,责任重大。一个班级的工作是否能够搞好,学生的成绩是否能够提高,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有一个好的班主任,就会有一个好的班级。
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呢?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必须具有一定的班级工作艺术,尤其是班主任德育工作最为重要。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作为一个班主任就要首先抓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尊师爱生的良好习惯,做一个诚实、勇敢的孩子。要鼓励学生学好知识,立志成才。做好班级工作,平时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现对八
(1)班德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处理问题,要尊重学生,以德育人
当我接任七年级班主任时,班里接连不断地丢东西,但每次总是找不着,学生议论纷纷,影响了学生学习情绪。怎么办?为此事我明查暗访,仍不起作用。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我让每个学生留心观察,互相监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美好的班风
班里有一些同学平时爱吃零食,教室里瓜子皮满地,吃不完的零食到处乱扔。针对这个情况,如果抓住狠批不放,不但没有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于是,我进行摸底调查,找出吃零食的原因后,给学生讲吃零食的危害,我告诉同学们,随便吃零食,不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既污染了班级环境,影响了班级卫生状况,又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危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浪费了家里的钱粮。我又将班内不吃零食的同学树为榜样,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保持勤俭节约的行为,不做馋鬼,争当文明学生。从此,班里再也没人吃零食了。个个打扫卫生很积极,甚至有的学生不是他的值周,他都争着去干活。
三、德育必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我非常重视情境教育,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许多条幅和标语,鼓励学生勤奋读书,努力学习。还把校园黑板勾画一新,让学生定期出板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班级活动
开展班级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组织“我为班级添光彩”讨论会,“向灾区小朋友献爱心”的主题班会,以及书画展览、歌咏比赛、故事演讲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总之,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做好班级工作。既教书,又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合格人才。
2013年9月8日
第四篇:浅谈幼儿德育工作管理
浅谈幼儿德育工作管理
[内容提要]: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所关注。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抓好幼儿德育工作管理。
[关键词]:德育 素质教育 文明礼貌 社会 家庭 资源 实践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所关注。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从小班到大班在德育工作管理上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因此认真开展幼儿德育工作管理至关重要,如何做好幼儿德育工作管理呢?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幼儿文明礼貌的熏陶
叶圣陶说:“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的去读;要有文明礼貌德行为,必须走进环境,点点滴滴的熏陶。”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这就要求教师要像妈妈一样去细心呵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孩子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逐渐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同时一种互敬互爱、懂礼守纪的良好个性、行为品质也在逐渐的形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孩子,就会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我们在打扰孩子的时候,就会悄声地说“对不起,打扰一下”;我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以往,教师都会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然而今天我们真正走入了孩子们的世界,溶入了孩子们的心灵,找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孩子们也在这种彬彬有礼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习得了各种礼貌用语。
二、在领域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领域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仔细分析,在各个领域的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语言活动中, 音乐活动中,几乎每一个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个做人的道理。故事《雪孩子》里那个舍己救人的小雪人形象感人至深,散文《微笑》让幼儿明白了哪怕是一个微笑,也能给朋友送去快乐,儿歌《让座》让幼儿懂得了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情感等,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应有强烈的育人观念,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将各个领域的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整合,让德育贯穿于领域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从情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对幼儿进行初浅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在班级环境中开展德育教育
恩格斯说过:环境造就人。环境的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在实践中发现,通过班级环境的创设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我们有意识地将各种品德思想融于班级的环境中,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弥散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孩子们融入了健康的文化氛围之中,不知不觉中接受它的影响和熏陶。如:创设“德育之星”栏目。在这个栏目中设置我为集体做好事、我帮助了小伙伴、我会讲礼貌、我会爱护图书和玩具、环保小卫士五个小栏目,每个孩子都能在德育栏的左侧找到自己的名字。每天离园前的十分钟,我们组织孩子们自己来回顾一天的生活,在每个小栏目中评出五个德育之星,教师为被评上的孩子盖上星星印章,每个月再根据这些评选结果来统计谁得到的星星印章最多,谁就当选为当月“德育之星”。这种正面激励的方法能有效激发起每个孩子内心潜在的向上性,谁都想自己的名字旁能多盖上几个星星印章,这种潜在的向上性悄悄地将我们所要求于孩子们的道德行为要求转化成了孩子们内在的需要。
四、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杜威曾指出:“学校的德育教育应从儿童参与生活出发,离开了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目的”。儿童接受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因此,我们应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去挖掘品德教育资源,把德育贯穿于幼儿每天的生活之中,引导幼儿去关注、去感受、学习与体验。比如,利用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幼儿轮流做小值日生,来培养幼儿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以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自由活动中我们注重幼儿与同伴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的培养;游戏结束后,注意玩具的收拾、整理,培养幼儿爱护公物的品德习惯。九月份,新生入园了,产生分离焦虑的孩子们哭哭啼啼,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不安,这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不就是一次很好的关爱教育的机会!幼儿园的大型玩具脏了,草地杂草丛生了,这也就是一次很好的劳动教育的机会!等等。可以说,幼儿的生活有多宽广,德育的途径就有多宽广,我们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情景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五、利用本土资源,延伸德育教育工作
《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利用本土资源,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每个城市,都有着丰富的可探究的本土资源,我们将本土文化与德育整合,设计了“我爱家乡”等德育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到家乡的一些名胜古迹去参观,感受家乡的美丽,参观博物馆,让幼儿了解家乡古代的繁荣昌盛,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的各种图片,让孩子通过语言、绘画、动作等多种形式描绘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逐步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组织了《XX欢迎你》、《建设家乡》、《XX的土特产》等许多游戏内容,让孩子们模建博物馆、公园、纪念馆、小食街等,模仿导游为参观的“客人”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风味小吃,他们还展开了想象,设计了未来的家乡,这些教育内容的设计,巩固了幼儿对家乡的认识,激发了幼儿建设家乡的美好理想,扩大了教育外延,丰富了德育教育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利用重大节日,抓住德育工作的契机
