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探究
摘 要:随着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小学数学课程具有枯燥乏味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学习动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进程有阻碍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而采取有效的策略,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入开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意义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动机;策略
学习动机对于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既能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又能指引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但目前,绝大多数小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不良影响。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小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则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造成成绩下降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意义
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学习动机是小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充足动力,为小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其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使其更好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
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策略
1.课前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既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能够为小学生更好学习数学提供导向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课程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利用量角器对多种三角形进行角度测量,以求和。教师问题的提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班级学生纷纷拿出三角板和量角器对教材中的三角形进行角度测量。经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得出一致答案为180°。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而且实现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积极利用数学游戏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玩耍中快乐的学习,也是许多教育家所提倡的重要教学方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积极利用数学游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十以内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并分别对每位学生进行1~10的编号。笔者所在班级中共有40名学生,所以分别代表每位数字的学生共有4人。接着,笔者出加减法运算题,如果所得结果为学生的编号,则这些学生要快速站到学生围成的圆圈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游戏活动中,其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对小学生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利用游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不仅提升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发挥着积极的意义。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活动比较枯燥乏味,而且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小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小学生进行分组,并鼓励各组学生分别担任文具店老板和顾客。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高涨,并积极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如此,在课堂生生互动中,小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数学教学内容,且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4.课后加强评价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对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师开展评价活动时,应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融合应用。首先,进行师生互评。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尽可能避免批评,应多给予学生以鼓励;学生可以发表意见,以评价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其次,加强生生评价,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后,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阶段,许多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缺乏,导致小学数学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终身发展有不良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施以有效策略,既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首先,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利用数学游戏而施教。最后,加强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刘立平,胡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7:84.2.张芳琴.利用数学“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揭示数学美的教学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1:116-118.3.李晓梅.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08:48-53.(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滨河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探究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良好的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引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动机;激发策略;有效途径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这对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学习难度,使得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数学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一、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往往会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人们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取得成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这样,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通过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学习成绩也就会不断进步。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会更加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模式,通过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调节课堂气氛,进而促进学生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来丰富课堂内容。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视频,教学生认识人民币,并了解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开展特色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天性明显喜欢创新,也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也应该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充分的利用,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也更容易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活动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将一个真实的钟表带进课堂,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观察表针的运动特点。在讲解之后,选一部分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扮演时针分针和秒针。由老师说出一个时间,学生用手臂代表指针,正确地指示出时间,让其他同学判断对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程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通过数学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教学,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黄德俊.把握原则,讲究策略,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新课程:下,2011(09).[2]卢正芝,洪松舟.浅谈小学大班额条件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和有效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4(04).编辑 张珍珍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策略
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它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知识,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可见,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呢? 1. 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利用设疑激励法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让学生产生认知的需要,激发其学习动机。
在每节新授结束后,适当安排一些模仿性练习来巩固新知,拓展延伸,这也是很有必要的,设疑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如,教师在教《三角形的分类》时,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后,安排了一个游戏:“猜三角形”。(1)露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2)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钝角,学生都能准确判断。(3)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两个锐角,学生都不能准确判断,直至露出三个锐角时,学生才异口同声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问:为什么(1)和(2)你能准确判断,而(3)则不能呢?学生说:因为直角只有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钝角也只有钝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而锐角在三类三角形中都有。教师接着追问,为什么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直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只有一个钝角呢?通过这样的设疑,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这样的课堂设疑,学生一开始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却又很渴望知道“答案”,于是学生便会自主地去学习,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
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接受与反馈、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境中,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可以说,激发学习动机的关键就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要激发学生这种学习动机,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
3.自主探究,激发学习动机
即以“群言堂”为特征的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它是运用围绕中心的主题,进行讨论的形式,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相互修正,相互补充,使思维活动发生连锁式反应,诱发出很多新见解、新观点,直到获得创造性方案或设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自主探究是在短时间内产生认知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
4.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功就是让学生从成功中获得激励,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学习的动机、热情和信心,主动去争取新的成功。因此,在整堂课上,从开始到结束,针对不同学生状况,要创造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机会。有的学生基础差,有的学生好动,可以有选择地多让他们回答,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其有成功的愉悦感受;有的学生表现出色,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略有难度的问题。通过这些成功体验,满足了学生需要,增加了学习的信心,促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5.开展竞赛,激发动机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比一比结果如何,形成良性竞争势态。教师要对突出的学生当众表扬,实现全方位立体信息反馈与评价,使学生得到需要满足,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我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教学中可以适当引进竞争机制,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意识的游戏和比赛活动把知识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如: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问题时,看哪个小组先得出结论:课堂上回答问题看哪行举手的同学多,且回答正确率高等等,造成一种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的气氛,使学生内心潜在的动机和需要转入兴奋状态,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6.正确评价,激发动机
评价手段应是一粒石子,用它打破之潭死水,激起一道道希望的涟漪,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希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师适合的评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但如何评价呢?我总结如下四点:
(1)评价要及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注意抓住评价的时机,该及时鼓励的就毫不迟疑,不宜立即评判的就不能过早定论。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发学生的情趣和热情为终极目的。一位教师在执教某一公开课时,因自己紧张而未及时给予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应有的评价,而在老师想起并再次给予补偿式的评价时,全班的学生竟都“哄”的笑起来了。因为在学生看来这位回答问题的学生完全被老师给“忽视”掉了。只有及时、有效、确切的评价,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我的老师,老师是熟悉我并时刻关注我的老师。
(2)评价要恰如其分。
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学生多作肯定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比如,对较优秀的学生,适当的批评可能会更有效,而对一贯受训的学生,赞许则更有显著作用。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则应多鼓励、表扬,而对过于自负的学生,则应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就是说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3)评价要具体化。
一次在外听课,一位数学教师在执教“相似形”时,学生每答对一个问题,甚至没答对的,他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语言,好在哪里,哪里有些不足。学生在获得老师对他(她)的具体的评价后,学得特别认真,而且有一种投入的激情写在他们的脸上。这样,他的课堂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在走神,回答问题精彩纷呈!为什么呢?因为多元具体的评价让课堂多采。
一般来说,被评价的行为越具体,效果越好。教师应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首先指出其优点,然后再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勉励其改之。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进一步学好的信心,同时产生努力改正不足的愿望。如“你的回答说的真具体,不仅说得详细,而且又有条理,真棒!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学生听了我对他们的表扬以及评价,信心大增,也知道哪里要改进,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合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内源性动机或外源性动机,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的目的。当然,我考虑得可能还不够全面,对于其他的一些策略,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于学生发展,也是可以采用的
第四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下困难:教师的情绪感染,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学生的学习辛苦、紧张、竞争激烈,再加上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自身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常常会出现对立消极的情绪;学生已有的内敛、闭塞、依赖、只求稳准不求冒险的性格;有些学生只会按照老师、家长的命令、指示行动,要让他(她)自己开展活动,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处入手。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3.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五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认真回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大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败的意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1、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例如:在讲《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提出:说说你生活中常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你认为解决不了的困难?你是怎么想的、做的?从中你吸取了哪些经验?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创设参与机会,使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中学阶段学生的参与意识急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唤起他们更强的表现欲,就更会注意完善自己的形象,需要没有或没能充分得到满足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但他们不认输,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奋起直追,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体会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从而又促进了他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我们的教学活动需要适应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尊重他们的需要,随时创设能使学生表现自己的情境,使他们受尊重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为了多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我认为语文课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讨论课,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使学生的表现欲驱使内部动机产生积极效应,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
3、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在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上常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具体、复杂的。教学有规可寻,但教无定法。我有待于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