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教案2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2、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 归纳 对比分析的能力。重难点:
1、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2、亚洲、欧洲的气候及成因。教学方法:启发 讨论 讲授式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复习提问:①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②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二导学释疑
一、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1、指导学生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让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颜色,根据高度表,判断出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形类型是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原山地。得出亚洲地形的第一个特征: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然后让学生分析,了解到亚洲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而且还拥有世界最高峰和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得出亚洲地形的第二个特征: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亚洲地形的其他特征:①亚洲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哪里?②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③亚洲地势有何特征?通过提问总结出亚洲地势的特征:高,四周低。
[说明:这部分主要采用的是读图分析法,读懂地图的关键是弄明白图例,充分利用读图分析法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3、教师出示《亚洲地形图》,请同学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些群岛的特点(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让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 1 些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说明:用上学期已学的知识来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深化。]
4、指导学生小结学习大洲的地形特点应从那几方面总结。
[说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为欧洲地形的学习打下基础。]
5、让学生读图说说欧洲的地形特征? 三巩固提升、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1、气候复杂多样
原因: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大陆性特征明显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亚洲的气候比较复杂,总结亚洲海洋与陆地的差异非常显著,引出季风的形成。根据图分析总结亚洲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强调“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二、欧洲的气候特征
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的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4、P8活动1、2、3、4、5 四检测反馈、小结: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扩展延伸、布置作业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学会世界上不同时区之间,时间的相互换算。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换算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教学方法:启发 讨论 讲授式 教学用具:投影仪,亚欧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板书: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二、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 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3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 北 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先进性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时区及换算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度---西经172.5度。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3、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三、练习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以及时间的换算。请同学们读图1-3,完成《课程基础训练》相关内容。
三、作业:《课程基础训练》相关内容。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练习读图能力,通过地图掌握你所需要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可以多加入一点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图获得地理知识。
§1.1亚洲及欧洲(2)
教学目标
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重点、难点
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教学方法:启发 讨论 讲授式 教学用具:世界地形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①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②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1、出示《亚洲地形图》在图中找出相关的地理事物: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伊朗高原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印度河—恒河平原 日本群岛 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死海
然后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把相关的地理事物,用标牌粘到《亚洲空白地形图》相应的位置。游戏过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
[说明:用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地理的一个重要条件]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让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颜色,根据高度表,判断出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形类型是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原山地。得出亚洲地形的第一个特征: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然后让学生分析,了解到亚洲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而且还拥有世界最高峰和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得出亚洲地形的第二个特征: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亚洲地形的其他特征:①亚洲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哪
里?②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③亚洲地势有何特征?通过提问总结出亚洲地势的特征:高,四周低。
[说明:这部分主要采用的是读图分析法,读懂地图的关键是弄明白图例,充分利用读图分析法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4、教师出示《亚洲地形图》,请同学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些群岛的特点(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让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些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说明:用上学期已学的知识来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深化。]
5、指导学生小结学习大洲的地形特点应从那几方面总结。
[说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为欧洲地形的学习打下基础。]
§1.1亚洲及欧洲(3)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 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 归纳 对比分析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 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亚洲 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教学方法 启发 讨论 讲授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用具 亚洲 欧洲气候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回忆已学过的知识。
1、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征?
2、欧洲的地形又与亚洲的地形有哪些不同呢?
3、世界陆地最高和最低点在哪里?
4、“世界屋脊”是哪里?
5、任是一个大洲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分析?
二、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
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
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板书:㈢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三、教授新课 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1、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
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大陆性特征明显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亚洲的气候比较复杂,总结亚洲海洋与陆地的差异非常显著,引出季风的形成。根据图分析总结亚洲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强调“亚洲季风气候显著”。二.欧洲的气候特征
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 1. 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的 2. 海洋性特征显著
3. 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四、小结: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1.1亚洲及欧洲(4)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 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难点: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综合法 教学用具 亚洲及欧洲地势、气候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判断下列有关气候的描述哪些是有关亚洲的,哪些是有关欧洲的?(1)除温带海洋气候外,大多数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2)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3)季风气候显著(4)大陆性特征显著
(5)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二、讲授新课
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看图1-1,找找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
六、河流
(一)亚洲
1、大河众多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简单了解亚洲的湖泊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
(二)欧洲
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 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 欧洲河流的特征是: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小练习。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
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三)亚洲人口
指导学生读图,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1、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
(占世界百分之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2、人口分布不均匀
学生阅读11页材料,欧洲的人口。教师总结。
(四)欧洲人口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放录像。学生看录像,回答看到的是哪里。
三、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十分密切,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要求较高,在讲授是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第三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欧洲西部》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欧洲西部》教案湘教
版
欧洲西部(1)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四、重点、难点:
亚洲、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五、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六、教学媒体: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请说说你了解西亚。(学生回忆,并回答。)
(二)、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区,它的面积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国家的面积十分狭小,被人们称为“袖珍国”、这个地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还曾经是历史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这个地区的旅游资源闻名遐尔,吸引了无数的各国游客。这就是欧洲(通过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
板书课题:第四节
欧洲西部
(三)、讲授新课
地理位置
展示挂图欧洲西部
说明:纬度位置——大部分在35N~70N之间海陆位置——位于欧洲的西部,北邻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轮廓、范围
展示挂图欧洲西部
说明:像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非常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地区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岛屿: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内海(海湾):北海、波罗的海、挪威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主要国家、首都
展示挂图欧洲西部
提问:请说出各国的首都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德国——柏林
意大利——罗马
荷兰——阿姆斯特丹挪威、瑞典、芬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士、希腊、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马耳他、安道尔四.