一年当中有许多与幼儿相关的或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是一个开展品德教育的契机。围绕这些节日主题,设计一些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德育活动,也是一条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三八”节,我们将妈妈们请进课堂,直接与幼儿面对面地对话,她们带来了幼儿成长过程的照片,声情并茂地向幼儿介绍妈妈养育子女的辛苦,提出了对子女的期望,孩子们则向妈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和祝福;“五一”节,我们设计了题为“劳动真光荣”的调查表格,引导幼儿开展关于劳动者的调查活动,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的劳动,体会他们劳动的辛苦及其创造的价值,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各种方便,从而懂得尊重一切劳动者的劳动。“国庆”节,我们请来武警战士图文并茂地向幼儿介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战士们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从小树立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此外,三月五号雷锋纪念日,三月十二日的植树节、六月十五日世界环保日等等,都是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七、利用时事新闻,提高幼儿德育效果
把国家和本地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入德育活动,是另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如: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时事,奥运会、亚运会等的开展,这些都是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的现成教材,我们应引导幼儿及时关注这些时事,请幼儿每天收集相关资料,在班级布置成时事专栏,利用每天早谈时间鼓励幼儿上台播报相关新闻,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八、利用家庭资源,提高幼儿德育效果
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所有这些现象,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幼儿园德育应该与家庭教育整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应让家长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品德教育与幼儿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知,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共同参与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让品德教育走进幼儿的家庭生活中,让幼儿的各种品德认知和品德行为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巩固和强化。
其次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如我班的宁明小朋友,他刚来园时对老师有一种敌对的情绪,看到老师就是不愿意和老师打招呼,脸上也毫无表情。老师主动问候他,他也不理不睬。后来向他家里人了解才知道原来宁明在家很顽皮,家里人他个个都不怕。为了让他能听话点,家里人就经常吓唬他说学校里的老师很凶的,你再不听话,老师就把你关在黑黑的小房间里。这样一来孩子还未到学校,就已经对老师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后来我就主动和宁明多说话,平时比其他孩子更关心他,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在家长的配合、耐心地引导、教育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宁明来园看到我时,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不再是那种害怕的眼神。
九、走进社会实践,导之以行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是我们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幼儿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内化,是品德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我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应该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接受、认同、内化德育教育的内容。
以德育内容为中心,围绕中心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操作性强,具有强烈的感染性,教育性。如:结合“世界环保日”,我们组织幼儿到体育中心开展了以“节约中国”为主题的环保时装秀活动,活动前与家长、幼儿共同探讨如何将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再利用,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并巧妙制作成各种时装,有的用月饼盒制作成了古代将士的盔甲,有的用塑料袋制作成了白雪公主的服饰,孩子们穿上与爸爸妈妈共同制作的服装进行时装表演,向社区群众宣传了“节约中国”的环保思想。九九重阳节,我们可以与老人协会取得联系,开展了“我与爷爷奶奶”过节的主题活动,孩子们精心制作了礼物、准备了节目,为社区的老人送去了节日的问候。更与老人们开展了一对一互帮互学的活动,老人们教孩子们剪纸,孩子们教老人们拼搭积塑,活动中老少同乐,孩子们更从中学会了尊敬老人,关爱老人。
然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活动的设计应集教育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感染性为一体,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体现自主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注重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促其内化导行的内驱力。其次,要讲究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同样要遵循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行为实践的要求不过高、过多,也不过低、过少。要一改以往 “闭关自守”的状态,为幼儿编造一个广阔的导行空间,要多渠道地与家庭、社会等联系起来,形成导行的网络,凝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作为支撑点,让幼儿在导行的网络中找到实实在在的立脚点,使导行更具实效。
总之,德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它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岳晓东,《 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2000年8月
3、岳晓东,《教育研究》,2000年8月
4、宋前秋,《现代中小学教育》,学苑出版社,1998年4月
5、唐丽娜,《现代中小学素质教育文萃》,学苑出版社,2002年5月
第五篇:德育工作-德育资源4
德育资源
一、了解德育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德育资源指的是对培养人的德性起作用的一切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也包括知识、经验、信息等因素。
(二)分类
1、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学校德育资源、家庭德育资源、社会家庭资源
3、国家德育资源、地方德育资源、学校德育资源
4、历史性德育资源和现实性德育资源
5、素材性德育资源和条件性德育资源
6、现实德育资源和网络德育资源
7、国内德育资源和国外德育资源
二、理解什么是德育资源意识,了解确立德育资源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一)德育资源意识
德育资源意识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积极关注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事物,并主动而敏锐地进行捕捉和利用的主观意向性思维活动。它表现为教育者对各种事物所含有的德育价值的敏锐性和积极捕捉。
(二)确立德育资源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1、解决现实德育资源缺乏的现象
2、解决大量德育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3、有助于实现道德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的问题
4、有助于优化学校的德育环境
5、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真实性
三、了解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生活性原则
3、创造/新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6、多样性原则
7、主体性原则
五、掌握学校、家庭、社区、媒介等德育资源的具体开放和利用,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一)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资源,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2、挖掘学校的物质文化资源,改进物质文化建设;
3、挖掘学生的活动文化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
4、实现各种德育资源的整合。
(二)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加强家校联系
2、建立良好的家庭德育资源
(三)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人
2、环境设施
3、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特色
(四)媒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培养青少年理性地对媒介资源进行评鉴、欣赏和判断。
2、整个社会要积极开发适合青少年的媒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