指导学生按照以前所学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
地形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了解欧洲各国。
南北两侧是山脉,中部是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主要河流
分析莱茵河、多瑙河
解答书上活动探讨
气候特征
深受大西洋湿润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四)总结:
利用地图简单总结。
(五)作业:
利用填充图册15页,目标检测上的题目作为练习
板书设计
欧洲西部(1)
地理位置
轮廓范围
地形特征
主要河流
气候特征
欧洲西部(2)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七、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同学说说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轮廓、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简单易记,但是欧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还在于欧洲西部的经济和旅游业。
学生活动:幻灯演示欧洲的特产和风景让学生说说。
(三)教授新课:
板书: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
(对照书54页图简单介绍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指导学生读统计图。)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
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简单介绍,结合幻灯让学生了解)
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有发达的农牧业
利用书55页阅读材料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瑞士——钟表
瑞典——造船、汽车、机器制造业
丹麦——畜产品“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挪威——水产品
板书
二、繁荣的旅游业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午夜的太阳
瑞士——“世界公园”的称号、冰雪皑皑的山峰、世界表都伯尔尼
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精彩的斗牛表演
法国——田园风光、“艺术之都”巴黎、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罗马、庞贝古城、狂欢节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四)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作业:
第四篇:8.2欧洲西部 教案2(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
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气候概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及气候概况。
[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说明其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局域网、自制课件),为学生自学设计的题签(一)、题签(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我们周围也出现了很多出国留学、打工或旅游的人。不管他们以何种目的的出国,他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呢?
(学生总结回答: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师]:世界上有一个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生]:欧洲西部。
(引导学生,切入主题)
[师]:关于欧洲西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各抒己见,回答老师所问。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的经济:欧元、欧盟等;还有的学生谈到了当今的热点问题:疯牛病、口蹄疫、炭疽热等)
[师]:这么好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学生异口同声,热情高涨)
[师]:要想去欧洲西部,首先我们要确定它的——?
[生]:地理位置。
[师]:对了,我们要先知道它在世界中的位置。那么出门旅行,尤其行程较远的时候,我们要随身携带一些衣物,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欧洲西部的——?
[生]:气候状况。
[师]:很好。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备无患。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欧洲西部有哪些独特的自然景观;要观赏这些景观需要到哪些国家去;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地方。这就需要了解欧洲西部的——?
[生]:地形、地貌概况以及河湖状况。
(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成功)
[师]:现在你们每人桌上有一张题签,上面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有关“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的问题。大家赶紧行动起来,读图完成“题签(一)”上的问题。(学生点击,进入“学件”,根据微机显示内容,分组讨论答题。配乐,教师巡视答疑。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感受学习的乐趣)时间到,音乐停。(学生在自己的微机上指图、讲解,利用计算机局域网,逐题分析交流)
[师]:(评价)同学们真棒!大家马上就可以进入“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异域之旅了.在此之前,请随老师进入“气候”图中,观察山脉走向的变化及暖湿气流的深人情况。(教师进行动画演示,学生注意观察,直观感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
[生]:阿尔卑斯山脉变为南北走向,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就不能长驱直人,欧洲西部大范围也不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有利于海洋气流的深入,使整个岛屿显示温带海洋性气候。(给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尽情“游览”)
[师]:现在请大家试着点击本图的右下角,看看会有什么惊喜带给大家!(学生点击进入,屏幕上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彩色世界,随着可爱的小天使飞来飞去,“恭喜你,你成功了”几个大字由远而近的出现在画面中。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获得自信)
[师]:点击“你成功了”进入到“国家与旅游”。点击各国首都可欣赏优美风景,点击其他按钮,可对欧洲西部有更多了解。请大家带着题签上的问题畅游欧洲西部。
(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美景,进一步了解本区,同时思考问题)
·
布置任务,提出建议
[师]:题签上的问题有的可在欣赏时完成,也有的需要同学们课下查找资料,共同研究探讨完成。下一节课请你们做老师,谈淡你们的研究结果。
师:你们知道吗?在网吧,除了聊天、玩游戏之外还可以登陆相应的网站查阅地理信息,想知道哪个国家、哪个大洲都可以。相信那时你会大开眼界,真正感受到“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第五篇:湘教七年级上地理教学计划
三、教学计划
潘一艺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二)教学设想与措施
七年级共计4个教学班,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